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数字技术
icon
搜索文档
近20个国家和地区的近千家参展企业带来创新成果 上交会构建起国际技术合作网络
解放日报· 2025-06-12 09:59
上交会国际技术合作 - 上交会吸引近20个国家和地区及国内20个省区市的近千家参展企业,构建国际技术合作网络 [1] - 联合国工发组织将绿色转型、数字技术、AI及南南合作列为三大优先领域,支持中国通过上交会向发展中国家输出AI技术经验 [1] - 英国格拉斯哥市作为境外主宾城,重点展示海上风电技术,寻求与中国深化清洁能源合作 [1] - 英国毕克气体首次参展,推出氢气发生器绿色解决方案,通过"即产即用"模式减少运输碳排放,目标推动中国实验室低碳转型 [1] 参展企业技术成果与市场拓展 - 秘鲁展团首次参展,聚焦农业、制造业、灌溉及矿产技术合作,强调"一带一路"框架下中秘技术合作的经济与社会效益 [2] - 华大基因展示高通量基因检测AI解决方案,与全球3000家医疗科研机构及400家精准医学实验室合作,业务覆盖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2] 上海技术贸易发展数据 - "十四五"期间上海技术进出口合同金额年均增长8.6%,2024年达213.3亿美元(同比+17.7%),创历史新高且居全国首位 [2] - 上交会开幕当天发布《全国技术贸易创新实践案例》,上海多项成果入选 [2]
浙数文化(600633):游戏及IDC筑牢基本盘 多元业务开拓新增长极
新浪财经· 2025-06-11 08:25
核心观点 - 传统纸媒成功转型,通过"数字文化+数字技术+数据运营+创新赛道"驱动发展 [1] - 2011年借壳上市,2013年全资收购边锋网络,2016年布局大数据产业,构建"四位一体"业务布局 [1] - 控股股东浙报控股持股48.80%,地方优质传媒国企资源赋能业务发展 [1] 数字文化业务 - 边锋网络聚焦棋牌游戏,构建丰富游戏矩阵,边锋掼蛋成为国内首个日活跃用户突破百万的掼蛋类游戏APP [2] - 积极布局"谷子经济",2025年3月在杭州投资孵化潮卡引力,有望带来数字文化业务增长 [2] 数字科技与数据运营业务 - 富春云IDC具备丰富运营和技术实力,关注AI驱动的算力需求下收入增量和利润释放 [2] - 传播大脑媒体融合技术支撑,业务辐射全国多省市,传播大模型已通过备案 [2] - 浙江大数据交易中心形成牌照、地域经济、数据结构和业务先发优势,政策驱动业务快速发展 [2] 盈利预测 - 预计2025-2027年营业收入为33.46亿元、36.14亿元和38.79亿元 [3]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为6.65亿元、7.64亿元和8.63亿元 [3] - 给予公司2025年30x PE,对应合理价值15.73元/股 [3]
数字时代儿童发展:以“四大支柱”筑牢成长根基
中国新闻网· 2025-06-09 23:32
数字技术对儿童的机遇 - 数字技术为儿童提供了丰富的学习机会,84%的15岁学生会利用数字技术获取实用知识,约70%的15岁学生会利用业余时间创作或编辑个人数字内容如视频、计算机程序等 [1] - 数字技术能有效赋能儿童的认知发展和学习,教育性强的数字APP在家长陪伴下可显著提升儿童的读写能力,学龄前儿童在监护人引导下观看教育性短视频可提升早期语言能力和词汇量 [2] - 数字技术促进了儿童的社交能力和心理健康,40%的11-15岁青少年有在网上结识的朋友并每周至少联系一次,对于现实中孤立的儿童,短视频平台可成为情感支持和归属感的重要渠道 [2] 数字技术对儿童发展的政策框架 - 健全法律政策治理框架,强化数字服务提供商责任,要求社交媒体平台、游戏开发商等保护儿童数据隐私、防止接触有害内容、防治网络欺凌,并推动"安全始于设计"理念 [3] - 学校需提升儿童数字素养,将数字与媒介素养教育融入课程,为教师提供数字技术应用和网络安全培训,营造健康校园数字文化并预防网络欺凌 [4] - 家长需构建家庭防护网,理解儿童数字化技能发展阶段特点,与孩子共同制定设备使用规则,给予充分陪伴并提升自身数字素养 [4] - 尊重儿童观点和经验,保障儿童参与相关政策制定和产品设计,特别关注边远地区、农村留守儿童等弱势群体的需求 [5][6]
任鸿斌:中国仲裁事业正处于前所未有的上升机遇期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08 14:05
中国海事商事仲裁发展现状 - 仲裁在跨境商事纠纷解决中作用日益凸显,具有高效、灵活、公正的特点 [1] - 中国海仲是唯一以解决海事海商、交通物流争议为特色的国家级涉外仲裁机构 [1] - 2024年海仲委涉外案件占比39%,同比增长55%,案件涉及40个国家和地区 [1] - 中国仲裁员总数超过6万人,案件当事人覆盖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1] 中国仲裁事业发展机遇 -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深化仲裁制度改革作出新部署,为行业发展注入新动力 [2] - 行业需加强数字技术、人工智能在仲裁中的应用,提升智能化水平 [2] - 需积极参与国际规则制定,提升中国在国际仲裁领域的话语权 [2] - 要加强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和地区的仲裁法律合作 [2] 中国海仲最新成果 - 发布《自贸区企业海事海商典型案例集》,精选10起代表性案例 [3] - 案例涉及船舶建造、航次租船、多式联运等纠纷多发领域 [3] - 总结了解决自贸区企业海事争议的独特实践经验 [3]
前五个月 中国海仲受理涉外案件占比增长近10%
央广网· 2025-06-08 08:57
中国海事仲裁发展现状 - 今年前五个月中国海事仲裁委员会受理涉外案件占比41.25%,较去年同期增长近10% [1] - 2023年涉外案件占全部受案量39%,同比增长55%,案件涉及40个国家和地区 [1] - 当前受理案件类型涵盖提单运输、定期租船、货运代理、船舶建造等多元化争议 [1] 行业地位与优势 - 中国是全球最大船东国,船队规模、港口基础设施、货物吞吐量等航运指标居世界前列 [1] - 海事仲裁因专业性、高效性、国际可执行性成为解决航运贸易纠纷首选机制 [1] - 中国海事仲裁委员会案件数量在国际海事仲裁机构中持续位居前列 [1] 技术创新方向 - 需探索数字技术、人工智能在仲裁中的应用以提升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 [2] - 通过制度规则创新增强仲裁服务国际公信力和竞争力 [2] 国际经贸环境影响 - 单边主义、保护主义加剧导致企业国际化经营不确定性显著增加 [2] - 法治化纠纷解决机制在当下环境中显得更为迫切 [2]
科技赋能 让养老服务更智慧
央视网· 2025-06-07 17:12
人口老龄化与智慧养老 - 截至2024年底中国65岁及以上人口达2.2亿人 [1] - 养老服务正从人力密集型向技术辅助型转变 [1] - 上海计划到2025年底建成至少100家智慧养老院 目前已建成70多家 [1] 上海智慧养老院案例 - 智能床垫实时监测老人健康数据并传送至护理工作站 [3] - 智慧体检设备自动上传数据并建立健康档案 [3] - 卫生间设置自动感应设备 可检测跌倒并报警 [3] - 采用"养老院+互联网医院"模式 通过5G诊疗车连线三甲医院专家 [4] - 老人可在线挂号 咨询 接受远程医疗 处方药快递送达 [6] 浙江绍兴数智居家医养 - "数智居家医养服务体系"提供24小时健康监测 远程问诊和紧急救助 [7] - 家庭病床智慧管理平台可发出三级预警 5分钟内医护人员抵达现场 [7] - 系统已服务老人750多人次 通过大数据生成可视化健康曲线 [9] 甘肃兰州智慧餐饮 - 智能餐盘可显示菜品热量 蛋白质等营养成分并自动称重计费 [10] - 采用"人工+炒菜机器人"模式 烹饪效率翻倍且营养搭配更均匀 [12] - 智能系统可生成每日健康营养报告 实现菜品和服务标准统一 [12] 甘肃兰州智慧服务平台 - 整合买药 缴费 维修等服务 解决老年人操作难题 [13] - 采用"AI审核+人工复核"机制 紧急用药2小时内送达 [13] - 平台已在甘肃9个市州铺开 8万余名老年人注册使用 [14]
中国海事仲裁国际影响力进一步扩大
新华社· 2025-06-06 23:48
中国海事仲裁国际影响力扩大 - 2024年中国海事仲裁委员会涉外案件占比39% 同比增长55% 案件涉及40个国家和地区 国际化程度显著提升 [1] - 中国是全球最大船东国和海运连接度最高国家 船队规模 港口基础设施 货物吞吐量等航运指标均居世界前列 [1] - 海事仲裁以其专业性 高效性 灵活性 保密性和国际可执行性 成为解决航运贸易 保险等领域复杂纠纷首选机制 [1] 仲裁行业发展现状 - 全国已设立仲裁机构284家 累计办理案件超500万件 总标的额9万亿元 案件当事人涉及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2] - 中国海事仲裁委员会累计审计上千件海事海商案件 率先制定应用临时仲裁规则 为仲裁制度建设作出积极贡献 [2] 政策支持与制度创新 - 二十届三中全会部署健全国际商事仲裁和调解制度 推进海事仲裁制度规则创新 [3] - 交通运输部正加快建设统一开放交通运输市场 推进海事仲裁制度规则创新 支持上海 海南试点临时仲裁 [3] - 探索数字技术 人工智能在仲裁中应用 提升仲裁数字化 网络化 智能化水平 实现降本增效和提高透明度 [3] 学术研究与理论建设 - 需统筹考虑仲裁制度价值理念 发展规律 成长路径和自身特点 有效回应实践需求 [4] - 把握国际仲裁发展趋势和前沿动态 强化理论联系实际能力 将成熟经验提炼上升为法律制度规范 [4]
国家外汇管理局副局长李斌:重视科技赋能外汇管理,以科技提升外汇管理与服务水平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05 21:04
外汇管理局推动科技与金融融合的政策措施 - 国家外汇局着力推动科技与金融相互促进、双向赋能发展,不断完善外汇管理政策框架,以科技企业和中小企业为重点,支持科技创新发展 [1] - 通过跨境融资便利化政策为高新技术和"专精特新"企业提供便利,开展QFLP外汇管理试点吸引境外长期资本进行创业投资和股权投资 [1] - 持续扩大贸易便利化政策覆盖面,让更多"专精特新"企业享受政策红利,提升资金使用效率 [1] - 在北京、上海和天津等地开展"科汇通"试点,便利外资科研机构使用境外长期资金,优化薪酬、教育等配套外汇服务提升科技人才用汇便利化 [1] 科技赋能外汇管理的具体应用 - 应用区块链技术搭建跨境金融服务平台,在多个机构间建立信息交换和核验机制,截至5月末累计协助10多万家企业获得超过4100亿美元融资,便利企业付汇超过2.1万亿美元 [2] - 运用数字技术优化外汇局与银行间业务流程,增强监管穿透力,为银行减负同时提升监管质量 [2] - 通过数字化手段简化办事流程,推动外汇便利化改革措施落地见效 [2] - 运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构建模型加强非现场监测能力,精准识别和打击外汇领域违法违规活动,特别是针对加密货币非法跨境资金转移问题 [2] 金融与科技相互促进的发展前景 - 金融发展为科技创新应用提供巨大需求和良好场景,为科技创新提供广阔应用空间和舞台 [3] - 推动科技与金融相互促进、双向赋能发展是促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必然要求,也是建设金融强国的必由之路 [3] - 国家外汇局将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开放,促进科技企业跨境贸易和投融资便利化,扩大外汇领域高水平制度型开放,深化"数字外管"和"安全外管"建设 [3]
“全球欧元时刻”正在加速到来?
搜狐财经· 2025-06-05 12:14
欧元国际化现状 - 欧元在国际货币使用的主要指标中份额达到19%以上,但与美元的差距依然显著[1] - 近年来欧元在全球外汇储备、国际存款余额、国际贷款余额及全球外汇结算等指标上处于占比下降趋势[1] - 欧盟经济体量从2008年超过美国降至2023年大幅落后,全球GDP占比从20%降至15%[4] 欧元的历史背景与基础 - 欧元诞生于欧洲一体化进程的政治逻辑,放弃货币主权是成员国凝聚整合的关键举措[2] - 欧元区扩员得益于共同货币带来的经济红利及深度绑定欧盟统一市场的前景[2] - 非欧盟成员国如挪威、瑞士在贸易结算、投资、货币储备等方面将欧元作为理性选择[2] 欧元与美元的竞争力对比 - 美元主导地位依靠美国经济、政治、军事、科技等硬实力,如"石油美元"体系和全球军力部署[3] - 欧盟主要扮演"规范性力量",缺乏资源支撑导致欧元国际化面临"天花板"[3] - 欧元难以复制美元路径,因欧洲军事自强与美国军事霸权存在本质差异[7] 欧元国际化的经济制约 - 欧盟在新兴产业革命中表现不足,传统制造业下行趋势明显[4] - 欧元区经济活力和增速长期落后于美国,缺乏景气度支撑货币国际角色[11] - 欧洲资本市场广度和深度不足,单一资本市场建设效果未充分显现[11] 欧元国际化的潜在机遇 - 美国"对等关税"政策引发美元资产抛售潮,欧元成为避险选择[6] - 美元国际信誉受挫,全球对美元不信任感加剧为欧元创造机会[9][10] - 欧盟需扩大对外贸易规模以提升欧元使用频率,祛除经贸领域意识形态干扰[8] 欧元国际化的战略方向 - 欧盟需在数字技术、人工智能等高科技领域持续发力以提升整体实力[8] - 欧元区需鼓励创新,减少福利体系和官僚体制束缚,控制能源成本[11] - 欧洲需达成政治共识,通过国家意志和战略规划提升欧元国际地位[12]
强化技术支撑 发展数字经济
经济日报· 2025-06-05 06:03
全球数字技术认知与我国发展现状 - 全球86%受访者认为我国数字技术具有先进性 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分别为92.2%和75.2% [1] - 2024年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10% 集成电路/人工智能/工业软件/基础软件取得重大突破 [1] - 6个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在要素流通机制/新型生产关系/产业集聚模式等领域开展探索 [1] 政策支持体系与区域实践 - 国务院印发《"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 聚焦数字基础设施优化/数据要素作用/产业数字化转型 [2] - 中共中央国务院2023年发布《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 强调数字技术应用与实体经济融合 [2] - 北京出台《促进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行动纲要》 安徽发布《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形成政策组合拳 [2] 当前发展挑战与应对方向 - 面临核心技术攻关难度大/数据要素流通不畅/产业数字化转型不均衡三大挑战 [2] - 需从体制机制/技术创新/生态构建三方面协同发力破解发展瓶颈 [2] 体制机制创新举措 - 将数字技术纳入国家创新体系核心 建立覆盖研发/应用/转化的全链条政策 [3] - 加快建立数据产权制度 构建兼顾安全与效率的数据治理体系 [3] - 深化"放管服"改革 建立包容审慎监管机制完善数字经济统计监测体系 [3] 核心技术攻坚路径 - 瞄准人工智能算法/高端芯片设计/量子信息科学等前沿领域实施攻关工程 [3] - 加大基础研究投入 建设开源社区和共性技术平台培育数字科技领军企业 [3] - 加强数字技术标准体系建设 提升国际规则制定话语权构建开放合作生态 [3] 产业融合应用拓展 - 推动数字技术与制造业全链条渗透 加快"智改数转"打造新型工业体系 [4] - 拓展生物制造/智慧能源/数字金融等领域融合型新业态 [4] - 布局数字孪生/元宇宙等未来产业 构建跨行业协同平台促进要素流通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