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理财
icon
搜索文档
别再盯着赚多少钱了,真正拉开差距的,是你怎么“分”钱
搜狐财经· 2025-10-09 23:08
核心观点 - 财富差距源于财富分配思维而非收入水平,合理的分配方式是积累财富的关键 [1][2] 财富分配基础原则 - 收入到账后应先进行分配而非直接消费 [3] - 延迟满足是富人的共通特质,需避免收入增加导致消费升级的陷阱 [5][6] - 财富分配中安全感是第一位的,需建立安全垫以抓住机会 [7][13] 具体分配方法 - 采用5·2·1·1·1财富分配法:50%用于生活支出,20%用于投资理财,10%用于储蓄备用,10%用于自我提升,10%用于享受人生 [8] - 首要任务是建立3到6个月的生活储备金和必要的医疗、意外保险 [9] 投资增值策略 - 将部分资金投向能增长的领域,如基金定投、房产、债券、副业创业,利用时间实现复利 [10] - 最聪明的分配是投资自己,将钱花在学习上视为增值,以增加收入来源和致富机会 [11] 财富管理哲学 - 财富分配是一种生活智慧,通过为钱定去处和目标,使其成为人生资源工具 [12] - 穷人花钱求安稳,富人分配钱求增长,会分配钱比会赚钱更重要 [12]
统计称股民人均赚2.22万 基金涨势可观 你的理财赚了多少?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30 15:19
A股市场表现 - 截至9月26日上证指数上涨14.21%,沪深300上涨15.63%,同期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上涨8.7%,标普500指数上涨12.96% [2] - 5359只A股个股今年以来平均涨幅达33%,398只股票股价翻倍,1276只股票涨幅超过50%,1059只股票下跌 [2] - 机械设备行业出现46只翻倍牛股,电子行业31只,汽车行业28只 [2] - A股流通市值从去年末77.55万亿元增加至94.52万亿元,增加16.97万亿元,个人投资者持股占比30.88%,持有市值增加约5.24万亿元 [3] - 以2.36亿个人投资者计算,今年以来A股人均赚2.22万元 [3] 公募基金回报 - 22042只公募基金今年以来平均回报为17.21%,67只基金回报翻倍,永赢科技智选A回报达189.58% [5] - 1708只基金回报超50%,1759只基金回报为负 [5] - 小盘成长风格基金表现领先,万得小盘成长基金指数上涨45.66% [5] - 股票型基金平均回报28.19%,混合型基金25.91%,QDII基金24.22%,另类投资基金19.18%,债券型基金平均回报仅1.6% [5] 黄金资产表现 - 今年以来COMEX黄金上涨43.59% [6][7] - 黄金主题基金平均回报为49.67%,黄金产业股票指数基金平均回报达71.39%,黄金ETF基金及联接基金平均回报为37.38% [7] - 挂钩黄金的存续理财产品今年前8个月平均净值增长率为1.07%,年化后为1.61% [7] 理财产品收益 - 存续理财产品今年前8个月平均净值增长率为1.73%,年化后为2.56% [8] - 固收类产品收益率1.62%,混合类产品3.23%,权益类产品12.83% [8] - 20只理财产品收益率超20%,67只产品收益率超10% [8] - 固收+产品中部分今年前8个月已实现超过4%收益率 [8] 存款利率情况 - 国有大行三年期定期存款利率降至1.25%,五年期降至1.3%,一年期利率为0.95% [9] - 10万元存5年定期年利息1300元,存1年期利息950元 [9] - 中小银行存款利率普遍跌破2%,进入1时代 [9][12]
统计称股民人均赚2.22万,基金涨势可观,你的理财赚了多少?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30 13:05
A股市场表现 - 截至9月26日上证指数上涨14.21%,沪深300指数上涨15.63%,表现优于同期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8.7%和标普500指数12.96%的涨幅 [2] - 剔除新股后,5359只A股个股今年以来平均涨幅达33%,其中398只股票股价翻倍,1276只股票涨幅超过50%,同时有1059只股票下跌 [2] - 机械设备行业出现46只翻倍牛股,电子行业和汽车行业分别有31只和28只翻倍牛股 [2] - A股流通市值从去年末的77.55万亿元增加至94.52万亿元,增加16.97万亿元,个人投资者持股占比30.88%,人均盈利2.22万元 [3] 公募基金回报 - 22042只公募基金今年以来平均回报率为17.21%,其中67只基金回报翻倍,永赢科技智选A以189.58%的回报率领先 [4] - 有1708只基金回报率超过50%,同时有1759只基金回报为负,主要集中在债券型、红利、价值主题及消费主题基金 [4] - 小盘成长基金指数上涨45.66%,股票型基金、混合型基金和QDII基金平均回报率分别为28.19%、25.91%和24.22% [4] - 债券型基金平均回报率仅为1.6%,而另类投资基金平均回报率为19.18% [4] 黄金及相关产品表现 - 截至9月26日,COMEX黄金价格上涨43.59% [5] - 黄金主题基金平均回报率为49.67%,其中黄金产业股票指数基金平均回报率达71.39%,黄金ETF基金及联接基金平均回报率为37.38% [5] - 挂钩黄金的理财产品前8个月平均净值增长率为1.07%,年化收益率为1.61% [5] 理财产品收益 - 存续理财产品前8个月平均净值增长率为1.73%,年化收益率为2.56% [6] - 固收类、混合类和权益类理财产品前8个月收益率分别为1.62%、3.23%和12.83%,而去年同期混合类和权益类产品收益率分别为0.79%和-2.74% [6] - 有20只理财产品收益率超过20%,67只产品收益率超过10%,部分“固收+”产品收益率超过4% [7] 存款利率变化 - 国有大行三年期和五年期定期存款利率分别降至1.25%和1.3%,一年期利率降至0.95% [8] - 10万元存5年定期年利息为1300元,存1年期利息为950元,中小银行存款利率普遍跌破2% [8] - 8月以来多家中小银行下调存款利率,降幅在10至20个基点不等 [10]
理财之路:从月薪5000到财富自由
搜狐财经· 2025-09-27 13:56
理财意识觉醒 - 个人理财意识始于月薪5000元阶段,意识到需通过理财摆脱财务束缚 [1] - 理财第一步为强制储蓄,将每月工资的50%存入银行 [1] - 通过记账控制不必要开支,一年后积累首笔10万元资金 [1] 初期投资尝试 - 首次尝试纸黄金投资因缺乏经验导致亏损4000多元 [1] - 2012年开始接触基金投资,选择稳健型基金并采用每月定投策略 [2] - 通过基金投资获得不错收益,并保留部分现金作为应急资金 [2] 资产配置进阶 - 2013年正式进入股市,投资银行股、券商股等蓝筹股 [2] - 认识到蓝筹股虽波动较大但长期收益可观 [2] - 2014年资产突破50万元,开始关注复利力量并通过长期投资实现资产增值 [5] 理财体系构建 - 2015年设定1000万元理财目标并制定详细实现路径 [6] - 将每月工资分为三部分:日常消费、基金股票投资、应急资金 [6] - 学习宏观经济形势及企业基本面研究,强调理财是长期过程 [6] 投资行为原则 - 存钱是理财基本原则,需坚持先存钱后消费 [8] - 通过记账清楚了解消费习惯以控制开支 [9] - 选择适合自身投资方式,保持冷静不被短期波动影响 [10][11] - 制定长期规划并坚持执行,理财是场需要耐心的马拉松 [12]
黄金、股票、基金!00后理财“血泪史”,这届韭菜终于开始觉醒了
搜狐财经· 2025-09-20 23:59
黄金这阵子一路冲高,直接冲上了历史价格的新高点,即便不特别留意财经消息,也能感受到身边人热 烈的讨论。在深圳,很多年轻人一有点余钱就把理财当作头等大事,有的盯着黄金,有的琢磨着基金和 股票,每个人的手机里都收藏着理财话题。 这段时间的金价变化让钱只有几千块的新手投资者仿佛也跟着上了大过山车,有人账户刚变红,有人还 在煎熬。 今年4月,林依梦买入了几克黄金基金,当时网络上全是在谈论黄金行情。她想着趁着好时机,没想到 刚买完当天价格就掉得厉害,一夜之间让她直接亏了几百块。 她不是不心疼钱,但更让她难受的,是手里这点存款连个风浪都经不起。原本以为跟着别人分享的理财 经验能轻松赚点,现在才知道理财不是随大流就能赚钱。每天点开app时看着不断下跌的数据,她心里 只剩下两种念头:要么等着回本就卖了,要么赌一把继续持有。 很多人一边在平台上学投资技巧,一边生活上节省到极致,就是盼着哪天"翻身"能早点退休,但真实现 财务自由的人没几个。 这批年轻人习惯了社交平台上分享经验,谁赚钱谁亏钱都在群里晒。有的人说:"不试试永远不知道自 己是不适合炒基金。" 还有的人亏了也不爱声张,直接沉默。有些人选择定投,每个月攒点小钱希望慢慢变多 ...
黄金、基金与00后的“理财启蒙课”
搜狐财经· 2025-09-20 14:33
Z世代投资动机与目标 - 近四成00后希望在35岁前实现养老财务目标 [3] - 投资动机源于不想被工作捆绑并期望实现财务自由以跳出打工循环 [3][7] Z世代投资行为特征 - 近四成18-24岁人群仅能获得0-2%的年化收益率,属于佛系理财 [3] - 年轻人通过极致节俭进行消费降级,以省出资金进行投资 [5] - 缺乏闲钱是年轻人不理财的首要原因,理财风险高、知识不足及找不到合适方式也是主要障碍 [5] Z世代投资实践与结果 - 投资者存在追涨杀跌行为,例如在金价从833元/克暴跌至729元/克后遭遇亏损 [1] - 投资知识匮乏,部分投资者在亏损后才开始学习基础知识,导致错失补仓时机 [3] - 面对市场波动时缺乏判断能力,例如在基金下跌时无从判断是否应止损 [5] 投资市场环境与挑战 - 投资市场波动剧烈,例如黄金价格出现单日大幅跳水 [1] - 在高房价、高生活成本及延迟退休的背景下,投资被寄予改变命运的厚望 [7] - 理财被视为专业活动,成功需要依靠知识与冷静判断而非一腔热血 [7]
好书推荐·赠书|金融教育宣传周专题书单
清华金融评论· 2025-09-19 18:57
金融教育宣传活动 - 国家金融监管总局、中国人民银行、中国证监会于9月15日至21日联合开展"金融教育宣传周"活动,主题为"保障金融权益助力美好生活" [1] - 活动联动各方力量普及金融知识,完善金融惠民利民举措,提升金融服务质效,帮助群众明辨风险、远离侵害、维护合法权益 [1] 经济金融普及书单策划 - 好书推荐栏目特别策划经济金融普及书单,从金融学、经济学、投资、理财等角度遴选权威专家著作 [1] - 书单旨在帮助读者提升金融素养,构建科学投资理财思维,收获财富人生 [1] 《极简金融通识课:从货币本源到财富人生》书籍介绍 - 作者张伟博士毕业于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生部,现任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党委委员、院长助理 [3][5] - 书籍由表及里描绘金融体系,从个人金融过渡到公司金融,涵盖金融机构、金融市场、中央银行和中央财政运作机制 [4] - 强调金融思维的重要性,帮助读者用金融理念思考问题并解决人生大事 [4] 《通往幸福的理财课》书籍介绍 - 作者肖刚为中国人民大学金融学博士生导师,其开设的"财富管理与幸福"课程2023年被评为"人大金课" [7][9] - 书籍从认识财富、使用财富、财富增值、财富管理、风险管理五大维度构建理财框架 [7] - 针对年轻人本金少的情况,解决无财可理、上瘾式存钱、高风险投资等理财误区 [7] 《出乎意料的经济学》书籍介绍 - 作者蒂莫西·泰勒为美国经济学会杰出会士,《经济展望杂志》创刊编辑,获斯坦福大学优秀教学奖 [11][13] - 书籍通过生活案例展现经济学思维,如交通拥堵收费、群众预测准确性、养育孩子成本等现实问题 [12] - 强调经济学是研究稀缺环境中决策的学问,帮助读者用经济学眼光做更聪明决策 [12] 《钱商:投资、决策与财富增长的9大思维》书籍介绍 - 作者伊利亚·斯特雷布拉耶夫为斯坦福大学商学院金融学教授,其风险投资课程荣获多项教学奖 [16][20] - 书籍总结风投式思维的九大核心原则,涵盖投资组合发现机会、风险管理、慧眼识人和长期价值等方面 [18][19] - 基于对红杉资本、光速资本等知名风投公司的研究,系统化呈现高回报思维模式 [20]
财富自由的黄金三角:赚钱、省钱、理财缺一不可
搜狐财经· 2025-09-16 10:44
文章核心观点 - 财富管理是一个由赚钱、省钱和理财构成的协同体系,三者缺一不可,共同构成财务自由的基础 [1][7][9] 赚钱 - 赚钱是财富积累的起点,本质在于提升价值创造能力,而非单纯拼命工作 [2] - 赚钱是开源行为,但若只赚不省或只赚不理,财富难以抵御通胀并实现增长 [2] - 提升赚钱能力的途径包括深耕专业成为稀缺人才、开拓副业等多管道收入、以及捕捉市场机遇承担风险 [5] 省钱 - 省钱的核心是区分需求与欲望,优化支出结构,是对金钱的理性规划而非吝啬 [3] - 省钱通过强制储蓄和对抗消费陷阱,为理财提供本金并为风险构筑安全垫 [3][5] - 采用“收入-储蓄=支出”的思维,每月省下500元投入年收益10%的指数基金,30年后可累积超50万,体现省钱的复利效应 [5] 理财 - 理财是财富增长的加速器,核心在于科学配置资产并利用复利与时间,而非赌博式投机 [4] - 理财的成功依赖于赚钱提供的本金和省钱积累的储蓄,本金不足则收益有限,储蓄匮乏则抗风险能力差 [4] - 理财策略包括资产多元化分散投资、选择具备复利效应的工具、以及通过保险和应急基金进行风险管理 [5] 三者协同效应 - 赚钱为省钱和理财提供原材料,收入越高可投资资金越多 [7] - 省钱积累的储蓄为理财提供本金,复利效应下本金越大收益越可观,同时理性消费能让人更聚焦于提升赚钱能力 [7] - 理财将主动收入转化为被动收入,放大赚钱和省钱的成果,并可形成再投资的良性循环 [7] - 三者共同构建抗风险三角,高薪保障日常,储蓄应对突发,理财收益平滑波动 [7] 实施路径与动态平衡 - 财富积累需根据人生阶段动态调整优先级:年轻时侧重提升赚钱能力并培养储蓄习惯;中期加大理财投入并优化消费;后期依靠被动收入实现钱生钱 [8][11] - 需破除“有钱无需省钱”或“钱少理财无用”等误区,强调开源节流并行、短期长期兼顾、主动被动收入结合的系统方法 [7]
有30万存款的人,还在傻傻存定期?银行职工说漏:这样存利息过万
搜狐财经· 2025-08-28 11:35
定期存款现状 - 2025年我国居民存款余额达128.5万亿元,其中46%为定期存款,约60万亿资金以低收益沉淀[2] - 2025年第一季度全国大中型银行定期存款平均年利率2.65%,较其他同等风险途径低1.15-1.55个百分点[2] - 2025年7月主要商业银行三年期定期存款利率区间为2.55%-2.75%,30万元存三年最高利息仅24750元[2] 通胀影响 - 2024年全年CPI上涨2.0%,2025年上半年CPI同比上涨2.2%,低于通胀率的投资实际导致资金贬值[4] 替代理财方案 - 大额存单三年期利率达3.0%-3.45%,较同期定期存款高0.5个百分点,30万元存三年可获利息27900-31050元[5] - 结构性存款2025年上半年平均年化收益率3.8%,高于定期存款约1个百分点,但收益与市场指标挂钩存在波动[6] - 智能存款年化收益率普遍达2.8%-3.2%,招商银行朝朝盈产品7日年化收益率3.15%,30万元存三年收益约28350元[6] - 低风险银行理财产品(R1-R2级)平均年化收益率3.6%-4.2%,中低风险产品(R3级)达4.0%-4.8%[7] - 货币基金近一年平均收益率2.7%-3.1%,流动性极佳可随时申购赎回[7] 组合配置策略 - 30万元分三部分配置:10万智能存款、15万低风险理财、5万货币基金,三年预期总收益约34500元[8] - 实际案例显示35万元通过组合配置(活期+大额存单+低风险理财+货币基金)一年收益较全额定期多3800元[8] 产品选择注意事项 - 需匹配个人风险偏好,重视本金安全可选大额存单或智能存款,接受波动可考虑低风险理财或货币基金[9] - 需关注产品流动性差异,部分产品赎回需提前申请或到期才能支取[9] - 需注意起购金额限制,部分产品要求最低50万元起购或按10万元递增[10] - 需警惕高收益陷阱,避免被表面收益迷惑而忽略风险匹配原则[10] - 应选择正规有实力金融机构发行的产品以规避非法集资风险[11] 优化收益技巧 - 对比不同银行同类产品利率差异可达0.3-0.5个百分点,30万元三年期大额存单利率差0.3个百分点将导致2700元收益差距[13] - 关注创新型存款产品如某股份制银行2025年初推出的智能存款,根据存款时长自动调息最高可达3.5%[13] - 可考虑国债或定期开放式理财产品,前者安全性最高但流动性差,后者收益高但仅开放日可申赎[13]
先存钱还是先投资?
伍治坚证据主义· 2025-08-18 14:44
应急储备金的重要性 - 建立三到六个月生活费的应急储备是家庭理财的首要步骤[3] - 拥有2000美元应急金可提升财务幸福感21%[3] - 应急储蓄少于5000美元的人群患抑郁症几率比超过5000美元储蓄者高出52%[3] - 储蓄不足2万美元与超过2万美元人群的抑郁症概率差距达49%[3] 财富积累行为特征 - 美国百万富翁最常驾驶的汽车品牌为丰田(12.5%)、本田(11.4%)和福特(9.0%)[4] - 真正积累财富者注重将资金投入保值增值领域而非消费性支出[4] - 理财应聚焦低成本投资与资产本身 避免浮华消费[5] 投资成本控制 - 加拿大共同基金年管理费率达2%-2.5% 部分超过3%[5] - 高额管理费长期将侵蚀投资收益[5] - 建议优先选择低成本指数基金和ETF产品[5] 家庭支出管理 - 房屋年维护更新成本可达房屋价值的1%以上[6] - 保费与税费年增长率可能超越平均通胀率[6] - 全球83%人口净资产不足10万美元(40%不足1万美元 43%处于1-10万美元区间)[6] 储蓄行为与情绪管理 - 具备应急储备金者在市场波动中表现更稳健[6] - 低利率环境导致部分家庭养成透支消费习惯 未能实现10%-15%的收入储蓄率[6] - 贫富差距关键源于长期储蓄坚持与支出控制 而非短期投机收益[6] 理财哲学与长期规划 - 理财本质是节制欲望与合理规划的结合[7] - 投资是马拉松而非百米赛跑 需先建立应急储备和稳健投资基础[8] - 财富积累需遵循"先修渠再引水"原则 注重根基建设而非追逐风口[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