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生成率
搜索文档
邮储银行(601658)2025年三季报点评:扩表速度稳中有进 中收保持两位数增长
新浪财经· 2025-10-31 08:30
拆分盈利同比增速结构,规模扩张、非息收入仍为主要贡献项,分别拉动业绩增速25.5、11.6pct;从边 际变化看,规模扩张拉动作用维持高位,息差负向影响略收窄,非息收入、成本管控正贡献季环比下 降,拨备负向拖累减弱。 扩表速度较上季末提升0.5pct,3Q 贷款增长主要由对公拉动。25Q3 末,邮储银行生息资产、贷款同比 增速分别为11.3%、10%,增速较2Q 末分别变动+0.5、-0.1pct,扩表保持较好势头。3Q 生息资产增量 4346 亿,其中,贷款、金融投资、同业资产分别增加1197 亿、3415 亿、-266 亿。年初以来,邮储银行 贷款投放节奏相对前置,3Q 规模增长主要由非信贷类资产带动。3Q 贷款增量中,对公贷款占比接近 94%。在有效信贷需求尤其是零售贷款需求相对不足的行业背景下,邮储银行对公贷款投放聚焦重点领 域、深挖市场缝隙,对贷款规模增长形成有力支撑。 存款增速保持稳定,3Q 存款增量主要为零售贡献。25Q3 末,邮储银行付息负债、存款分别同比增长 10.8%、8.1%,增速较2Q 末分别变动+0.2、-0.3pct,增速保持稳定。3Q 付息负债增量3845 亿,其中, 存款增加1 ...
宁波银行(002142):业绩加速,息差企稳,不良生成率连续显著改善
长江证券· 2025-10-31 07:31
投资评级 - 投资评级为“买入”,并予以维持 [9] 核心观点 - 报告认为宁波银行2025年三季报显示业绩加速增长,息差企稳,不良生成率连续显著改善 [1][6] - 基本面业绩回升、风险指标改善,估值存在向上修复空间 [12] 业绩表现 - 2025年前三季度营收同比增速为8.3%,较上半年的7.9%有所加速,第三季度单季增速达9.2% [2][6] - 2025年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为8.4%,高于上半年的8.2%,第三季度单季增速为8.7% [2][6] - 利息净收入同比增长11.8%,主要得益于规模增长强劲和息差环比企稳 [2][12] - 非利息净收入同比增速为0.3%,但手续费净收入增速大幅上行至29.3%,预计财富管理业务收入明显增长 [2][12] - 在营收加速增长的情况下,减值计提力度加大以增厚拨备,成本收入比同比下降推动PPOP(拨备前利润)同比增长12.9% [12] 规模增长 - 第三季度末总资产较期初增长14.5%,其中贷款较期初大幅增长16.3%,单季环比增长2.6% [2][12] - 一般对公贷款较期初大幅增长30.8%,单季环比增长7.8%,信贷重点投向对公政府类业务 [12] - 零售贷款较期初下降4.0%,但第三季度环比降幅收敛,反映需求疲弱及风控收紧影响 [12] - 第三季度末总存款较期初增长11.5%,但第三季度环比小幅收缩1.4% [12] 息差分析 - 2025年前三季度累计净息差为1.76%,与上半年持平,较2024年全年下降10个基点 [2][12] - 资产收益率降幅收敛,测算前三季度资产收益率较上半年下降6个基点至3.52% [12] - 负债成本持续改善,测算前三季度负债成本率较上半年下降5个基点至1.74%,低负债成本优势清晰 [12] 资产质量 - 第三季度末不良贷款率稳定于0.76%,拨备覆盖率环比回升2个百分点至376%,已连续两个季度回升 [2][6][12] - 2025年前三季度累计不良净生成率下行至0.93%,较上半年下降7个基点,第三季度单季不良净生成率下降至0.70%,连续两个季度回落 [2][12] - 信贷资源全面投向低风险对公资产,同时预计零售风险波动趋于稳定 [12] 估值与资本 - 截至2025年10月28日,公司当前股价为27.75元,对应2025年预测PB(市净率)为0.82倍,PE(市盈率)为6.4倍 [9][12] - 第三季度末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环比下降0.4个百分点至9.2%,预计受规模快速扩张影响 [12] - 第三季度以来北上资金增持0.49% [12]
招商银行(600036):2025 年三季报点评:瑕不掩瑜
招商银行· 2025-10-29 23:25
投资评级与目标 - 投资评级为买入-A,维持评级 [4] - 6个月目标价为55元,相当于2025年1.2倍市净率 [13] - 当前股价为40.77元(2025年10月29日) [4] 核心业绩表现 - 2025年前三季度营收同比微降0.51%,拨备前利润同比下降1.16%,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0.52%,业绩增速较中报进一步改善 [1] - 预计2025年全年营收增速为0.61%,归母净利润增速为1.24% [13] - 三季度业绩增长主要依靠规模扩张驱动,生息资产(日均余额口径)同比增长9.4%,为2024年以来最快增速 [1] 规模扩张与结构 - 三季度生息资产规模扩张速度环比提升1.5个百分点,金融投资维持19%左右的高增长,同业资产配置力度加大 [1] - 三季度新增信贷(日均余额口径)83亿元,同比多增189亿元 [1] - 对公贷款成为扩表主要抓手,三季度末一般对公贷款余额同比增速提升至14.19%,票据贴现同比大幅下降31.01% [2] - 三季度末零售贷款余额同比增长3.43%,在行业内表现优秀,内部以小微、消费贷、信用卡为主 [2] 存款业务优势 - 三季度新增存款(日均余额口径)1445亿元,同比多增289亿元,表现显著优于行业趋势 [3] - 前三季度累计新增存款4152亿元,仅同比减少368亿元 [3] - 非银存款吸收力度加大,前三季度同业存款新增3043亿元,远超过去数年同期水平 [3] 净息差分析 - 三季度单季净息差为1.83%,同比下降14个基点,环比下降3个基点,表现弱于同业 [3] - 资产端收益率环比下降11个基点至2.97%,主要受贷款利率环比下降13个基点拖累 [8] - 负债端成本环比改善9个基点至1.22%,存款付息率降低至1.13%,处于银行业极低水平 [8] - 存款活期化迹象显现,前三季度存款活期日均余额占比为49.45%,降幅显著趋缓 [8] 中间业务收入 - 三季度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同比增长7.1%,自2022年第二季度以来首次实现同比扩张 [9] - 财富管理业务收入同比增速高达31.92%,代理基金、代理信托、代理证券业务收入大幅增长 [9] - 托管业务、资产管理业务收入重回双位数增长 [10] - 银行卡业务和结算清算业务收入因消费低迷而同比下降 [9] 资产质量 - 集团口径不良率环比微升1个基点至0.94%,关注率持平于1.43%,逾期率微降2个基点至1.34% [10] - 拨备覆盖率环比微降5个百分点至405.93%,拨贷比环比微升1个基点至3.84% [10] - 对公信贷资产质量压力较小,不良率、关注率、逾期率分别环比下降5、3、7个基点,对公房地产贷款不良率下降32个基点至4.24% [11] - 三季度不良生成率(年化)为0.9%,同比下降11个基点,年初至今持续放缓 [11] 零售业务复苏 - 零售AUM同比增速达到15.7%,财富客户数同比增速提升至14.12%,私行客户数同比增速达到19.95% [12] - 零售基础客户数维持7%左右的同比增长 [12] - 零售信贷风险出现改善积极信号,逾期率连续3个季度下行 [11] 竞争优势与展望 - 公司的核心竞争优势包括极低的负债成本、强大的零售客群及AUM体量、良好的风险控制 [13] - 随着中央政府加杠杆,经济有望筑底,银行净息差下行幅度也将收窄 [13] - 在股票市场改善、经济逐步修复阶段,公司基本面、估值中枢有望回升,叠加高股息特征,具备配置价值 [13]
宁波银行(002142):2025年三季报点评:基本面拐点的趋势进一步夯实
国投证券· 2025-10-27 23:36
投资评级 - 投资评级为买入-A,维持评级 [5] - 6个月目标价为35.17元,当前股价(2025年10月27日)为27.76元 [5] - 总市值为183,315.68百万元 [5] 核心观点 - 报告认为公司基本面拐点的趋势进一步夯实,经营情况已经见到拐点 [1][11] - 2025年三季报业绩较中报略提升,基本面改善的迹象进一步确立 [10] - 公司在扩规模、控风险之间找到了适当平衡,预计业绩、拨备水平有望保持稳定,具备较高的配置价值 [11] 业绩表现 - 2025年三季度营收同比增长8.32%,拨备前利润同比增长12.88%,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8.39% [1] - 三季度单季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8.71% [1] - 预计2025年全年营收增速为7.74%,归母净利润增速为7.10% [12] 资产负债与规模增长 - 生息资产(日均余额口径)维持高增长,三季度同比增长16%,增速较二季度微降3个百分点 [1] - 三季度新增总资产1081亿元,同比多增741亿元 [1] - 新增资产主要向债券倾斜,新增信贷规模较去年同期微降44亿元 [1] - 一般对公贷款投放维持较快速度,预计主要在广义基建相关领域和制造业 [1] - 大幅压降低收益票据贴现,零售信贷增长较为乏力,零售信贷余额已连续3个季度净减少 [1] - 总负债增加1001亿元,同比大幅提升,但存款连续两个季度净减少 [2] - 负债增长主要依靠同业负债,特别是同业存放款项大幅增加 [2] 净息差与盈利能力 - 三季度单季净息差为1.76%,同比下降4个基点,但环比微升4个基点 [2] - 资产端收益率为3.42%,环比下降8个基点,主要受资产结构向债券倾斜、零售信贷增长乏力及市场利率低位制约 [2] - 负债端成本率为1.65%,自去年四季度以来显著下降,环比改善10个基点,主要受益于长期限高成本存款到期重定价 [3] - 成本收入比为31.3%,同比下降3.5个百分点,成本控制对利润增长形成支撑 [9] 非利息收入 - 三季度非息净收入同比下降2.6%,较二季度增速回落12个百分点 [9] - 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同比增长94%,主要因去年低基数及今年股市上行驱动代理基金业务收入增长 [9] - 其他非息净收入同比下降35.4%,主要受债券利率上行影响,债市相关收益同比减少 [9] 资产质量 - 前三季度不良生成率(年化)为0.86%,较去年同期下降30个基点,不良生成速度持续放缓 [10] - 公司主动放缓风险较高的消金子公司贷款投放,对公贷款更多投向风险较低的国企和平台类公司 [10] - 三季度末关注率为1.08%,环比微升6个基点 [10] - 拨备计提力度加大,驱动拨贷比和拨备覆盖率企稳回升,扭转2022年以来拨备持续回落态势 [10] - 三季度末拨备覆盖率为375.92%,不良率保持0.76% [28]
平安银行(000001):不良生成率回落
招商证券· 2025-10-25 19:52
投资评级 - 增持(维持) [4] 核心观点 - 报告认为平安银行资产端转型仍在进行,成效逐步显现,风险偏好调整长期利于经营可持续性,基本面反转可期 [2] - 公司规模扩张放缓,资本消耗偏慢,中期分红落地,分红率与去年同期相当,分红持续性有保障,最新收盘价对应动态股息率5.1%,具备配置价值 [2] 业绩表现 - 2025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同比-9.78%,拨备前利润同比-9.84%,归母净利润同比-3.50%,增速较2025年上半年分别回升0.26、0.59、0.40个百分点 [1] - 累计业绩驱动方面,中收、成本收入比下降、拨备计提形成正贡献,净息差、其他非息、有效税率提升形成负贡献 [1] - 单季度看,2025年第三季度其他非息对业绩拖累加大,拨备计提业绩贡献明显提升 [1] - 2025年第三季度单季度营业收入、拨备前利润、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分别为-9.19%、-8.53%、-2.75% [20] 资产质量 - 2025年第三季度末贷款不良率1.05%,环比持平,关注率1.74%,环比改善2个基点 [2] - 拨备覆盖率229.60%,环比下降8.88个百分点,主要因当期拨备释放对业绩贡献较多 [2] - 经过前期风险偏好调整及风险资产大力回收,不良生成率明显下降,2025年前三季度测算不良生成率较上半年下降90个基点,测算不良净生成率(含回收)下降9个基点 [2] - 2025年前三季度核销贷款328.93亿元,同比减少148亿元,其中第二、三季度单季度核销规模分别为86亿元、73亿元,为近年来最低 [2] - 2025年前三季度收回不良资产260.20亿元,其中收回已核销不良资产本金144.72亿元,收回不良资产/核销规模为79.10%,较上半年进一步回升,为2023年以来最高 [2] - 不良资产收回额中97.9%为现金收回,现金回收比例为近年来最高 [2] 息差及资产负债 -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净息差1.79%,较2025年上半年下降1个基点 [2] - 对公贷款收益率降幅明显收窄,总体生息资产收益率较2025年上半年下降5个基点 [2] - 负债端,因对公定期存款和个人定期存款成本率保持较大幅度改善,存款成本率较2025年上半年下降6个基点,基本对冲资产端收益率下行压力 [2] - 2025年第三季度末总资产同比增长0.36%,贷款增速回正至1.02%,其中零售贷款增速仍为负,对公贷款保持9.9%的稳健增长 [2] - 2025年第三季度末投资类资产增速下行较多,或受交易性金融资产和其他综合收益公允价值波动及配置户兑现影响 [2] 非息收入 - 2025年前三季度非息收入同比下降12.63% [3] - 净手续费收入同比下降0.14%,但增速较2025年上半年进一步回升 [3] - 其他非息收入在高基数下同比下降24.12%,主要因交易户浮盈大幅下降 [3] - 投资收益同比负增,2025年第三季度单季度同比负增42%,且公司摊余成本计量账户未兑现浮盈,说明第三季度配置户浮盈兑现力度不大,为后续资产负债和利润摆布保留空间 [3] 资本与股东 - 2025年第三季度末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9.52%,一级资本充足率11.06%,资本充足率13.48% [46] - 主要股东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持股比例稳定在49.56% [53]
国信证券(香港):首予中银香港(02388)“优于大市”评级 合理股价43.6-48.4港元
智通财经网· 2025-10-14 15:20
投资评级与估值 - 首次覆盖中银香港给予优于大市评级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89亿港元 402亿港元 427亿港元 同比增长1.8% 3.4% 6.2% [1] - 预计2025-2027年每股收益EPS分别为3.68元 3.81元 4.04元 对应市盈率PE为10.0倍 9.7倍 9.1倍 市净率PB为1.09倍 1.04倍 0.98倍 [1] - 综合绝对估值和相对估值 公司合理股价区间为43.6-48.4港元 相较2024年10月10日收盘价有大约18%-31%的溢价空间 [1] 盈利能力与业绩表现 - 2025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400亿港元 同比增长13.3% 上半年实现归母净利润222亿港元 同比增长10.5% [1] - 2025上半年年化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ROE为12.9% 同比上升0.5个百分点 [1] 资产规模与资本充足率 - 公司6月末总资产同比增长10.0%至4.40万亿港元 较年初增长4.9% 市场份额保持稳定 [2] - 6月末存款总额较年初增长5.8%至2.87万亿港元 贷款总额较年初增长2.0%至1.71万亿港元 [2] - 6月末普通股权一级资本比率CET1为20.05% 较年初提高0.03个百分点 [2] 净息差与利息收入 - 2025上半年日均净息差为1.34% 同比降低12个基点 降幅较去年年报有所扩大 [3] - 受净息差下降影响 上半年利息净收入同比下降3.5%至251亿港元 [3] - 净息差下降主要因美联储进入降息周期 市场利率低于去年同期导致资产收益率下降 [3] 非利息收入 - 2025上半年手续费净收入同比增长25.8% 主要得益于投资市场气氛回暖及财富管理需求增长 保险 证券经纪 基金分销及管理佣金收入增长较多 [4] - 其他非利息收入同比增长99.1% 主要因全球市场交易业务收入上升及市场波动令外汇相关产品价格上升 导致净交易性收益增长较多 [4] 资产质量 - 测算的上半年不良生成率为0.40% 同比上升0.32个百分点 上半年信用成本率为0.40% 同比上升0.16个百分点 [5] - 公司6月末减值贷款比率为1.02% 较年初下降0.03个百分点 主要因个别存量不良户重组撇销及个别不良户还款 [5] - 公司6月末拨备覆盖率为86% 较年初上升1个百分点 2022年以来减值贷款比率呈上升趋势 但仍低于行业整体水平 资产质量压力有所增加但整体仍较为优异 [5]
苏州银行(002966):利息增速转正,不良生成回落
长江证券· 2025-09-07 11:13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9][11] 核心观点 - 利息净收入增速转正推动营收增速上行 上半年利息净收入增速+2.7%(Q1增速-0.6%) 非息净收入增速+0.13% 成本收入比同比下降3.7pct推动PPOP同比增长7.1% [2][6][11] - 规模迈向万亿扩张 政府类业务高增长 上半年末总资产较期初增长8.8% 贷款较期初增长9.0% 一般对公贷款大幅增长19.5% 政府相关行业信贷占比提升5pct至35% [11] - 净息差降幅收敛 存款成本改善明显 上半年净息差1.33% 较Q1下降1BP 较2024全年下降5BP 存款成本率较2024全年下降29BP至1.80% [2][11] - 资产质量保持优异 不良生成率回落 上半年末不良率稳定于0.83% 拨备覆盖率438% 环比下降9pct 不良净生成率0.72% 较Q1下降13BP [2][6][11] 财务表现 - 营收增速回升 上半年营收增速+1.8%(Q1增速+0.8% Q2单季增速+2.9%) [2][6] - 净利润稳定增长 归母净利润增速+6.2%(Q1增速+6.8% Q2单季增速+5.5%) [2][6] - 资产规模持续扩张 上半年末总资产较期初增长8.8% 贷款较期初增长9.0% 总存款较期初增长11.0% [11] - 盈利能力指标 成本收入比同比下降3.7pct 推动PPOP同比增长7.1% [11] 业务结构 - 对公业务强势增长 一般对公贷款较期初大幅增长19.5% 租赁商务服务业贷款较期初增长42% [11] - 零售业务结构调整 个人贷款规模较期初下降2.5% 经营贷规模较期初下降12.4% 消费贷较期初增长8.3% [11] - 存款结构优化 上半年末活期存款占比28.5% 较期初上升1.6pct [11] 资产质量 - 不良率保持低位 上半年末不良率稳定于0.83% 关注类占比环比上升7BP至0.75% [2][6][11] - 拨备覆盖率维持高位 拨备覆盖率438% 环比下降9pct 较期初下降46pct [2][6][11] - 零售贷款风险可控 零售贷款不良率较期初上升14BP至1.80% 经营贷不良率上升32BP但不良余额已在下降 [11] 估值与分红 - 当前估值水平 2025年预期PB估值0.70x 预期股息率4.8% [11] - 资本补充完成 年初转债转股完成补充资本 支持信贷投放和未来分红稳定 [11] - 股东增持支持 国资股东国发集团持续大额增持 明确看好长期价值 [11]
招商银行(600036):2025年中报点评:利润转正,不良新生成率降至近年新低
长江证券· 2025-09-05 18:43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基于利润增速转正、资产质量改善及财富管理收入转正等积极信号 当前A/H股2025年PB估值分别为0.98x/1.00x 股息率分别为4.7%/4.6% [9][11] 核心财务表现 - 上半年营收同比-1.7%(Q1:-3.1% Q2单季:-0.4%) 归母净利润同比+0.3%(Q1:-2.1% Q2单季:+2.7%) 利润增速转正优于预期 [2][6][11] - 利息净收入同比+1.6%(Q1:+1.9%) 非息净收入同比-6.7%(Q1:-10.6%) 中收同比-1.9%(Q1:-2.5%) 财富管理收入同比+11.9% 结束连续三年调整期 [2][11] - 总资产较期初+4.2% 贷款较期初+3.3%(剔除票据后一般贷款+4.0%) 存款较期初+3.6% 活期存款占比51.0%(环比-0.8pct) [11] 息差与定价分析 - 上半年净息差1.88% 较2024全年下降10BP Q2单季1.86%(环比-5BP) 主要受资产端收益率下降拖累 [2][11] - 贷款收益率较2024全年下降46BP至3.45%(Q2单季环比-15BP) 对公/零售贷款收益率分别下降47BP/50BP 对公收益率跌破3.0% [11] - 存款成本率较2024全年下降28BP至1.26%(Q2单季1.23%) 绝对水平显著低于同业 对公/个人定期存款成本率仍高于挂牌利率 [2][11] 资产质量改善 - 上半年末不良率0.93%(较期初-2BP 环比-1BP) 拨备覆盖率411%(环比+1pct) 结束连续13个季度回落 [2][6][11] - 母行不良新生成率0.98%(较Q1下降2BP) 降至近年新低 反映对公改善与零售风险收敛 [1][2][11] - 零售不良新生成率1.70%(较Q1高点回落5BP) 信用卡不良新生成率4.22%(较Q1回落7BP) 对公不良新生成率稳定于0.16%低位 [11] - 母行房地产不良率4.56%(环比-23BP) 预计随核销处置延续下降趋势 [11] 业务结构动态 - 零售贷款较期初+0.9% 信用卡规模收缩2.5% 房贷/消费贷/小微贷款分别较期初+1.5%/+5.1%/+2.2% [11] - 一般对公贷款较期初+7.9% 基建/制造业为主要投向 房地产贷款继续下降 [11] - 宣布首次中期分红计划 2025年分红比例35%(与2024年持平) 明年初派息 [11] 行业与估值定位 - 呈现红利+顺周期双重属性优势 作为第一权重银行股长期受益于机构配置比例重构 [11] - 2025年预测ROE为13.37% 净息差1.87% 不良贷款率0.93% [23]
宁波银行(002142):2025年中报点评:不良生成下降,宣告首次中期分红
长江证券· 2025-09-03 19:50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9][12] 核心观点 - 中报业绩增速上行,规模增速领先,估值存在向上空间 [12] - 不良净生成率下降,资产质量保持稳定,拨备覆盖率环比回升 [2][6][12] - 宣告首次中期分红,分红比例13.4%,体现回报股东意愿 [2][12] 财务表现 - 上半年营收同比增速7.9%(Q1增速5.6%,Q2单季增速10.3%),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8.2%(Q1增速5.8%,Q2单季增速10.8%)[2][6] - 利息净收入同比增速11.1%,非息净收入增速1.3%,增速转正推动营收上行 [2][6][12] - 上半年净息差1.76%,较2024全年下降10BP,较Q1下降4BP [12] - 上半年成本收入比同比下降,推动PPOP增长11.7% [12] 业务规模与结构 - 上半年末贷款较期初大幅增长13.4%,其中一般对公贷款较期初大幅增长21.3% [2][12] - 信贷重点投向对公政府类业务,租赁商务服务业贷款较期初增长33%,票据较期初增长46% [12] - 零售贷款较期初下降4.0%,除房贷正增长外,其他产品规模下降 [12] - 存款较期初增长13.1%,活期占比回升5个百分点至35.2% [12] 资产质量 - 上半年末不良率环比持平于0.76%,拨备覆盖率环比回升4个百分点至374% [2][6][12] - 上半年不良净生成率1.00%,较Q1下降14BP,Q2单季不良净生成率降至0.77% [2][12] - 对公资产质量保持优异,零售贷款不良率较期初上升18BP至1.86% [12] - 消费贷/经营贷不良率较期初分别上升22BP/33BP [12] 收入结构 - 利息净收入延续高增长,主要受益于信贷规模高增长 [2][12] - 非息净收入增速转正,其中投资等其他非息收入增速0.5%(Q1增速-7.2%),中收增速4.0%(Q1增速-1.3%)[12] - 贷款收益率较2024全年下降46BP至4.38%,对公/零售贷款收益率分别下降30/61BP [12] - 存款成本率较2024年下降23BP至1.71% [12] 估值与分红 - 当前2025年PB估值0.82倍,PE估值6.6倍 [12] - 宣告2025年实施首次中期分红,分红比例13.4%(占归母净利润)[2][12] - 每股净资产33.31元,当前股价28.22元(2025年8月29日收盘价)[10]
中国银行(601988):业绩改善 非息收入表现亮眼
新浪财经· 2025-09-01 08:32
营收与利润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3290亿元 同比增长3.8% 较一季度增速提升1.2个百分点 较2024年全年增速提升2.6个百分点 [1] - 归母净利润1176亿元 同比下降0.9% 但较一季度降幅收窄2.1个百分点 [1] - 年化平均总资产回报率0.70% 净资产收益率9.11% [1] 收入结构变化 - 净利息收入同比下降5.3% 较一季度降幅扩大0.8个百分点 [1] - 非息收入表现亮眼:手续费净收入同比增长9.2% 其他非息收入同比增长42% 较一季度增速分别提升7.1和4.7个百分点 [1] - 非息收入占营收比重达34.7% 同比提升6.2个百分点 [1] - 手续费增长主要来自代理业务及托管业务 受益于财富管理业务发展 其他非息收入增长主要来自汇兑收益、贵金属销售和公允价值变动收益 [1] 资产负债状况 - 期末资产总额36.79万亿元 贷款总额23.01万亿元 存款总额25.77万亿元 同比分别增长8.5%、9.1%和8.5% 较一季度增速提升1.6、1.4和2.3个百分点 [2] - 净息差1.26% 同比下降18个基点 较一季度下降3个基点 [2] - 生息资产收益率同比下降48个基点至2.96% 付息负债付息率同比下降33个基点至1.86% [2] 资产质量指标 - 6月末不良贷款率1.24% 较3月末下降1个基点 [3] - 加回核销处置后年化不良生成率0.62% 同比提升15个基点 零售不良贷款持续暴露 [3] - 关注率1.44%较年初下降3个基点 逾期率1.32%较年初提升13个基点 [3] - 拨备覆盖率198% 较3月末下降0.6个百分点 较年初下降3.2个百分点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