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RWA(真实世界资产)
icon
搜索文档
飞扬集团(01901)拟折让约19.6%发行1.664亿股新股 净筹约3300万港元
智通财经网· 2025-07-29 23:04
融资方案 - 公司于2025年7月29日交易时段后与认购人订立协议 拟发行1.664亿股新股 [1] - 认购价为每股0.201港元 较协议日收市价0.250港元折让19.6% [1] - 认购事项净筹资约3300万港元 [1] 资金用途 - 筹资将用于RWA(真实世界资产)及数字资产交易等新兴科技产业项目开发运营 [1] - 资金将投入区块链与人工智能技术领域项目 [1] - 部分资金将用作一般运营资金 [1]
从RWA到RDA,真数据变真资产,物联网是数据资产化最佳推手
36氪· 2025-07-29 17:51
国家政策与市场动态 - 国家数据局强调推动数据产业从“单点突破”向“全域发展”转型,以构建数字经济体系和发展新质生产力 [1] - 上海数据交易所举行闭门研讨会,十余家顶级金融机构参与探讨RWA与RDA等前沿议题,反映市场与政策合力推动数据资产化发展 [1] RDA(真实数据资产)核心定义与机制 - RDA是RWA的延伸,强调数据真实性校验和价值增益作用,通过封装实体资产运营数据提升资产信用、透明度和可监管性 [5] - RDA需完成数据确权、价值化和金融化全过程,要求数据具备权属明晰、来源可溯、持续流动的特性 [8] - RDA基于数据流构建动态信用与实时定价机制,实现资产估值和风险管理的持续优化 [9] 物联网作为RDA数据供给底座 - 物联网是RDA数据供给的核心来源,通过海量传感器和边缘设备实现实时数据采集,为RDA提供高可信度、强关联性、可追溯的基础数据 [6][7] - 物联网赋予数据资产动态可追踪的生命力,使数据具备流动性、可验证性和可交易性,支撑金融创新和产业变革 [8] - 物联网设备从数据生产者升级为数据资产主动确权者,推动数据从“资源”到“资产”的质变 [7][17] 物联网与RDA协同应用场景 - 动力电池全生命周期管理:通过物联网采集充放电、温度、循环次数等数据,实现资产评估、溯源和回收透明化,支撑二手电池金融和绿色信贷 [8] - 海上风电运维:风机运行工况、振动、能耗等数据通过RDA确权,支持远程智能运维和金融定价及保险理赔 [9] - 冷链药品监管:物联网采集温湿度、定位信息,RDA保障数据可信与合规,助力药品安全溯源和动态信用评估 [9] - 工业设备融资:注塑机接入物联网后,动态运营数据可降低金融机构风险权重20%,质押率提升,年息从9%降至6% [17] 物联网+RDA+稳定币的三元闭环生态 - 物联网设备通过RDA实现数据确权和资产化,成为独立参与价值流动的数字主体,唤醒边缘数据参与价值分配 [13] - 稳定币为RDA交易提供定价和结算单位,推动设备间自主交易和自动结算,实现机器对机器(M2M)无摩擦经济活动 [14] - RWA(物理资产上链)与RDA(数字孪生资产)打通,实现资产透明化、流动化和金融化,形成“可信资产—真数据—自动结算”闭环 [15] - 分布式能源场景:边缘节点(光伏、储能电池等)通过实时数据流自主定价并参与电力现货交易,提升能源市场灵活性和透明度 [19] 技术保障与风险控制 - 隐私计算与零知识证明技术保障数据在不泄露明文的前提下实现计算与验证,解决工业数据上链的安全顾虑 [18] - 硬件信任根(Root-of-Trust)机制支持远程熔断,确保数据流真实性与可追溯性,防止数据伪造导致的信用虚高 [19] 产业价值重估与未来趋势 - 物联网企业从“数据生产者”转型为“数据银行家”,主导数据资产化与金融化,成为产业链核心价值节点 [20] - RDA与AI+IoT协同推动AI智能体从认知智能跃迁至价值智能,实现自我金融化、自主决策与价值流转 [20] - 数据服务商可基于RDA提供数据治理与流通服务,金融机构可创新动态信用、智能风控和自动化金融产品 [20]
华检医疗(01931):美国稳定币牌照申请及 IVDNewCo Exchange生态落地正式开启
智通财经网· 2025-07-20 19:00
公司战略布局 - 公司正积极构建以医疗创新药高科技资产(NewCo)为核心的"NewCo+RWA"Web3交易所生态(IVDNewCo Exchange)及配套发行稳定币"IVDDollar"(IVDD),旨在通过整合Web3技术提升全球医疗创新药资产的流动性、融资效率及可及性 [1] - 公司已启动美国稳定币牌照申请的合规化筹备工作,以支撑生态全球化布局 [1] - 公司在美国纽约州成立全资子公司IVD GROUP INC作为推进IVDNewCo Exchange战略的核心运营主体 [1] 政策环境 - 美国总统特朗普于2025年7月18日签署《天才法案》,这是美国首个国家级稳定币监管框架,预计对全球资本市场及加密行业影响深远 [1] - 香港已于2025年5月30日刊宪《稳定币条例》(2025年8月1日生效),与美国政策共振将促进全球稳定币市场加速发展 [1] 业务进展 - 美国子公司已正式启动向SEC、CFTC等监管机构提交稳定币牌照申请的程序,实质性推进集团"美国稳定币牌照申请规划" [2] - 美国子公司将同步落实IVDNewCo Exchange生态建设,包括构建医疗创新药NewCo资产的RWA代币化平台、建立支持IVDD稳定币发行交易的合规金融基础设施、推进与纳斯达克双重主要上市的"币股联动"机制 [2] - 公司成为港股市场极少数明确布局美国合规稳定币生态的上市公司,通过美国子公司快速启动申请或巩固在"港股稳定币概念板块"的领先地位 [2] 竞争优势 - 公司构建"香港+美国"双金融枢纽合规架构,为IVDNewCo Exchange生态提供跨区域监管背书与流动性支持 [2] - 依托覆盖中国1674家三级医院的商业化网络及全球优质NewCo资产收购能力,IVDNewCo Exchange生态将成为全球首个专注医疗创新药RWA的合规交易平台 [3] 市场机遇 - 公司"NewCo+RWA+稳定币"三位一体战略进入规模化实施阶段,在《天才法案》重塑全球稳定币格局的窗口期实现"稳定币牌照申请+交易所生态落地"双重突破 [3] - 公司有望深度参与万亿美元级合规稳定币市场的价值分配,为股东创造稀缺性成长溢价 [3]
RWA--你很快需要学会的新名词
华尔街见闻· 2025-07-18 15:32
RWA概念与市场概况 - RWA指通过区块链技术将现实资产(如房地产、美债、碳配额)代币化,使其具备数字资产交易特性 [2] - 核心价值在于解决传统资产流动性差、投资门槛高的问题,实现"碎片化"投资(如50美元起投美国房产)[3][9] - 截至2025年6月全球RWA资产规模达255亿美元(剔除稳定币),私人信贷(58.5%)、美债(29.6%)、商品(6.4%)构成主要类别 [6][8] - 贝莱德BUIDL基金为全球最大RWA项目,市值超28亿美元 [8] 市场发展前景 - 波士顿咨询预测2030年全球资产代币化市场规模将达16.1万亿美元,占全球GDP的10% [11] - 以太坊占据58.2%的RWA发行市场份额,ZKsync、Aptos等公链紧随其后 [11] - 稳定币作为RWA生态核心交易媒介,既是成功用例(法币代币化)又是基础设施 [18] 应用场景与典型案例 金融资产领域 - Ondo推出代币化美债基金OUSG,与短期国债收益率挂钩 [16] - Jarsy将SpaceX等独角兽股权碎片化上链,降低Pre-IPO投资门槛 [16] - 广发证券GF Token提供多币种固定利率票据,年化收益率1.9%-3.01% [16] 非金融资产领域 - RealT实现美国住宅物业代币化(50美元起投),迪拜政府计划2033年前将160亿美元房地产上链 [16] - 中国绿色能源领域领先:协鑫能科完成全球首单光伏RWA融资(2亿元),朗新集团以9000座充电桩融资1亿元 [23] - 算力RWA潜力显著,预计全球算力租赁市场从2024年146亿美元增至2031年636亿美元 [23] 技术演进与基础设施 - 发展历程分四阶段:概念探索(2016-2018)、基建搭建(2019-2021)、金融机构入场(2022-2023)、应用拓展(2024至今)[12][13][15][16] - 关键基础设施包括ERC-3643(内置KYC/AML)、ERC-1400(多类别资产兼容)、ERC-1155(同质/非同质资产混合)等代币标准 [28] - 需结合物联网、AI技术解决链下资产数据真实性难题 [21] 区域发展特色 - 香港成为政策高地:金管局通过监管沙盒支持RWA,2025年出台《稳定币条例》明确发展方向 [19] - 中国内地以绿色资产为突破口,蚂蚁数科作为核心技术服务商 [20] - 跨国机构加速布局:摩根大通、高盛试点债券上链,富兰克林邓普顿发行代币化基金 [17]
稳定币应用场景及行业研究
中邮证券· 2025-07-18 14:43
根据提供的研报内容,该报告主要聚焦于稳定币行业研究,并未涉及量化模型或量化因子的构建与分析。报告的核心内容包括: 1. 稳定币类型与应用场景 - 法币储备型(如USDT/USDC)[12] - 加密资产抵押型(如DAI)[12] - 算法稳定币[12] 2. 四大核心应用场景 - DeFi场景中的交易媒介作用[25][34] - 本地支付场景的费率优化(0.3%-0.7% vs 传统2%-3%)[41] - 跨境结算的时效提升(T+3→分钟级)[46][48] - RWA代币化的流动性改善(认购费从$25→$0.5)[55][59] 3. 行业竞争格局 - USDC的合规优势(620亿美元市值)[66][75] - USDT的流动性优势(1606亿美元市值)[66][76] - 银行系与科技系稳定币的差异化定位[77][78] 4. 基础设施成熟度 - DeFi场景已具雏形[71] - 跨境结算1-3年可成熟[71] - 本地支付需3年以上建设[71] - RWA需3-5年法律完善[71] 注:由于报告主题为稳定币行业分析,未包含量化投资领域的模型/因子相关内容,故无法按模板要求输出量化模型/因子相关的详细构建流程与测试结果。报告核心价值在于对稳定币商业逻辑和行业演进路径的深度剖析[15][63][72]。
全球首家非金融RWA平台将上线 破解实体资产合规数字化困局
搜狐财经· 2025-07-14 19:50
区块链技术与实体经济融合 - 全球资产数字化浪潮正从金融领域向实体经济蔓延 [1] - 数藏中国(香港)有限公司RWA Group将推出全球首家专注于非金融资产的RWA交易平台 [1] - 该平台利用区块链技术解决非金融资产的合规数字化、高效交易与全球流通难题 [1] 非金融资产数字化挑战 - 非金融资产代币化产品面临流动性不足、合规标准缺失及技术协议割裂等问题 [3] - 传统交易模式依赖线下渠道,信息不对称严重制约资产流通效率 [3] - 资产确权与定价机制缺乏统一标准,跨境交易面临复杂法律与监管障碍 [3] RWA平台技术解决方案 - 平台选择ERC-3643协议作为核心标准,提供安全性、身份识别机制及转账控制规则 [3] - 该协议为链上资产的全生命周期管理提供技术保障 [3] - 平台创新性接入多种主流离岸人民币稳定币及香港持牌稳定币,支持人民币稳定币定价与结算 [3] 商业模式创新 - 平台采用"RWA交易所+电商"融合模式,构建"资产发行-交易-实物交付"闭环生态 [4] - 项目方可将其实体资产(如机械臂、咖啡、钻石等)进行代币化融资 [4] - 持有代币的用户可直接在平台上兑换实物商品 [4] 合规策略与全球化布局 - 平台技术运营由香港国际新经济研究院与RWA Group联合负责,适应多司法管辖区监管要求 [4] - 已获得美国MSB牌照及RWA项目SEC备案,计划在香港、迪拜、哈萨克斯坦等申请运营牌照 [4] - 参与《RWA技术规范》《RWA项目评估标准》等团体标准制定,推动行业规范化 [4] 未来发展规划 - 平台定位为"中国资产全球化"的高效桥梁,重点扶持中国优质非金融资产的RWA化进程 [5] - 计划引入"币股联动"机制,探索加密资产市场与传统金融市场的深度融合 [5] - 目标是通过全球合规通道助力智能制造、知识产权、文化收藏品等资产的全球流通 [5]
稳定币专题报告解读
2025-07-11 09:05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稳定币行业 - **公司**:Meta、沃尔玛、亚马逊、Shopify、渣打银行、Ripple、Solana、泰达(Tether)、Circle、Coinbase、蚂蚁集团、OSL 集团、Hashkey、新大陆、新国都、拉卡拉、优博讯、雄帝联支付、宇信科技、天洋科技、长亮科技、恒生电子、顶点软件、金证股份、大智慧、蚂蚁链、京东链、国盾量子、中安在线、朗新科技、协鑫能科、卓翼信息、安恒信息 [1][5][8][14][15][16]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 **市场现状**:全球稳定币市场规模达 2500 亿美元,主要应用于加密货币交易,USDT 以 1600 亿美元市值占 62.5%市场主导地位,USDC 规模超 600 亿美元占 24% [1] - **发展趋势**:未来跨境支付和跨境贸易将成核心增长点,渣打银行预测未来三年市场将增长至 2 万亿美元,其他机构预测未来 5 - 10 年可达 3 - 4 万亿美元 [1][9] - **竞争格局**:USDT 储备金制度灵活、盈利能力强但合规性待提升,USDC 合规性高但盈利性相对弱 [1][8] - **技术支持**:Ripple 和 Solana 等区块链技术被广泛支持,其高频交易能力满足跨境支付需求,成加密市场与传统金融衔接桥梁 [1][10] - **投资方向**:包括发行端(香港稳定币牌照申请)、交易层面(香港独立交易平台)、支付方向(跨境贸易和零售)、金融 IT、股权关系公司以及 RWA(真实世界资产)等 [2][15][16] - **对金融格局影响**:稳定币发展可能推动港币和人民币国际化,动摇美元霸权地位,受香港稳定币条例实施和大公司涉足催化,海外优质稳定币公司股价或推动 A 股相关行情 [17] 其他重要但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稳定币定义和类型**:稳定币是价格相对稳定的加密货币,通常与法币挂钩,主要类型有法币抵押型、加密资产抵押型和算法稳定币 [3] - **应用场景优势**:稳定币支付可降低跨境支付成本至几美分以下并实现实时到账,推动跨境零售发展 [1][4] - **主要公司动向**:Meta 洽谈引入稳定币支付,沃尔玛等尝试接入或发行自己的稳定币 [5] - **全球法规**:欧盟出台《加密资产市场监管法案》,香港《香港稳态货条例》8 月 1 日实施,美国《Genius 法案》对发行商提出严格监管要求 [1][7] - **USDT 盈利方式**:包括美债、现金及等价物投资收益,比特币、黄金投资收益,交易手续费、借贷服务和利息收入等 [11] - **USDC 特点**:将 90%以上储备金放储备基金,99%以上投资现金及等价物,收益性低,主要收入来自美债收益率,2024 年利润约 1.5 亿美元,因向 Coinbase 分成利润下降 [12] - **Coinbase 与 USDC 合作影响**:Coinbase 对 USDC 提供资源支持,持有比例上升,合规性助提升市场份额,市场规模扩大或使分成比例下降推动利润率提升 [14]
金时科技拟1元收购子公司剩余股权 转让方电话、邮箱指向上市公司关联方?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01 23:05
股权交易 - 金时科技拟以1元价格收购经纬晨旭持有的深圳金时49%股权 交易完成后深圳金时将成其全资子公司 [1][2] - 深圳金时2025年3月31日净资产2230 4万元 今年前三月及去年营收均为0 净利润分别为1875 3元和12 3万元 [2] - 交易定价1元依据为经纬晨旭尚未进行出资实缴 公司拟将深圳金时作为新能源产业投资主体之一 [2] 关联关系 - 经纬晨旭股东谢恩与金时科技实控人李海坚共同成立深圳纳什投资 工商登记地址同在招商局广场 [3] - 谢恩还与赵岳霖共同成立尼克生物 联系电话与经纬晨旭一致 工商地址同在招商局广场 [3] - 经纬晨旭联系电话机主赵岳霖 其联系方式指向李海坚名下多家企业 包括香港金名及四川金名 [3][4] 历史交易 - 2023年3月金时科技将金时印务100%股权以3亿元出售给关联方四川金名 该公司由李海坚兄弟控制 [3] - 金时印务原为重要烟标印刷子公司 变更后法定代表人及董事为赵岳霖 总经理为黄千宸 [4] 业务发展 - 公司年内股价涨幅超100% 受数字经济及超级电容概念推动 [6] - 2024年1月与蚂蚁数科签署合作协议 拟打造新能源生态圈 深化RWA合作 [6] - 2024年5月透露超级电容器已实现小批量生产 [6]
香港代币化证券,再创新!
中国基金报· 2025-06-27 14:48
香港首个每日可申赎代币化证券推出 - HashKey Chain与广发证券(香港)合作推出香港首个每日可申赎代币化证券"GF Token",标志着香港金融科技生态在RWA路径上的关键进展 [2][4] - "GF Token"首次实现证券在链上的"多点销售、多托管方式"布局,支持美元、港币及离岸人民币三个币种,其中美元代币化证券收益率锚定美国SOFR利率 [3][4] - 该产品具有高流动性,支持每日计息,并通过HashKey Chain实现资产流转的公开透明与可追溯功能,旨在成为链上代币化资产的基准化产品 [4] 产品特点与创新 - "GF Token"相比广发证券(香港)此前发行的代币化证券,新增多点分销及代币托管特点,投资者可通过广发证券(香港)或HashKey Exchange认购 [5] - 产品支持传统证券托管模式,方便传统投资者参与代币化证券投资的交易及托管环节 [5] - HashKey Group旗下多个业务机构深度参与,创新性探索出"资产发行—代币托管—分销流通"一站式路径 [7] 公司战略与合作 - 广发证券(香港)CEO表示此次合作是公司构建香港代币证券生态的关键举措,将巩固其在数字金融领域的先发优势 [7] - 公司2024年1月率先在香港成功发行首单适用香港法的代币化证券,后续陆续推出与股票等金融资产挂钩的代币化证券 [7] - 2025年1月公司与信达资管合作落地首单基金底层代币化证券分销与交易 [7] 行业影响与展望 - HashKey Group董事长表示"GF Token"体现了金融机构与区块链技术平台的双向集成,推动香港成为全球链上金融枢纽 [8] - HashKey Chain负责人认为该产品是传统金融资产链上化的关键实践,随着更多金融机构加入将重构资产发行、流通与治理方式 [8] - 此次合作为下一阶段金融机构发行或安排的代币化资产在链上发行及合作奠定基础 [4][7]
品牌价值217.89亿元!中国汽车报再登《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排行榜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6-18 19:19
品牌价值榜单发布 - 2025年《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总价值达42.03万亿元,同比增长8.97% [3] - 入选门槛从2004年5亿元提升至42.91亿元,平均品牌价值从49.43亿元增至840.53亿元,增幅1600.45% [3] - 135个品牌价值超1000亿,较去年增加27个 [3] - 国家电网以7152.58亿元品牌价值蝉联榜首,中国石油(6056.26亿元)、海尔(5735.17亿元)分列二三位 [4] 行业分布特征 - 食品饮料业以77个上榜品牌居首,轻工业(41个)、建材(36个)、通信电子IT(35个)、传媒(32个)紧随其后 [4] - 汽车行业29个品牌上榜,占总数的5.80%,品牌价值合计31752.98亿元,占比7.56% [5] - 汽车行业前三为中国一汽(4915.81亿元)、上汽、东风 [4][5] - 纺织服装行业品牌数量从22个增至25个,医药行业从19个增至24个 [6] 汽车行业动态 - 新能源汽车成为增长亮点,自主品牌在电池、电驱动等领域实现技术引领 [6] - 2024年中国汽车出口量持续增长,保持全球第一大汽车出口国地位 [6] - 智能化与自动驾驶加速落地,行业从激进技术上车转向稳健应用 [6] 品牌战略趋势 - AI技术正重塑品牌运营方式,通过智能化提升品牌影响力与竞争优势 [8] - 供应链区域化调整成为趋势,制造采购从单一市场转向多国布局 [8] - 区块链技术可提升品牌透明度,RWA(真实世界资产)代币化成为创新方向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