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风险
搜索文档
“十四五”期间我国金融风险总体可控,金融体系稳健运行,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逐步增强
搜狐财经· 2025-09-23 01:27
金融体系规模与稳定性 - 截至今年6月末 中国银行业总资产近470万亿元 位居世界第一 [1] - 股票 债券市场规模位居世界第二 A股市场总市值于今年8月首次突破100万亿元 [1] - 外汇储备规模连续20年位居世界第一 [1] - A股市场韧性和抗风险能力明显增强 上证综指年化波动率15.9% 较"十三五"下降2.8个百分点 [1] - "十四五"期间 金融风险总体可控 金融体系稳健运行 [1] 风险防范与化解 - 高风险中小金融机构数量和高风险资产规模均较峰值大幅压降 在金融体系中占比较小 风险完全可控 [3] - 通过兼并重组 在线修复 市场退出等多种方式处置高风险机构 有相当部分省份已实现高风险中小机构"动态清零" [3] - 加强资金穿透式监管 整治金融乱象 清退违法违规股东3600多个 一批不法金融集团依法得到处置 [3] - 交易所市场债券违约率保持在1%左右的较低水平 [7] - 约7000家私募基金僵尸机构完成出清 "伪私募"等增量风险基本得到遏制 [7] - 应关闭的27家金交所已全部取消资质 排查出的上百家"伪金交所"也已全部得到清理 [7] 房地产风险化解 - 金融为保障性住房等"三大工程"提供资金支持超1.6万亿元 [4] - 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白名单"项目贷款超过7万亿元 支持近2000万套住房建设交付 [4] - 通过优化调整首付比 房贷利率等政策 并降低存量房贷利率 每年可为超过5000万户家庭减少利息支出约3000亿元 [4] 地方债风险化解 - 金融系统依法合规对地方融资平台开展债务重组和置换 [4] - 截至今年6月末 与2023年初相比 融资平台数量下降超过60% 金融债务规模下降超过50% [4] -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风险水平总体上大幅收敛 [4] 跨境收支与外汇市场 - 2024年我国跨境收支规模达14万亿美元 较2020年增长64% [5][6] - "十四五"时期跨境收支年均增长速度比"十三五"时期提高8个百分点 今年前8个月同比增长10% [6] - 2024年外汇市场交易量为41万亿美元 较2020年增长37% [6] - 截至6月末 已有703家银行和115家非银机构参与银行间外汇市场 其中包含296家外资机构 [6] - 人民币在跨境贸易中的占比由16%上升到近30% [6] 市场监管与执法 - 监管部门聚焦财务造假等问题 既"追首恶"也"惩帮凶" [7] - 对恒大地产及其审计机构分别开具41.75亿元和3.25亿元的史上最大罚单 [7] - 特别代表人诉讼首单康美药业案赔偿投资者约24.6亿元 紫晶存储案 泽达易盛案分别赔付投资者10.9亿元和2.8亿元 [7] 货币政策立场 - 中国央行在货币政策上坚持以我为主 兼顾内外均衡 [8] - 当前货币政策立场是支持性的 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8] - 货币政策将根据宏观经济运行情况和形势变化进行Data Based调整 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 [9] - 政策目标为保证流动性充裕 促进社会综合融资成本下降 支持提振消费和扩大有效投资 [9] - 维护金融市场稳定运行 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9]
美联储降息对中国货币政策有何影响?潘功胜:坚持以我为主、兼顾内外平衡|快讯
搜狐财经· 2025-09-22 22:34
货币政策立场 - 中国货币政策坚持以我为主、兼顾内外平衡 [2] - 央行将根据宏观经济运行情况和形势变化综合应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保证流动性充裕 [2] 金融风险防控 - 人民银行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加大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力度并高度关注防范金融风险和维护金融稳定 [3] - 截至今年6月末与2023年初相比融资平台数量下降超过60%金融债务规模下降超过50%地方政府融资平台风险水平大幅收敛 [3] - 支持中央汇金公司发挥类平准基金作用不断健全支持资本市场的长效机制 [3] 金融稳定体系建设 - 持续推进金融稳定法、人民银行法等立法修法不断健全金融风险监测、评估和预警体系 [3] - 设立金融稳定保障基金存款保险机制平稳有序运行 [3] - 总体看十四五期间金融风险总体可控金融体系稳健运行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3] 政策展望 - 此次主要从中长期视角回顾和总结十四五不涉及短期政策的调整 [3] - 关于十五五及下一步金融改革内容将在中央统一部署后进一步沟通 [3]
金融监管“掌门人”齐亮相,回顾“十四五”金融发展得失
新京报· 2025-09-22 22:31
金融体系规模与稳定性 - 截至今年6月末中国银行业总资产近470万亿元位居世界第一股票债券市场规模位居世界第二外汇储备规模连续20年位居世界第一[1] - 今年8月A股市场总市值首次突破100万亿元上证综指年化波动率15.9%较"十三五"下降2.8个百分点显示市场韧性和抗风险能力明显增强[1] - "十四五"期间金融风险总体可控金融体系稳健运行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逐步增强[1] 金融风险化解成果 - 高风险中小金融机构数量和高风险资产规模均较峰值大幅压降在金融体系中占比较小风险完全可控有相当部分省份已实现高风险中小机构"动态清零"[2] - 通过兼并重组在线修复市场退出等多种方式稳妥处置高风险机构并重拳整治金融乱象清退违法违规股东3600多个一批不法金融集团依法得到处置[2] - 截至今年6月末与2023年初相比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数量下降超过60%金融债务规模下降超过50%风险水平大幅收敛[3] 房地产风险支持与调控 - 金融为保障性住房等"三大工程"提供资金支持超1.6万亿元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白名单"项目贷款超过7万亿元支持近2000万套住房建设交付[2] - 通过优化调整首付比房贷利率等多项政策并降低存量房贷利率每年可为超过5000万户家庭减少利息支出约3000亿元[2] 跨境资金与外汇市场 - 2024年我国跨境收支规模为14万亿美元较2020年增长64%年均增长速度"十四五"时期比"十三五"时期提高8个百分点今年前8个月跨境收支同比增长10%[4] - 2024年外汇市场交易量为41万亿美元较2020年增长37%截至6月末已有703家银行和115家非银机构参与银行间外汇市场其中包含296家外资机构[4] - 人民币汇率双向浮动弹性增强人民币在跨境贸易中的占比由16%上升到近30%跨境资金流动总体均衡[4] 资本市场监管与执法 - 交易所市场债券违约率保持在1%左右的较低水平约7000家私募基金僵尸机构完成出清"伪私募"等增量风险基本得到遏制应关闭的27家金交所已全部取消资质排查出的上百家"伪金交所"也已全部清理[6] - 监管部门聚焦财务造假等问题既"追首恶"也"惩帮凶"对恒大地产及其审计机构分别开具41.75亿元3.25亿元的史上最大罚单[6][10][11] - 通过特别代表人诉讼首单康美药业案赔偿投资者约24.6亿元紫晶存储案泽达易盛案分别赔付投资者10.9亿元和2.8亿元有力保护投资者利益[6] 货币政策立场 - 中国货币政策坚持以我为主兼顾内外均衡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为经济持续回升向好和金融市场稳定运行创造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7] - 货币政策调整将根据宏观经济运行情况和形势变化Data Based综合运用多种工具保证流动性充裕促进社会综合融资成本下降支持提振消费扩大有效投资[8]
潘功胜:“十四五”金融事业取得重大成就 我国金融风险总体可控
新京报· 2025-09-22 22:07
金融体系规模与全球地位 - 截至今年6月末,中国银行业总资产近470万亿元,位居世界第一 [1] - 股票、债券市场规模位居世界第二,外汇储备规模连续20年位居世界第一 [1] - 在绿色金融、普惠金融、数字金融等方面走在世界前列,移动支付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1] 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 - 坚持支持性的货币政策立场,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普惠小微贷款、绿色贷款年均增速超过20% [2] - 金融支持科技创新能力持续提升,满足科技型企业不同生命周期阶段的融资需求 [2] - 2024年9月以来出台一系列货币金融政策举措,有效稳定市场预期、提振信心 [2] 货币政策框架与传导机制 - 加快完善中央银行制度,健全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双支柱调控框架 [3] - 持续丰富货币政策工具箱,创设实施多项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优化信贷投向 [3] - 强化利率政策的传导与监督,注重发挥市场在汇率形成之中的决定性作用 [3] 重点领域风险化解成效 - 截至今年6月末,与2023年初相比,融资平台数量下降超过60%,金融债务规模下降超过50% [5] - 优化调整首付比、房贷利率等政策,降低存量房贷利率,每年可为超过5000万户家庭减少利息支出约3000亿元 [5] - 高风险中小银行数量较峰值明显压降,债券违约率保持低位 [5][6] 金融市场稳定运行措施 - 保持人民币汇率的基本稳定,外汇市场参与主体更加成熟,汇率避险工具使用更广泛 [6] - 探索维护资本市场稳定的货币政策工具,创设互换便利和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两项工具 [6] - 支持中央汇金公司发挥类“平准基金”作用,不断健全支持资本市场的长效机制 [6] 货币政策立场与未来取向 - 中国的货币政策坚持以我为主,兼顾内外均衡,当前立场是支持性的,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7] - 将根据宏观经济运行的情况和形势变化,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保证流动性充裕 [8] - 政策目标是促进社会综合融资成本下降,支持提振消费、扩大有效投资,巩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 [8]
审计署:加大地方政府债务、金融、能源等领域重大风险隐患揭示力度
证券时报网· 2025-09-22 19:23
审计工作运行机制 - 持续巩固完善与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相适应的审计工作运行机制 [1] - 充分发挥党委审计办职能作用 [1] - 加快推进审计工作全国一盘棋 [1] 审计监督职责重点 - 立足经济监督定位做实研究型审计 [1] - 加大科技民生等重点资金和项目审计力度 [1] - 加大地方政府债务金融能源等领域重大风险隐患揭示力度 [1] 审计监督协同与结果运用 - 加强审计与其他监督贯通 [1] - 深化审计结果运用 [1] - 推动重大问题线索及时移送查办反馈和报告 [1]
潘功胜:今日发布会不涉及短期政策调整,下一步金融改革内容将在中央统一部署后做进一步沟通
搜狐财经· 2025-09-22 19:15
金融体系总体稳健性 - 金融体系总体稳健,金融机构总体健康,金融市场运行平稳 [1] - 银行业总资产近470万亿元,位居世界第一,股票、债券市场规模位居世界第二,外汇储备规模连续20年位居世界第一 [16] - 银行业保险业总资产超过500万亿元,5年来年均增长9%,全球最大信贷和第二大保险市场地位更加稳固 [21] 资本市场发展成就 - A股市场韧性和抗风险能力明显增强,上证综指年化波动率15.9%,较"十三五"下降2.8个百分点 [2][27] - 上市公司通过分红、回购派发"红包"合计超过10.6万亿元,比"十三五"增长超过8成,相当于同期股票IPO和再融资金额的2.07倍 [2][26] - A股科技板块市值占比超过1/4,市值前50名公司中科技企业从"十三五"末的18家提升至当前的24家 [2][26] - 截至今年8月底,各类中长期资金合计持有A股流通市值约21.4万亿元,较"十三五"末增长32% [2][41] - 目前外资持有A股市值3.4万亿元,同时有269家企业在境外上市 [6][42] 金融监管与风险防控 - 重拳整治金融乱象,清退违法违规股东3600多个,一批不法金融集团得到依法处置 [3][35] - "十四五"期间,对财务造假、操纵市场、内幕交易等案件作出行政处罚2214份,罚没414亿元,较"十三五"分别增长58%和30% [14][27] - 对恒大地产及其审计机构分别开具41.75亿元、3.25亿元的史上最大罚单 [12][48] - 交易所市场债券违约率保持在1%左右的较低水平,约7000家私募基金僵尸机构完成出清 [12][48] - 5年来处置不良资产较"十三五"时期增加超40%,行业抵御风险的资本和拨备总规模超过50万亿元 [21] 金融服务实体经济 - "十四五"期间,银行业保险业为实体经济提供新增资金170万亿元 [22] - 科研技术贷款、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基础设施贷款年均增长27.2%、21.7%、10.1% [22] - 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36万亿元,是"十三五"末的2.3倍,利率下降2个百分点 [22] - 优化调整首付比、房贷利率等多项政策,并降低存量房贷利率,每年可为超过5000万户家庭减少利息支出约3000亿元 [10][38] - 保险业累计赔付9万亿元,较"十三五"时期增长61.7% [22] 金融改革开放 - 股票发行注册制由试点到全面推开,逐步走深走实 [5][42] - 中国特色现代货币政策框架已初步形成并不断完善 [9][33] - 全面取消行业机构外资持股比例限制,完善合格境外投资者制度 [42] - 境外机构和个人持有境内股票、债券、存贷款超10万亿元 [28][59] - 人民币已成为我国对外收支第一大结算货币、全球前三大贸易融资货币和支付货币 [60] 货币政策立场 - 当前中国货币政策立场是支持性的,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7][8][53] - 中国央行在货币政策上坚持以我为主,兼顾内外均衡 [8][53] - 将根据宏观经济运行情况和形势变化,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 [8][53]
美联储降息对中国货币政策有何影响?潘功胜:坚持以为我主、兼顾内外平衡
华夏时报· 2025-09-22 18:25
货币政策立场 - 中国货币政策坚持以为我主、兼顾内外平衡 [2] - 央行将根据宏观经济运行情况和形势变化,综合应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保证流动性充裕 [2] 金融风险防控成效 - 截至今年6月末,与2023年初相比,融资平台数量下降超过60% [2] - 截至今年6月末,与2023年初相比,金融债务规模下降超过50% [2] - 总体上地方政府融资平台风险水平大幅收敛 [2] 金融市场稳定措施 - 支持中央汇金公司发挥类"平准基金"作用,不断健全支持资本市场的长效机制 [2] - 持续推进金融稳定法、人民银行法等立法修法,不断健全金融风险监测、评估和预警体系 [2] - 设立金融稳定保障基金,存款保险机制平稳有序运行 [2] 政策沟通与展望 - 今日主要是从中长期视角回顾和总结"十四五",不涉及短期政策的调整 [3] - 关于"十五五"及下一步金融改革内容,将在中央统一部署后进一步沟通 [3]
美联储降息对中国货币政策有何影响?潘功胜:坚持以为我主、兼顾内外平衡|快讯
华夏时报· 2025-09-22 17:57
货币政策立场 - 中国货币政策坚持以为我主、兼顾内外平衡 [2] - 央行将根据宏观经济运行情况和形势变化综合应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保证流动性充裕 [2] 金融风险防控成效 - 截至今年6月末与2023年初相比融资平台数量下降超过60% [3] - 截至今年6月末金融债务规模下降超过50%地方政府融资平台风险水平大幅收敛 [3] - 支持中央汇金公司发挥类平准基金作用不断健全支持资本市场的长效机制 [3] 金融稳定体系建设 - 持续推进金融稳定法、人民银行法等立法修法 [3] - 不断健全金融风险监测、评估和预警体系 [3] - 设立金融稳定保障基金存款保险机制平稳有序运行 [3] 政策视角与展望 - 总体看十四五期间金融风险总体可控金融体系稳健运行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3] - 当前主要从中长期视角回顾和总结十四五不涉及短期政策的调整 [3] - 关于十五五及下一步金融改革内容将在中央统一部署后进一步沟通 [3]
9.18黄金惊魂高台跳水60美金 高位洗盘
搜狐财经· 2025-09-18 17:46
黄金昨天调整后,多头再起,涨破3700刷新历史新高后,再次上演高台跳水,一度大跌60美金,上蹿下 跳,高位洗盘,多空博弈。 下方再探3626的位置,看反弹的机会。 上方反弹,先看到3651的阻力承压。 再次突破,持续看到3674的阻力承压。 今天的走势 昨天黄金快涨快跌,再刷历史新高。 刚破3700,就迎来跳水。 一度跌至3645的位置,到今天止跌调整。 下方再次回调,看调整力度。 一方面,美联储靴子落地,最终预期25基点降息,毫无悬念。基于劳动力市场的疲软,以及金融风险的 压力,美联储不得不开启降息的大门,美元快速走低,黄金一度反超新高。 同时,处在3651下方,再次回调。 跌破了3626的位置,下方看到3600的位置,关注支撑反弹的机会。 黄金单边上涨4个月后,到8月持续了4个月横盘,到本月终于打破震荡格局,再刷历史新高,又迎来再 次单边涨势。到本周高位洗盘调整,多空难辨,再上破新高不猜顶。同时,下方再次大幅回调,看向 3600的关口。 另外一方面,美联储鲍威尔讲话,此次降息降的不怎么情愿,反而是被逼无奈的选择。强调只是风险预 期管理式的降息,并没有对下一步降息预期表态,整体谨慎态度明显,黄金快速降温。 ...
泰康人寿青岛莱西支公司金融风险提示:买金融产品,请收好这份“避坑”指南
齐鲁晚报· 2025-09-18 15:22
理财产品收益与风险并存,预期收益≠实际收益,有波动风险。基金或股票波动较大,可能赚得更多, 也可能亏得更多。购买产品前一定要问清楚:这是什么产品?钱用主要来做什么投资?多久能领取?了 解自己购买的产品,结合自己的实际需求和风险承受能力选择。 第二招,识别销售套路。购买金融产品时,遇到这些话术要特别留心:"稳赚不赔"、"保本高收益"—— 一般存在夸大、虚假宣传的嫌疑;"最后一天优惠"、"这个产品很快就停售"——常见的促销手段;"礼 品限量赠送"——用赠品吸引客户,容易造成冲动消费。请记住:白纸黑字写在合同里的内容才是真正 属于自己的权益,口头承诺不算数。 保障金融权益,助力美好生活。2025年9月15日至9月21日,泰康人寿青岛分公司及辖区内分支机构积极 开展"金融教育宣传周"活动,持续发布金融知识普及和风险提示,以期提升公众金融素养。 金融产品看不懂?销售话术分不清?别担心,这些都是很多小伙伴遇到的常见问题。今天,泰康人寿青 岛莱西支公司给大家带来一份购买金融产品的"避坑"指南,帮助大家明明白白消费,安安心心投资。 第一招,看懂产品再下手。很多消费者购买金融产品时,只关注收益高不高,不了解自己购买的产品类 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