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转型
搜索文档
 宗馥莉请辞这个月,娃哈哈经历了什么
 新浪财经· 2025-10-12 17:55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智通财经记者 吴雨欣 "娃哈哈经历的动荡,我们惋惜且痛心。" 10月12日,一位老娃哈哈集团员工向智通财经记者感慨:"宗老(宗庆后)可能也没想到,今天还是宗 老的生日。" 娃哈哈创始人宗庆后生于1945年10月12日,杭州娃哈哈集团有限公司创建于1987年,从3个人、14万元 借款起家,发展成为全球领先的食品饮料生产企业之一。2024年2月25日,宗庆后因病医治无效逝世。 宗庆后去世后,他的女儿宗馥莉接班。 10月10日,智通财经记者从知情人士处获悉,宗馥莉已于9月12日向娃哈哈集团有限公司辞去公司法定 代表人、董事及董事长等相关职务。 这是宗馥莉第二次请辞,与去年7月第一次请辞时不同的是,此次宗馥莉请辞已通过集团股东会和董事 会的相关程序。 据媒体报道,娃哈哈集团在10月10日召开董事会任命许思敏为娃哈哈集团总经理,董事长职务空缺。而 宗馥莉请辞的消息在10日晚才被外界所知,也是因为请辞于当天通过相关程序。 娃哈哈集团未对许思敏接任消息进行回应。对于一贯以"娃哈哈集团"名义对外发声的公关团队,在面对 宗馥莉辞去职务后,也面临尴尬境遇: ...
 娃哈哈大消息:宗馥莉已辞职,或将独立运营“娃小宗”
 证券时报· 2025-10-11 12:20
离职原因或与"娃小宗"有关 10月10日晚间,多家媒体报道称,宗馥莉已于9月12日向娃哈哈集团有限公司辞去公司法定代表人、董 事及董事长等相关职务并已通过集团股东会和董事会的相关程序。娃哈哈集团对相关媒体回应表示,宗 馥莉辞职情况属实。 目前杭州娃哈哈集团有限公司还未发生变更,企查查资料显示,宗馥莉当前仍为娃哈哈集团第二大股 东。 从个人履历来看,宗馥莉1982年1月出生于浙江杭州,2018年4月,宗馥莉担任娃哈哈集团品牌公关部部 长,2020年3月起兼任娃哈哈集团销售公司副总经理,2021年担任娃哈哈集团副董事长兼总经理。 2024年8月,娃哈哈集团发生工商变更,宗馥莉接替去世的宗庆后,出任娃哈哈法定代表人、董事长, 继续兼任总经理。 此外,今年以来已有超十家娃哈哈旗下公司发生工商变更,企业名称变更为宏胜,包括杭州宏胜恒泽饮 料有限公司、白山宏胜饮料有限公司等。 据媒体报道,宗馥莉此次辞职,是因为商标使用"不合规",宗馥莉决定经营自己的品牌"娃小宗"。 公开资料显示,"娃小宗"是宏胜集团于2025年推出的无糖茶饮料品牌,商标申请人为宏胜集团,商标品 牌和娃哈哈集团无关。据悉,宏胜集团已为"娃小宗"注册了涵盖 ...
 宗馥莉,危险
 创业邦· 2025-10-11 11:19
 品牌更迭决策 - 公司内部通知宣布自2026年起启用新品牌“娃小宗”替代已有近40年历史的“娃哈哈”品牌[4] - 新品牌“娃小宗”由宗馥莉完全控股的宏胜饮料集团有限公司申请注册 包括“娃小哈”、“宗小哈”等多个商标组合[4][6] - 公司为“娃小宗”定下的年销售目标为300亿元 相当于当前娃哈哈实际销售规模的八成[15]   公司治理与股权结构 - 娃哈哈集团股权呈现三方制衡格局 杭州市上城区文商旅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持股46% 宗馥莉个人持股29.4% 基层工会持有24.6%[27][28][29] - 当前股权结构下任何重大决策需获得各方一致同意 任何一方反对均可行使否决权 导致“娃哈哈”商标使用权须获得全体股东一致同意[29][30] - 宗馥莉曾尝试将387件娃哈哈商标转移至其控股公司并提出1亿元收购商标方案 但均因国资方反对或价格分歧未能达成[31]   历史遗留问题与法律风险 - 公司内部文件指出“复杂的历史相关问题不能在近期得到有效解决 导致公司经营始终暴露在相关法律风险之下”[20][21][23] - 历史问题根源可追溯至1996年娃哈哈与法国达能的合资 达能出资4500万美元获得合资公司51%股权并约定商标使用需经董事会批准[25] - 2009年“达娃之争”庭外和解后达能撤资 但娃哈哈商标归属娃哈哈集团 国资成为第一大股东[25][26]   体外体系与利润分配 - 娃哈哈体系内存在大量绕开国资的公司 工商登记显示“娃哈哈系”境内有200多家公司 而以国资为第一大股东的投资公司仅16家[38] - 截至2022年 娃哈哈集团的净资产仅占整个娃哈哈体系的六分之一 净利润占比更是微乎其仅二百五十分之一[39] - 国资大股东长期奉行“不插手经营”原则 但近期因家族内讧导致企业治理风波 已在今年7月成立“专班”介入处理[39][40]   市场竞争与经销商反应 - 新品牌“娃小宗”需在存量市场中与农夫山泉、康师傅、怡宝等强劲对手竞争 但目前有经销商表示不愿冒险参与销售[17] - 娃哈哈作为国民品牌其品牌价值约900亿元 放弃原有品牌在饮料行业被视为高风险行为 此前加多宝与王老吉等商标之争曾导致企业分崩离析[12][13] - 若宗馥莉全面启用娃小宗 娃哈哈可能沦为“空壳” 复刻原有生产和销售网络难度极大 短期将面临品牌分裂和资产缩水[42][43]
 营收暴增 67%,后赴港 IPO,若羽臣的“绽家依赖症”能打动资本吗?
 36氪· 2025-10-09 17:45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达13.19亿元,同比增长67.55% [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0.72亿元,同比大幅增长85.60% [2]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18亿元,同比下降41.63% [2]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7.11%,较上年同期提升3.43个百分点 [2]   自有品牌业务增长 - 自有品牌业务贡献营收6.03亿元,同比暴增242%,占总收入比重首次突破45% [3] - 自有品牌绽家(LYCOCELLE)上半年实现收入4.4亿元,同比增长157% [3] - 绽家品牌毛利率高达66.5%,远高于品牌管理和代运营业务水平 [3] - 绽家在2024年双11期间GMV同比增长139%,年GMV达6亿元,位列天猫家清新品牌榜TOP1 [12]   战略转型与业务模式 - 公司从代运营业务起步,现已构建"代运营+品牌管理+自有品牌"的三轮驱动模式 [9] - 2020年孵化家清品牌绽家,标志着公司从"服务商"向"品牌公司"的战略转型 [6][9] - 中国家清行业零售市场规模超过千亿,年复合增长率位居全球第一 [9]   品牌策略与市场竞争 - 绽家品牌以"情绪香氛"切入市场,定位中高端,强化"大师调香"和"留香时长"等标签 [10] - 品牌精准 targeting 年轻女性与精致妈妈人群,巧妙避开价格战 [10] - 立白、蓝月亮、联合利华、宝洁等传统品牌纷纷加码高端线产品,家清高端化赛道竞争加剧 [5][13]   运营挑战与风险 - 2025年上半年销售费用同比攀升124.23%至5.99亿元,费用增速远超营收增速 [15] - 绽家流量依赖于抖音和小红书达人种草等渠道,未来流量成本上涨可能侵蚀利润 [15] - 在自有品牌收入中,绽家占比超70%,公司尚未孵化出能支撑营收大梁的新品牌 [15]   资本市场动态 - 公司于2025年8月公告筹划发行H股并申请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挂牌上市 [5][17] - 第二大股东朗姿股份在2025年3月至5月通过减持套现2.17亿元,并在8月继续减持至持股比例低于5% [18] - 公司境外业务在总营收中占比为32.58% [5]
 40多万车主惨遭断网!又一国产车企凉凉?
 商业洞察· 2025-10-03 17:24
以下文章来源于财经三分钟 ,作者杨瑞 财经三分钟 . 哪吒汽车的母公司合众新能源,在9月12日首次债权人大会上揭开了残酷家底:账面可动用资金仅 1500万元,却要面对51亿元已确认债权,另有 上千 家债权人申报了 约 260亿元欠款。 4 亿中产财经资讯平台,专注深度财经商业报道。由财经媒体人杨瑞团队执笔,出品《广州租售同 权》、《北京学区房多校划片》、《国家抢占人工智能制高点》等多篇千万级刷屏文章。 ---------------------------------- 作者:杨瑞 来源:财经三分钟 9月10日起,全国46万哪吒车主陆续发现车机断网: 导航成离线地图、倒车影像失灵,甚至有人因 蓝牙连不上只能爬天窗开门。 更荒诞的是,4S店早已人去楼空 。 这场"无妄之灾"的真相藏在一场罗生门里。哪吒汽车控诉联想懂的通信"单方面断供",后者却甩出 欠费清单:"数月催款无果,只能终止服务"。 最终买单的是车主——曾经承诺的"终身免费流量"成泡影,每月5.9元的流量包成了不得不交的"赎 身费"。 ▲ 图源:微博 其实, 断网只是资金链断裂的冰山一角。 欠薪更触目惊心。5000多名员工被拖欠工资、补偿金合计4.6亿元 ...
 娃哈哈改名,宗馥莉太想进步了
 36氪· 2025-09-28 21:00
 公司业绩表现 - 2025年娃哈哈业绩承压,2024年上半年销量增速回落[4] - 2024年二季度AD钙奶在华东地区销售额下降37%,纯净水市占率从18%跌至12%[5] - 华东地区占全国饮料总销售额的24.8%,是娃哈哈起家、渠道铺设率最高的地区[6] - 2015年至2023年8年间娃哈哈营收在500亿元上下波动,2024年业绩突破700亿元主要受创始人去世后的情怀消费因素推动[11] - 2025年娃哈哈经销商任务普遍增长,部分地区要求增长50%[20] - 2025年6位经销商中有4位表示销量同比基本持平,另外两位销量下跌至少30%[40]   核心产品市场地位 - AD钙奶、营养快线和八宝粥是娃哈哈最大营收来源,已支撑营收近20年[21] - 千禧之年娃哈哈是包装饮用水龙头,但在2007年、2010年、2015年市场份额先后被康师傅、农夫山泉、怡宝超越,被挤出行业前三[16] - 2024年娃哈哈包装水市场份额约9.42%,2025年第一季度上涨至17.07%[24] - 2025年消费者最常购买的包装水品牌中,农夫山泉占比48.53%居首,娃哈哈占比45.04%紧随其后[24] - 娃哈哈以9.9%的市场份额在包装饮用水领域排名第四,头部六家企业市场占有率总和达80.5%[29]   行业竞争格局 - 2024年中国瓶装水市场规模1398亿元,是碳酸饮料市场的2倍,预计2025年突破3100亿元,2030年达4000亿元[25] - 2024年瓶装水市场CR3为32.8%,农夫山泉、怡宝、百岁山份额分别为14.4%、9.5%、8.9%[26] - 农夫山泉2024年营收仅同比增长0.5%,华润怡宝营收下滑2.6%,康师傅饮品业务仅增长0.1%[26] - 农夫山泉2024年包装饮用水产品收入下降21.3%至159.52亿元,2025年上半年饮用水利润率为35.44%,低于2022、2023年同期的39%与36.4%[27][28] - 华润饮料包装饮用水业务收入同比下滑23.1%,其中小规格瓶装水收入31.94亿元,同比下滑26.2%[28]   战略转型举措 - 宗馥莉将2025年发展重点放在水和茶品类[21] - 娃哈哈通过全家、盒马等渠道进入一线市场,通过美宜佳一万多个点位在广州铺货[22] - 2024年上半年娃哈哈密集推出无糖茶饮品,2024年5月推出娃小宗无糖茶但市场反响平平[34] - 2017年至2023年无糖茶行业规模从18亿元增长到189亿元,6年规模增长超10倍[37] - 无糖茶品类在中国市场渗透率仅为7.7%,与日本的78%形成鲜明对比[39] - 宗馥莉计划2026年启动新品牌"娃小宗"全面代替娃哈哈,以提升决策效率[41][42]   品类发展机遇 - 瓶装水作为满足日常刚性需求的基础型饮料生命周期最长,是其他饮料不可或缺的原材料[25] - 无糖茶赛道仍处于快速爆发期,农夫山泉东方树叶上半年营收突破百亿元,怡宝无糖茶销量增长122%带动饮料收入同比增长30.8%[38] - 胖东来、东方甄选、元气森林等品牌相继入局包装饮用水领域,可能进一步瓜分传统水企市场份额[31]
 娃哈哈遗产案迎来最新进展 杭州法院依旧是关键 宗馥莉战斗还没结束
 华夏时报· 2025-09-28 08:41
 信托纠纷案法律进展 - 香港高等法院于9月26日驳回宗馥莉方面提出的上诉许可申请,维持了8月1日发布的资产保全令 [1][2][3] - 资产保全令要求宗馥莉及建浩公司不得从香港汇丰银行账户中提款或转移任何资产,该账户截至2024年5月31日持有18亿美元净资产 [2][3] - 法院同时决定暂缓执行要求宗馥莉披露汇丰账户最新余额、资产去向及完整账目的命令,为其提供了短期缓冲 [1][3][4] - 案件核心在于杭州法院需确认三名原告对18亿美元资产的信托受益权,香港的法律程序属辅助性质,最终胜负取决于内地法院判决 [4][6]   信托纠纷案背景与资金动向 - 纠纷涉及宗庆后生前委托宗馥莉运用汇丰账户中18亿美元设立3个境外信托,受益人为其三名同父异母的弟妹及子女 [2] - 自2024年4月30日起,宗馥莉从该汇丰账户中转出108万美元,且未按委托书要求签署设立离岸信托的相关文件 [2][6] - 原告方为宗继昌、宗婕莉、宗继盛,被告方为宗馥莉及唯一股东为宗馥莉的建浩创投有限公司 [2]   娃哈哈集团内部治理挑战 - 集团股权结构存在变数,三大股东分别为国有独资公司持股46%、宗馥莉持股29.4%、职工持股会持股24.6% [7] - 职工持股会24.6%的股份是实际控股权的一大变量,目前持股会成员仅宗馥莉一人,但因部分退休及离职员工对2018年回购协议提出诉讼,尚未完成工商变更登记 [7] - 公司面临商标纷争,此前将"娃哈哈"系列商标转让至娃哈哈食品公司的过程因历史纠纷未完成,具有不确定性 [8]   新品牌战略动向 - 为应对商标转让的不确定性,公司不排除在近期推出全新的自有品牌,宗馥莉有意启用新品牌"娃小宗" [8][9] - 行业分析认为,推出新品牌短期内会动摇娃哈哈深入人心的品牌根基,带来品牌价值重塑挑战、销售渠道不确定性及业绩阵痛 [9] - 从长期看,此举可能是宗馥莉摆脱桎梏、带领企业走向现代化治理和发展的必要手段 [9]
 娃哈哈遗产案迎来最新进展,杭州法院依旧是关键,宗馥莉战斗还没结束
 华夏时报· 2025-09-27 21:41
 信托纠纷案法律进展 - 香港高等法院于9月26日驳回宗馥莉方面提出的上诉许可申请,维持对汇丰银行账户中18亿美元资产的冻结[2][3] - 法院批准资产保全令,宗馥莉方面在杭州中级人民法院及浙江高级人民法院的诉讼有最终裁决前,不得从汇丰账户提款或转移任何资产[4][6] - 法院暂缓执行披露令,宗馥莉可暂时不披露汇丰账户的最新余额、自2024年2月2日起的资产去向及完整收支账目[2][5][6] - 案件核心为三名原告(宗继昌、宗婕莉、宗继盛)对18亿美元资产的信托受益权主张,最终胜负取决于内地法院对信托关系是否成立的判决[3][6]   公司内部治理与股权结构 - 娃哈哈集团三大股东分别为杭州上城区文商旅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持股46%)、宗馥莉(持股29.4%)和职工持股会(持股24.6%)[7] - 职工持股会的回购协议正面临部分退休及离职员工的诉讼异议,导致其工商变更登记尚未完成,目前持股会成员仅宗馥莉一人[7] - 娃哈哈集团此前尝试将“娃哈哈”系列商标转让至子公司娃哈哈食品,但因历史纠纷未完成转让登记,目前尚处于登记备案过程中[8]   品牌战略与潜在影响 - 为应对商标转让的不确定性,公司不排除在近期推出全新的自有品牌“娃小宗”,并已做好相关转型准备工作[8][9] - 启用新品牌短期内可能动摇娃哈哈深入人心的品牌根基,面临品牌价值重塑挑战、销售渠道不确定性及业绩阵痛[9] - 从长期看,此举可能是公司摆脱桎梏、走向现代化治理和发展的必要手段[9]
 这个浙江小县城,老板都在卖椅子,全球每3把转椅就有1把是他们造的
 创业邦· 2025-09-24 21:37
 安吉椅业产业带概况 - 安吉是浙江省湖州市下辖县,是全国乃至全球最大的办公椅生产基地,号称“中国椅乡”、“世界椅都”[2] - 安吉椅业产量在国内市场占据三分之一,出口量高达全国的50%以上,全球每三把转椅就有一把来自安吉[2] - 产业带已形成从设计、研发、原料及配件、生产到交易的完整产业链,每分钟有70把椅子诞生[2] - 安吉椅业起源于1982年一家农具厂生产出第一把五轮转椅,如今企业数量1200多家,规模以上企业占比52.08%[4] - 2023年安吉椅业规上工业总产值为261.7亿元,产值亿元以上企业数量有46家[4]   企业转型路径与案例 - 多家企业面对共同主题:服务C端、打造品牌,转型涉及环节和投入不亚于再创业[4] - 转型企业起点各异,包括成立已久的传统制造企业和抓住2020年电商红利的新品牌,创始团队涵盖70后至90后[4] - 万宝科技从B端起步,业务分为贸易出口、OEM、ODM,是多家家居家具出海品牌供应商,2013年开始品牌化[12] - 万宝科技2017年在亚马逊开设第一家店,运营BOSMILLER、Killabee等自有品牌,所有产品独立研发设计,2023年海外销售额达15亿元[12] - 杭州霖生家居创始人宋易霖1997年出生,2020年大四期间电商创业,后转向跨境电商,2023年公司拥有稳定现金流[5][7][18] - 德诺林业2021年切入跨境电商赛道,第一年做到近1000万美元,专注户外家具细分市场[13] - 捷安信2020年由七名90后大学室友创立,出海首站选择日本,2024年销售额达1300万美元[13][24]   市场拓展策略与挑战 - B端外贸转跨境难度大,需重新建立模具、设计、市场洞察、库存管理、运营预判、营销、风控等环节,核心挑战是人才和供应链[15] - 宋易霖创业初期遭遇产品质量问题导致“退货潮”,物流延迟最长2个月,2021年海运上涨导致账面重大亏损[15] - 宋易霖调整策略:亲自选品盯生产,供应链重新调整,2023年上线亚马逊,拆解Best Seller榜单重新设计产品,小成本测款跑通再放量[16] - 宋易霖优化物流:更换服务商,研究美国尾程配送,改包装为“两箱分装”、“软包压缩”,美国布设五个海外仓,使用亚马逊库存管理工具[18] - 万宝科技初期铺货导致亏损,后通过研发300磅以上重磅椅打开市场,2019年销售额突破8000万美元[21] - 2020年疫情红利后,2021年行业遇冷,美元汇率跌至6.3,原材料价格上涨,万宝科技年底亏损8000多万人民币,海外库存几十万张椅子[22] - 万宝科技战略调整:砍掉部分产品线,聚焦电竞椅、功能性椅、民用沙发,研发新货柜承载量提升至300套,成本降低10%仍有利润[22]   差异化竞争与产品创新 - 日本市场消费者有“信息洁癖”和“审美强迫症”,捷安信从细节突破:包装耐撞规整、配件分类打包、说明书图文并茂、产品信息拆解至最细[24] - 捷安信针对日本主流户型(40-90平米)将部分产品做缩小处理且多功能,多款爆品稳居亚马逊日本站家居品类Top 10[24] - 万宝科技为日本市场开发坐款电竞椅(无椅腿),因日本人喜欢席地而坐,强调在存量市场扣细节[25] - 华南行业重视“产品经理”角色,连接生产与销售,待遇甚至高于运营总监,德诺林业侧重“人”的角色,配备独立专职研发人员[27] - 德诺林业营销强调代入感,曾为净化器拍白底图更换三家设计公司,产品点击率超竞品40%,花15万人民币制作椅子宣传视频,第四个月收回成本[27] - 德诺林业不追求高SKU,过去四年所有产品SKU不到100个,年销量5000万美元左右,滞销品概率仅10%,遵循“七分选品、三分运营”原则[28]   智能化制造与产业升级 - 万宝科技工厂向数字化、智能化制造推进:机械臂完成性能测试,自动化物流小车穿梭,质量管控精确到克,立体仓库提升生产效率数倍[30] - 自动打包区超重或少放配件自动报警,少放一本说明书也能发现,智能化替代显著提升效率[30] - 万宝科技研发团队超百人,杭州、深圳、佛山均有团队,年研发投入超3000万人民币,有小样车间测试未来体量产品[35] - 国内家具产业带从珠三角转移至长三角,现向河北转移,安吉家具产业带向中高端升级,制造水平接近广东,为品牌转型奠定基础[35] - 万宝科技制定“五年规划”:目标2029年五个事业部年销量总额12亿美元,2024年预计销售额3亿美元,公司是浙江省“专精特新”企业[36] - 宋易霖定位“做设计的标品”,产品外观设计独特创新,2023年两款Best Seller,2024年增至十几个,年销售额2亿-3亿元[36]   行业趋势与未来展望 - 根据《亚马逊全球开店家具工厂转型跨境指南》,全球家具产业增长潜力巨大,2029年将突破9254亿美元,年均增速超12%[37] - 海外家具消费五大趋势:AI智感空间、提升睡眠幸福感、“看不见”的科技、户外露营、办公场景居家化[37] - 当前企业多属渠道品牌,非大众品牌,但利用产业资源突围,立志做长周期品牌,核心是“不能让别人轻易去模仿你的产品”[37] - 未来方向:宋易霖计划扩充团队和产品线,以需求侧为主导;熊友聪主张卷服务而非价格,在物流配送、安装等环节突破[36] - 新兴市场机会显现:捷安信布局美国与澳大利亚,万宝科技在中东市场做两年,三次试水墨西哥,计划第四次亚马逊试水[36]
 60岁霸总跳团舞,“美特斯邦威们”艰难自救
 36氪· 2025-09-24 19:27
 创始人回归与直播营销 - 美特斯邦威创始人周成建于2024年1月重新出山,试图扭转品牌颓势 [3] - 周成建通过抖音直播间进行新品发布会,最高在线人数突破20万,曝光次数超1087万,带来5.2万粉丝增量 [1][3] - 周成建在淘宝直播首秀销售额突破1500万元,观看人次达378万,最高单品成交额超170万元;第二场直播观看次数突破750万,成交金额超3000万元 [4]   战略转型举措 - 公司推出"5.0新零售模式",通过抖音本地生活售卖代金券,40余天销售额突破1亿,成交券数32万张,触达人群2000万次 [9][11] - 产品层面向潮流户外转型,实施"抓鸟战略",主打大牌平替的户外产品,Slogan改为"不寻常的户外,青春自在" [11] - 线下计划开设1万家生活馆,目标1000天内完成,2025年计划开出1000家;2024年7月在武汉开设首家本地生活体验馆 [8]   财务表现与经营数据 - 2024年全年营业总收入仅6.81亿元,同比下降49.79%;归母净利润-1.95亿元,同比暴跌715.45% [12] - 2025年上半年营收2.27亿元,同比下降45.23%;归母净利润993.03万元,同比缩水87.07%;扣非净利润仅66.64万元,同比下降91.79% [12] - 线上销售收入6434万元,下降4.98%;抖音官方账号2024年直播1233场,预估销售额1000万-2500万,2025年直播106场,预估销售额50万-75万 [12][13]   同业转型对比 - 森马以童装业务为压舱石,2024年巴拉巴拉品牌营收突破102.68亿元,占总营收70.21%;线下新开235家购物中心形象店,线上直播创新业务单场销售超5800万元 [17][18] - 以纯推出高端黑标系列,旗下潮流品牌TEEBOX计划2025年在高端商场开设20家门店;线上专供品牌A21曾获天猫双11男装销量第一 [21][23] - 拉夏贝尔通过贴牌授权业务在2024年618大促期间以1亿元销售额登顶抖音女装类目榜单,但存在品牌形象下滑风险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