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ESG
icon
搜索文档
正泰电气荣膺EcoVadis全球前5%金牌认证,正泰集团可持续战略取得卓越实证
中国经济网· 2025-09-15 17:05
核心观点 - 正泰电气获得EcoVadis金牌认证 跻身全球参评行业企业前5%顶尖行列 标志着公司可持续发展能力获得国际认可 并验证了正泰集团2030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进展[1] 环境管理 - 正泰集团将应对气候变化和清洁技术机遇列为关键行动 设定明确减碳目标和清洁技术应用路径[3] - 正泰电气构建覆盖决策层 执行层 监督层的三级治理架构 持续完善策略制定和风险管理 携手价值链实现绿色发展[3] 劳工与人权管理 - 公司聚焦员工权益保障 多元化平等与包容及职业健康安全 维护女性权益并提供有竞争力薪酬福利[5] - 截至2024年管理层女性占比超20% 员工培训覆盖率100% 职业健康体检覆盖率100%[5] 商业道德 - 正泰集团要求建立高标准合规与反腐败体系 正泰电气完成反腐败管理制度和礼品管控流程建设[7] - 公司取得ISO37001反贿赂管理体系符合性声明 实现董事会廉洁培训覆盖率100%[7] 可持续采购 - 正泰电气致力于打造资源节约 环境友好为导向的绿色供应链体系 推动上下游提升资源利用效率[9] - 推行"2341"供应链生态结构:20%战略合作供方 30%核心专供供方 40%行业通用供方和10%项目配套供方[9] 战略意义 - EcoVadis评分从铜牌跃升至金牌 成为中国制造企业将顶层战略转化为国际话语权的典型案例[11] - 正泰集团"EMPOWER"模型持续深化 ESG理念将逐步转化为企业变革的可持续生态[11]
Focus Graphite and C4V Report Breakthrough Early Results Showing 26% Improvement in LFP Cathode Density Using Lac Knife Cathode Ultima
Newsfile· 2025-09-15 17:00
核心观点 - Focus Graphite与C4V合作测试Lac Knife石墨副产品作为导电添加剂 在LFP阴极中实现电极密度26%提升 达到2.39 g/cc(基准为1.76 g/cc)[1][2] - 该技术突破可能替代传统碳黑 开辟高价值阴极材料市场 同时实现零废弃加工模式[2][5] - 更高阴极密度可提升体积能量密度和成本效益 特别适用于电池储能系统(BESS)和电动汽车领域[3][6] 技术测试结果 - 使用4%导电添加剂(2%碳黑+2%LKC Ultima)在40次循环中保持等效导电性和循环稳定性[2][11] - 循环性能数据显示LKC Ultima混合样品首次循环库伦效率98.21% 优于基准组的88.08%[11] - LKC Ultima产品粒径中值4.0μm BET比表面积15.8 m²/g 灰分含量仅0.1%[15][18] 市场机遇 - 全球锂离子电池阴极导电剂市场预计从2024年18亿美元增长至2029年43.2亿美元 年复合增长率19.1%[4] - 该技术可使公司进入高增长特种市场 同时利用魁北克水电能源实现低碳足迹[4][5] 合作与发展计划 - C4V计划通过Digital DNA®项目推进大规格电池测试 强化北美供应链[6] - 公司将推进150mAh单层 pouch cell和3Ah多层 pouch cell测试 探索60/40或70/30混合比例[5] - Lac Knife项目采用热流化床炉技术 具备成为北美关键电池材料供应商的潜力[6][21] 公司背景 - Focus Graphite拥有魁北克两个100%控股的世界级石墨项目 Lac Knife为北美最先进高纯度石墨矿床之一[21] - Lac Tetepisca项目可能成为北美最大、最高纯度石墨矿床[22] - 公司开发无化学环保供应链 并拥有专利待批的硅增强球形石墨技术[22][23]
西贝致歉,多款菜品改为现做|ESG热搜榜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5 16:47
西贝餐饮运营调整 - 西贝承诺将中央厨房前置加工工艺调整至门店现场加工 全国门店将于10月1日前完成调整[1] - 公司正与供应商沟通缩短食品保质期 以在保证食品安全和库存周转前提下满足顾客需求[1] 企业合规与处罚事件 - 朝阳县六河粉条制造有限公司因虚假宣传被强制执行671.76万元 该公司注册资本仅3万元[1] - 盛达资源二级子公司东晟矿业发生巷道顶板冒落事故 造成承包商1名凿岩工死亡[6] - 小米集团通报辞退中国区市场部总经理王腾 原因为泄露机密及存在利益冲突等严重违规行为[7] 新能源与电力行业动态 - 全球风电光伏装机占比达31% 最高气温每升高1℃将导致电力最高负荷增加4.5%[1] - 中国新能源累计装机容量达14.1亿千瓦 占全国总装机容量42% 风电和太阳能装机量分别连续15年与10年居世界第一[2] - 化石燃料占人为二氧化碳排放总量86% 中国风光发电技术位居国际前列并通过技术创新推动能源转型[2] 绿色金融发展 - 中国绿色贷款余额达42.4万亿元 绿色债券余额超2.2万亿元 两项指标全球领先[3] - 碳减排支持工具累计引导金融机构发放碳减排贷款1.38万亿元[3] - 近20家银行在服贸会展示绿色金融实践成果 包括国家开发银行及四大国有银行等机构[3] 低碳技术应用与产业转型 - 中国石油等能源企业在服贸会展示氢能及CCUS等绿色低碳技术新方案[4] - 零碳园区建设进入规模化落地阶段 标志中国经济社会绿色转型加速[4][5] - 中国环保产业从技术引进转向自主创新输出 核电及可再生能源技术具备国际竞争优势[6] ESG与企业社会责任 - 企业ESG评级不能仅依赖捐赠 需避免"社会漂白"陷阱 供应链劳工问题仍会影响评级[8] - 中国企业捐赠模式从支票式转向战略性 腾讯等企业将科技能力融入公益[8] - 全球前20大企业捐赠者中不足30%披露长期影响 需以成果导向双轨衡量捐赠价值[8]
中国电力技术装备有限公司荣获《THE ASSET》AAA司库管理大奖
中国能源网· 2025-09-15 16:38
公司成就与奖项 - 中国电力技术装备有限公司凭借跨境绿色保函转开方案为沙特比沙储能项目提供财务保障并获得《财资》2025年度"AAA司库管理大奖"评选中的"最佳结构性贸易融资方案"奖项 [1] - 该项目成为国家电网有限公司首个获得德意志银行(中国)ESG可持续金融认证的项目 [1] 项目与融资细节 - 沙特比沙储能项目保函由德意志银行开具 [1] - 跨境绿色保函是绿色金融的重要工具并逐步成为企业参与国际绿色项目的重要融资手段 [1] 战略与行业影响 - 公司以ESG标准贯穿保函全流程并通过金融工具撬动绿色转型 [1] - 公司通过沙特比沙储能项目等标杆性工程助力项目所在国家实现绿色转型与可持续发展目标 [1]
携手中国 “英”明投资——毕马威深入参与2025投洽会中英系列交流投资活动
搜狐财经· 2025-09-15 15:39
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概况 - 第二十五届投洽会在厦门开幕 中国国家领导人发来贺电体现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决心[1] - 商务部主办的国家级盛会 120多个国家代表参会规模空前 英国作为主宾国创下海外代表团规模之最[1] - 毕马威参与商务部与英国商业贸易部共同主办的中英系列投资交流活动[1] 中国企业绿色出海与ESG战略 - 绿色出海成为中国企业战略新坐标 从跨国并购转向绿地投资为主 应对全球产业链重构[4] - ESG议题成为海外投资关键因素 需强化碳排放管理 提升资源使用效率 融合国际标准建设管理体系[4] - 英国推动转型金融和绿色基础设施投资 形成多元化融资结构 帮助中资企业降低融资成本[4] - 利用中英绿色金融支持资金流转和项目落地 通过可持续发展创造新价值[4] 外商在华投资趋势 - 外商直接投资(FDI)越来越多进入中国 跨国公司通过持续投入巩固全球高端市场份额[6] - 跨国公司看好中国科技创新潜力 加大对中国领先技术投资力度[6] - 英国企业聚焦生命科学AI应用开发 结合医疗诊断与药物研发提升效率 投资中国技术进入全球市场[7] 英国产业战略与中英合作机遇 - 英国《现代产业战略》聚焦未来10年 重点支持八大高增长行业包括先进制造、清洁能源、数字科技等[10] - 为中国企业提供新能源、人工智能、先进制造等领域进入英国市场的良机[10] - 毕马威英国中国业务部近二十年来助力中国企业进入英国市场 赞助投资英国专场活动[10] - 通过全球网络和本地化专业服务 支持中国企业走出去和外资企业引进来[10] 毕马威全球服务能力 - 全球中国业务发展中心总部位于北京 在60多个投资热点目的地组建专业团队[11] - 定期出版海外投资目的地和行业深度洞察报告 汇集财务、税务、风险合规、数字化、ESG等领域专家经验[11] - 协助中国企业对外投资及外资企业来华拓展业务[11]
能源智库首份环境、社会及治理(ESG)报告发布
中国经济网· 2025-09-15 14:27
核心观点 - 国网能源研究院发布能源智库首份ESG报告 标志着能源智库ESG实践的起点 后续将深化ESG理念与智库战略融合[1][3] - 电力行业需在ESG实践中发挥引领作用 国家电网公司应成为ESG标杆企业[1] - ESG体系建设面临标准不统一 信息披露质量不高 成本收益平衡等挑战 需构建符合国情的标准体系[2] 行业ESG发展态势 - ESG理念已成为国际共识 受到政府和企业高度重视[2] - 电力行业作为基础产业 需主动适应ESG发展趋势[2] - 电力行业因行业地位和特点 需要在ESG实践方面走在前列[1] 国网能源研究院ESG实践 - 报告以国际国内标准为遵循 立足国有企业 能源电力企业 智库机构三重属性[3] - 创新提出ESG整体框架 核心议题和关键绩效指标[3] - 报告为能源智库开创性探索 提供电力行业多元化ESG实践先行范式[2][3] ESG体系构建方向 - 需构建与国际兼容且符合中国国情及发展阶段的ESG标准评价体系[2] - 需完善ESG信息披露激励约束机制 深化国际合作与政策协同[2] - 通过市场信号引导企业关注利益相关者和长期价值 培育成熟ESG生态[2]
ESG行业洞察 | ESG资管规模料将增长,下一个热门主题是什么?AI?网络安全?
彭博Bloomberg· 2025-09-15 14:05
ESG投资增长预期 - 近85%的受访投资者预计未来两年ESG领域资产管理规模将增长[4][5] - 三分之二受访者对气候管理资产规模增长持相似预期[5] - 近半数投资者计划将投资组合中ESG配置比例提高至15%以上 44%受访者对气候产品保持同等配置比例[5] 气候议题投资关注度 - 近90%投资者评估投资组合碳足迹[7] - 71%受访者认为能源转型战略能提升企业竞争力和市场份额[7] - 59%投资者认为气候战略有助于提高企业收入[7] 数据缺口挑战 - 近三分之二投资者指出在气候情景分析 范围3排放和物理风险数据方面存在显著缺口[7] - 多数投资者综合使用ESG数据和评分来评估企业气候战略[7] 新兴ESG主题 - 超过45%受访者认为AI将成为下一个热门ESG主题[10] - 39%投资者提及网络安全的重要性[10] - 25%投资者关注水资源议题[10] - AI在ESG领域的风险和机遇被列为2025年最受关注的ESG议题[10] 调查方法论 - 调查覆盖252名具备至少8年投资经验的ESG投资专家[12] - 调查于2025年3月26日至5月7日期间在北美 欧洲 亚太及美洲地区进行[12]
国信证券晨会纪要-20250915
国信证券· 2025-09-15 11:17
**核心观点总结** 报告核心观点聚焦于全球央行购债政策的历史演变与差异、港资珠宝企业的基本面革新与业绩复苏、以及A股市场在科技与消费板块的结构性机会 报告重点分析了海外央行量化宽松政策的实施路径与规模差异 强调了日本央行、美联储和欧洲央行在购债时机、规模及资产类别上的不同选择 同时深入探讨了黄金珠宝行业的消费趋势变化 指出"时尚+保值"双重价值驱动下 港资龙头通过产品、渠道和品牌的三重升级实现戴维斯双击 此外 报告还覆盖了8月金融数据偏弱、美国通胀略超预期但宽松基调不变、以及机械、汽车、通信等行业在AI和电动化趋势下的投资机会 [8][9][10][11][12][13][14][15][16][17][18][45][46][47][52][53][54] 海外央行购债政策分析 - 日本央行、美联储和欧洲央行的购债政策在实施时机、规模和资产类别上存在显著差异:日本央行于2001年首次开启量化宽松 美联储于2008年启动 欧央行则迟至2015年才开始全面量化宽松 [8] - 截至2025年8月 日本央行购债规模达574.8万亿日元(占资产79.5%)、美联储为6.5万亿美元(占资产98.6%)、欧央行为4.2万亿欧元(占资产69.2%) 相对经济总量而言 日本央行持债规模占名义GDP比重高达373% 远超美联储的90.6%和欧央行的116% [10] - 购债品类方面 美联储主要购买国债和MBS 欧央行范围更广(包括政府债券、担保债券、资产支持证券和公司债) 日本央行还创新性购买股票ETF和J-Reits以直接刺激资产价格 [10] 黄金珠宝行业趋势与港资企业变革 - 行业消费逻辑已转变为"时尚+保值"双重价值驱动:一口价黄金饰品因设计工艺突破实现高增长(2024年多家企业增速超100%) 毛利率达30%-40% [12] - 港资珠宝企业业绩显著复苏:截至2025/09/10 周大福、六福集团、周生生股价涨幅分别达151%、95%、135% 六福集团4-6月内地同店销售增长19% 周生生2025H1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76% [11][12] - 企业通过三重升级实现转型:产品端加大定价黄金饰品布局(周大福中国内地定价产品贡献值从7.1%提升至19.2%) 渠道端优化门店聚焦高端区位 品牌端通过社媒营销重塑年轻化标签(小红书曝光量高双位数增长 80%粉丝为18-34岁人群) [13] 宏观经济与金融市场动态 - 8月中国社融数据偏弱:新增社融2.57万亿元(同比少增4630亿元) 增速年内首次回落至8.8% 政府债券同比少增2519亿元(贡献拖累54.4%) 信贷同比少增4178亿元(贡献拖累79.0%) [14][15][16] - 美国8月CPI略超预期:环比上涨0.4%(较上月升0.2个百分点) 同比上涨2.9% 但宽松货币政策基调难改 [17] - A股市场估值分化:TMT板块估值处于高位(电子、通信、传媒PE分位数达97%-100%) 必选消费行业如食品饮料和农林牧渔估值性价比凸显(5年分位数均值分别为17.76%和31.00%) [31][33] 行业投资策略与公司表现 - 汽车行业2025Q2营收同比增长9%:8月汽车销量285.7万辆(同比增长16.4%) 新能源汽车销量139.5万辆(占比48.8%) 智驾和机器人领域进展显著(优必斩获2.5亿元人形机器人订单) [45][46][47] - 机械行业关注成长板块:8月挖掘机销量16523台(同比增长12.8%) 重点推荐人形机器人产业链(关节模组、灵巧手、减速器等)、AI基建(燃机、制冷)及出口链龙头 [48][49][50][51] - 通信行业AI算力基础设施加速:Oracle云业务待履约订单达4550亿美元(同比增359%) 英伟达发布Rubin CPX GPU(性能为GB300 NVL72的7.5倍) 台积电8月营收3357.72亿新台币(同比+33.84%) [52][53][54] 重点公司财报点评 - 泸州老窖2025年核心经销会议传递信心:公司通过数字化营销转型优化渠道利润 38度国窖1573有望受益"轻商务"场景扩张 [55][56] - Reddit 2025Q2收入5亿美元(同比+77.69%) 净利润0.89亿美元(同比+984.22%) 日活用户1.1亿(同比+21.05%) AI广告工具推动ARPU增长 [57][58][59] - 运达股份2025H1营收108.9亿元(同比+26%) 风机销售毛利率改善 扣非净利润同比+129% [59]
斩获最高ESG评级,中国平安ESG成绩单藏着哪些可持续密码?
搜狐财经· 2025-09-15 10:55
ESG发展趋势与市场前景 - 全球ESG资产规模预计2025年达到53万亿美元 占全球资管规模三分之一[1] - 国际顶尖投资机构将ESG因素作为核心投资决策依据[1] - ESG从企业可选项转变为必答题[1] 中国平安ESG评级与市场认可 - 香港恒生指数公司上调平安可持续发展评级至A级 位列A股可投资成分股前10% H股金融行业前20%[1] - 万得ESG评级给予平安AAA级 成为A股和港股同行业唯一获此殊荣企业[1] - 平安入选标普全球《可持续发展年鉴(中国版)》 为中国内地唯一入选保险企业[2] - 摩根大通对平安H股多头持仓比例从6.78%提升至6.99%[2] - 平安长期服务计划增持739万股H股 涉资4.14亿港元 持股量从4.95%增至5.05%[2] 绿色金融与低碳发展 - 平安构建投资+贷款+保险三维资金支持体系[3] - 保险资金绿色投资规模达1444.82亿元 重点投向绿色环保 清洁能源 污染治理领域[3] - 绿色贷款余额2517.46亿元 绿色保险原保险保费收入358.36亿元[3] - 集团承诺2030年实现运营碳中和 2025年上半年运营碳排放19.5万吨 同比减少11%[3] - 员工碳账户体系覆盖超18.7万员工 累计减碳行为227万次 减碳量23664吨[3] 科技赋能与风险管理 - 自主研发鹰眼风险减量服务平台 依托大数据与AI技术实时监测灾害风险[4] - 2025年上半年累计预警灾害25.9万场 发出预警信息42.6亿次 覆盖6402万个人及企业客户[4] 普惠金融与乡村振兴 - 支持实体经济累计投入近10.8万亿元 重点支持制造业与科技创新领域[6] - 2025年上半年提供产业帮扶资金328.09亿元 开展百村巡回医疗下乡66场[6] - AI借款解决方案行云累计服务客户127.6万[6] 养老健康与医疗服务 - 构建产品+服务+场景全链条医疗养老生态[6] - 平安家医会员覆盖超3500万人 家医年人均使用频次达5次[6] - 近2.47亿个人客户中63%享有医疗养老生态圈服务权益[7] - 2025年上半年超1300万寿险客户使用健康管理服务 新契约客户使用率达67%[7] - 开发升级适老化设备 主动监测长者居家风险[7] 战略体系与未来展望 - ESG实践形成战略顶层设计 业务落地载体 科技保障执行的闭环体系[8] - 实现企业价值与社会价值共生[8] - 未来可推动跨领域协同 提供可复制的ESG业务融合模式[8]
斩获最高ESG评级,中国平安(601318.SH/2318.HK)ESG成绩单藏着哪些可持续密码?
格隆汇· 2025-09-15 10:03
ESG行业趋势与市场前景 - 全球ESG资产规模预计2025年达到53万亿美元 占全球资管规模三分之一[1] - 国际顶尖投资机构将ESG因素作为核心投资决策依据 例如挪威全球养老基金和加拿大养老金计划投资委员会[1] - ESG已从企业可选项转变为必答题 推动被投企业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1] 中国平安ESG评级与市场认可 - 香港恒生指数公司上调公司可持续发展评级至A级 位列A股可投资成分股前10%及H股金融行业前20%[1] - 万得ESG评级授予最高等级AAA级 成为A股和港股同行业唯一获此殊荣的企业[1] - 标普全球《可持续发展年鉴(中国版)》将公司列为中国内地唯一入选保险企业[2] - 摩根大通于2025年9月8日将H股多头持仓比例从6.78%提升至6.99%[2] 内部信心与股权变动 - 长期服务计划于9月8日增持739万股H股 每股均价56.0194港元 涉资4.14亿港元 持股量从4.95%增至5.05%[2] - 内部信心与外部认可源于ESG理念深度融入业务运营[2] 绿色金融与低碳发展 - 构建投资+贷款+保险三维资金支持体系 保险资金绿色投资规模达1444.82亿元 绿色贷款余额2517.46亿元 绿色保险原保费收入358.36亿元[3] - 绿色保险推出创新产品包括锂电池衰减险、充电桩产品责任险和耕地地力指数保险[3] - 承诺2030年实现运营碳中和 2025年上半年运营碳排放19.5万吨 同比减少11%[3] - 员工碳账户体系覆盖18.7万员工 累计减碳行为227万次 减碳量23664吨[3] 科技赋能与风险管控 - 自主研发鹰眼风险减量服务平台 2025年上半年预警灾害25.9万场 发送预警信息42.6亿次 覆盖6402万客户[4] - 平台依托大数据与AI技术实时监测台风、暴雨和地震等灾害风险[4] 普惠金融与乡村振兴 - 累计投入近10.8万亿元支持实体经济 重点覆盖制造业和科技创新领域[6] - 2025年上半年提供产业帮扶资金328.09亿元 开展百村巡回医疗下乡66场[6] - AI借款解决方案行云累计服务客户127.6万 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题[6] 医疗养老生态建设 - 平安家医会员超3500万人 年人均使用频次达5次[6] - 近2.47亿个人客户中63%享有医疗养老生态圈服务权益[7] - 2025年上半年超1300万寿险客户使用健康管理服务 新契约客户使用率达67%[7] - 开发适老化设备并主动监测长者居家风险[7] 战略体系与未来展望 - ESG实践形成闭环体系 以战略顶层设计驱动业务落地 科技保障执行效果[8] - 未来可通过ESG推动跨领域协同 提供可复制的业务融合模式[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