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金融

搜索文档
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走得通、行得稳(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习近平经济文选》第一卷专家谈)
人民网· 2025-05-06 06:11
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的核心观点 - 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是马克思主义金融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成果,以"八个坚持"为基本框架,包括坚持党的领导、服务实体经济、防控风险等核心原则 [1] - 与西方金融模式存在本质区别:西方以市场为主导、为资本服务,中国以社会主义制度为根本、政府与市场结合、服务实体经济为核心 [1][3] - 中国金融发展始终坚持政治性、人民性,服务于国家战略、实体经济和人民美好生活需要 [4] 中西方金融发展路径对比 - 西方金融发展路径:历经数百年形成以市场为主导的体系,核心逻辑是资本高效配置和风险分散,但易导致金融脱离实体经济和系统性风险 [2] - 中国金融发展路径:新中国成立后逐步建立现代金融体系,形成政府主导与市场化改革相结合、服务实体经济为核心的发展模式 [3] - 西方金融自由化程度高,易导致资本与实体经济失衡;中国金融始终与实体经济紧密联系 [3] 金融发展条件和价值取向 - 西方金融在资本主义制度下以"资本逐利"为逻辑,服务于少数人,加剧贫富分化 [3] - 中国金融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坚持公有制为主体,服务于国家战略、实体经济和人民需要 [4] - 中国通过政策性金融机构、普惠金融、绿色金融等举措体现金融的人民性 [4] 政府在金融发展中的作用 - 西方政府仅纠正市场失灵,处置风险能力较弱 [5] - 中国政府充分发挥"两只手"作用,运用宏观审慎管理等工具防范风险 [5] - 中国金融统筹发展和安全、效率和公平、创新和稳定,保证了经济快速发展和整体稳定 [5] 金融高质量发展的重点领域 - 科技金融:形成"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助力产业转型升级 [6] - 绿色金融:促进资源向绿色低碳产业流动,激励企业转型 [6] - 普惠金融:完善多层次体系,激活县域经济,服务中小微企业和低收入群体 [7] - 养老金融:发展第三支柱养老保险,满足差异化养老需求 [7] - 数字金融:加快基础设施建设,降低交易成本,提高效率 [7] 金融风险防控 - 重点关注房地产、地方政府债务、中小金融机构、外汇市场等风险领域 [8] - 加强全过程监管,提高风险监测和化解能力 [8] - 建立市场化、法治化的债务违约处置机制,稳妥化解存量风险 [8] - 维护金融市场稳健运行,防范风险跨区域、跨市场传递 [9] 金融强国建设举措 - 建设强大的中央银行,提高国际话语权,构建科学稳健的货币政策体系 [10] - 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增强跨境支付功能,稳慎发展离岸金融业务 [10] - 支持上海打造人民币金融资产配置中心,深化金融开放 [11] - 巩固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做大做强离岸人民币业务枢纽 [11]
安徽省人民币贷款余额首超9万亿元
搜狐财经· 2025-05-01 09:04
信贷总量与资本市场表现 - 截至3月末安徽全省人民币贷款余额达9.08万亿元,首次突破9万亿元,总量居全国第10位 [1] - 贷款增速10.3%,高于全国平均2.9个百分点,增速排名全国第3 [1] - 一季度新增境内上市公司4家,居全国第3位,境内上市公司总数达185家,居全国第7位 [1] - 直接融资规模1804.8亿元,增速25.6%,排名全国第4,创同期历史新高 [1] - 新兴产业引导基金母子基金合计170只,累计投资372亿元,覆盖项目747个 [1] - 在皖落地私募基金规模1.83万亿元,居全国第7位 [1] 金融重点领域发展 - 科技贷款余额8679亿元,增速28%,一季度新增超千亿元 [2] - 合肥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落地14家总行级科创金融服务中心、72家科技专营机构,设立17家科创金融工作站 [2] - 普惠小微贷款余额1.46万亿元,同比增长15.68%,累计走访小微经营主体699万户,发放贷款4402亿元 [2] - 民营企业贷款余额2.47万亿元,连续10个月增速快于各项贷款平均增速 [2] - 涉农贷款余额超2.6万亿元 [2] - 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为中小微企业提供融资担保2691亿元,平均费率0.76% [2] 金融风险管控 - 一季度全省不良贷款率低于1%,银行资产质量居全国第6位 [2] - 化解非法集资存量案件29件,全省无新发非法集资案件 [2]
建行广东省江门分行:首笔超千万元“资金流”信用贷款落地,提供数字化融资支持
搜狐财经· 2025-04-30 23:47
近日,在中国人民银行江门市分行开平营业管理部、开平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的指导和支持下,中国建设银行开平支行依托全国中小微企业资金流信用信息 共享平台(以下简称"资金流信息平台"),向高新技术企业广东某建筑公司发放贷款1746万元并实现支用,这是广东省江门建行基于资金流信用平台发放的 首笔超千万贷款。 资金流平台:破解融资痛点 赋能精准服务 为破解中小微企业融资信息不对称难题,中国人民银行牵头组织金融机构共建资金流平台,于去年10月上线试运行。该平台通过整合企业对公结算账户全量 资金交易流水数据,动态追踪企业经营资金动向,实现跨行资金流信息共享与工程账户全流程数字化监控。在保障数据安全的前提下,平台为金融机构精准 评估企业信用资质、优化融资服务提供了核心支撑。截至2025年3月末,江门建行基于资金流信息平台累计放款1814万,累计查询资金流信息25笔,其中贷 前(保前)审查6笔,贷中操作5笔,贷后(在保)管理10笔,关联查询4笔。 创机制:总行统筹对接 地方高效落地 在人民银行总行的统筹推动下,建行积极争取政策资源,率先完成资金流平台与征信系统的深度对接。江门建行在人民银行江门市分行及上级行的指导下, 快速响应落 ...
深圳18条举措赋能数字金融,打造“数字中国”深圳样板
南方都市报· 2025-04-30 19:13
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 - 深圳出台《实施意见》提出18条举措推进数字金融创新 围绕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等五个方面 [2] - 要求金融机构建立"一把手"主责机制 推动AI大模型应用和国产推理大模型研究部署 加快核心系统信创改造 [2] - 鼓励大型金融机构通过前海 河套平台开展深港跨境合作 并向中小机构技术输出 [2] 数字技术赋能金融服务 - 运用AI 大数据等技术挖掘企业"技术流"信息 推动"腾飞贷""降碳贷"等特色产品增量扩面 [3] - 探索数据资产增信 数据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等创新服务 开发标准化绿色债券 保险产品 [3] - 依托跨境平台丰富"区块链+跨境业务"场景 深化深港跨境征信合作 [3] 数字金融特色应用场景 - 推进数字人民币在公共事业 供应链金融等领域应用 参与多边央行数字货币桥项目 [4] - 推动香港转数快与境内支付系统互联互通 打造全域支付示范区 [4] - 加快知识产权 绿色环保等领域信用信息整合 强化"征信+信贷"机制 [4] 金融监管数字化建设 - 已推动15个金融科技创新应用项目测试 探索监管领域数字技术应用 [5] - 利用粤港澳监管合作机制 对接香港 澳门监管沙盒提升数字化水平 [5] - 要求机构完善数据治理体系 提升信息技术自主可控能力 [5]
六家国有大行集体发布→
新华网财经· 2025-04-30 17:31
4月29日晚间,六家国有大行集体发布2025年一季度报告。据悉,今年一季度,2家国有大行实现归 母净利润同比增长,2家实现营收同比增长,其中,农业银行实现营收、归母净利润同比双增。 六 家国有大行合计实现归母净利润3444.2亿元,合计日赚约38.27亿元 。 具体来看,一季度,工、农、中、建、邮储、交通六家国有大行营收分别为2127.74亿元、1866.74亿 元、1649.29亿元、1900.70亿元、893.63亿元、663.74亿元,分别实现归母净利润841.56亿元、719.31亿 元、543.64亿元、833.51亿元、252.46亿元、253.72亿元。其中,农业银行、交通银行实现归母净利润同 比增长,增幅分别为2.20%、1.54%。 资料图。 资产规模方面,截至一季度末,六家国有大行的资产规模均稳中有升。 工商银行继续稳坐头把交椅 , 资产规模站上50万亿元新台阶,达到51.55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5.58%,这一增速同样居首。 农业银 行位居第二 ,资产规模为44.82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3.66%。建设银行资产规模为42.79万亿元,较上 年末增长5.48%。中国银行、邮储银行、交通银行 ...
做实做细金融“五篇大文章”,中金投行取得多项积极成效
中国基金报· 2025-04-30 16:04
2023年底召开的中央金融工作会议首次提出要加快建设金融强国,明确了"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 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的工作要求,为金融业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 本遵循。2024年4月,国务院颁布新"国九条",强调要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更好服务高质量发 展,推动形成促进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合力,着力做好五篇大文章。 与以往不同的是,投行业务在高质量服务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时,充分发挥自身"投资+投行"的优 势,为企业提供产业赋能、跨境联动、创新的融资工具等全链路、全周期的金融服务。 以汉朔科技(301275)为例,在中金投资和投行业务部门的紧密配合下,帮助公司与立讯精密 (002475)、惠科股份等企业完成产能与品质磨合。同时,中金投行团队还借助光速光合、经纬创投、 君联资本等创投机构的资源,推动汉朔科技海外业务成功落地。 2025年3月,汉朔科技成功登陆创业板,中金投行团队助力其完成11.62亿元融资,计划用于提升公司终 端产线自动化水平,持续为传统零售产业的数字化、智能化与绿色化转型升级赋能。 汉朔科技的成功,不仅是中金公司综合实力的体现,也是中金投行团队向早期中小企业提供 ...
郑州银行一季度何以“逆势”增长
华尔街见闻· 2025-04-30 16:01
业绩表现 - 2024年一季度公司营收34.75亿元、归母净利10.1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22%和4.98% [1] - 资产总额首次突破7000亿元,贷款总额突破4000亿元,个人存款保持两位数增长 [1] - 2025年一季度归母净利重回10亿元水平,贷款总额达4002.36亿元,较上年末增长3.24% [2] - 存款总额4301.12亿元,个人存款增长11.61%至2435.05亿元 [2] 业务发展 - 公司贷款2699.72亿元,个人贷款935.78亿元,推动盈利能力持续增长 [2] - 支持省市七大产业集群、"7+28+N"产业链现代化建设及房地产市场平稳发展 [2] - 助力全省重大项目、"三个一批"建设,推进"万人助万企"活动 [2] - 不良贷款率1.79%与去年末持平,拨备覆盖率较去年末提高8.17% [2] 战略布局 - 聚焦金融"五篇大文章",精准高效投入实体经济 [1] - 科创金融贷款余额482.69亿元,增速44.50% [3] - 绿色信贷余额91.46亿元,同比增长123.73% [3] - 普惠小微贷款余额536.85亿元,同比增长7.46% [3] - 加大对养老产业、健康产业、银发经济的金融支持 [3] - 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启动内部数字化转型 [3]
中泰信托有限责任公司二O二四年年度报告摘要
上海证券报· 2025-04-30 10:29
1.2 独立董事袁东生、熊焰、朱青、鲍治认为本年度报告真实、准确、完整。 1.3中审亚太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对本公司二〇二四年度财务会计报告出具了标准无保留意 见的审计报告。 1.4公司董事长吴庆斌、总裁胡杰、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杨红及财务会计部负责人隋新声明:保证年度 报告中财务会计报告的真实、完整。 二、公司概况 2.1公司简介 登录新浪财经APP 搜索【信披】查看更多考评等级 一、重要提示 1.1本公司董事会及董事保证本报告所载资料不存在任何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并对其 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承担个别及连带责任。本年度报告摘要摘自年度报告全文,客户及相关 利益人欲了解详细内容,应阅读年度报告全文。 1、公司的法定中文名称:中泰信托有限责任公司 公司的法定英文名称:ZHONGTAI TRUST CO., LTD. 2、法定代表人:吴庆斌 3、注册地址:上海市黄浦区北京东路666号F区(西座)32层和33层 4、邮政编码:200001 联系电话:021-63872058;传真:021-63872700 电子信箱:zhaofengying@zhongtaitrust.com 8、公司选 ...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2025年第一季度报告
证券日报· 2025-04-30 07:47
登录新浪财经APP 搜索【信披】查看更多考评等级 (股票代码:601658) 2.1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本季度报告所载财务资料按照中国会计准则编制。除特别说明外,为本行及子公司合并数据,以人民币 列示。 人民币百万元,百分比或另有标注除外 注(1):以摊余成本计量的客户贷款的减值准备。 注(2):按期末归属于银行普通股股东的权益除以期末普通股股本总数计算。 1重要提示 1.1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本行)董事会、监事会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保 证本季度报告内容的真实、准确、完整,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并承担个别和连 带的法律责任。 1.22025年4月29日,本行董事会审议通过了《2025年第一季度报告》。 1.3本行法定代表人郑国雨、主管财务工作副行长徐学明及财务会计部负责人邓萍保证本季度报告中财 务信息的真实、准确、完整。 1.4本季度财务报表未经审计。 2主要财务数据 2.4资本充足率情况表 人民币百万元,百分比除外 人民币百万元,百分比或另有标注除外 注(1):根据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编报规则第9号——净资产收益率 和每股收益的计算 ...
以数字金融助力消费信贷提质扩面(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习近平经济文选》第一卷专家谈)
人民日报· 2025-04-30 06:31
文章核心观点 - 数字金融作为消费信贷提质扩面的强大助推器,通过技术赋能与模式创新提升金融服务渗透率、运行效率和场景丰富度 [6][7][8][9] - 消费信贷是促进消费增长的重要力量,2024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超48万亿元(+3.5%),对GDP增长贡献率达44.5% [3] - 政策层面通过降准降息、财政贴息等组合措施推动消费信贷需求增长,2025年一季度消费增速同比加快1.1个百分点至4.6% [4][3] 消费信贷市场现状 - 我国消费信贷占比仍低于国际水平,存在信用体系不健全、产品同质化、服务成本高等结构性矛盾 [5] - 金融机构通过场景化信贷嵌入电商、旅游等领域,采用"即需即用"模式将传统审批流程压缩至实时完成 [8][9] - 2025年《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明确要求金融机构加大个人消费贷款投放并优化利率期限结构 [4] 数字金融技术应用 - 大数据+云计算构建消费者信用画像,人工智能算法实现风险自动识别,使偏远地区/低收入群体获贷率提升 [6][7] - 智能风控系统使贷前审批效率提升50%以上,贷后催收自动化降低运营成本30% [8] - 数字人民币应用场景拓展与征信体系市场化改革同步推进,支撑普惠金融覆盖率扩大 [11] 行业优化方向 - 需加强农村网络基建缩小城乡数字鸿沟,目前仅45%的县域金融机构完成全流程数字化改造 [11] - 算法透明度不足导致30%的信贷申请存在"信息茧房"风险,需建立伦理审查机制 [11] - 数据安全领域存在监管滞后问题,仅60%的金融机构达到《个人信息保护法》全生命周期管理要求 [12] 监管与生态建设 - 智能化监管平台实现对消费信贷全流程穿透式监测,违规放贷惩处力度同比提升200% [13] - 线下智能支付终端覆盖餐饮/零售业速度达年均120%,形成O2O信贷生态 [14] - 产业链协同模式使汽车/家电领域信贷投放增长40%,定向刺激耐用品消费 [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