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能源绿色转型
icon
搜索文档
中国工程院院士黄震:储能是能源绿色转型和新能源发展不可或缺要素
第一财经· 2025-08-29 19:34
新能源发展现状 - 新能源发展进入下半场,底层逻辑发生巨大变化,新能源+储能成为保障新型电力系统和能源转型的重要方案 [2] - 截至2024年6月底,国内风电、光伏装机总量达16.73亿千瓦,提前完成2030年12亿千瓦装机目标 [2] - 光伏上网电价从2008年每度4元降至当前每度0.4元左右,可再生能源发电价格快速下降 [2] 新能源消纳挑战 - 风光发电不稳定性导致新能源消纳难题,出现午间消纳难、晚高峰保供难现象 [3] - 内蒙古、青海等新能源装机占比高的地区普遍出现弃风、弃光问题 [3] - 截至2024年8月,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占比从2023年40%提升至60%,全社会用电量中每3度电有1度绿电 [3] - 预计2060年风电、光伏装机将达70亿千瓦(风电20亿+光伏50亿),占总装机容量100亿千瓦的70%,弃风弃光量可能达24亿千瓦 [3] 电力系统转型 - 电力系统从"源随荷动"转向"荷随源动",需通过调节负荷响应风光发电峰谷特性解决消纳问题 [4] - 需在低谷时段实现多能互补,保障电力系统平衡和稳定供应 [4] 储能技术分类与应用 - 储能按应用场景分为源端储能(平抑风光波动、提高消纳率)、网端储能(电网削峰填谷)、负荷端储能(虚拟电厂、需求响应、峰谷套利) [5] - 按技术类型分为长时储能(抽水蓄能、压缩空气、液流电池、燃料储能)和短时储能(飞轮、锂电池) [5] - 随着风光占比提升,数天、数周及跨季节的新能源消纳问题凸显,长时储能作用更加重要 [5] 长时储能技术发展 - 抽水蓄能当前装机6000万千瓦,预计2030年达1.2亿千瓦,技术成熟但受地形限制难以普及 [5] - 燃料储能技术通过绿电制取绿色燃料,可消纳风光大发时的绿电并减少石油进口依赖,在储能规模和时间上具优势 [6] - 国内绿色氢基能源项目陆续投产,国家能源局公布首批绿色液体燃料试点项目(燃料乙醇、绿色甲醇、绿氨),东北地区为重点布局区域 [7] 新能源发展新阶段 - "531"新政后新能源进入保量保价时代结束的下半场,新建风光电站需兼顾绿电生产和电价收益 [7] - 储能成为新能源发展和能源绿色转型不可或缺的要素 [7]
新能源成中国传统煤电大省第一大电源
新华社· 2025-08-29 16:32
新能源发电装机结构变化 - 安徽省最大用电负荷达6857万千瓦 其中风光新能源出力3300万千瓦占比48%[2] - 安徽省新能源成为发电装机第一大电源 风电光伏总装机占比达46.4% 煤电装机占比降至41.6%[2] - 甘肃青海江苏等多地新能源发电装机已超过煤电成为发电主力[3] 能源转型与经济发展 - 新能源发电推动电力系统转型升级 助力经济增长方式绿色蝶变[3] - 中国7月全社会用电量10226亿千瓦时 创全球月度用电纪录[3] - 上半年风光发电量1.15万亿千瓦时 占全社会用电量比例接近四分之一[3] 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 - 安徽省成为新能源汽车产量第一省份 2025年上半年产量达73.09万辆[3] - 建成全覆盖充电网络 城区形成半径不大于2公里充电服务圈 乡镇充电站覆盖率超99%[3] - 高速公路服务区实现充电桩全覆盖[3]
请签收!一封来自“光储盛宴”的请柬
长江商报· 2025-08-29 16:21
大会概况 - 第八届中国国际光伏与储能产业大会将于2025年11月17日至20日在成都举行 主题为"光储同辉 融合赋能 智创未来" [1] - 大会聚焦光伏与储能行业新能源 新材料 新装备 汇聚全球顶尖资源 技术与人才 [1] - 大会已成为全球三大光伏与储能盛会之一 是企业布局万亿级增量市场的战略平台 [1] 大会规模与参与情况 - 2024年大会吸引海内外逾3.4万名嘉宾参会 促成60余个全产业链合作项目落地 签约总额突破300亿元 [3] - 本届大会规划展览展示面积超6万平方米 举办各类同期活动超30余场 预计吸引参展参会企业超5000家 专业观众超5万人次 [3] - 大会拟邀请德国 西班牙 巴西等10多个国家或地区嘉宾 联合国等国际组织及20余个国家驻华使领馆代表参与 [5] - 全球超300家媒体将深度参与报道 线上线下多元互动 全网传播量预计突破2亿人次 [11] 参与企业与机构 - 全球十大组件企业包括晶科能源 天合光能 晶澳科技 隆基绿能 通威股份等悉数参与 [9] - 华为数字能源 阳光电源 TCL中环 特变电工等涵盖硅料 硅片 电池片 组件 逆变器等环节的世界500强 中国500强企业参与 [9] - 储能方面宁德时代 比亚迪 瑞浦兰钧 天齐锂业 亿纬锂能等龙头企业将亮相 [9] - 设备方面先导智能 北方华创 奥特维 迈为 捷佳伟创等行业龙头将展示最新产品 [9] - 新能源汽车品牌特斯拉 小鹏 岚图 极氪 理想 蔚来 问界等将展出新能源应用成果 [9] - 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 四川省经济合作局等作为大会指导单位 中国光伏行业协会等30余家行业协会鼎力支持 [5] 大会内容与活动 - 大会设置全球采购商专场洽谈区 美国 俄罗斯 保加利亚 南非 墨西哥等地近200家国际采购商将参与 [10] - 通威研发中心 通威光伏科技馆将首次向全球开放 展示"风光储氢电充"全链条技术 [14] - 大会将发布《2025中国与全球光伏与储能产业发展白皮书》《构建新能源产业良性生态倡议书》等权威成果 [16] - 大会将揭晓中国光储及新能源创新技术大赛成果 "太阳神"全球光储·中国名片系列大奖 2025中国光储及新能源百强品牌榜等多项奖项 [18] - 平行会议将举办首届通威光伏技术大会暨CTO峰会 通威光伏产业链全球合作伙伴大会等超30场专题会议 [20] - 大会设置光储城市馆 光储产业馆 光储装备馆 光储系统及应用馆 新能源综合馆多个展馆 [20] 行业发展趋势 - 中国光伏产业在产能 应用 技术与设备领域均处全球领先地位 产业链各环节全球市场占有率位居高位 [13] - 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将2025年光伏新增装机规模预测从215吉瓦至255吉瓦上调至270吉瓦至300吉瓦 [13] - 大会向"风光储氢电充"新能源全产业链延伸 强化储能 新能源汽车 充电桩 分布式光伏等业态联动 [9] 四川光伏产业发展 - 四川已形成硅料 硅片 电池片 组件 光伏发电系统及应用的全产业链布局 [23] - 全球前10强光伏企业已有6家在川投资 多晶硅产量占全国20% 电池片产量占全国六分之一 光伏产品综合产能居全国前3位 [23] - 四川省提出到2027年新能源产业链营业收入目标超过5000亿元 力争达到6000亿元 光伏 风电装机规模达4500万千瓦 [26] - 四川省加快光伏电站建设 力争2025年底前新增分布式光伏装机规模200万千瓦以上 [23] - 四川推动锂电 钠电 全钒液流等储能电池技术科技创新 计划到2027年培育30家行业领军企业 打造5个千亿级新兴产业集群 [28]
【“十四五”高质量发展答卷】“十四五”能源综合生产能力等主要指标将如期完成
央视网· 2025-08-26 20:17
能源供应与韧性 - 能源供应更足韧性更强 [1] - 构建全球最大发展最快的可再生能源体系 [1] 可再生能源发展 - 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占比由40%提升至60%左右 [1] - 光伏转换效率海上风电单机容量不断刷新世界纪录 [1] - 新型储能规模跃居世界第一 [1] 能源科技创新 - 新能源专利数占全球四成以上 [1] - 能源科技创新取得更大突破 [1] 绿色能源国际合作 - 与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绿色能源项目合作 [1] - 能源合作全面进入绿色低碳转型共赢新阶段 [1]
国家能源局:从五个方面做好新能源消纳工作
第一财经· 2025-08-26 14:02
能源绿色转型进展 - "十四五"期间全社会用电量中每3度电就有1度绿电[1] - 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占比由40%提升至60%左右[1][3] - 风电光伏年新增装机先后突破1亿/2亿/3亿千瓦关口实现台阶式跃升[3] - 非化石能源占比每年增加1个百分点预计超额完成20%目标[3] - 煤炭消费占比每年减少1个百分点[3] 电力消费结构变化 - 市场交易电量从"十三五"10.7万亿千瓦时增长至23.8万亿千瓦时[1] - 2024年新能源整车制造用电量同比增长34.3%[3] - 互联网和相关服务用电量同比增长20.5%[3] - 2024年1-7月电动汽车充换电服务用电量同比增长超40%[3] 能源投资特征 - 能源工业年度投资额接连突破4万亿/5万亿/6万亿大关[6] - 累计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重接近10%[6] - 能源工业投资年均增速超过16%[6] - 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投资增速超过20%[6] - 2024年可再生能源投资占电源投资比重超过80%[6] - 2024年新型储能/充换电/氢能等领域投资完成额接近2000亿元[6] 民营经济参与度 - 能源重点项目民营企业年均投资保持两位数增长[7] - 电力设施建设领域民营企业占比超过85%且年均增长超15%[7] - 规模以上充电运营服务商中民营企业占比超过80%[7] - 2024年上半年10家民营企业参股5个核电项目持股比例均达10%以上[7] 新能源消纳措施 - 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提升对新能源适配能力[8] - 推动系统友好型新能源电站建设提升发电预测精度[8] - 通过多能互补发展模式和联合调控运行提升自主调节能力[8] - 加强主网/配网/微电网建设提升电网综合承载力[8] - 拓展绿电直连等就近消纳新业态[9] - 推动风光电制绿氢规模化应用并向绿色合成氨/绿色甲醇等方向延伸[9]
上半年全省能源领域投资同比增长29.8%战高温保供电,江苏底气十足
新华日报· 2025-08-25 07:17
能源投资增长 - 江苏能源领域上半年完成投资约1366亿元 同比增长29.8% 投资规模居全国前列 [1] - 非化石能源领域完成投资877亿元 同比增长68.1% 增速显著高于行业整体水平 [1] - 传统能源领域完成投资190亿元 同比增长36.4% 主要受支撑性煤电和燃机项目推动 [3] 传统能源绿色转型 - 国信沙洲2×100万千瓦机组扩建项目全面投产 年发电量超100亿千瓦时 可满足700万户家庭年用电需求 [2] - 国家能源集团常州电厂二期扩建工程投产后 年发电量达160亿千瓦时 约占常州市全社会用电量25% [2] - 常州电厂每年处理15万吨市政污泥 占常州市污泥总量40% 实现区域减污降碳 [3] 新型储能项目建设 - 句容抽水蓄能电站上水库蓄水量达1707万立方米(约1.2个西湖水量) 年发电量可满足36万户家庭需求 [4] - 淮安盐穴压气储能项目总储能容量2400兆瓦时 年发电量7.92亿千瓦时 可满足60万户家庭年用电量 [5] - 项目每年可节约标煤25万吨 利用98万立方米废弃盐穴实现资源再利用 [5] 新能源装机发展 - 江苏新能源装机规模突破1亿千瓦 占电源总装机46% 较"十四五"初期增长1.91倍 [4] - 如东光氢储一体化项目配套60兆瓦/120兆瓦时电化学储能站 最大储电量12万千瓦时 可满足1.2万户家庭日用电量 [7] - 共享储能模式降低新能源场站初始投资10%以上 截至7月底上网电量近1.4亿千瓦时(相当于1400万户家庭日用电量) [6] 多能互补系统应用 - 如东项目整合光伏、风电、储能与氢能 通过绿电制氢实现能源转化与储存 [7] - 储能系统在用电低谷蓄能、高峰放电 氢能支撑化工、燃料电池及火电掺氢等领域应用 [7] - 跨界融合模式提升能源系统灵活性 解决新能源"看天吃饭"的波动性问题 [6][7]
美能源部公布首批核反应堆试点计划名单,谷歌与凯罗斯电力选定田纳西州建先进核电站
华福证券· 2025-08-24 19:02
行业投资评级 - 机械设备行业评级为强于大市(维持评级)[6] 核心观点 - 美国能源部公布首批核反应堆试点计划名单 10 家企业入选 目标在 2026 年 7 月前完成至少三座试验堆的建造、运行并实现临界[2][3] - 谷歌与凯罗斯电力选定田纳西州建设先进核电站 预计 2030 年为谷歌数据中心供电 以满足生成性人工智能数据处理带来的创纪录能源需求[4] - 核电具有清洁、安全、高效和占地面积小等特点 年发电利用小时数常年保持在 7000 小时以上 位居所有电源之首 且不排放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烟尘和二氧化碳 是促进能源绿色转型和保障能源安全的重要力量[5] - 核能未来将在海水淡化、核能制氢、医疗防护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5] 建议关注公司 - 景业智能:与浙大共建微堆/SMR 技术联合研发中心 在全球 AI 需求与能源转型背景下展现巨大发展潜力[5] - 佳电股份:产品主氦风机是四代堆-高温气冷堆一回路唯一动力设备 子公司哈电动装的核主泵产品在核电业务细分行业处于领先地位[5] - 国光电气:公司偏滤器和包层系统是 ITER 项目的关键部件[5] - 兰石重装:覆盖核能上游核燃料系统、中游核电站设备、下游和乏燃料后处理[5] - 科新机电:承制了高温气冷堆核电产品 新燃料运输容器实现替代进口[5] - 海陆重工:服务堆型包括三代、四代堆以及热核聚变堆(ITER)等[5] - 江苏神通:获得我国新建核电工程已招标核级蝶阀、核级球阀 90% 以上的订单[5]
全球首次突破万亿千瓦时,国网用电负荷屡创高峰,有望加速虚拟电厂调峰需求
选股宝· 2025-08-22 07:29
全社会用电量增长与结构变化 - 7月全社会用电量达1.02万亿千瓦时 同比增长8.6% 比十年前翻一番 相当于东盟国家全年用电量 属全球首次突破万亿千瓦时大关 [1] - 河南 陕西 山东等省居民生活用电量同比增长超过30% [1] - 新能源占比显著提升 风电 太阳能 生物质发电量快速增加 占比接近总量四分之一 [1] 电网投资与政策支持 - 国家电网投资额持续加大 2023年超5200亿元 2024年超6000亿元 2025年预计超6500亿元 [1] - 投资重点包括建设特高压 提升区域电网互联互通能力 部署智能电网技术 促进新能源消纳 提升电力系统灵活性和韧性 [1] - 政策要求优化电网调度能力 如《电力系统调节能力优化专项行动实施方案(2025-2027年)》要求电力调度机构通过智能化改造实现调节资源分级精细化管理 [1] 调度自动化与虚拟电厂发展 - 电网调度灵活性与精细化要求提升 调度自动化市场有望受升级需求拉动进一步扩容 [2] - 国网用电负荷屡创高峰 有望加速虚拟电厂等灵活调节资源建设 虚拟电厂板块有望迎来脉冲 [2] 相关公司业务布局 - 配网/虚拟电厂领域涉及东方电子 [3] - 能源预测与交易领域涉及国能日新 [3] - 用户侧/微电网领域涉及安科瑞 [3] - 能源数字化领域涉及国网信通 [3]
全球首次!突破万亿千瓦时大关
搜狐财经· 2025-08-22 00:59
全社会用电量增长 - 7月全社会用电量达1.02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8.6% [2] - 全社会用电量比十年前翻了一番,相当于东盟国家全年用电量 [2] - 多轮高温天气与工业生产稳中向好共同带动用电量较快增长 [2] 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 - 7月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达203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8.0% [2] - 河南、陕西、山东等省居民生活用电量同比增长超过30% [2] 新能源发电占比 - 风电、太阳能、生物质发电量快速增加,占比接近总量的四分之一 [2] - 新能源占比显著提升,体现能源绿色转型步伐加快 [2] 经济与能源关联 - 用电量是经济晴雨表,反映中国经济转型升级持续深化 [2] - 新动能发展势头强劲,体现经济发展大趋势 [2]
城市24小时 | 造价约3亿元/公里 这条高铁有多重要?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22 00:03
沪杭高铁项目获批 - 新建沪杭高铁可行性研究报告获批 线路长度223.8公里 总投资670.97亿元 平均每公里造价约3亿元 [1] - 项目设计时速350公里 西起杭州西站 东达上海东站 衔接沪苏通铁路二期及通甬高铁 是"八纵八横"高铁网沿海通道组成部分 [1] - 当前长三角地区已有29条高铁 沪杭间现有沪昆高铁沪杭段及沪苏湖高铁 但前者运力紧张 后者需绕行湖州 [1][2] 区域交通协同发展 - 新建高铁将直接缩短沪杭时空距离 强化上海与杭州两大都市圈联动 助力长三角一体化 [2] - 上海东站与浦东机场将组成东方枢纽 实现航空 国铁 市域铁路等多式联运 杭州市民可直达浦东机场 [2] - 嘉兴等沿线城市将受益于沪杭直连 杭州规划预控上海方向超高速铁路 未来通行时间或缩短至15分钟 [2][3] 数字贸易与产业政策 - 浙江发布数字贸易改革方案 目标2027年建成全球数字贸易中心 形成"1+3+N"布局(全球数贸会 杭州/宁波/义乌中心 N个特色项目) [4] - 河南计划到2027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年均增11%以上 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超27% 布局50个研发平台及100个应用场景 [5] - 安徽设立人工智能场景创新项目 对揭榜项目最高支持1000万元 科研AI基地按研发投入30%给予最高1000万元支持 [6] 能源与用电数据 - 7月全社会用电量达1.02万亿千瓦时 同比增长8.6% 创全球首次月度破万亿纪录 相当于东盟国家年用电量 [8] - 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2039亿千瓦时 同比增18% 河南 陕西 山东等省居民用电量同比增长超30% [8] - 新能源发电占比显著提升 风电 太阳能 生物质发电量接近总量四分之一 [8] 科研人才与院校实力 - 2025年两院院士增选候选人中 清华大学58人 北京大学55人 浙江大学39人 上海交通大学31人 复旦大学与南京大学各25人 [9][10][12] - 中国科学院有效候选人639人 中国工程院660人 增选名额各不超过100名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