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药品

搜索文档
国家医保局回应:认同商保目录“以政策换价” 定向邀请保司参与价格协商
第一财经· 2025-07-11 08:08
商业健康保险创新药品目录启动 - 国家医保局正式发布《2025年国家基本医疗保险、生育保险和工伤保险药品目录及商业健康保险创新药品目录调整工作方案》等5份文件 [1] - 2025年国谈期将首次实现基本医保目录和商保创新药目录同步谈判 [1] - 商保创新药目录首秀面临不确定性 保司关注成本节约 药企关注市场放量 [1] 目录落地路径 - 商保创新药目录第一落点可能是惠民保等社商融合类保险产品 [2] - 医保部门将出台政策引导惠民保、团险、百万医疗险等普惠型商业保险支持创新药目录 [2] - 目录具有"推荐"性质 保司拥有充分选择权 [2] 目录设计理念 - 目录目标为促进创新药发展、完善多元支付体系 [2] - 医保认为目录可为保司提供更好药品和更低成本 [3] - 借助国谈成熟规则和专家资源 确保遴选和测算科学性 [3] 保司参与机制 - 保司需在"筛选范围内自愿参加" 需具备惠民保运营经验或一定经营规模 [8] - 价格协商环节由医保和商保共同决定测算价格 [10] - 最终价格协商主角是保司与药企 医保仅提供协调支持 [11] 药企机遇与挑战 - 药企可同时申报医保目录和商保创新药目录 [12] - 2023年商业健康险对创新药支付总额为74亿元 2024年预计124亿元 [13] - 惠民保对创新药支付2023年约15亿元 占总额20% [14] - "三除外"政策降低创新药进院难度 是重要利好 [14]
国家医保局公布2025年医保目录调整工作方案
快讯· 2025-07-10 18:55
2025年国家医保药品目录调整公告 核心政策文件发布 - 国家医保局正式公布2025年医保药品目录调整工作方案、申报指南、谈判药品续约规则及非独家药品竞价规则四份核心文件 [1] - 同步发布《药品目录调整常用问答(2025年版)》以增强政策透明度 [1] 申报流程安排 - 网上申报系统将于2025年7月11日至20日通过国家医保服务平台开放 [1] - 申报材料需通过指定网址(https://fuwu.nhsa.gov.cn/)提交 [1] 政策覆盖范围 - 调整范围涵盖基本医疗保险、生育保险、工伤保险三大社保体系药品目录 [1] - 首次将商业健康保险创新药品目录纳入同步调整范畴 [1] 规则细化内容 - 明确谈判药品续约与非独家药品竞价两套差异化准入机制 [1] - 附件包含5份操作文件(工作方案/申报指南/续约规则/竞价规则/常用问答) [1]
山东出台20条举措稳外资 支持优质外资长期投资省内上市公司
证券时报网· 2025-07-03 15:10
政策框架与核心措施 - 山东省推出《2025年稳外资行动实施方案》,包含四个方面20条具体措施,重点鼓励外资对上市公司战略投资及推动生物医药领域有序开放 [1] - 方案结合国家稳外资框架与山东特色,提出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并争取电信、医疗、教育等领域扩大开放试点 [1] - 支持外资医药企业开展生物制品分段生产,允许境外已上市细胞和基因治疗药品在山东进行临床试验,并实施"三通道"审批加速药品生产转移 [1] 外资投资促进与产业聚焦 - 抢抓新版《外国投资者对上市公司战略投资管理办法》机遇,组织上市公司与境外基金对接,优化外汇服务及税收协定待遇宣传 [2] - 重点支持现代海洋、高端装备、生物制药等领域外资企业建设智能工厂,推动技术转化落地 [2] - 针对欧洲、新加坡、日韩、中国香港等主要投资来源地,利用国家级平台实施精准招商 [2] 开放平台与项目支持 - 实施开发区高质量发展行动,强化产业链精准招商与外资监测,推动综保区发展"保税+"新业态 [2] - 建立重大外资项目调度机制,对年内拟到资过亿美元项目库全程跟踪服务 [3] - 深化"商务+金融"合作,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科技、绿色、普惠等领域外资企业的融资支持 [3]
商业健康保险创新药目录7月将启动申报,开放险企参与制定
南方都市报· 2025-07-01 19:56
政策支持创新药发展 - 国家医保局发布《支持创新药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明确支持创新药发展的新举措,包括增设商业健康保险创新药品目录、探索医保数据服务和更严格的价格保密机制 [1] - 文件表达了政策对创新药的支持意向,但具体举措还需后续文件出台 [1] 商业健康保险创新药品目录 - 增设商业健康保险创新药品目录(商保创新药目录),重点纳入创新程度高、临床价值大、患者获益显著且超出基本医保保障范围的创新药 [3] - 目录推荐商业健康保险和医疗互助等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参考使用,而非强制使用 [3][4] - 通过协商合理确定目录内药品结算价,探索更严格的价格保密机制 [3] - 目录内药品不计入基本医保自费率指标和集采中选可替代品种监测范围 [3][6] - 商业健康保险市场快速增长,2023年原保险保费收入达9773亿元,同比增长8.2%,规模接近居民医保筹资总水平 [3] 商保创新药目录的意义 - 有利于明确基本医保保障边界,为商业健康保险留出更多发展空间 [4] - 有利于发挥医保在数据、专家、管理、政策等方面的优势,为商业健康保险提供公共服务 [4] - 有利于整合医保和商业健康保险资金,形成保障合力,为创新药发展提供更充足的经济支撑 [4] 商保创新药目录制定流程 - 由国家医保局组织,与医保目录同步申报、调整,程序基本一致 [5] - 企业可自主申报纳入医保目录或商保创新药目录,也可同时申报两者 [5] - 商业健康保险公司、行业专家将参与方案制定、专家评审、价格协商等环节 [5] - 2025年调整分为准备、申报、专家评审、谈判、公布结果5个阶段 [5] - 可申报产品包括2020年1月1日至2025年6月30日期间批准上市的新通用名药品,或2025年6月30日前批准的罕见病治疗药品 [5] 时间安排与专家参与 - 预计2025年7月进入申报阶段,8-9月为专家评审阶段,9-10月为谈判/竞价/价格协商阶段,10-11月公布结果 [6] - 专家由相关部门、行业学协会、商业保险公司和省级医保部门、人社部门推荐 [6] - 商保创新药目录初期稳妥起步,后续动态调整 [6] 价格保密与临床使用 - 探索更严格的价格保密机制,支持创新药海外上市 [6] - 目录内药品不计入基本医保自费率指标和集采中选可替代品种监测范围 [6] - 商业健康保险保障范围内的创新药应用病例可不纳入按病种付费范围 [6]
绿叶制药(02186.HK)6月12日收盘上涨9.46%,成交11.48亿港元
金融界· 2025-06-12 16:39
股价表现 - 6月12日绿叶制药股价上涨9.46%至3.82港元/股 成交量3.07亿股 成交额11.48亿港元 振幅13.75% [1] - 最近一个月累计涨幅78.97% 今年以来累计涨幅60.83% 显著跑赢恒生指数21.47%的涨幅 [1] 财务数据 - 2024年营业总收入60.61亿元 同比减少1.33% 归母净利润4.72亿元 同比减少11.4% [1] - 毛利率66.72% 资产负债率46.8% [1] 行业估值 - 药品及生物科技行业市盈率平均值4.2倍 中值6.01倍 [2] - 绿叶制药市盈率25.76倍 行业排名第53位 显著高于同业公司如大健康国际0.56倍 金斯瑞生物科技1.6倍等 [2] 业务布局 - 专注肿瘤科 中枢神经系统 心血管系统及消化代谢四大治疗领域 产品覆盖全球80多个国家地区 [3] - 中国销售网络覆盖30个省级区域 通过1780家经销商进入19330多家医院 包括87%三级医院和66%二级医院 [3] 研发能力 - 研发团队824人 含73名博士和438名硕士 拥有中国239项专利和海外612项专利 [3] - 在研产品42种 中国30种(12种肿瘤科 12种中枢神经系统) 海外12种 [3] - 四大化学药技术平台和三大生物药技术平台支撑研发体系 [3]
两办发文保障民生:强基工程、商保目录,如何推动优质医疗资源共享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10 19:00
医疗卫生强基工程 - 核心目标是补齐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短板 让群众就近获得公平可及、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 [1] - 目前全国有超过60万所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500万名基层医务人员 [2] - 工程重点包括硬件配置(强基层)、人才建设(固基础)、医保政策(保基本) 但存在机构间协同不足的问题 [3] - 计划到2027年底实现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全覆盖 目前全国已有2171个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和1.8万余个医联体 [4][5] - 新政策强调"资源共享" 通过设备集约化配置和城市资源下沉(如远程医疗、分布式检查模式)提升效率 [3][5] 商业健康保险创新药品目录 - 目录A系初稿已成型 包含19种适应症 基于29个省级行政区2619种特药的高频使用数据筛选 [7] - 2024年创新药市场规模达1620亿元 但商保支付占比仅7.7% 远低于医保(44%)和个人支付(49%) [6] - 目录采用ABCDE多层体系设计 计划覆盖境内外上市药品(保留负面清单) 与医保形成差异化互补 [7][8] - 政策明确商保目录将解决创新药支付难题 尤其针对医保不报销的药品 目前肿瘤特药使用强度显著低于欧美 [6][8] - 商保产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通过多层级目录体系匹配不同筹资水平 预计将降低个人支付比例至20%以下 [7][8] 创新药行业发展 - 2025年1-5月国家药监局批准20余款1类创新药上市 创五年同期纪录 [5] - 中国药企在2025年ASCO年会有73项研究入选口头报告 数量居亚洲之首 [5] - 行业面临DRG/DIP支付改革限制 商保目录落地有望打破医院使用瓶颈 [6][8]
影响市场重大事件:工信部表态,加大对舆论关注度高、存在较大质量安全隐患等车型的抽查力度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6-10 06:42
医疗健康行业 - 中办、国办将制定出台商业健康保险创新药品目录,完善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调整机制,满足多层次用药保障需求 [1] - 推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和区域均衡布局,优化区域医疗中心建设模式,推动建立远程医疗服务网络 [1] 国际贸易 - 2025年前5个月中国与东盟贸易总值3.02万亿元,同比增长9.1%,占外贸总值16.8% [2] - 中国与欧盟贸易总值2.3万亿元,增长2.9%,占12.8% [2] - 中国与美国贸易总值1.72万亿元,下降8.1%,占9.6%,其中对美出口下降8.7%,自美进口下降6.3% [2] 智能养老产业 - 工信部、民政部开展智能养老服务机器人试点(2025-2027年),聚焦安全性、可靠性制定产品标准 [3] - 引导行业开发适老化、智能化产品,提升安全可靠水平 [3] 公共服务与住房政策 - 推动农业转移人口享有与迁入地户籍人口同等权利,常住地提供基本公共服务 [4] - 支持保障性住房供给,引导社会力量运营长期租赁住房 [4] 汽车制造业 - 工信部加强车辆生产一致性检查,重点抽查高关注度及存在质量安全隐患的车型 [5] - 对不符合标准的企业采取通报、暂停产品公告等处罚措施 [5] 环保与资源利用 - 住建部目标2027年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率达50%以上 [6] 时尚消费产业 - 北京拟打造全球首发中心,支持商圈改造升级,吸引国际品牌设立首店及地区总部 [7][8] - 鼓励东城、朝阳等区建设时尚消费品首发中心,海淀等区培育科技电子消费品首发中心 [8] 劳动保障政策 - 完善最低工资标准调整机制,合理提高标准,制定技能人才分类参考指引 [9] - 实施农村低收入人口增收行动,加大以工代赈力度促进就业 [9] 电商行业监管 - 市场监管总局要求电商平台杜绝大数据杀熟、虚假营销等行为,规范直播动态监测 [10] 体育产业 - 贵阳拟出台政策支持社会力量办体育,设立专项资金培育体育品牌 [11]
史诗级变革!医疗、养老、教育迎利好
Wind万得· 2025-06-10 06:24
民生保障体系升级 - 政策推动中国民生保障体系从"兜底型"向"发展型"跃迁,释放教育、医疗、养老、社区服务等产业万亿级增长空间 [1] - 全面取消就业地社保户籍限制,打破城乡二元壁垒,推动劳动力自由流动 [1] - 支持生育津贴直接发放至个人账户,合理提高最低工资标准,预计每年释放2000亿元潜在消费力 [2][3] 社会保障公平性增强 - 政策将提升农民工参保率,预计每年新增参保人数超2000万,为保险、养老产业带来万亿级增量市场 [9] - 通过"降成本、增收入"双轮驱动,居民消费率有望提升2-3个百分点 [9] 公共服务均衡化推进 - 以县域为单元推进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医疗、教育资源向中西部及县域倾斜 [4] - 新建改扩建1000所以上优质普通高中,高等教育资源向中西部人口大省倾斜 [4] - 县域教育基建投资规模或达5000亿元,相关上市公司订单增速有望突破25% [9] 基础民生服务扩容 - 实施医疗卫生强基工程,完善医保药品目录调整机制,制定商业健康保险创新药品目录 [5] - 商业健康险市场规模预计突破3万亿元,带动创新药研发企业估值提升 [5] - 普惠托育政策将释放母婴消费市场超5000亿元潜力 [5] 社会服务可及性提升 - 以社区为主场景整合便民服务资源,激活社区商业、夜间经济等细分赛道 [6][7] - 预计带动相关服务业就业岗位增加15%-20% [7] 长期经济动能 - 民生保障升级通过"收入提升-消费扩容-产业升级"传导链,为经济注入新动能 [10] - 劳动密集型企业短期或面临社保成本压力,但政策通过"补贴+减税"组合拳对冲冲击 [9]
中办、国办:完善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调整机制 制定出台商业健康保险创新药品目录
快讯· 2025-06-09 17:10
医疗行业政策 - 推进优质医疗卫生资源共享[1] - 推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和区域均衡布局[1] - 优化区域医疗中心建设模式、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1] 医药保障体系 - 完善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调整机制[1] - 制定出台商业健康保险创新药品目录[1] - 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用药保障需求[1]
湖北大健康产业迈上万亿级台阶 生物医药制造业年营收1235亿元
长江商报· 2025-06-09 07:09
湖北大健康产业规模突破 - 2024年湖北大健康产业规模历史性突破万亿级,成为全国生物医药重要一极 [1] - 生物医药制造业2024年营业收入达1235亿元,同比增长3.5%,全国排名第8 [2] - 医疗器械产业2024年营收突破百亿元,化学原料利润率同比增长33.2% [4] 产业发展目标与规划 - 湖北提出2027年生物医药产业目标:营业收入2500亿元(较2024年倍增),培育超500亿元企业1家、超100亿元企业3-5家 [2] - 武汉计划2027年生命健康产业规模突破8000亿元,引进跨国药企6家以上,培育全国性龙头企业10家以上 [8] - 湖北将打造武汉千亿级国家生物医药集群,建设蕲艾百亿级特色产业集群 [8] 企业生态与创新成果 - 湖北现有规上生物医药企业644家,利润总额148.4亿元,上市企业24家(全国第7) [3] - 2024年医药工业研发投入占比达5.4%(全省工业平均2倍),获批药品注册文号114个(+56.1%),新增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59个(+47.5%) [4] - 累计获批国家1类创新药13个,220个创新药通过仿制药一致性评价 [4][5] 产业集群与平台建设 - 武汉已形成光谷生物城、光谷南大健康产业园等"一城一园三区"产业聚集区,2024年生命健康产业规模5546亿元(+15.3%) [7] - 世界大健康博览会累计吸引7000+海内外企业参展,签约项目312个(投资额5578.35亿元) [6] - 湖北建成覆盖全链条的创新支撑体系,培育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34家、省级257家 [3][4] 技术突破与转型 - 湖北在AI医疗、生命科学新领域布局,开发医工交叉新产品 [4] - 2022年以来投入近7亿元支持医药企业数字化技改,12家企业获批国家绿色工厂 [5] - 在抗病毒、激素类、儿童药等细分领域国内领先,拥有6个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