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热管理

搜索文档
有机硅概念上涨1.92%,6股主力资金净流入超千万元
证券时报网· 2025-05-16 18:31
有机硅概念板块表现 - 截至5月16日收盘,有机硅概念上涨1.92%,位居概念板块涨幅第9,板块内28股上涨 [1] - 涨幅居前的个股包括集泰股份(涨停)、宜安科技(+14.40%)、远翔新材(+11.08%)、华密新材(+10.24%) [1] - 跌幅居前的个股包括ST宏达(-2.17%)、宏柏新材(-2.12%)、ST新亚(-1.86%) [1] 资金流动情况 - 有机硅概念板块获主力资金净流入6.02亿元,20股获主力资金净流入 [1] - 6股主力资金净流入超千万元,宜安科技净流入3.84亿元居首,中旗新材(8799.18万元)、兴发集团(7638.82万元)、新安股份(5608.42万元)紧随其后 [1] - 主力资金净流入比率最高的个股为新安股份(22.24%)、兴发集团(19.35%)、宜安科技(16.89%) [2] 个股资金明细 - 主力资金净流入较高的个股包括回天新材(2592.97万元,流入比率9.23%)、大全能源(1159.69万元,流入比率7.82%) [2] - 主力资金净流出的个股包括集泰股份(-3132.99万元,流出比率3.12%)、ST新亚(-828.77万元,流出比率13.19%)、宏柏新材(-274.64万元,流出比率6.19%) [3][4] 市场对比 - 其他涨幅居前的概念板块包括PEEK材料(+3.40%)、可控核聚变(+2.76%)、草甘膦(+2.72%) [1] - 跌幅居前的概念板块包括赛马概念(-1.41%)、自由贸易港(-1.12%)、养鸡(-1.06%) [1]
飞龙股份:全资子公司收到热管理模块定点通知函
快讯· 2025-05-15 17:40
公司动态 - 飞龙股份全资子公司收到某知名自主品牌汽车公司《项目定点通知函》,成为其某项目水侧热管理模块供应商 [1] - 该项目生命周期内预计销售收入达到披露标准 [1] - 该定点通知函体现了客户对公司研发实力、产品质量及生产能力的全面认可 [1] - 该订单巩固了公司热管理集成模块产品的市场地位 [1] - 该定点通知对本年度业绩不会产生影响 [1] 行业影响 - 该事件表明汽车热管理模块市场持续活跃,自主品牌汽车公司在该领域加大布局 [1] - 热管理集成模块产品在汽车产业链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1]
银轮股份(002126):汽车热管理老牌龙头,液冷行业新星
源达信息· 2025-05-14 13:30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买入 [3] 报告的核心观点 - 银轮股份是热管理行业龙头,2005 - 2024年营业收入复合增速达19%,产品多元化发展,从商用车拓展至多领域,2023年成立数字能源事业部作为第三成长曲线 [1] - 液冷行业在储能、数据中心、超充领域多点开花,预计2025年中国数据中心液冷、储能液冷、超充液冷市场规模分别为140亿元、121.5亿元、31.7亿元 [1][2] - 银轮股份凭借车规级技术向液冷领域拓展,产品矩阵齐全,有望受益于液冷行业放量,汽车热管理业务提供稳健基本盘,预计25/26/27年营业收入156/186/219亿元,同比分别+23%/19%/17%,归母净利润11.0/13.5/16.3亿元,同比+40%/23%/21%,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深耕热管理行业,产品多元化发展 - 公司介绍:银轮股份深耕热管理行业四十余年,前身是1958年的天台机械厂,抓住商用车国产化替代需求进入热交换领域,2007年深交所上市,战略决策把握行业趋势,从商用车拓展至多领域,有望在机器人领域持续高成长,2005 - 2024年营业收入复合增速达19% [9][10] - 财务数据:2005 - 2024年营业收入从4.85亿元提升至127.0亿元,年均复合增速18.8%,2024年总营业收入127.02亿元,同比增长15.28%,归母净利润7.84亿元,同比增长28%;2025年一季度总营业收入34.16亿元,同比增长15.05%,归母净利润2.12亿元,同比增长10.89%;2024年数据中心液冷业务营业收入10.27亿元,同比增长47.44%,占总收入8.08%;近四年净利率持续提升,2024年和2025年一季度净利率7% [12] - 股权结构较分散,董事长徐小敏直接持股6.66%,间接持股0.19%,总计持股6.85%,其子徐铮铮间接持股3.64%,两人合计持股10.30%;2022年发布股票期权激励计划,授予5130万份,激励对象包括董事等,考核年度为2022 - 2025年,2023年激励计划顺利完成,2024年归母净利润指标达成,2025年考核目标是归母净利润不低于10.5亿元,营业收入不低于150亿元 [21][23] 液冷行业:储能 + 数据中心 + 超充多点开花,“从1到N”放量在即 - 温控核心技术分为风冷和液冷,液冷占比将逐步提升:温控底层技术主要分风冷和液冷,2023年液冷在数据中心占比约25%,2025年预测提升至40% - 50%,2025年液冷储能占比超40%;液冷可分为间接冷却和直接冷却,91%为冷板式,8%为浸没式,1%为喷淋式;液冷具有换热效率高、节能、成本低、空间利用充分等优势 [24][25][28] - 液冷产业链:温控底层技术同源,多赛道企业纷纷入局:上游为零部件及液冷设备供应商,中游为液冷方案供应商,多赛道企业入局,下游为应用方,包含储能、数据中心、超充等领域;2024年液冷服务器市场占比前三的厂商分别是浪潮信息、超聚变和宁畅,占据七成左右市场份额 [43][46][47] - 数据中心液冷:功耗、政策、成本驱动数据中心液冷2025年“从1到N”:单芯片功耗和机柜功率密度提升,超过传统风冷上限,驱动液冷从“选配”转为“必配”;政策严控PUE值,催化液冷散热加速应用;芯片端、服务器端、运营商端协同推进液冷应用;预计2025年数据中心液冷市场规模140亿元 [50][53][64] - 储能液冷:渗透率持续提升:热管理是储能系统安全性保障的关键一环,储能温控技术包括风冷、液冷等四种;发电及电网侧的中大型储能项目使用液冷比例更高,中国液冷占比约20% - 25%,其中发电侧/电网侧储能液冷占比约30% - 40%;测算2025年中国储能液冷市场空间121.5亿元 [67][71][72] - 超充液冷:车桩共同推进液冷技术应用:高功率快充趋势下,液冷超充逐步渗透,政策支持超充桩建设,华为发布全液冷超充方案;预计2025年液冷超充市场规模31.7亿元 [74][75][77] 银轮股份:从汽车热管理龙头到液冷龙头 - 凭借车规级技术,向储能和数据中心液冷拓展:液冷产业链中游竞争格局未稳定,银轮股份具备技术积累和大客户资源优势;液冷产品布局齐全,数字能源业务板块增长迅速,在手订单充足,2024年累计获得超300个项目,达产后新增年销售收入约90.73亿元,其中数字能源业务9.53亿元;绑定储能、数据中心头部大客户 [79][82][85] - 汽车热管理业务稳健,提供稳定基本盘:银轮股份是汽车热管理龙头企业,竞争实力强,具备全领域热管理产品配套能力,在手订单充分;坚持国际化布局,属地化生产响应能力强 [86][87][88] 盈利预测 - 基于假设,乘用车业务预计2025/2026/2027年收入同比+27%/+20%/+15%,毛利率分别为17.0%/17.5%/17.8%;商用车及非道路业务预计2025/2026/2027年收入同比分别为+10%/+8%/+7%,毛利率分别为23.5%/24.0%/24.5%;数字与能源热管理业务预计收入增速分别为55%/50%/50%;整体来看,公司2025/2026/2027年整体收入有望达156/186/219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3%/19%/17%;预计25/26/27年净利润11.0/13.5/16.3亿元,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91][92][95]
奥特佳(002239) - 002239奥特佳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507
2025-05-09 18:06
发展规划 - 长江产业集团将奥特佳定位为汽车及其零部件产业发展重要支点,希望其成为全球领先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奥特佳继续聚焦汽车热管理行业,积极探索关联新技术和新产业 [1] 业绩目标与措施 - 未来几年力争营业收入稳步增长、提升净利润水平,计划五年内在收入规模、业内排名、市占率和关键财务指标上取得实质性进步 [2] - 通过精细化管理、拓展中高端客户、产业并购等措施提升市场占有率和净利润,整合业务板块客户渠道资源,推动电动压缩机进入中高端客户供应链 [2] 海外业务整合 - 海外业务在人员、管理、研发等方面与国内业务融通,美国和墨西哥是重要基地,2024 年关闭美国工厂,墨西哥第二工厂替代美国工厂,考虑提高墨西哥零部件生产组装本地化率 [2] - 美国宣布对墨西哥产汽车零部件免征关税,利好输美产品,研讨增加在泰国、印度等地投资,新增压缩机产线,与长江产业集团旗下实业协同合作 [2] - 营销转向国际国内双主线,在欧洲汽车品牌实现定点,与豪华品牌洽谈业务,拓展国际化业务 [3] 市场份额差距 - 奥特佳在产品质量和技术水平上与国际传统巨头无显著差距,切入中高端客户供应链的障碍在于客户粘性,车型销量增长时是进入供应链的机遇 [4] 新增长曲线 - 新的 R290 制冷剂热管理系统产品商用是未来增长重要布局,期待业务升级推动主业增长 [5] - 对围绕汽车热管理的产业合作机会保持开放,研讨布局算力中心热管理业务,后续可能开展相关业务和投资 [5] 关税政策影响与应对 - 公司通过全球各基地输美产品收入总额不足十分之一,从中国直接输美产品占总营业收入比例更低,关税政策对收入和业绩影响有限 [5] - 与受影响客户商讨应对措施,未来根据国际环境变化,在关税优势地区投资建厂控制风险,提高业务国际化水平 [5] 生产与扩产计划 - 各类产品生产和销售正常,在手订单正常,电动汽车空调压缩机订单饱和度较高 [6] - 在滁州生产基地筹划电动压缩机新生产线,预计明年达产,期待控股股东定向增发资金支持优化产能 [6]
儒竞科技(301525):欧洲热泵有望持续回暖,汽车热管理成新增长点
开源证券· 2025-04-27 13:30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买入(维持)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4年公司整体业绩下滑,主要受热泵市场遇冷、研发投入和股权激励费用增长影响;2025年第一季度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下调2025 - 2026年盈利预测,新增2027年预测,维持“买入”评级 [3][4] - 欧洲热泵有望持续回暖,新能源汽车热管理成新增长点,HVAC/R领域长期发展逻辑未变,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系统、伺服驱动及控制系统有望成为新增长点 [1][5] 各业务情况总结 HVAC/R领域 - 2024年营业收入8.17亿元,同比-31.78%;毛利率22.18%,同比-3.19pcts,受欧洲热泵行业去库周期影响业务规模下滑,但长期发展逻辑未变 [5] - 精密空调、医疗冷链、物流冷链等新兴应用场景带来新增长点,且与国内外知名厂商建立稳固合作关系,有望受益行业发展 [5] 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系统领域 - 2024年营业收入4.53亿元,同比+47.23%;毛利率29.04%,同比+3.61pcts [5] - 正从座舱及电池热管理向新能源汽车电机智能控制多领域拓展,加大底盘控制系统等产品研发,丰富产品线,向系统解决方案提供者转型 [5] 伺服驱动及控制系统领域 - 2024年营业收入0.27亿元,同比-31.77%,持续深耕细分应用行业与机器人市场,加大技术研发、渠道拓展及品牌建设投入 [5] 财务摘要和估值指标总结 |指标|2023A|2024A|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百万元)|1,545|1,297|2,150|2,980|3,867| |YOY(%)|-4.3|-16.0|65.7|38.6|29.8|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216|168|270|389|545| |YOY(%)|2.4|-22.2|60.4|44.0|40.2| |毛利率(%)|25.0|24.3|24.3|24.4|24.8| |净利率(%)|14.6|13.0|12.6|13.0|14.1| |ROE(%)|7.4|5.3|7.8|10.2|12.5| |EPS(摊薄/元)|2.29|1.78|2.86|4.12|5.78| |P/E(倍)|33.3|42.8|26.7|18.5|13.2| |P/B(倍)|2.4|2.3|2.1|1.9|1.7| [7] 财务预测摘要总结 资产负债表 - 流动资产、非流动资产、资产总计、流动负债、非流动负债、负债合计、归属母公司股东权益等项目在不同年份有相应数值及变化 [9] 利润表 - 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等项目在不同年份有相应数值及变化 [9] 现金流量表 - 经营活动现金流、投资活动现金流、筹资活动现金流等项目在不同年份有相应数值及变化 [9] 主要财务比率 - 成长能力、偿债能力、营运能力等方面的指标在不同年份有相应数值及变化 [9] 每股指标 - 每股收益、每股经营现金流、每股净资产等指标在不同年份有相应数值 [9] 估值比率 - P/E、P/B、EV/EBITDA等指标在不同年份有相应数值 [9]
节后新低!市场企稳回升还需什么信号?
格隆汇APP· 2025-03-26 17:31
大盘及板块表现 - 两市总成交缩量8.26%至11543亿创春节后新低微盘股反弹超2%但盘面轮动修复特征明显 [1] - 机器人板块修复强势机床领涨南方精工二连板林州重机等涨停工业母机板块资金流入15.16亿 [1][2][3] - 化工涨价板块持续走强中毅达三连板江天化学20cm二连板海洋经济方向太阳电缆四连板 [3] 行业涨幅及资金动向 - 鸡肉板块涨幅3.91%资金流入2.29亿猪肉板块涨2.12%流入4.09亿养殖链表现突出 [2] - 汽车拆解涨2.44%流入3.09亿胎压监测涨2.05%HJT电池涨2.04%资金流入10.44亿 [2] - 稀土永磁涨1.91%流入11.76亿华为汽车涨1.78%流入11.58亿特斯拉概念涨1.70%流入16.18亿 [2] 国际机构观点 - 摩根士丹利上调中国股市评级预测恒生指数年内目标25800点MSCI中国指数目标83点潜在涨幅8% [4] - 三大结构性驱动力包括企业自律性增强股东回报率提升指数成分向优质低敏感行业调整 [4] 市场风险与节点 - 4月2日对等关税落地及4月30日财报截止日前业绩压力测试或加剧市场波动科技线估值仍处高位 [5] - 风格漂移基金季末调仓或冲击科技板块成交量低迷下反弹持续性存疑 [5] 后续关注方向 - 机器人全产业链及智元机器人概念股或存布局机会财报日历显示4月业绩披露密集期 [6] - AI应用光伏有色金属稀土等题材轮动强度需观察市场情绪回暖信号 [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