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未病
搜索文档
19岁癫痫患者接入脑机接口后畅玩高难游戏
南方都市报· 2025-05-24 21:31
脑机接口技术 - 脑虎科技在脑机接口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涉及芯片、微电子、医疗设备、材料科学、机器人技术、医学、伦理学、神经科学及心理学等多学科整合[5] - 全球BCI技术主要分为基于硅的硬电极、血管电极以及柔性电极三种方法[5] - 脑虎科技自主研发的256通道柔性脑机接口已成功植入患者,实现精准脑控操作经典游戏和复杂游戏如《王者荣耀》《黑神话:悟空》[7] - XessOS脑机操作系统使受试者可通过意念流畅上网、操作App、控制智能轮椅和智能家居设备[8] - BCI扩展计划针对肌萎缩侧索硬化症、脊髓损伤、身体残疾、帕金森病、阿尔茨海默病、慢性疼痛、抑郁症等多种适应症[10] 癌症治疗创新 - 梅奥诊所借助PET-MRI等先进成像手段和多种尖端治疗方案推动癌症治疗发展,包括妇科肿瘤学、神经肿瘤学服务和细胞疗法[13] - 梅奥诊所提供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手术、立体定向体部放射治疗、近距离放射治疗、电子线放射治疗和全身电子束照射治疗等多种放射治疗技术[13] - 质子束放射治疗相比常规放射治疗具有更高精准度和安全性,特别适用于局限期小细胞肺癌等更具侵略性的肺癌类型[13] - 梅奥诊所成功完成首例喉移植手术,借助3D打印技术制作的植入物使患者在术后立即恢复说话功能[15] 糖尿病防控体系 - 中国有过亿糖尿病患者,但知晓病情并接受规范治疗的不足一半,综合控制达标率低于5%[18] - 糖尿病管理存在过度关注血糖控制而忽视血脂管理的误区,高血压、高血脂和血糖异常共同增加心脑血管疾病和肿瘤风险[18] - 建议构建包含内分泌医生、营养师、心理师等在内的三级分级诊疗体系,以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生活质量[20] 创新药与再生医学 - 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生物医药企业携前沿成果亮相,展现跨境协同创新的"湾区速度"[21] - 珠海岐微生物的1.1类创新中药QA108针对干性老年黄斑变性研发,已进入国内三期临床试验阶段,计划同步向内地与澳门药监局提交注册申请[23] - "器官修复再生系统"成为医疗器械展区焦点,已与深圳某研发企业达成技术适配合作[25] - 截至2024年底,合作区已集聚生物医药大健康企业近400家,覆盖中医药、化妆品、保健品、医疗器械、生物医药、医疗服务等领域[25]
食养有智慧 药膳护健康(健康驿站)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5-23 06:52
中医药膳行业发展趋势 - 中医药膳在"健康中国"战略推进下展现出独特价值,包括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瘥后防复三大功能 [5] - 行业正从传统饮食文化向现代健康生活方式转型,浙江、广西、贵州等地通过药膳大赛、品牌建设推动创新发展 [12] -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将食养药膳纳入400余个中医诊疗方案和20项治未病指南,并启动中医药健康促进行动 [13] 中医药膳理论体系 - 理论基础源自《黄帝内经》,强调"药借食力,食助药威"的协同作用,实现药食同源 [5] - 遵循"三因制宜"原则,需结合节气(如小满推荐白扁豆赤小豆汤)、地域(南北方差异)和人群特点制定方案 [6][7] - "冬病夏治"理念通过夏季温热食材(羊肉、桂圆)驱寒,典型案例包括苏皖鲁地区的"伏羊节"民俗 [8][9] 细分人群食养方案 - 儿童调理侧重补肺(太子参牛肉汤)、健脾(麦芽山楂饮)和平肝(灯芯花莲子心水) [10] - 孕产妇需补气血(党参龙眼肉)及安胎(砂仁白术),产后用益母草当归排恶露 [10] - 老年人推荐补肝肾食材(牛大力猪骨汤),搭配沙参防燥、麦芽助消化 [10] 药膳产品创新与规范 - 中药饮品、面包等"药食同源"产品需严格遵循国家规定的物质范围,避免滥用 [11] - 行业标准逐步完善,如浙江发布"十大药膳"、广西打造"桂药膳"品牌 [12] - 中医医院加强营养科建设,推动家庭医生提供个性化膳食指导 [13] 健康饮食政策导向 - 全民营养周倡导增加蔬菜水果(每日300克蔬菜、200-350克水果)和全谷物摄入(每日50-100克) [13][16] - 水产品推荐每周300-500克,富含DHA的鱼类(三文鱼、鳗鱼)和碘含量高的海藻类受推崇 [24][25] - 预包装食品需标注营养标签,鼓励企业研发适合不同人群的全谷物和水产品 [23][30]
食养药膳有益健康,中医教你这么选
新华网· 2025-05-16 00:26
中医药膳行业概述 - 中医药膳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将中药与食物合理组方配伍通过独特烹调技术制成的特色膳食具有御病强身和协同医疗的作用 [1] - 中医药膳历经数千年发展已成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在"治未病"养生实践中展现独特价值 [1] - 药膳在"未病先防"中可调整饮食结构养护正气在"既病防变"中可早期干预或协同治疗在"瘥后防复"中可稳固疗效 [1] 中医药膳应用原则 - 药膳应用需遵循"三因制宜"原则即因人、因时、因地制定个性化食疗计划 [1][2] - 南方湿热季节需用白扁豆、赤小豆等清热化湿三伏天需用苦瓜、荷叶等化暑湿清心 [2] - 秋季需用雪梨、蜂蜜滋阴润燥冬季需用当归、羊肉温阳祛寒春季需用生姜、藿香疏肝健脾 [2] - 南方注重"以汤养生"选用清热祛湿类药材北方侧重补气温阳食材以面食和肉食为主 [3] - 孕妇可用党参、龙眼肉补气血老年人可用党参、巴戟天健脾补肝肾 [3] 中医药膳现代发展 - 药膳制作需遵循阴阳平衡、调理五脏等原则并注意辨证施膳和施用禁忌 [3] - 中医药膳积极融合现代营养学和食品科学满足健康需求 [3] - 中药饮品、面包等"药食同源"产品需严格遵循国家规定范围并运用中医调理原则 [4] - 药食同源产品作为中医药特色健康资源通过体质调理和疾病预防提供健康保障 [4]
中国药膳研究会:中医药膳在“治未病”养生实践中展现出独特价值
人民网· 2025-05-15 17:02
中医药膳行业发展趋势 - 中医药膳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将中药与食物合理组方配伍的特色膳食,具有"食药两用"特点,通过"蕴医于食,寓养于膳"实现养生保健和医疗协同作用 [1] - 行业在健康管理层面可夯实全民健康基础,在文化传承方面融合医学智慧与饮食文化,在产业发展维度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在国际合作领域贡献中国方案 [1] - 随着"健康中国"战略推进,城乡居民饮食需求从"吃得饱"向"吃得更健康"转变,中医药膳已成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并在"治未病"实践中展现独特价值 [1] 中医药膳应用价值 - 药膳在"未病先防"中可根据个人体质和季节变化调整饮食结构,实现阴阳平衡、提高抗病能力 [2] - 药膳在"既病防变"中可对疾病初起进行早期干预,在病情进展中发挥治疗协同作用 [2] - 药膳在"瘥后防复"阶段可通过调养稳固疗效,重建机体平衡 [2] 中医药膳发展原则 - 药膳制作应用需遵循三因制宜、阴阳平衡、调理五脏、顾护脾胃、五味协调等原则,尤其强调根据时令气候、地域特点和个体差异配制膳食 [2] - 行业需把握辨证施膳原则,关注同病异膳、异病同膳问题,并注意相关施用禁忌 [2] - 未来药膳将从传统饮食升华为守护全民健康的重要力量,"治未病"理念将发展为新时代健康生活方式 [2]
可喜安:从食疗到家居,中老年保持健康的五大招术
中国食品网· 2025-05-13 14:43
食养新解 - 药食同源理念与现代厨电融合,推动"养生级烹饪"居家体验 [2] - 可喜安酷宝电饭煲搭载12种定制菜单,涵盖红参阿胶糕等养生膳食程序,简化传统需8-12小时的滋补品制作流程 [2] - 智能程序替代经验判断,解决现代家庭"想吃药膳却不会做"的困境,推动药膳文化普及 [4] 技术革命 - 可喜安电位温热治疗仪每日40-60分钟中温模式(40℃-45℃)为百万用户验证有效的居家理疗方法 [5] - 专利保健石技术结合远红外线、负离子与电磁防护三重协同效应,建议每日1小时温热模式以优化效果 [7] 家庭健康联盟 - 理疗床垫分区设计满足不同体质需求,如年轻人肩颈舒缓与长辈关节深层热疗,实现全家健康需求同步 [8] - 家庭场景中理疗行为转化为亲情互动纽带,体现群体养生价值 [10] 健康生活馆 - 可喜安健康生活馆定位为家庭健康顾问,通过体验与咨询服务将养生知识转化为具体实践(如仪器使用时长、药膳烹饪) [11] - 生活馆超越销售功能,成为社区健康社交节点 [11] 科学晒背 - 晒背通过阳光促进维生素D合成与钙吸收,中医"以阳养阳"理念支持其调节免疫系统的健康效益 [13] - 需注意适度原则以避免皮肤损伤,体现传统养生与现代科学的结合 [13]
以岭健康亮相莫干山大会:在传承创新中提升品牌力量,让中医药融入人民生活
搜狐网· 2025-05-12 11:59
行业背景与政策支持 - 2025世界品牌莫干山大会在浙江德清召开,汇聚全球品牌智慧,推动中国品牌走向世界舞台 [1] - 我国出台《"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关于提升中药质量促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等政策文件,推动中医药事业和产业高质量发展 [1] - 生命科学研究和科技进步为大健康产业转型升级注入强劲动力 [1] - "一带一路"倡议深入实施,中医药在沿线国家和地区的传播与应用不断加强,为中医大健康产业国际化发展创造良好外部环境 [10] 公司战略与品牌定位 - 公司作为中医药文化践行者和大健康产业代表亮相莫干山大会,展示大健康品牌魅力与中医药智慧结晶 [1] - 公司积极践行国家大健康战略,加速布局大健康产业,推动健康产品创新 [2] - 公司提出"健康需要管理,身体需要经营"创新理念,强调从"治疗已病"到"预防未病"转变 [2] - 公司建立集"医、药、健、养"为一体的产业体系,开展全面健康产品研究与健康管理服务 [2] - 公司构建"线上+线下"深度融合的立体化经营体系,2023-2024年实现全网曝光过百亿,品牌新增用户50万+人 [9][10] 产品研发与创新 - 公司系统构建络病理论体系,出版《络病学》《脉络论》《气络论》著作,被称为络病理论发展史上的第四个里程碑 [2] - 公司以通络养生八字经为指导,研发通络、养精、动形、静神四大系列产品 [3][4][5] - 通络系列产品包括调糖、调脂、降压、解毒、减肥、通便等功能,代表产品有津力旺饮料、怡梦饮料等 [3] - 养精系列产品包括人参女贞子灵芝胶囊、灵芝孢子油软胶囊等,帮助抗衰老增强免疫力 [4] - 动形系列产品包括中华通络操和护关节抗疲劳产品 [4] - 静神系列产品包括晚必安酸枣仁油软胶囊等安神助眠产品 [5] - 公司推出"连花清菲植物饮料""人参饼干""酸枣夹心软曲奇"等药食同源产品,降低中药材认知门槛 [5] 核心产品亮点 - 怡梦饮料含酸枣、桑椹、茯苓等五味药食同源中药材,荣获国家发明专利,具有调节血脂改善睡眠功能 [6][8] - 津力旺饮料精选绞股蓝、山药、桑叶等六味中药材,荣获国家发明专利,具有调节血糖功能 [6][8] - 两款产品成为莫干山大会多场论坛及晚宴赞助饮料 [6] - 全球40%受访消费者表示"食用更多天然食品"在过去一年变得更为重要 [6] 国际化发展 - 公司将继续深耕中医药文化,创新研发具有中国特色的健康产品,为中国品牌出海贡献力量 [10] - 中医药因其独特优势,有望在全球大健康市场中扮演更加重要角色 [10]
运动别“上头” 专家送上科学锻炼方案
科技日报· 2025-05-11 09:30
运动原则 - 春季运动需遵循"适度、多样、渐进、防护"原则以避免运动损伤 [1] - 每周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即可达到锻炼效果 快走、骑行或传统养生操均适宜 [1] - 运动强度应达到微微出汗 肌肉轻微酸胀感即可 避免大汗淋漓的认知偏差 [1] 运动方式建议 - 针对都市人群时间碎片化特点 建议将运动融入生活场景如提前一站步行 办公间隙靠墙静蹲 [1] - 周末可进行放风筝、踏青等户外活动 八段锦、太极拳等传统项目适合春季生发规律 [1] - 慢性病患者需个性化选择运动方式 心血管疾病患者避免低温环境 高血压患者避免憋气用力 糖尿病患者避免空腹锻炼 [2] 运动防护要点 - 运动前需充分热身 从短时程开始逐步适应再增加运动量 [1] - 出现头痛、心悸等症状需立即停止休息 持续加重需就医 [1] - 运动结束后需做拉伸缓解肌肉紧张 [1] 健康管理理念 - 运动是长期健康投资 不必追求立竿见影效果 [2] - 科学锻炼需配合充足睡眠和均衡饮食 实现"治未病"养生目标 [2]
立夏时节湿热起 护心顾脾养阳气
新华网· 2025-05-05 08:30
中医立夏养生原则 - 立夏后养生需顺应"春夏养阳"原则,重点养护心脾、清热祛湿、调和气血 [1] - 湿热天气易引发呼吸系统问题(如湿热咳嗽、暑湿感冒)及脾胃功能受损(腹胀、食欲不振) [4] - 湿热体质者症状可能加重,如面部出油长痘、大便黏滞 [4] 饮食调理建议 - 饮食宜"清补为主,兼顾祛湿",推荐酸味食物(乌梅、山楂)敛汗生津,苦味食物(苦瓜、莲子)清心火 [4] - 多食新鲜蔬菜,少油腻辛辣,湿热重时可食用薏苡仁、赤小豆、茯苓、山药等健脾利湿食材 [4] - 避免过量冷饮冰品以防脾阳受损引发腹泻 [4] 起居与运动指导 - 建议夜卧早起,午间小憩养心气,保持室内通风 [4] - 通过静坐、听舒缓音乐保持心态平和,选择太极拳、八段锦、散步等温和运动,避免大汗伤津液阳气 [4] 中医外治保健方法 - 晨起空叩膻中穴5分钟可缓解心烦失眠 [5] - 仰卧推揉腹部49遍/日可祛湿浊,改善脾虚湿困早期症状(口黏纳呆、排便黏腻) [5]
倡导中医康养新生态 “清心健脑活络操”推广行动在京启动
环球网· 2025-04-28 16:39
项目概述 - "健康养老中医康养"项目由多家机构联合主办,旨在打造中老年家庭中医康养公益平台,推动"家家备药箱,中医助康养"目标实现[1] - 项目计划未来三年在50个城市开展,覆盖1000万户家庭[1] - 项目响应《"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推动中医药智慧与现代养老需求融合[2] 参与方与资源整合 - 北京同仁堂自2012年起支持"家庭药箱进万家"项目,将继续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2] - 国家体育总局将动员老运动员、教练员等专业人士加入志愿者队伍[2] - 活动汇聚200余名代表,包括离退休干部、中医药专家、文体明星等[3] 核心产品与服务 - "清心健脑活络操"融合中医养生智慧与现代健康理念,参考国家级非遗"二十四节气导引养生法"[7] - 该操由中医专家和社会体育指导员共同设计,可预防心脑血管疾病[7] - 首批示范城市包括北京、哈尔滨等6个城市[7] - 配套音乐由专业团队打造,与动作完美契合[7] 实施方式 - 项目通过颁发专家聘书、志愿者证书、宣教资料及中医康养关爱包等方式推进[3] - 活动现场组织200名银发代表进行"清心健脑活络操"首跳[7] - 项目将中医药文化与智能生产技术结合展示[9] 社会影响 - 多位文体界人士参与倡议,如奥运冠军刘璇倡导科学运动养生[5] - 非遗传承人郭凤华呼吁传承国药精髓,学习对症用药[5] - 项目预期助力构建老年友好型社会,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健"愿景[9]
以苏合香丸为核心,雷允上致力打造“防救一体”新生态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3-25 15:32
公司历史与品牌定位 - 苏合香丸配方源自唐代《广济方》,北宋沈括称"人家不可无此药"体现其千年急救地位[1] - 公司始于1734年苏州阊门,以名医坐堂、自产成药模式发展,300年传承形成"医药养"一体诊疗体系[3] - 公司为江南中医药代表品牌,获"2022老字号中药品牌企业"称号,旗下拥有六神丸、安宫牛黄丸等心脑血管领域产品线[3][8] 产品表现与市场策略 - 苏合香丸2024年零售市场销售额同比增幅达236%,市占率居行业前十且份额两位数领先[1][4] - 通过"院端资源赋能零售"战略,与100余家连锁药房合作开展500余场义诊,服务超3万人次,将学术资源转化为销售动能[4][5] - 产品定位从急救场景延伸至日常预防,契合"防重于治"消费理念[5] 研发与质量控制 - 建立中药材溯源系统,发展道地药材种植基地,实现种植-生产-流通全流程质量管理[7] - 与北京大学等高校合作开展苏合香丸治疗急性脑卒中的临床研究,推动经典名方"老药新用"[8] - 聚焦大病种开发,完成呼吸、骨健康、胃肠等疾病领域零售终端布局,引入强骨胶囊等临床价值明确的新品[7] 创新与品牌年轻化 - 优化包装与口感推出适合年轻人的养生产品,跨界电竞、奶茶行业联名膏方奶茶[8] - 开发药食同源特色健康产品,挖掘中医药"治未病"特性,构建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服务[9] - 通过内部培育与外部并购丰富产品集群,形成多领域龙头竞争力[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