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界融合
搜索文档
北京“双节”消费复盘:体验式消费火热 小众目的地崛起
搜狐财经· 2025-10-10 02:54
核心观点 - 北京消费市场在国庆中秋假期展现出结构性变迁,体验式消费全面超越实物消费,小众主题化商业体增势强劲,消费场景向夜间及跨界融合拓展 [1][3][4][5][6][9] 消费市场总体表现 - 重点监测企业实现销售额95.1亿元,60个重点商圈客流量达5966.8万人次,同比增长13.9% [1] - 夜间消费表现突出,重点商圈夜间客流量达2811.6万人次,同比增长23.3% [6] 体验式消费趋势 - 消费模式从“买商品”转向“买体验”,餐饮、旅游、文体等服务类消费活跃度超越传统家电、服饰等实物类消费 [3] - 餐饮消费同比增长4.5%,老字号表现亮眼,紫光园销售额同比增长98.8%,吴裕泰、稻香村分别增长44.5%和12.8% [4] - 文体活动成为消费引擎,全市推出营业性演出364台、2102场,电影票房突破5800万元 [3] - 中国网球公开赛与WTT中国大满贯赛“同城双赛”拉动消费,中网赛事期间国家网球中心入园总人数36万人,整体票房达8800万元 [4] - 石景山区推出“赛事票根惠享季”活动,消费者凭票根可在200余家商户享受优惠,实现“观赛+消费”联动 [3] 小众与新兴商业项目 - 国庆前夕集中开业八大新商业项目,其共同特色为打破传统商业框架,定位“生活方式中心” [5] - “小而美”商业体增势强劲,具备体量不大、主题鲜明、场景独特的特点 [4][5] - 具体案例包括:朝阳区大屯里商业街融合多元业态;海淀区魏公·芳华里成为新潮流地标;大兴区“世界坊”以烟火气吸引家庭客群 [5] - 微博IN跨次元引力场代表极致主题化商业趋势,以“电竞+次元文化综合体”为特色,其内的钻石中心是华北最大专业电竞馆 [6] 传统商圈的挑战与应对 - 部分传统商圈及大型商场面临增速放缓、“逛而不买”、流量转化难的困境,原因在于同质化严重及缺乏内容创新 [4][6][8] - 传统商圈客流增长分化明显,燕莎蓝港夜间客流仅增长2.1%,远低于亚奥商圈的39.1% [7] - 成熟商业体积极应对,通过引入IP展览、首店、户外艺术季、沉浸式体验等方式升级,例如朝阳大悦城落地海绵宝宝全国唯一展、中粮·祥云小镇举办户外艺术季 [8] 行业专家观点 - 未来商业竞争的核心是“谁更懂用户”和“谁更能创造场景”,而非“谁更大”或“谁更全” [9] - 能抓住“体验经济”、“小众叙事”、“跨界融合”趋势的商业体将成为新一轮增长的赢家 [9] - 商业主体需从“货架逻辑”转向“场景逻辑”,以满足消费者对“情绪价值”与“社交货币”的需求 [9]
北京“双节”消费复盘:体验式消费成新潮流,小众目的地悄然崛起
新京报· 2025-10-09 19:57
核心观点 - 北京消费市场在假期呈现强劲复苏,总销售额达95.1亿元,重点商圈客流量5966.8万人次,同比增长13.9%,但消费结构正经历从实物消费向体验式消费的深刻变迁 [1] 消费市场宏观表现 - 重点监测企业实现销售额95.1亿元,60个重点商圈客流量达5966.8万人次,同比增长13.9% [1] - 夜间消费表现突出,重点商圈夜间客流量达2811.6万人次,同比增长23.3% [6] 体验式消费趋势 - 体验式消费全面超越实物消费,餐饮、旅游、观影、演出等服务类消费表现活跃,而传统家电、服饰等实物类消费增速明显放缓 [2] - 文体活动成为消费核心驱动力,全市营业性演出达364台、2102场,电影票房突破5800万元 [2] - 中国网球公开赛与WTT中国大满贯赛“同城双赛”有效拉动消费,中网赛事期间国家网球中心入园总人数36万人,整体票房达8800万元,均创新高 [2][3] - 餐饮消费同比增长4.5%,老字号表现亮眼,紫光园销售额同比增长98.8%,吴裕泰、稻香村分别增长44.5%和12.8% [3] 商圈转型与创新 - 商圈积极打造“观赛+消费”新模式,如西单更新场、首创奥莱设置赛事“第二现场”,首钢园商圈、北苑商圈客流量同比分别增长1.1倍、5.9% [3] - 石景山区推出“赛事票根惠享季”活动,消费者凭票根可在200余家商户享受优惠,实现体育热度在餐饮、零售等多领域持续发酵 [2] - 成熟商业体通过引入IP展览和首店应对挑战,朝阳大悦城落地海绵宝宝全国唯一展等,并迎来多家北京首店 [6] 小众目的地崛起 - 新开业商业项目定位“小而美”,打破传统商业框架,向“生活方式中心”转型,如房山瑞来广场、朝阳区大屯里、海淀区魏公·芳华里等 [4] - 魏公·芳华里成为海淀区新潮流地标,大兴区“世界坊”以“烟火气”吸引家庭客群 [4] - 极致主题化商业兴起,如微博IN跨次元引力场以“电竞+次元文化综合体”为特色,其钻石中心是华北最大专业电竞馆 [5] 行业竞争格局变化 - 传统大型商场面临同质化严重、缺乏内容创新等问题,出现“逛而不买”、“流量难转化”的困境,增速明显放缓 [5] - 商圈表现分化显著,燕莎蓝港夜间客流仅增长2.1%,远低于亚奥商圈的39.1% [6] - 行业专家指出,未来商业竞争核心在于“谁更懂用户”、“谁更能创造场景”,能从“货架逻辑”转向“场景逻辑”的玩家将成为新赢家 [8]
金秋到南京来“吃糖”
齐鲁晚报· 2025-10-09 14:19
核心观点 - 第113届全国糖酒商品交易会将于2025年10月16日至18日在南京国际博览中心举办,本届糖酒会以“四美”为核心价值,通过“秋糖季”活动矩阵深度融入城市,旨在为食品酒类行业创造全链条价值,推动行业转型升级 [1][3][8] 展会规模与参与度 - 展览面积达20万平方米,汇聚来自40个国家的4000家企业,包含30个国内展团和12个海外展团 [9] - 长三角区域企业参展占比高达25%,显示其作为区域经济协同平台的重要性 [12] - 知名品牌如洋河、中粮番茄、今世缘等参与相关活动,为企业拓展市场提供广阔舞台 [4] 活动成效与消费数据 - “秋糖季”活动自9月20日启动,老门东商圈街舞联赛客流同比上升20.7%,新街口商圈微醺嘉年华营业额环比上升30.87% [4] - 园博园寻梦烟火季吸引人流超2万人,国庆两天园博园客流量超6万人,同比增幅16% [4] - 森林音乐会期间,中山陵景区人流量超100万人,单日最高超25万人,同比增长17% [4] - 元通商圈和万达商圈的“全城发糖”主题活动吸引百万客流,客流环比增长19%,营收环比增长30% [4] - 国庆中秋假期,南京位列文旅消费十大目的地城市出行订单量第一 [4] 行业价值创造举措 - **找产品**:展品涵盖全品类,聚焦创新产品、健康化产品、地区特色产品和科技赋能产品四类高潜力赛道,设置智能制造、健康科技等专区 [9] - **找方向**:传统流通巨头与即时零售、私域电商等新渠道首次大规模同台,提供全景式渠道解决方案 [10] - **找方向**:举办30余场行业趋势会议,发布《2025中国食品趋势白皮书》等报告,并举办食品科技成果交流会,汇聚40家顶尖高校与科研院所 [10] - **找朋友**:首创“展省联动”,打造5000平米的“江苏省投资促进洽谈区”,并通过高规格进出口贸易洽谈会推动“国货出海”与“海外优品引进” [12] 城市保障与支持 - 南京市政府将服务保障列为城市重点任务,投入安保力量近5000人次,构筑立体化防控体系 [6][7] - 构建“轨道交通+地面公交+网巡出租+接驳专线”的立体交通网络,并将糖酒会纳入城市优惠体系,提供住宿、餐饮、旅游等礼遇 [6] - 全市多部门协同配合,确保场馆设施完备、运行高效,筑牢安全、有序的服务保障基础 [7]
国庆出游新风尚:研学游、跨界场景成京城消费新引擎
新京报· 2025-09-29 22:29
消费活动概览 - 北京市推出500余项特色消费活动,涵盖文化体验、自然探索、亲子互动、潮流打卡等多个维度 [1] 首店经济与商业地标 - 首家上德银泰城落地大兴,聚焦首店经济、邻里生活、时尚消费,项目包括2200平方米屋顶空中花园、2.3万平方米沉浸式花园广场及12米高垂直绿植墙 [2] - 隆福寺二期焕新开业,聚集文化首店,涵盖科技体验、演艺文化、老字号创新、零售生活方式、餐饮服务等多个领域 [2] - 今年以来全市新设首店超600家,国庆期间多家首店集中开业,如三里屯太古里迎来阿嬷手作北京首店,Fabrique·La Salle中国首店、Rockfish华北首店也将在节前后开业 [3] 文商旅体融合新场景 - 延庆区八达岭长城夜游项目通过光影科技、实景演出和NPC互动打造沉浸式文化体验 [4] - 朝阳区微博IN跨次元引力场推出爵士艺术生活节、吃谷大会、卡牌市集等活动,将二次元文化与商业消费结合 [4] - 各大热门商圈通过IP展览吸引客流,如朝阳大悦城引进《海绵宝宝》全国独家展和《DearNikki梦境花园》华北首展,THE BOX引入史努比75周年沉浸式展览,西单华威大厦打造《苏丹的游戏》等主题快闪,合生汇推出宝可梦151主题快闪全国首展 [4] - 北京迎来中网与WTT大满贯同城双赛,西单更新场、首创奥莱、北辰荟等商圈设置赛事第二现场,打造观赛+消费新模式 [5] 研学旅游发展 - 门头沟区发布京西奇遇记·研学门头沟品牌,研学点位涵盖从百花山的高山草甸生态科考到京西智谷的人工智能与昇腾算力探索,琉璃星谷景区被授予气象研学基地 [6] - 香山公园推出赶考·香山——行走的思政课堂红色研学游活动,北京天文馆开设望远镜小能手、宇宙少年团等亲子研学课程 [7] - 汽车博物馆、文旺阁木作博物馆等专业场馆推出涵盖汽车科技、木作工艺等主题的特色研学活动 [7] 传统景点与街区创新 - 颐和园、天坛、北海等历史名园推出文创市集、非遗体验、特色餐饮等服务,如北海公园推出非遗漂漆扇、桂花香囊制作活动,颐和园结合中秋主题推出宫廷下午茶和桂花系列产品 [8] - 八达岭镇推出音乐广场演出,上演儿童剧、国潮电音、河北梆子、木偶剧、杂技魔术等剧目 [8] - 西城区以白塔寺、大吉巷、法源寺三个历史文化街区为载体,通过特色市集、探店探访等形式推动文化+商业+旅游融合促消费,结合白塔寺东西岔美食节、门票优惠、红酒节等活动 [8]
产业变革持续加速,“新汽车时代”需要什么样的汽车人才?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9-28 16:22
文章核心观点 - 汽车产业正经历智能化、电动化、数字化、全球化的深度变革,树立与之相适应的新人才观是行业转型升级和应对竞争的关键 [2][3] - 新人才观的核心在于跳出传统汽车行业视角,以跨界融合、软件和AI定义汽车的新思维来构建企业战略和开发体系 [3][6][7] - 更新人才观能驱动企业创新活力,是车企从产品设计到市场营销全面焕新、跻身行业前列并实现“反向合资”的支撑力量 [4][8] 产业变革驱动人才观更新 - 技术迭代加速和产业变革深化驱动汽车人才观更新,产业进入以软件定义汽车、AI定义汽车、数字经济为特征的新阶段 [3] - 企业需以全新人才思维应对汽车产业从形态到生态的深刻变化,通过跨界融合、互相赋能构筑产业发展主旋律 [3] 新人才观的具体实践与价值 - 国内某车企在转产新能源汽车时进行高管“大换血”,带来产品设计、生产制造、市场营销全面焕新,迅速打开市场 [4] - 头部造车新势力通过创新人才观打破传统企业不合时宜的规矩,跟上市场节奏,破坏性创新成为企业活力源泉 [6] - 互联网、科技公司“跨界”人才带来新思维方式,帮助企业贴近市场、加速创新,构建全新电子电气架构和开发流程 [7] 新人才观对企业竞争力的影响 - 新人才观是驱动企业向上的支撑,使头部新能源车企在企业文化、创新基因、发展动力上与传统企业显著不同 [8] - 新人才观助力企业跻身行业第一梯队,并形成与跨国车企“反向合资”的新格局 [8] - 国内一些头部车企利润之和不如丰田汽车一家,凸显企业在人才和管理上存在差距,需做强人才资源 [8] 构建新人才体系的路径建议 - 需营造尊重市场、科学技术和人才的产业环境,避免价格战和内卷,推动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9] - 需从政策引导、教育培养、人才流动、评价标准等方面形成有效机制,联合培养复合型创新人才 [9] - 需为创新型人才创造宽松环境,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给予青年人才更多机会以激发产业活力 [9] - 需为汽车产业“出海”做好人才储备,践行长期主义理念,通过产学研结合共塑未来人才新格局 [9][10]
智绘新声境,共铸新基石——2025汽车NVH研讨会勾勒产业升级新路径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9-25 10:36
9月24日-25日,由中汽中心工程院、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振动噪声分会共同主办的"2025年第二十一届汽车NVH先进控制技术研讨会"在天津举 行。大会以"智绘声境·让声音服务艺术"为主题,设置了主题演讲、专题研讨、互动沙龙、沉浸式路演等多种活动形式,全方位展现了NVH控制技术 的最新动态。来自全国的各汽车厂商、零部件企业、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等120余家单位的500多名专家、学者和工程师参加会议。 中汽中心工程院党委书记、董事长张志国也指出,汽车产业正经历一场由"智能"与"新能源"驱动的深刻变革。这场变革不仅重塑了汽车的动力系统和交 互方式,更在重新定义NVH的内涵与价值。过去,行业更多地关注如何"消除"不悦的声音;而今天,大家的任务已经升级为如何为智能座舱"管理"和"设 计"声音,如何将NVH从一个减法问题,转变为一个融合了声学设计、软件算法、电子工程乃至心理声学的加法艺术。 中汽中心党委委员、副总经理李洧 中汽中心工程院党委书记、董事长张志国 中国传媒大学音乐与录音艺术学院党委副书记、听觉艺术博士李洋红琳指出,我们早已生活在被精心设计的"情感音景"中,汽车正从交通工具进化 为"车轮上的智能空间",用户需求从功能 ...
不吸睛?这些门店给你灵感!划重点:从第一眼拉开门店差距!
东京烘焙职业人· 2025-09-24 16:33
一家店铺最能抓住客户眼球的是店铺设计。店铺设计是对品牌形象最直接的判断,也是品牌理念最完全的呈现。 在餐饮行业,设计已经卷到一定程度,最好的设计是与品牌和产品理念保持高度一致,用视觉的方式传递给顾客品牌内核。 # 面包王子说: 烘焙品牌的店铺设计也逐渐内卷,比如好利来的Pi n k系列门店。目前,烘焙行业整体竞争还没有非常激烈,相当于茶饮行业或餐饮行业早期 段,所以设计部分还是比较重要的。 提问:你会因为什么走进一家面包店? A:店铺是知名品牌 B:被店面设计吸引 C:被面包香味引诱 小编做了一个街访,排在第一位的是选项B,大多数人会被有特色的店铺吸引。车尔尼雪夫斯基在《生活与美学》中提出了一个著名论题,即 "美是生活" 。 在消费升级的大环境里,店铺的设计风格越来越多元化。主理人将创意灵感注入店铺,创新空间结构、搭配独特的元素、极富艺术感的配色方 案…… 在探索消费群体偏好的同时,通过差异化塑造店铺个性,吸引客群。 高度透明的空间,通过用钢和玻璃形成制作间和售货区之间的边界,制作间向售货区开放,从而产生了一种开放透明的感觉。 浅色内部的数字 4 和 3 表示用于烘烤此面包的窑炉中的阶段数。 02. 日本 A ...
打造覆盖全产业链的城轨盛宴!MetroTrans 2025在青岛开幕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9-19 15:11
转自:新华财经 9月18日,2025中国国际城市轨道交通展览会暨CAMET论坛(简称MetroTrans 2025)在青岛开幕。展会为期3天,由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主办,以"创新破局 迈向城轨发展新阶段"为主题,同期举办第二届城市轨道交通高新技术成果 交易会、第二届城市轨道交通科普展示会、中国城市轨道交通低运能系统业主领导人圆桌会,全面展示城轨交通发展 成果,搭建合作共赢互动平台。 一方面,生态体系升维。MetroTrans 2025构建"展会+论坛+高交会+科普展+跨界融合"架构,实现技术展示、学术研 讨、科普教育、商务对接等多方面需求的立体协同。 另一方面,国际能级升维。MetroTrans 2025特邀国际公共交通联合会(UITP)等国际组织深度参与,持续深耕国际学 术论坛,设立东盟需求对接会,吸引30余国行业代表共商共建,推动中国标准与国际市场的深度交融。 重构行业对话范式的CAMET论坛同日拉开帷幕,聚焦新动能,论坛体系深度革新。CAMET论坛呈现出议题前沿性、 机制开放性、成果实效性等三大亮点,通过多元议程的设置,直击行业痛点,打造行业顶级思想智库平台。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常务副会长周晓勤表示 ...
强生老将加盟!糖尿病巨头再迎高管换血
思宇MedTech· 2025-09-18 12:09
核心观点 - 全球糖尿病技术巨头Insulet正在通过系统性的高管团队重组 加速构建具有跨国医疗科技与消费健康背景的新管理架构 以匹配其全球化扩张和商业模式升级的战略需求 这一调整发生在公司业绩表现强劲、新用户增长超预期的背景下 属于高位主动升级而非危机应对 [4][6][8][10] 管理层重组 - 2025年9月16日宣布由强生老将Flavia Pease接任执行副总裁兼首席财务官 接替自2022年起任职的Ana Maria Chadwick 过渡安排在9月30日正式生效 原CFO转任公司高级顾问确保平稳交接 [2] - 新CFO Flavia Pease在强生工作超过二十年 长期负责财务管理和战略规划 并于2024年初加入Insulet董事会 对公司业务已相当熟悉 [3] - 此次CFO变更是一系列高管调整的最新动作:8月Eric Benjamin从首席产品与消费者体验官升任首席运营官 新设首席增长官由前强生高管Manoj Raghunandanan担纲 另任命Amit Guliani为下一任首席技术官 [3] 战略意图 - 管理层呈现"J&J化"趋势:从CEO到CFO再到CGO 多位核心高管均拥有长期强生任职经历 这是公司基于行业环境的战略选择 [4] - 通过"老牌跨国背景+新兴糖尿病科技"结合 塑造兼具产品敏感度、资本视野与全球执行力的管理团队 [6] - 强生背景高管带来三方面价值:强化全球化运营与合规经验以拓展欧洲、亚洲等新兴市场 提升"消费品+医药+器械"的跨界融合能力以推动系统解决方案 增强资本运作与并购整合能力以加速技术布局 [8] 业绩表现 - 在公布CFO交接同时释放关键信息:预计第三季度收入将超过此前指引 美国本土及国际市场的新用户增长均超出预期 [8] - 管理层调整发生在业绩表现强劲、用户基础扩张阶段 属于战略主动而非经营危机驱动的被动调整 [8][10] - 通过"战略调整+业绩向好"的组合信号强化资本市场信心 原CFO转任顾问保障团队稳定 新CFO强化跨国财务与战略背景以平衡扩张与风险 [9] 行业趋势 - 跨国制药与医疗器械公司高管向细分赛道企业流动成为趋势 这是创新企业以成熟人才体系强化竞争力的捷径 [11] - CFO更迭预示资本运作新动作 跨国财务经验有助于提升二级市场沟通效率和并购整合能力 [11] - 糖尿病管理正处于技术演进与用户教育并行的关键期 需同时解决技术升级与患者接受度的双重挑战 消费健康与数字医疗背景的管理者能更好应对这种需求 [11]
中国工艺美术行业迎来华丽蝶变
消费日报网· 2025-09-18 11:22
行业核心观点 - 中国工艺美术行业在过去五年中通过科技与文化双轮驱动 实现传统工艺的现代化转型与产业升级 [1][2][11] 创新驱动与技术融合 - 行业通过数字技术深度渗透重构创作范式 例如荆楚纹样AI设计平台集成300余种非遗元素使设计效率提升70%以上 [3] - 新材料与新工艺开辟无限可能 如形状记忆金属融入苏绣实现动态交互效果 钛合金玉瓷画实现技术突破成为国际高端装饰市场新宠 [4] - 5G+AIoT等智能制造技术显著提升生产效率 景德镇智能窑炉将响应速度缩短至200毫秒内 单企业年节约液化石油气超2万吨并降低人力成本60万元 [3] 标准体系建设与知识产权保护 - 国家标准体系化建设为行业提供科学指引 如《壮锦》国标解决产品质量问题 《苏绣》国标带动产业年产值创新高 [5] - 地方标准特色化探索形成差异化格局 河北、山东、山西、江西等地出台具体工艺规程与技术规范 [6] - 知识产权保护立体化推进激发创新活力 泉州2024年专利授权量3.79万件 景德镇专利授权率达98%以上 [7] 产业集群发展与市场规模 - 传统手工技艺文化遗产行业市场规模突破5800亿元 较2020年增长近150% 年复合增长率达30% [8] - 全国67个国家级工艺美术产业集群成为县域经济支柱 泉州产业年产值1200亿元 莆田仙游县2024年产值730亿元 [8] - 产业集群通过智能化升级提升竞争力 仙游县超60%规上企业配备智能雕刻设备使人工成本下降30%且产能提升2倍 [8] 国际市场拓展与文化交流 - 行业国际化进程加速 2023年中国文化产品进出口总额达1663.63亿美元 其中传统文化产品出口额1484.05亿美元 [9] - 通过传统工艺与现代贸易结合推广模式 中国工艺美术在国际舞台影响力显著提升 [9] 人才培养与传承体系 - 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推动建立49家非遗传承基地和56家创新基地 初步形成完整传承创新体系 [2][9] - 多元人才培养体系加快高技能人才培育 包括大师带徒、院校培养和技能竞赛等多种模式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