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好房子建设
icon
搜索文档
什么是好房子?这个高规格论坛给出了“很懂你”的答案
南方都市报· 2025-10-27 10:20
政策导向与战略方向 - 中央城市工作会议要求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系统推进"好房子"和完整社区建设[4] - 深圳市以建设创新、宜居、美丽、韧性、文明、智慧的现代化人民城市为目标,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高质量推进"四好"建设[4] -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要求全链条提升住房设计、建造、维护、服务水平,将保障性住房率先建成好房子,引导商品房建成好房子[5] - 通过推动城市更新为抓手,统筹推进"四好"建设,加大产业培育,打造涵盖建材、家居、家电等多个领域的产业集群[5] 行业标准与技术体系 - 广东省组织编制《广东省绿色建筑评价标准》《数字家庭建设评价标准》《广东省保障性住房建设为"好房子"技术指引》等多项地方标准[4] - 中国建筑"好房子"营造体系以百姓需求为中心,锚定安全、舒适、绿色、智慧价值目标,以好标准为牵引,五好集成为方法[10] - 深铁置业构建以"六好"为目标、"六化"为路径的体系,编制《深铁好房子白皮书》,探索"轨道+物业"模式[10] - 中国金茂打造"三懂六境"科技好房体系,从热湿环境、风水环境、声光环境、安全环境、绿色环境、智慧环境六大维度提升品质[11] 金融服务与信贷支持 - 上海浦东发展银行围绕"四好"建设加强信贷投放,提供固定资产贷款、零售贷款、项目前端融资等专项贷款产品[9] - 中国农业银行深圳市分行在房产项目建设端落实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加强预售资金监管,在市民住房消费端提供专项额度支持[17] - 苏州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对购买二星级以上绿色建筑、"两智一全"等高品质住房的缴存人,贷款额度可上浮20%[16] 科技创新与智能化应用 - 推动建筑业向绿色化、工业化、智能化转型,打造深圳深铁前海时代尊府项目、珠海华发珠海湾智慧住宅小区项目等典型案例[4] - 华为全屋智能以"1+2+N"底层架构为支撑,通过智能主机实现设备稳定连接、控制与本地化隐私保护[15] - 华信永道为深圳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搭建AI应用架构,实现7×24小时全天候"问、办、评"伴随服务,将平均处理时间减少50%[14] - 支付宝结合MCP等大模型技术打造住房公积金AI助手,并通过区块链和数字身份认证等技术筑牢数据安全防线[17] 物业服务与社区治理 - 大力实施物业服务质量提升行动,推动物业服务进家庭,探索运用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质生产力要素提升服务水平[6] - 中海物业打造"六个一"好服务体系,细分"玖颂悦泊"四级服务标准,涵括精选奢享服务、品质生活服务、标准舒适服务、基础服务保障四个维度[14] - 建议落实房屋全生命周期安全管理制度,开发商应向物业服务企业移交详尽的房屋维护说明书,政府部门制定房屋维护修缮计划[13] 市场表现与城市实践 - 深圳市今年前三季度新房、二手房成交7.2万套,同比增长25.9%,去化周期缩短至12.5个月[8] - 深圳市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与供应,完善"一张床、一间房、一套房"保障性住房供应体系,扎实推进棚户区与老旧小区改造[8] - 支付宝支持灵活就业人员在线缴存住房公积金,试点住房公积金直租业务,联合相关企业为业主提供一站式缴费、通知、报事报修等服务[17]
深圳超80米住宅项目审批趋严 让购房者离“好房子”更近一步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24 23:56
政策核心内容 - 深圳市发布通知 明确建筑高度超过80米的住宅项目需在土地供应和消防审查环节征求消防救援部门意见 确保与消防救援能力相匹配 [1] - 通知规定 2025年5月1日起实施的《住宅项目规范》要求新建住宅建筑高度不得超过80米 [1] - 新规发布前已完成规划审批的特定项目(如土地整备、城市更新、保障性住房等)可继续按原审批规划推进后续工作 [1][4] 政策适用范围与影响 - 深圳新规将几乎所有土地项目纳入在内且未设置缓冲期 相较于其他城市执行更为急迫 [2][5] - 政策主要影响深圳以城市更新为主的住宅土地供应 部分高容积率项目若按新规执行可能面临负利润或回迁面积不足的问题 [5] - 北京为政策提供了两年缓冲期 2025年5月1日前取得用地批准的项目可按原标准审查 若在2027年5月1日前未取得规划许可证则需按新规执行 [6] 市场背景与趋势 - 超高层住宅曾盛行于市场高速上行期 重庆拥有超2200栋 武汉近1500栋 深圳拥有近290座200米以上高楼 [3] - 低容积率、低密度住宅地块逐渐成为土地市场供应主流 例如广州荔湾区地块容积率3.0限高80米 白云区地块容积率2.5限高70米 [3] - 北京和上海新供应住宅用地也向限高80米靠拢 如上海杨浦地块容积率2.5限高80米 北京朝阳地块容积率2.6限高80米 [3] 行业与购房者偏好变化 - 市场对超高层的接受度明显降低 购房者对高品质住宅的底线要求之一是低密度 高度不超过30层 [4] - 住宅限高80米被视为市场"利好" 意味着购房者离"好房子"更近 [2] - 在"好房子"建设要求下 住宅限高是持续改进方向 低密度、低容积率项目将引领市场进入"住房新时代" [7]
深圳将告别超高层住宅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24 22:48
政策核心内容 - 深圳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与住房和建设局联合发布通知,规定建筑高度超过80米的住宅项目需在土地供应和消防审查环节征求消防救援部门意见,确保与消防救援能力相匹配 [2] - 通知明确,在发布之日前已完成规划审批的各类项目(如土地整备、城市更新、保障性住房等)可继续按原审批规划推进后续工作 [2] - 该规定依据住建部发布的《住宅项目规范》,该规范明确新建住宅建筑高度不得超过80米,并于2025年5月1日起实施,意味着未来深圳住宅原则上将不超过80米 [2] 政策背景与市场趋势 - 在房地产市场高速上行期,超高层住宅一度盛行,例如重庆拥有超2200栋,武汉近1500栋,深圳拥有近290座200米以上高楼 [5] - 超高层住宅的兴起源于其能最大程度利用土地开发率,实现各方收益“共赢”,但在舒适度和安全性方面存在缺憾 [5] - 目前低容积率、低密度的住宅地块逐渐成为土地市场供应主流,有利于“好房子”建设,购房者对住宅要求提高,对超高层的接受度明显降低 [6] 各城市执行情况对比 - 在深圳之前,已有多座城市在新出让地块上施行限高80米的规定 [3] - 广州近期出让的地块中,荔湾区石围塘街道容积率为3.0限高80米,白云衡器厂地块容积率2.5限高70米 [5] - 上海杨浦东外滩地块建筑面积3.74万平方米,容积率2.5,建筑限高80米;北京朝阳太阳宫地块容积率2.6,限高80米 [5] - 北京为政策提供了两年的缓冲期,对于2025年5月1日前取得用地批准的项目,可按原标准审查施工图,若在2027年5月1日前未取得规划许可证则需按新规执行 [9] 深圳政策执行的影响与挑战 - 深圳版“限高”涵盖几乎所有住宅项目且未设“缓冲期”,在执行上最为急迫 [8] - 政策执行的主要挑战在于深圳住宅土地供应以城市更新项目为主,这类项目原容积率较高,若按限高80米规定,部分项目将出现“负利润”或回迁面积不够的情况 [8] - 有分析建议,对于城市更新项目应给予一定空间和缓冲期,在符合消防要求的前提下允许适当提高住宅高度,以尊重现实并避免项目停摆 [9] - 专家建议,即便住宅可超过80米,也必须在消防层面确保万无一失,消防设计必须通过验收,消防环节需前置 [10]
第138届广交会系列创新产品助力“好房子”建设
中国经济网· 2025-10-24 13:53
行业趋势 - 中国住房发展进入新阶段,从满足基本需求转向追求高品质,市场对住房品质和服务提出更高要求 [1] - “好房子”建设涵盖设计、建造、使用、服务全环节,需要上下游产业紧密配合与创新升级 [3] 公司核心产品与技术 - 公司自主研发镁翼复合板,专为“好房子”打造,具有轻质、保温、防火、防水、抗冲击、隔音等特性 [3] - 镁翼复合板容重仅约300kg/m³,是传统混凝土重量的12%,ALC墙板的60%,可降低运输和施工吊装成本30%至40% [3] - 板材施工为纯干法作业,安装便捷且可拆卸更换,通过绿色产品低碳认证,适用于医院、学校、办公楼等多种项目 [3] - 以镁翼复合板为核心打造装配式集成一体墙系统,集结构、功能、美学于一体,提供高效、智能、低碳的整体解决方案 [4] - 公司推出“山居”、“云旅”等系列模块化建筑产品,安装精度达±2mm,使建造房屋如同“搭积木” [5] - 模块化建筑产品搭载全屋智能家居和安防系统,与传统建造方式相比可缩短工期三分之一以上,减少建筑垃圾75%和施工噪音90% [5] 公司其他产品与服务 - 公司展示“绿健士空气质量监测仪”,可连续监控温湿度、甲醛等十余项指标,精度和灵敏度远超市场同类产品 [5] - 公司提供既有建筑幕墙检测技术服务体系,针对高层建筑幕墙安全检测难题提出系统解决方案 [5] - 公司还展示了移动储能电源与移动储能电焊机等产品 [4]
绿城揽入低密地块,广州“好房子”迭代进行时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22 20:04
广州土地市场趋势转变 - 今年以来广州土地市场出现明显转变 近郊和远郊区域频繁通过供应低密度地块吸引房企投资 [1][2] - 非核心区域加快低密度地块供应 增城 花都和番禺均有低密度地块上架 以顺应市场需求并推进"好房子"建设 [2][4][6] - 低密度地块能够给予房企更大设计空间 有助于打造梯户比优秀且空间尺度感强的产品 推动住宅市场产品迭代 [2][8] 黄沙岛地块交易详情 - 广州市番禺区黄沙岛地块经过16轮竞价 由绿城华南以总价约4.97亿元摘得 成交楼面价约2.59万元/平方米 溢价率约17.8% [2][3] - 该地块出让面积1.74万平方米 容积率1.1 建筑面积1.92万平方米 起拍价4.2亿元 楼面起价2.2万元/平方米 [2] - 地块具备南向江景 低容积率等优点 绿城计划打造以叠墅为主的产品 预计套均总价超过1000万元 [3][4] 低密度地块市场表现与潜力 - 黄沙岛地块溢价率约17.8% 刷新2023年以来番禺区涉宅用地溢价率最高纪录 成交楼面价跃升至2023年至今番禺区第二高 [3] - 番禺区别墅市场活跃 今年前9个月均价突破10万元/平方米的一手别墅成交占比15% 较去年同期提升12个百分点 二手别墅成交278套位列全市第一 [6] - 低密度住宅更贴合近郊和远郊区域市场需求 该区域人口密度相对较低 产品以别墅和低密度洋房为主 舒适度更高 [6] 政府规划与招商策略 - 广州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增城区分局表示要差异化营造与老城区不同风貌的高品质住宅区 打造高品质 低密度 定制化住宅产品 [6][7] - 政府将主动适应市场调控 结合片区规划和地块开发情况 以需定供策划供应稀缺低密优质居住用地 并提前研究规划方案大力开展招商推介 [7]
2025年9月统计局房地产数据点评:房价同比降幅继续收窄,新开工边际改善
太平洋证券· 2025-10-21 20:45
行业投资评级 - 报告对房地产开发和房地产服务子行业均未给出评级 [3] 报告核心观点 - 2025年9月房地产数据显示行业处于深度调整期,房价同比降幅继续收窄,新开工面积出现边际改善 [1][7] - 房地产市场销售仍处于低位,基本面继续走弱,但“好房子”建设作为高质量发展抓手,有望带动优质需求并缓解库存压力 [7][36] - 考虑到去年高基数,预计今年四季度行业各项指标同比压力较大,建议关注相关地方国企及开发商 [7][36] 销售情况 - 2025年1-9月全国商品房累计销售面积65835万平方米,同比下降5.5%,降幅较1-8月扩大0.8个百分点 [4][11] - 2025年1-9月全国商品房累计销售金额63040亿元,同比下降7.9%,降幅较1-8月扩大0.6个百分点 [4][11] - 9月单月商品房销售面积8531万平方米,同比下降10.5%;单月销售金额8025亿元,同比下降11.8%,但单月销售额同比降幅较上月收窄2.2个百分点 [4][11] - 分区域看,东部地区1-9月销售面积和金额同比降幅最高,分别为-8.0%和-8.9% [16] 价格走势 - 70个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宅价格9月环比下降0.4%,同比下降2.7%,同比降幅较8月收窄0.3个百分点 [5][17] - 一线、二线、三线城市9月新房价格同比分别下降0.7%、2.1%、3.4%,同比降幅均较8月收窄0.2-0.3个百分点 [5][17] - 70个大中城市二手住宅价格9月环比下降0.6%,同比下降5.2%,同比降幅较上月收窄0.3个百分点,已连续12个月收窄 [5][22][24] - 9月70城二手住宅价格环比全部下跌,为年内首次;新房价格环比上涨城市数量仅5个,创年内新低 [21][22][26] 开发投资 - 2025年1-9月累计开发投资完成额67706亿元,同比下降13.9%,降幅较1-8月扩大1个百分点;9月单月投资额7397亿元,同比下降21.3% [6][28] - 2025年1-9月累计新开工面积45399万平方米,同比下降18.9%,但降幅较1-8月收窄0.6个百分点;9月单月新开工面积5598万平方米,同比下降14.4%,降幅较上月大幅收窄5.9个百分点 [6][29] - 2025年1-9月累计竣工面积31129万平方米,同比下降15.3%;但9月单月竣工面积3435万平方米,同比提升1.5%,由负转正 [6][33] - 2025年1-9月累计施工面积648580万平方米,同比下降9.4% [33]
9月70城房价延续下行,外媒称“好房子”有望带动新房销售回温
环球网· 2025-10-21 08:58
房价整体走势 - 9月70个大中城市各线城市房价环比均下降,二手房价格全部下跌,63个城市新房价格环比下跌 [1] - 一线和二线城市新房价格降幅扩大,但北京新房价格环比由降转涨,其二手房价格同比和环比降幅均收窄 [1] - 各线城市房价同比降幅继续收窄,新房价格同比上涨城市数量有所增加 [1] 市场动态与价格表现 - 二季度以来新房价格整体呈现跌幅扩大态势,9月因价格竞争拉低了整体房价 [2] - 新房价格持续下跌,但整体房价环比和同比跌幅均在收窄,市场探底、触底趋势比较明显 [2] 供需与开发商因素 - 前期以“好房子”为代表的新房市场吸纳了部分购买力,但购房需求端后续乏力 [2] - 房地产市场疲软主要受开发商因素拖累,大型开发商近年来持续收缩经营和减少拿地,是导致房地产投资越跌越深的主因 [2] 政策与市场举措 - 近期大力推行“好房子”建设,以期在“金九银十”的房屋销售旺季带动新房销售回温 [2]
破解房屋运维难题 工业化内装重塑居住生命周期
北京商报· 2025-10-20 21:25
行业核心观点 - 工业化内装作为一种以工厂预制和现场装配为核心的新模式,正加速崛起,旨在从根源上解决传统装修的运维痛点,为居住生命周期重塑提供新路径 [1] - 该模式通过系统性解决方案,重新定义了居住的长期价值,并推动建筑行业向高质量、可持续方向发展 [9] 传统装修模式的痛点 - 传统装修依赖手工湿作业,在施工阶段易埋下漏水、墙面空鼓、隔声差等隐患,后期运维面临检修难、改造繁、成本高的困境 [1] - 卫生间漏水被称为“建筑癌症”,维修时需凿开瓷砖、破坏墙体,耗时费力且可能对建筑结构造成二次伤害,维修周期可长达半个月 [2] - 地暖管道、水管等隐蔽工程一旦渗漏需大面积开凿定位,维修周期长达半个月,产生大量建筑垃圾和噪音 [2] - 空间改造往往意味着“大拆大建”,产生大量建筑垃圾,可能影响建筑安全,且改造周期长、扰民问题突出 [5] 工业化内装的优势与解决方案 - 采用工厂预制化生产和现场干法作业,保证产品精度和品质稳定,大幅提升施工效率,减少粉尘、建筑垃圾和噪音污染 [5] - 整体卫浴像工厂定制的“盒子”,一体化底盘出厂前完成找坡、防滑处理,现场拼装,墙板用扣条连接,杜绝找坡偏差并实现双重防水保障 [4] - 采用管线分离设计和可拆装装饰部件,能快速定位并解决故障,大幅降低维护成本,维修成本较传统方式降低60%以上 [7][8] - 通过模块化设计与灵活装配逻辑,让空间更新无需“伤筋动骨”,实现灵活适配 [5] 全生命周期成本分析 - 传统装修初期价格相对便宜,但十年内维修成本可能达到初期费用的50% [8] - 工业化内装虽初期投入相对较高,但十年运维成本只有传统装修的20%,并能提升房屋保值率 [8] - 若要达到稳定的品质标准(如不漏水、不空鼓、隔声好),工业化内装的成本其实更低 [8] - 建筑使用年限至少50年,传统装修15年需大改,反复凿墙会破坏结构,而工业化内装能使房子在50年内保持良好状态,市场估值比传统装修房屋高15%—20% [8] 行业应用与前景 - 工业化内装正从“技术选项”变为“品质标配”,未来将在更多新建住宅与老旧小区改造中落地 [9] - 行业通过构建产品研发、生产制造、一体化设计、供应链系统管理、施工交付维保服务等全新的工业化“智装”交付体系来推动发展 [6]
行业数据|房价降幅收窄、竣工同比转正,行业回稳仍需蓄力攻坚
克而瑞地产研究· 2025-10-20 12:27
宏观经济总体运行 - 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101.5万亿元,同比增长5.2% [5] - 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35.45万亿元,同比增长4.8%,环比增长1.1%,比二季度回升0.1个百分点 [5] - 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为53.5%,拉动GDP增长2.8个百分点 [5] - 货物和服务净出口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为29.0%,拉动GDP增长1.5个百分点 [5] - 9月M1同比增长7.2%,增速较上月加快1.2个百分点,M2同比增长8.4%,较上月下降0.4个百分点 [5] 房地产销售与市场表现 - 9月全国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8531万平方米,销售额8025亿元,分别环比上升49%和43%,但同比分别下降10.5%和12% [8] - 前三季度商品房销售面积累计降幅5.5%,较上月增加0.8个百分点 [8] - 9月个人按揭贷款新增1027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11%,降幅收窄8.5个百分点 [8] - 9月商品房待售面积环比下降292万平方米,连续7个月下降 [8] - 9月共有上海、杭州、成都等8个城市新房价格同比上涨,为2025年以来上涨城市数量最多的一个月 [13] 房价变动趋势 - 9月一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同比下降0.7%,降幅比上月收窄0.2个百分点,其中上海上涨5.6% [13] - 二、三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同比分别下降2.1%和3.4%,降幅均收窄0.3个百分点 [13] - 一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下降0.3%,其中北京和上海分别上涨0.2%和0.3% [13] 行业供给与投资 - 前三季度房地产开发投资67706亿元,同比下降13.9%,9月投资7397亿元,同比下降21.3% [23] - 前三季度房屋新开工面积45399万平方米,下降18.9%,9月新开工面积5598万平方米,同比下降14.4%,降幅收窄5.9个百分点 [16] - 前三季度房屋施工面积648580万平方米,同比下降9.4% [16] - 9月房屋竣工面积3435万平方米,同比上升1.5%,为2024年以来首次单月同比转正 [19] 政策导向与行业展望 - 中央部委密集推进城市高质量发展,住建部5度部署相关工作,强调加快建设好房子和土地要素集约高效 [9] - 2025年以来全国已计划回收超2.2亿平方米宅地,前三季度城中村改造融资规模达687亿元,同比大幅增长147% [16][27] - 地方政府累计52次发文推进好房子建设,符合新规的项目去化率显著优于传统项目,如武汉新规项目首日去化率达40%,而老项目仅为5% [27] - 行业预计将通过供需两端共同发力构建新平衡,开发投资规模将进一步回落以与销售规模匹配 [28]
定调!2025年房地产走势定了,4.4万亿资金入场,市场迎来关键转折
搜狐财经· 2025-10-20 09:50
2025年两会期间,国务院总理李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用300余字定调房地产行业,提出"持续用力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并将"更大力度促进楼市股 市健康发展"首次写入总体要求。 这一表述较往年篇幅更长、覆盖范围更广,释放出中央稳楼市的空前决心。 与2024年"优化房地产政策"的基调不同,今年报告明确提及"实施适度宽松 的货币政策"和4.4万亿元地方政府专项债,重点用于土地收储、存量商品房收购等直接干预措施,相当于政府下场"消化库存"。 同时,报告删除房企化债具体部署,转向"统筹发展和安全",标志政策从"救火"转向"恢复"。 此外,"调减限制性措施""加力城中村改造"等表述,意味着限制性政策只减不增,超100万套改造计划将释放新一轮购房需求。 从数据来看,2025年1—4月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27730亿元,同比下降10.3%,住宅投资下降9.6%,但国房景气指数较年初小幅回升至93.86。 同期新房销售面积降幅收窄0.2个百分点,商品房待售面积减少522万平方米,释放出局部回暖信号。 政策效果已在一线城市初现:北京、上海新房价格环比止跌,杭州、成都土拍溢价率一度突破20%,部分地块溢价超100%。 这些迹象表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