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金融

搜索文档
国泰君安期货商品研究晨报:绿色金融与新能源-20250703
国泰君安期货· 2025-07-03 09:30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镍矿端支撑有所松动,冶炼端限制上方弹性 [2][4] - 不锈钢库存边际小幅去化,钢价修复但弹性有限 [2][4] - 碳酸锂治理内卷式竞争主要影响下游汽车行业需求,关注宏观情绪扰动放大波动率 [2][10] - 工业硅短期受情绪扰动,需关注上方空间 [2][13] - 多晶硅盘面预计冲高回落 [2][1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镍和不锈钢 - 期货数据方面,沪镍主力收盘价121,220,成交量69,206;不锈钢主力收盘价12,670,成交量106,769 [4] - 产业链数据方面,1进口镍121,200,8 - 12%高镍生铁出厂价910等 [4] - 宏观及行业新闻方面,3月3日加拿大安大略省省长或停止向美国出口镍;4月27日印尼CNI镍铁项目试生产;印尼某镍冶炼厂恢复生产;印尼某冷轧厂暂定6 - 7月停产检修;菲律宾镍业协会欢迎删除原矿出口禁令条款;印尼IMIP园区有环境违规问题;印尼计划缩短采矿配额期限 [4][5][6][7][8] - 趋势强度为0 [4][9] 碳酸锂 - 盘面数据方面,2507合约收盘价63,980,成交量165;2509合约收盘价63,960,成交量540,435等 [10] - 产业链数据方面,锂辉石精矿632,电池级碳酸锂61,650等 [10] - 宏观及行业新闻方面,SMM电池级碳酸锂指数价格上涨;澳矿企业未暂停运营;智利Codelco获锂开采配额批准 [11][12] - 趋势强度为 - 1 [12] 工业硅和多晶硅 - 期货数据方面,Si2509收盘价8,210,成交量1,643,648;PS2508收盘价35,050,成交量411,586等 [13] - 产业链数据方面,华东地区通氧Si5530为8650,多晶硅 - N型复投料36000等 [13] - 宏观及行业新闻方面,6月28日南方区域电力市场连续结算试运行启动 [13] - 趋势强度均为0 [13][15]
券商“五篇大文章”试评价结果出炉!正“一对一”通知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03 09:29
券商"五篇大文章"试评价结果 - 监管采用"一对一"方式向参评券商通知试评价得分 拟将试评价得分作为正式评价主要依据 [1] - 试评价结果未公开发布 通知方式与证券公司分类评价结果相同 [1] - "一对一"通知方式旨在保障结果对券商的约束力 同时降低市场关注度 [1] 评选规则与头部券商优势 - 债券融资是考核重点 基础分100分 债券承销名列前茅可加30分 [2] - 债券承销领域头部券商优势显著 中信证券、国泰海通、中信建投在多项指标中位列前三 [2] - 仅排名前50的券商可获得加分 加分分为四个档次(1-10名、11-20名、21-30名、31-50名) [2] - 150家证券公司中 需跻身各细分指标前三分之一才能获得加分 [2] - 规模大、综合竞争力强的券商更具优势 小型券商跻身前50难度较大 [2] 科技金融占比与细分指标 - 科技金融在100分基础分中占比最大 定量指标90分中科技金融占50分 [2] - 科技金融50分细分为五大方面:股权融资(16分)、并购重组交易(12分)、债券融资(10分)、股权投资(6分)、私募股权投资(6分) [3] - 科技金融细分评价指标多达5项 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仅有1-2项 [4]
常熟银行:深化区域资源协同 多地支行开业
中证网· 2025-07-02 20:50
公司扩张战略 - 江苏常熟农村商业银行通过吸收合并新设立南京江宁支行、宿迁宿城支行、扬州宝应支行,进一步拓展江苏区域发展版图 [1][2] - 南京江宁支行是公司在江苏省内设立的第二家"村改支"机构,标志着首次入驻省会城市南京的战略突破 [1] - 扬州宝应支行通过体系外收购模式快速填补区域服务空白,宿迁宿城支行作为原有分支机构重新布局以整合资源 [2] 区域经济布局 - 南京江宁支行选址南京核心经济圈,聚焦产业资源密集、小微企业活跃的区域特点 [1] - 扬州宝应支行重点服务县域经济,覆盖特色农业和民营经济蓬勃发展的需求 [2] - 宿迁宿城支行优化布局以匹配当地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旺盛的融资需求 [2] 业务发展重点 - 南京江宁支行将围绕"普惠金融、科技金融、数字金融、养老金融、绿色金融"五大方向开展服务 [1] - 公司计划依托"常银微金""常银微科创"等特色金融服务深耕南京市场,同时优化扬州、宿迁网点布局 [2] - 分支机构均强调"服务地方、深耕县域"的定位,强化区域性资源协同与业务拓展 [2] 品牌与服务定位 - 南京江宁支行承续"普惠金融,责任银行"理念,强调专业、高效、贴心的服务特色 [1] - 宿迁宿城支行旨在打造"更懂本土、更贴需求"的特色服务品牌以巩固区域影响力 [2] - 公司整体战略突出支农支小使命,强化普惠金融服务与区域实体经济的联动 [2]
哈尔滨银行(06138)落地哈市首笔“碳排放+碳信用”联动挂钩贷款
智通财经网· 2025-07-02 19:44
哈尔滨银行绿色金融创新 - 哈尔滨银行成功落地哈尔滨地区首笔"碳排放+碳信用"联动挂钩贷款 授信金额1亿元 采用可持续挂钩贷款(SLL)业务模式 支持重点排放企业哈尔滨热电有限责任公司 [1] - 该业务模式通过贷款利率挂钩企业单位产品碳排放、碳信用等维度 根据第三方评价结果提供利率优惠 激励企业绿色低碳发展 [2] - 项目落地体现哈尔滨银行贯彻新发展理念 落实《银行业保险业绿色金融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等政策文件 为区域绿色发展提供金融支持 [1] 哈尔滨热电公司绿色转型成效 - 哈尔滨热电公司氮氧化物、二氧化硫排放指标持续优于国家标准30%以上 2023年获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 累计获得行业级荣誉20余项 [2] - 公司作为东北老工业基地绿色转型示范企业 在环保治理领域表现突出 成为银行绿色金融服务的重点支持对象 [2] 哈尔滨银行绿色金融战略布局 - 哈尔滨银行围绕"降碳"领域 聚焦集中供热、制造业转型、新能源等重点产业 开展产品与服务模式创新 [2] - 通过"以点带面"方式扩大绿色金融服务规模 提升服务水平 为区域可持续发展提供金融保障 [2] - 总分支三级联动机制有效对接企业融资需求 体现银行在绿色金融领域的系统性布局 [2]
债市创新工具系列报告之一:锚定基准:中国金融浮息债券的演进、风险收益与市场作用
申万宏源证券· 2025-07-02 19:12
报告核心观点 - 建设银行拟于2025年7月3日簿记发行300亿元3年期“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绿色金融债券(第一期)”,固息和浮息孪生发行,本次发行是加快多层次债券市场发展、优化市场利率传导机制、做好绿色金融的创新举措,报告对浮息金融债券的演进、风险收益及市场作用做简要分析 [2][8] 浮息金融债发展历程及存量市场分析 浮息金融债的发展历程 - 1995年我国进出口银行首次发行1年期定期存款利率浮息债“95进出51”,标志国内浮息债和浮息金融债发行市场开端 [7] - 浮息债发行规模经历三轮扩张期:1995 - 2000年市场利率持续走低,发行浮息债利于发行人降低成本、改善负债结构;2003 - 2011年基准利率日益多元化带动发行需求上行,2007年浮息金融债发行量达5279亿元;2015 - 2021年创新步伐加大,浮息个人住房抵押贷款ABS放量,2021年浮息债发行规模达7546亿元历史新高 [8][9] - 2022年以来受利率走低影响,浮息债发行规模持续走低,截至2025年6月27日,国内浮息债存续规模5147亿 [12] 存量浮息金融债市场 - 截至2025年6月27日,存续浮息金融债规模3950亿元、568只,其中浮息政策银行债和浮息商业银行债余额分别为3870亿元/80亿元,占比98%/2% [13] - 存续浮息金融债基准利率以银存间质押7日(R007)和1年期贷款基础利率(LPR)为主,余额分别为2010亿元/1550亿元,占比51%/39%,付息基准利率选择以短期货币市场利率和中长期实体融资成本参考为主,兼存一定多样性 [13][14] 浮息金融债二级市场交易情况 - 自2015年起,浮息债月度成交金额步入下行通道,截至2025年月度成交金额降至500亿元左右低位中枢,2025年1 - 6月浮息债成交规模占债券市场成交规模比重仅0.12%,其中96.77%的交易来自浮息金融债 [14] - 浮息金融债流动性通常不如相似固息金融债,发行期限10年的相似固息/浮息金融债流动性差别比3年期更明显 [18] 浮息债定价分析 - 浮息债票面利率按周期重置,遵循“当期票息 = 基准利率(Reset日确定值) + 发行时设定的固定利差”,中债估值以估值日当日基准利率作为未来所有未确定票息的近似估价基准 [22] - 浮息债票息现金流能随市场收益率同步调整,抑制债券净价波动,当利率上行时,未来票息预期增加可抵消部分价格下行压力;利率下行时,票息预期降低则抑制价格上涨幅度 [22] - 基础利率上行阶段,浮息债表现更好;基准利率下行阶段,固息债券表现占优。如2025年一季度DR007上行26.31BP,浮息债券净价变动( - 0.05%)明显小于相似固息债券( - 0.58%);二季度DR007下行 - 36.5BP,浮息债券区间表现( - 0.34%)弱于固息债券( - 0.13%) [27] 浮息债的发展前景与作用 对投资者 - 浮息债内嵌利率联动机制,在利率上行阶段形成天然收益增厚效应,缓冲资本利得波动,为投资者提供更稳健的风险对冲工具 [30] - 浮息债资本利得(损失)与利率变动反向相关,对利率变化敏感性较低、价格波动较小,是商业银行估值波动风险管理的重要工具 [30] - 挂钩通胀的浮息债在通胀上行阶段有明显保护作用,传统浮息债在通胀导致货币当局加息时能通过票息上调提供对冲保护 [30] 对发行人及债市市场 - 金融浮息债发行人多以固息浮息孪生发行形式发行金融债券,可丰富发行人选择、吸收多元资金,固息债吸引配置型机构,浮息债吸引交易型机构,孪生发行可动态调整规模、避免流标、提升资金募集效率和市场整体流动性 [31] - “浮息绿债”模式强化环境效益披露,募资用途符合国际绿色标准,有助于吸引ESG资金参与,且符合政策鼓励方向,能享受政策支持和优惠 [31]
兴业银行石家庄分行深耕“区域+行业”系列活动之二:成功举办河北省化工行业(绿色化工)研讨培训会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7-02 15:29
绿色化工专题培训活动 - 兴业银行石家庄分行举办"区域+行业"之绿色化工专题培训活动,旨在助力化工行业绿色低碳转型 [1] - 活动特邀省工信厅行业专家进行专业分享,结合典型案例剖析河北省化工行业运行特点及政策导向 [1] - 活动为金融助力企业绿色发展、提升可持续竞争力提供了有益思路 [1] 兴业银行的绿色金融战略 - 化工行业是河北省特色产业,也是兴业银行总行给石家庄分行信贷资产构建确定的重点方向 [1] - 兴业银行秉持"绿色银行"战略定位,通过创新金融产品、优化服务模式支持化工企业节能降碳、技术升级和循环经济项目建设 [1] - 今年以来,兴业银行石家庄分行已累计为区域内42家化工企业提供融资超过9.91亿元,增长率达到207.8% [1] 未来发展规划 - 兴业银行将持续深化"区域+行业"服务模式,聚焦重点化工领域,为化工行业低碳发展提供全方位、多维度的金融支持 [1] - 本次培训是继河北钢铁行业培训后"区域+行业"系列活动的第二次活动 [2] - 后续将继续搭建行业交流平台,促进银政企有效融合,为河北区域主导产业绿色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2]
国泰君安期货商品研究晨报:绿色金融与新能源-20250702
国泰君安期货· 2025-07-02 11:0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镍矿端支撑有所松动,冶炼端限制上方弹性;不锈钢库存边际小幅去化,钢价修复但弹性有限;碳酸锂现货成交清淡,震荡偏弱运行;工业硅上游供应扰动增加,需关注市场情绪;多晶硅市场消息持续扰动,需关注上方空间 [2][4][8][11]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镍和不锈钢 - 期货数据:7月2日沪镍主力收盘价120,720,较前一日跌110;不锈钢主力收盘价12,560,较前一日跌50;沪镍主力成交量69,295,较前一日减16,863;不锈钢主力成交量113,478,较前一日减32,573 [4] - 产业链数据:1进口镍120,550,较前一日跌650;8 - 12%高镍生铁出厂价911,较前一日跌2;304/2B卷 - 毛边(无锡)宏旺/北部湾12,700,较前一日跌50 [4] - 宏观及行业新闻:3月3日加拿大安大略省省长福特或停止向美国出口镍;4月27日印尼CNI镍铁RKEF一期项目进入试生产阶段;海外印尼某镍冶炼厂恢复生产;印尼某冷轧厂6 - 7月停产检修;菲律宾镍业协会欢迎删除原矿出口禁令条款;印尼IMIP园区发现环境违规行为 [4][5][6][7] - 趋势强度:镍和不锈钢趋势强度均为0 [4][7] 碳酸锂 - 基本面数据:2507合约收盘价62,980,较前一日涨560;成交量955,较前一日减17,144;持仓量10,845,较前一日减5,174;仓单量22,940,较前一日增312 [8] - 宏观及行业新闻:SMM电池级碳酸锂指数价格环比下跌;海南矿业与子公司签订锂辉石包销协议 [8][10] - 趋势强度:碳酸锂趋势强度为 - 1 [10] 工业硅和多晶硅 - 基本面数据:Si2509收盘价7,765,较前一日跌295;成交量1,230,307,较前一日减147,023;持仓量361,076,较前一日增5,325;PS2508收盘价32,700,较前一日跌835;成交量261,490,较前一日减159,686;持仓量61,196,较前一日减5,137 [11] - 宏观及行业新闻:6月29日国内十大光伏玻璃厂商决议集体减产30%,预计7月国内光伏玻璃供应量减至45GW左右 [11][13] - 趋势强度:工业硅和多晶硅趋势强度均为1 [13]
15家深圳银行“含绿量”大比拼,哪家领跑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02 09:50
深圳银行业绿色金融发展概况 - 深圳提出打造"全球可持续金融中心"目标三周年,银行业"含绿量"持续提升,29家银行完成2024年度环境信息披露报告 [1] - 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深圳绿色贷款余额1.27万亿元,居全国前列 [2] - 根据《深圳市金融机构环境信息披露指引》,资产规模五百亿元以上的银行需在每年6月30日前披露环境信息 [3] 绿色贷款规模与增速 - 四大国有银行深圳分行绿色贷款余额均突破1000亿元:中行1566.83亿元(增速14.78%)、工行1466亿元(28.6%)、建行1163亿元(38%)、农行1077.52亿元(14.74%)[5] - 股份制银行中浦发银行深圳分行以317亿元居首,中信银行(168.58亿元)和光大银行(219.39亿元)分别实现82.83%和64.64%的高增速 [5] - 兴业银行深圳分行绿色贷款规模下降39%至157.09亿元,主要因节能环保产业投放减少 [6] - 城商行中北京银行深圳分行绿色贷款余额101.75亿元(增速26.94%),上海银行和江苏银行分别下降18.85%和19.65% [6] 绿色贷款占比与投向 - 四大行绿色贷款占各项贷款比例均超10%,中行以16.94%最高 [5] - 光大银行绿色贷款表内占比达17.03%,兴业银行占比仅6.41% [5][8] - 主要投向清洁能源、节能环保、基础设施绿色升级等产业 [1][5] 治理架构与专营机构 - 商业银行普遍采用"总-分-支"三级绿色金融治理架构,国有大行由对公或风险管理部门行领导牵头,股份制银行多由行长直接挂帅 [9] - 深圳建行拥有两家绿色专营机构(大鹏支行185.28亿元、福田支行111.75亿元),中行设立3家绿色金融机构 [10] - 民生银行五洲支行绿色融资占比57.49%,浦发银行坪山支行绿色信贷21.23亿元 [10] - 深圳全市已有23家绿色金融机构获得资质认定 [11] 政策支持与创新 - 深圳首创数字化企业碳账户和"降碳贷"信贷模式,落地全国首单乡村振兴绿色金融债券 [11] - 2025年3月出台的绿色金融行动方案提出19条措施,明确支持"碳达峰"路径 [11]
中国银行研究院最新研判:预计第三季度我国GDP增长5%
证券日报网· 2025-07-01 20:48
中国经济金融形势 - 预计2025年第三季度GDP增长5%,全年增长5%左右 [1] - 2025年上半年GDP增长5.4%左右,内需稳定,出口好于预期,工业生产较快增长 [2] - 预计2025年第四季度GDP增长4.6%左右 [2] - 财政、货币政策仍有较大空间,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加快融合,人工智能等领域取得突破 [2] - 宏观政策需加力提效,财政政策要在维持经济平稳增长中发挥更大作用 [2] 中国银行业发展形势 - 2025年一季度商业银行不良率为1.51%,同比下降0.08个百分点,不良贷款余额为3.4万亿元,同比增长2.1% [3] - 预计2025年三季度末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增速低于整体贷款增速,不良贷款率逐步下降 [3] - 2025年第三季度中国银行业资产和负债增速预计保持在7.5%左右,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等领域新增投放带动增长 [4] - 银行业聚焦科技金融重点方向,规模稳健提升,盈利能力夯实,资产质量保持稳健 [3] - 商业银行将实现与实体经济的同频共振,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不减 [4]
上海市生态环境局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国际金融报· 2025-07-01 19:42
深化"环评+"审批制度改革 - 扩大规划环评与建设项目环评联动范围 联动产业园区未纳入重点行业名录的入园项目可简化环评手续(报告书简化为报告表、报告表实行告知承诺、登记表免于办理)[4] - 对青浦新城、张江科学城开展区域空间生态环境评价 区域内符合管理清单要求的建设项目免于办理环评手续[4] - 支持集成电路研发中试项目、生物医药实验室就地转生产项目 污染物排放未超原环评范围的免于办理环评手续[4] - 对重大项目实行环评审批"绿色通道" 采取专人跟进、技术评估提前介入、容缺受理等措施[4] - 推行环评与排污许可"两证合一"审批 符合条件的报告书(表)项目实行同步审批、一次办结[5] - 对集成电路、电子设备等重点产业符合条件的报告表项目免于办理环评和环保验收手续 直接申领排污许可证[5] 优化企业排污总量指标管理 - 对全市范围内氮氧化物、化学需氧量等单项年新增量小于0.1吨的建设项目免予提交总量指标来源说明 由区政府统筹[6][7] - 对临港新片区和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产业单项主要污染物年新增量小于0.5吨的建设项目免予提交总量指标来源说明[6][7] - 市重大建设项目新增主要污染物总量指标可在全市范围内统筹[6][7] - 对临港新片区和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产业单项主要污染物年新增量0.5-1吨的建设项目实行总量指标容缺受理[7] 提升生态环境政务服务效能 - 探索建设纸制品制造业环评和排污许可等领域的人工智能辅助审批应用场景[8] - 加快实现新注册登记机动车环保认证、重型柴油车免予环保检验等事项免申办理[8] - 规范惠企政策制订程序 听取经营主体意见(中小企业代表比例一般不低于50%)[8] 强化惠企服务平台支撑作用 - 升级上海绿色金融服务平台 完善绿色项目认定体系 提供免费智能识别服务[2][9] - 提升上海绿色低碳创新服务基地、国际绿色低碳概念验证中心能级 举办绿色低碳技术创新大赛[9] - 完善"E小二"环保专业技术服务平台 面向中小微企业免费提供环保业务咨询[9] 优化涉企监管执法模式 - 推行"信用+风险"分级分类监管 建立"无感监管"对象清单与"无事不扰"事项清单[10] - 加强涉企检查计划统筹合并 严格落实"检查码"制度(无码不查、一码通查)[10] - 实施轻微违法行为不予行政处罚清单 对程序性违法未造成实体性危害后果的免予处罚[10] - 全面实施行政处罚决定书与信用修复提示函同步送达 引导企业"纠错复活"[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