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AGI
icon
搜索文档
8.21犀牛财经晚报:中国月度用电量首破万亿大关 DeepSeek-V3.1正式发布
犀牛财经· 2025-08-21 18:28
能源与电力行业 - 中国7月全社会用电量达1.02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8.6%,比十年前翻一番,相当于东盟国家全年用电量 [1] - 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达203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8.0%,河南、陕西、山东等省居民生活用电量同比增长超过30% [1] - 新能源占比显著提升,风电、太阳能、生物质发电量快速增加,占比接近总量的四分之一 [1] AI与数据中心技术 - AI数据中心液冷技术渗透率预计从2024年14%大幅提升至2025年33%,未来数年持续成长 [1] - AI玩具销量环比增长达6倍,年同比增速超200%,消费群体拓展至各年龄段 [2] - DeepSeek-V3.1正式发布,支持混合推理架构,提升思考效率和Agent能力 [2] 公司融资与上市动态 - 智元机器人预计年底前完成C轮融资,2025年具身智能机器人将迎来商用发展拐点 [6] - 君华股份启动IPO辅导,从事PEEK制造,辅导机构为国泰海通 [6] - 阿里巴巴计划分拆斑马智行在香港联交所主板独立上市,分拆后仍持有超过30%股份 [6] - 友邦保险资管计划于今年底开业,采用与友邦保险集团相同标准 [3] 互联网与科技公司业绩 - 快手科技第二季度营收350.5亿元,同比增长13.1%,调整后净利润56.2亿元 [7] - 平均日活跃用户4.09亿,月活跃用户7.15亿,同比分别增长3.4%和3.3% [7] - 可灵AI收入超过2.5亿元 [7] - Meta回应冻结AI部门招聘传闻,称只是组织规划调整,暂停部分招聘工作 [3] 能源与化工企业财报 - 中国石化上半年净利润214.83亿元,同比下降39.8%,营业收入1.41万亿元,同比下降10.6% [8] - 福能股份上半年净利润13.37亿元,同比增长12.48%,拟每10股派现0.73元 [12] - 三星医疗上半年净利润12.3亿元,同比增长6.93%,营业收入79.72亿元,同比增长13.93% [13] 制造业与材料企业财报 - 万里扬上半年净利润2.77亿元,同比增长50.24%,营业收入28.12亿元,同比增长2.69% [10][11] - 纽威股份上半年净利润6.37亿元,同比增长30.44%,营业收入34.04亿元,同比增长19.96% [16] - 史丹利上半年净利润6.07亿元,同比增长18.9%,营业收入63.91亿元,同比增长12.66% [15] - 厦门钨业上半年净利润9.72亿元,同比下降4.37%,营业收入191.78亿元,同比增长11.75% [17] 消费与零售企业财报 - 新华百货上半年净利润8600.81万元,同比下降2.52%,营业收入32.54亿元,同比下降0.99%,拟每10股派现1元 [9] - 汇顶科技上半年净利润4.31亿元,同比增长35.74%,营业收入22.51亿元,同比下降0.20%,拟每股派现0.15元 [14] 金融市场与监管动态 - 北京证监局对北京诺壹资产管理有限公司采取出具警示函行政监管措施,因私募基金未备案和基金财产挪作他用 [4] - 沪深两市成交额2.42万亿元,较上个交易日放量158亿元,成交额连续7个交易日超2万亿元 [18] - 沪指涨0.13%,深成指跌0.06%,创业板指跌0.47%,全市场超3000只个股下跌 [18] 企业治理与人事变动 - 汪林朋卸任北京居然之家投资控股集团董事长,由杨芳接任,公司注册资本约9055万元 [5] - 辛巴快手账号作品清空,仅剩直播回放,粉丝量9999万+,宣布因个人健康原因退出直播行业 [3] 跨国企业动态 - 雅诗兰黛预计关税问题对2026财年盈利能力造成约1亿美元波动,正通过供应链区域化和价格策略减轻影响 [3]
出门问问(02438.HK)上半年营收同比增长10%,亏损额度大幅收窄99.5%
格隆汇· 2025-08-21 17:29
财务表现 - 公司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收入为人民币1.789亿元,同比增长10.0% [1] - AI软件业务收入为人民币8060万元,同比下降21.7% [1] - AI智能硬件业务收入为人民币9830万元,同比增长64.8% [1] - 期内亏损为人民币2.9百万元,同比减少99.5% [2] - 经调整净亏损为人民币140万元,同比下降97.5%,接近盈亏平衡 [2] 业务分析 - AIGC业务面临全球行业竞争加剧及获客成本攀升的环境 [1] - 公司对AIGC业务的市场投放策略与获客成本进行了合理控制,确保毛利率稳健提升 [1] - AI智能硬件业务增长得益于战略性市场投入和新产品「TicNote」的品牌投入 [1] - 智能硬件业务库存结构优化导致短期毛利率波动,预期将趋于稳定 [1] 战略与运营 - 公司推动「组织AI化」转型,将AI智能体深度融入核心业务流程与运营管理体系 [2] - 构建高效、灵活、自我进化的「AI原生工作流」 [2] - 通过优化资源配置、管控费用等措施提升运营效率 [2] - 公司坚持探寻下一代人机交互新范式,实现通向AGI进化之路的关键里程碑 [2] 未来展望 - 公司将继续密切留意AIGC业务市场竞争态势与盈利表现,灵活调整策略 [1] - 确保整体资源投入收获最优回报,推动AIGC业务持续向好发展 [1]
应届生看过来!上海AI Lab校招通道已开,100+岗位,700+offer,让科研理想照进现实!
机器之心· 2025-08-21 12:12
招聘计划 - 公司面向2025年1月至2026年10月毕业的全球校园人才开放100+职位[1][4] - 招聘对象包括梦想新星、学术新星、工程新星和竞赛新星四类人才[4] - 常规岗位面向2025年9月至2026年10月毕业生 海内外毕业时间同步认定[4] 岗位类别 - 提供算法、研发、产品、运营、解决方案、职能/支持六类岗位[6][7] - 算法类聚焦大模型、机器学习基础理论、多模态、强化学习及AI for Science方向[7] - 研发类专注大规模分布式训练框架、高性能计算、AI系统架构及AI芯片协同优化[7] 人才要求 - 寻求AGI坚定信仰者 重视根本问题解决而非论文数量[3] - 需要卓越工程实践者 具备复杂工程驾驭能力和大规模场景验证经验[3] - 偏好挑战高难度机制创新研究的"摘星者" 追求颠覆性进展[3] - 要求兼具激情与理性的思考者 能严谨评估idea的规模化路径与长期价值[3] - 重视长期主义践行者 专注解决基础性、通用性核心问题[3] 招聘流程 - 网申于2025年8月20日启动 设6场集中笔试[10] - 笔试时间分布在2025年8月25日至10月13日 覆盖研发与算法方向[10] - 提供活动直通渠道 参与校园活动可获终面PASS卡[10] - 面试流程包含3-4轮 通过后陆续发放Offer[10] 平台资源 - 提供顶级科研平台与超大规模算力集群支持[13] - 配备大规模数据资源 支持具备规模化潜力的研究方向[13] 投递方式 - 通过扫描二维码或阅读原文链接投递简历[14] - 设置专属小助手联系方式13661489516提供投递支持[14]
推进AGI与AIGC业务 昆仑万维拟对Skywork增资2亿元
智通财经· 2025-08-20 22:22
公司战略与融资 - 昆仑万维通过全资子公司昆仑集团对控股子公司Skywork增资2亿元 [1] - 昆仑基金以债转股形式将2亿元可转债转为出资 蜜莱坞出资1亿元参与增资 [1] - 此次融资旨在强化人工智能赛道核心竞争力 加速向顶尖人工智能科技企业转型 [2] 业务与技术布局 - Skywork为AGI与AIGC业务控股主体 聚焦大模型与多模态技术研发应用 [1] - 已构建从底层通用技术到行业解决方案的全栈式技术体系 [1] - 形成AI大模型、AI智能助手、AI视频、AI音乐与音频、AI游戏、AI社交等垂类应用矩阵 [1] 技术能力建设 - 在大模型和AIGC自主研发方面持续突破 实现算法优化与多模态数据融合核心技术闭环 [1] - 针对不同行业场景需求打造垂类模型矩阵 实现技术赋能 [1]
推进AGI与AIGC业务 昆仑万维(300418.SZ)拟对Skywork增资2亿元
智通财经网· 2025-08-20 22:17
融资安排 - 昆仑万维以全资子公司昆仑集团为主体对控股子公司Skywork增资2亿元 [1] - 昆仑基金以债转股形式将前期2亿元可转债转为本次出资 [1] - 蜜莱坞网络科技公司出资1亿元参与Skywork增资 [1] 业务定位 - Skywork是公司AGI与AIGC业务的控股主体 [1] - 公司聚焦大模型与多模态技术的研发与落地应用 [1] - 已构建从底层通用技术到行业解决方案的全栈式技术体系 [1] 技术能力 - 在大模型和AIGC自主研发方面持续突破 [1] - 在算法优化、多模态数据融合等核心技术领域形成闭环能力 [1] - 针对行业场景需求打造垂类模型矩阵 [1] 应用矩阵 - 已形成AI大模型、AI智能助手、AI视频、AI音乐与音频、AI游戏、AI社交等垂类应用 [1] 战略意义 - 融资将推动公司筑牢人工智能赛道核心竞争力 [2] - 持续提升行业影响力并加速向顶尖人工智能科技企业转型 [2] - 全力推动AGI与AIGC业务板块快速崛起 [2]
昆仑万维:控股子公司Skywork增资扩股
格隆汇· 2025-08-20 21:24
公司战略与投资 - 昆仑万维践行All in AGI与AIGC发展战略 通过全资子公司昆仑集团对控股子公司天工增资2亿元人民币 [1] - 昆仑基金以债转股形式将前期2亿元人民币可转债转为本次出资 蜜莱坞出资1亿元人民币参与天工增资 [1] 子公司与业务布局 - 天工为昆仑万维控股子公司 英文名称为Skywork AI Inc [1] - 增资主体为昆仑万维全资子公司Kunlun Group Limited [1] 行业前景与认可度 - AIGC行业被认定为具有长期发展潜力 获得投资方坚定信心 [1] - 公司AIGC领域前瞻性战略布局及进展获得深度认可 [1]
智谱推出AutoGLM 2.0:人人可用的全球首个手机Agent,让手机成为 「新物种」
IPO早知道· 2025-08-20 19:19
AutoGLM 2.0产品发布 - 智谱于8月20日推出AutoGLM 2.0,是全球首个手机Agent,具备人人可用的特性 [2] - 开创Agent+云手机/云电脑新技术范式,不占用用户本地设备资源 [2] - 突破硬件限制,可在任何设备、任何场景下运行,代理用户操作 [2] - 由国产模型GLM-4.5和GLM-4.5V驱动,具备推理、代码与多模态全能能力 [2] 产品功能升级 - 从AutoGLM 1.0有限场景操作升级为2.0版本的执行型助手,能在云端自主完成多样化任务 [5] - 实现"说"到"做"的质变,可操作美团、京东、小红书等数十个高频应用,完成点外卖、订机票等生活场景任务 [6] - 办公场景中能跨网站执行全流程工作,包括信息检索、内容撰写、生成视频/PPT/播客及社交媒体发布 [6] - 配备专属智能体手机/电脑,实现云端异步代理办公,用户可同时使用其他APP [6][7] 技术架构与性能 - 基于3A原则设计:全时运行(24小时)、自主零干扰(不占用用户算力)、全域连接(跨设备操作) [8] - 将操作执行能力封装为API,可融入AI眼镜等可穿戴设备及传统家电 [8] - 在Device Use基准测试中表现优于ChatGPT Agent等竞品:OSWorld 48.1分(vs 42.9)、WebVoyager 87.7分(vs 87.0)、AndroidWorld 75.8分(vs 64.2) [10] - 采用端到端异步强化学习技术突破,可灵活调用不同"大脑"完成任务 [9] 市场定位与竞争优势 - 被视为"升级版Manus",Manus年度化经常性收入已达9000万美元并接近1亿美元 [2][3] - 纯国产Agent方案使成本较接入国外模型的Agent实现数量级下降 [9] - 作为国内最领先的Agent产品,已从2024年10月发布首款Phone-Use产品持续引领行业发展 [3] - 有望引领新一波Agent产品发展趋势,带动公司经营业绩大幅增长 [4]
一分钟完成自主点外卖!智谱推出国产云端智能体 C端用户会买单吗?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20 17:46
产品发布与特性 - 智谱发布手机通用智能体AutoGLM 2.0 定位为全球首个真正意义上的手机Agent 通过结合Agent与云手机技术实现不占用用户本地设备资源的跨端操作和任务代理 [1] - AutoGLM 2.0通过云端工作 用户可同时使用手机进行其他活动如刷视频或打游戏 执行美团点外卖全流程操作耗时约一分钟 [1][2] - 该智能体支持40余款高频应用 覆盖生活场景如点外卖、订机票、查房源和办公场景如信息检索、内容撰写、生成短视频及PPT [2] - 完全由智谱最新开源模型GLM-4.5与GLM-4.5V驱动 实现推理、编码、多模态任务及GUI操作 成本相较于接入国外模型的Agent有数量级下降 [3] 技术架构与设计原则 - 产品基于AGI早期形态的"3A"原则设计:全时(24小时持续工作)、自主零干扰(不占用用户设备算力与屏幕)、全域连接(跨越多种设备操作物理世界) [3] - 同步推出移动端API申请通道及开发者生态共建计划 邀请开发者将Agent能力融入各类硬件设备 [4] 行业动态与竞争环境 - Agent行业动态趋向冷静 Manus在引爆概念后因经营效率调整业务团队 其官网显示部分地区不可用 [5] - 资本层面 金沙江创投主管合伙人朱啸虎将当前Agent创业阶段类比互联网早期个人站长阶段 强调大模型可能最终吃掉90%的Agent [6] - 国内Agent产品未见新接棒者 技术热潮与资本投入未直接转化为用户黏性和可持续收入 商业化前景充满不确定性 [6][7] - 行业判断未来两到三年C端Agent更可能从大厂生态中诞生 而非新创团队单点突破 但三年后局面可能变化 [6] 发展挑战与关键因素 - 国产Agent长期竞争力需观察 跨应用操作稳定性、用户习惯培养、生态建设和付费模式成为决定胜负的关键因素 [7] - 需在技术、产品和商业之间找到平衡以确立赛道格局 [7]
美国专家来中国转了一圈:AI比赛已经结束了
水皮More· 2025-08-20 17:31
中美AI差距分析 - 美国专家Rui Ma认为中美AI竞赛可能已结束,核心差距在于电力能源基建[1][2][3][4] - 中国电力供应稳定安全且便宜,而美国电网老化且审批流程缓慢[5][6][20][21][22] - AI发展高度依赖电力,ChatGPT日耗电量相当于1.7万美国家庭日耗电量[26] 中国AI产业现状 - 中国AI企业实力雄厚但产品定价较低导致盈利困难[16] - 中国正利用制造业优势将AI融入产业链[18] - 2022年中国发电量达9000TWh,是美国两倍且占全球30%以上[43][44] 美国电力基础设施问题 - 美国70%输电线路使用超25年,接近使用寿命终点[30][31] - 电力项目审批需10年以上,等待连接项目数量较2020年翻倍[32][33][35] - 电力备用容量仅15%,远低于中国80%-100%水平[37][38] 硅谷科技公司问题 - 硅谷公司短视追求利润,缺乏对能源基建投入[5][45][47] - AI教父Hinton批评科技公司只关注短期利益忽视AI安全[49][50][51] - 马斯克旗下特斯拉推出虚拟电厂计划应对电力短缺[40] AI行业发展趋势 - 中美将占2030年全球数据中心电力消耗增长的80%[27] - AI发展将导致用电需求持续增长,电力供应成为竞争关键[25][26][27] - 中国在AI发展中拥有能源优势,其他国家难以企及[20][21][22]
阿里通义千问再放大招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20 09:45
多模态大模型发展现状 - 阿里通义团队推出Qwen-Image-Edit模型,基于20B参数的Qwen-Image,支持双语文本修改、风格迁移及物体旋转,拓展生成式AI在专业内容创作中的应用 [1] - 阿里半年内连续推出Qwen2 5-VL、Qwen2 5-Omni、Qwen-Image等多模态模型,行业多模态大模型在2025年迭代加速 [1] - 谷歌研究报告显示,预计2025年全球多模态AI市场规模将达24亿美元,2037年底将达989亿美元 [1] 国内厂商布局 - 阿里开源升级版视觉理解模型Qwen2 5-VL,72B版本在13项权威评测中视觉理解能力超越GPT-4o与Claude3 5 [3] - 阿里发布首个端到端全模态大模型Qwen2 5-Omni,支持文本、图像、音频、视频实时交互,可部署于手机等终端 [3] - 阶跃星辰发布Step 3基础大模型,原生支持多模态推理,其Step系列基座模型矩阵中多模态模型占比达70% [5] - 商汤发布日日新V6 5大模型,多模态推理与交互性能大幅提升,从6 0版本开始全部为多模态模型 [5] - 智谱推出开源视觉推理模型GLM-4 5V,涵盖图像、视频、文档理解等任务 [5] - 昆仑万维一周内发布六款多模态模型,覆盖数字人生成、世界模拟等核心场景 [5] 技术进展与挑战 - 多模态模型Qwen-Image-Edit基于20B参数模型训练,实现图片中文字精准编辑,兼具语义与外观双重编辑能力 [4] - 当前多模态领域仍处于发展初期,视觉数据表征空间达百万维度连续空间,远超文本数万维度的离散符号系统 [7] - 视觉数据缺乏天然语义信息,需建立跨模态映射关系,但缺乏标注数据支持 [8] - 当前多模态模型主要依赖语言推理,图形和空间结构推理能力薄弱,无法解决简单空间问题 [9] 行业趋势 - 业内普遍认为多模态融合是通向AGI的必经之路,2025年下半年或将迎来多模态模型全面普及 [1] - 中国企业在多模态领域集体崛起,改变由OpenAI、Google主导的AI创新叙事,在视觉推理、视频生成等细分领域领先 [7] - 2025年被视为AI应用商业化元年,多模态技术驱动数字人直播、医疗诊断、金融分析等场景落地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