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交所IPO

搜索文档
183家待审, 平均历时306天,北交所IPO排起长龙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28 18:38
北交所IPO受理与审核现状 - 北交所IPO在审企业达183家 占A股IPO在审企业总数305家的60% [1] - 2025年6月单月受理97家企业创历史新高 突破2022年6月92家的前纪录 [1] - 2025年以来A股市场57家新股上市中北交所仅占6家 远低于创业板22家和上证主板14家 [1] 审核周期变化趋势 - 北交所IPO排队时间中位数从2022年218天增至2024年306天 呈现逐年上升趋势 [2] - 2025年受理企业从受理到首轮问询平均耗时26天 高于创业板15天和科创板21天 [2] - 2024年至今受理企业从首轮问询到上市委会议平均耗时258天 显著高于创业板150天和科创板188天 [2] 典型案例分析 - 林泰新材2024年IPO仅用173天完成上市 创当年全市场最快纪录 从受理到过会仅4个月 [3] - 该公司2023年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7%达2.07亿元 归母净利润同比翻倍至4308万元 [4] - 2024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22亿元同比增长41% 扣非净利润2816万元增幅86.99% [4] - 融资规模从原计划2亿元下调至1.16亿元 缩水比例达42% [5] 长期排队案例 - 扬德环能自2021年12月31日受理已等待超三年半 为目前183家在审企业中排队最长 [6] - 2022年7月实控人黄朝华被立案调查并采取留置措施 两个月后调查结束未起诉 [6] - 企业于2023年8月1日过会并于10月提交注册 至今仍在等待批文 [7] 审核标准与企业质量 - 2024年至今北交所累计107家企业终止IPO 体现从严审核基调 [8] - 2024年10月发布《创新性评价专刊》 要求企业披露创新特征并论证核心竞争力 [8] - 2025年正常在审的113家企业最近一年平均营业收入7.38亿元 平均归母净利润9506万元 [9] - 其中36家企业归母净利润过亿 占比31.86% 头部企业乔路铭2024年净利润达4.17亿元 [9] - 新申报企业业绩门槛明显提升 最低净利润企业传美讯2024年净利润仍达4010万元 [9]
蓝耘科技拟北交所IPO:收入增82%,获中国移动14亿元大单
搜狐财经· 2025-07-25 16:53
公司概况 - 蓝耘科技成立于2004年,注册资本9232 8万元,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主营算力解决方案、GPU算力云服务,客户包括智谱华章、爱动超越等 [2] - 公司实际控制人李健直接持有10 18%股份,通过北京平行投资有限公司间接控制41 23%股份,合计享有47 29%表决权 [2] - 李健为计算机应用专业专科学历,曾就职于联想集团,2004年开始创业,2016年起担任蓝耘科技董事长 [2] 财务表现 - 2024年公司实现营收7 42亿元,同比增长81 69% [3][4] - 2024年归属于挂牌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120 49万元,同比下滑0 15% [3][4] - 毛利率从上年同期的25 79%下降至24 33% [4]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净利润计算)从25 21%下降至14 06% [4] - 基本每股收益从0 73元下降至0 57元,降幅21 92% [4] 业务发展 - 2024年12月与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北京有限公司签订13 91亿元合同,期限4年,提供计算资源集成、算力优化及部署和高性能算力云服务 [5] 资本运作 - 公司正在推进北交所IPO,辅导机构为首创证券 [2]
陕西瑞科转战北交所IPO 申报前12个月新增8名股东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22 20:44
财务表现 - 2022年至2024年营业收入持续下滑 分别为11.85亿元、11.52亿元和10.52亿元 [3] - 扣非后归母净利润波动 2022年7007.44万元、2023年6015.29万元、2024年6471.19万元 [3] - 对第一大客户药明康德的销售收入从2022年1.92亿元降至2024年0.40亿元 营收占比从16.23%降至3.77% [4] 业务结构 - 主营业务为贵金属催化剂研发生产销售及回收再加工 应用于医药、特种化学品、新能源等九大领域 [3] - 业务模式包括直销、来料加工和垫料加工 其中来料加工业务收入占比约10% [3] - 药明康德业务模式自2023年由直接采购调整为来料加工 导致收入确认方式变为净额法 [4] 股权结构 - IPO申报前12个月内新增8名股东 其中4家为机构股东 [5] - 保荐机构开源证券通过开源财金惠风、共青城泰合长乐间接持有公司0.73%股份 [6] - 6家新增股东继承原股东与实控人签订的对赌协议 含IPO失败回购条款 [7] 客户集中度 - 药明康德在2020-2022年均为第一大客户 销售占比稳定在15%-16%区间 [3] - 2024年对药明康德销售占比降至3.77% 客户集中风险显著降低 [4] 上市进程 - 公司由深交所转战北交所IPO 当前保荐机构为开源证券 [6] - 对赌协议约定特殊权利条款自北交所IPO申请通过陕西证监局辅导验收时自动终止 [7]
父亲的公司从新三板摘牌了,儿子的新三板公司闯关北交所 汽车内外饰企业乔路铭因关联交易“吃”警示函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18 19:13
公司概况 - 乔路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拟冲刺北交所上市,主要从事汽车饰件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产品包括汽车内饰件、汽车外饰件及配套模具 [1][5] - 公司实际控制人为黄胜全,其合计控制公司92.4651%的股份,为控股股东 [5] - 公司2022年至2024年营收分别为15.61亿元、25.56亿元和33.75亿元,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分别为1.54亿元、3.02亿元和4.17亿元,营收和净利润均持续增长 [8] 实际控制人背景 - 黄胜全来自浙江温州,其家族深度涉足汽车零部件行业,其父黄修业及其他亲属共同创立了汽车零部件企业铭博股份 [2] - 黄胜全曾在铭博股份深耕十余年,一度持有铭博股份23.44%的股份,后于2018年凭借父亲提供的启动资金创立乔路铭 [6] - 公司初创时黄胜全通过亲属代持股权,招股书解释称与其当时仍在铭博股份担任董事等职务有关 [6] 关联企业与客户情况 - 铭博股份与乔路铭同处汽车零部件赛道,但公司称双方在资产、人员、业务、机构、财务等方面完全独立 [7] - 两家公司报告期内核心客户均涉及比亚迪和吉利汽车,其中比亚迪2023年和2024年均为乔路铭第一大客户,营收占比分别为47.69%和54.89% [7] - 铭博股份2024年初主动申请从新三板摘牌,乔路铭称其上市计划与铭博股份的资本市场运作决策无关联 [10] 监管问题与财务内控 - 浙江证监局对乔路铭及黄胜全出具警示函,直指其2023年存在两笔关联交易未及时披露,涉及金额分别为1003.34万元和2.47亿元 [11] - 公司此前因资金异常问题被全国股转系统问询,涉及通过关联方成都双胜转付资金2.47亿元,公司称已整改完毕 [11][12] - 报告期各期末公司资产负债率分别为72.46%、67.60%和61.30%,高于同行可比公司平均值48.5%、50.47%和50.89% [13] 财务风险与应收账款 - 报告期各期末公司应收账款余额分别为4.49亿元、9.76亿元和9.01亿元,存在销售应收款坏账风险 [15] - 公司称若主要客户生产经营发生不利变化,销售应收款存在发生坏账的风险,可能对经营成果产生不利影响 [15]
名扬科技拟冲击北交所,30岁副总张涵是董事长之子,曾任职于快手
搜狐财经· 2025-07-16 12:16
公司概况 - 公司名称为郑州名扬窗饰科技股份公司 成立于2001年 注册资本5391万元 主营业务为功能性建筑内遮阳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主要产品包括彩虹帘、卷帘、百折帘和蜂巢帘等系列内遮阳成品 [2] - 公司实际控制人为张年青、韩玲夫妇 合计控制公司95.71%的表决权 其中直接持有9.46%股份 通过郑州涵丰间接控制81.43%表决权 通过郑州博晟和郑州博佳间接控制4.82%表决权 [2] - 张年青现任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 韩玲任常务副总经理 其子张涵任副总经理 韩玲的弟弟韩全胜任公司董事 [2][3] 管理层背景 - 张年青 62岁 本科学历 早年任职于湖北七约山矿务局和郑州乡镇企业局 1995年开始自办窗帘加工厂 2001年创办郑州名扬窗饰材料有限公司 2020年起担任现职 [2] - 韩玲 58岁 初中学历 早年从事教育工作 2002年加入郑州名扬窗饰材料有限公司 2021年起担任现职 [3] - 张涵 1995年生 研究生学历 曾任职于北京快手科技 2020年加入公司 历任营销中心业务员、总经理助理等职 2022年起担任郑州名扬智能遮阳技术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 [3] 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2.78亿元、3.47亿元、2.93亿元 同比变化分别为-29.52%、24.52%、-15.6% [3][4] - 2022-2024年净利润分别为2233.54万元、3445.00万元、1684.11万元 同比变化分别为-24.04%、54.24%、-51.11% [3][4] - 2024年利润总额为2485.59万元 较2023年的4587.46万元下降45.8% [4] 业务特点 - 公司产品外销占比超过90% 主要通过亚马逊、eBay和Shopify等海外线上B2C平台销售 [4] - 2020-2021年对俄乌地区销售额约1000万元 2022年以来对该地区销售额大幅下降 [4]
上市困局:注册受阻之后,怂了?
搜狐财经· 2025-07-16 12:16
公司业绩表现 - 2024年扣非净利润2202 1万 同比下滑19 51% 不满足上市标准中"不低于2500万"的要求 [3] - 2024年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7 86% 低于上市标准要求的8%以上 [3] - 2023年归母净利润2918万 创三年新低 其后上市流程陷入停滞 [3] - 业绩下滑主因包括产品售价下降 制造费用增加 产品结构变动及市场竞争加剧导致毛利率下降 [3] 上市进程与问题 - 2022年2月申请新三板挂牌 6月登陆新三板 12月进入北交所辅导期 [6] - 2023年6月27日北交所上市申请获受理 12月29日通过审核 [6] - 2024年1月提交注册申请后停滞超一年半 远超北交所平均等待周期 [7][8] - 募投项目未取得环评批复 变相募资补流比例超监管上限引发合规性质疑 [8] - 与主要供应商 客户及实控人亲属控制企业存在异常资金流水 引发体外资金循环担忧 [8] - 客户兼股东聂其美控制的外协供应商存在多重身份关系 增加合规风险 [8] 业务与技术状况 - 主营耐蚀软磁合金 耐热钢 高温合金等特种合金产品 部分产品性能达国内外先进水平 [3] - 计划发行不超过820万股 募集1 42亿资金投向年产8000吨特种合金项目 [3] - 拥有9项发明专利和20项实用新型专利 但专利真实性存疑 [12] - 股东聂其美曾以专有技术入股后被现金置换退回 存在利益输送嫌疑 [12] 应对措施与挑战 - 加强成本控制与费用管理 优化生产流程和供应链 但费用率未降低 [10][11] - 业绩下滑 合规性存疑 客户关系不稳定等问题对长期发展构成威胁 [12] - 2025上半年业绩增长可能不及预期 叠加连续两年净利润下滑 [4]
名扬科技拟北交所IPO:年入近3亿元,董事长张年青由窗帘加工厂起家
搜狐财经· 2025-07-16 09:54
公司概况 - 郑州名扬窗饰科技股份公司成立于2001年,注册资本5391万元,主营业务为功能性建筑内遮阳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要产品包括彩虹帘、卷帘、百折帘和蜂巢帘等系列内遮阳成品 [2] - 公司实际控制人为张年青、韩玲夫妇,合计控制公司95.71%的表决权,其中直接持有9.46%股份,通过郑州涵丰间接控制81.43%表决权,通过郑州博晟和郑州博佳间接控制4.82%表决权 [2] 管理层信息 - 董事长兼总经理张年青,62岁,本科学历,无境外居留权,早年曾任湖北十约山矿务局炭山湾煤矿副矿长、郑州乡镇企业局科员 [3][4] - 张年青1995年1月至2001年8月自办窗帘加工厂,2001年8月至2020年12月任郑州名扬窗饰材料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兼总经理,现任公司法定代表人 [4] 财务表现 - 2022年至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2.78亿元、3.47亿元(+24.52%)、2.93亿元(-15.6%) [5] - 同期净利润分别为2233.54万元、3445.00万元(+54.24%)、1684.11万元(-51.11%),业绩呈现波动 [5] 业务模式 - 公司产品外销占比超过90%,主要通过亚马逊、eBay和Shopify等海外线上B2C平台销售 [5]
北证IPO受理“遥遥领先”,能带来多少大牛股?
北证三板研习社· 2025-07-10 20:29
北交所IPO市场表现 - 2024年半年节点沪深京共受理41家IPO企业,其中32家来自北交所,占比78% [1] - 以2024年12月31日为基准的半年申报总量达177家,北交所以115家占比65%,远超沪深主板(20家)和双创板块(42家) [1] - 北交所募资总规模达453.36亿元,剔除主板"巨无霸"项目后为各板块最高 [2] - 北交所募资规模占板块总市值比例达4.30%,预估总市值占比高达18.13%,显著高于其他板块 [2] 企业质量与财务指标 - 北交所企业年度扣非归母净利润平均数/中位数达9158万元/7568万元,同比提升47%/48% [3] - 净利润4000万以下企业已绝迹,超1亿利润企业占比超30%,8000万成为新门槛 [3][4] - 市盈率中位数19.52倍为三市最低,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占比53.04%仅次于科创板 [3][4] - 财务数据对比显示:主板平均净利润最高(81572万元),科创板中位数最低(6171万元) [4] 行业与区域分布特征 - 行业集中度显著,专用/通用设备、TMT、电气仪表等实体经济制造业占比超90%,零售贸易类不足10% [5] - 地域分布呈现"江浙广"集中现象,国泰海通合并后成为辅导企业数量断层第一 [5] - 板块定位明确体现"金融支持实体,侧重新兴产业"原则,与"创新型中小企业主阵地"定位高度契合 [5] 市场发展阶段判断 - 半年受理量达115家较去年同期27家翻数倍,显示北交所进入规模化发展阶段 [3] - 企业质量与数量同步提升,标志着北交所发展进入新起点 [5] - 板块特色流程导致部分受理企业可能无法上市,当前高增长数据存在一定高估 [2]
拟终止北交所IPO!计划募资大规模购置办公场所,募投合理性及业务实质被接连严词“拷问”
搜狐财经· 2025-07-10 09:53
昆仑联通IPO终止事件 - 公司基于战略发展考虑决定终止北交所IPO并撤回申请文件 此前已完成两轮审核问询并在一个月前刚延长股东大会决议有效期 [1] - 这是公司第二次IPO失利 2023年曾申报沪主板IPO但在完成一轮问询后主动撤回 两次IPO募资计划中仅删除了补流项目 [2] - 北交所对公司的业务实质及创新特征、收入增长真实性保持高度关注 要求用通俗语言描述主营业务及核心竞争力 [2][5] 业务模式与监管问询重点 - 公司定位为IT基础架构解决方案提供商 核心能力集中在方案设计和产品咨询 不从事产品生产加工 报告期内核心技术收入占比超80% [4][6] - 监管连续两轮要求用通俗语言说明业务实质 质疑13项核心技术的独特性 并追问业务模式是否存在技术壁垒和可替代性 [5][6][7] - 公司解释核心技术通过软件形式实现功能 但承认售前咨询设计服务无法单独量化商业价值 技术优势体现在综合服务能力 [6][9] 财务表现与业务结构 - 2021-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6.51亿、20.67亿、21.34亿和20.61亿元 扣非净利润从7502万增长至9715万元 [10][11] - 2024年营收同比下降3.44% 但扣非净利润同比增长2.06% 研发支出从2021年3106万增至2024年3798万 [11][12] - 收入增长主要依赖云计算和增值供货业务 但客单价200万以下客户数量明显下降 监管质疑收入分类准确性 [12] 募投项目争议 - 本次拟募资4.58亿元 其中2.72亿用于业务拓展项目 计划在上海购置房产建立华东总部 并在7个城市设立办事处 [13][14] - 监管连续两轮质疑大规模购置办公场所的合理性 指出2023年末公司货币资金余额达3.75亿 占募资额81.79% [14][16] - 公司回应称购置租赁房产符合行业惯例 新增固定资产与业务规模匹配 不存在用地风险 研发中心建设非房地产投资 [15][17]
富印新材董事长之子徐铭康任人资专员,姐姐徐允任饭堂组长
搜狐财经· 2025-07-09 11:18
公司IPO进展 - 安徽富印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北交所IPO获受理,保荐机构为民生证券,保荐代表人为李守民、田尚清,会计师事务所为中汇会计师事务所 [3] - 公司成立于2016年,注册资本6808.7万元,主要经营精密功能材料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 [3] - 公司精密功能材料产品广泛应用于智能终端、汽车、家电等领域 [3] 募资计划 - 公司拟募资4.04亿元,用于精密功能材料生产建设项目(一期)、研发中心建设项目、信息化建设项目以及补充流动资金 [4] - 精密功能材料生产建设项目(一期)投资总额19,984.46万元,占募资总额49.48% [4] - 研发中心建设项目投资总额8,317.64万元,占募资总额20.60% [4] - 信息化建设项目投资总额5,082.89万元,占募资总额12.59% [4] - 补充流动资金7,000.00万元,占募资总额17.33% [4] 实际控制人情况 - 公司实际控制人为董事长徐兵,其直接持有公司4.49%股份,通过富印投资等间接持有55.35%股份,合计持有59.84%权益股份 [5] - 徐兵47岁,高中学历,早年任东莞桥头大洲劲力纤维塑胶制品厂作业员 [5] - 2000年起开始自主创业,2010年9月至今任东莞市富印胶粘科技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总经理,2022年7月至今任富印新材董事长、总经理 [5] 高管持股情况 - 董事长徐兵直接持股3,058,815股,间接持股37,685,612股 [6] - 董事长徐兵之子徐铭康任人资专员,间接持股9,933股 [6] - 董事长徐兵姐姐徐允任行政部饭堂组长,间接持股103,408股 [6] - 董事、副总经理赵霖直接持股408,333股,间接持股310,226股 [6] - 董事、副总经理高水直接持股516,667股 [6] 财务表现 - 2022年至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4.53亿元、5.35亿元和7.24亿元 [7] - 同期净利润分别为1870.88万元、6553.01万元、8908.17万元 [7] - 综合毛利率分别为31.55%、34.49%和34.98%,呈现稳步提升趋势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