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R技术
搜索文档
苹果智能眼镜布局全面加速,Meta/微美全息产业生态协同撬动万亿市场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7-09 11:02
苹果智能眼镜布局 - 苹果计划在2025年第三季度发布搭载M5处理器的Vision Pro [2] - 2027年将推出主打拍摄、音频及AI功能的智能眼镜"Vision Air"以及更轻便的头显设备 [2] - 苹果内部正在探索有线版Vision Pro 需连接Mac使用 [2] - 2028年计划发布Vision Pro 2和带有显示技术的XR眼镜 [2] - 苹果采用"头脑风暴"式方法整合不同产品以寻求创新点 [2] Meta智能眼镜进展 - Meta与Ray-Ban合作的智能眼镜市场表现成功 正加大投入推出更多款式 [3] - 传闻Meta正在研发高端智能眼镜Hypernova 内置屏幕 预计年底发布 [3] - Hypernova将配备Ceres腕带控制器 支持手势识别功能 [3] 微美全息技术布局 - 微美全息通过AR+AI技术全面布局智能眼镜领域 [4] - 自主研发动态实时渲染引擎 降低AR内容制作门槛 [4] - 推出MicroLED光机模组及衍射光波导显示技术 实现轻量化与高显示性能 [4] - 嵌入AI智能眼镜后可支持3D内容叠加与实时翻译功能 [4] 行业趋势 - 智能眼镜被视为消费电子下一个主要趋势 驱动智能穿戴设备迭代升级 [3] - 智能眼镜弥补XR设备佩戴舒适性不足 开创新交互模式 [3] - 行业从初探期向高速发展期迈进 "百镜大战"竞争加剧 [5] - 智能眼镜在AI大模型推动下迎来爆发式增长 应用拓展至办公、影视、游戏等领域 [5]
科技“魔棒” 续航城市灯火
金融时报· 2025-07-04 14:32
工业遗产改造与科技文旅融合 - 首钢园一高炉改造为SoReal太空探索主题科幻乐园,2024年开业首年接待游客近百万人次[1][3] - 改造保留高炉原有结构和工业风貌,融合AI、边缘计算、AR/VR/MR、5G-A、全息影像等前沿技术,打造"全沉浸式"科幻综合体[2] - 项目设置未来科技乐园、主题秀场、艺术展览、餐厅酒吧等多元业态,形成"科技+文化+消费"试验田[2][3] XR技术应用与市场拓展 - SoReal运用5G+XR技术实现虚拟与现实融合,提供星际探险、VR对战等沉浸式体验,吸引超60所北京中小学研学活动[3][4] - 当红齐天已在上海迪士尼、成都牛王庙等16城落地项目,覆盖电竞综合体、科技艺术馆等业态,2025年计划推出千家"SoBattle"电竞实体店[4] - XR技术被应用于冬奥会场景改造,推动首钢园从工业遗址转型为科幻乐园[3] 科幻产业生态与集群发展 - 中关村科幻产业创新中心聚集138家硬科幻企业,涵盖动作捕捉、图形渲染、AR/VR/MR等领域,形成"类研究院+孵化器+加速器+产业集群"服务链[6][7] - 北京全景声公司自主研发WANOS三维全景声技术,应用于影视、车载等领域,实现360度沉浸式体验[7] - 北京科幻企业总数达780家,2024年总营收480亿元,石景山区集聚236家科幻企业,收入153亿元占全市1/3[7][8] 数字经济与文化科技融合 - 石景山区2024年GDP达1312.9亿元,数字经济占比57.4%,软件与信息服务业收入1504.5亿元(+10.1%),文化产业收入1487亿元(+7.9%)[8] - 北京市2024年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11.4%,文化新业态企业营收15906.9亿元(+11.1%),占全市文化企业营收70.7%[11] - 北京拥有16家国家级文化和科技示范基地,数字出版、互联网游戏服务等行业展现显著科技融合特征[11] 政策支持与城市更新 - 北京市落实"十四五"文化发展规划,推进5G、AI、区块链等技术赋能文化产业,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5][11] - 首钢园改造采用建筑垃圾再生材料、光伏发电等环保技术,入选全国首批"5G+智慧旅游"试点项目,经验复制至黄石、成都等城市[9]
2000℃的炉火燃尽……留下了什么
金融时报· 2025-07-02 17:19
工业遗存改造与科技文旅融合 - 首钢园一高炉被改造为SoReal太空探索主题科幻乐园,保留原有工业结构的同时融入AI、边缘计算、AR/VR/MR、5G-A、全息影像等前沿技术 [1][2] - SoReal乐园设置未来科技乐园、主题秀场、艺术展览、餐厅酒吧等业态,形成"科技+文化+消费"综合体,开业首年接待游客近百万人次 [1][2][3] - XR技术(扩展现实)成为核心驱动力,通过5G+XR实现虚拟与现实融合,打造沉浸式太空体验项目如"齐天号"星舰、VR人机对战等 [2][3] 科幻产业生态与技术创新 - 中关村科幻产业创新中心聚集138家硬科幻创作与硬科技企业,覆盖动作捕捉、图形渲染、AR/VR/MR等领域,形成技术开发生态系统 [4][5] - 北京市科幻产业规模达480亿元(2024年),石景山区科幻企业236家,收入153亿元占全市1/3,首钢园成为"一核多点"布局核心 [5][6] - 产业政策支持明确,《"十四五"文化发展规划》强调运用大数据、5G、AI、区块链等技术改造文化产业链 [4] 文化与科技融合的经济贡献 - 北京市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11.4%(2024年),文化新业态企业营收15906.9亿元,同比增长11.1%,占比70.7% [6] - 数字出版、互联网游戏服务等科技融合型文化行业增长显著,16家国家级文化和科技示范基地数量全国领先 [6] - 首钢园通过"科技+文旅"模式转型,吸引超60所中小学研学活动,学生到访超万人次,成为京西文旅新地标 [3][5]
快讯|智元四足机器人完成室内智能导盲演习,黑猩猩会被机器人哈欠“传染”,深圳市养老护理院与星尘智能达成战略合作
机器人大讲堂· 2025-06-11 18:31
机器人技术应用进展 - 智元研究院四足机器人完成室内智能导盲演习,精准引领视障人士抵达8楼,展现卓越地形适应性和智能导航能力,我国有超1700万视力障碍人士 [1] - 北京瑞宏与亦庄实验小学共建"人工智能与机器人教育创新实验室",合作聚焦教育机器人功能模块优化和AI课程体系研发,1月发布的教育机器人"小智"将发挥潜力 [2][4] - 瑞典皇家理工学院团队推出无控制器、LLM驱动的声控XR操纵系统,通过Meta Quest 3实现,融合NLP和XR技术,提高机器人远程操作安全性和易用性 [6] - 深圳市养老护理院与星尘智能合作研发AI养老机器人,S1机器人具备7个单臂自由度和安全机制,性能超普通成年男性,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超3亿,养老护理人员缺口达550万 [12] 机器人技术突破 - 英国科学家发现57.1%的黑猩猩会被模仿人类表情的机器人哈欠"传染",这是首次展示无生命模型的传染性哈欠现象 [7][9] 机器人行业生态 - 工业机器人领域涵盖埃斯顿自动化、埃夫特机器人等12家企业 [17] - 服务与特种机器人领域包括亿嘉和、晶品特装等7家企业 [17] - 医疗机器人领域涉及元化智能、天智航等12家企业 [17] - 人形机器人领域聚集优必选科技、宇树等20家企业 [17] - 具身智能领域包含跨维智能、银河通用等18家企业 [17] - 核心零部件领域覆盖绿的谐波、因时机器人等22家企业 [19] - 教育机器人领域有硅步机器人、史河科教机器人等3家企业 [19]
日本VR游戏公司MyDearest获3.3亿日元融资,并与朝日新闻社达成资本业务合作
搜狐财经· 2025-06-03 18:25
融资情况 - MyDearest株式会社在C轮追加轮融资中完成约3.3亿日元(折合约1658万人民币)融资 累计融资额超过28亿日元(折合约1.4亿人民币)[1] - 公司与朝日新闻社达成资本业务合作协议 旨在超越游戏业务范畴拓展VR/MR解决方案业务[1] 资金用途 - 加强北美市场VR游戏拓展 针对α世代(10代前半至中段)用户群体推进作品开发[3] - 三款游戏《Clover Climber》《Chained Escape》《Devil's Roulette》总玩家数超过50万人 其中约70%为美国用户[3] - 计划在2025年底前发布10款以上新作[3] - 扩大VR娱乐事业部 加强工程师 艺术总监等人才招聘以强化制作体制[3] 业务合作与拓展 - 利用朝日新闻社在新闻 教育 文化领域的网络资源 自有IP及数字档案[3] - 共同开发朝日新闻社持有的IP进行VR/MR内容[3] - 共同开发教育 旅游 文化领域的VR/MR产品[3] - 为未来新闻领域应用XR技术做准备[3] - 将VR游戏积累的技术扩展到更广泛领域以开拓新市场实现业务扩张[3] 公司背景 - MyDearest成立于2016年4月 专注于通过VR游戏开发提供"改变人生的故事体验"[1] - 近年涉足VR游戏发行业务 负责中国作品《Mecha Force》的海外发行[1]
秦潮觉醒三季圆满收官,上线一周年再创神话,重塑文娱体验新范式!
新浪财经· 2025-06-01 09:04
项目概况 - 国内首个本土企业自主研发、自主运营的XR大型沉浸式探索项目"秦潮觉醒"上线一周年,以"华夏文化"为基石,标志着文化科技深度融合新纪元的开启 [1] - 项目由【元拓境】打造,第三季《末日对决》取得"15万人次体验、上亿级声量、十余城联动"的行业成绩 [3] - 项目被评为文旅元宇宙创新示范项目,实现票房与流量双丰收,攻克多项行业难题,展现强大技术实力与创新精神 [4] 市场表现与扩展 - 项目在全国十余座城市(上海、天津、厦门、苏州、成都、西安、深圳、武汉、沈阳、北京、福州等)落地,构建"科技诠释传统,国潮对话未来"的新型文化娱乐体验范式 [4] - 通过"首店效应"激活区域流量,扩展原创国潮IP势能 [4] 技术与空间创新 - 打造超1000平方米的超大型沉浸式空间,每小时最多可容纳120多人参与体验,定义大型沉浸式体验空间新标准 [6] - 攻克VR大空间场馆"内容迭代限制、坪效转化低"等技术难题,实现单一场馆内多季内容全时域并行加载与零干扰独立同时运行 [8] - 融合复合娱乐场域,适配娱乐休闲、亲子互动、企业团建及主题社交活动等多元化场景需求 [8] 内容与体验亮点 - 第三季《末日对决》包含四大势力对决(麒麟军、帝誓盟、墨家机关、山海楼),技能体系繁复多样,战斗策略层出不穷 [14] - 提供五感联动的360°沉浸战场,从视觉、听觉、触觉多维度打造身临其境的沉浸感 [15] - 三重剧情选择(进攻、潜入、终局解法),玩家抉择驱动命运,角色成长线深刻 [17] - 东方奇幻与赛博科技碰撞,呈现反差美学奇观 [19][20] 行业影响与未来规划 - 项目开创文化科技融合新路径,成为新质生产力的典型代表,激活产业新动能 [10] - 未来将在十余座城市陆续上线三季完整内容,继续发挥文化科技融合领域的示范引领作用 [12][15]
三兴教育科技 | 第63届长春高等教育博览会圆满落幕
搜狐财经· 2025-05-28 18:16
高等教育博览会概况 - 第63届高等教育博览会于2025年5月23-25日在中铁·长春东北亚国际博览中心举行 主题为"融合·创新·引领" [1] - 展会汇聚千余所高校及科研机构 800余家科技企业 聚焦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前沿 [1] 三兴教育科技参展亮点 - 公司携数字教材 真人数字人数字化课程 数字化思政课程 虚拟教研室 跨区远程实习平台等数字化产品矩阵亮相 [1] - 核心展示"AI+数字人+XR"技术赋能教学实训的创新成果 定位为国内率先将相关技术深度融入教学实训的标杆企业 [1] - 参展主题为"人工智能+数字人+虚实融生—教学实训场景全新解决方案" 覆盖"课程建设-教研协同-实践实训"全链条 [1] 产品与技术应用 - 产品矩阵包含落地第二期"双高建设"任务的数字化解决方案 支持高校"双高计划"与数字化转型 [1] - 通过真人数字人课程演示 虚实融生实训系统场景化体验吸引院校领导 教师 企业代表驻足交流 [3] - AI驱动智能教学平台与XR虚拟仿真实训环境实现技术与教学场景深度融合 [3] 市场反馈与未来规划 - 展会期间展位咨询洽谈络绎不绝 公司通过实操演示 案例解析 互动体验全方位展示解决方案优势 [3] - 未来将持续深化"人工智能+数字技术+教学应用"融合 研发更多贴合教育发展需求的解决方案 [3]
什么是RWA?一文看懂现实世界资产通证化
搜狐财经· 2025-04-15 12:43
RWA定义与核心机制 - RWA通过区块链技术将实物资产或无形资产转化为可交易数字代币,实现资产数字化和标准化,提升流动性、透明度和交易效率 [1] 市场规模与增长潜力 - 全球RWA市场规模预计从2025年173亿美元增长至2030年16万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显著 [3] - 主要驱动因素包括机构投资者涌入(如花旗、摩根大通)、比特币ETF推动传统资金入场以及绿色金融需求增长 [3] 核心应用领域 - 资产确权与标准化:通过IoT设备采集资产数据并利用区块链确保数据真实性和不可篡改性 [6] - 通证化与交易:将资产拆分为可分割代币降低投资门槛,通过智能合约实现自动化交易和管理 [6] - 合规与风控:在监管框架内构建穿透式风控体系,例如通过智能合约实现交易流程合规留痕 [6] 细分市场表现 - 政府债券与私人信贷:美国国债代币化市场超37亿美元,私人信贷领域规模达119亿美元,成为RWA增长最快细分市场 [7] - 绿色能源与基础设施:光伏资产、充电桩等通过RWA实现跨境融资(如协鑫能科2亿元光伏项目) [7] - 房地产与大宗商品:香港探索黄金代币化,房地产通过部分所有权降低投资门槛 [7] 区域发展动态 - 北美:以美国国债代币化为核心,Ondo Nexus等技术平台提供实时流动性服务 [16] - 亚太(尤其中国香港):香港通过监管沙盒推动黄金、港元货币基金代币化,定位为全球数字资产交易枢纽 [16] 中小企业融资创新 - RWA通过资产通证化(如将门店经营数据上链)吸引全球投资者,案例包括杭州破界者社区食堂项目,将单店融资拆分为50份通证 [9] 绿色资产与跨境资本流动 - 光伏、充电桩等绿色资产通过RWA与境外资金连接,协鑫能科、朗新集团的项目均实现数亿元融资 [10] 金融产品创新 - 稳定币(如USDT、USDC)和代币化基金(如华夏港元数字货币基金)提供低风险投资选项并增强流动性 [11] 高价值资产流动性提升 - 艺术品、房地产等非标资产通过RWA分割所有权,例如香港推动黄金代币化降低实物黄金交易成本 [12] 技术标准化与机构化 - 中国主导的首个RWA上链技术规范"Antchain Inside"已落地,推动行业从草莽阶段向机构化转型 [19] 跨领域融合 - RWA与AIoT结合,例如端侧AI优化资产数据采集,XR技术提升资产可视化交易体验 [20] 政策与生态共建 - 建议企业抓住政策窗口期(如香港12-18个月试验期),聚焦细分场景(如绿色资产+ESG)实现差异化竞争 [21] 行业总结 - RWA通过区块链技术重构传统资产流动性与交易范式,市场规模在机构化趋势下将迎来爆发式增长 [24] - 尽管面临监管和技术挑战,但通过标准化、跨领域融合和政策支持,RWA有望成为数字经济时代推动实体资产升级的核心工具 [24] - 企业需关注合规框架内的创新实践,例如绿色能源和跨境金融场景,以抢占市场先机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