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成式人工智能
搜索文档
OpenAI,大动作!
证券时报· 2025-10-29 12:19
重组协议核心内容 - 微软与OpenAI宣布一项重组协议,使OpenAI摆脱非营利组织身份,成为一家公众利益公司,为未来上市打下基础 [1] - 根据新协议,OpenAI非营利实体更名为OpenAI基金会,持有营利部门约1300亿美元股权;营利部门改制为公益公司,名为OpenAI Group PBC [2] - 重组后股权结构为微软持有约27%(价值约1350亿美元),OpenAI基金会持有26%,现任及前任员工与投资者合计持有47% [2] - 交易确保两家公司合作关系至少持续到2032年,包括一份价值2500亿美元的云计算合同 [2] 协议条款与权力变更 - 协议终止条件为独立小组宣布AGI实现后终止收入分成协议,OpenAI也可稍后支付款项 [3] - 重组后OpenAI Group PBC将更像传统公司,巩固CEO奥特曼的权力,给予其更多回旋余地达成交易、筹集资金和塑造行业 [3] - 微软不再拥有OpenAI生产的任何消费者硬件的权利,也不再拥有作为OpenAI计算提供商的优先购买权 [3] 重组影响与资金需求 - 交易消除了对OpenAI筹集资金和从微软获得计算资源能力的主要限制,这些限制自2019年协议以来一直存在 [4] - OpenAI CEO奥特曼表示公司有1.4万亿美元的资金需求,用于在未来几年内帮助建设约30吉瓦的数据中心基础设施 [4] - 每吉瓦数据中心建设成本高达500亿美元,奥特曼目标是将成本降至200亿美元 [4] - 奥特曼本人将不会获得重组后公司的股权,其薪酬保持不变,每年约7.6万美元 [4] 未来展望与行业影响 - 此次重组是OpenAI押注其生成式AI技术将改变全球经济的举措之一,鼓舞了其投资者和商业合作伙伴 [5] - 英伟达CEO黄仁勋对重组消息表示积极,称若OpenAI明年上市,可能是历史上最成功的公开募股之一 [5]
OpenAI,大动作!
证券时报· 2025-10-29 12:15
重组协议核心内容 - 微软与OpenAI签署新协议,OpenAI重组为公益公司(OpenAI Group PBC),其非营利实体更名为OpenAI基金会并持有营利部门约1300亿美元股权 [3] - 重组后股权结构为:微软持有约27%(价值约1350亿美元),OpenAI基金会持有26%,现任及前任员工与投资者合计持有47% [3] - 协议确保双方合作关系至少持续到2032年,包含一份价值2500亿美元的云计算合同,但微软不再拥有OpenAI计算服务的优先购买权 [3] 重组对OpenAI的影响 - 重组消除了OpenAI在筹集资金和从微软获取计算资源方面的主要限制,为未来首次公开募股(IPO)打下基础 [6] - 新的公司结构将巩固首席执行官奥特曼的权力,使其在达成交易、筹集资金和塑造人工智能行业方面拥有更大回旋余地 [4] - 一旦独立小组宣布通用人工智能(AGI)实现,收入分成协议将终止,OpenAI也可选择稍后支付相关款项 [4] 公司未来规划与行业展望 - OpenAI首席执行官奥特曼表示公司有1.4万亿美元的资金需求,用于在未来几年建设约30吉瓦的数据中心基础设施,每吉瓦建设成本高达500亿美元,目标是将成本降至200亿美元 [7] - 英伟达首席执行官黄仁勋评论称,OpenAI可能于明年上市,并可能成为“历史上最成功的公开募股之一” [7] - 公司旨在建立每周可产生1吉瓦新电力的数据中心,这些举措基于其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将改变全球经济的预期 [7]
工信部:已处理二次号码“一键解绑”申请超2.6亿次
人民网· 2025-10-29 11:49
电信服务质量提升举措 - 工业和信息化部深入推进一键解绑历史互联网应用账号工作,已处理解绑申请超2.6亿次,累计服务用户超430万人 [1] - 指导基础电信企业精简优化资费套餐,在售资费公示率达到99%以上,并实现流量超套和业务续订及时提醒 [1] - 基本建成业务订购集中鉴权核验平台,统一电话营销号码,确保用户知情同意 [1] - 推广“二次号码焕新”服务,一键解绑功能已覆盖230余款主流应用 [1] 移动应用(APP)规范与监管 - 组织发布《移动互联网应用服务用户权益保护合规管理指南》和《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APP)最小必要申请使用权限》系列标准,引导企业提升合规意识和服务水平 [2] - 指导手机终端企业实现相册、文件、联系人、短信等按需动态授权,确保APP只能访问用户指定内容以保护隐私 [2] - 组织开展APP技术抽测47批次,责令整改1970款,公开通报203款,下架76款 [2] - 推进建设生成式人工智能隐私意识高质量数据集,提升人工智能产品和服务用户权益保护水平 [2] 商业信息扰民整治与客服监管 - 深入推进清理整治营销电话扰民专项行动,清理网络违规外呼软硬件推广信息51万条,关停违规语音专线7804条 [2] - 依法责令整改、督办、处罚违规企业228家次,并推广“来电来信免打扰”服务,累计为12.6亿用户提供防护 [2] - 经拨测发现搜狗浏览器、嘀嗒出行客服热线未提供人工客服,爱奇艺、转转、搜狐新闻人工客服无法接通,已督促相关企业整改 [2]
工信部:已处理二次号码“一键解绑”申请超2.6亿次
人民网· 2025-10-29 11:41
电信服务质量提升 - 工业和信息化部推进“明白办、放心用”行动,指导基础电信企业精简优化资费套餐,在售资费公示率达到99%以上 [1] - 统一电话营销号码,基本建成业务订购集中鉴权核验平台,确保用户知情同意,并通过短信、电话等方式及时提醒流量超套和业务续订 [1] - 推广“二次号码焕新”服务,深入推进一键解绑历史互联网应用账号工作,目前已覆盖230余款主流应用,处理解绑申请超2.6亿次,累计服务用户超430万人 [1] 移动应用生态治理 - 工业和信息化部组织发布《移动互联网应用服务用户权益保护合规管理指南》,并制定《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APP)最小必要申请使用权限》系列标准,指导手机终端企业实现相册、文件、联系人、短信等按需动态授权 [2] - 组织开展APP技术抽测47批次,责令整改1970款,公开通报203款,下架76款 [2] - 推进建设生成式人工智能隐私意识高质量数据集,以提升人工智能产品和服务用户权益保护水平 [2] 商业信息与用户防护 - 工业和信息化部深入推进清理整治营销电话扰民专项行动,组织清理网络违规外呼软硬件推广信息51万条,关停违规语音专线7804条,依法责令整改、督办、处罚违规企业228家次 [2] - 加大“来电来信免打扰”服务推广力度,依据用户意愿累计为12.6亿用户提供防护服务 [2] 企业客服能力监督 - 经第三方机构拨测,搜狗浏览器、嘀嗒出行的客服热线未提供人工客服,爱奇艺、转转、搜狐新闻的人工客服无法接通 [2] - 工业和信息化部已督促相关企业进行整改,切实提高服务能力 [2]
5.15亿人见证AI跑出中国速度
中国经济网· 2025-10-29 09:52
评 新 而 论 AI跑出中国速度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近日发布的《生成式人工智能应用发展报告(2025)》显示,截至今年6月份, 我国生成式人工智能用户规模达5.15亿人,较2024年12月增长2.66亿人,用户规模半年翻番,普及率为 36.5%。 生成式人工智能浪潮奔涌,是企业和用户良性互动的结果。当生成式人工智能显示出其巨大潜力与战略 意义后,许多科技企业奋楫争先,聚焦生产、生活等应用场景,将大量资源投入大模型的研发与迭代。 这种实干精神有力推动了技术成熟与应用落地,促成了生成式人工智能在我国各个领域的广泛渗透。 "AI改变生活",生成式人工智能已与每个人息息相关。海量用户既是技术红利的分享者,也是推动应用 场景持续丰富的参与者。用户的偏好引导着企业的研发方向,推动资源向更受市场欢迎的国产模型集 中。目前,生成式人工智能产品主要应用场景包括回答问题、日常办公、休闲娱乐、创作内容等。其 中,利用生成式人工智能产品回答问题的用户最为广泛,达80.9%。 用户规模的爆发式增长,也折射出我国人工智能从"可用"走向"好用"、从"试用"走向"常用"的趋势。 5.15亿的用户规模,本身构成一个无与伦比的"应用试验场"和 ...
生成式人工智能应用场景持续拓展
经济日报· 2025-10-29 06:25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日前发布的《生成式人工智能应用发展报告(2025)》(以下简称《报告》)显 示,截至今年6月,我国生成式人工智能用户规模达5.15亿人,普及率为36.5%,仅上半年,用户规模就 增长了2.66亿人。 从普惠化角度看,我国人工智能将从"试用"走向"常用"。如同当年互联网打破了连接壁垒,生成式人工 智能正在拆除技术应用高墙。无论是一线城市还是县域乡村,不管是专业人士还是普通用户,都能通过 简单交互享受技术带来的便利与效率。这标志着人工智能技术红利将从"少数人专享"迈向"多数人共 享",成为推动社会包容性发展的新力量。 "人工智能作为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性技术,深刻改变着人类生产生活方式。"中国互 联网络信息中心副主任张晓介绍,《报告》基于"用户普及—产业发展—典型应用—发展环境"总体框 架,研究分析生成式人工智能的用户使用情况、产业应用情况、政策制定情况。 《报告》展示了我国生成式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现状:用户对生成式人工智能的要求不断提高,在各类实 际应用场景中更加看重其对复杂任务的处理效果,这显著提升了生成式人工智能的逻辑推理能力,推动 模型参数规模不断扩大、架构设计持续优化。 ...
与OpenAI达成合作且上调全年盈利预期 PayPal(PYPL.US)盘初大涨超11%
智通财经· 2025-10-28 22:24
周二,PayPal(PYPL.US)盘初大涨超11%,创三个月新高,报77.92美元。消息面上,PayPal在最新公布 的季度财报中上调了全年盈利预期,同时宣布与OpenAI达成合作,将其数字钱包嵌入ChatGPT。 鉴于消费者支出势头持续强劲,PayPal将2025年调整后每股收益预期从7月公布的5.15-5.30美元,上调 至5.35-5.39美元。该公司还宣布了成立27年来首次派发股息计划,本季度将派发每股14美分的股息,这 显示出对其现金流及长期盈利能力的信心。 另外,PayPal在合作公告称,OpenAI的数亿用户已习惯借助其生成式人工智能(AI)技术搜索商品。此次 合作意味着PayPal将为这些搜索行为提供支付技术支持,帮助用户将浏览直接转化为实际购买。 ...
美股异动 | 与OpenAI达成合作且上调全年盈利预期 PayPal(PYPL.US)盘初大涨超11%
智通财经网· 2025-10-28 22:19
智通财经APP获悉,周二,PayPal(PYPL.US)盘初大涨超11%,创三个月新高,报77.92美元。消息面 上,PayPal在最新公布的季度财报中上调了全年盈利预期,同时宣布与OpenAI达成合作,将其数字钱包 嵌入ChatGPT。 鉴于消费者支出势头持续强劲,PayPal将2025年调整后每股收益预期从7月公布的5.15-5.30美元,上调 至5.35-5.39美元。该公司还宣布了成立27年来首次派发股息计划,本季度将派发每股14美分的股息,这 显示出对其现金流及长期盈利能力的信心。 另外,PayPal在合作公告称,OpenAI的数亿用户已习惯借助其生成式人工智能(AI)技术搜索商品。此次 合作意味着PayPal将为这些搜索行为提供支付技术支持,帮助用户将浏览直接转化为实际购买。 ...
21专访|技能革命还是就业挑战?国际劳工组织谈AI职场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28 18:45
(原标题:21专访|技能革命还是就业挑战?国际劳工组织谈AI职场) 南方财经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郑青亭 上海报道 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人工智能(AI)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改变着我们的生活,也引起了人们对就业市场可能遭受冲击的深切担忧。 近日, 国际劳工组织(ILO)首席宏观经济学家埃克哈德·恩斯特(Ekkehard ERNST)在2025外滩年会期间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专访时表示, 尽管AI的总体影响尚未大规模显现,但其对不同技能、不同地区造成的差异化影响已然明朗,各国需通过积极的政策与投资,将挑战转化为包容 性增长的机遇。 ILO成立于1919年,是联合国处理劳动世界事务的专门机构。ILO的使命是促进工作中的权利和体面劳动,加强社会保障及工作领域的社会对话, 追求"只有基于社会正义才能建立世界持久和平"的愿景。 今年5月,ILO发布了一份有关生成式人工智能与就业的报告。报告指出,全球四分之一的工作岗位可能受到生成式人工智能影响。其中,高收入 国家就业岗位受生成式人工智能影响的比例更高,达到34%。由于生成式人工智能理论上能实现多种任务的自动化,文职类工作面临的风险最为 显著。 恩斯特表示,目前AI对全 ...
AI "杀死"在线教育?美国巨头Chegg市值暴跌99%,宣布大裁员45%
华尔街见闻· 2025-10-28 16:57
曾受益于疫情期间远程学习浪潮的美国在线教育巨头Chegg,如今正面临生成式人工智能带来的生存危机。 当地时间周一,Chegg宣布将裁减45%的全球员工,约合388个职位。这家成立20年的公司将此举直接归因于"人工智能的 新现实"以及来自谷歌等搜索引擎的流量减少。这是继今年5月裁员22%后,Chegg在短期内进行的第二轮大规模裁员。 Chegg明确指出,其核心业务正受到双重打击。一方面,以OpenAI的ChatGPT为代表的生成式AI工具在学生群体中日益普 及,直接侵蚀了Chegg提供作业帮助和辅导等服务的市场。另一方面,公司认为谷歌搜索结果中的AI摘要功能损害了其网 站流量和销售额,并已于今年2月就此对谷歌提起诉讼。 艰难转型:裁员45%以应对AI冲击 Chegg最新的重组计划是其为应对业务困境所采取的最激进措施。公司在声明中表示,裁员45%的决定是为了降低成本、 精简运营,以适应由AI驱动的行业转变。 据报道,此次重组预计将产生约1500万至1900万美元的相关费用,这些费用将在2026年第一季度前产生。截至2024年12月 31日,该公司拥有1271名员工。 在公司面临关键转型之际,Chegg选择让经验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