券商合并
搜索文档
合并传闻再起,同一实控人下的券商整合预期升温
第一财经· 2025-06-12 19:45
兴业证券与华福证券合并传闻 - 兴业证券与华福证券因高管变动引发合并传闻 苏军良从华福证券董事长转任兴业证券党委书记 [1][2] - 两家券商均属福建国资体系 实控人均为福建省财政厅 分别持股兴业证券20.49%和华福证券46.27% [2][3] - 合并传闻澄清后兴业证券股价下跌4.79% 成交额24.01亿元 换手率4.50% [1] 公司财务与业务对比 - 兴业证券2024年末总资产3010.16亿元 净资产629.19亿元 归母净资产578.15亿元 [3] - 华福证券2024年末合并总资产915.17亿元 净资产189.54亿元 归母净资产186.55亿元 [3] - 兴业证券2024年营收123.54亿元(同比+16.25%) 归母净利润21.64亿元(同比+10.16%) [3] - 华福证券2024年合并营收33.21亿元(同比+49.50%) 归母净利润6.90亿元(同比+58.16%) [3] - 两家券商2023年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计划深化资源共享与优势互补 [4] 券商行业整合趋势 - 行业并购重组加速 同一实控人旗下券商整合预期强烈 [1][5] - 近期案例包括国泰君安+海通证券 国联证券+民生证券 浙商证券+国都证券 国信证券+万和证券 [5] - 中央汇金成为多家券商实控人 引发"汇金系"券商牌照整合预期 [6] - 中金公司与中国银河因高管交叉变动多次传出合并传闻 [6] - 中信证券与中信建投因总经理互换引发市场合并猜测 [6] 行业竞争与发展 - 头部券商市占率持续提升 行业集中度提高倒逼并购重组 [7] - 同一实控人背景券商合并阻力较小 符合政策鼓励方向 [7] - 并购需实现业务与治理整合 产生协同效应才有效 [7]
苏军良连续掌舵福建两家券商兴业证券及时澄清合并传闻
证券时报· 2025-06-12 01:22
兴业证券人事变动与战略发展 - 兴业证券党委书记变更,苏军良接替杨华辉担任党委书记 [2] - 杨华辉执掌兴业证券近八年,提出"建设一流证券金融集团"战略目标,推动集团协同、分公司改革、财富与机构双轮联动等改革 [3] - 兴业证券总资产从2017年末1531亿元增长至2024年末3010亿元,净资产从359亿元增长至629亿元,累计实现营业收入909亿元、利润总额272亿元 [3] 苏军良履历与华福证券业绩 - 苏军良曾任兴业银行多地分行行长,2023年1月起担任福建省金融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及华福证券党委书记、董事长 [4] - 苏军良在华福证券推动"四点一面"发展格局和"1335"战略,2024年华福证券总资产915亿元(同比+37%)、净资产190亿元(同比+41%)、营业收入33.21亿元(同比+50%)、净利润7.15亿元(同比+50%) [4] - 华福证券2024年完成47.5亿元增资扩股,创证券行业年度最大规模股权融资,计划加强财富、资管、投资等业务领域投入 [5] 兴业证券与华福证券市场传闻与合作 - 市场传闻兴业证券与华福证券合并,兴业证券澄清未获任何相关信息,控股股东福建省财政厅未筹划相关事项 [6] - 两家券商均为福建省属国有券商,兴业证券大股东为福建省财政厅(持股20.49%),华福证券大股东为福建金投(持股56%) [6] - 2024年6月两家券商签署战略协议,计划在投行、债券融资、投资和研究服务等领域深化合作,共同服务福建实体经济 [7]
兴业证券“换帅”!华福董事长苏军良接棒,公司回应合并传闻
贝壳财经· 2025-06-11 19:22
兴业证券与华福证券合并传闻及人事变动 - 兴业证券与华福证券可能合并的消息引发市场关注,兴业证券股价当日收涨9 29% [1][2] - 兴业证券党委书记、董事长杨华辉因年龄原因卸任,华福证券党委书记、董事长苏军良接任党委书记一职,按惯例将接任董事长 [1][3][7] 杨华辉的任职经历与业绩 - 杨华辉生于1966年2月,曾历任兴业银行多个分行及信托公司高管,2017年10月起担任兴业证券党委书记、董事长 [4][5] - 在任期间提出"建设一流证券金融集团"战略目标,推动集团协同、分公司改革、合规内控等改革,成效显著 [5] - 2017年末至2024年末,兴业证券总资产从1531亿元增长至3010亿元,净资产从359亿元增长至629亿元,累计营业收入909亿元,利润总额272亿元 [6] 苏军良的任职背景与华福证券业绩 - 苏军良长期在兴业银行任职,近两年任福建金投副总经理、华福证券党委书记、董事长 [8] - 苏军良带领华福证券走差异化发展路线,2024年末华福证券总资产915亿元(同比+37%),营业收入33 21亿元,净利润7 15亿元(同比均+50%) [9] 合并传闻的市场背景与公司回应 - 兴业证券与华福证券同属闽系券商,分别由福建省政府及财政厅控股30%和70% [10] - 公司澄清未收到任何关于合并的官方信息,控股股东福建省财政厅确认不存在筹划相关事项 [10]
股价一度涨停!传兴业、华福证券将合并?兴业证券澄清
南方都市报· 2025-06-11 19:07
合并传闻澄清 - 公司发布澄清公告称未收到任何关于合并传闻的政府或股东信息[1] - 控股股东福建省财政厅确认不存在筹划合并事项[1] - 证券事务部负责人表示重大事项均会对外披露,未披露即不存在[3] 市场反应与股价表现 - 6月11日网友发帖引发合并猜测,公司股价午后涨停[2] - 当日收盘价6.47元/股,涨幅9.29%,总市值达559亿元[2] 人事变动与高管背景 - 6月11日公司宣布苏军良担任党委书记并拟任董事长[7] - 苏军良原为华福证券党委书记、董事长,拥有30年银行从业经历[7][8] - 2023年1月从兴业银行调任至华福证券,3月接任董事长[8] 公司基本面数据 - 2024年营业收入123.54亿元(同比+16.25%),归母净利润21.64亿元(同比+10.14%)[9] - 2025年一季度营收27.92亿元(同比+17.48%),归母净利润5.16亿元(同比+57.32%)[10] - 华福证券2024年营收33.21亿元(同比+49.50%),归母净利润6.90亿元(同比+58.16%)[11] 战略合作与业务发展 - 2024年6月公司与华福证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覆盖投行、债券融资等领域[11] - 合作旨在发挥双方资源优势,共同服务福建经济高质量发展[11] - 公司一季度业绩增长源于财富管理、信用交易等业务良好表现[10] 公司历史与股东结构 - 公司成立于1991年,2010年在上交所上市,注册地为福州[9] - 主要股东包括福建省财政厅、福建省投资开发集团等[9] - 华福证券前身为1988年成立的福建省华福证券公司,现为福建省属国有金融机构[10]
兴业证券换帅引股价涨停,澄清未有“与华福证券合并”信息
搜狐财经· 2025-06-11 18:53
兴业证券与华福证券合并传闻 - 兴业证券发布公告澄清未收到任何关于与华福证券合并的官方信息 [2] - 公司控股股东福建省财政厅确认不存在筹划合并事项 [2] - 公司声明无应披露而未披露的重大信息 [2] 人事变动与市场猜测 - 兴业证券党委书记变更为原华福证券董事长苏军良 [6] - 原党委书记杨华辉因年龄原因卸任 [6] - 苏军良曾任职兴业银行及华福证券,具有丰富金融行业经验 [6] 股权结构分析 - 华福证券第一大股东为福建金投公司持股46.72% [6] - 兴业证券第一大股东为福建省财政厅持股20.49% [6] - 两家公司第二大股东均为福建投资开发集团 [6] 市场反应 - 合并传闻刺激兴业证券股价一度涨停 [6] - 收盘价上涨9.29%至6.47元/股 [6]
股价暴涨!三大AMC划归 中央汇金集齐8家券商引合并遐想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09 20:10
日前,证监会发布批复称,核准中央汇金成为8家金融机构的实控人,信达证券、东兴证券是其中仅有 的2家上市券商。 21世纪经济报道 记者 崔文静 北京报道 6月9日,信达证券股价大涨10.01%,报收16.04元。 与信达证券同为AMC券商的东兴证券,股价涨势同样可观,6月9日上涨4.72%,在券商中涨幅居前。 两家券商缘何股价大涨?这或与中央汇金即将成为其新任控股股东相关。 中央汇金新纳入麾下的8家金融机构包括:三家券商——信达证券、东兴证券、长城国瑞证券;两家公 募基金——东兴基金、信达澳亚基金;三家期货——东兴期货、信达期货、长城期货。 相关划转完成后,中央汇金旗下券商将达到8家,包括银河证券、中金公司、中信建投、信达证券、东 兴证券、申万宏源、光大证券、长城国瑞证券。 除中信建投控股股东为北京金控以外,其余7家券商背后实控人均为中央汇金。 由于券商合并是当前监管的鼓励方向,三大AMC券商转入中央汇金旗下后,是否会出现新的合并组 合、如何合并?这也是市场颇为关注之处。 实力比拼 东兴证券、信达证券、长城国瑞证券,这是中央汇金新控股的三家券商。 从业绩来看,长城国瑞证券最差,其营业收入常年位于100名左右,排 ...
国泰海通:公司首次覆盖报告:打造国际一流券商,看好远期ROE中枢提升-20250411
开源证券· 2025-04-11 18:2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1][4]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国泰君安与海通证券合并是首例头部券商合并,合并后公司客户基础更强大稳固,服务能力更专业综合,运营管理更集约高效,剔除海通国际业务影响后其剩余业务 ROE 表现优,合并将带来积极影响,预计远期 ROE 超两家公司各自最高水平 [4] - 预计国泰君安 2025 - 2027 年归母净利润为 156/187/213 亿元,同比 +20%/+20%/+14%;预计合并后公司 2025 - 2027 年归母净利润 260/273/334 亿元,同比 +187%/+5%/22%,ROE 为 7.6%/7.6%/8.9%,对应 PE 为 11.4/10.8/8.8 倍 [4] 各部分总结 合并海通证券实现强强联合,ROE 优于同业且稳健 - 国泰君安是综合性证券公司,2025 年 3 月完成吸收合并海通证券,更名为“国泰海通”,此为新国九条发布后首例头部券商合并案例,进程推进高效利于业务整合 [14][15] - 国泰君安与海通证券同属上海国资旗下,合并后实控人为上海国际集团;组织架构优化设七个实体化运作委员会,新管理层融合原有高管团队,经验丰富、专业且年轻 [19][21] - 国泰君安 ROE 多数年份高于上市券商整体与海通证券,得益于较高权益乘数和稳健自营投资收益率,2020 年起提高资产使用效率,提升杠杆水平驱动 ROE 高于上市券商 [27] - 两家公司子公司布局全面,国泰君安有国泰君安金融控股等子公司,海通证券有海通国际控股等子公司,整合有望提升综合服务能力 [39] 并购重组 - 政策端鼓励头部券商并购重组,目标是到 2035 年形成 2 至 3 家具备国际竞争力与市场引领力的投资银行和投资机构,合并后公司有望成一流投资银行 [41] - 两家公司资源禀赋和能力深度互补,合并后在多业务方面综合实力跃居行业第一,综合服务能力显著提升 [42] - 合并后公司综合竞争力全面领先,资本运用和业务管理更优,参考海外经验,外延并购可扩大业务布局,合并后公司主要指标全球排名大幅提升 [44][45] 业务禀赋深度互补,看好协同效应驱动 ROE 提升 - 合并后资产负债表更大、更均衡、抗风险能力更强,2024 年末总资产 1.73 万亿,归母净资产 3283 亿元排名行业第一,多板块业务排名居首,资源禀赋互补 [47][49] - 轻资本业务方面,经纪业务合并后市占率居首,客户基础和投顾团队提升服务能力,营业部数量和分布优势增强;投行业务两公司在 IPO 细分领域优势互补,合并后竞争优势扩大;券商资管合并后 AUM 提升、产品线完善;公募基金华安与海富通产品结构互补,但合并后面临牌照整合或出售问题 [53][61][75] - 重资本业务方面,国泰君安自营投资收益率稳定,海通证券受海通国际影响下降,两公司牌照互补,用表效率有望提升 [84]
“国泰海通”来了!这些私募大佬均来自君安......
梧桐树下V· 2025-03-15 08:00
文/梧桐兄弟 定了! 据权威媒体报道,上海证券报从知情人士处获悉,国泰君安与海通证券合并后公司名称确定为"国泰海通证券"。 业内人士表示,与此前市场猜测的其他名称相比,国泰海通这一名称更有优势,既体现了两家公司名称的核心元素,彰显历史传承,承接双方的品牌声誉,又做 了一定创新,体现了两家公司强强联合、优势互补的合并原则。 此前,3月13日,国泰君安公开披露了A股换股实施结果、股份变动暨新增A股股份上市公告,国泰君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换股吸收合并海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并 募集配套资金暨关联交易已收到中国证监会的同意注册及核准批复。 公司于2025年3月13日取得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上海分公司出具的《证券变更登记证明》,公司因本次换股吸收合并涉及的换股事宜新增发行 A 股无限售条件流通股 5,985,871,332 股,因本次募集配套资金新增发行A股有限售条件流通股 626,174,076 股。 | 本次 A 股换股实施及配套募集资金完成前后,公司股本结构变化情况如下: | | --- | | | 项目 | 变动前(股) | 新增股份(股) | 变动后 | | | --- | --- | --- | --- ...
一锤定音!瑞信证券“变身”国资券商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3-13 19:14
瑞信证券股权转让获批 - 瑞信证券股权划转获证监会批复 北京国资合计持有85.01%股权 正式成为实控人 公司由外资合资券商变为国资控股券商 [1][4] - 股权转让细节包括:方正证券出售全部49%股权 瑞银证券出售36.01%股权 但仍保留14.99%股权 [1][4][8] - 此次交易后 北京市政府控股券商增至四家 包括首创证券、第一创业、中信建投和瑞信证券 北京国资还间接持有国都证券股权 [1][9][10] 瑞信证券股权变更历程 - 瑞信证券2008年10月由瑞信与方正证券共同出资成立 最初为中外合资券商 [5] - 2020年6月 瑞信持股比例增至51% 公司转为外资控股券商 [6] - 2023年3月 瑞银收购瑞信后 瑞信证券51%股权转移至瑞银 [6] - 2024年6月24日 股权转让首次官宣 2025年3月12日获批 最终转为国企券商 [4][5][6] 瑞银证券的战略意图 - 瑞银证券转让36.01%瑞信证券股权给北京国资 目的是置换北京国资持有的33%瑞银证券股权 以期实现外资独资券商目标 [2][8] - 瑞银集团中国区总裁胡知鸷表示 将继续加强在华投资 拓展投行、财富管理和资产管理业务 [8] 北京国资券商布局 - 北京国资对旗下券商持股比例:瑞信证券85.01% 首创证券56.77%(通过首创集团) 中信建投35.81%(通过北京金控) 第一创业11.06% [10] - 业内猜测北京国资旗下券商可能合并 潜在组合包括首创证券+第一创业 首创证券+国都证券 或首创证券+第一创业+中信建投 [10][11] - 中信建投若合并 与北京国资旗下券商联手可能性较高 但与中信证券合并对国家打造一流投行更具战略意义 [11] 人事变动与行业影响 - 瑞信证券原董事长胡知鸷于2024年7月转至瑞银证券 后升任瑞银集团中国区总裁 [7] - 券商行业同质化严重 地方政府旗下券商合并或成未来发展趋势 [10]
两大券商最新公告!万亿券商整合路径又有猜想?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2-26 22:29
作 者丨崔文静 实习生 张长荣 实现1+1>2效果,是券商合并的一大目标。 2月2 6日,中金公司、银河证券合并消息再度传出,两者A股股价随后双双涨停。 中金公司、银河证券控股股东皆为中央汇金。2 0 2 3年1 0月,银河证券原董事长陈亮接任中金 公司掌门人,而有深厚中金工作背景的王晟则升任银河证券董事长,被市场视为两者合并的 前奏信号。 "如果两者能顺利合并,中金公司旗下经纪业务、财富管理相关业务或将逐步划归银河证券, 中金公司则集中精力做强投行业务;银河证券投行业务或将划至中金公司,进一步聚焦经纪 业务这一传统优势业务。"有资深券商业内人士对2 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 在业内人士看来,中金公司以投行见长,银河证券传统经纪业务优势显著。中金公司旗下中 金财富近年来在财富管理转型上走在前列,银河证券的经纪业务叠加中金财富的财富管理转 型,有望碰出更大业务机会。 当日,记者就此求证中金、银河,未获回应。 不过随后 中金公司公告称,公司未得到任何来自政府部门、监管机构或公司股东有关上述传 闻的书面或口头的信息。 经公司与控股股东中央汇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确认,控股股东不存 在筹划上述传闻所称事项或其他涉及公司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