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eVTOL
icon
搜索文档
沃兰特航空完成数亿元B轮融资,已在多个关键环节均走在全球前沿
IPO早知道· 2025-10-14 11:34
融资与资本认可 - 公司完成数亿元B轮融资,由华映资本领投,上汽创投等新投资方参与,现有股东君联资本、鼎晖百孚、自贡创发持续追加投资 [2] - 融资将加速推进产品研发、适航取证和商业化落地进程 [2] - 华兴资本担任本轮融资独家财务顾问,认为公司已构筑稳固的技术壁垒与生态优势 [2][5] 产品与技术优势 - 公司专注于高等级电动垂直起降航空器(eVTOL)研发与制造,首款复合翼构型产品VE25-100 "天行"定位于商用客运领域,可覆盖低空经济全应用场景 [3] - 该机型具备宽敞座舱空间、灵活空间设计、出色商载能力及比肩民航客机的安全等级,派遣率高,能适应多种气象条件和全天候使用 [3] - 每公里单座运营成本仅为同型别直升机的1/8至1/10,具备极强商业落地能力 [3] 研发与适航进展 - 研制批首架机AC101已于9月1日成功完成首次无保护飞行,团队正全力准备旋翼试飞科目和试飞员上机操作飞行,计划近期开展有人驾驶飞行试验 [4] - 公司坚持航空业最高安全等级,同时实现研发快速迭代、供应链体系化管理和商业化快速推进 [4] 市场与商业化进展 - VE25-100机型已获得南航通航、亚捷航空、农银金租等国内头部航司和租赁公司的确认订单 [3] - 公司有望成为国内第一批拿到高安全等级航空器适航证的企业,并率先实现eVTOL商业化 [4] 行业定位与战略意义 - eVTOL产业是国家"十五五"规划期间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增长点,与移动出行领域高度协同 [4] - 在Joby市值超1000亿元的背景下,公司作为行业头部企业,有望为中国参与低空领域大国竞争贡献重要力量 [4]
出乎意料!中长距离eVTOL价格降至百万元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13 21:44
产品发布与定价 - 亿航智能VT35于10月13日在合肥发布,其标准版中国市场预售价为650万元/台 [2][4] - 同类型长距离eVTOL产品售价大多在千万元以上,亿航650万元的定价低于行业预期 [4] - 公司表示该定价“一定有利润”,但未透露具体毛利率 [4] 产品性能与技术规格 - VT35采用复合翼构型,结合8个分布式多旋翼进行垂直起降,尾部推进装置负责水平巡航 [4] - 产品采用串列翼设计,缩减了整机尺寸和占地面积 [4] - 最大起飞重量为950kg,有效载荷在200kg以上 [4] - 满载航程不小于200公里,经济巡航时速不低于216公里/小时,最大续航时间不低于60分钟 [4] - 公司计划后续推出倾转旋翼版本,目前已有测试样机 [4] 市场定位与基础设施优势 - VT35为两座版本,设计旨在满足80%的出行需求 [4] - 产品设计可复用公司已有的EH216-S通用起降场地,适配多数城市场景 [4] - 该设计允许在现有起降点与运营站点直接部署,无需新建基础设施,提升了基础设施利用率 [4]
航材股份:低空领域强势开局 透明件首发告捷
证券时报网· 2025-10-13 18:29
行业背景与发展 - 低空经济作为新兴经济领域近年来快速发展,涵盖低空旅游、航空运动、应急救援、农林植保等多个领域 [1] - eVTOL作为未来城市空中交通的重要工具,为城市出行方式带来革命,吸引了众多资本与企业的青睐 [1] 产品与市场里程碑 - AE200-100是国内首款载客全倾转型eVTOL,是我国低空经济领域的创新标杆产品,其首架机于9月29日在成都正式下线,标志着国内大型载客eVTOL研发进入新阶段 [1] - 目前AE200已储备千架商业订单 [3] 公司业务与技术 - 航材股份飞机座舱透明件事业部为AE200-100设计并研制了全机透明件,是机型的核心供应商 [3] - 公司研制的全机透明件随着AE200-100首架机下线一同亮相,是公司飞机座舱透明件事业部开拓低空领域的里程碑 [1] - 每一个透明件都是光学性能、结构强度与安全可靠性的集成体现 [3] - 公司在低空领域市场取得关键性首胜 [3]
600台中东订单!小鹏汇天飞行汽车刷新海外订购纪录 混动长航程飞行汽车正在研发
新华财经· 2025-10-13 14:01
公司动态与战略 - 小鹏汇天在迪拜完成飞行汽车"陆地航母"的海外首次公开有人驾驶飞行演示,并公布国际新品牌"ARIDGE" [1] - 公司与阿联酋Ali & Sons集团、卡塔尔Almana集团、科威特AlSayer集团以及阿联酋中华工商总会签订中东地区首批600台飞行汽车订购协议,创下该领域海外最大批量订购纪录 [2] - 公司计划最早于2027年正式进入中东市场,并与哈伊马角当地交通局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以推进技术研发和认证 [2] - 公司位于广州的飞行汽车智造基地已于9月底全面竣工,计划于2026年正式投产交付,具备"万辆级"年产能,预计每30分钟可下线一台飞行器 [3] - 公司正在研发混动长航程飞行汽车A868,设计续航大于500公里,最大航速超过360公里/小时,预计11月在广州亮相 [4] 产品与订单 - "陆地航母"飞行汽车已累计获得7000台订单 [3] - 公司披露与中东合作伙伴签订的600台订单,将共同推进当地法规认证、市场销售及应用场景建设 [2] - 新产品A868将瞄准长途出行需求,与"陆地航母"共同构建多元化低空应用场景 [4] 行业前景 - 根据BCG报告预测,到2040年全球载人eVTOL市场规模将达到2250亿美元 [2] - 同期,中东地区载人eVTOL市场规模预计为117亿美元,其中个人飞行eVTOL将占比近85% [2] - 中东地区被认为拥有前瞻的政策环境、雄厚的产业支持及高度开放的用户心态 [2]
低空经济从概念走向现实,复合翼eVTOL率先落地运输场景
新浪证券· 2025-10-11 11:26
行业里程碑事件 - 峰飞航空2吨级eVTOL"凯瑞鸥"完成全球首次城际间农产品低空无人货运航线运输,飞行距离161公里,装载约200公斤货物[1] - 该机型于今年8月成功完成全球首次海上石油平台物资运输飞行,标志着eVTOL产业从研发阶段向运营阶段的关键跃迁[1] - 这两次飞行标志着低空经济从前期规划转向产业落地的元年,复合翼技术路线率先实现实景应用[1] eVTOL技术路线对比 - 全球主流eVTOL厂商中,复合翼构型占比近42%,为所有构型中最高,倾转旋翼构型以35%占比紧随其后[6] - 多旋翼构型结构简单、悬停稳定,但续航短、速度低,航程一般只有30公里以内,更适合城市内观光或低空旅游[5] - 复合翼构型结合垂直起降与高速巡航能力,巡航时由机翼产生升力提升能效,减少电池能耗,保障吨级以上eVTOL续航[7] - 倾转旋翼构型在起飞时旋翼提供升力,巡航时旋翼倾转至水平位置提供推力,阻力比复合翼小约4%,最大速度比复合翼高约70%[9] 复合翼技术路线优势与应用 - 复合翼eVTOL在巡航效率、航程、安全性等方面实现更优平衡,御风未来评估数据显示其巡航推进桨效比倾转旋翼提高10%,电驱效率高3%,旋翼相关重量轻30%,总航程高约6%[8] - 峰飞航空"V2000CG凯瑞鸥"拥有10个升力旋翼和3个推进旋翼,今年7月获中国民航局批准单机适航证,成为全球首架"三证齐全"的吨级以上eVTOL[7] - 复合翼结构简单,无附加机构,可靠性更高,维护需求与运营成本进一步减少,更适合城市、城际通勤和物流运输[8] - 御风未来M1搭载16个垂起旋翼+4个前推旋翼,是目前旋翼最多的吨级复合翼eVTOL[8] 倾转旋翼技术路线进展 - 倾转旋翼eVTOL目前仍处于技术攻关阶段,飞行速度快、载重比高、整机性价比高,适航条款清晰,具有较好运营经济性[9][10] - Joby Aviation于2024年完成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第三阶段型号认证,为全球倾转旋翼构型提供重要参照[9] - 中国的沃飞长空AE200、时的科技E20,海外企业Joby Aviation的S4、Archer Aviation的Midnight均选择倾转旋翼路线[9] 商业化进程与认证 - 亿航智能EH216-S获得中国民航局颁发的载人类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运营合格证,成为全球第一家"四证集齐"企业,标志着低空载人服务可正式开启商业化进程[6] - 真正的竞争关键在于飞机能否通过适航认证、稳定飞行并实现高频次、常态化运营,而非构型设计的先进与否[11]
沃飞长空大型载客eVTOL首架机下线 储备订单已达千架
新华财经· 2025-09-29 21:51
产品进展 - 国内首款载客电动垂直起降航空器AE200-100首架机正式下线 机体大部段对接和核心机载系统安装工作完成 产品即将达到载人试飞状态要求 [1] - 产品迈入适航取证全面冲刺与量产机型预生产阶段 下一步将扎实推进系统测试、试飞验证和符合性表明工作 [1] - AE200为国内首家、全球第二完成全倾转过渡飞行试验的eVTOL产品 采用纯电驱动 具有200公里航程 [1] 市场与订单 - AE200已储备千架商业订单 首年产能正有序释放并已获市场踊跃认购 [1] - 订单覆盖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等重要经济区域 [1] - 首批用户包括四川航空、华龙航空、深城交、泰国SIT等企业 [1] 应用场景与优势 - 产品有效覆盖主流城市圈跨城出行、机场接驳、景区直达、低空游览、应急救援等多样化场景需求 [1] - 运营成本显著低于同体量直升机 [1] 产能与基础设施 - 公司在成都高新区未来科技城的全球总部基地一期项目已完成主体结构封顶 预计2026年正式投产使用 [2] - 基地建成后将构建集研发、生产、测试、交付于一体的产业体系 大幅提升AE200及后续系列产品的产能规模与生产效率 [2]
沃飞长空:大型载客eVTOL产品AE200-100首架机下线
中证网· 2025-09-29 16:17
产品研发里程碑 - AE200-100大型载客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首架机于9月29日在成都下线,标志着机体大部段对接和核心机载系统安装完成 [1] - 产品即将达到载人试飞状态要求,国内大型载客eVTOL研发进入新里程碑 [1] - 公司正式迈入适航取证全面冲刺与量产机型预生产阶段 [1] 市场订单与产能布局 - AE200已储备千架商业订单,首年产能正有序释放并已获市场踊跃认购 [1] - 商业订单覆盖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等重要经济区域 [1] - 位于成都高新区未来科技城的全球总部基地一期项目已完成主体结构封顶,预计2026年正式投产使用 [2] - 新基地建成后将构建集研发、生产、测试、交付于一体的产业体系,大幅提升AE200及后续系列产品的产能规模与生产效率 [2] 产品性能与商业应用 - AE200-100是面向载客运输场景的eVTOL,航程范围为200公里 [1] - 产品可有效覆盖主流城市圈"跨城出行、机场接驳、景区直达、低空游览、应急救援"等多样化场景需求 [1] - 公司将推进多元化商业布局以拓宽应用场景 [1] 后续发展计划 - 公司将依托首架机开展适航第四阶段(复合验证阶段)的相关试飞工作 [1] - 公司正全力冲刺,以期尽早取得适航证并投入商业运营 [1]
eVTOL成为城市上空“潮玩”
深圳商报· 2025-09-25 07:22
2025深圳eVTOL产业发展大会暨低空经济展览会举行 深圳商报记者 文灿 刘育銮 城市上空,eVTOL(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已不再是科幻画面,正逐渐走进现实。 "云鲲WingCool是中国首款水陆双栖超轻型eVTOL,适用于水域观光、地标游览和应急救援。"工作人 员介绍,该产品兼具出色的静态及低速抗倾覆能力、抗潮抗盐雾性能与易操作性,支持水面停泊展示, 安全与适配性双重拉满。 震东智飞则发布了自主研发的电动纵列双桨直升机天鲲系列-DY06。"该款机型可以客货两用。机身结 构采用航空铝合金材料,机身外壳采用碳纤维进行制作。"工作人员介绍,该产品使用自主研发的飞控进 行飞行控制,采用地面站远程控制设计,集成了各种飞行传感器及飞行数据。据了解,天鲲DY6 eVTOL已获国内外意向订单突破50架。 低空飞行应用场景拓展 作为世界"无人机之都",深圳凭借雄厚的产业基础,全力打造全链条低空产业高地。2024年,深圳低空 经济年产值已突破900亿元,在全球处于领先地位。 本次展会设置八大主题展区,覆盖应用场景、整机、材料、软件服务、动力系统等eVTOL全产业链, 堪称华南地区下半年规模最大、产业链最完整的电动垂直起降飞行 ...
Joby Aviation: Riding The EVTOL Narrative Rocket
Seeking Alpha· 2025-09-24 00:12
Joby Aviation (NYSE: JOBY ) is yet another business with great prospects and a strong narrative that is seeing high volatile share price growth, difficult to analyze through any fundamental framework. I say " yet another business" because I am freshI am a stock analyst with over 20 years of experience in quantitative research, financial modeling, and risk management. My focus is on equity valuation, market trends, and portfolio optimization to uncover high-growth investment opportunities. As a former Vice P ...
新股消息 | 天赐材料递表港交所 行业竞争激烈净利润大幅下滑
智通财经· 2025-09-22 19:52
上市申请与基本信息 - 公司于2024年9月22日向港交所主板提交上市申请 联席保荐人为摩根大通、中信证券和广发证券[1] - 公司已在深交所上市 股票代码为002709.SZ[1] - 每股H股面值为人民币1.00元 发行价格包含经纪佣金及各类交易征费[2] 业务概况与产品结构 - 公司是新能源和先进材料企业 主要提供锂离子电池材料、日化材料及特种化学品综合解决方案[3] - 锂离子电池材料业务包括电解液及核心材料、正极材料(磷酸铁、磷酸铁锂)、PACK结构胶及粘结剂[3] - 日化材料及特种化学品业务包括卡波姆、表面活性剂、硅油、阳离子调理剂及有机硅等特种化学品[3] - 收入主要来自锂离子电池材料产品 该业务为战略重点[3] - 新一代产品包括固态电解质、汽车电子专用胶、半导体密封剂、高性能聚合物(PEEK和PI)、高效冷却剂及阻燃材料[3] 产业链整合与生产能力 - 公司整合了电解液关键原材料完整价值链生产 包括LiPF6、LiFSI、添加剂及碳酸锂[3] - 业务已拓展至正极材料和锂电池用胶领域 形成锂离子电池材料综合解决方案[3] - 截至2025年6月30日 LiPF6自供比例达99.0% LiFSI达97.0% DTD添加剂达90.0% 高纯碳酸锂达100.0% 行业排名第一[4] - 在中国拥有15个在营生产基地和1个在建生产基地 境外通过委托加工供应商在美国和德国开展业务[4] - 计划在摩洛哥和美国建立新生产基地[4] 财务表现 - 2022年收入223.17亿元人民币 利润58.44亿元[5][6] - 2023年收入154.05亿元 利润18.42亿元[5][6] - 2024年收入125.18亿元 利润4.78亿元[5][6] - 2025年上半年收入70.29亿元 利润2.65亿元[5][6] - 2022年毛利84.74亿元 2023年降至39.93亿元 2024年为23.64亿元 2025年上半年为13.14亿元[6] 客户结构与行业竞争 - 2022年前五大客户销售额占比70.8% 2023年71.2% 2024年及2025年上半年均降至58.7%[5] - 行业面临激烈竞争 上游产能扩张导致电解液价格自2023年起大幅下降[5] - 关键原材料产能增长超过下游需求 造成全行业价格压力加大[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