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充足率

搜索文档
【成都银行(601838.SH)】规模扩张强度加大,营收盈利增长提速——2025年半年报点评(王一峰/赵晨阳)
光大证券研究· 2025-08-28 07:05
核心观点 - 成都银行2025年上半年营收和盈利增长提速 息差拖累减弱 规模扩张为主要贡献因素 [7][8] - 公司对公贷款投放景气度较高 存款稳步增长但定期化趋势延续 [9][10] - 净息差降幅收窄 手续费收入大幅下滑但债券投资浮盈变现支撑非息收入 [11][12] - 资产质量保持稳健 不良率维持低位 资本充足率受季节性因素影响下降 [13] 财务表现 - 上半年实现营收122.7亿元(同比增长5.9%) 归母净利润66.2亿元(同比增长7.3%) [7]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15.9%(同比下降2.2个百分点) [7] - 净利息收入同比增长7.6% 非息收入同比下降0.2% [8] - 成本收入比23.2%(同比下降0.6个百分点) 信用减值损失占营收比重11.5% [8] 业务规模 - 生息资产同比增长12.2% 贷款同比增长18% [9] - 第二季度单季对公贷款新增244亿元(同比多增106亿元) 零售贷款新增28亿元(同比少增3亿元) [9] - 对公贷款同比增长19.1% 主要投向租赁商服和基建领域 [9] - 付息负债同比增长13.7% 存款同比增长14.7% [10] 息差表现 - 上半年净息差1.62%(较2024年下降4个基点) [11] - 生息资产收益率3.57%(下降27个基点) 贷款收益率4.06%(下降30个基点) [11] - 付息负债成本率1.98%(下降24个基点) 存款成本率1.96%(下降20个基点) [11] 非息收入 - 非息收入25亿元(同比下降0.2%) 占营收比重20.4% [12] - 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2.5亿元(同比下降45%) [12] - 其他非息收入22.6亿元(同比增长9.7%) 债券投资浮盈变现形成支撑 [12] 资产质量 - 不良贷款率0.66%(与第一季度末持平) 关注类贷款率0.44%(上升3个基点) [13] - 拨贷比2.98% 拨备覆盖率452.7% [13] - 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8.61% 一级资本充足率9.24% 资本充足率13.13% [13]
“优等生”遇新烦恼 江苏银行“广种”而“薄收”
上海证券报· 2025-08-28 02:32
资产规模与结构 - 公司资产总额达4.79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21.16%,同比增幅超26%,增速在上市银行中领先 [3] - 非信贷资产推动扩表加速,衍生及金融投资、现金及存放中央银行款项、同业资产增速分别为23.1%、37.8%和41.95%,显著高于发放贷款及垫款16.38%的增幅 [3] - 债券投资力度加大,同业资产规模扩张提速,对扩表形成有力支撑 [2][3] 业务发展 - 对公贷款余额1.63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23.30%,其中基础设施贷款增长31%,制造业贷款增长18.90% [4] - 零售AUM规模超1.59万亿元,半年新增突破1600亿元创历史新高,但个人贷款余额仅增长3.07%至6955亿元 [4] - 消费贷客户新增13.94万户,为去年同期1.88倍,通过"金融+场景"生态跨界创新推动 [4] 收入与盈利 - 营业收入448.64亿元,同比增长7.78%,归母净利润202.38亿元,同比增长8.05% [6] - 利息净收入329.39亿元,同比大增19.10%,但贷款利息收入仅增长0.55%至497.03亿元 [6][7] - 净息差1.78%,同比下降12个基点,较上年末下降8个基点,生息资产和贷款收益率分别下降38和32个基点 [6] - 债务工具投资利息收入162.84亿元,同比增长25.71%,占利息收入比重23.29% [7] 非息收入与投资收益 - 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31.86亿元,同比增长5.15% [6] - 投资收益79.6亿元,同比减少1.25亿元,公允价值变动净收益-2.26亿元,同比减少22.72亿元 [7] - 两项收益减少导致营收增速潜在影响约5.22个百分点,若未减少营收增速有望超13% [7] 资产质量 - 不良贷款率0.84%,较上年末下降0.05个百分点,创上市以来新低,关注类贷款比例下降0.16个百分点至1.24% [8] - 不良净生成和核销规模分别为116亿元和99亿元,同比少增3.7亿元和9.4亿元 [8] - 拨备覆盖率331.02%,信用减值损失同比多增35亿元,风险抵补能力充足 [8] - 对公不良率下降8个基点至0.8%,零售不良率下降1个基点至1.05%,个人经营贷不良率大幅下降37个基点至1.67% [8] 资本充足率 - 资本充足率、一级资本充足率、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分别为12.36%、11.17%和8.49%,较2024年末下降0.63、0.65和0.63个百分点 [9] - 上半年发行300亿元永续债(4月200亿元、6月100亿元)用于提高资本充足率 [10]
成都银行(601838):规模扩张强度加大 营收盈利增长提速
新浪财经· 2025-08-27 18:28
财务表现 - 上半年营收122.7亿元(同比增长5.9%),归母净利润66.2亿元(同比增长7.3%),增速较一季度分别提升2.7和1.6个百分点 [1][2]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15.9%,同比下降2.2个百分点 [1] - 净利息收入同比增长7.6%,非息收入同比下降0.2% [2] - 成本收入比23.2%(同比下降0.6个百分点),信用减值损失占营收比重11.5% [2] 业务结构 - 二季度末生息资产同比增长12.2%,贷款同比增长18%,增速较一季度末分别提升1.5和1.1个百分点 [3] - 二季度单季新增贷款272亿元(同比多增103亿元),新增金融投资114亿元(同比多增322亿元) [3] - 对公贷款(含贴现)同比增长19.1%,零售贷款同比增长12.9%,呈现"对公强、零售弱"格局 [4] - 按揭贷款和消费贷上半年分别新增28亿和30亿元,经营贷减少7亿元 [4] 负债与息差 - 二季度末存款同比增长14.7%,定期存款占比70%(较一季度末提升2.7个百分点) [5] - 净息差1.62%,较2024年下降4个基点,但降幅环比收窄 [6] - 生息资产收益率3.57%(较2024年下降27个基点),付息负债成本率1.98%(较2024年下降24个基点) [6] 资产质量 - 二季度末不良率0.66%(与一季度持平),关注率0.44%(较一季度上升3个基点) [8] - 对公不良率0.59%,零售不良率0.98%,其中房地产对公不良率2.44%(较年初上升29个基点) [9] - 拨备覆盖率452.7%,拨贷比2.98%,风险抵补能力维持高位 [8][9] 资本充足率 - 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8.61%,一级资本充足率9.24%,总资本充足率13.13%,较一季度末分别下降23、24和32个基点 [9] - 风险加权资产同比增长15.8%,资本消耗因规模扩张加快 [9]
平安银行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半年度报告摘要
上海证券报· 2025-08-23 07:15
核心财务数据 - 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241.70亿元 归属于本行股东净利润248.70亿元 归属于普通股股东净利润228.41亿元[20][36] - 中期利润分配方案为每10股派发现金股利2.36元 合计派发现金股利45.80亿元[2][20][36] - 现金股利占归属于普通股股东净利润比例20.05% 占归属于本行股东净利润比例18.42%[20][36] 资本结构 - 非公开发行200亿元非累积型优先股 发行300亿元无固定期限资本债券 均分类为其他权益工具[4] - 计算净资产收益率和每股收益时 扣除优先股股息8.74亿元和永续债利息11.55亿元[4] - 截至2024年末未分配利润余额2,390.99亿元 2025年上半年可供分配利润2,541.05亿元[20][36] 业务分部表现 - 零售金融业务营业收入同比下降 受市场利率下行和资产结构调整影响[12] - 零售资产质量逐步改善 零售业务减值损失同比下降[12] - 业务划分为零售金融 批发金融和其他业务三大分部[12] 监管指标 - 位列系统重要性银行第一组 执行附加资本0.25%要求[8] - 资本充足率计算采用权重法计量信用风险 标准法计量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8] - 杠杆率下降因调整后表内外资产余额增速高于一级资本净额增速[8] 公司治理 - 第十二届董事会第四十二次会议全票通过半年度报告及利润分配方案[16][17][19] - 第十一届监事会第十五次会议全票通过半年度报告及利润分配方案[30][32] - 公司无实际控制人 报告期内控股股东未发生变更[13] 会计处理 - 发放贷款和垫款 吸收存款及其明细项目均为不含息金额[5] - 境内外会计准则下不存在净利润和净资产差异情况[4] - 非经常性损益项目严格按监管定义计算 无非经常性损益项目被界定为经常性损益的情形[6]
万亿成都银行迎来“75后”董事长,零售短板怎么补?
搜狐财经· 2025-08-18 20:27
核心人事变动 - 董事长王晖因组织工作调动辞职 任职期间推动公司2018年成功上市 实现资产规模从4923亿到1.25万亿元的跨越式增长[2][6][11] - 成都农商行董事长黄建军接任成都银行党委书记及董事长提名 黄建军曾长期任职于成都银行并担任关键岗位 2020年起转任成都农商行[2][6] - 行长徐登义原为成都农商行副董事长及行长 2024年12月获批担任成都银行副董事长及行长 与黄建军形成成都农商行老搭档组合[7] 经营业绩表现 - 2024年营业收入229.82亿元同比增长5.89% 归母净利润128.58亿元同比增长10.17% 增速较2021年22.54%及29.92%明显放缓[2][16] - 净息差从2021年2.13%持续收窄至2025年一季度1.58% 利息净收入增速从21.94%下滑至2024年4.57%[17] - 非息收入中投资收益从2021年21.29亿元增长至2024年36.24亿元 公允价值变动收益从3.46亿元增至6.92亿元 但非息收入占比不足20%[17][18] 资产与业务结构 - 资产总额从2018年4923亿元增长至2025年一季度1.335万亿元 存款8800亿元 贷款7413.19亿元 较上市前分别增长2.8倍、2.8倍及5倍[6][11][19] - 对公贷款占比从2022年77.81%提升至2024年81.15% 规模达6026.17亿元 零售贷款占比从21.93%降至18.68% 规模1387.02亿元[19][21] - 个人购房贷款2024年末规模999.07亿元 不良贷款率从0.45%升至0.78% 不良额增加3.65亿元至7.75亿元[22] 资本充足水平 - 资本充足率从2024年四季度13.88%降至2025年一季度13.45% 持续低于商业银行平均水平15.74%及15.06%[4][11][13] - 一级资本充足率及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2025年一季度分别为9.48%和8.84% 低于行业平均水平12.57%及11%[13] - 2023年至2025年连续发行资本工具 规模分别为50亿元、150亿元和110亿元 以补充资本[13] 同业高管变动模式 - 同城银行高管互换现象普遍 案例包括北京银行与华夏银行、上海银行与上海农商行、重庆银行与重庆农商行等[9] - 高管互换旨在优化管理结构、促进业务协同、强化风险控制 并实现人才跨机构流动与资源整合[10]
金融监管总局:截至二季度末银行业金融机构资产总额超467万亿元 普惠小微贷款余额36万亿元
中证网· 2025-08-16 15:15
银行业资产规模 - 截至2025年二季度末银行业金融机构资产总额467.3万亿元 同比增长7.9% [1] - 大型商业银行资产总额204.2万亿元 同比增长10.4% [1] - 股份制商业银行资产总额75.7万亿元 同比增长5% [1] 普惠金融服务 - 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36万亿元 同比增长12.3% [1] - 普惠型涉农贷款余额13.9万亿元 较年初增加1.1万亿元 [1] - 大型商业银行普惠小微贷款余额16.2万亿元 股份制商业银行5.2万亿元 城市商业银行4.6万亿元 农村金融机构9.3万亿元 [2] - 大型商业银行普惠型涉农贷款余额5.2万亿元 股份制商业银行0.4万亿元 城市商业银行1.0万亿元 农村金融机构7.2万亿元 [2] 盈利能力指标 - 2025年上半年商业银行累计实现净利润1.2万亿元 [3] - 平均资本利润率8.19% 平均资产利润率0.63% [3] - 商业银行净息差1.42% 较一季度下降0.01个百分点 [3] - 大型商业银行净息差1.31% 股份制商业银行1.55% 城市商业银行1.37% 民营银行3.91% 农村商业银行1.58% 外资银行1.35% [3] 资产质量与风险抵御能力 - 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3.4万亿元 较上季末减少24亿元 [4] - 不良贷款率1.49% 较上季末下降0.02个百分点 [4] - 正常贷款余额226.8万亿元 其中正常类贷款221.8万亿元 关注类贷款5万亿元 [4] - 贷款损失准备余额7.3万亿元 较上季末增加1269亿元 [4] - 拨备覆盖率211.97% 较上季末上升3.84个百分点 [4] - 资本充足率15.58% 一级资本充足率12.46% 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10.93% 均较上季末上升 [4]
最新监管数据发布:银行业经营质效提升 总资产增近8%
证券时报网· 2025-08-15 20:34
银行业总资产与运行态势 - 截至上半年末银行业金融机构总资产达467.3万亿元,同比增长7.9%,其中大型商业银行总资产达204.2万亿元,同比增长10.4% [1] - 行业不良贷款率、拨备覆盖率、资本充足率等主要指标总体平稳,呈现较强韧性和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提升 [1] 服务实体经济能力 - 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36万亿元,同比增长12.3%,普惠型涉农贷款余额13.9万亿元,较年初增加1.1万亿元 [2] - 大型商业银行普惠小微贷款余额超16万亿元,占全行业比重较上年末提高2.34个百分点,新增增速13.84%位居行业首位 [2] - 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农村金融机构普惠小微贷款余额较2024年末分别增长2.93%、4.71%、3.87% [2] 经营效率与成本控制 - 商业银行成本收入比为30.2%,较上年全年下降5.3个百分点,非利息收入占比达25.75%,较去年末提高3.33个百分点 [3] - 净息差1.42%,较一季度下降0.01个百分点,降幅收窄 [3] 信贷资产质量与风险抵补 - 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3.4万亿元,较一季度末减少24亿元,不良贷款率1.49%,较一季度末下降0.02个百分点 [4] - 上半年银行业新计提拨备1.1万亿元,同比多计提579亿元,处置不良资产1.5万亿元,同比多处置1236亿元 [4] - 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15.58%,一级资本充足率12.46%,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10.93%,分别较一季度末上升0.30、0.28、0.24个百分点 [4] 资本补充与融资活动 - 今年以来商业银行二级资本债、永续债发行总额超1万亿元 [5] - 中国银行、农业银行、交通银行TLAC非资本债发行总额度分别为800亿元、800亿元、700亿元 [5]
西安银行拟发行100亿元金融债券 优化中长期资产负债匹配结构
犀牛财经· 2025-08-12 13:25
股东大会安排 - 公司将于8月14日召开2025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采用现场投票与网络投票相结合的方式 [2] - 股东大会将审议选举刘金平、张成喆为第六届董事会董事,选举张蕾为独立董事的议案 [2] - 股东大会将审议拟在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不超过100亿元非资本类金融债券的议案 [2] 金融债券发行计划 - 公司拟发行规模不超过100亿元的金融债券,期限不超过5年(含5年) [4][5] - 债券类型涵盖普通金融债、小微企业贷款专项金融债、绿色金融债、"三农"专项金融债、科创债等多种类型 [5] - 募集资金将用于优化中长期资产负债匹配结构,增加稳定中长期负债来源,支持中长期资产业务开展 [5] 近期债券发行情况 - 4月及6月先后各发行了20亿元、年利率2.35%且期限为"5+5年"的二级资本债 [5] - 6月下旬赎回了2020年第一期规模20亿元二级资本债 [5] - 6月获批发行70亿元永续债,并成功发行第一期规模50亿元永续债,期限"5+N年",前5年固定年利率为2.4% [5]
商业银行主要监管指标处于健康区间
金融时报· 2025-08-08 16:02
金融监管总局近日发布的2025年一季度银行业保险业主要监管指标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银行业 总资产保持增长,金融服务持续增强。截至一季度末,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本外币资产总额458.3万亿 元,同比增长6.7%。银行业金融机构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35.3万亿元,同比增长12.5%;普惠型涉 农贷款余额13.7万亿元,较年初增加7955亿元。 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质量总体稳定,但不良贷款余额和不良率均较上季度末有所上升。截至一季度 末,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3.4万亿元,较上季末增加1574亿元;不良贷款率1.51%,较上季末上升0.01 个百分点。 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首席专家、主任曾刚在接受《金融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导致不良贷款反 弹的核心因素主要包括宏观经济恢复节奏仍有波动,部分行业和区域企业经营压力犹存;信用风险出清 持续推进,不良认定和暴露更加彻底;叠加普惠小微、涉农等重点领域贷款扩张,风险管理压力加大。 另外,数据显示,截至一季度末,商业银行(不含外国银行分行)资本充足率为15.28%,一级资 本充足率为12.18%,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为10.70%,均处在合理区间,比上季末有所下降。曾刚认 为,资本充 ...
建设银行发行450亿元二级资本债券
金融时报· 2025-08-08 15:59
资本补充 - 建设银行发行2025年第二期450亿元二级资本债 [1] - 其中5+5年期品种规模400亿元票面利率1.94% [1] - 10+5年期品种规模50亿元票面利率2.13% [1] 资本充足率影响 - 发行完成后资本充足率提升约0.2个百分点 [1] - 资本实力进一步夯实服务实体经济质效 [1] 资本管理策略 - 公司将持续做好资本精细化集约化管理 [1] - 稳妥有序开展外部资本补充 [1] - 确保资本充足率保持稳健合理水平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