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监管

搜索文档
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丨“十四五”以来我国查办食品安全案件226.04万件
新华社· 2025-08-22 16:10
严格规范"新兴业态"。针对近年来平台经济快速发展衍生的网络购物、外卖点餐、直播带货等多种 新消费场景,强化对平台企业合规指导,加大专项抽检力度,综合治理"幽灵外卖"、虚假声称等突出问 题;抓紧制定网络销售、平台外卖、直播电商等监管制度,进一步明确各类主体食品安全责任,在维护 消费便利的同时,及时消除新的风险隐患。 重拳整治"突出问题"。聚焦人民群众关心的重点区域、重点品种,严惩重处掺杂掺假、非法添加、 虚假宣传、消费欺诈等违法行为,依法吊销许可证3072件,实施从业限制23.8万人,涉嫌犯罪的及时移 送公安机关,坚决以"零容忍"的高压态势打击震慑不法分子。 市场监管总局表示,鼓励广大消费者通过"12315"积极反映食品安全问题,倡导广大从业人员主动 举报内部风险隐患和违法线索,推动广大行业组织强化企业诚信自律。下一步,将持续强化"严"的主基 调,不断提升食品安全治理能力和保障水平,坚决守护好人民群众饮食安全。 新华社北京8月22日电(记者高亢、赵文君)记者22日从国新办举行的"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 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十四五"以来,我国进一步强化食品安全全链条监管,建立健全属地 管理和企业主体责 ...
“三只羊”“东北雨姐”,再被点名!
中国基金报· 2025-08-22 13:55
市场监管成效 - 企业净增1999.9万户,个体工商户净增3394.6万户[2] - 企业信用指数从2020年度的128.6升至2025年上半年161.61[2] - 制造业质量竞争力指数达85.86,生活性服务与公共服务质量满意度分别达81.33和81.62[2] 消费者权益保护 - 处理投诉举报8902.8万件,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217.1亿元[3] - 全国消协组织受理投诉574.9万件,挽回损失57.8亿元[3] - 发展20余万家企业参与在线纠纷解决机制,推动直接和解1038.2万件[3] 企业便利化改革 - 开办餐饮店时间由37天压缩至15天[4] - 企业信息变更材料由23份精简至6份[4] - 电子营业执照下载量3.7亿次,累计使用超6亿次[4] 网络与直播监管 - 督促平台删除违法商品信息454.1万条,责令停止服务网店5.8万个次[5] - 查处涉网类案件10.5万件,查办"三只羊""东北雨姐"等直播电商重大案件[5] - 全面取消"仅退款""强制运费险"等不合理限制[6] 食品安全与药品监管 - 查办食品安全案件226.04万件[2] - 综合治理"幽灵外卖"及虚假声称问题[8] - 吊销食品许可证3072件,实施从业限制23.8万人[8] - "十四五"批准创新药204个、创新医疗器械265个,2024年1-7月批准创新药50个及创新医疗器械49个[8][9] 产品质量安全管控 - 将电动自行车锂电池等15种产品纳入CCC认证管理,目录覆盖17大类106种产品[9] - 对133万余家企业285万余批次产品开展监督抽查[9] - 累计召回汽车3647万辆、消费品3467万件[9] - 每年抽检药品20余万批次、医疗器械和化妆品各2万余批次[8]
“三只羊”“东北雨姐”,再被点名!
中国基金报· 2025-08-22 13:22
市场监管成就 - 企业净增1999.9万户 个体工商户净增3394.6万户 [4][5] - 企业信用指数从2020年128.6升至2025年上半年161.61 [5] - 制造业质量竞争力指数达85.86 生活性服务满意度81.33 公共服务质量满意度81.62 [5] 消费者权益保护 - 处理投诉举报8902.8万件 挽回经济损失217.1亿元 [6] - 发展20余万家企业参与在线纠纷解决机制 推动直接和解1038.2万件 [6] - 电子营业执照下载量3.7亿次 累计使用超6亿次 [7] 平台经济监管 - 督促平台删除违法商品信息454.1万条 责令停服网店5.8万个次 [8] - 查办直播电商重大案件包括"三只羊""东北雨姐"等典型 [8] - 全面取消"仅退款""强制运费险"等不合理限制 [9] 食品安全治理 - 查办食品安全案件226.04万件 [5] - 综合治理"幽灵外卖"及虚假声称问题 [10] - 依法吊销许可证3072件 实施从业限制23.8万人 [10] 医药监管进展 - "十四五"批准创新药204个 创新医疗器械265个 [11] - 2024年1-7月批准创新药50个 创新医疗器械49个 [11] - 每年抽检药品20余万批次 医疗器械和化妆品各2万余批次 [11] 产品质量安全 - 将电动自行车锂电池等15种产品纳入CCC认证管理 [12] - 累计召回汽车3647万辆 消费品3467万件 [12] - 对133万余家企业285万余批次产品开展监督抽查 [12] 行政效能优化 - 开办餐饮店时间由37天压缩至15天 [7] - 企业信息变更材料由23份精简至6份 [7] - 推广企业开办全程网上办及"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 [7]
市场监管总局:查办食品安全案件226.04万件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22 13:18
食品安全监管 - 市场监管总局强化食品安全全链条监管 [1] - 建立健全属地管理和企业主体责任落实机制 [1] - 查办食品安全案件226.04万件 [1]
强化全链条监管食品安全 一批监管新规抓紧制定中
央视新闻· 2025-08-22 10:43
针对近年来平台经济快速发展衍生的外卖点餐、直播带货、网络购物等多种新消费场景,市场监管部门 强化对平台企业合规指导,加大专项抽检力度,综合治理"幽灵外卖"、虚假声称等突出问题,抓紧制定 连锁经营、直播电商、网络销售等监管制度,进一步明确各类主体食品安全责任,在维护消费便利的同 时,及时消除新的风险隐患。 在今天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市场监管总局有关负责 人表示,食品安全是与人民群众关系最密切的民生大事,保障食品安全是市场监管部门的重要职责。 "十四五"期间,通过推动强化全链条监管,严防各类风险,全国食品安全形势总体平稳。粮食加工品、 肉制品、奶制品等抽检合格率连续多年保持高位。 (文章来源:央视新闻) ...
新疆乌苏市市场监管局开展乳制品加工经营环节专项检查
中国食品网· 2025-08-15 18:56
检查过程中,该局执法人员主要检查经营主体资格,进货查验制度落实,乳制品生产日期、保质期、包 装完整性、标签标识合规性及低温乳制品的储存和销售条件等,确保人民群众喝上放心乳制品。(杜志 锋 黄艳梅 张粟华) 连日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苏市市场监管局坚持党建引领,积极践行"实干争先"理念,聚焦商超、母 婴店、便利店、小作坊等经营场所,开展乳制品加工经营环节专项检查。 ...
新疆乌苏市市场监管局加强食品抽检及案件查办力度
中国食品网· 2025-08-15 14:52
监管执法行动 - 乌苏市市场监管局开展食品抽检和案件查办工作 重点针对热销食品 乳制品 畜禽肉类等大宗消费食品[1] - 完成监督抽检199批次 检出不合格4批次 不合格率2% 不合格食品全部启动核查处置[1] - 开展快速检测2600批次 检出不合格食品0批次 查办食品安全案件52件 罚没款8.08万元[1] 风险排查措施 - 以餐饮集中区 农村地区 城乡接合部 旅游景区为重点区域 开展食品安全风险隐患排查[1] - 检查生产经营主体2218户次 排查风险隐患112个 责令整改38户次[1] - 聚焦农产品批发市场 大型商超 旅游接待宾馆等重点场所 关注经营资质 索证索票等关键环节[1]
让农贸市场成为最安心的“烟火气聚散地”
杭州日报· 2025-08-15 10:38
同时,针对民生关切的蔬菜农药残留超标、兽药滥用、非法添加等问题,该局制定了"每周必检、 每户必查"刚性细则,要求检测人员每周对每家农贸市场至少开展1次采样检测,每月对经营食用农产品 的商户至少抽查1次。所有快检结果会自动同步至"快检一件事"平台,从技术层面杜绝事后补录、数据 造假情况的发生,确保消费者查询到的每一项数据都真实可溯。 现在,横板桥农贸市场快检室已免费开放检测。市民若对购买的农产品心存顾虑,都可以送来检 测。同时,为了让检测工作更精准、高效,余杭区市场监管局围绕硬件升级和技术迭代两方面,对辖区 5个基层市场监管所的快检实验室进行了标准化改造。升级后的实验室不仅配备了智能化检测仪、移液 器、离心机等专业设备,还将逐步提高胶体金检测法的应用比例,有效提高生鲜商品农残阳性检出率。 接下来,余杭区市场监管局将持续加强对全区农贸市场自检工作的指导与监督,计划在年内打造3 至5家快检示范农贸市场,让老百姓的"菜篮子"拎得更放心。 近日,在杭州余杭横板桥综合农贸市场(以下简称"横板桥农贸市场")里,市民陈女士拿起手机, 对准蔬菜摊前的二维码轻轻一扫,手机屏幕上便跳出了青菜的产地信息和最新快检结果。 陈女士看到的 ...
实探:外卖员曝光小作坊 外卖档口隔间内徒手做蛋包饭
新京报· 2025-08-13 23:15
食品安全违规行为 - 上海浦东新区长青路2114号2层外卖店后厨存在严重卫生问题 包括酸臭味和焦煳油味从门窗缝隙飘出[1] 店员未佩戴口罩和手套徒手抓取食物[5] 生熟食材混合存放且砧板未区分生食区与熟食区[5] 发霉拖把紧挨食材包装箱[5] - 操作违反《食品安全法》关于食品加工场所卫生的规定 执法人员要求立即断水断电并立案调查 全部食材被封存且经营资质接受核查[6] 外卖行业运营模式 - 涉事店铺采用低成本共享厨房模式 月利润达1.2万-1.5万元 档口与操作人员实行五五分成 无需支付租金仅分摊食材和水电费[7] - 同一场地运营九家不同名称外卖店铺 通过更换品牌名称方式重新上线以维持销量 日式厚切猪排饭售价27.8元 使用优惠券后仅12.8元 单一平台月销量超400份[7] 行业监管漏洞 - 外卖平台存在审核漏洞 允许批量开设幽灵店铺 此前江苏浙江等地已开展专项整治 要求平台下线违规商家并加强审核[9] - 专家建议建立吹哨人奖励制度 鼓励骑手和消费者参与监督 沈阳宿迁等地试行骑手随手拍举报机制并取得显著成效 本次举报线索即来自骑手[9]
财经聚焦丨堂食“货真价实” 外卖“凑合了事”?——部分餐饮堂食外卖“双标”现象调查
新华网· 2025-08-12 14:20
行业现象 - 部分餐饮商家存在堂食与外卖差异对待现象 包括使用冻肉替代鲜肉 陈米替代新肉 以及分量不足等问题 [2][3][4] - 商家操作层面难以实施"双标" 因高峰期人手紧张 无法维持两套生产线 [3] - 部分商家为保持外卖口感一致性 对外卖包装和保温流程要求更严格 制作流程比堂食更繁复 [3] 商业动因 - 外卖平台佣金占比达23%至25% 加上配送费 红包推广等成本 迫使商家提高线上售价或缩减分量 [7] - 外卖价格战导致单笔订单利润仅1元 部分商家实收无法覆盖物料成本 [7] - 线上消费者对时间和价格更敏感 商家更注重以量取胜 而线下侧重品质和环境吸引顾客 [6] 监管环境 - 现行法规仅要求外卖与堂食质量安全保持一致 但未明确界定食材差异等"双标"行为 [8] - 取证困难导致难以依据现行法规对商家进行处罚 [8] - 行业协会呼吁平台停止内卷式竞争 建立公平促销机制 给予商家定价话语权 [9][10] 解决方案 - 推广明厨亮灶 通过实时监控使餐饮制作过程透明化 [9] - 建立举报奖励机制 鼓励社会力量参与食品安全共治 [9] - 加快建立健全餐饮新业态标准规范 使平台 商家和消费者有据可依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