战略性新兴产业

搜索文档
石英玻璃,为什么是首选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硅业分会· 2025-05-13 15:08
石英玻璃特性 - 石英玻璃主要成分为二氧化硅,具有透光性高、耐高温、膨胀系数低、化学稳定性强、纯度高、电绝缘性强等优越特性 [1] - 石英玻璃制品是现代信息产业、光学、光伏、半导体等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和航空航天等国防领域的重要基础性材料 [1] 石英玻璃制品产业链 - 石英玻璃制品按应用领域可分为半导体用、光伏太阳能用、光纤用、电光源用、光学用及其他用途 [3] 半导体领域应用 - 半导体领域是石英制品的最大应用领域,石英玻璃纯度高、化学稳定性好,是半导体集成电路制造过程中不可替代的理想配套辅材 [3] - 石英制品在半导体产业链中广泛应用于单晶生长、晶圆加工制造、集成电路晶圆生产及封装等环节,包括石英坩埚、石英片、石英环、石英舟、石英法兰、石英扩散管、石英钟罩等高纯度石英制品 [5] - 半导体行业对石英玻璃性能要求逐步提高,沉积工艺要求高纯度,刻蚀工艺要求低气泡,光刻工艺要求高深紫外光透射率和低吸收率 [6] - 国内半导体需求旺盛,市场规模不断增长,石英材料作为前道工艺主要耗材,有望受益于半导体行业国产替代进程加快 [6] 光伏领域应用 - 石英坩埚等石英制品是光伏单晶硅、多晶硅生产的重要耗材,石英坩埚用于盛装熔融硅,石英舟、管、瓶、清洗槽等用于电池片生产过程中的扩散、清洗等工艺环节 [8] - 石英坩埚性能直接影响拉晶质量,杂质元素含量过高会导致析晶、影响单晶硅纯度或造成坩埚坍塌 [8] - 光伏行业快速发展推动石英制品需求显著增加,N型高效单晶的快速发展及工艺制程的严苛要求促使高品质石英制品需求旺盛 [10] 光纤通讯领域应用 - 石英光纤具有传输距离远、速度快、信号损耗率低、不受电磁信号影响等优点 [12] - 石英玻璃材料主要用于生产光纤预制棒、预制棒生产支撑材料及光纤拉丝用支撑材料,光纤预制棒中95%以上组分为高纯度石英制品 [12] - 我国光纤光缆行业发展迅速,形成完整产业链,未来国内外光纤行业对石英棒和石英管产品的需求将不断增长 [12] 光学、光源领域应用 - 光学石英玻璃具有耐高温、耐腐蚀、膨胀率低等特点,广泛用于望远镜透镜、实验室光学设备、通信设备、衍射透镜、投影显示器、扫描设备、打印机光学、激光、照相机、超平面电视屏幕、火焰控制设备等 [14] - 高纯度石英玻璃生产的电光源产品包括高压汞灯、金属卤化物灯、卤钨灯、氙气灯、汽车灯等,可承受高温并提供高透射特性 [14] - 电光源用石英玻璃需求未来将基本保持平稳 [14] 行业前景 - 石英制品性能优越,应用领域广泛,未来随着半导体、光纤通讯、光伏、电光源、光学仪器等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石英玻璃制品将迎来更大发展空间 [16]
中国石化资本等超10家机构发行科技创新公司债 | 04.27-05.11
创业邦· 2025-05-13 08:07
政府引导基金 - 光谷人才二期基金成功设立,聚焦湖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由光谷金控集团、长江产业集团等共同发起,武汉光谷人才私募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担任管理人 [5] - 石景山区现代创新产业基金拟出资北京璞和同芯股权投资合伙企业,元禾璞华同芯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担任管理人,公示期为2025年4月30日至5月9日 [5][6] - 江苏南通高端装备产业专项母基金启动第一批子基金管理机构公开遴选,总规模20亿元,重点投资机器人、工业母机、商业航天等领域,要求子基金规模不低于5亿元,省内返投1.5倍 [6] - 苏州首支农业科创基金落户昆山,总规模20亿元,首期6亿元,聚焦高端农业机械、数字农业、生物农业等六大领域 [6] - 武汉黄陂区产业发展基金启动子基金管理机构公开征集,重点支持高端装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等12大产业,对单只基金出资比例不超过20% [7] - 十堰武当产业引导基金成立,注册资本40亿元,由十堰市茅箭区国有资本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十堰市财政局等共同持股 [7][8] - 衢州市首支产业发展并购母基金落地,规模20亿元,围绕六大标志性产业链及人工智能、低空经济等新兴产业布局 [8] - 浙江绿实新材料基金启动子基金管理机构公开征集,首期40亿元,重点投向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绿色石化与新材料四大领域 [9] - 贵阳市生态城市发展基金启动第一批子基金管理人公开遴选,支持生态环保、绿色发展等领域项目 [9] - 洛阳工业控股集团发起设立洛阳市天使投资基金,重点投向人工智能、新材料、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10] - 黑龙江公开征集千亿级产业引导基金托管机构,重点支持数字经济、生物经济、低空经济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10] - 南京生物医药研发转化基金招GP,总规模1亿元,重点投向生物制药、基因治疗、医疗器械等领域 [11] - 南通宝月湖科创母基金招GP,总规模50亿元,首期10亿元,重点投向集成电路半导体、新材料、高端装备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11][12] - 南京市航空航天母基金子基金遴选结果公示,南京置柏航空航天创业投资合伙企业目标规模1亿元,主要投资低轨卫星、低空经济赛道 [12] - 鑫时代鄂州基金招GP,实缴规模5亿元,重点投向光电子信息、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生命健康等领域 [13] - 武汉数字产业基金招GP,总规模30亿元,首期10亿元,重点投向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领域 [13] - 杭州科创基金公开征集2025年度子基金管理机构,支持智能物联、生物医药、高端装备、新材料和绿色能源五大产业 [14] - 郑州航空港新兴产业基金招GP,总规模100亿元,首期50亿元,重点投向智能终端、生物医药、新能源汽车等产业 [14] - 杭州地铁产业基金获批,聚焦轨道交通产业链,重点投资轨交零部件、轨交信息化系统、绿色城轨、轨交智能维保 [15] - 云南省高原特色农业股权投资基金招GP,重点投向粮食、茶叶、花卉、蔬菜、水果、中药材等特色农业领域 [16] - 大同新能源装备制造转型发展基金招GP,重点投向新能源发电装备、新能源汽车装备、智能装备与控制系统等领域 [16] - 烟台生物医药健康产业发展母基金拟出资华神现代中药产业基金,基金认缴规模5亿元,母基金拟认缴出资7350万元 [17] - 前海数据产业基金设立,总规模5亿元,重点投向数据资源、数据技术、数据服务、数据应用等领域 [17] - 湖南高创低空产业基金落地株洲,总规模10亿元,主要投资低空产业上下游产业链 [18] 市场化基金 - 维梧资本完成超7.4亿美元公开市场基金募集,投资于临床前及临床阶段的生物技术和生命科学公司 [20] - 国联民生证券发行首期10亿元科技创新公司债,募集资金重点投向医疗健康及新材料领域 [20] - 博世集团新设2.5亿欧元创投基金,重点投资能源效率和人工智能等领域的深科技初创企业 [21][22] - 中信建投证券发行科技创新公司债,总额不超过200亿元,重点支持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 [22] - 招商证券发行科技创新公司债,总额不超过200亿元,本期发行规模不超过50亿元,重点布局芯片半导体、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23] - 国泰君安证券发行科技创新公司债,总额不超过600亿元,本期发行规模不超过20亿元,重点投向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新能源等方向 [23] - 中信证券发行科技创新公司债,总额不超过200亿元,本期规模不超过20亿元,重点投资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材料、新能源等领域 [24] - 中国银河证券发行科技创新公司债,总额不超过200亿元,首期发行规模不超过20亿元,聚焦国家战略新兴产业 [24] - 东方证券发行科技创新公司债,本期规模10亿元,重点投向硬科技领域 [25] - 平安证券发行科技创新公司债,本期规模10亿元,重点投向科技创新领域 [25] - 华福证券发行科技创新公司债,本期规模5亿元,重点投向科技创新领域 [26] - 长城证券发行科技创新公司债,本期规模5亿元,重点投向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能源等战略新兴产业 [26] - 东南大学无锡校友科创转化基金成立,总规模5亿元,首期1亿元,重点围绕航空航天、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等无锡市重点产业方向 [27] - 贵州省黔磷壹号私募基金成立,出资额40.02亿元,由贵州省黔晟国有资产经营有限责任公司和贵州黔晟股权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出资 [27] - 泰州20亿战新母基金成功备案,重点投向新材料、大健康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 [28][29] - 中国石化资本发行科技创新公司债,募集资金9亿元,全部用于置换前期对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的股权投资 [29] - 安徽猎投水木基金成功备案,由猎投基金、安徽省新研母基金、安徽当涂国资平台及社会资本共同设立,投资领域包括生物医药、智能制造、新材料等 [30] - 金华启真科创种子基金推介,总规模10亿元,聚焦高校科技成果转化,重点投资智能制造、集成电路、新一代信息技术等领域 [30][31] - 常州市未来产业天使基金完成工商设立,总规模5亿元,重点投资合成生物、第三代半导体、人工智能、低空经济等未来产业 [31] - Granite Asia旗下私募信贷基金完成2.5亿美元锚定募资,专注于亚太地区抵押贷款,为中型企业提供非稀释性资金支持 [31] - 芜湖科创基金第一批子基金候选管理机构公示,国信弘盛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和深圳市领信基石股权投资基金管理合伙企业入围 [32] - 江金富吉产业投资基金备案,认缴总规模10亿元,重点聚焦电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先进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32] - 上海科创三期母基金通过中基协产品备案,目标规模80亿元,重点布局集成电路、生物医药、数字化及人工智能、先进制造、环保新能源等产业链 [33] - 苏州城投集团首支产业基金落地,总规模5亿元,首期1亿元,重点投向高端装备、先进材料、电子信息、新能源等苏州"1030"产业体系核心领域 [33] - 陕西财金交汇航空航天新动能基金通过备案,总规模10亿元,主要围绕国家重大装备产业链及陕西航空航天等重点产业链投资布局 [34] - 中原医学科学城"星未来基金"设立,总规模25亿元,重点投向创新药、高端仿制药、现代中药、生物技术药、诊断检测、医疗器械及高端耗材等领域 [35] - 宁波甬投工融兴仑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完成备案,签约总规模50亿元,首期规模10亿元 [35] - 两面针民生大健康产业基金设立,规模5亿元,专注于广西、柳州的中草药等医药产业优势资源 [36] 产业基金 - 复星医药参设25亿元医疗健康产业基金,重点投资以中原地区为中心的医疗器械诊断、生命科学、创新药及其上下游产业链的创新型企业 [38][39] - 中国核电出资2.79亿元参设15亿元核能产业基金,重点支持核能产业发展 [39] - 一汽富维出资1亿元参设10亿元新能源汽车产业基金,重点投资新能源汽车及相关延伸产业 [39] - 华培动力参投创业投资基金完成备案,嘉兴石雀癸酉创业投资合伙企业备案编码SAYA42 [40] - 瑞德智能出资1000万元参投5亿元产业基金,重点开展创业投资业务 [40] - 南都物业出资3300万元参投人工智能产业基金,重点投资人工智能、机器人及具身智能等领域 [40][41] - 上港集团参与设立投资基金完成基金备案,目标规模80亿元,首关规模32.01亿元,重点投向未上市企业 [41]
松山湖:半导体及集成电路产业工业总产值已突破300亿元
快讯· 2025-05-12 22:27
松山湖半导体及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现状 - 半导体及集成电路产业工业总产值突破300亿元 [1] - 已集聚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超60家 其中规上企业39家 [1] - 产业链覆盖研发设计 封装测试 设备和材料等环节 形成较完善链条 [1] 松山湖产业体系规划 - 构建"1+4+1+X"产业体系 将半导体与集成电路列为四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 [1] - 成立半导体及集成电路产业专班 协调资源助力产业突破瓶颈 [1] 产业活动动态 - 信息来源于2025松山湖半导体与集成电路产业招商对接活动 [1]
27城万亿GDP图谱,藏着中国酒业增长未来
虎嗅· 2025-05-12 19:28
万亿GDP城市发展概况 - 2006年深圳GDP首次突破万亿 成为中国大陆首个"万亿俱乐部"城市 [1] - 2024年全国万亿GDP城市扩容至27座 以不足3%国土面积贡献超40%经济总量 地均GDP达1.68亿元/平方公里 [2] - 万亿城市呈现五级梯队:5万亿级(深圳)、准5万亿级(北京)、3万亿级(上海/重庆/广州)、2万亿级(杭州/武汉等)、1万亿级(宁波/天津等) [12][15] 城市经济梯队特征 - 头部领跑:前五城GDP均超3万亿 深圳突破5万亿(53926.71亿元) 北京达49843.1亿元 重庆反超广州 [12] - 腰部胶着:杭州与武汉(2万亿级) 宁波与天津(1万亿级) 青岛/无锡/郑州/福州等差距微小 [13] - 尾部崛起:2019年后新晋11城增长强劲 6城增速超6% [14] - 5年GDP增速:17城高于全国36.15% 福州(51.58%)/宁波(51.42%)领跑 12城增速超40% [21] 产业结构特征 - 除佛山/泉州/东莞/唐山外 其余城市第三产业占比最大 [22] - GDP越强城市三产占比越高:北京(85.3%)/上海(78.2%)/广州(73.6%)/杭州(73%) [23][24] - 工业主导城市:佛山(二产50.3%)/泉州(51.8%)/东莞(55.4%)/唐山(50.4%) [24] 酒业发展机遇 - 区域分布:27城全在胡焕庸线以东 南方19城占优 长三角(9城)/珠三角(4城)为双引擎 [25] - 高消费市场:26城人均可支配收入超全国(41314元) 上海/北京/广州/深圳突破8万元 [25] - 人口红利:重庆常住人口达3191.47万 14城5年人口增超百万 成都(+489.3万)/深圳(+455.07万)领先 [28][32] - 准万亿城市:温州/徐州/大连/沈阳GDP达9千亿-1万亿 1-2年内有望突破 [37] 新兴市场机会 - 新质生产力发展:超60%万亿城市布局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新材料/新能源等未来产业 [38] - 增长型城市:合肥/常州/深圳/无锡/成都/郑州在GDP增速/收入增速/人口增速均位列前15 [36] - 传统商务功能弱化 需建立新价值锚点链接新商饮需求 [39]
从地产到“卡脖子”材料,宁波富达跨界转型按下“暂停键”
格隆汇· 2025-05-12 16:32
并购终止事件 - 宁波富达终止收购晶鑫材料不少于45%股权 交易因估值体系和资源整合路径分歧而终止[3] - 标的公司晶鑫材料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专注光伏银粉领域二十余年 产品涉及光伏电池效率关键环节[3] - 并购若成功将帮助公司切入光伏材料赛道 突破原有商业地产和水泥建材业务局限[3] - 公司承诺一个月内不再启动重组 强调终止不影响现有业务[3] 公司经营状况 - 宁波富达2024年营收17亿元 较2019年45.6亿元下降62.7% 净利润从4.3亿元下滑至2.1亿元[4] - 2024年一季度营收同比增9.75% 但水泥业务受基建放缓拖累[6] - 公司2018年剥离住宅开发业务 转型商业地产运营后业绩持续承压[4] 行业转型趋势 - 2023年以来超10家A股房企宣布转型新能源、半导体等战略新兴产业[7] - 当前A股具备转型意愿的房企达51家 转型方向与十年前金融、文娱路径显著不同[7] - 转型驱动因素包括行业盈利空间收窄和"退市新规"下营收低于3亿元企业的保壳压力[7] 资本市场反应 - 宁波富达披露并购意向后次日股价涨停 但随后四个月累计下跌25%[7] - 2023年9-12月公司股价从3.38元/股最高涨至8.06元/股[7] - 期间上海立龙资产旗下基金及自然人股东相继减持[7] 转型挑战分析 - 光伏银粉行业面临"去银化"技术变革 TOPCon/HJT新技术推动银浆耗量下降[9] - 银包铜、电镀铜等新工艺可能颠覆传统技术路线[9] - 跨界转型需突破管理机制、人才结构等现实障碍 产业逻辑转换难度大[9] - 当前房企转型多为业绩压力下的被动选择 与2015年主动多元化形成对比[9]
走好科技自立自强新征程
搜狐财经· 2025-05-12 05:35
北京独角兽企业发展现状 - 北京独角兽企业数量和估值连续多年保持全国第一、世界前三 成为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重要支撑 [1] - 独角兽企业定义为成立不超过10年 估值超10亿美元 拥有独有核心技术和市场潜力的未上市公司 [1] - 北京独角兽呈现"融资迅速 领域广泛 高度聚集"特征 民营独角兽成为科创重要力量 [1] 北京培育独角兽的核心优势 - 人才资源密集:汇聚90余所高校 1000多家科研院所 70余个全国重点实验室 [2] - 政策支持体系:连续8年推出1500余项营商环境升级措施 针对性发布"独角兽10条"专项政策 [2] - 形成"专项政策 管家服务 创新培育 前瞻孵化"四位一体的培育生态 [2] 独角兽企业的战略意义 - 作为新质生产力代表 是提升国际竞争力和区域竞争力的重要市场主体 [1] - 在新一轮科技革命中 成为推动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的关键力量 [2] - 以高水平人才和高能级资本为驱动 助力国家实现科技自立自强 [2] 创新发展环境建议 - 需健全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 实施更有效的培育扶持策略 [3] - 畅通科技成果转化路径 营造一流创新发展生态 [3] - 独角兽企业在新业态 新赛道的发展取决于科技实力和创新活力 需要外部环境保障 [3] 未来发展展望 - 北京锚定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目标 将在全球创新版图留下更多"北京印记" [3] - 独角兽企业在新历史起点上具备重大发展机遇 将成为科技竞争主动权的关键力量 [3]
近半数新三板挂牌公司去年净利润增长
中国证券报· 2025-05-12 05:10
经营业绩 - 2024年全国股转公司5844家挂牌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71万亿元,同比增长0.88%,净利润655.81亿元,近半数公司净利润增长,超两成增速50%以上 [1] - 2025年一季度78家挂牌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9.39亿元,45家营收增长,净利润10.03亿元,44家净利润增长 [1] - 头部企业盈利表现亮眼,净利润超5000万元的挂牌公司贡献盈利企业六成净利润,民营企业占比九成,近两年营收复合增长率3.15% [1] - 2024年挂牌公司投资活动现金净流出同比增长12.27%,1300余家信息技术、专用设备、计算机等领域公司披露对外投资公告 [1] 行业表现 - 消费品、汽车、文娱等行业业绩向好,汽车产业近两年净利润复合增速44.00%,文娱产业2024年净利润同比增长35.11%,交通运输业净利润同比增长67.15% [2] - 特思达2024年营收1.35亿元同比下降7.88%,归母净利润-1167.13万元,但2025年一季度营收同比增长148.36%至6456.03万元,净利润1649.94万元同比增长3205.46% [2] - 瑞红苏州2025年一季度营收7239.22万元同比增长9.76%,净利润1410.2万元同比增长377.64% [3] 研发与创新 - 2024年挂牌公司研发投入合计610.16亿元,连续三年增长,平均研发强度3.57%,三成以上公司研发投入超1000万元,近两成研发强度超10% [4] - 挂牌公司新增发明专利6769项,累计3.41万项,医药、软件信息、运输设备制造等行业研发强度超7% [4] - 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119家,占全国7.65%,制造业占比近七成,分布于电气设备、化工材料、电子通信等领域 [4] - 近五年战略性新兴产业挂牌公司持续增加,高端装备制造产业从88家增至141家,新材料产业从67家增至184家,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从132家增至210家,新能源汽车产业从20家增至70家,生物产业从68家增至124家 [4] 北交所与创新层 - 近三年新增挂牌公司1058家,2024年新挂牌公司平均营收和净利润是全市场的2.15倍和5.24倍 [5] - 筹备北交所上市的挂牌公司近两年营收和净利润平均复合增长率分别为9.76%和7.56%,研发投入同比增长5.83%,均值2430.15万元是全市场的2.33倍 [5] - 创新层挂牌公司2024年营收1.07万亿元、净利润521.29亿元,占全市场62.46%和79.49%,近八成公司盈利,新进层公司净资产收益率13.32% [5] - 2024年挂牌公司并购重组交易规模84.79亿元同比增长34.33%,近三成参与公司净资产收益率增长超30%,24家增长超50% [5] 融资与成本 - 2024年挂牌公司平均债务融资成本从4.24%下降至3.99%,货币资金储备上涨6.58% [2]
用好知识产权提升城市竞争力
经济日报· 2025-05-10 06:09
知识产权创造能力 - 知识产权创造能力大幅上升,产出能级与转化效能明显改善,近些年很多城市通过加大研发投入等手段推进能力提升 [1] - 北京市在知识产权产出能级与转化效能指标中居首位,与其打造全国科技创新中心的定位与努力密切相关 [1] - 代表性城市通过政策支持、资金保障、创新生态建设等手段,使知识产权价值转化和利用水平不断提高 [1] 知识产权营商环境 - 知识产权营商环境获得较大改善,主要体现在相关案件行政执法和司法的有力保障 [2] - 国家知识产权局等部门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优化知识产权领域营商环境的意见》,明确16项具体措施加强政策支持和服务保障 [2] - 跨区域协作和强化知识产权有效执行方面仍存在一定困难 [2] 区域发展差异 - 城市间知识产权发展存在差距,北京、深圳、上海位列总指数前三名,得分大大超过平均数 [2] - 华南和华东地区整体处于前列,东北和西北地区排名相对靠后,反映出经济社会发展程度与知识产权完善度的内在联系 [2] 提升措施 - 应锚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挥城市知识产权的协同联动作用 [3] - 依托大中城市建立促进知识开放共享和知识产权保护的协调机制,促进资源在东中西部合理分配与流动 [3] - 构建数据、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产业平台,通过城市间知识产权开放合作提升能力 [3] 区域战略 - 以大中城市为依托搭建产学研深度融合技术创新平台、知识产权转化运用平台和信息整合机制 [3] - 以先进技术和驰名商标品牌为抓手组建跨区域企业集团和产业生态链,将东部新兴产业向中西部转移 [3] - 强化跨区域知识产权保护,建立跨地区跨部门的行政执法与司法保护衔接机制 [3]
第34届“哈洽会”凸显3个“量”点:含金量、含新量、含绿量
中国新闻网· 2025-05-10 00:08
核心观点 - 第三十四届哈尔滨国际经济贸易洽谈会凸显含金量、含新量、含绿量3个"量"点 [1][3] 含金量 - 展示黑龙江省振兴发展新局面 [3] - 构建全方位对外开放合作平台 [3] - 来自亚洲、欧洲、非洲、美洲、大洋洲的政府和企业代表团将做精彩展示 [3] - 首次设立泰王国、蒙古国"双主宾国" [3] - 泰国的各种香米、泰国精选认证项目、泰餐厅、泰国食品将亮相 [3] - 现场设有免费试吃和分发等互动项目 [3] 含新量 - 服务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未来产业培育和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3] - 集中展示人形机器人、AI人工智能、电子信息、新材料和数字经济、生物经济、低空经济等科技成果项目 [3] - 展示黑龙江近年来科技创新引领振兴发展的新技术、新成果、新亮点 [3] - 为参展商、采购商提供对接科技合作与产业转型项目的合作机会 [3] 含绿量 - 坚持绿色、低碳、环保标准 [3] - 注重使用环保材料和节能设备 [3] - 布展设计向"绿"而行,装饰材料向"绿"对标 [3] - 绿色搭建率可达90%以上 [3]
新三板挂牌公司研发投入超600亿,连续三年保持增长
新京报· 2025-05-09 20:35
新京报贝壳财经讯(记者黄鑫宇)近日,新三板挂牌公司2024年年报披露工作基本结束。 全国股转公司(即新三板运营主体)官网显示,截至5月8日,新三板共有挂牌企业6065家,其中创新层 企业2183家、基础层企业3882家。 据全国股转公司介绍,2024年,新三板挂牌公司研发投入合计610.16亿元,连续三年保持增长,平均研 发强度3.57%,三成以上公司研发投入超1000万元,近两成公司研发强度超10%。 值得关注的是,新三板当前专精特新特点鲜明。 全国股转公司的数据显示,专精特新企业持续向新三板聚集,共有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119 家,同比增加202家,占全国"小巨人"总数的7.65%。"小巨人"挂牌公司持续深耕产业链关键环节,制造 业占比近七成,广泛分布于电气设备、化工材料、电子通信等领域,聚焦核心零部件、基础元器件、基 础材料等细分产业,助力加快建设制造强国。 近五年来,新三板挂牌企业中的先进制造和现代服务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挂牌公司数量持续增加,高端装 备制造产业由88家增至141家,新材料产业由67家增至184家,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由132家增至210家, 新能源汽车产业由20家增至70家,生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