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分子筛
icon
搜索文档
山西证券研究早观点-20250904
山西证券· 2025-09-04 08:52
市场走势 - 上证指数收盘3,813.56点 跌幅1.16% [4] - 深证成指收盘12,472.00点 跌幅0.65% [4] - 创业板指收盘2,899.37点 涨幅0.95% [4] - 科创50指数收盘1,306.48点 跌幅1.64% [4] 新材料行业 - 国务院印发"人工智能+"行动意见 推动AI新材料高速发展[5] - 2024年全球AI服务器市场规模1251亿美元 2025年预计增至1587亿美元[5] - 中国AI算力市场2024年达190亿美元 同比增长86.9%[5] - 高频高速覆铜板核心材料需求提升 关注PPO树脂/碳氢树脂/low-dk电子布[5][6] - 新材料指数本周上涨3.72% 跑输创业板指4.01%[5] - 电池化学品板块上涨5.82% 电子化学品上涨4.43%[5] - 芳纶价格周环比上涨17.62%至10.27万元/吨[5] 天然色素行业 - FDA计划2026年底淘汰石油基合成食用色素[8] - 天然色素用量较合成色素提升4-12倍[8] - 美国日落黄色素需求约2500吨 替代需至少1万吨天然色素[8] - 欧洲天然色素渗透率超80% 美国接近33% 中国低于美国水平[8] - 晨光生物辣椒红/叶黄素/辣椒精产品全球领先[8][9] 亚钾国际(000893.SZ) - 2025H1营收25.2亿元 同比增长48.5%[10] - 归母净利润8.5亿元 同比增长216.6%[10] - 氯化钾销量104.54万吨 同比增长21.4%[10] - 氯化钾毛利率58.2% 同比提升10.3个百分点[10] - 老挝钾盐矿折纯储量约10亿吨[10] - 现有300万吨/年产能 二期三期各100万吨项目推进中[10] 建龙微纳 - 2025H1营收3.78亿元 同比增长0.33%[11] - 归母净利润0.49亿元 同比增长4.91%[11] - 泰国基地收入5746.50万元 同比增长47.89%[11] - 拟收购上海汉兴能源 强化材料-设备-工艺包闭环能力[11][12] - 布局SAF/二氧化碳储能/碳捕集等新兴领域分子筛[11] 先导智能(300450.SZ) - 2025H1营收66.10亿元 同比增长14.92%[16] - 归母净利润7.40亿元 同比增长61.19%[16] - 锂电池智能装备收入45.45亿元 同比增长16.40%[16] - 光伏智能装备收入5.31亿元 同比增长32.04%[16] - 海外业务收入11.54亿元 毛利率40.27%[19] - 固态电池设备获欧美日韩头部客户订单[19] 宏华数科(688789.SH) - 2025H1营收10.38亿元 同比增长27.16%[20] - 归母净利润2.51亿元 同比增长25.15%[20] - 数码喷印设备收入6.70亿元 同比增长42.75%[20] - 墨水收入2.72亿元 同比增长14.76%[20] - IPO项目年产2000套设备工厂已投产 上半年效益9007.80万元[20] - 定增项目年产3520套设备生产线预计25Q3投产[20] 杰克股份(603337.SH) - 2025H1营收33.73亿元 同比增长4.27%[23] - 归母净利润4.77亿元 同比增长14.57%[23] - 国外营收17.85亿元 同比增长22.82%[23] - 毛利率34.07% 同比提升2.26个百分点[23][24] - 计划2025年下半年推出高端AI缝纫机[23] - 预计2026年下半年发布人形机器人产品[23] 浙江荣泰(603119.SH) - 2025H1营收5.7亿元 同比增长15.0%[27] - 归母净利润1.2亿元 同比增长22.2%[27] - 新能源产品收入4.6亿元 占比80.5%[27] - 毛利率35.7% 净利率21.6%[27] - 收购上海狄兹51%股权和广州金力15%股权[27] - 泰国和墨西哥生产基地建设中[28] 青达环保(688501.SH) - 2025H1营收11.9亿元 同比增长130.8%[31] - 归母净利润1.1亿元 同比增长351.8%[31] - 炉渣节能环保系统收入3.4亿元 同比增长54.5%[32] - 烟气节能系统收入3.3亿元 同比增长28.8%[32] - 光伏工程收入4.9亿元[32] - AI智能输渣设备获国际领先水平认证[31] 光伏产业链 - 多晶硅致密料均价48.0元/kg 周环比上涨4.3%[33] - 颗粒硅均价47.0元/kg 周环比上涨2.2%[33] - 3.2mm光伏玻璃价格20元/㎡ 周环比上涨8.1%[35] - 2.0mm光伏玻璃价格13.0元/㎡ 周环比上涨18.2%[35] - 182mm N型电池片均价0.30元/W 周环比上涨1.7%[33] - TOPCon双玻组件价格0.685元/W 保持稳定[35]
万润股份:公司已与中国石化催化剂有限公司签订《项目合作意向书》
证券日报· 2025-08-28 16:16
股权变动 - 中石化资本通过协议转让方式受让中国节能持有的部分公司股份 基于看好公司发展前景和长期投资价值 [2] - 此次股权转让将丰富中石化资本在化学领域的产业投资布局 [2] 业务合作进展 - 公司已与中国石化催化剂有限公司签订《项目合作意向书》 [2] - 现有模板剂和分子筛等产品正处于送样验证阶段 [2] - 后续如通过验证并实现供应 将为公司该业务领域带来新的增长点 [2]
万润股份(002643):Q2业绩超预期,新材料平台未来可期
申万宏源证券· 2025-08-24 21:43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1][6] 核心观点 - 2025年Q2业绩超预期 单季度营收10.09亿元(YoY-1% QoQ+17%) 归母净利润1.38亿元(YoY+18% QoQ+73%) 毛利率39.77%(同环比分别+0.73pct/+2.20pct) 净利率16.02%(同环比分别+0.87pct/+3.43pct) [6] - 业绩预测上调至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4.59/5.73/7.10亿元(原值3.79/4.90/6.26亿元) 对应PE分别为28/23/18倍 [5][6] - 新材料平台布局半导体材料、高性能聚合物及新能源材料等多个领域 中长期成长性强 [6] 财务表现 - 2025H1营收18.70亿元(YoY-4%) 归母净利润2.18亿元(YoY+1%) 扣非归母净利润2.09亿元(YoY+7%) [6] - 25Q2费用率合计11.39%(同环比分别-0.76pct/-0.95pct) 研发费用1.15亿元 研发费用率11.45% [6] - 预测2025年营收39.24亿元(YoY+6.3%) 2026年44.32亿元(YoY+12.9%) 2027年50.16亿元(YoY+13.2%) [5] 业务分析 - 功能性材料营收14.69亿元(YoY-10%) 毛利率38.68%(YoY-1.99pct) 医药材料营收3.76亿元(YoY+21%) 毛利率38.56%(YoY+1.36pct) [6] - 九目化学营收3.80亿元(YoY-23%) 净利润9325万元(YoY-31%) 三月科技营收0.96亿元(YoY+32%) 净利润188万元(YoY+9%) MP业务营收3.16亿元(YoY+33%) 净利润3459万元(去年同期亏损1975万元) [6] - 显示材料:液晶板块良好 OLED终端材料及显示用PI取向剂持续放量 分子筛:车用需求疲软 积极开发非车用领域 与中石化催化剂公司签署合作意向书 [6] 产能布局 - 启动万润工业园二期C05项目 投资2.87亿元扩建光刻胶相关材料及显示用聚酰亚胺材料产能1451吨 [6] - 中节能万润(蓬莱)新材料一期建设项目中的半导体制造材料生产车间已于2025年上半年开始试生产 [6] 新产品进展 - 半导体材料:光刻胶单体/树脂/光致产酸剂/清洗剂添加材料等已有产品实现供应 [6] - PI材料:热塑性PI包括PEI/TPI/PI-5218均实现销售 PTP-01(PEI)量产产线将试生产 PEEK已有中试产品产出 积极推进高温尼龙(PA46)开发 [6] - 新能源材料:电解液添加剂已实现供应 开展固态电池材料研发 钙钛矿材料已有产品供应 [6]
国瓷材料(300285):25Q2业绩稳中有进,新材料产品加速推进
华安证券· 2025-08-22 14:38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1][4][8] 核心观点 - 25Q2业绩稳中有进,新材料产品加速推进 [1][4] - 电子材料和新能源板块产销高增,催化材料板块稳步增长 [5] - 光模块、AI眼镜、固态电池等新业务布局助力未来成长 [6][7]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分别为32.0%、14.5%、26.9% [8][9]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收21.54亿元,同比+10.29%;归母净利润3.32亿元,同比+0.38% [4] - 2025年Q2营收11.79亿元,同比+4.67%/环比+20.97%;归母净利润1.96亿元,同比-0.57%/环比+44.33% [4] - 预计2025年归母净利润7.98亿元,同比+32.0%;2026年9.13亿元,同比+14.5%;2027年11.60亿元,同比+26.9% [8][9] - 对应PE分别为25倍、22倍、18倍 [8] 业务板块进展 - 电子材料板块:车规级、高容类MLCC粉体需求增长,海外客户取得突破,电子浆料实现批量供应 [5] - 催化材料板块:打入国际头部车企供应链并开始批量供应 [5] - 生物医疗材料板块:美学分层高透氧化锆粉体在多家客户验证通过并开始批量供应 [5] - 新能源材料板块:高纯氧化铝、勃姆石产品实现超薄涂覆,开发纳米超细、多孔等新型号 [5] - 精密陶瓷板块:陶瓷球业务快速增长,LED基板、芯片封装管壳业务增长 [5] - 其他材料板块:陶瓷墨水需求受房地产竣工量下滑影响,通过新产品和海外市场开拓提升竞争力 [5] 新业务布局 - 光模块用陶瓷基板技术储备,半导体制冷片TEC已实现量产和小批量销售 [6] - 拟设立合资公司研发固态电解质材料,产品已在客户验证中 [6] - 布局覆铜板用无机非金属粉体填充材料,完成球形氧化硅、氧化钛等产品开发并开始扩产 [6][7] - 氧化锆、氧化钛分散液技术突破,应用于LCD、OLED、光学镜头、AI眼镜等领域 [7] - 氧化锆分散液已在多家客户完成验证并开始导入,氧化钛分散液获小批量订单 [7] 市场表现 - 总市值203亿元,流通市值172亿元 [1] - 近12个月最高价24.00元,最低价14.07元 [1]
惠城环保业绩承压 定增扩张能否破局
中国经营报· 2025-08-09 04:11
业绩表现 - 2024年上半年营收5.64亿元同比下滑5.09%归母净利润502.04万元同比下降85.63%扣非净利润锐减97.5%至76万元 [4] - 2023年营收10.71亿元同比增长194.76%归母净利润1.39亿元同比增长5499.75%主要得益于石油焦制氢灰渣综合利用项目投产 [3] - 2024年营收11.49亿元同比增长7.33%归母净利润4259.97万元同比下降69.24%主要因行业竞争加剧导致产品单价下降 [3] - 2022年营收3.63亿元同比增长27.51%归母净利润247.36万元同比下降78.96%扣非净利润亏损803.08万元 [3] 大客户依赖 - 2023-2025年上半年对中国石油销售收入占比分别为69.12% 61.62% 66.14% [5] - 石油焦制氢灰渣综合利用项目为全国首套装置且是广东石化唯一供应商 [5] - 2025年上半年蒸汽销售单价降至71.12元/吨较2023年182.12元/吨大幅下降导致收入减少1602.92万元 [6] - 蒸汽产品仅面向广东石化一家客户存在议价能力低和销售受限问题 [6] 定增扩张计划 - 拟向不超过35名特定投资者发行股份募集资金用于揭阳大南海石化工业区环保项目及补充流动资金 [2] - 募资主要用于一般工业固废处理一期项目和环保资源综合利用一期项目 [7] - 一般工业固废处理项目旨在提高高盐废水资源化利用水平 [8] - 环保资源综合利用项目保障工业固废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 [8] 战略布局 - 行业政策推动下石化企业新建扩建催化装置带来产品需求增长 [9] - 扩产项目包括分子筛和助催化剂等新产品形成完整产品线 [9] - 项目为现有业务的产业升级和产业链延伸具有技术关联性 [9]
惠城环保上半年净利下滑逾八成 年内股价翻倍创历史新高
证券时报网· 2025-07-29 16:18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收5.64亿元同比下降5.09% 归母净利润502万元同比下降85.63% 扣非净利润76万元同比下降97.5% [1] - 经营现金流净额-1.08亿元 投资现金流-5.17亿元 短期借款2.18亿元 长期借款22.16亿元 利息费用3469万元 资产负债率升至73.94% [1] - 蒸汽并网销售延迟及单价下降导致收入减少 全国业务布局致管理/财务费用增加 项目效益未释放 [1] 股价表现 - 上半年股价累计上涨约87% 期间最大涨幅达148% 7月11日创历史新高251.65元/股 [1][3] - 2022年6月以来股价累计涨幅超14倍 但近13个交易日自高点累计下跌约24% 最新股价181.16元/股 动态市盈率3552% [1][3] 技术突破 - 全球首创混合废塑料深度催化裂解(CPDCC)技术 采用"一步法"工艺 无需复杂分选即可将废塑料转化为化工原料 产品收率达92%以上 [2] - 年处理5000万吨废塑料可替代约1亿吨原油(占中国年原油进口量20%) 全生命周期减碳约2.5亿吨二氧化碳 [2] - 首套20万吨/年示范项目于2025年7月11日试生产成功 完成工业化验证 [3] 业务布局 - 核心业务为废旧催化剂处置+资源化生产+催化剂销售 高硫石油焦制氢灰渣资源化处理是重要利润来源 [2][3] - 配套中国首套100%石油焦制氢联合装置 运营国内独家石油焦制氢灰渣综合利用项目 [3] - 未来重点拓展国有客户及海外市场 增加分子筛、助剂等产品销售 [3]
10万亿新材料市场爆发!17项半导体/显示/新能源材料正改写外资垄断格局
材料汇· 2025-07-25 23:51
新材料行业概况 - 2019年全球新材料产业产值达2.8万亿美元,形成三级竞争梯队:美国/日本/欧洲为第一梯队,韩国/俄罗斯/中国为第二梯队,巴西/印度为第三梯队 [13] - 中国新材料产业2021年总产值达6.4万亿元,2010-2021年CAGR为23.1%,预计2022年达7.5万亿元,2025年将突破10万亿元 [14] - 全球半导体市场规模2021年达5950亿美元,预计2026年达7900亿美元,CAGR为6% [21] 半导体材料 - 2021年全球半导体材料市场规模643亿美元(晶圆材料404亿+封装材料239亿),同比增长16.3% [34] - 中国半导体材料市场规模2021年达119亿美元,同比增长21.9%,占全球比重从2006年6%提升至2020年18% [37][39] - 电子特气在晶圆制造材料中占比13%,2021年全球市场规模45.4亿美元,中国195.8亿元,国产化率不足15% [51][54] - 光刻胶全球市场规模2021年约19亿美元(半导体),预计2025年超24亿美元,中国2021年市场规模29亿元,国产化率仅5% [71][72] 显示材料 - 全球TFT-LCD面板出货面积从2014年1.7亿平方米增至2019年2.2亿平方米,CAGR 6.1% [105] - 2019年全球TFT混合液晶需求779.3吨,预计2023年达874.4吨 [107] - OLED材料全球市场规模从2019年9亿美元增至2024年26亿美元,CAGR 23.6% [5] - 聚酰亚胺(PI)2022年全球市场规模24.5亿美元,2017-2022年CAGR 10.2% [20] 新能源材料 - 复合铜箔2021年市场规模2.2亿元,预计2026年达310亿元 [20] - 导电炭黑2021年市场规模28亿元,2021-2025年CAGR 25.7% [20] - 碳纤维2021年全球市场规模43亿元,2021-2025年CAGR 19.9% [20] - 质子交换膜预计2025-2035年中国市场规模达百亿级 [20] 环保材料 - 分子筛2020年全球市场规模36.8亿美元,2020-2028年CAGR 6% [20] - 润滑油添加剂2019年全球市场规模150亿美元,2019-2023年CAGR 5% [20] - 气凝胶2020年中国市场规模14.1亿元,2022-2032年全球CAGR 17% [20] - 吸附分离树脂2020年全球市场规模17亿美元,2020-2026年CAGR 5.2% [20]
建龙微纳: 关于2024年年度报告的更正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7-03 00:36
产能消化风险 - 公司新增吸附材料产业园改扩建项目(一期)、泰国子公司建设项目(二期)、吸附材料产业园改扩建项目(二期)部分生产线,产能持续增加,但产线达到设计产能需较长爬坡期 [1] - 产能消化风险可能来自:分子筛行业增速低于预期、市场竞争加剧导致核心产品需求不及预期、新产品市场开拓不力、下游应用行业不利变化、同行业扩产导致供需变化、技术/质量/客户资源/成本优势丧失 [1] 财务指标更正 - 2024年基本每股收益0.75元/股,同比下滑50.98%;稀释每股收益0.68元/股,同比下滑53.10% [2][3]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4.14%,同比减少4.92个百分点;扣非后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同比减少4.75个百分点 [2][3]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更正后同比减少0.17个百分点(原披露为增加0.24个百分点) [4] 研发投入调整 - 2024年费用化研发投入3534.79万元,同比减少15.39%;资本化研发投入从400万元降至0,变动幅度-100% [4] - 研发投入总额从4577.87万元降至3534.79万元,同比降幅从15.39%修正为22.79% [4] - 资本化比重归零因公司与合作单位终止技术转让合同 [4] 分红与研发累计数据 - 最近三个会计年度累计现金分红1.39亿元,占年均净利润比例98.32% [5] - 最近三年累计研发投入从1.15亿元修正为1.22亿元,占营业收入比例从4.42%上调至4.69% [5]
建龙微纳: 洛阳建龙微纳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相关债券2025年跟踪评级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7-01 00:25
公司概况 - 洛阳建龙微纳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是国内吸附类分子筛领域龙头企业,具备全产业链优势和规模优势,拥有涵盖分子筛原粉、分子筛活化粉、成型分子筛及配套活性氧化铝的全产业链产品体系 [3][5] - 公司2024年末拥有分子筛材料产能10.20万吨、活性氧化铝产能5,000吨,是国内少数具有万吨级分子筛产能的企业之一 [5][22] - 公司实际控制人为李建波和李小红夫妇,合计持有公司37.21%股份,截至2024年末前十大股东无股权质押情况 [9] 财务表现 - 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7.79亿元,同比下降19.90%,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1.78亿元,同比下降7.39% [3][15] - 2024年销售毛利率28.35%,较2023年下滑1.93个百分点,2025年一季度毛利率回升至30.37% [4][15] - 截至2025年3月末,公司总资产29.58亿元,资产负债率38.42%,较2024年末有所改善 [3][28] 业务发展 - 公司传统业务受行业调整影响较大,气体分离领域收入同比下滑15.55%,生命健康领域收入同比大幅下滑57.82% [16][17] - 公司正积极拓展石油化工、能源化工、可再生能源等新市场,已与中海油天津院签署芳烃吸附分离技术合作协议 [17][18] - 海外市场拓展取得成效,2024年实现海外收入1.99亿元,同比增长13.36% [18] 行业分析 - 分子筛行业下游应用广泛,包括气体分离、医疗保健、清洁能源、环境治理及能源化工等领域 [5][11] - 国内分子筛产业集中度偏低,相关企业超过1,500家,建龙微纳在产业链及产能规模方面处于市场领先地位 [14][15] - 国际分子筛厂商如UOP、CECA等通过兼并重组形成寡头垄断,国内企业在高端催化剂领域仍较为依赖进口 [13]
新材料投资:100+页PPT详解17种化工新材料潜在投资机会
材料汇· 2025-06-22 23:11
新材料行业概况 - 2019年全球新材料产业产值达2.8万亿美元,形成美日欧为第一梯队、中韩俄为第二梯队的竞争格局 [2][8] - 中国新材料产业2021年总产值6.4万亿元,2010-2021年CAGR达23.1%,预计2025年突破10万亿元 [2][9] - 下游新能源、信息产业、航空航天等需求驱动,叠加政策推动材料自主可控,行业进入加速发展期 [13][14] 半导体材料 - 2021年全球半导体市场规模5950亿美元,预计2026年达7900亿美元(CAGR 6%),中国增速显著高于全球 [3][16] - 半导体材料2021年全球/中国市场643/119亿美元,电子特气(占比13%)和光刻胶(占比6%)进口依赖度高 [3][29] - 华特气体拓展特气品类,彤程新材KrF光刻胶已量产,ArF光刻胶处于认证阶段 [3] 显示材料 - 全球OLED材料市场规模将从2019年9亿美元增至2024年26亿美元(CAGR 23.6%) [4] - 液晶材料需求稳步增长,2019年全球TFT混晶需求779.3吨,预计2023年达874.4吨 [103] - 万润股份、瑞联新材为全球领先液晶单体和OLED粗单体供应商,客户覆盖Merck等国际龙头 [4][106] 新能源材料 - 复合铜箔预计2026年市场规模从2.2亿元增至310亿元,导电炭黑2021-2025年CAGR达25.7% [5][74] - 钠电池正负极材料2025年市场空间预计达73.8亿元和46.2亿元,碳纤维需求增速19.9% [75] - 质子交换膜在氢能领域应用潜力大,国内东岳集团等企业布局 [76] 环保材料 - 气凝胶为高性能隔热材料,2022-2032年全球CAGR 17%,建筑和新能源车驱动需求 [56] - 分子筛2020年全球市场规模36.8亿美元(CAGR 6%),国产化替代空间广阔 [77] - 润滑油添加剂2019年全球市场150亿美元,瑞丰新材突破外资垄断 [78] 技术突破与国产替代 - 半导体材料国产化率不足40%,大尺寸硅片、光刻胶等关键品类依赖进口 [37][40] - 显示领域光学膜2020年中国市场390亿元,东材科技等逐步实现进口替代 [74] - 政策推动下,电子特气、光刻胶、PI材料等高端领域国产化进程加速 [1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