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益市场投资
搜索文档
“买入”
中国基金报· 2025-08-06 13:39
股票ETF市场资金流向 - 8月5日股票ETF市场净流入资金13.57亿元,全市场1166只股票ETF总规模达3.80万亿元,份额增加20.31亿份 [2][3][4] - 细分品类中港股市场ETF净流入31.86亿元居首,行业主题ETF净流入14.47亿元次之,其中港股通互联网单日净流入7.29亿元 [4] - 5日内恒生科技指数资金流入超93亿元,港股通互联网流入超30亿元,显示资金持续加仓港股科技板块 [4] 热门板块及产品 - 资金流入前五板块为港股医药(12.8亿元)、港股互联网(7.3亿元)、港股科技(7.1亿元)、证券(4.0亿元)、港股金融(3.7亿元) [4] - 单只产品中港股通互联网ETF(7.14亿元)、港股创新药ETF(5.71亿元)、港股通创新药ETF(4.12亿元)净流入领先,显示创新药与互联网科技赛道受追捧 [5] - 头部基金公司表现突出:易方达ETF单日规模增加52.8亿元,旗下香港证券ETF(3.4亿元)、机器人ETF(1.9亿元)等贡献显著 [5] 宽基ETF资金动向 - 宽基ETF出现36.24亿元净流出,上证50指数单日净流出13.64亿元居首,反映部分资金在沪指站上3300点后获利了结 [7][9] - 净流出产品中沪深300ETF(-2.32亿元)、中证500ETF(-1.86亿元)等宽基指数ETF居多,而游戏ETF(-3.88亿元)、医疗ETF(-2.32亿元)等行业ETF同步流出 [10] 市场趋势研判 - 华夏基金分析当前万得全A换手率处于历史中等水平,主要宽基指数反弹幅度较2007/2015年牛市仍有差距,认为市场未过热且存在上涨空间 [10] - 易方达基金经理指出市场估值合理,若流动性及盈利预期改善将具备向上动能,成长领域结构性机会突出 [11]
银行理财“跑步”打新,宁银理财7只产品成功入围三只新股
华夏时报· 2025-08-05 15:47
A股IPO市场表现 - 今年A股共有59家新上市公司 其中52家上市首日股价涨幅超过100% 16家涨幅达300%以上 [2] - 新股首发募资总额达615.195亿元 当前未有破发情况出现 [8] - 江南新材 广信科技 鼎佳精密位列首日涨幅前三 涨幅分别为606% 500%和479% [9] 银行理财公司打新参与情况 - 已有9家银行理财公司在中国证券业协会注册成为网下投资者 包括浙银理财 招银理财 兴银理财 宁银理财 南银理财 交银理财 徽银理财 光大理财和工银理财 [7][8] - 宁银理财成为新晋"打新王" 其入围网下打新产品数量在所有银行理财公司中排名第一 [2] - 光大理财为行业内首家参与网下打新的银行理财公司 其混合类产品于6月下旬成功参与信通电子网下打新 [4] 宁银理财打新操作细节 - 宁银理财共有7只产品成功参与网下打新 包括对汉桑科技申报29.30元/股各900万股 对天富龙申报25.14元/股分别1000/1260/1260万股 对广东建科申报7.36元/股各3000万股 [3] - 公司权益投研团队达20人 分为消费 制造 周期 科技四个小组 覆盖全部一级行业和数百家重点公司 [6] - 选择申购标的时重点分析行业发展趋势 公司竞争优势及财务数据 [6] 打新政策变化 - 3月28日IPO承销新规实施后 银行理财被纳入"A类投资者"范畴 成为IPO优先配售对象并与公募基金享受同等政策待遇 [4] - 多部门通过优化入市渠道 扩大权益投资规模 给予同等政策待遇等方式鼓励理财资金加强权益市场投资 [10] 打新标的财务表现 - 汉桑科技2024年营收同比增长40.98% 净利润同比增长86.52% [5] - 广东建科2023年营收增长7.67% 2024年增长3.72% 净利润2023年下降3.50% 2024年增长7.46% [5] - 天富龙2023年营收增长29.53% 2024年增长15.14% 净利润2023年增长20.47% 2024年增长5.19% [5] 理财产品收益表现 - 光大理财"阳光橙增盈绝对收益策略"产品近一年折合年化收益率达7.09% 近三月达6.85% 远高于混合类产品平均收益水平 [9] - 存续的46只权益类理财产品中38只今年以来年化收益率为正值 16只超10% 26只超5% 2只超20% [11] - 多家理财公司近期因"止盈"而提前终止固收增强类理财产品 [11] 多元化权益投资策略 - 工银理财通过固收+港股IPO打新策略产品投中三花智控 海天味业和IFBH 胜率达100% [10] - 招银理财 兴银理财等借道ETF布局权益市场 中银理财 民生理财等发布被动指数投资策略产品 [10] - 宁银理财针对不同风险等级产品进行不同比例资产配置 并推出多种主题型产品 [10]
买入!
中国基金报· 2025-07-25 13:42
市场资金流向 - 7月24日A股市场窄幅震荡,沪指站上3600点,两市成交额达1.9万亿元 [2] - 当日股票ETF资金净流入17亿元,中证1000、沪深300、中证500等宽基ETF及港股金融、港股互联网ETF吸金力度居前 [3][6] - 同日中证A500ETF、创业板ETF、科创50ETF、医疗ETF等净流出较多,其中中证A500ETF合计净流出9.5亿元,创业板ETF净流出8亿元 [9][10] 港股ETF表现 - 7月以来港股证券、非银、互联网及科技ETF净流入达200亿元级别,其中港股通互联网指数5日净流入41亿元,香港证券ETF净流入25亿元 [3][7] - 头部基金公司中易方达香港证券ETF单日净流入7.7亿元,华夏港股通金融ETF净流入2.44亿元 [7] - 港股通互联网ETF(585.35亿元规模)和香港证券ETF(184.91亿元规模)分别以7.91亿元和7.71亿元净流入位列资金流向排行榜第三、四位 [8] 宽基ETF动态 - 华泰柏瑞沪深300ETF以12.74亿元净流入居首,南方中证1000ETF以11.98亿元紧随其后 [6][8] - 全市场股票ETF总数达1151只,总规模3.82万亿元,易方达基金ETF规模单日增加70.5亿元至6854亿元 [5][7] - 华夏上证50ETF和中证1000ETF单日分别净流入5.09亿元和2.8亿元,规模分别达1708.36亿元和405.45亿元 [7] 行业观点 - 易方达基金经理刘健维认为当前市场估值不高,流动性改善后具备向上动能,成长领域机会显著 [10] - 博时基金赵宪成指出港股科技和互联网企业仍有上行空间,尽管恒生指数估值处于近年高位 [11][12]
权益市场热度不减,多只公募FOF单周收益率超4%,创新药、稀土等行业备受关注
搜狐财经· 2025-07-21 17:55
权益市场表现 - 上证指数连续四周收出周阳线,创新药、稀土等行业受关注 [1][2] - A股多类指数延续上涨趋势,上游算力业绩超预期,通信板块牵引市场持续上涨,上证指数站稳3500点 [3] - 二季度行业走势分化,银行等红利类资产表现突出,军工、创新药、游戏和新消费等高景气细分板块表现亮眼 [2] 公募FOF业绩 - 部分权益类FOF单周净值涨幅超过4%,工银睿智进取一年A上周净值增长率达4.12%,为股票型FOF中业绩最好 [2] - 混合型FOF中交银智选星光A单周净值增长率达5.11%,为所有FOF中业绩最高 [2] - 绩优基金关注主动型产品和细分行业指数投资机会,配置方向包括创新药、稀土、军工等 [3][4] 基金配置方向 - 工银睿智进取一年A重仓广发中证香港创新药ETF、汇添富国证港股通创新药ETF等,相关产品近期涨幅居前 [2] - 国泰行业轮动A新进重仓嘉实中证稀土产业ETF、国泰中证沪港深创新药产业ETF、国泰中证军工ETF等 [4] - FOF穿透后权益仓位结构分散,偏向成长类基金、全市场型基金、黄金及黄金股基金、港股基金等 [4] 行业展望 - 军工板块有望迎来景气向上拐点,2025年作为"十四五"收官之年,延迟订单已恢复,景气度潜力较高 [5] - 业内机构普遍看好军工、创新药等细分行业下半年投资机会 [5]
下半年投资“风向标”出炉 基金公司集体掘金科技与消费赛道
证券日报· 2025-07-01 00:16
经济基本面 - 中国经济已跨越最艰难的调整期,高质量发展态势持续巩固,正处于新旧动能转换的关键转折点 [2] - 美联储预计下半年启动降息周期,欧洲央行释放鸽派信号,全球主要央行进入降息通道或缓解人民币汇率压力 [2] - 国内财政政策通过专项债、超长期特别国债等工具精准支持基建与战略性产业,货币政策维持"适度宽松"基调,预计下半年或有1次至2次降准及LPR下调 [2] - 政策工具箱充足,新动能逐步释放,经济有望在波动中实现韧性增长 [2] 权益市场投资机会 - A股市场在当前估值水平下具备向上的潜在支撑,内生增长与政策红利的共振或将推动市场走出独立行情 [3] - 科技赛道被重点关注,AI板块有望在下半年迎来较好表现,中国AI产业在全球竞争力强劲 [3] - 2025年或为人形机器人量产元年,未来十年有望成为极具成长性的黄金赛道,投资机会可从供应链公司和拓展机器人业务的企业两个维度挖掘 [3] - 半导体行业建议维持30%至50%的ETF底仓,搭配红利类ETF进行"哑铃策略"配置 [4] 消费板块投资逻辑 - 精神消费、性价比消费和消费品牌"出海"构成新消费的中长期投资逻辑 [4] - 潮玩兼具"消费+情感+收藏+社交"属性,零食量贩折扣业态是性价比消费的典型代表 [4] - 建议把握新消费崛起的中期趋势,沿体验式消费、AI+消费、服务消费等新型消费形式挖掘机会 [4] 债券市场展望 - 债券市场偏积极的大方向未改,前期短期震荡调整已结束 [5] - 建议积极拥抱票息资产,以偏多思维参与波段交易 [5] - 银行二级债虽利差较低但仍具配置价值,转债估值处于中性水平,有望成为下半年超额收益的重要来源 [5] - 利率债短期内收益率或继续保持震荡,可维持中性偏多仓位,中长期利率下行概率较大 [5] 资本市场整体展望 - 中国资本市场在全球政经格局演变和技术迭代背景下展现出独特韧性和活力 [6]
首席来了|前海开源杨德龙:年轻人不要急于买房,把握权益市场投资机会
中国经营报· 2025-05-20 22:53
存款利率与资本市场 - 当前央行维持低利率水平,有助于资本市场走强,推动"存款搬家",激活资金流动性[1] - 过去四年居民存款新增约60万亿元,总规模达160万亿元[1] - 低利率环境下权益资产可能获得超额收益,因利率在股票定价模型中处于分母端[1] 居民资产配置趋势 - 我国家庭资产配置中房产占比从60%降至50%,股票和基金占比仍低于5%,存款增加[4] - 美国家庭资产配置股市占比50%以上,房产低于30%,显示我国权益资产配置空间大[4] - 未来趋势是减少房产配置比例,增加优质股票或基金的配置比例[5] 权益类资产投资机会 - 科技股领涨,人形机器人被定位为未来产业,可能成为第四大产业赛道[6] - 消费白马股估值低于历史平均水平,品牌消费品长期值得关注[7] - 红利股如银行、电力板块低估值高股息,符合大资金要求[8] 年轻人资产配置建议 - 年轻人不宜急于买房,因房产投资回报率下降,租房更划算[10][11] - 30岁以下人群可配置50%权益类资产,30%低风险产品,20%黄金[9] - 年轻阶段应保留试错机会,提升投资能力,争取财产性收入[11] 不同年龄段配置策略 - 40岁人群权益类资产占比可降至40%,50岁进一步降至30%[10] - 老年人应以稳健为主,大部分资产配置低风险固定收益类产品[12] - 老年人可小部分资金投入权益类产品适度提升收益[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