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能源贸易
icon
搜索文档
沉默三天后,印度石油部长宣称:随时能换俄油
搜狐财经· 2025-07-23 07:18
前言 三天的静默之后,印度石油部长终于开口。"如果发生什么事,我们完全能应对。"这句话听起来轻描淡 写,甚至有点轻松。 可问题是,当35%的能源依赖遇上华盛顿的制裁大棒,当1.5亿美元的月度改造成本摆在眼前,这种"轻 松"还能维持多久? 印度的这份"底气",究竟是真正的胸有成竹,还是复杂博弈下的精心表演? 作者-盐 35%依赖背后的"算盘":印度在下一盘什么棋? 两年时间,印度完成了一场史无前例的能源豪赌。 数字不会撒谎。俄乌冲突前,俄罗斯石油在印度进口中的占比还不足2%,可到现在已经飙升到35%以 上。 这不是简单的供应商调整,而是整个国家能源安全策略的根本性重塑,直接让俄罗斯成了印度最大的油 源国。 便宜,是这场豪赌最直接的动机。俄油每桶比中东油便宜6到8美元,算下来一年帮印度节省超过100亿 美元。 这不是小钱。对一个油气高度依赖的发展中国家来说,这种低价红利意味着制造成本的控制,意味着通 胀压力的缓解。 印度正是靠着这批便宜油,在过去两年成功把CPI稳定在5%以下,避免了其他发展中国家面临的民生 危机。 可这笔账还有另一面。印度不只是买俄油,更是在做"中间商"生意。 从技术角度看,印度确实在推动供应多 ...
欧盟将首次对俄石油在印度的最大炼油厂,实施制裁
搜狐财经· 2025-07-19 18:40
你有没有发现,有时候国际政治看起来不像是在较量,而更像是你不买我就惩罚你,问题是——到底谁更倒霉? 这几天,欧盟搞出一个新的动作:居然盯上了印度的炼油厂,说是在对俄罗斯的第十八轮制裁框架里,要连带把印度最大那家炼油企业也拉进来。这事儿 听着有点离谱,你说的是俄罗斯,制裁的却是印度,这中间是不是哪里搞错了? 但我查了一下,欧盟不是搞错了,而是看清了现实。 先回到起点。俄乌冲突爆发之后,欧盟几乎一夜之间决定和俄罗斯老死不相往来,尤其是在能源这块。天然气断了就凑合烧煤,石油断了就转身找中东和 非洲。但是,市场有空子就有人填,俄罗斯的石油没销路?没关系,印度来接盘。 据《金融时报》和路透社的数据,2022年以前,印度从俄罗斯买的原油一年也就500万吨。但到2024年,这个数字已经是9000万吨,占到了印度原油进口的 38%。这还只是原油。 我看到商务部和能源市场研究机构Vortexa的数据时,是真的愣了一下。2024年印度进口俄罗斯原油的均价比市场低了将近15%,而成品油出口价却是国际 均价略高。这中间的利润,谁赚了,不用说。 所以欧盟这次盯上印度,逻辑很简单:你不能当洗油中心。 关键是,印度不光买,还加工。 加工完 ...
印度石油部长:印度从美国的能源进口有望从150亿美元增加至250亿美元。
快讯· 2025-07-17 13:44
能源贸易 - 印度从美国的能源进口金额预计将从150亿美元增长至250亿美元 [1]
美国取消对华乙烷出口限制,卫星化学全球原料供应链韧性显现
证券时报网· 2025-07-03 10:52
美国于5月下旬对乙烷出口采取许可证管理,作为对华贸易的非关税壁垒,6月份对华乙烷运输已经停 止,但未对卫星化学造成较大影响,卫星化学有大量乙烷库存可满足生产需求。对于美国解除对华乙烷 禁令,Vortexa分析师预计,7月份美国乙烷出口量将回升至每天约24万桶的季节性正常水平。 美国是全球最大的乙烷供应国,乙烷产量占全球总供给的62%。而中国是全球最大的乙烷消费国,乙烷 主要进口自美国。2025年1月1日起,中国海关已将乙烷进口关税从2%降至1%,并将乙烷单独增列为本 国税目,体现出推动中美两国之间能源贸易的积极信号,还明确了乙烷在国家绿色转型和资源战略中的 重要地位。中美两国的能源贸易商、卫星化学等乙烷裂解项目制造商,都在中美双方技术与资源的双向 流动方面做出重要贡献。在中美乙烷贸易回归正常后,卫星化学将持续打造全球原料供应链,为国际市 场稳定性提供保障。(CIS) 美国能源行业上市公司Energy Transfer和Enterprise Products Partners于当地时间7月2日,分别发布8-K公 告,宣布收到美国商务部工业与安全局(BIS)信函,自该日起取消了此前对其向中国出口乙烷施加的限 制。 ...
国家能源局:扎实推进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能源务实合作
新华财经· 2025-06-26 14:30
能源领域务实合作 - 国家能源局提出四点建议推进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能源领域务实合作 [1] - 建议包括政策沟通协同、贸易投资合作、科技创新合作和民生用能服务保障 [1][2] 政策沟通协同 - 加强能源领域政策常态化沟通对话 [1] - 强化能源领域政策规划的交流与衔接 [1] - 共同加快能源绿色低碳转型 [1] 能源贸易投资合作 - 促进油气等领域供应链稳定畅通 [1] - 拓展可再生能源等领域贸易投资合作 [1] - 推进能源技术标准与市场规则互认 [1] 能源科技创新合作 - 推进化石能源清洁低碳高效利用技术研发 [2] - 加强新能源产业创新和能源装备制造领域合作 [2] - 引导企业、科研机构和高校加强交流 [2] 民生用能服务保障 - 分享保障民生用电经验做法 [2] - 深化新能源、储能等领域合作 [2] - 推动风电、光伏、储能等优质产品惠及民众 [2]
中方回应特朗普要求中国购买美国石油
搜狐财经· 2025-06-25 19:33
特朗普呼吁中国购买美国石油的背景 - 特朗普提出要求中国大规模购买美国石油 旨在缓解美国石油产业面临的生产过剩和价格波动问题 同时为美国石油企业带来可观收益并创造就业岗位 [2][4] - 此举背后有美国国内经济和政治双重考量 经济上受疫情冲击和全球能源转型影响 美国石油产业急需拓展稳定且大规模的海外市场 政治上特朗普试图通过此举提升国内支持率 [4] 中方回应与立场 - 中国外交部明确回应 中国在能源采购方面始终秉持独立自主、平等互利的原则 主张在相互尊重、公平公正、合作共赢的基础上开展能源贸易往来 [3] - 中国在选择能源合作伙伴时会综合考量价格、质量、供应稳定性、合作可持续性等多方面因素 不会因外部压力改变基于市场规律和国家利益的决策 [5] - 中方的回应彰显了坚定维护国家主权与经济利益的决心 中国能源战略从国家长远发展和能源安全保障出发 不会被个别国家的政治操弄所左右 [6] 国际反响与市场影响 - 国际社会对特朗普此举反应不一 部分美国盟友表示理解 认为推动石油出口符合美国经济利益且有助于稳定全球能源市场价格 [6] - 更多国家认为将能源问题政治化违背市场公平竞争原则 可能破坏现有国际能源合作秩序 主张通过平等对话和协商合作推动能源产业发展 [6] - 该事件给全球能源市场带来不确定性 若美国进一步施压可能引发中美能源贸易摩擦 影响全球能源供需平衡与价格走势 [6] 中国能源战略与应对 - 中国将继续坚持既定能源战略 在保障能源安全的前提下稳步推进能源领域国际合作 积极拓展多元化能源供应渠道 [6] - 中国长期与全球多个能源生产国建立稳定合作关系 构建多元化的能源供应体系 这对于维护中国能源安全和稳定经济发展至关重要 [6] - 中国将提升国内能源利用效率 推动能源产业绿色低碳转型 同时保障国内能源稳定供应 [5][6]
液化气:霍尔木兹海峡的炮火,正在改写LPG贸易版图
五矿期货· 2025-06-24 11:4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近期以色列和伊朗冲突使中东地缘不稳定,美国轰炸伊朗核设施升级冲突,伊朗考虑封锁霍尔木兹海峡,虽完全封锁概率不高,但也门胡塞武装呼应打击欧美船只已干扰全球能源贸易;若伊朗领导人领导权受绝对挑战,可能封锁海峡改写全球能源贸易版图;霍尔木兹海峡是全球LPG市场风险定价中枢,其通畅程度决定供应能力,完全封锁引发亚洲供应危机与价格海啸,船只骚扰长期推高LPG价格,中国作为最大进口国首当其冲,实际影响需评估四大变量,海峡炮火正改变LPG贸易格局 [1][2][38]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一)伊朗液化石油气设施介绍 - 伊朗90%以上LPG产自波斯湾South Pars气田,陆上加工基地集中于阿萨鲁耶工业城,通过Pars经济能源特区工厂群分离天然气为LPG产品,经阿萨鲁耶港VLGC专用码头出口;其余LPG来自西南部油田伴生气和石化带副产品,合计占比不足20% [4] - 阿萨鲁耶港承担伊朗约70%的LPG出口,是中国进口主力,VLGC货轮经波斯湾 - 印度洋 - 马六甲航线直达华南;霍尔木兹海峡风险影响该路径,完全封锁则伊朗对华LPG发运近乎归零,遭遇袭扰则运费与保险成本激增推高到岸价格;恰巴哈尔港因缺乏VLGC接泊能力,无法替代霍尔木兹通道战略作用 [4] (二)中国进口伊朗LPG概述 - 近年美国长期占据中国LPG进口35%-40%的份额,2023年达42%,但2025年中美贸易战关税升级预期加剧,叠加美国乙烷裂解装置分流丙烷原料,其对华LPG出口量预计缩减15%-20%,缺口将迫使中国买家转向中东产能补偿,但中东传统供应国弹性空间有限 [13] - 伊朗作为中东最大LPG潜在供应国,重要性将显著提升,具有地理与成本优势、产能弹性空间、供应链避险价值;若2025年4月美国对出口中国LPG提高关税,6月到港中国LPG大幅下降,伊朗有望在对华供应占比中从当前的10%回升至15%-18%,但依赖霍尔木兹海峡通航安全及制裁规避通道稳定性 [13][14] (三)霍尔木兹海峡封锁的三种情景假设 - **情景一:霍尔木兹海峡被完全封锁** - 伊朗发运中国LPG量急剧降至接近零,中国可能无法接收伊朗LPG船货 [29] - 对LPG价格极度看涨,市场恐慌性飙升,中国需求转向其他来源推高价格,运费暴涨,保险成本激增,预计中国进口LPG价格短期内飙升30%-50%甚至更高,国内LPG价格上涨15%-30%,全球LPG价格普遍大幅上涨 [30][31] - **情景二:也门胡塞武装和伊朗持续骚扰船只(非完全封锁)** - 伊朗发运中国LPG量显著下降,可能降幅为20%-50%,原因包括船东/租家规避风险、航行延误、保险成本上升、伊朗出口意愿/能力下降 [32] - 对LPG价格看涨但幅度小于完全封锁,市场注入风险溢价,运费上涨,保险成本增加,供应担忧推高需求,预计中国进口LPG价格上涨10%-25%,国内价格上涨5%-12.5%,其他替代来源地价格也会被带动上行 [33][34] - **情景三:霍尔木兹海峡正常通航** - 伊朗发运中国LPG量维持正常水平或根据市场基本面波动,运输通道畅通无阻 [35] - 对LPG价格影响中性/由基本面驱动,市场情绪稳定,价格由国际油价、供应情况、季节性需求、库存水平、替代能源价格等因素主导,价格在正常区间内波动,伊朗货维持相对价格优势 [36][37] (四)总结 - 霍尔木兹海峡是伊朗LPG出口全球的核心命脉,其通畅程度决定供应能力,完全封锁引发亚洲市场供应危机与价格海啸,船只骚扰长期推高LPG价格,中国作为最大进口国首当其冲,冲击传导至全品类LPG定价,实际影响需评估四大变量 [38] - 霍尔木兹海峡是全球LPG市场的风险定价中枢,航道威胁转化为价格波动放大器,海峡炮火改变LPG贸易格局 [39]
欧盟计划全面禁止进口俄石油天然气
中国基金报· 2025-06-18 00:08
欧盟能源进口禁令提案 - 欧盟委员会提出立法提案,计划在2027年底前逐步停止进口俄罗斯天然气和石油 [1] - 提案内容包括逐步淘汰直接或间接从俄罗斯进口的管道天然气(PNG)和液化天然气(LNG) [1] - 从2026年1月1日起禁止在新合同下进口俄罗斯天然气 [1] - 所有长期合同下的俄罗斯天然气进口将于2027年底前完全停止 [1] 立法程序与预期结果 - 提案将遵循共同决定的立法程序 [2] - 预计将获得大多数成员国支持而正式生效 [2]
欧盟提议自2028年1月1日起禁止欧盟液化天然气终端向俄罗斯客户提供现有合同下的长期服务。
快讯· 2025-06-17 21:05
欧盟液化天然气政策调整 - 欧盟提议自2028年1月1日起禁止其液化天然气终端向俄罗斯客户提供现有合同下的长期服务 [1]
EPD Faces Export Setback as US Blocks China-Bound Ethane Cargoes
ZACKS· 2025-06-11 22:46
美国商务部对乙烷出口中国的限制 - 美国商务部工业与安全局(BIS)计划拒绝Enterprise Products Partners(EPD)三批总计220万桶乙烷出口中国的紧急许可证申请 公司于2025年6月3日收到通知 有20天回应期 若45天内未获进一步指引 拒绝决定将自动生效[1] - 新规要求纯度95%以上的乙烷出口中国需申请许可证 该政策于2025年5月23日生效 虽丁烷限制已取消 但乙烷限制持续影响公司运输计划[2] 中国市场对EPD乙烷出口的重要性 - 2024年美国乙烷日均出口量达49.2万桶 其中中国占比46%(22.7万桶/日) EPD休斯顿船舶航道终端处理量占全美对华出口的37%(8.5万桶/日)[3] - 2025年迄今美国对华乙烷出口增至29万桶/日 突显中国市场重要性 若禁令生效 将显著影响EPD摩根角设施出口及美中乙烷贸易[4] 对EPD业务的潜在影响 - 公司拥有5万英里管道和3亿桶液体存储能力 新规为其稳定的乙烷出口业务增加监管不确定性[5] - 公司尚未表明是否挑战BIS决定或调整出口策略 但持续中断可能对全美乙烷出口商产生广泛影响[6] 行业替代投资标的分析 - Subsea 7(SUBCY)为海底油气田建设龙头 受益于油气生产向深海转移趋势 2025年EPS预期1.31美元 价值评分A级[8][10] - Energy Transfer(ET)通过长期收费协议及管道网络扩张提升收入 2025年EPS预期1.44美元 价值评分A级[11][12] - RPC(RES)提供压裂等多元化油田服务 新型双燃料设备提升利润 2025年EPS预期0.38美元 价值评分A级[1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