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市场改革开放
搜索文档
看好A股未来,外资巨头纷纷看涨,资金流入迎来新机遇
搜狐财经· 2025-10-04 18:47
外资态度与资金流向 - 国际投行如高盛、汇丰、瑞银等在2025年初一致唱多中国资产[1] - 北向资金持股市值在2025年第二季度末达到2.29万亿元,较一季度末增长2%[1] - 2025年上半年外资净增持境内股票和基金101亿美元,其中5月和6月单月净增持达188亿美元[1] - 海外投资者对非美元资产兴趣上涨,对中国资产的配置意愿提升[1] - 美元持续走弱推动资金流向亚洲市场,流入中国的趋势预计持续[2][6] 政策环境与市场开放 - 证监会于2025年上半年屡次发声,加快推进资本市场对外开放,优化QFII制度及准入管理[4][8] - 政策旨在吸引全球资本投资A股,为市场引入更多“源头活水”[4] - 资本市场改革开放步伐加快,政策红利持续释放,跨境投融资便利度提升[8] 市场流动性与投资者情绪 - A股市场流动性增强,韧性明显,得益于保险、养老金、公募基金等国内资金及亚太地区共同基金的参与[2][4] - 流动性充裕及科技创新加速提振投资者情绪,家庭储蓄释放及机器人等创新板块估值有望重估[4] - A股市场流动性是国内外资金合力的结果,市场兴趣度较去年显著提升[4][6] 长期投资逻辑与市场潜力 - 中国庞大的市场潜力及在全球供应链中的关键地位持续吸引外资维持并深化布局[6] - 长期资金的持续入市是外资看好中国资产的重要逻辑[6] - 资金流动背后反映对中国未来的期待与信任[10]
吴清:全面推进实施新一轮资本市场改革开放,不断提升市场的吸引力、包容性和竞争力|资本市场
清华金融评论· 2025-10-01 17:05
资本市场改革规划 - 以科创板、创业板改革为抓手深化投融资综合改革,提升市场吸引力、包容性和竞争力 [3][6] - 高质量谋划"十五五"资本市场规划,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和高质量发展 [4][5] - "十四五"时期资本市场实现量质齐升,新"国九条"和"1+N"政策体系推动基础制度和监管逻辑全方位重构 [4] 改革具体方向 - 深化发行上市、再融资、并购重组等领域改革,完善政策执行机制 [5] - 支持上市公司做优做强,引导加大分红回购力度,发挥机构投资者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 [5] - 支持行业机构打造一流投行和投资机构,推动中介机构高质量发展 [5] 市场体系建设 - 丰富A股市场指数、ETF、衍生品等产品服务体系,更好服务居民财富保值增值 [5] - 提升跨境投融资便利度,提高资本市场制度型开放水平 [5] - 构建更加完备的多层次市场体系,健全市场功能,增强市场韧性 [4] 市场文化培育 - 持续涵养尊重投资者、回报投资者的市场文化 [3][6] - 推动市场参与主体聚焦主业、强化功能、完善治理,提升专业能力和市场声誉 [6]
看好A股,外资巨头集体发声
中国证券报· 2025-10-01 12:57
外资机构观点与配置意愿 - 高盛、汇丰等多家海外大行发布研报,显示外资配置中国资产的意愿增强,部分机构维持对A股的“超配”建议并做多中国资产 [1] - 汇丰调查显示,超过一半的受访全球机构投资者看好A股市场前景,远高于今年6月调查时约1/3的比例 [1] - 高盛将MSCI新兴市场指数12个月目标位从1370点上调至1480点,意味着有约10%的上涨空间,并明确维持对中国资产的超配立场 [1] 资金流向数据印证 - 截至二季度末,北向资金整体持股市值达到2.29万亿元,较一季度末增加超2% [2] - 国家外汇管理局数据显示,上半年外资净增持境内股票和基金101亿美元,其中5月、6月净增持规模达到188亿美元 [2] - 瑞银表示,在全球分散投资趋势下,海外投资者对非美元资产及中国资产的配置意愿逐步提升 [2] 支撑信心的基本面因素 - 中国经济基本盘稳固,产业升级加速推进,新能源、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新质生产力崛起,为实体经济增长注入新动能 [3] - 毕马威指出,中国庞大的市场潜力和其在全球供应链中的关键地位,持续吸引外资维持并深化在中国市场的布局 [3] - 高盛认为A股市场流动性得到国内机构及新兴市场、亚太地区共同基金的支撑,更具韧性,美元走弱将促使资金进一步流入亚洲市场 [4] 市场情绪与资金潜力 - 瑞银财富管理指出,中国流动性充裕和科技创新加速使得投资者情绪高涨,股市涨势尚未达到巅峰 [5] - 随着家庭大量额外储蓄(占GDP的5%)逐渐流入市场,机器人等创新板块的估值或迎来进一步重估 [5] 政策环境与改革预期 - 证监会表示将加快落实2025年资本市场对外开放一揽子重点举措,包括发布QFII制度优化方案,进一步优化准入管理和投资运作 [6] - 证监会主席吴清强调将不断提高跨境投融资便利度,吸引更多全球资本投资中国 [7] - 市场分析认为,新一轮资本市场改革开放有望加快推进,进一步提高跨境投融资便利性的举措值得期待 [7]
事关A股 吴清重磅发声!证监会会同财政部修订:大力鼓励“吹哨人” 最高奖励100万元!
华夏时报· 2025-10-01 10:58
资本市场改革与发展规划 - 证监会主席吴清表示上市公司、行业机构和中介机构需聚焦主业、强化功能、完善治理,提升专业能力和市场声誉,并涵养尊重投资者、回报投资者的市场文化[1] - 以科创板、创业板改革为抓手,深化投融资综合改革,全面推进实施新一轮资本市场改革开放,以提升市场吸引力、包容性和竞争力[1] - 专题座谈会围绕“十五五”资本市场规划听取建议,包括支持优质证券基金公司打造一流投行和投资机构,推动中介机构高质量发展,加快提升国际竞争力[1] - 建议进一步丰富A股市场指数、ETF、衍生品等产品服务体系,以更好服务居民财富保值增值,并提升跨境投融资便利度及资本市场制度型开放水平[1] 吹哨人制度完善与激励 - 中国证监会会同财政部修订完善《证券期货违法违规行为举报工作暂行规定》,形成《证券期货违法行为吹哨人奖励工作规定(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3] - 新增吹哨人概念定义以体现其正义担当精神,并将严重破坏市场秩序、危害金融安全、侵害投资者合法权益的重大案件纳入奖励范围[4] - 对提供有全国重大影响线索、涉案数额特别巨大或为内部知情人员的吹哨人,每案奖金上限从30万元、60万元统一提升至100万元[4] - 明确依法秉公处理、分级负责、严格保密的工作原则,对吹哨人身份信息实行匿名管理以保护其合法权益[5] - 奖励程序在案件罚没款入库金额能覆盖奖励金额后启动,一起案件奖励一次,案件奖金总额不超过罚没款实际收缴金额[6]
证监会召开专题座谈会 吴清发声
中国证券报· 2025-09-30 22:39
资本市场改革方向 - 以科创板、创业板“两创板”改革为抓手,进一步深化投融资综合改革 [2][4] - 全面推进实施新一轮资本市场改革开放,提升市场吸引力、包容性和竞争力 [2][4] - 进一步深化发行上市、再融资、并购重组等领域改革,完善政策执行机制 [3] 上市公司发展重点 - 更大力度支持上市公司做优做强,引导上市公司加大分红回购力度 [3] - 进一步发挥机构投资者在上市公司治理中的作用,提升上市公司质量和投资价值 [3] - 上市公司需聚焦主业、强化功能、完善治理,提升专业能力和市场声誉 [4] 金融机构与中介机构发展 - 支持优质证券基金公司等行业机构打造一流投资银行和投资机构 [3] - 推动会计师、律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高质量发展,加快提升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 [3] - 行业机构需持续涵养尊重投资者、回报投资者的市场文化 [4] 市场产品与服务创新 - 进一步丰富A股市场指数、ETF、衍生品等产品服务体系,更好服务居民财富保值增值 [3] - 提升跨境投融资便利度,进一步提高资本市场制度型开放水平 [3]
证监会主席吴清:不断提升资本市场吸引力、包容性和竞争力
中国经营报· 2025-09-30 21:51
资本市场改革规划 - 高质量谋划和实施"十五五"资本市场规划相关工作 [1] - 以科创板、创业板改革为抓手深化投融资综合改革 [1] - 全面推进实施新一轮资本市场改革开放 [1] 市场参与主体要求 - 上市公司、行业机构和中介机构需聚焦主业、强化功能、完善治理 [1] - 市场参与主体需提升专业能力和市场声誉 [1] - 持续涵养尊重投资者、回报投资者的市场文化 [1] "十四五"时期市场发展评估 - 资本市场实现量质齐升 [1] - 新"国九条"和"1+N"政策体系发布实施后市场基础制度和监管底层逻辑全方位重构 [1] - 多层次市场体系更加完备 市场功能不断健全 市场韧性明显增强 市场生态持续净化 [1] 具体改革建议 - 深化发行上市、再融资、并购重组等领域改革 完善政策执行机制 [2] - 更大力度支持上市公司做优做强 引导加大分红回购力度 [2] - 发挥机构投资者在上市公司治理中的作用 提升上市公司质量和投资价值 [2] 行业机构发展 - 支持优质证券公司、基金公司打造一流投资银行和投资机构 [2] - 推动会计师、律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高质量发展 [2] - 加快提升行业机构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 [2] 产品服务与开放 - 丰富A股市场指数、ETF、衍生品等产品服务体系 服务居民财富保值增值 [2] - 提升跨境投融资便利度 [2] - 进一步提高资本市场制度型开放水平 [2]
吴清:高质量谋划“十五五”资本市场规划相关工作
中国新闻网· 2025-09-30 21:26
资本市场规划方向 - 高质量谋划和实施好"十五五"资本市场规划相关工作 [1] - 以科创板、创业板"两创板"改革为抓手,进一步深化投融资综合改革 [1] - 全面推进实施新一轮资本市场改革开放,提升市场吸引力、包容性和竞争力 [1] 市场参与主体要求 - 上市公司、行业机构和中介机构需聚焦主业、强化功能、完善治理 [1] - 市场参与主体需努力提升专业能力和市场声誉 [1] - 持续涵养尊重投资者、回报投资者的市场文化,实现自身高质量发展 [1]
吴清最新发声,信息量大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30 21:03
核心观点 - 证监会主席吴清主持“十五五”资本市场规划座谈会,强调六个“坚持”并明确以科创板、创业板改革为抓手深化投融资综合改革[1] - 会议提出四大具体建议,包括深化发行上市等改革、支持上市公司做优做强、推动行业机构高质量发展、丰富A股产品体系并提升开放水平[1] - “十四五”期间资本市场实现规模与质量双重提升,新“国九条”等政策推动市场基础制度系统性重构[2] 会议核心方向 -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人民至上、高质量发展、全面深化改革、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结合、统筹发展与安全[1] - 以科创板、创业板“两创板”改革为抓手推进新一轮资本市场改革开放,提升市场吸引力、包容性与竞争力[1] - 要求上市公司、行业机构及中介机构聚焦主业、强化功能、完善治理,培育尊重和回报投资者的市场文化[1] 改革具体建议 - 深化发行上市、再融资、并购重组等领域改革,完善政策执行机制以增强资本市场吸引力和包容性[1] - 支持上市公司做优做强,引导加大分红回购力度,发挥机构投资者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以提升投资价值[1] - 支持优质证券基金公司打造一流投行和投资机构,推动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提升国际竞争力[1] - 丰富A股市场指数、ETF、衍生品等产品体系以服务居民财富保值增值,提升跨境投融资便利度并推进制度型开放[1] 市场发展回顾 - “十四五”期间资本市场实现规模与质量双重提升,新“国九条”及“1+N”政策体系推动基础制度与监管逻辑系统性重构[2] - 多层次市场体系更加完善,市场功能不断健全,市场韧性显著增强,市场生态持续优化[2]
吴清:以科创板、创业板“两创板”改革为抓手 进一步深化投融资综合改革
智通财经网· 2025-09-30 18:49
会议背景与核心指导原则 - 证监会召开“十五五”资本市场规划专题座谈会,旨在高质量谋划和实施规划相关工作 [1][2] - 会议核心指导原则包括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人民至上、高质量发展、全面深化改革等 [4] - 以科创板、创业板“两创板”改革为抓手,深化投融资综合改革,提升市场吸引力、包容性和竞争力 [1][4] “十四五”时期资本市场发展评估 - “十四五”时期资本市场实现量质齐升,新“国九条”和“1+N”政策体系推动基础制度和监管底层逻辑全方位重构 [3] - 资本市场多层次市场体系更加完备,市场功能不断健全,韧性明显增强,生态持续净化 [3] “十五五”资本市场改革具体方向 - 进一步深化发行上市、再融资、并购重组等领域改革,完善政策执行机制 [3] - 更大力度支持上市公司做优做强,引导加大分红回购力度,发挥机构投资者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 [3] - 支持优质证券基金公司打造一流投资银行和投资机构,推动中介机构高质量发展 [3] - 进一步丰富A股市场指数、ETF、衍生品等产品服务体系,服务居民财富保值增值 [3] - 提升跨境投融资便利度,提高资本市场制度型开放水平 [3] 对市场参与主体的期望 - 期望上市公司、行业机构和中介机构聚焦主业、强化功能、完善治理,提升专业能力和市场声誉 [4] - 市场参与主体应持续涵养尊重投资者、回报投资者的市场文化,在资本市场改革发展中实现自身高质量发展 [4]
中国证监会召开“十五五”资本市场规划上市公司和行业机构座谈会
上海证券报· 2025-09-30 18:27
资本市场改革规划与方向 - 会议核心为高质量谋划和实施“十五五”资本市场规划相关工作 [3] - 以科创板、创业板“两创板”改革为抓手 深化投融资综合改革 全面推进新一轮资本市场改革开放 [3] - 资本市场基础制度和监管底层逻辑得到全方位重构 多层次市场体系更加完备 市场功能不断健全 市场韧性明显增强 市场生态持续净化 [2] 上市公司发展重点 - 更大力度支持上市公司做优做强 引导上市公司加大分红回购力度 [2] - 进一步发挥机构投资者在上市公司治理中的作用 不断提升上市公司质量和投资价值 [2] - 上市公司需聚焦主业、强化功能、完善治理 提升专业能力和市场声誉 涵养尊重投资者、回报投资者的市场文化 [3] 行业机构与中介机构发展 - 支持优质证券基金公司等行业机构打造一流投资银行和投资机构 [2] - 推动会计师、律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高质量发展 加快提升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 [2] - 行业机构需聚焦主业 在资本市场改革发展中实现自身高质量发展 [3] 市场产品与服务体系建设 - 进一步丰富A股市场指数、ETF、衍生品等产品服务体系 更好服务居民财富保值增值 [2] - 提升跨境投融资便利度 进一步提高资本市场制度型开放水平 [2] - 进一步深化发行上市、再融资、并购重组等领域改革 完善政策执行机制 增强资本市场的吸引力和包容性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