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制造技术
icon
搜索文档
本周四晚19:00开播 | 专家课堂:螺杆挤出式增材制造技术研究前沿与进展
DT新材料· 2025-06-16 23:41
螺杆挤出式增材制造技术研究 - 螺杆挤出式增材制造(SEAM)技术相比传统FFF工艺具有更高增强材料负载能力和挤丝速度 [2] - 使用定制螺杆挤出3D打印机可直接打印含30 wt%碳纤维的PEEK-CF复合材料 [2] - PEEK-30CF拉伸强度达190 5 MPa 是未填充PEEK(92 8 MPa)的两倍多 [2] - 高温下(250°C)打印复合材料仍保持64 1 MPa的力学强度 [2] - 通过退火和压缩成型可进一步调整和提高部件机械强度 [2] 技术应用与装备案例 - 超大幅面螺杆挤出装备在模具行业有应用 [6] - 桌面级螺杆挤出装备适用于铜、陶瓷等新材料加工 [6] - 基于机械臂的多自由度螺杆挤出装备已实现实际应用 [6] 行业论坛与趋势 - 2025高分子3D打印材料高峰论坛将聚焦航空航天、汽车、无人机、人形机器人等高端应用场景 [13] - 论坛探讨一体化、轻量化、高性能及定制化需求 覆盖材料、结构、工艺多维度 [13] - 增材制造技术在人工智能赋能下推动产业智能化升级 但仍需攻克多品种、大批量、低成本等技术难题 [13] 课程与嘉宾信息 - 胡仲略副教授将分享螺杆挤出式增材制造技术研究前沿 包括原理、国内外研究及应用、发展方向 [1][3][11] - 胡仲略团队开发的螺杆挤出式增材制造装备已在国内多所高校及企业应用 [9] - 胡仲略发表40余篇国际期刊论文 授权2项发明专利 主持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及4项企业横向课题 [9]
迈普医学(301033):公司深度报告:深耕神外赛道,脑膜胶和可吸收止血纱新品上量可期
信达证券· 2025-06-16 09:5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买入 [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迈普医学是国内神经外科领域高性能植入医疗器械领先企业,通过丰富产品组合、完善营销渠道,有望步入成长快车道,基石业务人工硬脑(脊)膜补片受集采推动覆盖率有望加速提升,颅颌面修补产品基于PEEK材料优势有望抢占传统钛材料市场,新产品可吸收止血纱、脑膜胶上市有望提供持续增长动力 [6] - 公司技术扎实、产品丰富,建立先进制造技术平台,开发系列高性能外科植入高值耗材产品,具有较强神经外科修复整体解决方案提供能力 [6] - 集采助力基石产品放量,新产品快速增长贡献成长新驱动,人工硬脑(脊)膜补片受益集采营收增长,成本有望降低,颅颌面修补产品PEEK材料优势明显,渗透率有望提升,可吸收止血纱打破进口垄断,有望快速放量 [6] - 预计公司2025 - 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3.71、4.91、6.47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33.1%、32.5%、31.8%,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13、1.49、1.99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43.6%、31.8%、33.4%,对应2025年6月13日股价,PE分别为33、25、19倍,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6]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一、迈普医学:神经外科植入耗材领先企业 - 迈普医学深耕神外领域,2008年成立,2021年上市,是高新技术企业,产品覆盖神经外科,基于3D打印技术推动人体组织和器官重建 [17][18] - 公司股权结构稳定,创始人袁玉宇为实际控制人,核心管理团队经验丰富 [21] - 集采助力产品放量,2018 - 2024年营收CAGR为22%,2024年营收2.78亿元,归母净利润0.79亿元,盈利能力显著提升 [24] - 公司毛利率稳定且较高,2024年为79.33%,随着产品放量和高毛利新产品占比提升,毛利率有望企稳回升,费用率有望下降,净利率有望持续提升 [28] - 人工硬脑(脊)膜补片为主要收入来源,颅颌面修补产品占比逐步提升,多元化业务结构为收入稳定增长奠定基础 [30] 二、基石业务集采后加速渗透,新业务进入放量增长轨道 - 人工硬脑(脊)膜补片用于填补硬脑膜损失,国内市场规模先降后升,2023年末达45.1亿元,迈普医学市占率有提升空间 [32] - 公司硬脑(脊)膜补片产品具有仿生微观结构,在生物相容性、可降解性等方面优势突出,营收从2018年的0.67亿元增长到2024年的1.56亿元,毛利率较高且稳定 [36][38] - 公司脑膜产品集采竞标表现优异,已在多地集采中中标/续约,随着集采放量,成本有望下降,有望抢占更多市场份额 [42] - 颅颌面修补产品用于颅颌面骨缺损修补,我国颅颌骨修补固定产品市场规模呈上升趋势,PEEK材料优势明显,渗透率有望提升 [43][44] - 公司颅颌面修补产品营收从2018年的0.05亿元增长到2024年的0.80亿元,毛利率从2018年的44.96%逐年上升至2023年的68.41%,2024年受集采降价影响略有下滑,长期来看毛利率有望企稳回升 [49] - 公司颅颌面修补产品相比康拓医疗产品,性能适配度高,价格更具性价比 [53] - 全球可吸收止血材料市场规模呈上升趋势,预计2027年销售额达341亿元,强生是主要参与者 [54] - 公司开发改性氧化再生纤维素材料,实现可吸收止血纱产业化,有望打破进口垄断,产品于2021年取得国内医疗器械注册证,2023年入围集采,2025年拓展适应症,有望快速放量 [57][58] - 医用胶用于神经外科硬脑(脊)膜修复手术,我国可吸收医用胶行业处于初发展期,赛克赛斯收入持续增长 [60] - 公司硬脑膜医用胶于2023年上市,采用先进技术,与硬脑膜修补产品组成封闭防漏解决方案,有望依托公司渠道快速入院放量 [62] 三、持续高研发投入,已搭建可再生生物增材及产业化技术平台 - 公司2021 - 2024年研发投入分别为4166万、4057万、4172万元、3485万元,占营收比重分别为27.09%、20.78%、18.07%、12.52%,研发费用率呈下降趋势,为新产品研发和技术创新提供保障 [64] - 公司有4个已上市产品和多项在研产品储备,部分在研产品已处于临床试验或注册报批阶段,丰富的在研产品是持续发展的核心驱动力 [66] - 公司建立多元化核心技术平台,拥有全面产业化能力,开发多个创新产品,重视人才队伍培养,形成稳定高效的研发团队 [69] 四、全球化布局完善营销网络,股权激励彰显成长信心 - 公司营销渠道逐步完善,产品覆盖国内近2000家医院,出口至100多个国家和地区,2024年境外收入5669万元,占比20.36%,海外毛利率逐步提升 [73] - 公司采用“经销为主、直销为辅”销售模式,优化营销架构,加大市场培训和学术推广投入,提高产品知名度和认可度 [76] - 2024年公司发布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首次授予激励对象28人,授予限制性股票57.60万股,占总股本0.87%,考核目标彰显公司成长信心 [77] 五、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 预计公司2025 - 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3.71、4.91、6.47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33.1%、32.5%、31.8%,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13、1.49、1.99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43.6%、31.8%、33.4% [79][82] - 选取佰仁医疗、康拓医疗作为可比企业,在PE估值法下,2025 - 2027年可比公司平均PE约45、32、25,迈普医学首次覆盖,予以“买入”评级 [84]
第一波23+大咖嘉宾剧透!2025(第四届)高分子3D打印材料高峰论坛
DT新材料· 2025-06-14 22:25
论坛概况 - 2025(第四届)高分子3D打印材料高峰论坛将于2025年7月18-20日在浙江杭州举办,主题为"智汇3D打印,AI驱动创新" [1] - 论坛聚焦航空航天、汽车、无人机、人形机器人、生物医疗等高端应用场景,探讨一体化、轻量化、高性能及定制化需求 [2] - 主办单位为中国材料研究学会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分会,协办单位包括江苏集萃先进高分子材料研究所等6家机构 [4][5] 技术趋势与挑战 - 增材制造技术凭借设计自由度、材料利用率及定制化能力,在航空航天、生物医疗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1] - 当前技术需攻克多品种、大批量、难加工、低成本、大尺寸、高精度、超高速及多材料功能3D打印等难题 [1] - AI赋能推动产业智能化升级,为无人机、人形机器人等新兴领域带来应用前景 [1] 参会专家与研究领域 - 谢涛(浙江大学):形状记忆高分子、动态共价化学、3D/4D打印,获90余项专利 [6] - 闫春泽(华中科技大学):粉末床熔融激光增材制造技术,成果应用于中国航发并出口美英德澳等国 [7] - 田小永(西安交通大学):连续复合材料3D打印工艺优化与性能预测,入选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 [8][9] - 张丽娟(山东理工大学):氮化硅基陶瓷增材制造,主持欧盟FP07等50余项科研项目 [10] - 朱光(清锋科技):智能材料在3D打印正畸矫治器中的应用,H因子78,专利超120项 [11] - 兰红波(青岛理工大学):微纳3D打印、电子电路增材制造,研发高分辨率聚合物3D打印技术 [17] - 葛锜(南方科技大学):4D打印、软体机器人,获国家特聘青年专家称号 [18] - 徐铭恩(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生物医学3D打印、器官制造,两任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首席科学家 [22][23] - 季仲恺(阿博格机械):颗粒料PEEK在医疗方向的增材制造解决方案 [27] - 林程(哈尔滨工业大学):4D打印编程超材料设计,入选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 [30] 企业参与案例 - 聂品旭(博世先进陶瓷):陶瓷3D打印在半导体、医疗等领域的实际应用案例 [25] - 杨弘毅(俐陶智):基于陶瓷浆料体系的三种增材制造技术及配套材料体系 [26] - 阿博格机械:推动PEEK材料在医疗植入领域的3D打印应用 [28] 论坛议程与参与方式 - 设置海报展示环节,建议尺寸85cm×115cm,需自行打印 [33] - 注册费用:企业代表早鸟价2500元/人(原价2800元),学生早鸟价1500元/人(原价1800元) [35] - 赞助/展位咨询联系人梁志军,报告申请联系人沈威 [36][37]
四季度营收占比超4成,铂力特“年底冲业绩”?交易所追问“是否提前确认收入”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6-11 00:16
财务合规性 - 公司因2023年提前确认收入导致财务报表不准确,2024年1月24日被监管机构下达《行政监管措施决定书》[1] - 2024年年报披露后,公司再次因营收、存货等财务指标受到监管问询[1] - 公司回应代管模式下货品存放符合行业惯例,因客户原因未及时发出,签署售后代管协议后发货计划取决于客户安排[1] 营收与应收账款 - 2024年公司实现营收13.26亿元,同比增长15.02%,归母净利润1.04亿元,同比减少5.26%[2] - 2024年第四季度营收占比达40.21%,前五大客户贡献营收2.60亿元,其中两份合同签订时间晚于发货时间[2] - 公司解释航空航天行业存在先投产交付后签订合同的惯例,不存在未发货即确认收入或期后退货情形[2] - 应收账款逐年攀升,2022年末5.54亿元,2023年末8.71亿元,2024年末增至9.64亿元[2] - 1年以上账龄应收账款客户均为国有大中型企业,回款周期较长但具备偿债能力[3] 存货情况 - 2024年末存货余额8.72亿元,同比增长48.81%,其中在产品1.29亿元(同比增211.19%),库存商品1.70亿元(同比增64.65%)[4] - 存货增长源于深耕航空航天领域及增材制造技术在消费电子、人形机器人等新领域的应用拓展[4] - 在产品期后结转率78.41%,未结转因产品工期长或需配合其他半成品装配[5] - 库存商品期后结转率50.68%,未结转因需齐套、等待客户通知或提前备货[5]
江苏东峰电缆有限公司荣获多项行业大奖
搜狐财经· 2025-06-06 20:05
公司荣誉与奖项 - 在2025年度中国电线电缆招标采购评价推介活动中荣获多项殊荣,包括2025中国最具投标实力电线电缆供应商百强、2025中国电力电缆供应商综合实力50强、2025中国电线电缆招标采购十大推荐品牌、2025中国电线电缆十大品牌、2025中国高压(超高压)电缆十大品牌 [1][4][5] - 被评为"国家级绿色工厂""江苏省专精特新企业""江苏省质量诚信企业""AAA级信用企业""重合同守信用企业""全国用户满意企业" [10] - 450/750无卤低烟阻燃/耐火聚烯烃绝缘电线获得"江苏精品"认证证书 [10] 公司背景与研发实力 - 成立于1988年,是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专注于电线电缆产品研发、制造和服务30余年 [7] - 与科研创新平台、高校、科研院所及军工单位开展技术研发合作,掌握国内一流电缆制造关键核心技术 [8] - 开发出高压超高压电缆、氧化镁绝缘防火电缆、矿物绝缘柔性防火电缆等多种高性能产品,以及"±500kV直流电缆关键技术"、电缆在线质量控制技术等先进技术 [8] 市场应用与客户群体 - 产品广泛应用于电力、铁路、航空航天、石化、冶金、建筑等行业 [9] - 主要客户包括国家电网公司、南方电网、中国铁路总公司、华润集团、中石化等大型企业 [9] - 参与国家重点工程建设如北京上海电网改造、哈大高铁、青岛海湾大桥、火神山雷神山医院等项目 [9] - 产品远销海外,应用于吉尔吉斯斯坦动车、中建材埃及、沙特、巴基斯坦水泥等海外项目 [9] 发展战略与未来规划 - 以"高质量、高效率、高效益"为目标,坚持"高质量发展"为核心 [10] - 持续提高企业综合竞争力,向电缆制造业引领者迈进 [10]
台积电日本厂,带来新启示
半导体芯闻· 2025-06-06 18:20
日本半导体产业策略转向 - 日本不再执着于最先进制程,转向与台积电合作聚焦22/28纳米与12/16纳米成熟制程[1] - 日本政府成立6000亿日元基金支持熊本工厂建设[1] - 日本半导体产业目前仅能独立生产40纳米制程,相当于2008年技术水平[7] 国际合作模式变化 - 日本从封闭技术优越感转向开放务实姿态,与台积电、索尼等国际巨头合作[1][3] - 过去日本企业重组多为"弱者联盟"(如JOLED、JDI),现在选择与行业领先企业合作[3] - 索尼与三星合作S-LCD的成功案例显示与最强对手合作的重要性[4] 成熟制程市场需求 - 22-28纳米制程半导体需求远超预期,主要来自汽车电子和消费电子产品[8] - 汽车电子需要稳定可靠的成熟制程芯片而非最先进制程[8] - 成熟制程芯片占电子产品总用量的很大比例,即使最先进设备也需要大量成熟制程芯片[8] 产业意识转变 - 日本企业从注重技术差异化转向关注市场需求和客户需求[9] - 经济产业省态度转变,从批评国际合作到支持台积电合作项目[9] - 日本开始正视在部分技术领域落后于韩国、台湾和中国的现实[2] 技术发展现状 - 全球最先进制程已进入3纳米和2纳米阶段(如iPhone 15使用3纳米芯片)[7] - 台积电在美国亚利桑那州建设3/5纳米最先进制程工厂[7] - 22-28纳米制程相当于iPhone 5时代技术水平,与最新技术相差4-5代[7]
细菌巧造人工耳!马竞/张天宇团队突破耳廓畸形修复难题,利用细菌编织人工耳廓支架
生物世界· 2025-05-27 11:57
行业突破 - 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利用细菌(Komagataeibacter xylinus)作为"生物3D打印机",成功开发出全结构人工耳廓支架,突破传统耳廓再造技术瓶颈 [2][4] - 该技术通过高透氧硅胶模具引导细菌分泌纳米纤维素,实现耳廓复杂三维结构的精准复制,支架弹性模量达3.89-9.56 MPa,力学强度媲美真实软骨 [5][8] 技术优势 - **精准复刻**:支架可完美复现对耳轮、耳甲腔等复杂结构,支持通过患者CT数据3D打印模具实现个性化定制 [8][9] - **性能稳定**:50天浸泡实验零变形,拉伸强度接近真实软骨,且人体缺乏纤维素酶使支架可长期存留 [8] - **生物相容性**:内毒素含量仅0.06 EU/mL(低于国际Ⅲ类医疗器械标准0.25 EU/mL),软骨细胞/皮肤细胞存活率>95% [8] 临床痛点解决 - 传统肋软骨移植需多次手术(儿童肋骨量不足)、雕刻依赖医生经验、术后并发症风险高(感染率15%-20%) [4] - 新技术避免取肋软骨,实现微创植入(压缩后经小切口自动恢复立体形态),尤其适合儿童患者 [9] 应用前景 - 该技术首次将微生物制造引入器官再造领域,未来或扩展至心脏瓣膜、血管网络等复杂组织工程 [9] - 全球小耳畸形发病率约0.5‰(中国新生儿发病率0.5‱),每年潜在需求超7000例,新技术有望覆盖未满足临床需求 [4][9]
原料价格攀升 钨产业发展前景向好
上海证券报· 2025-05-27 02:35
钨价上涨及供需分析 - 近期钨价大幅上涨 5月26日黑钨精矿价格达16 55万元 标吨 较4月初上涨18 2% 仲钨酸铵价格达24 4万元 吨 较4月初上涨17% [1] - 钨价上涨主因供需基本面驱动 供应端配额收紧 老矿山品位下滑 新矿山接棒乏力 需求端PCB切削刀具等领域用钨量仍有增长潜力 [1] 供应端紧张原因 - 2025年首批钨矿开采配额下滑至58000吨 较2024年减少4000吨 江西配额减少2370吨至21300吨 湖南配额持平为15530吨 [2] - 钨矿开采管控趋严 绿色转型推进 开采手续不完整钨矿逐渐消失 老矿山品位下滑 国际项目进展缓慢 越南产量下降 哈萨克斯坦巴库塔钨矿为主要增量 [3] 需求端增长潜力 - 低空经济 可控核聚变 增材制造 热喷涂等技术发展推动钨需求 国际经济复苏预期和库存重建或拉动钨消费 [3] - PCB切削刀具需求受益于云计算 AI 机器人发展 新能源车带动细分领域刀具需求 钢铁冶金等行业用钨量或阶段性下降 [4] 钨价未来走势 - 钨供应端增量有限 价格被低估 未来仍有上涨空间 [6] - 钨价中枢抬升 矿山开采刚性成本上升驱动价格中枢抬高 后端需求增长或推动价格继续上涨 [6] 行业前景展望 - 钨与全球产业结构紧密相关 下游消费对价格变化不敏感 光伏用钨丝等领域需求增长 长期看好行业景气度 [6]
7月杭州见!2025(第四届)高分子3D打印材料高峰论坛
DT新材料· 2025-05-25 22:58
论坛背景与定位 - 增材制造技术(3D打印)凭借设计自由度、材料利用率及定制化能力,成为驱动航空航天、生物医疗等领域发展的重要技术,并在无人机、人形机器人等新兴领域展现应用前景 [1] - 技术面临多品种、大批量、难加工、低成本、大尺寸、高精度、超高速及多材料功能打印等亟待攻克的难题 [1] - 论坛聚焦航空航天、汽车、无人机、人形机器人、生物医疗等高端应用场景,围绕一体化、轻量化、高性能及定制化需求展开讨论 [2] 论坛组织与参与 - 主办单位为中国材料研究学会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分会,协办单位包括江苏集萃先进高分子材料研究所等3家机构,承办单位含高分子材料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等3家单位 [5] - 支持媒体涵盖DT新材料、Carbontech、3D打印等8家专业平台 [5] - 参会注册费:正式代表3000元(早鸟价2500元),学生代表1800元(早鸟价1500元),费用含资料及餐费 [10] 核心议题与研究方向 主论坛议题 - 主题一聚焦"人工智能+"与3D打印关键共性难点突破,主题二探讨工业领域技术创新与应用 [8] - 细分方向包括国际局势对行业影响、AI与增材制造融合、材料前沿研究、核心部件国产化等5项 [9] 工业应用专题 - 涉及高性能聚合物材料体系、多材料跨尺度制造、在线检测技术及AI创新应用4项技术突破 [9] - 应用案例涵盖鞋服/家具消费领域、航空航天连续纤维打印、汽车轻量化集成制造、人形机器人关节材料设计等5类场景 [9] 生物医疗与陶瓷技术 - 生物医疗领域包括生物墨水研发、个性化医疗植入物、4D打印软机器人等6项前沿研究 [12] - 陶瓷增材制造涵盖氧化物/氮化物陶瓷应用、碳化硅高温技术、生物陶瓷多功能化等5大创新方向 [12] 其他关键信息 - 论坛时间定于2025年7月,地点为浙江杭州,大会主席由四川大学、中科院等3位教授担任 [3] - 开放海报征集,尺寸要求85cm×115cm,需自行打印携带 [10] - 往届论坛曾在宁波、北京、东莞举办,覆盖材料端、设备端、应用端等多维度参与者 [13]
华工科技(000988):与立讯精密强强联合,深度布局3D打印
申万宏源证券· 2025-05-23 10:44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买入(维持) [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华工激光拟与立凯精密成立苏州立华公司,双方构建深度合作,加大对 3D 增材 SLM 制造技术的研发投入,推动该技术进步,为市场提供 3D 打印解决方案 [8] - 3D 增材 SLM 制造技术契合全球低碳制造趋势,未来有望成为高端电子产品制造的主流技术之一 [8] - 合资公司的成立有助于提高生产效率,缩短产品开发周期,满足市场对定制化产品的需求,推动相关产业的升级和转型 [8] - 维持 25 - 26 年盈利预测,新增 27 年盈利预测,预计 25 - 27 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17.21、22.97、29.59 亿元,yoy 分别为 41.0%、33.5%、28.8%,对应 PE 分别为 24、18、14X,维持买入评级 [8]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市场数据 - 2025 年 05 月 22 日收盘价 41.70 元,一年内最高/最低 50.08/27.30 元,市净率 4.0,股息率 0.36%,流通 A 股市值 41,908 百万元,上证指数/深证成指 3,380.19/10,219.62 [2] 基础数据 - 2025 年 03 月 31 日每股净资产 10.53 元,资产负债率 47.52%,总股本/流通 A 股 1,006/1,005 百万,流通 B 股/H 股 -/- [2] 财务数据及盈利预测 |项目|2024|2025Q1|2025E|2026E|2027E| |----|----|----|----|----|----| |营业总收入(百万元)|11,709|3,355|16,775|22,026|28,156| |同比增长率(%)|13.6|52.3|43.3|31.3|27.8|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1,221|410|1,721|2,297|2,959| |同比增长率(%)|21.2|40.9|41.0|33.5|28.8| |每股收益(元/股)|1.21|0.41|1.71|2.28|2.94| |毛利率(%)|21.5|20.5|22.3|22.1|22.4| |ROE(%)|12.0|3.9|14.5|16.6|18.1| |市盈率|34|/|24|18|14| [7] 财务摘要 |项目(百万元,百万股)|2023A|2024A|2025E|2026E|2027E| |----|----|----|----|----|----| |营业总收入|10,310|11,709|16,775|22,026|28,156| |营业成本|7,989|9,186|13,032|17,152|21,862| |税金及附加|52|53|76|100|128| |主营业务利润|2,269|2,470|3,667|4,774|6,166| |销售费用|483|540|671|771|929| |管理费用|423|267|335|374|422| |研发费用|761|878|1,258|1,652|2,112| |财务费用|-107|-84|-99|-112|-101| |经营性利润|709|869|1,502|2,089|2,804| |信用减值损失|-47|-8|-10|-10|-10| |资产减值损失|-17|-51|-50|-50|-50| |投资收益及其他|470|474|395|422|420| |营业利润|1,114|1,288|1,836|2,451|3,164| |营业外净收入|-4|9|8|12|12| |利润总额|1,111|1,297|1,844|2,463|3,176| |所得税|107|94|140|189|246| |净利润|1,003|1,203|1,704|2,274|2,930| |少数股东损益|-4|-18|-17|-23|-29|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1,007|1,221|1,721|2,297|2,959|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