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电力市场化改革
icon
搜索文档
电改“136号文”半年考,新能源资产后服务赛道马太效应放大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25 14:13
政策与行业变革 - 国家发展改革委和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136号文",推动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终结传统固定电价盈利模式,促进行业从政策驱动转向市场驱动 [1] - 政策落地半年后,全国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达2.68亿千瓦,同比增长99.3%,占新增装机总量的91.5% [1] - 电力市场化改革推动新能源资产后服务行业从内部生产职能向覆盖运维、交易和数字化的全链条资产运营能力转型 [1] 新能源后服务市场格局 - 新能源后服务市场规模持续扩大,2024年风电和光伏运维服务市场规模超700亿元,未来整体后服务市场预计突破1000亿元 [4] - 行业马太效应显著,头部企业凭借规模优势构建壁垒,中等规模公司面临挑战,小型企业聚焦基础性服务并依赖本地资源 [6] - 市场参与者从大型电力央企扩展至地方国资、城投、装备制造商及个人投资者等多元化主体 [4] 协合运维业务发展 - 协合运维成立于2007年,拥有18年新能源资产管理经验,当前管理容量突破40GW,电力交易资产规模超8GW,驻场项目300余个 [2][4] - 公司从集团内部服务部门转型为市场化专业服务企业,2020年后业务以满足市场化需求为主 [3][4] - 近期获得信金控股股权投资,被看好为新能源资产后服务市场的确定性投资机会 [3] 行业技术门槛与能力要求 - 行业核心矛盾从人力缺口转为缺乏综合能力专业团队,因电力市场化改革推动服务从设备可靠运维向资产盈利保障跨越 [5] - 成熟服务商需整合设备运维、电力交易及数字化支撑能力,且各板块能力需长期积累 [5] - 多元化投资者需求覆盖生产技术管理、数字化支撑、交易智能化和风险管理的全链条服务 [5] 数字化与技术创新 - 协合运维通过AI技术、数字化工具和长周期数据积累开发"PowerInsights智能分析系统",可自动生成资产报告并精准定位电量损失 [7] - 试点"人机协同"运营模式,应用无人机航拍与图像识别提升故障识别效率,使用时序大模型预测电价和供需关系 [8] - 未来将深化大语言模型应用,自动生成交易策略报告、辅助自动化策略生成及多源情报分析,但设备运维最后一公里仍需人工完成 [8] 资产价值逻辑转变 - 新能源资产价值逻辑从资源禀赋和设备选型转向全周期资产运营能力,成为保障长期稳健收益的关键因素 [7] - 资产估值由发电量、电价和运营成本等因素共同决定,在电价波动性增加背景下需提升盈利保障能力 [7] - 行业重塑推动新能源后服务市场向头部集中,资产价值重估路径清晰化 [9]
7月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8.6%,LNG进口量同比下降7.8%
信达证券· 2025-08-23 23:20
行业投资评级 - 公用事业行业投资评级为"看好",与上次评级保持一致 [2] 核心观点 - 电力板块有望迎来盈利改善和价值重估,主要基于电力供需矛盾紧张态势下煤电顶峰价值凸显、电力市场化改革推进下电价稳中小幅上涨趋势、容量电价机制出台明确煤电基石地位,以及电煤长协保供力度加大带来的成本端可控性 [4] - 天然气板块随着上游气价回落和消费量恢复增长,城燃业务有望实现毛差稳定和售气量高增,拥有低成本长协气源和接收站资产的贸易商可通过扩大进口或国际市场转售机遇增厚利润 [4] 本周市场表现 - 截至8月22日收盘,公用事业板块上涨1.9%,表现劣于大盘(沪深300上涨4.2%)[3][11] - 电力板块上涨2.12%,燃气板块下跌0.30% [3][12] - 子行业表现:火力发电上涨3.38%,水力发电上涨1.05%,核力发电上涨0.64%,热力服务上涨5.46%,电能综合服务上涨1.29%,光伏发电上涨4.84%,风力发电上涨0.56% [12] - 电力板块涨幅前三:上海电力(17.01%)、国电电力(6.44%)、晋控电力(3.34%);燃气板块涨幅前三:陕天然气(10.37%)、成都燃气(6.52%)、大众公用(2.43%) [14] 电力行业数据跟踪 - 动力煤价格周环比上涨:秦港动力煤(Q5500)市场价702元/吨,周涨7元/吨;广州港印尼煤(Q5500)库提价726.78元/吨,周涨2.92元/吨;澳洲煤(Q5500)库提价767.27元/吨,周涨2.44元/吨 [3][21][23] - 动力煤库存分化:秦港库存585万吨,周增18万吨;内陆17省库存8582.8万吨,周增25.5万吨(+0.30%);沿海8省库存3421万吨,周降47.3万吨(-1.36%)[3][27][30] - 电厂日耗上升:内陆17省日耗388.8万吨,周增31.2万吨/日(+8.72%);沿海8省日耗249.6万吨,周增12.0万吨/日(+5.05%)[3][30] - 水电来水偏弱:三峡出库流量11400立方米/秒,同比降21.38%,周降16.18% [3][47] - 电力现货电价波动显著: - 广东日前现货周均价274.24元/MWh,周涨29.40%,同比降7.8%;实时现货254.73元/MWh,周涨49.97%,同比降14.4% [3][48] - 山西日前现货324.60元/MWh,周降20.60%,同比降51.8%;实时现货284.31元/MWh,周降25.41%,同比降40.4% [3][56] - 山东日前现货290.18元/MWh,周涨40.42%,同比降28.6%;实时现货280.48元/MWh,周涨22.46%,同比升22.5% [3][51] 天然气行业数据跟踪 - 国内外气价分化: - 国产LNG价格指数4099元/吨,同比降17.01%,周降1.75% [3][55] - 欧洲TTF现货11.27美元/百万英热,同比降5.4%,周涨4.1%;美国HH现货3.03美元/百万英热,同比升35.9%,周降1.3%;中国DES现货11.37美元/百万英热,同比降19.6%,周降1.9% [3][58] - 欧盟天然气供需: - 第29周供应量60.8亿方,同比升4.2%,周降2.8%;LNG供应占比57.6% [3][62] - 第29周消费量37.1亿方,同比降5.0%,周降1.7%;1-29周累计消费1883.5亿方,同比升7.5% [3][72] - 库存706.48亿方,同比降21.93%,周升3.46%;库存水平75.1% [70] - 国内天然气供需: - 6月表观消费量350.50亿方,同比升1.9%;1-6月累计2119.70亿方,累计同比降0.8% [75] - 7月产量215.60亿方,同比升7.6%;LNG进口544万吨,同比降7.8%,环比升2.4%;PNG进口520万吨,同比升4.8%,环比降0.8% [76] 行业重点新闻 - 7月全社会用电量10226亿千瓦时,同比增8.6%,其中第一产业增20.2%、第二产业增4.7%、第三产业增10.7%、城乡居民用电增18%;1-7月累计用电量58633亿千瓦时,同比增4.5% [4][83] - 京津冀最大地下储气库群年储采能力突破30亿立方米,累计注采气量近800亿立方米,规划"十五五"末达50亿立方米 [4][85] 投资建议 - 电力板块关注:全国性煤电龙头(国电电力、华能国际、华电国际)、电力供应偏紧区域龙头(皖能电力、浙能电力、申能股份、粤电力A)、水电运营商(长江电力、国投电力、川投能源、华能水电)、煤电设备商(东方电气)及灵活性改造技术商(华光环能、青达环保、龙源技术)[4][99] - 天然气板块关注:城燃及贸易商(新奥股份、广汇能源)[4][99]
报告称中国能源电力行业研发投入居全球首位
中国新闻网· 2025-08-22 20:37
全球创新发展趋势 - 亚太地区百强科技集群增至42个 中国科技集群数量达26个位居世界首位 [1] - 深圳—香港—广州科技集群连续五年全球第二 合肥和郑州科技集群迅速崛起分列第36和68位 [1] - 合肥科技集群产出增速22.7% 郑州科技集群产出增速18.9% 增速全球领先 [1] 全球研发投入与产出 - 美国欧盟中国占全球研发投入比例分别为42.1% 18.7% 17.2% [2] - 中国能源电力行业研发投入达74亿欧元位居世界首位 [2] - 中日两国企业专利申请均超四万件 中国PCT专利申请量连续两年超过日本登顶全球 [2] 电力市场化改革进展 - 中国电力交易中心累计完成市场交易电量6.2万亿千瓦时 占全社会用电量62.7% [2] - 全国29个省区市已启动电力现货市场建设 [2] - 南方五省区电力市场进入连续结算试运行阶段 成为全球规模最大交易最繁忙市场最活跃的电力超市 [2] 技术领域分布 - 全球创新产出聚焦ICT 生物制药 汽车和智能制造四大行业 [2]
AI超级储充网 度电潜能被激活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21 20:33
人工智能与能源融合的核心作用 - 人工智能与能源形成相互赋能和共生耦合关系 重塑电力行业运行逻辑 [1] - 人工智能超级储充网络融合储能 充电 人工智能调度与电力交易 成为城市新型能源系统基石 [1] - 时序大模型对电网脉搏精准把脉 激活每度电的潜能 融入功率响应 调频调峰等实时服务 [1] 新能源发电效率提升 - AI通过分析历史气象数据和地理信息优化风电场和光伏场选址 确保资源最大化利用 [2] - AI实时监控分析风机运行数据 预测设备故障实现预测性维护 减少非计划停机时间 [2] - 应用智能算法将弃风率压至3%以下 通过多源异构数据分析帮助电网制定优化调度计划 [3] 极端气候应对与数据整合 - AIFS ENS人工智能预报系统与传统物理系统并行运行 在准确性和速度方面升级 [3] - 海量异构数据实时整合是难点 需将气象数据细化为雷暴 局部强对流等微观尺度 [3] - 系统必须依托AI对气象 电网 交通等多源实时数据处理 支撑后续决策 [3] 大语言模型在能源办公的应用 - 能源企业依托自身数据知识库推出行业大模型 如国家电网光明大模型 [4] - 接入DeepSeek后AI助手在语义理解 任务执行效率和推理逻辑性显著提升 [4] - 提供智能写作 会议纪要 精准检索等多种智慧办公能力 [4] 时序大模型的关键作用 - 能源行业关键任务高度依赖时序数据建模 需精准捕捉多时间尺度历史关联性 [5] - 语言大模型缺乏长时序依赖捕捉机制与跨模态特征融合能力 预测精度不足 [5] - 需单独研发时序大模型以满足电力调度 新能源预测 源网荷储优化等场景要求 [5] 多模型协同与交易优化 - 能源大模型应涵盖语言大模型 时序大模型和时空大模型协同工作 [6] - 处理分析市场动态 历史电价和政策变化数据 预测不同时间尺度电价 [6] - 电力交易智能体水平接近顶尖3%的人类交易员 [6] 电网运行优化与预测精度 - AI优化电网运行方式 提升应对复杂性和不确定性能力 [7] - 南方电网人工智能负荷预测系统使风电和光伏短期预测准确率达85%和91% [7] - 支撑非化石能源电量占比超过50% 实现每两度电中有一度零碳电 [7] 电力市场交易与价值重构 - AI通过强化学习辅助安排电力传输和发电功率 降低网损提高经济性 [8] - 精准预测电价和负荷辅助制定最优交易策略 动态协调自发电 市电和储能电 [8] - 重新定义一度电价值 涵盖功率响应 频率调节等新型服务 参与电网实时调度 [8]
广东宝丽华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半年度报告摘要
上海证券报· 2025-08-19 03:47
行业概况 - 2025年1-6月全国全社会用电量4.84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7%,其中第一/二/三产业用电量分别增长8.7%/2.4%/7.1%,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增长4.9% [3] - 全国全口径发电装机容量达36.5亿千瓦,同比增长18.7%,风电和太阳能发电新增装机占比达89.9%,非化石能源装机占比超60%,新能源发电量占比超25% [3] - 火电设备利用小时1968小时(同比降130小时),核电3882小时(同比升167小时),风电1087小时(同比降47小时),太阳能发电560小时(同比降66小时) [4] 公司经营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43.57亿元(同比+17.33%),归母净利润5.59亿元(同比+52.62%),主要受益于煤炭价格下行缓解火电成本压力 [5] - 电力主业通过设备改造升级、优化机组运行效率等措施稳固梅县荷树园电厂,提升陆丰甲湖湾电厂效益,同时发挥宝新售电灵活运营优势 [6] - 金融投资板块中梅州客商银行资产总额430.95亿元,上半年营收6.30亿元、净利润1.95亿元;参股的东方富海实现净利润0.32亿元 [7] 利润分配 - 2025年半年度利润分配预案为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0.50元(含税),总分红1.09亿元,占归母净利润比例19.48%,不送红股不转增股本 [16][55] - 公司上市以来累计现金分红达49.11亿元,本次分红旨在提升投资者获得感,符合公司章程及分红管理制度要求 [44][55] 估值管理 - 因股价连续12个月低于每股净资产触发"长期破净"情形,公司制定估值提升计划,包括聚焦电力主业、优化金融投资、规范公司治理、稳健分红等六项措施 [40][42] - 具体措施包括:加强电厂运营效率、适时开展股份回购、增加分红频次、强化信息披露和投资者沟通等,计划每年评估实施效果 [43][45][47] 公司治理 - 董事会及监事会全票通过半年度报告、利润分配预案及估值提升计划等议案,相关决议将提交2025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 [15][31][53] - 股东大会定于2025年9月5日召开,采用现场+网络投票方式,审议半年度利润分配预案等事项 [61][62][63]
电力天然气周报:长江电力延续高分红承诺,7月份我国天然气产量同比增长7.4%
新浪财经· 2025-08-18 15:35
本周市场表现 - 公用事业板块整体下跌0.5%,表现劣于大盘(沪深300上涨2.4%)[1][2] - 电力子板块下跌0.78%,燃气子板块上涨1.75%[1][2] - 电力细分板块中火力发电下跌1.55%,水力发电下跌1.26%,核力发电下跌0.95%,热力服务上涨1.71%[2] - 电力板块个股涨幅前三为上海电力(8.99%)、深圳能源(2.53%)、浙江新能(-0.13%),跌幅前三为华能国际(-4.61%)、华电国际(-3.78%)、国电电力(-3.45%)[2] 电力行业数据 动力煤价格 - 秦皇岛港动力煤(Q5500)市场价695元/吨,周环比上涨17元/吨[1][2] - 年度长协价668元/吨,月环比上涨2元/吨[2] - 陕西榆林动力块煤(Q6000)坑口价630元/吨周环比持平,大同南郊粘煤坑口价584元/吨周环比上涨16元/吨[3] - 纽卡斯尔NEWC5500大卡动力煤FOB现货价69.5美元/吨,周环比上涨1.80美元/吨[3] 库存与日耗 - 秦皇岛港煤炭库存567万吨,周环比增加20万吨[1][3] - 内陆17省煤炭库存8557.3万吨,周环比增加17.1万吨(0.20%),日耗357.6万吨,周环比下降51.6万吨/日(12.61%),可用天数23.9天[6] - 沿海8省煤炭库存3468.3万吨,周环比增加31.9万吨(0.93%),日耗237.6万吨,周环比下降14.2万吨/日(5.64%),可用天数14.6天[6] 水电与电价 - 三峡出库流量13600立方米/秒,同比下降12.26%,周环比下降0.73%[1][6] - 广东电力日前现货周度均价274.24元/MWh,周环比上升29.40%,实时现货均价254.73元/MWh,周环比上升49.97%[6] - 山西电力日前现货周度均价324.60元/MWh,周环比下降20.60%,实时现货均价284.31元/MWh,周环比下降25.41%[6] 天然气行业数据 价格表现 - 上海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LNG出厂价格全国指数4172元/吨,同比下降15.60%,环比下降1.14%[1][6] - 欧洲TTF现货价格10.83美元/百万英热,同比下降12.1%,周环比下降2.2%[6] - 美国HH现货价格3.07美元/百万英热,同比上升44.1%,周环比下降7.0%[6] 供需与库存 - 欧盟第29周天然气供应量60.8亿方,同比上升4.2%,周环比下降2.8%,其中LNG供应量25.8亿方(占比57.6%)[1][6] - 欧盟天然气库存706.48亿方,同比下降21.93%,周环比上升3.46%,库存水平73%[6] - 2025年6月国内天然气表观消费量350.50亿方,同比上升1.9%[1][6] - 2025年7月国内天然气产量216.00亿方,同比上升7.8%[6][7] 行业重点新闻 - 7月全国规上工业发电量926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1%,增速较6月加快1.4个百分点[1][7] - 7月规上工业天然气产量216亿立方米,同比增长7.4%,增速较6月加快2.8个百分点[7] - 甘肃新能源上网电价改革方案正式下发,存量电价0.3078元/度[7] 公司公告 - 甘肃能源2025年上半年营收39.31亿元(同比+0.19%),净利润8.25亿元(同比+16.87%)[7] - 川投能源2025年上半年营收7.12亿元(同比+17.95%),净利润24.61亿元(同比+6.90%)[7] - 长江电力发布2026-2030年股东分红规划,优先采用现金分红方式[7] 投资观点 - 电力板块有望迎来盈利改善和价值重估,煤电顶峰价值凸显,电价趋势预计稳中小幅上行[1][7] - 天然气城燃业务有望实现毛差稳定和售气量高增,拥有低成本长协气源和接收站资产的贸易商具备优势[7]
建投能源:上半年净利润增长157.96%,精益管理驱动高质量发展
证券时报网· 2025-08-18 10:10
核心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11.13亿元,同比下降3.28%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97亿元,同比增长157.96% [1] - 控股发电公司累计完成上网电量228.37亿千瓦时,其中火电225.34亿千瓦时,光伏3.03亿千瓦时 [3] - 售热量4189.48万吉焦,工业供汽量同比增长33.54% [3] 成本控制与效率提升 - 秦港5500大卡动力煤市场均价671元/吨,同比下跌201元/吨 [2] - 采购电煤平均综合标煤单价718.26元/吨,同比降低124.51元/吨 [2] - 通过燃料管理数字化和多元化采购实现成本优化 [2] - 多台机组获评5A、4A、3A优胜机组,其中秦热发电5机组获同类型厂用电率指标最优 [3] 融资与重大项目进展 - 拟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募资不超过20亿元,全额用于西柏坡电厂四期工程 [1] - 西柏坡电厂四期规划建设2台66万千瓦超超临界热电联产机组,总投资58.63亿元 [4] - 任丘热电二期2×35万千瓦项目进展顺利,与定州三期、沧东三期等项目共同强化区域能源供应能力 [5] - 项目均计划于2026年投产运营 [5] 新能源与技术创新布局 - 累计并网光伏发电容量68.65万千瓦,在建65万千瓦,备案及储备191万千瓦 [6] - 成立河北建投泜水蓄能发电公司,推进临城抽水蓄能项目核准 [6] - 液态空气储能中试项目通过河北省科技厅验收,正推动耦合示范项目落地 [6] 股东回报与行业前景 - 2024年现金分红2.35亿元,分红比例44.28% [7] - 未来三年股东回报规划将现金分红比例从30%提升至50% [7] - 政策推动辅助服务市场规模增长,2030年火电辅助服务规模预计达1752亿元,占行业营收20%-25% [7] - 河北省水电占比2%、核电占比0%,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火电机组区域稀缺性价值凸显 [8]
长江电力延续高分红承诺,7月份我国天然气产量同比增长7.4%
信达证券· 2025-08-16 21:09
行业投资评级 - 公用事业行业投资评级为看好 [2] - 上次评级为看好 [2] 核心观点 - 电力板块有望迎来盈利改善和价值重估,煤电顶峰价值凸显 [89] - 电力市场化改革持续推进下,电价趋势有望稳中小幅上涨 [89] - 天然气行业随着上游气价回落和消费量恢复增长,城燃业务有望实现毛差稳定和售气量高增 [89] 市场表现 - 截至8月15日收盘,公用事业板块下跌0.5%,表现劣于大盘 [4] - 电力板块下跌0.78%,燃气板块上涨1.75% [4] - 沪深300上涨2.4%到4202.35 [12] 电力行业数据 - 动力煤价格周环比上涨,秦皇岛港动力煤(Q5500)山西产市场价695元/吨,周环比上涨17元/吨 [4] - 秦港动力煤库存567万吨,周环比增加20万吨 [4] - 内陆17省电厂日耗为357.6万吨,周环比下降12.61% [4] - 三峡出库流量13600立方米/秒,同比下降12.26%,周环比下降0.73% [4] - 广东电力日前现货市场周度均价274.24元/MWh,周环比上升29.40% [4] 天然气行业数据 - 7月份国内天然气产量216.00亿方,同比上升7.8% [4] - 上海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LNG出厂价格全国指数4172元/吨,同比下降15.60% [4] - 欧洲TTF现货价格10.83美元/百万英热,同比下降12.1% [4] - 欧盟天然气库存量706.48亿方,同比下降21.93% [69] 行业新闻 - 7月份全国规上工业发电量926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1% [83] - 7月份规上工业天然气产量216亿立方米,同比增长7.4% [84] - 甘肃136号文方案正式下发,明确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 [82] 投资建议 - 电力行业建议关注全国性煤电龙头如国电电力、华能国际等 [89] - 水电运营商建议关注长江电力、国投电力等 [89] - 天然气行业建议关注新奥股份、广汇能源等 [89]
多重因素共振 新能源绿色低碳 行稳致远
证券时报· 2025-08-15 01:59
行业装机与投资动态 - 国内新能源装机保持快速增长 风电和太阳能发电新增装机规模较去年同期翻一番[1] - 中船科技拟在新疆塔城地区额敏县投资建设130万千瓦风电项目 总投资金额约为57.12亿元[1] - 嘉泽新能拟投资约26.5亿元建设多个风电项目[1] 风电竞争优势分析 - 在多数省份风电相对光伏收益提升可能性更大 因光伏电站基本在中午发电而多数省份用电高峰在早晚[1] - 风电先天发力特性使其可以通过交易策略保障收益 在与用户签订中长期合约或现货合同时更具优势[1] - 电网对稳定电源的需求增加 风电能够更好地满足这一需求从而在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2] 政策与市场环境 - 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政策推动新能源全面进入市场[1] - 《关于有序推动绿电直连发展有关事项的通知》聚焦于解决高比例新能源消纳难题[1] - 随着绿电直连从地方试验走向全国规范化推广 储能配置将成为新能源项目提升自发自用比例的重要选择[2] 产业链协同与国际竞争力 - 未来光伏组件和风电整机厂商或将主动联合储能电池企业 为高耗能出口型企业提供一站式服务[2] - 海外市场对风电的认可度提升 叠加国内风电成本下降使风电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显著增强[2] - 电力市场化交易短期会因不确定性增加对价格略有扰动 风机价格预计在现有价格区间震荡[2]
华润电力投资有限公司2025年度第四期中期票据获“AAA”评级
搜狐财经· 2025-08-14 14:19
评级结果与核心优势 - 华润电力投资有限公司2025年度第四期中期票据获得中诚信国际"AAA"评级 [1] - 发电资产优质且规模优势持续提升 上网电量规模很大 盈利能力持续回升 [1] - 控股股东华润电力控股有限公司实力雄厚 融资渠道畅通 [1] - 在建项目投产后有望增强公司运营实力 [1] 公司背景与业务结构 - 公司于2006年10月9日设立 为台港澳法人独资企业 是华润电力控股在中国境内的发电业务平台 [2] - 集中了华润电力控股主要火电资产 收入主要来源于电力及煤炭销售业务 [2] 财务表现 - 2024年实现营业总收入611.69亿元 2025年1-3月实现营业总收入139.24亿元 保持增长态势 [2] 行业环境与经营挑战 - 电力市场化改革不断深化 清洁能源电量挤占火电出力空间 [1] - 燃料价格对机组盈利能力影响较大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