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导体及集成电路

搜索文档
【省国资委】陕西加大力度培育9个战略性新兴产业——塑造产业发展新优势
陕西日报· 2025-09-12 06:48
9月8日,陕西电子芯业时代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芯业时代")厂务动力部部长徐斌正在全力协 调工艺设备安装进度。他说:"公司的8英寸高性能特色工艺半导体集成电路生产线项目计划9月底完成 通线设备就位及安装工作,目前已进入通线的冲刺阶段,不能有丝毫马虎。" 2023年9月以前,徐斌在长三角一家大型电子企业担任工程师。当得知作为陕西电子信息集团子公 司的芯业时代将建设8英寸高性能特色工艺半导体集成电路生产线项目后,便到该公司应聘,入职后负 责项目设计及厂务机电系统工程。他表示,新项目建成后将推动陕西国有企业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 步伐,他十分看好公司的发展前景。 芯业时代投资建设的8英寸高性能特色工艺半导体集成电路生产线项目,总投资45亿元,全力打造 一条8英寸高性能高可靠功率器件、功率集成电路生产线。同时,厂房基建预先满足未来12英寸线可扩 展性的要求,80%的设备可满足第三代半导体芯片生产要求。该项目设计月产能5万片,未来可拓展至 10万片,目标产品主要是广泛应用于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白色家电等汽车电子、工业控制、航空航 天及消费电子等领域的中高端功率器件。 "该项目是我国在西北地区布局建设的首条8英寸高性 ...
A股并购新图景: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 开辟增长新航道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12 22:55
核心观点 - "并购六条"政策推动A股并购市场活跃度显著提升 新增重大资产重组项目达200单 并呈现交易模式创新 科创并购活跃 优质未盈利资产收购增加等特点 [1][2] - 2024年至2025年7月上市公司收购交易总量超250单 产业集团战略整合 地方国资版图完善和私募投资基金布局成为三大主要动因 [2] - 政策持续释放红利 并购重组有望成为优化资源配置 助力实体企业提质增效的重要引擎 [2] 政策影响 - 证监会2024年9月发布"并购六条" 明确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 加大产业整合支持力度 提升监管包容度等要求 [1] - 政策发布后至2025年7月中旬 全市场新增披露重大资产重组项目达200单 [1] - 政策推动并购市场在活跃度 模式创新与产业导向等方面实现突破 [2] 交易特点 - 交易模式不断创新 定向可转债 差异化定价 灵活设置业绩承诺安排等创新方案频现 有效降低并购成本并提升交易成功率 [1] - 科创并购持续活跃 半导体及集成电路 高端装备制造 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热点 推动产业升级和科技成果转化 [1] - 收购优质未盈利资产的交易频现 市场对亏损资产接受度显著提升 支持采用多元化评估方法 [1] 收购动因 - 产业集团通过收购行业龙头上市平台强化业务布局 例如海尔集团收购上海莱士 华润集团收购长电科技 哈啰收购永安行 [2] - 地方国资机构收购产业龙头企业以完善区域产业规划 促进地方产业集聚发展 [2] - 私募投资基金以促进产业整合为目的收购上市公司 如启明创投收购天迈科技 [2] 市场展望 - 随着各类创新交易模式不断涌现 2025年下半年A股并购重组市场值得期待 [1] - 政策效应进一步显现 并购重组有望成为优化资源配置 助力实体企业提质增效的重要引擎 [2]
A股并购新图景: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开辟增长新航道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12 19:21
并购市场政策与趋势 - 证监会发布"并购六条"后至2025年7月中旬全市场新增披露重大资产重组项目达200单政策推动市场活跃度显著提升 [1] - "并购六条"明确提出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加大产业整合支持力度提升监管包容度提高支付灵活性与审核效率等要求 [1] - 2025年下半年A股并购重组市场值得期待因交易模式不断创新科创并购持续活跃强链补链优质未盈利资产标的频现 [1] 并购市场特点 - 交易模式创新表现为定向可转债差异化定价灵活设置业绩承诺安排等方案降低并购成本提升交易成功率 [1] - 科创并购活跃战略性新兴产业如半导体及集成电路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等领域交易推动产业升级与科技成果转化 [1] - 收购优质未盈利资产交易频现亏损资产接受度提升支持多元化评估方法助力上市公司发展潜力增强 [1] 上市公司收购动因分析 - 2024年至2025年7月上市公司收购交易总量超250单产业集团战略整合案例包括海尔集团收购上海莱士华润集团收购长电科技等 [2] - 地方国资机构通过收购产业龙头企业完善区域产业规划促进地方产业集聚发展增强区域经济竞争力 [2] - 私募投资基金以产业整合为目的收购上市公司如启明创投收购天迈科技发挥资源整合优势增强企业竞争力 [2] 政策影响与展望 - "并购六条"持续释放政策红利推动A股并购市场在活跃度模式创新与产业导向等方面实现突破 [2] - 并购重组有望成为优化资源配置助力实体企业提质增效的重要引擎为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注入持久动能 [2]
【西安】17个项目荣获第二十五届中国专利奖
陕西日报· 2025-06-20 06:47
中国专利奖西安获奖情况 - 西安17个项目获第二十五届中国专利奖 获奖总数位居全省第一 [1] - 中国专利奖由国家知识产权局和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共同主办 是我国专利领域最高荣誉 旨在表彰对技术创新及经济社会发展有突出贡献的专利权人和发明人 [1] - 获奖项目涵盖光子 半导体及集成电路 太阳能光伏 航空 输变电装备等重点产业领域 [1] - 具体奖项包括3个银奖(如"基于声光调制的双滤波能量反馈型高光谱成像装置") 13个优秀奖(如"一种双Sn来源式Nb3Sn超导线材的制备方法") 1个外观设计优秀奖(多功能座椅) [1] 西安知识产权发展成果 - 西安市发明专利拥有量达10.94万件 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83.68件 [2] - 在2024全球创新指数排名中 西安位列全球第18位 中国上榜集群第7位 [2] - 通过存量专利盘点入库专利6.7万件 西安知识产权运营服务平台累计发布专利成果超1万件 技术需求1200余项 [2] - 全市国家级知识产权优势示范企业147家 省级217家 [2] - 首批5个"秦创原IP示范园区"授权专利平均增长率超90% [2] 重点产业技术突破 - 获奖项目显示西安在光子 半导体 光伏等战略新兴领域的技术创新能力 [1][2] - 高光谱成像装置等银奖项目体现光学精密仪器领域研发实力 [1] - 超导线材制备方法等优秀奖反映新材料领域的技术突破 [1]
我市17个项目荣获第25届中国专利奖
西安日报· 2025-06-11 11:10
中国专利奖获奖情况 - 西安市在第25届中国专利奖中共获得17个奖项,包括3项中国专利银奖、13项中国专利优秀奖和1项中国外观设计优秀奖,获奖总数位居全省第一 [1] - 获奖项目涵盖光子、半导体及集成电路、太阳能光伏、航空、输变电装备等重点产业领域 [1] - 具体获奖专利包括"基于声光调制的双滤波能量反馈型高光谱成像装置"等3项银奖专利和"一种双Sn来源式Nb3Sn超导线材的制备方法"等13项优秀奖专利 [1] 西安市知识产权发展成果 - 西安市发明专利拥有量达10.94万件,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83.68件 [2] - 在2024全球创新指数排名中,西安位列第18位,居中国上榜集群第7位 [2] - 西安市已入库专利6.7万件,通过西安知识产权运营服务平台累计发布专利成果万余件、技术需求1200余项 [2] 知识产权强企培育 - 西安市国家级知识产权优势示范企业达到147家,省级217家 [2] - 首批5个"秦创原IP示范园区"授权专利的平均增长率超过90% [2]
2025年广东省东莞市新质生产力发展研判:持续完善“8+8+4”产业体系,构建东莞新质生产力培育高地[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5-19 09:07
东莞市现代化产业体系 - 东莞市构建"8+8+4"现代化产业体系,包括八大传统优势产业、八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四大未来产业,形成立体化产业生态[1][14] - 八大传统优势产业包括食品饮料、造纸及纸制品、纺织服装等,2024年工业技术改造投资同比增长9.1%[7][9] - 八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包括新一代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等,2024年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2.7%[7][14] - 四大未来产业包括下一代移动通信、具身智能机器人等,前瞻布局培育新动能[1][14] 东莞市经济运行 - 2024年东莞市GDP达12282.15亿元,同比增长4.6%,其中第二产业增加值6800.80亿元,增长6.6%[5] -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9%,电子信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4.8%,化工制造业增长8.7%[7] - 先进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1.1%,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2.7%,增速高于规上工业平均水平[7] - 智能手表、路由器等产品产量分别增长61.5%、46.8%,高技术产品快速增长[7] 企业创新与资本市场 - 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达236家,高新技术企业突破10200家,新增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10家[9] - 2024年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超1500家,新增A股上市企业4家,数量位居全国城市第六[9] - 代表企业包括生益科技、拓斯达、易事特等,覆盖电子信息、高端装备、新能源等多个领域[2][24][25] 政策支持与发展目标 - 东莞出台《关于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和培育未来产业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实施方案》等系列政策[11][12] - 目标到2027年培育7个以上千亿级产业集群,规上工业总产值突破3万亿元,高技术制造业占比超42%[17] - 重点发展人工智能、低空经济等新兴领域,力争2027年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规模突破5000亿元[30] 产业空间布局 - 构建"一主两副六片区"空间结构,中心城区强化行政文化功能,松山湖和滨海湾聚焦科技创新[19][21] - 形成电子信息制造、电气机械两大千亿级支柱产业,培育新材料、新能源等六大新兴产业[21][22] - 依托散裂中子源等大科学装置布局未来产业,推动"基础产业-新兴产业-未来产业"梯次发展[21][27] 发展趋势 - 推动创新链与产业链融合,突破半导体等"卡脖子"技术,打造大湾区科技创新策源地[29] - 加速数字经济与先进制造耦合,建设智能工厂,推动全流程智能化升级[30] - 推进绿色低碳转型,发展新能源、储能等领域,建设零碳园区[31] - 深化与广深产业协同,打造"湾区制造+全球市场"开放型经济[32]
松山湖:半导体及集成电路产业工业总产值已突破300亿元
快讯· 2025-05-12 22:27
松山湖半导体及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现状 - 半导体及集成电路产业工业总产值突破300亿元 [1] - 已集聚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超60家 其中规上企业39家 [1] - 产业链覆盖研发设计 封装测试 设备和材料等环节 形成较完善链条 [1] 松山湖产业体系规划 - 构建"1+4+1+X"产业体系 将半导体与集成电路列为四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 [1] - 成立半导体及集成电路产业专班 协调资源助力产业突破瓶颈 [1] 产业活动动态 - 信息来源于2025松山湖半导体与集成电路产业招商对接活动 [1]
陕西积极筹备丝博会参会工作
陕西日报· 2025-05-06 06:58
展会规模与活动安排 - 丝路优品展展览面积达1.6万平方米 汇聚千余种特色商品和地理标志产品 [1][2] - 配套活动包括丝路优品推介 国际商协会路演 采购对接 需求发布 云展直播 文化展演及美食品鉴等 [2] - 渭南市将举办10场重要活动 涵盖中欧班列全球合作伙伴对接 中国—中亚丝路电商合作等专题推介 [1] 参展单位与科技创新 - 参展单位需为西安市注册科技型企业或驻市高校科研院所 且在科技创新或成果转化方面表现突出 [1] - 重点征集领域包括增材制造 光子 商用车 半导体及集成电路 输变电装备 航空 生物医药 钛合金及新能源乘用车 [1] - 国家级省级创新平台可参展 如全国重点实验室 制造业创新中心 工程研究中心及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单位 [1] 组织筹备与招商合作 - 陕西各地部门协同推进项目征集 参展布展及客商邀请等关键环节 [1] - 省贸促会通过邀请函邀约商协会机构及企业携合作项目与优质产品参展 [2] - 西安市科技局负责西安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展示区组展工作 并征集实物展品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