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理财

搜索文档
降准降息下,银行理财有哪些变化?又暗藏哪些重要机遇?
搜狐财经· 2025-05-29 18:47
央行降准降息政策对银行理财市场的影响 - 央行实施降准0.5%、降息0.1%的政策组合拳,释放超万亿元长期资金 [2] - 降息导致债券收益率和同业存单利率走低,固收类理财产品收益缩水,加剧"资产荒" [2] - 银行存款利率下调滞后,银行净息差进一步压缩 [2] 银行理财市场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 核心挑战包括固收类产品收益下降、保守型投资者对收益率下行敏感 [2] - 潜在机遇包括低风险理财规模可能阶段性扩张,市场倒逼银行优化产品结构 [2] - 银行理财机构可能加快向"固收+"等多元化策略转型,增加权益、衍生品资产比例 [3] 行业竞争格局变化 - 头部理财子公司凭借投研能力、品牌效应和渠道优势更快适应低利率环境 [3] - 中小机构面临规模收缩压力,行业集中度或进一步提升 [3] 银行理财产品未来趋势 - 固收类产品收益率中枢持续走低,业绩比较基准下调或成趋势 [4] - 短期限产品占比提升以满足流动性需求 [4] - 产品类型将更加多元化,如低波动稳健型产品、特色主题产品 [4] 个人投资者策略建议 - 结合风险承受能力确定权益类资产配置比例 [5] - 构建现金、债券等防御性资产和权益类等成长性资产的多元化组合 [5] - 树立长期投资观念,通过长期持有熨平短期波动 [5]
不做“存款特种兵”了,去买银行理财短期产品
经济观察网· 2025-05-20 21:11
存款利率调整 - 2025年5月20日起人民币存款挂牌利率全面下调,活期存款年利率由0.10%降至0.05%,一年期及以下整存整取利率均降至1%以下,三年期和五年期分别降至1.25%和1.30%,均下调25个基点 [2] - 利率调整前出现客户集中转存到期产品现象,但新利率执行后投资者开始转向银行理财和保险产品咨询 [2] - 存款利率进入"1时代"促使部分原"存款特种兵"投资者转向银行理财市场 [3][4] 银行理财市场变化 - 2025年初银行理财收益率波动下行但4月开始回温,部分产品收益率达3.65% [6] - 银行理财存续规模从2013年10.21万亿元增长至2014年15万亿元,同比增幅46.9% [4] - 2018年资管新规实施后银行理财向净值化转型,2020年部分短期产品收益率跌破3% [4] - 2023年存在区域性利率差,部分中小银行5年期利率仍保持4%以上,与全国性银行2%形成利差 [5] 银行理财策略调整 - 多家银行及理财子公司采取降费率策略,如中银理财将销售服务费从0.30%降至0.10%,光大理财管理费从0.15%降至0.07% [9] - 机构密集推出短期高收益产品,招银理财部分R1-R2产品七日年化达3.4%,平安理财7天期产品近3个月年化5.04% [8] - 理财产品业绩比较基准普遍下调,部分产品调整幅度超100个基点,利率下限低于2% [9] 投资者行为转变 - 原"存款特种兵"投资者因利率差缩小和风险成本上升重新配置银行理财 [5][6] - 资深投资者采取"短期理财+长期稳健组合"策略,将资金按期限分类配置 [7] - 投资者更关注产品能否达到业绩比较基准(如3.60%-4.20%区间)以及费率优惠活动 [8]
降息后现金理财周均七日年化收益率降至1.51%,港股策略再迎新品丨机警理财周报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16 13:48
市场回顾 - 债市资金价格下行,短债表现优于长债,DR007加权均价为1.54%,10年期国债收益率收至1.64% [2] - A股宽基指数整体上涨,创业板指、深证成指、中证1000指数周涨幅分别为3.27%、2.29%和2.22% [2] - 国防军工、通信、电力设备板块周涨幅居前 [2] 破净情况 - 银行理财综合破净率收至0.67%,权益类、混合类理财破净率分别为55.26%和7.41%,固定收益类破净率仅为0.19% [3] - 3年以上期限固定收益类产品破净率稍高为0.57%,1个月以内产品破净率仅为0.02% [3] - 固定收益类破净产品主要为新发产品,因建仓期费用导致暂时破净 [3] 新发情况 - 30家理财公司上周合计发行359只理财产品,股份行理财公司发行量居前,华夏理财和兴银理财均发行28只 [4] - 新发产品以R2中低风险、封闭式净值型、固收类公募为主,混合类产品发行7只 [4] - 民生理财推出混合类产品"荣竹混合沪港深精选一年持有期1号",业绩比较基准2.6%~3.8%,不超过40%资产投向权益类 [4] 新发产品定价 - 新发固收类产品业绩比较基准均值为2.67%,不同期限产品定价均在3%以下 [5] - 3年以上期限产品仅1只,为中邮理财"悦鑫添利·鸿锦封闭式2025年第10期",业绩比较基准2.15%~2.95% [5] 收益情况 - 混合类理财和权益类理财周平均收益率分别为0.2119%和1.6682%,固定收益类理财周平均净值增长率为0.071% [6] - 固定收益类2~3年期限产品周收益率最高为0.0854%,1个月以内产品最低为0.0621% [6] - 人民币现金类理财七日年化收益率均值为1.509%,美元和澳元分别为3.945%和3.18% [7] 行业热点 - 银行理财规模大幅回升,14家理财公司4月末规模达23.58万亿元,较3月末增长1.89万亿元 [8] - 降准降息后招银理财、兴银理财等机构下调业绩比较基准,部分产品调整幅度超100个基点 [9]
银行理财月度跟踪(2025.04):4月末封闭式理财产品达基率上升
信达证券· 2025-05-13 15:45
行业投资评级 - 投资评级为看好 与上次评级一致 [2] 核心观点 - 封闭式理财产品达基率上升至83.17% 环比提升1.58个百分点 开放式产品达基率下降至54.80% [2][15][16] - 全市场理财产品破净率降至2.23% 环比下降0.27个百分点 [2][12] - 净值型产品存续数量环比下降1.85%至1.86万只 净值波动压力增加 4月最后一周净值下跌产品占比7.88% [3][22] - 3个月理财产品收益率上升2BP至2.36% 6个月和1年期收益率分别下降17BP和53BP [4] - 理财公司新发产品数量环比增加15只至5077只 北银理财和中邮理财新增显著 [5] 理财市场概览 - 破净产品数量916只 占全市场存续产品2.23% 较2022年峰值20.60%显著改善 [12] - 封闭式产品达基率提升1.58个百分点至83.17% 开放式产品达基率微降0.7个百分点至54.80% [15][16] - 宁银理财 工银理财和兴银理财的达基产品总数居前 广银理财等8家公司达基率达100% [20] 净值型产品跟踪 - 净值型产品存续数量1.86万只 环比下降1.85% [22] - 开放式净值型占比最高达50.98% R2风险等级产品占比77.58% [25] - 固收类产品占比91.91% 1年以上期限产品占比36.73% [27] - 4月最后一日净值负增长产品占比2.95% 中位数增长率为0.02% [31][32] 发行市场情况 - 4月全市场发行产品5990款 同比上升44.83% [39] - 非保本型产品占比100% 12-24个月期限产品占比最大达25.03% [42][45] - 封闭式净值型产品占比65.74% 兴银理财和平安理财发行量居前 [50][55] 到期市场情况 - 4月最后一周到期产品1735款 非保本型占比100% [60] - 3-6个月期限到期产品占比上升至33.49% 债券类和票据类占比提升 [62][63] 理财收益情况 - 全市场6个月期理财产品收益率2.69% 较一周前上升59BP [64] - 城商行1年期理财收益率2.87% 农商行2.75% 均较上周上升 [66] 理财公司动态 - 4月32家理财公司存续产品81638只 兴银理财占比9.59%居首 [5][76] - 最近12个月兴银理财 信银理财和平安理财发行量前三 [77] - 产品投资期限以12-24个月为主 运作模式以封闭式净值型为主 [78][79] 行业动态 - 2025年一季度新发理财产品7481款 理财子公司发行占比71.46% [80] - 开放式和封闭式产品平均业绩比较基准分别降至2.25%和2.69% [81] - 全市场存续规模29.14万亿元 环比减少8100亿元 理财公司占比88.33% [82][83]
银行理财2025年5月月报:负债增长与产品配置的背离-20250507
国信证券· 2025-05-07 13:10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优于大市 [1][3] 报告的核心观点 - 4月银行理财规模回到历史高位,规模加权平均年化收益率2.70%,较上月提升,规模回升到30.8万亿元,接近2022年下半年历史最高水平,增长驱动力包括股弱债强的“跷跷板”效应、部分定期存款到期搬家、银行理财加大二季度营销力度 [1] - 同期理财未同步于负债端增长做配置,4月加大存单、金融二永债配置,原因一是信用债票息缺乏吸引力,资产与负债倒挂明显,二是监管政策博弈,银行理财有意控制浮盈释放节奏 [2] - 后续理财行为要观察业务转型与监管政策博弈,若监管政策执行宽松,理财子大概率拉长信用债久期,加大金融二永债配置;若监管政策执行严格,理财子大概率拉长负债久期,缩短资产久期,预计下半年收益基准显著下降,行业规模存在一定下行压力 [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收益率:继续回升 - 2025年4月银行理财规模加权平均年化收益率2.70%,较上月继续回升,其中现金管理类产品年化收益率1.50%,纯债类产品年化收益率3.34%,“固收+”产品年化收益率3.01% [9] 存量:规模回升 - 4月存量规模回升,月末理财产品存量规模30.8万亿元,环比上月回升1.8万亿元,现金管理类和固收类产品是理财产品的绝对主力 [10] 新发:业绩比较基准继续回落 - 4月新发产品初始募集规模3524亿元,按募集规模统计,产品投资性质基本为固收类,运作模式大部分是封闭式产品 [16] - 4月新发产品业绩平均比较基准2.56%,再度回落 [16] 到期:大部分产品达到业绩比较基准 - 4月到期的封闭式银行理财产品共计2127只,大部分产品达到了业绩比较基准 [26] 附录:银行理财配置主要资产收益表现 - 银行理财产品基础资产包括债券、权益、非标资产等,报告展示了相关资产近一年及近一个月的表现情况 [29]
这一市场缩水超8000亿元
中国基金报· 2025-05-03 10:53
文章核心观点 2025年一季度末银行理财规模受回表、债市调整等因素影响减少8100亿元 含权产品规模与占比进一步下降 但业内对未来规模回升持乐观态度 [1][2][7] 银行理财规模变化情况 - 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 全市场存续理财产品数量为4.06万只 较2024年末增长300只 存续规模为29.14万亿元 整体减少约8100亿元 [2] 规模减少原因 - 受季末回表因素影响 银行为便于短期流动性管理、平衡资产负债表 将部分理财资金转回表内存款 [2] - 一季度债市调整 理财净值表现承压 且央行流动性偏紧 [2] - 理财收益走弱 春节后科技股表现强劲 “股债跷跷板”效应使部分投资者赎回资金转投股市 [2][3] 产品类型规模及占比情况 - 固定收益类产品存续规模为28.33万亿元 占全部存续规模比例为97.22% 较去年同期增加0.57% [4] - 混合类产品存续规模为0.72万亿元 占比2.47% 较去年同期减少0.44个百分点 [4] - 权益类产品和商品及金融衍生品类产品存续规模较小 分别为0.08万亿元和0.01万亿元 占比分别仅为0.27%、0.03% [4] 理财资金投向情况 - 理财资金配置债券、现金及银行存款、同业存单余额分别为13.68万亿元、7.27万亿元、4.20万亿元 分别占总投资资产的43.9%、23.3%、13.5% [5] - 投向权益类资产、公募基金、金融衍生品的投资占比分别为2.6%、3.0%、0.05% [5] 业内对未来规模趋势的看法 - 国信证券分析师孔祥团队预计4月理财市场规模有望增长约0.8万亿元至1.2万亿元 因4月市场回暖 理财产品收益率回升 且多家银行下调存款利率 “存款搬家”进入理财市场 [7] - 中信证券明明认为理财产品性价比优势显著 预计2025年市场规模有望突破32.5万亿元 “固收+”产品有望成重点发行产品 [8]
倒计时1天!南财理财通第十期策略会来袭,四大投资操盘手为您拨开迷雾!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4-29 11:47
2024年,银行理财行业规模在变化中上升,截至2024年末,银行理财市场存续规模为29.95万亿元,较 年初增长11.75%。银行理财投资者数量维持增长态势。截至2024年末,持有理财产品的投资者数量达 1.25亿个,较年初增长9.88%。全年来看,理财产品累计为投资者创造收益7099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 了1.69%。 不过,在亮眼数据的背后,银行理财产品仍面临着收益率下滑、业绩比较基准走低的困境,曾经的高收 益理财一去不复返,纷繁复杂的同质化产品也大大提高了投资者的选品难度。 同时,南财理财通课题组也将重磅发布《2024年度银行理财产品运作报告》,从行业宏观方向及产品微 观方面全方位分析银行理财产品2024年的运作表现,根据南财理财通独家大数据监测结果,发布2024年 理财产品的收益风险评价榜单,从多维度指标为投资者优选高性价比的理财产品。 本次策略会不仅是一场汇集四大投资操盘手的行业盛会,更是启动「投资者陪伴基地」这一长效服务体 系的起点。在这个平台上,既有满足专业机构需求的内容,也有助于普通投资者教育的投资知识分享, 实现"专业价值"与"用户需求"的无缝衔接。 策略会将于2025年4月30日上午9:3 ...
今年一季度银行理财产品累计创造收益2060亿元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4-29 06:31
银行业理财登记托管中心4月23日发布的《中国银行业理财市场季度报告(2025年一季度)》(以下简称 《报告》)显示,2025年一季度,理财产品累计为投资者创造收益2060亿元。其中,银行机构累计为投 资者创造收益320亿元;理财公司累计为投资者创造收益1740亿元。 《报告》显示,银行理财行业保持平稳发展。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全市场共存续产品4.06万只,同比 增加0.67%;存续规模29.14万亿元,同比增加9.41%。其中,理财公司理财产品存续规模占全市场的比 例达88.33%。 从资金投向看,理财产品的资产配置也以固收类为主,投向债券、现金及银行存款、同业存单余额分别 为13.68万亿元、7.27万亿元、4.20万亿元,分别占总投资资产的43.9%、23.3%、13.5%。 值得注意的是,理财投资者的数量维持增长态势。《报告》显示,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持有理财产品 的投资者数量达1.26亿个,同比增长6.73%。(经济日报记者郭子源) 从产品类型看,固定收益类产品仍是主体。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固定收益类产品的存续规模为28.33 万亿元,占全部理财产品存续规模的比例达97.22%,较去年同期 ...
“五一”理财不“躺平”!多理财公司、银行发布攻略,该怎么投?
北京商报· 2025-04-28 20:14
银行理财市场概况 - 银行理财市场吸引力与日俱增 投资者数量同比增长6 73%至1 26亿个 存续规模29 14万亿元(同比增长9 41%)但较2024年末减少0 81万亿元 [1][5] - 一季度理财产品累计为投资者创造收益2060亿元 存续产品4 06万只(同比增长0 67%) [5] - 预计4月理财规模将出现明显增长 涨幅大概率超过季末回落额 [5] 五一假期理财产品特点 - 产品聚焦中低风险(部分为中风险或低风险) 涵盖开放式、封闭期、现金管理类、持有期限要求类等类型 满足不同流动性和投资周期需求 [1][3][4] - 青银理财推出4款稳健型产品 包括随时申赎(起购0 01元)、单周/单月/双月定开等 [3] - 平安理财产品包含灵活申赎类(如日开9号A)和持有期限类(如一年持有1号B) 投资范围含固收和混合类资产 [3] - 南银理财现金管理类产品(如日日聚宝2号)支持7×24小时快速赎回 4月29日17:00前买入可享假期收益 [3] 金融机构营销策略 - 中邮理财鸿锦封闭式产品挂钩上海金现货合约自动触发期权 主要投资固收类资产 [4] - 齐鲁银行整合信银理财、杭银理财等多方产品 包括现金管理型(日盈象天天利200号)、持有期类(14天持有期3期)等 [4] - 理财公司结合小长假节点宣传 旨在吸引投资者关注并激发理财热情 [4] 投资者配置建议 - 需关注产品风险等级、预期收益及收益计算时间 避免资金站岗(如4月30日买入5月6日确认可享假期收益) [1][6] - 建议通过多元化投资分散风险 选择与自身风险偏好匹配的产品 [6]
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回暖(2025年3月)
中信证券研究· 2025-04-11 08:08
▍ 新发产品要素。 1)产品类型:固定收益类产品占比维持高位。 2 0 2 5年3月新发产品中,混合类、权益类和商品 及金融衍生品类产品占比仍处于低位,固定收益类产品占比保持高位。 2)投资期限:中长期限产品占比提升 。2 0 2 5年3月新发行1年以上产品占比小幅提升,期限结构 总体稳定。 3)业绩比较基准:比较基准保持平稳。 按投资性质区分,2 0 2 5年3月新发行固定收益类理财产 品的平均业绩基准为2 . 5 8%,较2月小幅提升0 . 0 2 p c t。 文 | 肖斐斐 林楠 彭博 李鑫 胡家俊 2 0 2 5年3月银行发行理财产品2 , 9 6 4只,发行量回升。从理财产品收益率来看,2 0 2 5年3月纯债型 和非纯债型固收类理财产品平均年化收益率分别为2 . 3 5%/ 2 . 1 0%,较2月分别 +1 . 5 0 p c ts/+1 . 8 3 p c ts。2 0 2 5年3月资金面延续紧平衡格局,但理财重仓的短债、存单和信用债表 现逐步企稳,产品收益率较上月的低基数有所回暖。从存续规模来看,根据我们测算,银行理财产 品2 0 2 5年3月月末时点规模达到2 9 . 3 2万亿元,较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