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药品集中带量采购
icon
搜索文档
直击第十一批国采:企业报价平稳 453个产品获拟中选资格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29 02:15
第十一批药品集采概况 - 第十一批国家组织药品集采共纳入55种药品,覆盖抗感染、抗过敏、抗肿瘤、降血糖、降血压、降血脂、消炎镇痛等领域 [1] - 全国4.6万家医药机构参加报量,445家企业的794个产品参与投标,其中272家企业的453个产品获得拟中选资格 [1] - 达格列净和普伐他汀在2024年全终端销售额均超10亿元,此次纳入集采将提升药品可及性 [1] - 截至目前,国家医保局共开展十一批集采,成功采购490种药品,预计全国患者于2026年2月用上中选药 [2] 集采规则优化与市场竞争 - 本次集采核心原则包括“反内卷”和“防围标”,通过设置价格锚点(入围药品均价的50%)、1亿元以下规模产品不集采、引入复活机制等措施防止极端低价 [3][4] - 企业报价整体“正常且平稳”,未出现大规模异常低价,中选产品平均价差较此前批次明显缩小 [3] - 为防范围标,对存在股权关联、委托生产、批件转让等情形的企业视同为一家,并探索引入“首告从宽”机制 [4] - 新增“未入围复活”机制,只要不是最高价的企业即便未直接入围,仍能获得部分用量,避免因单次报价失误错失市场 [8] 临床需求与供应保障 - 优化医疗机构报量机制,允许按药品通用名或具体厂牌报量,此次集采77%的量报到了厂牌,尊重临床用药习惯 [5][6] - 规则明确单一企业中标量不得超过该品种总采购量的50%,防止头部企业垄断市场,降低断供风险 [6] - 医疗机构要求采购产品报量的75%得到满足,中选品牌与临床需求匹配度高,供应能力强、质量有保障的主流企业多数中选 [6] - 关注儿童药供应保障,对小规格口服溶液、注射剂等儿童适宜剂型在价格折算上有所倾斜 [6] 药品质量监管体系 - 参与集采药品需通过一致性评价,确保与原研药质量和疗效一致 [7] - 药监局实施“企业和品种双全覆盖”监督检查,对假药劣药实行“入刑及10-30倍罚款”的严格处罚 [7] - 最低价中标企业需提交成本声明,无法合理解释将受处置,国家药监局同步加强飞检频次与不良反应监测 [7] 对医药产业的影响 - 集采将成熟仿制药利润控制在合理区间,通过带量保障为企业提供稳定现金流,为创新研发积累基础 [8] - 按厂牌报量规则有利于推动行业集中度提升,医院更倾向选择临床验证成熟、使用习惯稳定的品牌 [8] - 企业已清晰认识到仅靠仿制药只能获得合理利润,开始加大研发投入,优化品种结构 [8] - 中国医药创新转型速度瞩目,在ADC、多抗等部分细分领域展现出领先优势,创新品种申报数量已位居全球前列,仅次于美国 [8]
第十一批集采拟中选结果公示:445家企业竞逐55种药品,明年2月全国患者能用上质优价宜的中选药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29 01:31
集采规模与参与情况 - 第十一批国家集采共纳入55种药品,覆盖抗感染、抗过敏、抗肿瘤、降血糖、降血压、降血脂、消炎镇痛等领域 [1] - 全国共4.6万家医药机构参加报量,445家企业的794个产品参与投标,参与企业数量创历次集采规模之最 [1][2][5] - 272家企业的453个产品获得拟中选资格,企业中选率约六成,产品中选率约57% [1][10] 集采政策目标与核心机制 - 集采总体实现"稳临床、保质量、反内卷、防围标"预期目标 [1][7] - 强化"稳临床":医疗机构可按通用名或厂牌报量,医疗机构要求采购产品报量的75%得到满足,中选品牌与临床需求匹配度高 [7] - 促进"保质量":提高投标企业资质门槛,要求具有同类型药品生产经验,且生产线2年内无违规记录,药监部门将对中选产品开展全覆盖监督检查 [7] - 旗帜鲜明"反内卷":通过1亿元以下规模产品不集采、设置"锚点价"防止极端低价、引入复活机制等措施,中选产品平均价差较此前批次明显缩小 [7] - 坚持"防围标":将存在股权关联、委托生产等关联关系的企业视同为1家,探索引入"首告从宽"机制,落实医药价格和招采信用评价制度 [8] 企业竞争策略与行业影响 - 外资药企在成本上面临挑战,因依赖进口原辅料,与中国掌握原料供应的药企相比缺乏价格优势 [5] - 失去集采等于失去大部分中国市场,因此外资药企仍积极寻求参与 [6] - 医疗机构可按品牌报量的新规引导企业调整竞争策略,企业需更注重长期品牌建设、临床口碑和药品质量,而非仅专注成本控制和极限报价 [10][11] - "光脚企业"(原市场份额小的企业)因报量新规能获得的量减少,报出极低价格的积极性降低,促使企业立项更理性,转向仿制格局更好、未充分开发的品种 [10][11] 拟中选结果与企业动态 - 部分拟中选企业被要求提交"报价合理性声明",解释低于"锚点价"的具体成本构成,包括制造成本、期间费用、销售利润等 [12] - 多家A股上市药企披露产品拟中选公告,例如九典制药的达格列净片等3款产品拟中选,福安药业及其子公司有8款产品拟中选 [12] - 采购周期内医疗机构将优先使用中选药品并确保完成约定采购量,有利于中标产品快速放量销售及市场开拓,对相关公司未来经营业绩产生积极影响 [12]
直击第十一批国采:企业报价平稳,453个产品获拟中选资格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28 21:21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韩利明 2025年10月27日,第十一批国家组织药品集中带量采购产生中选结果。本次集采共纳入55种药品,覆盖抗感染、抗过敏、抗肿瘤、降血糖、降 血压、降血脂、消炎镇痛等领域常用药品,全国共4.6万家医药机构参加报量,445家企业的794个产品参与投标,其中272家企业的453个产品 获得拟中选资格。 国家组织药品联合采购办公室披露的拟中选结果显示,多个市场关注度较高的品种中,Hetero Labs、南京方生和医药、山东鲁抗医药 (600789)、北京伟林恒昌医药等拟中选达格列净口服常释剂型;南京道群医药、上海现代制药、瀚晖制药等拟中选普伐他汀口服常释剂型; 常州市阳光药业、齐鲁制药等拟中选二甲双胍恩格列净片(I)…… 其中,作为一种新型的抗糖尿病药物,达格列净在2019年通过国家医保谈判纳入医保乙类目录;药智数据显示,达格列净、普伐他汀在2024年 均实现全终端销售额超10亿元,此次纳入集采将进一步提升药品的可及性。 据了解,截至目前,国家医保局共开展十一批国家组织药品集采,成功采购490种药品。本次集采总体实现"稳临床、保质量、反内卷、防围 标"预期目标,拟中选结果公示后将正式发布,预计 ...
药品集采再扩容!成功采购55种
新华网· 2025-10-28 19:52
集采规模与覆盖范围 - 最新一批国家集采共有55种药品全部采购成功,272家企业的453个产品获得拟中选资格[1] - 国家组织集采已覆盖490种药品,药品清单持续扩容[1] - 预计全国患者将于2026年2月用上新一批集采中选药[5] 药品遴选与临床需求 - 55种集采药经过科学遴选,治疗领域覆盖广,从抗感染药到抗肿瘤药、从儿童用药到慢性病用药[2] - 集采药品民生属性凸显,包括抗过敏哮喘药物、糖尿病药物、抗病毒用药、抗肿瘤用药等[2] - 针对儿童用药,集采特别鼓励小规格供应并调整比价规则,以推动企业研发儿童专用药物的意愿[2] 市场竞争与企业参与 - 此次集采共有445家企业的794个产品参与,部分品种投标企业数量最多达40家以上,竞争激烈[3] - 集采设置弱淘汰机制,每个集采药品约有60%以上的投标企业中选,并非仅最低价中选[3] - 竞争反映出医药产业拥有充足的生产供应能力,但也提示应引导企业科学立项,避免集中扎堆[3] 规则优化与行业导向 - 集采规则进行再升级,提高供应企业质量门槛、允许医院按厂牌填报需求、优化价差控制锚点[4] - 规则更加注重质量保障和供应链稳定,旨在稳临床、保质量、防围标、反内卷[3][4] - 集采目标已不止于价格理性调整,更在于引导医药行业转型升级,提升健康保障可及性和可靠性[5]
国家医保局:本次集采总体实现“稳临床、保质量、反内卷、防围标”预期目标
北京商报· 2025-10-28 19:02
二是提高投标企业资质门槛,促进"保质量"。要求投标企业具有同类型药品生产经验,同时要求投标药 品所在生产线2年内不存在违反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等情况,后期药监部门将对中选产品开展全覆盖 监督检查。 三是引导企业理性报价,旗帜鲜明"反内卷"。本次集采竞争激烈程度远高于前十批集采,但通过1亿元 以下规模产品不集采、设置"锚点价"防止极端低价冲击、引入复活机制、事前反复宣介引导企业科学报 价等措施,保持了较高中选率,中选产品平均价差较此前批次明显缩小。 北京商报讯(记者 丁宁)10月28日晚间,国家医保局公告显示,10月27日,第十一批国家组织药品集 中带量采购产生中选结果。国家医保局表示,本次集采认真落实国务院常务会议作出的"推动集采工作 规范化制度化常态化开展"决策部署,总体实现"稳临床、保质量、反内卷、防围标"预期目标。 一是中选产品与医疗机构需求更加匹配,强化"稳临床"。医疗机构既可以按通用名报量,也可以按厂牌 报量,从中选结果看,医疗机构要求采购产品报量的75%得到满足,中选品牌与临床需求匹配度高。供 应能力强、质量有保障的主流企业多数中选,每个地区均有多家中选企业供应,中选品种更加丰富多 元。 四是全链 ...
55种药品进集采
财联社· 2025-10-28 18:35
集采核心目标与成果 - 第十一批国家集采纳入55种药品,覆盖抗感染、抗过敏、抗肿瘤、降血糖、降血压、降血脂等治疗领域 [1] - 集采总体实现"稳临床、保质量、反内卷、防围标"的预期目标 [1] - 全国共4.6万家医药机构参加报量,445家企业的794个产品参与投标,272家企业的453个产品获得拟中选资格 [2] - 预计全国患者将于2026年2月用上中选药品 [2] 稳临床与需求匹配 - 医疗机构可按通用名或厂牌报量,医疗机构要求采购产品报量的75%得到满足,中选产品与需求更加匹配 [1] 保质量与企业资质 - 提高投标企业资质门槛,要求企业具有同类型药品生产经验,且投标药品所在生产线2年内无违反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情况 [1] - 药监部门将对中选产品开展全覆盖监督检查以保障质量 [1] 反内卷与竞争格局 - 本次集采竞争激烈程度远高于前十批,但通过1亿元以下规模产品不集采、设置"锚点价"防止极端低价、引入复活机制等措施保持了较高中选率 [1] - 中选产品平均价差较此前批次明显缩小 [1] 防围标与投标规范 - 全链条规范投标行为,将存在股权关联、委托生产、批件转让等关联关系的企业视同为1家,以防范合谋报价 [2]
55种药品纳入!第十一批国家组织药品集采开标
第一财经· 2025-10-28 18:28
集采核心目标与成果 - 第十一批国家组织药品集中带量采购共纳入55种药品,覆盖抗感染、抗过敏、抗肿瘤、降血糖、降血压、降血脂等常用药领域 [1] - 集采总体实现了“稳临床、保质量、反内卷、防围标”的预期目标 [1] - 预计全国患者将于2026年2月用上新一批中选药品 [2] 集采机制与规则优化 - 强化“稳临床”,医疗机构可按通用名或厂牌报量,医疗机构要求采购产品报量的75%得到满足 [2] - 提高投标企业资质门槛,要求企业具有同类型药品生产经验,且投标药品所在生产线2年内无违反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情况 [2] - 通过1亿元以下规模产品不集采、设置“锚点价”防止极端低价冲击、引入复活机制等措施,保持较高中选率,中选产品平均价差较此前批次明显缩小 [2] - 全链条规范投标行为以“防围标”,将存在股权关联、委托生产、批件转让等关联关系的企业视同为1家,防范合谋报价 [2] 参与及中选情况 - 全国共4.6万家医药机构参加报量,445家企业的794个产品参与投标 [2] - 最终272家企业的453个产品获得拟中选资格 [2]
55种药品纳入!第十一批国家组织药品集采开标
央视新闻· 2025-10-28 18:19
集采核心目标与结果 - 第十一批国家组织药品集中带量采购共纳入55种药品,覆盖抗感染、抗过敏、抗肿瘤、降血糖、降血压、降血脂等常用药领域 [1] - 集采总体实现"稳临床、保质量、反内卷、防围标"的预期目标 [1] - 中选产品平均价差较此前批次明显缩小,竞争激烈程度远高于前十批集采 [1] 稳临床与需求匹配 - 医疗机构可按通用名或厂牌报量,医疗机构要求采购产品报量的75%得到满足,中选产品与需求更加匹配 [1] - 全国共4.6万家医药机构参加报量 [2] 保质量与企业资质 - 提高投标企业资质门槛,要求企业具有同类型药品生产经验 [1] - 要求投标药品所在生产线2年内不存在违反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等情况 [1] - 药监部门将对中选产品开展全覆盖监督检查 [1] 反内卷与竞争机制 - 通过1亿元以下规模产品不集采、设置"锚点价"防止极端低价冲击、引入复活机制等措施,保持了较高中选率 [1] - 445家企业的794个产品参与投标,其中272家企业的453个产品获得拟中选资格 [2] 防围标与投标规范 - 全链条规范投标行为,将存在股权关联、委托生产、批件转让等关联关系的企业视同为1家,防范合谋报价 [2] - 拟中选结果公示后将正式发布,预计全国患者将于2026年2月用上新一批中选药 [2]
第十一批国家组织药品集采开标 纳入55种药品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10-28 18:05
集采规模与范围 - 第十一批国家组织药品集中带量采购共纳入55种药品 [1] - 集采药品覆盖抗感染、抗过敏、抗肿瘤、降血糖、降血压、降血脂等多个治疗领域常用药品 [1] 集采机制与目标 - 本次集采总体实现了"稳临床、保质量、反内卷、防围标"的预期目标 [1] - 医疗机构可按通用名或厂牌报量,医疗机构要求采购产品报量的75%得到满足,强化了"稳临床" [1] - 通过设置1亿元以下规模产品不集采、"锚点价"防止极端低价冲击、引入复活机制等措施,保持了较高中选率 [1] - 中选产品平均价差较此前批次明显缩小 [1] - 将存在股权关联、委托生产、批件转让等关联关系的企业视同为1家,以"防围标" [2] 参与企业与产品情况 - 全国共有4.6万家医药机构参加报量 [2] - 445家企业的794个产品参与投标 [2] - 272家企业的453个产品获得拟中选资格 [2] 质量监管与准入门槛 - 提高了投标企业资质门槛,要求投标企业具有同类型药品生产经验 [1] - 要求投标药品所在生产线2年内不存在违反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等情况 [1] - 后期药监部门将对中选产品开展全覆盖监督检查 [1] 时间安排与影响 - 拟中选结果公示后将正式发布 [2] - 预计全国患者将于2026年2月用上新一批质优价宜的中选药品 [2]
复星医药(600196.SH):第三季度净利润为8.21亿元,同比增长4.52%
格隆汇APP· 2025-10-28 17:29
格隆汇10月28日丨复星医药(600196.SH)发布2025年第三季度报告,第三季度营收为98.79亿元,同比下 降5.46%;净利润为8.21亿元,同比增长4.52%。前三季度净利润为25.23亿元,同比增长25.5%。本期营 收下降主要受药品集中带量采购续标及部分地方药品集中带量采购开展的影响,但同期创新药品收入稳 健增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