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腾飞贷
icon
搜索文档
人民银行深圳市分行:截至9月银行间市场发行科创债超334亿元
中国经营报· 2025-10-25 11:25
存贷款总体情况 - 截至2025年9月末深圳市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14.36万亿元同比增长5.6%较年初增加7871.52亿元同比多增超5000亿元 [1] - 截至2025年9月末深圳市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9.94万亿元同比增长5.0%较年初增加4574.11亿元同比多增超2000亿元 [1] - 住户存款非金融企业存款住户贷款非金融企业及机关团体贷款均实现同比多增 [1] 科技创新与技术改造融资 - 截至2025年9月末2552家科技企业111个项目获得低成本融资资金支持498.6亿元 [1] - 121家企业通过腾飞贷获得66亿元中长期资金支持 [1] - 科技初创通已帮助4522家科技小微无贷户企业获得信用贷款68亿元 [1] - 种子贷20+8产业贷与科技担保专项计划相结合已助力超2000家企业获得融资48亿元 [1] 债券市场融资 - 截至2025年9月末12家非金融企业在银行间市场发行科创债19只金额合计334.5亿元 [2] 金融改革与创新 - 积极探索债权和股权融资协同衔接机制推动腾飞贷科技初创通等业务模式增量扩面 [1] - 支持金融机构开展种子贷20+8产业贷并与科技担保专项计划相结合 [1]
前三季度科技贷款余额同比增8.2%
搜狐财经· 2025-10-25 07:07
深圳金融总体运行情况 - 截至2025年9月末深圳市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14.36万亿元同比增长5.6%较年初增加7871.52亿元同比多增超5000亿元 [2] - 截至2025年9月末深圳市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9.94万亿元同比增长5.0%较年初增加4574.11亿元同比多增超2000亿元其中住户存款、非金融企业存款、住户贷款、非金融企业及机关团体贷款均实现同比多增 [2] - 2025年9月深圳市新发放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2.75%同比下降0.53个百分点 [2] 信贷投向与结构优化 - 贷款行业结构持续优化截至2025年9月末制造业贷款同比增长13.2%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贷款同比增长15.9% [2] - 科技贷款余额2.18万亿元同比增长8.2%普惠小微贷款余额1.97万亿元同比增长7.1%绿色、养老、数字贷款同比增速均高于同期各项贷款整体增速 [2] - 截至2025年9月末深圳个人非住房消费贷款同比增长6.0% [2] 科技金融与创新服务模式 - 科技、普惠贷款余额达到两个"2万亿"绿色、数字经济贷款余额达到两个"1万亿"的信贷格局持续巩固 [3] - 截至2025年9月末纳入政策支持清单内的2552家科技企业、111个项目获得低成本融资资金支持498.6亿元 [3] - "腾飞贷"业务模式已帮助121家企业获得66亿元中长期资金支持"科技初创通"已帮助4522家科技小微"无贷户"企业获得信用贷款68亿元 [3] - "种子贷"、"20+8产业贷"等模式结合科技担保专项计划已助力超2000家企业获得融资48亿元 [3] - 截至2025年9月末12家非金融企业在银行间市场发行科创债19只金额合计334.5亿元 [3] 跨境金融发展 - 自2024年2月实施高水平试点政策以来截至2025年9月末政策已覆盖超1800家企业业务规模超2100亿美元 [4] - 支持外综服企业代办跨境电商出口收汇截至2025年9月末累计服务24.6万家企业业务规模624.4亿美元 [5] - 支持银行凭交易电子信息办理跨境电商外汇业务截至2025年9月末累计服务商户1.4万家业务规模14.4亿美元业务量居全国前列 [5] - "跨境理财通"2.0优化措施实施后深圳银行新增个人投资者约3.1万名跨境收付金额合计507.4亿元占大湾区比重近五成业务规模较1.0时期增长超8倍 [5]
三季度信贷同比多增超2000亿元 深圳加码助力实体经济发展
贝壳财经· 2025-10-24 20:16
总体信贷概况 - 截至2025年9月末,深圳地区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为9.94万亿元,同比增长5.0%,较年初增加4574.11亿元,同比多增超2000亿元 [1] - 2025年9月,深圳市新发放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2.75%,同比下降0.53个百分点 [4] - 货币政策保持支持性立场,推动社会综合融资成本低位下行 [1] 重点领域信贷支持 - 制造业贷款同比增长13.2%,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贷款同比增长15.9% [2] - 科技贷款余额2.18万亿元,同比增长8.2%;普惠小微贷款余额1.97万亿元,同比增长7.1% [2] - 绿色、养老、数字贷款同比增速均高于同期各项贷款整体增速 [2] - 截至2025年9月末,2552家科技企业及111个项目通过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获得低成本融资498.6亿元 [2] 金融服务模式创新 - 深化股债联动金融服务模式,推动“腾飞贷”、“科技初创通”等业务模式增量扩面 [2] - 通过“信贷+征信”推动“个体通”、“深质贷”等创新模式,通过“信贷+担保”推进“跨越贷”试点 [3] - 指导银行优化服务,为外贸企业推出“微贸贷”、“跨境电商贷”等产品 [5] 消费与外贸金融支持 - 运用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政策,新发放相关领域贷款476.1亿元 [5] - 截至2025年9月末,3929家企业获得服务消费相关领域贷款476.06亿元 [5] - 2025年1-9月,多元支付方式助力境外旅客在深消费1.32亿笔、184.1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7%和32% [5] - 2025年1-8月,深圳外汇套保率达32.7%,较去年同期提升3.7个百分点 [6] 跨境金融与便利化 - 跨境贸易投资高水平试点政策已覆盖超1800家企业,业务规模超2100亿美元 [7] - “跨境理财通”2.0优化措施实施后,深圳银行新增个人投资者约3.1万名,跨境收付金额合计507.4亿元,占大湾区比重近五成,业务规模较1.0时期增长超8倍 [8] - 深圳货物贸易跨境人民币业务“量增面扩”,FT账户业务试点银行扩容落地 [7][8]
深圳金融三季报:2个“2万亿”+2个“1万亿”信贷格局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24 17:21
信贷总量与融资成本 - 截至2025年9月末,深圳市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14.36万亿元,同比增长5.6%,较年初增加7871.52亿元,同比多增超5000亿元 [2] - 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9.94万亿元,同比增长5.0%,较年初增加4574.11亿元,同比多增超2000亿元,住户及企业存贷款均实现同比多增 [2] - 2025年9月,深圳市新发放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2.75%,同比下降0.53个百分点,社会综合融资成本低位下行 [2] 重点领域信贷格局 - 信贷格局呈现科技贷款余额2.18万亿元和普惠小微贷款余额1.97万亿元两个“2万亿”,以及绿色贷款和数字经济贷款两个“1万亿” [3] - 科技贷款同比增长8.2%,普惠小微贷款同比增长7.1%,绿色、养老、数字贷款增速均高于各项贷款整体增速 [3] - 制造业贷款同比增长13.2%,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贷款同比增长15.9%,个人非住房消费贷款同比增长6.0% [3] 科技产业金融一体化 - 截至2025年9月末,2552家科技企业和111个项目通过科技创新再贷款等政策获得低成本融资498.6亿元 [3] - 121家企业通过“腾飞贷”获得66亿元中长期资金支持,4522家科技小微“无贷户”通过“科技初创通”获得信用贷款68亿元 [4] - 超2000家企业通过“种子贷”、“20+8产业贷”等结合担保计划获得融资48亿元,12家非金融企业发行科创债334.5亿元 [4] 跨境金融服务与便利化 - 自2024年2月实施高水平试点政策至2025年9月末,政策覆盖超1800家企业,业务规模超2100亿美元 [5] - 外综服企业累计服务24.6万家跨境电商企业,收汇业务规模624.4亿美元,银行凭电子信息服务1.4万家商户,业务规模14.4亿美元 [5] - 跨国公司跨境资金池试点服务55家跨国公司,惠及近2000家成员企业,新能源、智能制造等行业占比近九成 [5] 跨境金融平台创新与业务增长 - 2025年10月新型离岸国际贸易核验试点启动,三日内6家银行93个网点开通权限,为企业办理跨境收付263.15万美元,单据审核时间从1天缩短至1小时 [6] - 2025年1-9月,深圳FT账户交易金额达3610亿元,同比增长70.7% [6] - “跨境理财通”2.0优化措施实施后,深圳银行新增约3.1万名个人投资者,跨境收付金额507.4亿元,占大湾区近五成,业务规模较1.0时期增长超8倍 [6]
截至9月末跨境理财通2.0深圳揽金507亿,占湾区近五成
南方都市报· 2025-10-24 16:27
信贷总量与融资成本 - 截至2025年9月末,深圳市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9.94万亿元,同比增长5.0%,较年初增加4574.11亿元 [3] - 2025年9月,深圳市新发放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2.75%,同比下降0.53个百分点 [3] - 截至2025年9月末,深圳市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14.36万亿元,同比增长5.6%,较年初增加7871.52亿元 [3] 重点领域信贷支持 - 截至9月末,制造业贷款同比增长13.2%,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贷款同比增长15.9% [4] - 科技贷款余额2.18万亿元,同比增长8.2%;普惠小微贷款余额1.97万亿元,同比增长7.1% [4] - 绿色、养老、数字贷款同比增速均高于同期各项贷款整体增速,形成科技和普惠贷款余额两个“2万亿”、绿色和数字经济贷款余额两个“1万亿”的信贷格局 [4] 科技金融创新 - 截至2025年9月末,纳入政策支持清单内的2552家科技企业和111个项目获得低成本融资支持498.6亿元 [5] - “腾飞贷”业务模式已帮助121家企业获得66亿元中长期资金支持;“科技初创通”已帮助4522家科技小微“无贷户”企业获得信用贷款68亿元 [5] - “种子贷”“20+8产业贷”与科技担保专项计划结合,已助力超2000家企业融资48亿元;12家非金融企业在银行间市场发行19只科创债,合计金额334.5亿元 [5] 消费与普惠金融 - 深圳引导银行新发放服务消费与养老领域贷款476.1亿元,带动个人非住房消费贷款同比增长6.0% [6] - “个体通”“深质贷”模式累计帮助超11万户小微企业及个体工商户增信提额,获贷超47亿元;“跨越贷”试点已帮助35家“无贷户”企业获批1.12亿元贷款 [6] - “金融惠商户‘贷’动烟火气”专项活动已促成近3000户个体户融资对接成功,新增融资金额超18亿元 [6] 跨境金融与人民币国际化 - 2025年1-9月,深圳货物贸易跨境人民币收支合计8592亿元,同比增长1211亿元;办理更高水平贸易投资人民币结算便利化试点企业近1900家,收支金额2956亿元,同比增长25% [7] - FT账户试点银行由2家增至5家,1-9月交易金额3610亿元,同比增长70.7%;辖内商业银行发放跨境人民币境外贷款1516亿元,同比增长超1倍 [7] - “跨境理财通”2.0版本实施以来,深圳银行新增个人投资者约3.1万名,跨境收付金额507.4亿元,占大湾区比重近五成,业务规模较1.0时期增长超8倍 [7] 数字人民币试点 - 截至2025年9月末,深圳数字人民币钱包累计开立近3000万个,累计商户(门店数)超过200万个,累计流通业务金额近1800亿元 [8] - 运营机构实现场景创新,包括首笔数字人民币车险实名支付、建筑业劳务人员数字人民币发薪、以及发放数字人民币普惠贷款超2000万元 [8] - 预付式经营管理签约商家近5000家,服务客户数超250万人次,管理资金近47亿元;多边央行数字货币桥项目累计业务金额超100亿元 [8]
深圳前三季度科技贷款余额同比增长8.2% “跨境理财通”2.0收付金额占大湾区近五成
搜狐财经· 2025-10-24 11:44
金融总量与信贷结构 - 截至2025年9月末,深圳市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14.36万亿元,同比增长5.6%,较年初增加7871.52亿元,同比多增超5000亿元 [1] - 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9.94万亿元,同比增长5.0%,较年初增加4574.11亿元,同比多增超2000亿元,住户存款、非金融企业存款、住户贷款、非金融企业及机关团体贷款均实现同比多增 [1] - 2025年9月深圳市新发放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2.75%,同比下降0.53个百分点 [1] - 贷款行业结构持续优化,制造业贷款同比增长13.2%,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贷款同比增长15.9% [1] 重点领域信贷投放 - 科技贷款余额2.18万亿元,同比增长8.2%;普惠小微贷款余额1.97万亿元,同比增长7.1% [1] - 绿色、养老、数字贷款同比增速均高于同期各项贷款整体增速 [1] - 金融支持消费方面,截至9月末深圳个人非住房消费贷款同比增长6.0% [1] - 科技、普惠贷款余额达到两个"2万亿",绿色、数字经济贷款余额达到两个"1万亿"的信贷格局持续巩固 [2] 科技创新金融支持 - 截至2025年9月末,纳入政策支持清单内2552家科技企业、111个项目获得低成本融资资金支持498.6亿元 [2] - "腾飞贷"业务已帮助121家企业获得66亿元中长期资金支持 [2] - "科技初创通"已帮助4522家科技小微"无贷户"企业获得信用贷款68亿元 [2] - 支持金融机构开展"种子贷"、"20+8产业贷"并与科技担保专项计划相结合,已助力超2000家企业获得融资48亿元 [2] - 截至9月末,12家非金融企业在银行间市场发行科创债19只,金额合计334.5亿元 [2] 消费外贸与民营经济金融支持 - 运用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政策激励银行新发放相关领域贷款476.1亿元 [3] - "微贸贷"、"跨境电商贷"等产品满足外贸中小微企业新增融资需求 [3] - "信贷+征信"推动"个体通"、"深质贷"等创新模式累计帮助超11万户小微企业及个体工商户增信、提额,获得贷款超47亿元 [3] - "信贷+担保"推进"跨越贷"试点,已有35家企业获批贷款1.12亿元 [3] - "金融惠商户'贷'动烟火气"专项服务活动期间融资对接成功个体户近3000户,新增融资金额超18亿元 [3] 数字金融与跨境金融 - 深圳地区累计开立数字人民币钱包近3000万个,预付式消费领域签约商家近5000家、管理预付资金约47亿元 [4] - 多边央行数字货币桥累计开展业务金额超百亿元 [4] - 全国中小微企业资金流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已有19家银行机构接入,累计有效资金流授权超过1万个,查询量达8万笔,通过平台发放贷款总额达250亿元 [4] - 跨境贸易投资便利化高水平试点政策已覆盖超1800家企业,业务规模超2100亿美元 [5] - 外综服企业代办跨境电商出口收汇累计服务24.6万家企业,业务规模624.4亿美元 [6] 跨境投融资与便利化 - 跨国公司跨境资金池试点服务55家跨国公司,惠及境内外成员企业近2000家,新能源、智能制造、通讯设备等行业企业占比近九成 [6] - 跨境金融服务平台新型离岸国际贸易场景试点三日内,为6家银行93个网点开通权限,为3家企业办理收汇111.72万美元,付汇151.43万美元,企业单据审核时间从1天缩短为1小时 [7] - 深圳FT账户试点银行由2家增加至5家,2025年1-9月交易金额3610亿元,同比增长70.7% [7] - "跨境理财通"2.0优化措施实施后,深圳银行新增个人投资者约3.1万名,跨境收付金额合计507.4亿元,占大湾区比重近五成,业务规模较1.0时期增长超8倍 [7]
以金融 “活水” 润泽科技创新
环球网· 2025-10-10 16:55
邮储银行科技金融战略定位与成果 - 邮储银行定位为"科技金融生力军",构建"专、精、特、新"四措并举的综合服务策略 [1] - 截至2025年6月末,服务科技型企业超10万户,科技贷款余额突破9300亿元,本年净增超900亿元 [1] - 积极响应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关于做好科技金融等"五篇大文章"的指示 [1] 信贷模式创新与评价体系 - 突破传统"看过去、看同业、看担保"的信贷逻辑,转向"看订单、看周转、看合作" [1] - 创新研发"看未来"分析技术,基于研发投入、专利、成长性等要素构建企业创新与成长能力的量化评价模型 [2] - 邮储银行安徽省分行转变授信逻辑,从"看过去、看财报、看抵押担保"转变为"看未来、看核心技术和团队" [2] 分行层面实践与成效 - 邮储银行安徽省分行针对科技型企业特征,制定专享授信产品、专职审查审批等制度规范,完善"敢贷、愿贷、能贷"长效机制 [2] - 截至2024年底,邮储银行安徽省分行全年新增科技型企业贷款107.51亿元,增速达51% [2] - 安徽双骏智能科技研发成本占营收5%至6%,邮储银行通过弱担保方式解决其流动资金需求 [2] 全生命周期服务与生态构建 - 邮储银行以"全生命周期陪伴"理念服务科技型小微企业,响应国家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 [3] - 通过"千企万户大走访"等活动精准捕捉企业融资需求,并开辟绿色通道提供服务 [4] - 打造以"科创贷"、"科创e贷"等产品为核心,覆盖广、全周期、多互动、数据驱动的专属服务体系 [5] 企业案例与转型成效 - 深圳市欣冠精密技术有限公司在邮储银行"腾飞贷"支持下实现从"制造"到"创造"的跃升,解决了缺乏传统抵押物导致的授信额度不足问题 [1] - 厦门某新型生态环保建材企业在邮储银行持续信贷支持下,从面临"研发缺钱、量产缺资"成长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并入选地方技术创新基金"白名单" [3] - 邮储银行通过专项贷款定价和利息补贴等措施,大幅降低企业融资成本 [4]
超2万亿科技贷款+万亿创投基金,深圳金融如何力挺科技企业?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30 11:32
深圳科技金融生态系统概况 - 深圳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分别占全国总量的7%和5% [1] - 深圳通过“股贷债保汇”联动体系为不同生命周期的科技企业提供金融支持 [1] 对初创期科技企业的金融支持 - 深圳科技贷款余额达2.17万亿元,创投基金存续规模超1.4万亿元,约占全国10% [1] - 成立千亿元级市引导基金公司,出资1500多亿元,并设立百亿元级天使母基金和20亿元科技创新种子基金,累计撬动资本近5000亿元 [2] - 通过地方征信平台构建企业信用评估模型,已为2215家企业授信放款20.3亿元 [2] - 试行“园区贷”模式,为企业授信110.9亿元、放贷52.8亿元 [2] 跨境融资与创新试点 - 开展“科汇通”试点,优化科研资金跨境调拨管理 [3] - 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试点累计引入境外资本超77亿美元,3家试点企业获批9亿美元额度 [3] - 高新技术企业跨境融资便利化试点允许企业在1000万美元额度内自主借用外债,31家企业已跨境融资超2亿美元 [3] 对成长期科技企业的融资创新 - 推出“腾飞贷”,110家企业签约贷款46亿元,引入收益共享机制 [4] - “科创贷”为超1万家企业发放银行贷款102.9亿元,节省担保费用超2300万元 [4] - 科技成果与知识产权交易中心累计促成交易33.2亿元,知识产权证券化产品规模达219.1亿元,惠及1400多家企业 [4] 债权与股权融资协同 - 10家科技型企业和股权投资机构在银行间市场发行科技创新债券,规模合计332.5亿元 [5] - 深化创业板注册制改革,2024年新增境内外上市公司22家、募资约200亿元 [6] - 2024年落地并购重组项目34单、交易额102.5亿元 [6] 成熟期企业的金融服务优化 - 开展跨国公司资金池试点,55家试点企业累计业务规模超3500亿美元,为企业节支超1亿元 [6] - 打造“星耀鹏城”企业上市一站式平台和前海股权交易中心“专精特新”专板 [6] 政策与制度保障 - 出台《深圳经济特区科技创新条例》,设立“科技金融”专章,认定科技金融机构45家 [7] - 打造“深圳创投日”等平台,吸引超5500家次创投机构参与路演 [7] - 近5年支持项目2600多个、贴息4.55亿元,撬动100多亿元银行资金 [7] - 设立50亿元中小微企业银行贷款风险补偿资金池,补偿比例可达50% [7] - 2024年全市科技保险额达9100余亿元 [7] 研发创新激励机制 - 2023年以来每年安排134亿元预算资金支持科技创新 [8] - 发行“训力券”最高抵扣比例达50%,2024年兑现超3300万元 [8]
以金融笔墨续写春天故事 恒丰银行绘就湾区新图景
齐鲁晚报· 2025-09-18 14:50
文章核心观点 - 恒丰银行深圳分行作为该行融入粤港澳大湾区的战略支点,通过构建特色金融服务体系,为深圳的高质量发展和产业升级提供金融支持 [1][12] 科技金融 - 聚焦人形机器人、高端芯片等前沿领域,组建专业团队,通过高频次产业链走访精准匹配企业需求 [4] - 针对某物联网智能终端企业的子公司,高效完成2亿元人民币审批投放,支持其人形机器人核心关节控制技术研发 [4] - 为“专精特新”企业提供多元化金融工具,包括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和特色“腾飞贷” [5] - 助力光明科发集团发行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科创债,创下全国同评级、同期限科创债发行利率新低 [5] - 通过高频次调研走访,为科技企业定制“信贷+结算+投融资咨询”一体化方案 [5] 跨境金融 - 充分发挥地理区位与政策优势,打造本外币、境内外、离在岸、线上线下一体化的跨境金融服务体系 [6] - 累计办理跨境结算量超过15亿元人民币 [6] - 成功落地首笔“取消外商直接投资人民币资本金专用存款账户”试点业务,金额2400万元人民币,简化了外资企业跨境资金结算流程 [7] - 为一家中国香港芯片代理商定制服务方案,落地首笔境外主体国际信用证业务,金额1348万美元 [7] - 通过业务创新使外商投资企业资本金入账时效提升超过50% [6] 普惠金融与民生服务 - 针对港人北上消费的小额兑换需求,推出“零钱包”特色服务,精准解决口岸商户的零钞供给痛点 [8][10] - 升级数字人民币硬钱包,支持关机状态“碰一碰”支付,并引入10项常用银联生活场景 [10] - 深入落实国家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建立分支行两级工作专班,持续开展“千企万户大走访”活动 [11] - 成为深圳市南山区支持科技企业千亿融资计划的首批合作准入机构 [11]
广发银行以金融之力为特区发展注入澎湃动能
证券日报之声· 2025-09-13 17:42
核心观点 - 广发银行深圳分行通过创新驱动、服务实体、普惠民生三大举措支持深圳经济特区发展[1] - 公司聚焦基建与产业升级、普惠金融及科创企业服务三大领域[2][3][4] - 截至8月末普惠小微企业贷款余额超400亿元,服务客户超1.21万户[3] 产业金融服务 - 与当地10家世界500强企业及近40家中国500强企业建立深度合作关系[2] - 为深圳能源东部电厂二期提供20亿元碳减排项目贷款,支持年发电量44.38亿千瓦时的绿色能源项目[2] - 为人工智能产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投放5亿元固定资产贷款,提供10000P算力支撑[2] 普惠金融服务 - 打造"线上+线下"一体化普惠金融服务模式,为供应链、产业园等场景配套标准化授信方案[3] - 通过"南山科技金融在线平台"为激光技术公司一天内批复500万元"科技E贷"授信[3] - 为专精特新软件开发企业批复486万元"惠信通(专精特新E贷)"授信[3] 科创企业支持 - 采用"货币政策工具+特色产品+保银协同"组合拳为200余家科创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支持[4] - 通过定制国际结算等综合方案助力骨传导耳机研发公司成长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4] - 为存储芯片公司量身打造"腾飞贷",将授信额度从5000万元提升至1亿元[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