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农业
搜索文档
淄博|淄博“丰”景正好
大众日报· 2025-09-23 09:17
丰收节活动盛况 - 2025年淄博市庆祝中国农民丰收节主场活动于9月20日在博山区八陡老街拉开帷幕,现场有歌舞表演、非遗展示和特色农产品展销 [2] - 八陡镇福山村的旱酥鱼等博山菜线上线下销售火爆,成为网友追捧的网红产品 [2] - 张店区三月三农场的灵芝、沂源县的沂源红苹果、黄金桃等特色农产品在丰收节上受到市民欢迎,拉近了与消费者的距离 [2] - 丰收节结合中秋国庆假期市场,举办第一书记派驻村优质农产品展销、巾帼好品展销等活动,并邀请电商平台参与,推动农产品出村进城 [2] 农业生产业绩 - 2025年淄博夏粮播种面积达146.41万亩,单产为463.72公斤/亩,总产为67.89万吨,单产和总产增幅均居山东省首位 [3] - 桓台县夏粮单产位列山东省县级第一 [3] - 2025年上半年,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实现149.3亿元,同比增长4.1% [3] - 2025年上半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7276元,同比增长5.3% [3] 农业产业升级与数字化 - 淄博市开展农业优势主导产业全链条数字化集成应用试点,打造粮食、蔬菜、黑牛等6条数字农业产业链 [3] - 累计建成数字农业农村重点项目115个,培育典型应用场景70个 [3] - 淄博市三级联创片区达105个,覆盖41%的行政村 [3] - 市级以上龙头企业有220家,拥有国家级优势特色产业集群3个、国家级农业产业强镇8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5个 [3] - 培育省级以上知名农产品品牌58个,绿色有机地理标志和名特优新农产品176个 [3] 农村改革进展 - 作为全国农村产权流转交易规范化整市试点,淄博在全省率先制定相关地方性标准 [3] - 累计完成产权流转交易1.42万宗,交易金额达23.56亿元 [3]
第三届中国猕猴桃博览会举行 推动产销精准对接谋共赢
新华财经· 2025-09-23 05:08
新华财经北京9月22日电近日,第三届中国猕猴桃博览会暨第十四届猕猴桃产业发展大会、2025年"土特产"猕 猴桃专场推介活动在国家级(眉县)猕猴桃产业园区举行,实现"博览会+产业发展大会+专场推介"三大平台深 度融合。 本次大会以"让世界共享猕猴桃美味"为主题,9月19日至21日举办"一带一路"猕猴桃国际贸易对接会、中国果 品流通协会猕猴桃分会换届会、陕西省猕猴桃全产业链建设现场会等多场高规格论坛及专题研讨会,开展百亿 果蔬采购基地行、生态农庄采摘体验、《乡村中国说》新闻会客厅、眉县猕猴桃溯源推介等多场活动。 开幕式上,农业农村部信息中心主任王小兵与眉县人民政府县长张小平签订《共同推进数字农业建设战略合作 框架协议》;陕西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贺军平为眉县颁授"省级农产品加工园区"牌匾;陕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二级巡视员马生学发布陕西省《猕猴桃生产标准综合体》地方标准。会上发布了《2025年中国·眉县猕猴桃指 数》,并为全国首张"猕猴桃主题借记卡"揭牌。 大会设立了"土特产"猕猴桃大集、果园智能机械展、优质品牌农资展、"宝农优品"展、乡村非遗文化展、美食 品鉴等7大特色展区,200多个标特装展位,全方位展示国内外猕猴 ...
赋能现代农业,畅通供需循环!深圳农业科技与服务对接活动成效显著
南方农村报· 2025-09-20 21:32
赋能现代农业, 畅通供需循环! 深圳农业科技与 服务对接活动成 效显著_南方+_ 南方plus 9月19日,由深 圳市农产品质量 安全检验检测中 心(以下简 称"深圳市农检 中心")主办的 2025年深圳市农 公司分享了深圳 绿色农业的创新 与集成技术,为 参会企业提供了 可复制的绿色发 展模式;深圳农 科玉种业有限公 司则聚焦深圳特 色农产品品牌建 设,分享了品牌 打造的成功经 验;深圳市天天 学农网络科技有 限公司通过社会 化服务模式创新 的实践案例,展 现了农业服务的 新思路与新方 法。 业科技下乡暨农 技推广社会化服 务技术供需对接 活动在南山智谷 产业园成功举 行。 本次活动以科技 赋能·精准对接 为主题,通过案 例分享、技术展 示、需求对接和 座谈会等多维形 式,搭建起农技 推广机构、科研 单位、社会化服 务组织与农业经 营主体的精准对 接平台,有效推 动农业科技与社 会化服务深度融 合。广东省农业 技术推广中心相 关负责人莅临指 导,深圳市乡村 振兴和协作交流 局处室负责人、 农业企事业单位 及行业协会代表 共计46家农业企 业、80余人参加 本次活动。 在案例分享环 节,深圳市瑞德 安环境技术 ...
从玉智农涨超5% 公司深化低空经济与数字农业融合 加码布局智慧农业板块
智通财经· 2025-09-19 14:30
公司股价表现 - 股价上涨7.69%至0.56港元 [1] - 成交额达1065.78万港元 [1] 公司战略合作 - 全资子公司华南领航低空产业投资(深圳)有限公司与大气候物联网科技(广州)有限公司及华南数字农业科技(深圳)有限公司达成战略合作 [1] - 合作聚焦低空经济与数字农业深度融合 [1] - 合作有望拓展智慧农业板块布局 [1] 行业政策环境 - 国家战略聚焦低空经济新赛道 [1] - 低空物流和低空旅游应用场景先行 [1] - 低空经济相关政策逐步细化 [1] 行业发展前景 - 低空经济产业链呈现规模化发展态势 [1] - 行业规模持续扩大 [1] - 布局相关产业链的企业将率先受益且投资价值凸显 [1]
港股异动 | 从玉智农(00875)涨超5% 公司深化低空经济与数字农业融合 加码布局智慧农业板块
智通财经网· 2025-09-19 14:11
股价表现 - 公司股价上涨7.69%至0.56港元 成交额达1065.78万港元 [1] 战略合作 - 全资子公司华南领航低空产业投资与大气候物联网科技及华南数字农业科技达成战略合作 [1] - 合作聚焦低空经济与数字农业的深度融合 拓展智慧农业板块布局 [1] 行业前景 - 国家战略聚焦低空经济新赛道 低空物流和低空旅游应用场景先行 [1] - 低空经济产业链呈现规模化发展态势 相关政策逐步细化 [1] - 行业规模持续扩大 布局相关产业链的企业将率先受益 [1]
高标准农田怎么建怎么管——来自黑龙江北大荒集团的调查
新浪财经· 2025-09-19 08:03
高标准农田建设进展 - 黑龙江省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近1.2亿亩居全国首位 粮食总产量达1600.34亿斤占全国11.3%连续15年全国第一 [1] - 北大荒集团2024年底建成高标准农田3138万亩占永久基本农田比例超80% [1] - 七星农场项目总长12.64公里覆盖3个管理区近300户农户 采取"中间机耕路+两侧格田"模式提升农田规整度 [1] 农田改造技术方案 - 水田区进行格田化改造 旱田区实施侵蚀沟治理 田块整治工程投资占比达31.82% [2] - 秦玉秋承包田由70块小池田合并为10块大池田 亩产突破1400斤 年节省机耕费人工费近万元 [3] - 军川农场通过格田/道路/涵洞/排水沟改造 有效种植面积扩大 雷玉清承包地增加4.8亩耕种面积 [3] 智慧农业技术应用 - 二九〇农场部署物联网设备与智能数控灌排系统 实现一体化闸门与超声波水位计精准控制 [3] - 军川农场515.8亩试验田配备物联网虫情测报灯/田间气象站/孢子捕捉仪等智能设备 [3] - 七星农场建立百亩/千亩/万亩三级智慧农业示范区 实现农业生产精准化智能化向无人化转型 [3] 数字化管理平台 - 建三江分公司开发"数字三江一体化云平台" 集成智能叶龄诊断/智慧施肥灌溉/气象预报/灾害预警功能 [3] - 平台每10分钟传回土壤含水率/氮磷钾含量实时监测数据 替代传统"摸土看天"模式 [3] - 全环节智能管控系统覆盖耕种管收流程 实现数字技术与农业生产深度融合 [3] 项目投资与工程实施 - 宝泉岭农场投资4632万元建设2万亩高标准农田 完成田块平整3369亩及沟道护砌10.119公里 [4] - 普阳农场建立每周灌排设施检查/每月田间道路巡查制度 每年3月1日至11月30日为固定巡视期 [4] - 北大荒集团建立集团/分公司/农牧场三级管护体系 确保管护工作有主体/人员/资金/标准/监督/考核 [5]
高标准农田怎么建怎么管
经济日报· 2025-09-19 06:12
高标准农田建设成效 - 黑龙江省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近1.2亿亩居全国首位 粮食总产量达1600.34亿斤占全国11.3% 连续15年全国第一 [1] - 北大荒集团2024年底建成高标准农田3138万亩占永久基本农田68.98% 2024年计划新建101万亩总投资24.02亿元 [2] - 七星农场通过格田改造提高有效插植面积3%-4% 实现亩增产15-21公斤 [2] 农田改造技术模式 - 采取"中间机耕路 两侧为格田 四周为水渠"改造模式 田块整治工程投资占比达31.82% [2][3] - 水田区进行格田化改造 旱田区进行侵蚀沟治理 优先开展田块整治和灌排体系建设 [3] - 小田变大田后农机作业效率提升 七星农场种植户年节省机耕费人工费近万元 插秧进度提前 [4] 产能提升效果 - 军川农场种植户通过改造增加4.8亩有效耕种面积 年度增收4800元 [4] - 二九〇农场通过智能灌溉系统亩产提升约30斤 [5] - 七星农场配备北斗导航自动驾驶系统2320套 辅助直行插秧面积超80% 亩节约灌溉用水30立方米以上 亩平均增产25公斤以上 [7] 智慧农业应用 - 二九〇农场使用物联网设备连通智能化数控灌排系统 农户通过手机APP实现自动灌溉 [5] - 军川农场试验田配备物联网虫情测报灯 田间气象站 孢子捕捉仪等设备 实时传回作物生长数据 [6] - 建三江分公司建立"数字三江一体化云平台" 实现农业大数据可视化监测和科学诊断 传感器每10分钟传回一次数据 [8] 管护机制建设 - 宝泉岭农场每500亩农田配备1名专职管护员 已培训管护人员85人次 [10] - 普阳农场实施网格化管护机制 每周检查灌排设施 每月检查田间道路 每季检查农田防护 [10] - 建立集团 分公司 农牧场 管理区 作业站五级管理体系 确保工程设施得到定期维护 [11] 综合效益体现 - 农田从低洼易涝地变为高产稳产田 土地承包从"没人要"变为"抢不着" [2][5] - 建三江分公司累计开展水旱田耕种管收全场景智能农机作业2300万亩 [7] - 种植户实现单人管理355亩水田 从"摸土看天"转变为动手指远程监控 [9]
浦北陈皮数据产品深圳上市,数字化赋能冲刺百亿目标
南方农村报· 2025-09-18 21:03
事件概述 - 浦北陈皮种植仓储数据产品在深圳河套科创中心举行的全国乡村振兴和特色产业数据产品集中上市仪式上正式上市 [1][2][3][4][5][6] - 该数据产品获颁“上市证书”和“数据产权登记证书”双认证 [20][21][27] 产业发展规模与目标 - 浦北陈皮是浦北县“一县一业”核心产业 大红柑种植面积增至19万亩 [8][9] - 2024年鲜果总产量16万吨 全产业链产值达60亿元 2025年产值有望突破80亿元 [9] - 产业规划了4720亩陈皮产业园 总投资58亿元 目标打造百亿产业 [10][11][39] 数字化与智能化建设 - 建成广西首个AI赋能陈皮智能公共仓 实现全方位监控、数据监测和智能化管理 [12][13] - 在建2栋陈皮智能仓 建筑面积达3万平方米 储存量可达2500吨 [14] - 数据产品应用覆盖质量监管、品牌防伪、过程溯源上链及追溯查询等场景 [28][29][30] 数据产品的应用价值 - 使种植、仓储等关键环节数据透明化、可追溯 助力加工厂商精准选料保障品质 [30][31] - 帮助销售商依据库存周转数据调整营销策略 避免滞销或断货 [31] - 为监管部门全链条溯源提供支撑 为科研机构品种改良研究提供数据 [32][33] 品牌建设与市场推广 - 积极推动“浦北陈皮”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申报及区域共用品牌建设 [17][18] - 组织参加各类博览会、产销对接活动 提升知名度和影响力 [16][17] - 打造“陈皮+N”矩阵 推进文旅融合 升级多元经济 [18][19] 战略合作与行业影响 - 数据产品将择优编入《中国乡村振兴数据产品典型案例集》在全国推广 [23][24][25] - 活动现场发布五大创新平台 助力县域经济实现从单点赋能到系统赋能的跨越 [44][45][46][47] - 主办方与20个单位进行签约 达成全面战略合作 形成“政府+企业+平台”多元协同推进乡村振兴的新模式 [48][49][50]
2025年中国(广西)—东盟农业与减贫合作会议在南宁举行
中国新闻网· 2025-09-18 20:01
中新网南宁9月18日电 (记者 杨陈)中国(广西)—东盟农业与减贫合作会议18日在南宁召开。会议旨在汇 聚各方智慧,持续打造促进区域农业合作与减贫事业的重要对话机制。 图为会议现场。罗华飞 摄 图为会议现场。罗华飞 摄 当天,会议倡议各方以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建设为新起点,共筑智慧农业合作新格局,共建数字技 术协同创新体系,共推普惠减贫项目,共促多层次合作机制,携手绘制农业现代化与乡村振兴新图景, 为构建更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贡献力量。 据悉,本届中国—东盟博览会还首次设置了"AI+农业"展区,集中展示智慧农机、农业大数据平台等一 批前沿技术应用成果。广西农业国际合作展组织区内100多家农业企业参展,重点推介广西六堡茶、横 县茉莉花茶、火龙果、畜禽加工品等"桂字号"特色农产品,有效拓展了广西与东盟在农业科技、经贸等 领域的合作空间。(完)【编辑:陈海峰】 本次会议以"共话智慧农业与减贫合作,携手发展新质生产力"为主题。中国、文莱、柬埔寨、缅甸等国 家的农业部门代表,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驻华代表,相关专家学者、企业代表等,围绕智慧农业技术 创新、减贫模式、资源优化配置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等议题开展深入交流 ...
统筹协同发展数字农业
经济日报· 2025-09-18 06:07
近年来,我国持续推动物联网、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种植业、畜牧业、渔业 等深度融合,农业数字化进程明显加快。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超63%,农业生产 信息化率接近30%,现代设施农业种植面积达4000万亩。截至今年1月,农业农村部累计支持建设国家 数字农业创新中心、分中心34个,智慧农业创新应用项目116项。数字技术的广泛运用,为传统农业转 型升级注入新动能。 政策层面,党中央、国务院先后出台《数字农业农村发展规划(2019—2025年)》《数字乡村发展行动 计划(2022—2025年)》《"十四五"数字农业建设规划》等文件,作出"实施大数据战略和数字乡村战 略""大力推进'互联网+'现代农业"等部署安排,明确"以数字技术与农业农村经济深度融合为主攻方 向""加强数字生产能力建设"等重点任务,为"数字+"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构建提供了制度保障。 不过,当前农业数字化转型仍面临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基础设施尚不完善,技术与产业融合深度不 足,高素质人才缺乏等问题,导致部分数字农业产业投入高、周期长、转化率低,高端科技成果供给与 应用不足。对此,还需产业政策、企业主体与消费者三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