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人民币结算
icon
搜索文档
天下苦美太久了!蓄势而发,万众关注,中国吹响抗拒美元霸权的号角
搜狐财经· 2025-10-10 04:05
美国的"美元收割机"习惯动起来已经快八十年了。它不需要开坦克抢东西,也不必派舰队去封锁港口, 只需在办公室里敲敲键盘,就能让世界上的财富流入华盛顿。这套玩法,从二战结束后一直行得通,靠 的就是美元的全球结算地位。各国想做生意,得先把自己的货卖掉换成美元,再拿美元去买别人的货, 美国则坐着收美元铸币税,像空手就能抓到一只肥羊。 中国在这一套游戏里也被薅过不少羊毛 。几十年间,为了拿到美元,中国不得不出口大量质优价廉的商品到美国。这些出口赚来的美元,再拿 去买资源,整个过程都离不开美元结算。汇率波动和结算规则常常让买方处于被动。这种不公平不止中 国感受到,第三世界不少国家也一样。可大家嘴上不满,行动上却忍着,因为美元后面站着美国的军事 实力。 可到了今年秋天,这道惯例里突然来了一个变化。9月30日,中国矿产资源集团宣布,停止所有以美元 计价的澳大利亚铁矿石订单,不管是还在矿山的,还是运往中国的船货,统统在暂停名单里。这是头一 次,中国用实际行动去触动铁矿石的美元定价机制。 但几十年过去,形势已经变了。中国的经济和军事实力,让它在对抗美元规则时不再处于绝对劣势。天 下没有永远免费的午餐,美国靠制造美元潮汐去收割世界 ...
俄罗斯能源命脉被谁悄悄接住?中国没出兵却成最大靠山,未来会怎样?
搜狐财经· 2025-10-09 07:21
中俄能源贸易规模与增长 - 2023年中国进口俄罗斯原油1.07亿吨,2024年增长至1.08亿吨,占俄罗斯出口总量约一半 [1] - 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已累计输送超过780亿立方米,其中2024年单年输送量达310亿立方米 [1] - 2024年通过管道天然气和液化天然气船运进口总量超过450亿立方米,其中LNG船运量为860万吨 [1] 能源基础设施合作与未来规划 - 2025年敲定“西伯利亚力量2号”管道项目,经蒙古每年输送500亿立方米天然气,计划2027年“远东线”上线 [1] - 三条天然气管道全部投运后,年输送能力合计近1000亿立方米 [1] - 在亚马尔LNG项目中,中国设备占比从15%提升至45%,带动超过50亿美元出口 [3] 金融结算与技术合作深化 - 中俄双边能源贸易本币结算比例从2023年的40%大幅提升至2025年的90%以上 [3] - 本币兑换量在同期内增长三倍 [3] - 合作范围扩展至联合研究小型核反应堆、氢能以及人工智能管理能源等前沿技术领域 [3] 战略定位与市场影响 - 中国作为全球最大能源买家,其稳定的需求对俄罗斯能源出口形成关键支撑 [1][3] - 合作基于长期战略布局,涉及支付系统、物流网络和技术标准的一体化,而非短期套利 [3][4] - 俄罗斯对欧洲的原油出口份额从冲突前约30%下降至不足20%,天然气出口暴跌超过80% [1]
中国开始全面反击:暂停澳铁矿石进口!大豆与铁矿关键被中国抓住
搜狐财经· 2025-10-09 02:12
事件概述 - 中国矿产资源集团于2025年9月底暂停以美元计价的必和必拓铁矿石新合同及在途船货采购 [1] - 此举旨在改变定价规则,核心焦点是争夺定价主导权,而非实施全面禁运 [1][2] 定价权博弈 - 传统定价模式为普氏指数加溢价,以美元计价、季度议价,使买方承担美元汇率和周期波动风险 [2][3] - 买方策略是推动定价周期从季度改为月度,结算货币从美元转向人民币,以贴近现货波动并规避汇率风险 [2][3] - 暂停采购是谈判杠杆,目的是在不破坏关系的前提下调整条款 [3] 市场反应与影响 - 事件发生后,必和必拓股价在10月1日下跌1.7%,澳元汇率走弱,全球铁矿石现货价格小幅回落0.5%,交易量下降8% [5] - 市场未出现恐慌,因中国铁矿石库存足以支撑两个月消费 [5] - 必和必拓于10月2日发布声明表示正在沟通寻求解决方案 [5] 买方策略与行业格局演变 - 中国矿产资源集团于2022年成立,旨在整合分散的采购权,通过规模优势统一议价和结算 [2][12] - 集中采购平台不仅提升议价能力,更实现结算与物流标准化,便于主动管理周期和汇率风险 [12] - 此次行动针对“指数+溢价+季度+美元”的组合定价模式,采取渐进式调整而非颠覆行业惯例 [12] 卖方依赖与压力 - 澳大利亚对铁矿石出口收入存在结构性依赖,2024财年铁矿石出口收入达1160亿澳元,其中超六成面向中国 [13] - 澳大利亚政府6月报告已预测明年铁矿石收益可能降至1050亿澳元,此次事件加剧了收益不确定性 [13][18] - 必和必拓铁矿石业务占其总营收四成,中国是其六成铁矿石出口的去向,暂停已装船未到港货物对其销售节奏和现金流构成压力 [5][16] 中国的多元化战略 - 中国在供应端推进多元化布局,例如加速几内亚西芒杜项目(储量约20亿吨)并提升巴西淡水河谷的份额,以形成可替代的供应体系 [15] - 配套推进人民币结算和更短议价周期,将外部波动纳入内部管理 [15] - 多元化不是为了报复,而是基于经济考量形成备胎体系 [15] 关联领域的辅助施压 - 2025年9月28日,中国农业农村部以质量不达标为由暂停部分澳大利亚大豆新合同审核 [7] - 澳大利亚大豆仅占中国总进口约3%,但此举在舆论场具有象征意义,为铁矿石谈判施加辅助压力 [7] - 此举与2020年对澳大豆加征80%反倾销关税一脉相承,表明贸易规则背后存在政治与市场的交叉点 [7] 谈判策略与未来路径 - 谈判策略具有边界模糊的特点,暂停部分贸易但留有余地,通过制造不确定性成本迫使对方回到谈判桌 [16][20] - 未来谈判焦点可能包括:月度周期接受度、美元与人民币并行结算、溢价公式调整为指数与汇率的联动加点等 [19] - 矿企可能要求在其他条款上补偿结算方式改变带来的风险 [19]
中方动真格,订单全部叫停,必和必拓蒸发千亿,澳总理求助无门
搜狐财经· 2025-10-08 20:03
事件概述 - 中国矿产暂缓与必和必拓的美元铁矿石订单,此举被视为战略上的主动表态 [2] - 谈判破裂的直接原因是必和必拓坚持将矿价上涨15%并死守美元结算,导致国内钢厂利润受压 [4] - 此举背后有三大战略支柱支撑:供应链多元化、人民币结算推广和定价权争夺 [4] 供应链重构 - 过去中国铁矿石进口约八成依赖澳大利亚和巴西,议价空间有限 [6] - 实现供应多元化是头等大事,非洲几内亚西芒杜铁矿项目由中国主导,预计年底首批矿石出海,明年产能达1.2亿吨 [6][8] - 俄罗斯通过跨境铁路出口的铁矿石量今年同比增长22%,其中约一半使用人民币结算 [8] - 秘鲁邦沟、喀麦隆洛比等新项目投产,今年新增供应量超1000万吨,全球总产能预估增加近5000万吨 [10] - 供应格局从“卖方市场”向“供需平衡”倾斜,提升了产业安全感和应变能力 [10][12] 金融与结算体系变革 - 暂停美元订单的核心目的之一是推动人民币结算,以摆脱美元汇率波动的额外风险 [13][15] - 全球九成以上铁矿石交易使用美元结算,但2023年人民币结算占比已达5%,预计年底升至25%,明年底有望突破40% [15] - 巴西淡水河谷对华贸易中已有28%的交易使用人民币结算,趋势明显 [17] - 正在建立以人民币计价、紧密跟踪国内港口现货价和大连期货市场的“北铁指数”,以挑战美元计价的普氏指数 [17][19] - 大连期货市场成交量是新加坡的23倍,与现货价相关性超过0.9,为打造本土定价中心奠定基础 [19] 采购模式与组织变革 - 中国矿产资源集团(CMRG)整合国内上百家钢企需求,以统一声音与国际巨头谈判,改变了过去分散无力的局面 [23][25] - CMRG推动合同模式从“年度长协价+现货溢价”转向更灵活的季度合约,避免被锁定高价 [25] - 统一执行力使得暂停美元订单能迅速实施,给对手直接压力,必和必拓在华市场份额可能从15%以上降至10%以下 [27] - 澳大利亚总理公开抱怨,国库部预计明年铁矿石出口收益将减少上百亿澳元 [27] 宏观与行业影响 - 铁矿石作为大宗商品风向标,其“去美元化”进程将带动铜、铝、农产品等领域,加速全球贸易结算体系向多极化格局演进 [31] - 标志着全球经济主导权正从少数资源卖家转向庞大市场需求方,游戏规则回归“需求决定价格”的商业本质 [32] - 中国此举为全球发展中国家争取公平贸易树立榜样,推动全球资源贸易新秩序的形成 [34]
铁矿石人民币结算、大豆零采购,美国利益受冲击,外媒为何如此紧张?
搜狐财经· 2025-10-08 20:02
铁矿石行业 - 中国矿产资源集团暂停采购澳大利亚必和必拓的美元计价铁矿石,转向人民币结算,并优先考虑巴西和几内亚的货源 [3] - 中国已通过长期协议实现铁矿石供应的多元化,并加大国内产量,降低对单一供应商的依赖 [5] - 推出人民币计价的现货价格指数,挑战美元在铁矿石市场的定价权主导地位 [5] 大豆行业 - 中国连续数月未采购美国大豆,全面转向巴西和阿根廷的供应 [7] - 美国豆农面临压力,中国明确要求美方撤销不合理关税作为恢复采购的前提 [7] - 中国已建立完善的南美大豆供应链,确保国内市场供应不受美国采购中断影响 [7] 国防工业 - 福建舰完成电磁弹射系统测试,成为全球第二个掌握该技术的国家,其部分性能据称已超过美国现役航母 [9] - 新型舰载机如歼-35、歼-15T、空警-600已实现顺利起降 [9] - 福建舰与辽宁舰、山东舰形成协同作战能力,三航母编队作战半径覆盖西太平洋和印度洋 [9] 战略转变 - 公司利用其市场体量和供应链布局,在多领域收回主动权,从规则接受者转变为规则制定参与者 [11][13] - 公司通过调整采购渠道应对贸易壁垒,通过升级装备回应军事挑衅,展现综合实力 [13] - 这些行动被视为长期谋划的结果,旨在推动更公平的国际游戏规则,反映了国际格局的新常态 [15]
人民币结算令下,铁矿石市场震动,澳矿巨头的两种抉择
搜狐财经· 2025-10-08 17:42
事件概述 - 中国买家暂停接收必和必拓美元计价铁矿石,但力拓接受人民币结算新模式 [1] - 中方恢复采购的唯一条件是接受“浮动价格+人民币结算”新模式,澳大利亚总理对此表示失望 [3] - 力拓与必和必拓对中方新要求做出截然不同的选择,凸显其背后不同的资本构成和战略考量 [3] 企业战略与资本结构差异 - 力拓高度依赖中国市场,中国贡献其总收入的57.4% [6] - 力拓当年在中国的采购额创纪录地达到42亿美元,并与中铝、宝武等中国企业在几内亚西芒杜铁矿项目上有股权层面的深度合作 [8] - 必和必拓的股东结构中美系资本占主导,其融资渠道和债务结构与美元深度挂钩,战略上倾向于维护美元体系利益 [10] - 必和必拓并非技术上无法进行人民币交易,其拒绝是基于无法妥协的战略站队 [12] 中国买方市场地位转变 - 中国消耗全球海运铁矿石的四分之三,但过去因国内钢企分散而缺乏定价权 [15] - 2022年中国矿产资源集团成立,通过集中采购整合买方力量,扭转供需关系 [17] - 中国积极开拓铁矿石进口多元化,今年前五个月从巴西进口增加1750万吨,从乌克兰、印度等非主流矿源进口增幅达19% [17] - 几内亚西芒杜铁矿(储量超50亿吨)预计年底投产,巴西淡水河谷上调产量目标,全球铁矿石市场转向供大于求,今年全球产量增量预计超6600万吨 [19][20] 人民币国际化与定价权争夺 - 人民币结算旨在夺回大宗商品定价权,使中国钢企摆脱美元加息周期带来的汇率波动风险 [22] - 大连商品交易所铁矿石期货交易量已是新加坡交易所的8倍,以中国为中心的区域性定价中心成型 [24] - 目标是实现人民币计价的现货、期货、指数“三价合一”,河钢集团今年人民币采购铁矿石已超24亿元,同比增长25%,宝武集团早在2020年已打通与三大矿山的人民币跨境结算 [26] - 人民币结算提供一个更高效、低成本的选择,旨在将高附加值的金融活动吸引至中国在岸市场 [28] 对澳大利亚的影响与行业趋势 - 铁矿石是澳大利亚经济支柱,占其对华出口总额的一半以上,其生产成本仅为每吨16到18美元,利润空间巨大 [30] - 全球大宗商品贸易由单一货币主导的时代正在落幕,多元化的货币结算与定价体系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 [32]
石油大国买不起肉,美国制裁失效,中方悄悄干了件大事!
搜狐财经· 2025-10-08 03:46
美国制裁对委内瑞拉经济与能源行业的影响 - 美国制裁冻结委内瑞拉国家石油公司海外资产并禁止国际金融机构与其交易,将其隔绝于全球金融体系[1] - 委内瑞拉经济命脉高度依赖原油出口,其95%的收入仰赖原油出口[1] - 制裁导致原油日产量从2017年的190万桶暴跌至2020年的35万桶,跌幅接近80%[1] - 美国通过次级制裁威慑与委内瑞拉有商业往来的第三国企业,意大利埃尼集团和印度信实工业的合作受影响[3] - 2025年特朗普政府强制雪佛龙公司撤离,该公司当时每日原油产量高达25万桶,此举重创委内瑞拉财政收入并推高美国国内油价[6] 中委合作带来的能源行业复苏与突破 - 2023年9月中国与委内瑞拉关系提升至全天候战略伙伴,签署超过30项合作协议覆盖能源等多个领域[5] - 在中石油技术设备支持下,委内瑞拉老化油井获得新生,到2025年1月原油日产量回升至103万桶,为2020年以来首次突破百万大关[5] - 复苏产量中高达90%的出口原油流向亚洲市场,中国成为最大采购方[5] - 中国铁建对卡贝略港进行现代化改造,疏通航道使原油出口能力实现翻倍半增长[5] 金融结算方式的转变 - 自2023年起中委石油贸易启用人民币结算,到2024年人民币在委内瑞拉外汇储备中占比接近两成[8] - 此举绕开美国将委内瑞拉踢出SWIFT系统及冻结其海外黄金储备(如英国央行扣留的31吨黄金)造成的金融壁垒[8] 基础设施建设与民生改善 - 中国企业在蒂乌娜城建116栋现代化公寓楼,为三万个家庭解决住房难题[10] - 中国水电集团建设总装机容量120万千瓦的燃气电站,累计发电超过70亿度[10] - 到2025年第三季度,加拉加斯部分区域稳定供电时间增加至每日12小时,超市商品种类比往年同期增加近四成[10] - 医院收到中国捐赠的先进CT设备[10] 科技与农业领域合作 - 华为在当地试点5G网络建设,让偏远地区首次享受稳定移动通信信号[10] - 重庆大学开设能源管理专业课程,向委内瑞拉输送油田运营管理人才[10] - 2023年委内瑞拉计划派遣宇航员参与中国载人登月任务[10] - 2024年委内瑞拉鳄梨和咖啡等优质农产品首次登陆中国电商平台,为当地农民开辟新收入来源[10]
澳大利亚猛然惊醒:铁矿石改规矩了,美元订单停了,最大买家要走
搜狐财经· 2025-10-08 02:16
事件概述 - 中国通知所有国有钢厂即日起暂停采购必和必拓一切以美元计价的铁矿石包括已装船货物[1] - 该决定导致必和必拓股价当天暴跌6%市值蒸发85亿美元[1] - 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尼斯对此决定表示失望但随后改口强调铁矿石贸易对两国都很重要[1][14] 事件背景与导火索 - 全球铁矿石现货价已跌至每吨80美元左右但必和必拓坚持要求中国钢企签署每吨109.5美元的年度长协价较市场价高出近15%[3] - 若按此价格中国基于去年从澳洲进口7.4亿吨铁矿石的规模一年将多付超过200亿美元[3] - 必和必拓在人民币结算通道上偷偷加收0.8%的"汇率点"变相拒绝人民币结算[5] 中国方面的应对与布局 - 成立中国矿产资源集团整合国内数百家钢铁企业统一对外采购实现一个声音说话[7] - 积极拓展多元化铁矿石来源巴西淡水河谷对华供应占比达28%并接受人民币结算[9] - 非洲几内亚西芒杜铁矿储量超50亿吨品位达66%已投产且当地可使用人民币[9] - 从俄罗斯进口铁矿石每吨成本比澳洲低15美元[11] - 澳洲铁矿石占中国进口量比例已从峰值62%降至51%[11] - 宝钢与力拓实现区块链人民币结算上午付款下午到账几乎零手续费相比美元结算需三天[11] 市场影响与格局变化 - 澳大利亚出口的铁矿石85%流向中国若中国采购量减少10%澳洲GDP将直接下降1.2%[13] - 印度需求量仅为中国十分之一日韩钢铁规模太小欧美在去工业化无法消化澳洲产能[13] - 大连商品交易所铁矿石期货交易量是新加坡市场的23倍价格与现货关联度超0.9淡水河谷已开始用中国期货价格作为参考[16] - 定价权正从普氏指数和澳大利亚向中国转移人民币结算的推广可能挤压美元份额[16] 核心博弈与未来展望 - 中国要求必和必拓想继续做生意需用人民币结算并按市场价定价[11] - 通过"买方联盟+多元供应+本币结算"的组合拳中国正实现从被动接受规则到主动制定规则的转变[16] - 中国有集中采购的合力多元化货源人民币结算工具和打破旧秩序的坚定决心[19]
外媒发出感慨,中方的最新声明直接挑明,丝毫不考虑美国利益了
搜狐财经· 2025-10-08 02:16
全球大宗商品贸易格局,正经历一场深刻的结构性重塑。 必和必拓的股价,在10月1日遭遇重挫,单日跌幅高达6%,这绝非寻常的市场噪音。当日,新加坡铁矿石期货市场也随之下探4%。此番震荡的源头,在于 中国方面采取的果断行动:9月30日,中国矿产资源集团向国内钢铁企业发出明确指令,暂停采购所有以美元计价的必和必拓铁矿石,即便是已装船在途的 货物,也一概叫停。 此举的深层逻辑,在于中国正积极推动结算货币的多元化与安全化。一个关键信号是,中方推动并促成了与巴西淡水河谷签署的长期供货协议,新订单规模 直接增添了5000万吨,且人民币结算比例显著提升至28%。这意味着,在全球铁矿石贸易中长期占据主导地位的美元结算体系,正被撕开一道实质性的裂 口。 对于必和必拓而言,处境无疑颇为尴尬。这家巨头在美国拥有多处重要的矿山和加工基地,美元结算根植于其商业惯例,且对华出口额占据其总营收的六成 以上。今年,在面临涨价15%的谈判诉求,以及澳大利亚老矿品位下降、导致成本与供应稳定性双双承压的背景下,中方选择以调整采购渠道和结算方式的 方式予以回应。 美国的反应迅速而紧张。美国财政部随即向巴西政府"表达关切",但收效甚微。其担忧显而易见:铁 ...
中国停购澳大利亚铁矿石,理由很“硬气”
搜狐财经· 2025-10-08 00:39
中国铁矿石进口市场格局 -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铁矿石消费国,消费量约占全球海运铁矿石进口的75% [1] - 2024年中国铁矿石进口量达12.37亿吨,占全球总量的60.2%,进口依存度高达86% [2] - 全球三大主要供应商为巴西的淡水河谷、澳大利亚的力拓和必和必拓 [2] - 2024年从澳大利亚必和必拓(BHP)和力拓(TINO)总共进口了7.2亿吨,占澳大利亚铁矿石出口总量的85% [2] 定价权争议与战略反制 - 必和必拓坚持按年度长协价结算,要求2025年报价较2024年上涨15%至109.5美元/吨 [8] - 中国方面要求采用与现货市场挂钩的季度定价机制,当前现货价约80美元/吨 [8] - 定价周期的差异导致中国每年需多支付约200亿美元 [8] - 中国矿产资源集团要求国内主要钢厂和贸易商暂停采购任何美元计价的必和必拓铁矿石,包括已装船的12艘货轮被要求返航或转售 [8] 战略反制的多重目标 - 目标一:改变定价机制,争取更大的议价主导权 [8] - 目标二:打破美元垄断地位,推动人民币国际结算,巴西淡水河谷和力拓已采用人民币结算 [9] - 目标三:作为对澳大利亚政府政策的回应 [9] 中国的替代供应来源保障 - 巴西2024年前两个月对华出口5779万吨,同比增幅20.7%,2025年7月出口量急速飙升到4110万吨,创2015年12月以来最高纪录 [10] - 中国已获得西芒杜铁矿开采权,该矿是世界上储量最大、品质最高的露天赤铁矿资源 [11][13] - 俄罗斯铁矿石储量达290亿吨,全球排名第三,其中60%为高品位富矿,中俄铁矿石贸易中已有四成采用人民币结算 [1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