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反垄断
icon
搜索文档
四家药企联合涨价被罚
券商中国· 2025-06-13 20:56
医药领域反垄断执法案例 - 市场监管总局公布两起医药领域反垄断执法案例 其中地塞米松磷酸钠原料药垄断案涉及四家企业通过共同涨价将价格从每公斤8000元上涨到1 3万元 [1] - 四家企业包括津药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浙江仙琚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江苏联环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和西安国康瑞金制药有限公司 [1] - 2021年11月起 自然人郭某某组织四家企业相关人员商讨提高地塞米松磷酸钠原料药价格 达成停止价格竞争 共同涨价的协议 [1] - 2022年2月至2024年3月 四家企业同步停止对外供货 造成市场供应紧张 并按照协议共同提高价格 [1] - 垄断行为排除 限制了市场竞争 抬高地塞米松磷酸钠制剂价格 推高医保负担与患者成本 [1] 行政处罚结果 - 对自然人郭某某顶格处以罚款500万元 [2] - 对四家企业没收违法所得 并分别处上一年度销售额8%的罚款 合计3 54亿元 [2] - 对四家企业中负有个人责任的四名责任人员分别处以60万元罚款 [2] - 另一起甲硫酸新斯的明注射液垄断案中 相关部门对涉嫌企业罚没合计2 23亿元 [2] 垄断行为细节 - 垄断协议通过沟通联络 组织聚会 实地走访等方式达成 [1] - 四家企业随后同步停止对外供货 造成市场供应紧张 [1] - 地塞米松磷酸钠原料药销售价格从每公斤8000元上涨到1 3万元 [1] - 这是首次对有关人员追究达成垄断协议的个人责任 [2]
依法精准规制反垄断法上自然人经营者 法律责任
中国经济网· 2025-06-13 18:31
案件概况及垄断协议危害性 - 津药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浙江仙琚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江苏联环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西安国康瑞金制药有限公司四家公司针对地塞米松磷酸钠原料药达成并实施"固定或者变更商品价格"垄断协议,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第十七条第(一)项规定 [2] - 地塞米松磷酸钠原料药是生产地钠注射液的主要原材料,地钠注射液被编入我国《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推荐用药,用于重症新冠肺炎临床治疗 [3] - 2021年11月至2024年3月垄断协议实施期间,四家公司排除市场竞争导致市场价格明显背离竞争性价格区间,损害下游制药企业与消费者合法权益,增加国家医保经费支出和患者负担 [4] 追究自然人经营者责任的执法亮点 - 该案是我国202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修正以来首次针对垄断协议组织者自然人进行处罚的案件,郭某某被处以500万元顶格罚款 [2][5] - 郭某某通过组织协调、牵线搭桥、信息传递等方式实质性促成垄断协议,虽无独立销售额但作为发起者和组织者被依法纳入规制对象 [9] - 该案标志着反垄断执法从企业法人向自然人延伸,实现对垄断行为全链条打击的重要突破 [5][10] 首次对经营者组织垄断协议行为进行处罚 - 该案是202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修正以来首次对经营者组织垄断协议的"组织行为"进行处罚 [11] - 郭某某积极组织并促成四家公司达成垄断协议,具体表现在行业会议上建立联系、传递涨价意向、推动达成口头协议、组织聚会协调等 [11] - 202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新增第十九条明确将"经营者"组织、帮助他人达成垄断协议的行为纳入规制范围,弥补原法律漏洞 [12][13] 自然人承担垄断行为刑事责任的观测 - 202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修正新增第六十七条"违反本法规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为垄断行为刑事责任提供法律依据 [15] - 垄断行为对市场经济秩序造成的危害性甚至比一些法定刑更加严重,具有结构性、系统性和持续性特点 [16] - 域外如美国、英国、日本、韩国等已建立对垄断行为的刑事追责机制,我国刑事追责体系仍显不足 [17]
联环药业因垄断协议被罚没6100余万元
齐鲁晚报· 2025-06-13 16:00
反垄断处罚 - 公司因与竞争企业达成地塞米松磷酸钠原料药价格垄断协议,被天津市市场监管委处罚6103.82万元 [1] - 罚没金额占公司2024年营收和净利润比例分别为2.83%和72.53% [2] - 行业同类企业中,津药药业被罚6919.24万元(占净利润51.85%),仙琚制药被罚1.95亿元(占净利润49.17%),三家企业合计罚没3.26亿元 [4] 药品市场背景 - 地塞米松磷酸钠被纳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作为重症治疗推荐用药 [4] - 国内拥有该药品批文和一致性评价的企业包括联环药业、津药药业、仙琚制药 [4] 财务表现 - 2024年营收21.60亿元(同比-0.63%),归母净利润8416万元(同比-37.66%),扣非净利润4986.8万元(同比-56.89%) [5]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1076.58万元(同比-93.30%),研发投入大幅增长是利润下降主因 [5][6] - 总资产30.19亿元(同比+5.73%),净资产13.96亿元(同比+3.06%) [5] 公司概况 - 公司成立于2000年,注册资本2.85亿元,法定代表人钱振华 [7] - 截至2025年6月13日收盘价9.88元(单日-4.08%),市值28.2亿元 [7]
四药企及组织者因垄断协议被罚3.6亿:首例个人顶格处罚
36氪· 2025-06-13 07:32
案件概述 - 联环药业因违反《反垄断法》在销售原料药地塞米松磷酸钠过程中被罚没约6103.82万元[1][2] - 该系列案件共对当事人罚款超3.6亿元[1][7] - 案件涉及四家药企协同涨价行为,违法时间长达两年四个月[8][17] 涉事企业处罚详情 - 联环药业被没收违法所得1789.92万元,并处2023年度销售额8%的罚款约6162.72万元(因宽大减免30%后实际罚款约4313.90万元)[4] - 津药药业、仙琚制药、国康瑞金分别被罚没约6919.24万元、1.953亿元、2877.92万元[4] - 四家药企负责人各被罚款60万元[4][5] 个人责任追究 - 垄断协议组织者郭某某被处以500万元罚款,为《反垄断法》修改后对自然人最高金额罚款[5][6] - 联环药业时任法定代表人吴某某被罚款60万元[4][19] 垄断行为细节 - 四家药企通过同步断供、统一提价等手段实施垄断协议[8][17] - 联环药业将价格从7800元/公斤提至15000元/公斤[12][17] - 津药药业从9000元/公斤提至13800元/公斤[12] - 仙琚制药从最高8200元/公斤提至13000元/公斤[12] - 国康瑞金从7900元/公斤提至10000-38000元/公斤[12] 案件背景与影响 - 涉案药剂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是新冠肺炎重症治疗推荐用药[8][16] - 垄断行为导致下游制剂价格上涨,增加医保支出和患者负担[8][20] - 案件体现了新《反垄断法》强化个人责任的特点[9][13] 行业执法趋势 - 原料药领域已成为反垄断执法"高频区",处罚力度不断加大[10] - 2023年上海上药第一生化药业等公司滥用原料药市场支配地位案创下12.19亿元罚没记录[10] - 执法呈现从严处罚与合规激励并重特点[11][13] 案件启示 - 横向协议风险被严重低估,企业需警惕变相价格协同[14] - 合规建设需覆盖全链条,包括经销商、代理商管理[14] - 危机应对机制至关重要,建立反垄断风险快速响应机制[14]
腾讯音乐200亿“闪婚”喜马拉雅:从“双巨头”到“超级巨无霸”
36氪· 2025-06-12 15:19
交易概况 - 腾讯音乐以12.6亿美元现金及股权组合全面收购喜马拉雅 交易总对价约28.75亿美元(人民币200亿元) 以腾讯音乐290亿美元市值估算 [2] - 交易完成后喜马拉雅成为腾讯音乐全资子公司 品牌与运营保持独立 核心管理团队不变 [2][3] - 腾讯音乐旗下将整合QQ音乐、酷狗音乐、酷我音乐、全民K歌、懒人听书、酷我畅听等主流音频应用 [2][3] 市场地位与协同效应 - 腾讯音乐长期主导数字音乐市场 喜马拉雅用户渗透率77.8% 占据超60%音频用户时长 月活超过后九款应用总和 [4] - 腾讯音乐一季度ARPPU达11.4元(同比+7.5%) 在线音乐付费用户1.229亿 长音频业务驱动SVIP订阅增长 [6] - 双方用户画像互补:腾讯音乐18-24岁占比高 喜马拉雅覆盖25-40岁中高收入人群 商业模式分别侧重会员订阅与知识付费 [5] 行业影响 - 合并后公司将控制音乐+音频全场景 形成对用户时长、内容资源、创作者吸引力的绝对支配 [7] - 市场集中度提升可能挤压中小平台生存空间 新进入者需突破IP、流量、数据、渠道全链条壁垒 [16] - 创作者议价权或受削弱 平台可能通过独家协议限制多渠道发展 AI技术或加速流量分配的马太效应 [17][18] 监管风险 - 腾讯音乐2021年曾因违法实施经营者集中被处罚 此次交易涉及横向(文娱闭环)与纵向(有声书改编权封锁)整合风险 [8][12] - 全球监管案例显示文化平台并购受严格审查 如欧盟对环球音乐收购Downtown Music的竞争评估 [10][11] 用户与生态潜在影响 - 腾讯音乐近年将50%-60%热门歌曲纳入VIP体系 缩减会员优惠并分层限制设备播放数量以提升ARPPU [20][22] - 单一平台主导可能导致信息茧房固化 严肃与小众内容边缘化 最终由用户承担涨价代价 [19][23]
腾讯音乐买了喜马拉雅,谁赚了?谁亏了?
36氪· 2025-06-11 19:23
并购交易核心信息 - 腾讯音乐以12.6亿美元现金加不超过5.1986%的A类普通股及创始股东分批获得不超过0.37%的A类普通股全资收购喜马拉雅 总交易成本约28.4亿美元(按腾讯音乐284亿美元估值计算股权价值15.82亿美元)[1] - 交易公布后腾讯音乐美股盘前大涨8% 采用现金+股票混合支付方式可减轻现金流压力(腾讯音乐2025Q1现金及等价物为51.9亿美元)[1][8] - 该价格较喜马拉雅2021年E4轮融资43.45亿美元投后估值缩量35% 较2021年IPO传闻的50亿美元估值缩量43% 较创始人曾期待的100亿美元估值缩量72%[2][7] 喜马拉雅经营状况 - 公司成立12年完成12轮融资累计近百亿元 但2018-2021年连续四年净亏损分别达7.56亿/7.48亿/5.39亿/7.59亿元 2023年通过裁员降本首次盈利(收入分成成本降4.1% 雇员福利降1.4%)[3][4] - 营收增速从2021年43.7%骤降至2023年1.7% MAU达3亿占移动端在线音频总时长60% 拥有4.88亿条音频覆盖459个品类[4][10] - 商业化依赖单一订阅模式(2021年占总收入51.1%) 教育业务受双减政策影响 AI战略落地受阻[15] 腾讯音乐战略动机 - 公司2025Q1毛利率提升至44.1% 调整后净利润22.3亿元同比增22.8% 但面临字节跳动汽水音乐竞争威胁 需巩固音频领域地位[5][6] - 此前通过酷我畅听与懒人听书合并投入长音频(耗资27亿元) 但2021年末MAU仅1.5亿远低于喜马拉雅2.68亿[5] - 收购可整合喜马拉雅在车载场景优势(合作95%汽车品牌)及UGC生态 形成音乐-长音频-直播闭环[10][13] 行业竞争格局 - 网络音频行业用户规模3.35亿远低于短视频/长视频/直播(均超7亿) 用户日均使用时长从2020年58分钟降至25分钟[15] - 字节跳动通过番茄畅听切入音频市场 已复制其在网络文学领域的成功路径[6] - 行业代表企业荔枝FM股价从峰值167.5美元跌至1.78美元 反映行业整体盈利困境[14] 交易后续影响 - 需通过反垄断审查 腾讯音乐曾因2017年合并中国音乐集团被处罚 被要求终止三大唱片独家版权[11][12] - 喜马拉雅承诺保持品牌独立运营 但腾讯过往收购案例显示后续可能进行人事与业务调整[13] - 战略意义大于财务收益 短期或拖累腾讯音乐报表 长期看用户价值整合空间[9][16]
科兴制药拟转让同安医药100%股权;联环药业因垄断协议被罚没超6100万元 | 医药早参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6-11 07:59
科兴制药股权转让 - 科兴制药拟以1500万元转让全资子公司深圳同安医药100%股权给广西壮族自治区药物研究所有限公司 [1] - 同安医药持有维C银翘片等19个中药品种共20个药品批准文号 但近年来未实际开展业务 [1] - 交易完成后科兴制药不再持有同安医药股权 该子公司不再纳入合并报表范围 [1] - 此次出售有助于公司聚焦生物医药赛道 提升核心竞争力 预计将增加2025年利润总额和现金流 [1] 人福医药高管变动 - 人福医药董事李杰 董事兼总裁邓霞飞 副总裁李莉娥因个人原因(退休)辞职 [2] - 公司任命原副总裁杜文涛为新任总裁 其自2003年起担任副总裁 2014年起兼任宜昌人福药业总裁 [2] - 高管集中退休可能引发市场对管理层稳定性担忧 新任总裁的资深背景有助于过渡 [2] 联环药业垄断处罚 - 联环药业因与竞争者达成"固定地塞米松磷酸钠原料药价格"垄断协议 违反《反垄断法》 [3] - 被天津市市场监管委员会没收违法所得1789.92万元 并处罚款4313.90万元 合计罚没6103.82万元 [3] - 该处罚可能导致公司股价短期承压 投资者信心受挫 [3] *ST景峰法律诉讼 - *ST景峰因缔约过失责任纠纷被立案 涉案金额7698万元 涉及2017年《增资协议》争议 [4] - 原告指控被告未履行出资义务且增资前虚增净利润 要求赔偿损失并承担诉讼费用 [4] - 诉讼结果存在不确定性 可能影响公司经营稳定性及投资者信心 [4] 众生药业股价异动 - 众生药业股票连续两日收盘价涨幅偏离值累计超20% 触发异常波动公告 [5][6] - 在研产品RAY1225注射液针对肥胖及2型糖尿病的III期临床试验已获伦理批件 但进度存不确定性 [5][6] - 市场需警惕股价非理性上涨后的回调风险 [6]
与同行合谋哄抬新冠推荐用药原料价格 联环药业被罚没超6100万元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6-10 23:58
反垄断处罚事件 - 公司因与竞争对手达成垄断协议固定地塞米松磷酸钠原料药价格被罚没6103.82万元 占2024年净利润72% [2] - 监管部门认定该行为排除限制竞争 违反反垄断法 责令停止违法行为 [2] - 4家药企通过断货、涨价合谋操纵原料药市场 包括联环药业、津药药业、仙琚制药和西安国康瑞金 [3][4] 地塞米松原料药价格操纵细节 - 2021年11月4家企业代表达成口头协议停止价格竞争并共同涨价 约定春节后执行 [4] - 仙琚制药率先于2021年12月提价至14000元/公斤 其他企业2022年1月集体断供 [4] - 西安国康瑞金将售价从7900元/公斤最高涨至38000元/公斤 津药药业从9000元/公斤涨至13800元/公斤 [4] - 新冠疫情期间地塞米松注射液价格从0.35元/支暴涨至98.76元/支 涨幅达282倍 [3] 公司财务表现变化 - 2022年归母净利润达历史峰值 但2023-2024年连续下滑 增速分别为-4.5%和-37.66% [5] - 2024年营收21.6亿元同比降0.63% 扣非净利润4986.8万元同比下滑56.89% [6] - 2025年一季度营收增18.78%但净利润降30% 陷入增收不增利困境 [6] 研发投入与创新药布局 - 2021-2024年研发费用从6600万元增至1.55亿元 重点布局6个创新药管线 [6] - LH-1801(SGLT2抑制剂)进入III期临床 但国内已有恩格列净、恒格列净等同类竞品上市 [7] - 其他管线包括2个I期临床项目和3个临床前项目 覆盖心血管、抗肿瘤等领域 [6] 子公司战略调整 - 对安庆子公司追加投资以提升核心竞争力 完成产业链整体布局 [7] - 投资者对部分子公司发展前景存在质疑 公司强调增资符合总体战略目标 [7]
联环药业:收到行政处罚决定书 罚没款合计6103.82万元
快讯· 2025-06-10 19:45
行政处罚 - 公司因与竞争经营者达成垄断协议变更固定地塞米松磷酸钠原料药价格被天津市市场监督管理委员会处罚 [1] - 处罚决定书认定公司行为违反《反垄断法》属于实施"固定或变更商品价格"垄断协议 [1] - 监管部门责令公司停止违法行为并处没收违法所得及罚款合计6103.82万元 [1] 财务影响 - 罚没金额占公司最近一个会计年度净利润的72.53% [1] - 该处罚将直接减少公司2025年度净利润6103.82万元 [1] 业务影响 - 处罚涉及公司地塞米松磷酸钠原料药销售业务 [1] - 垄断行为已排除限制了该原料药销售领域的市场竞争 [1]
联环药业(600513.SH)收到《行政处罚决定书》
智通财经网· 2025-06-10 19:21
行政处罚决定 - 公司因与竞争经营者达成并实施固定地塞米松磷酸钠原料药价格的垄断协议,违反《反垄断法》第十七条第(一)项规定 [1] - 天津市市场监督管理委员会责令公司停止违法行为,并作出行政处罚:没收违法所得17,899,200元,并处2023年度销售额8%的罚款61,627,211.20元 [1] - 因宽大情形减免罚款30%,实际罚款43,139,047.84元,罚没款合计61,038,247.84元 [1] 财务影响 - 罚没金额占公司最近一个会计年度营业收入和净利润的比例分别为2.83%和72.53% [2] - 罚没款将减少公司2025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1,038,247.84元 [2] 公司运营影响 - 本次行政处罚不触及《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中关于重大违法强制退市情形 [2] - 不会对公司生产经营产生持续影响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