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交通强国
icon
搜索文档
多个全球第一 “十四五”交通运输成绩单出炉
北京商报· 2025-07-22 00:19
交通运输建设成就 - 建成全球最大的高速铁路网、高速公路网和邮政快递网,高铁营业里程达4.8万公里占世界高铁总里程70%以上,覆盖全国97%的50万以上人口城市 [4] - 高速公路里程达19.1万公里覆盖99%的20万以上人口城市,国家高等级航道达标70.4%,港口规模能力多年保持世界第一 [4] -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约1.1万公里居世界首位,城市公交运营线路总长度175万公里 [4] - "6轴7廊8通道"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主骨架基本贯通,连接全国超过80%县级行政区,服务全国90%左右经济和人口总量 [4] - "十四五"规划中17项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指标已有6项提前完成,其余11项将于年底前全部完成 [3] 出行服务数据 - 2024年动车组旅客发送量32.72亿人次占铁路旅客发送量75.9%,民航日均服务200万人次以上 [7] - 日均约1.3亿人次选择自驾出行占跨区域人员流动量七成以上,90%县级行政中心实现30分钟上高速 [6][7] - 城市内通勤日均1亿人次乘坐轨道交通,1亿人次乘坐公交,1亿人次使用出租车和网约车 [7] - 全国80多个枢纽城市2000多条线路实现空铁联运,枢纽机场轨道接入率达81% [7] - 高速公路新能源车日均通行占比提高到20%,服务区充电桩覆盖率达98.4% [7] 航空与快递发展 - 中国快递业务量连续11年世界第一,日均揽收超5亿件,2024年快递业务量达1750亿件较2020年增长20%年均 [9] - 邮政业业务收入从2020年1.1万亿元增长至2024年1.7万亿元年均增长11.3% [9] - 航空人口达4.7亿全球最多,2024年民航旅客运输量超7亿人次预计今年超7.7亿人次 [8] - 快递最高日揽收量达7.29亿件,支撑2024年网上零售额超13万亿元 [9][10] - 铁路货运"十四五"期间将超250亿吨较"十三五"增加50亿吨,高铁快运实现常态化运行 [10] 智能化与物流升级 - AI大模型助力快递企业全链路智能化升级,"无人"技术在仓储运输派送环节广泛应用 [9] - 航空快递运能增强,铁路运快递常态化,无人机低空物流网络建设持续加强 [10] - 全国推动冷链转运中心建设,累计打造1600多个服务产业重点项目 [10] - 快递服务时效性、服务质量、性价比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9]
中国交通新格局:十五万亿焕新途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21 21:31
交通建设成就 - "十四五"前四年交通固定资产投资达15.2万亿元,同比增长23.3% [1][4] - 17项交通指标中6项已提前完成,包括高速公路建成里程、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等 [1] - "6轴7廊8通道"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主骨架建成率超90%,连接全国超80%县级行政区 [2] 铁路与公路发展 - 铁路营业里程达16.2万公里,较"十三五"末增加1.6万公里,高铁占比70%以上 [2] - 高铁营业里程4.8万公里,占全球高铁总里程70%以上,"八纵八横"主骨架成型 [2] - 公路总里程549万公里,高速公路达19.1万公里,覆盖99%的20万以上人口城市 [2] 农村与边境交通 - 农村公路总里程464万公里,实现所有乡镇和建制村通硬化路 [2] - 建制村基本实现村村通客车,超半数通公交 [2] - 沿边开放旅游大通道建设促进交通与旅游融合 [2] 航运与航空进展 - 高等级航道通航里程1.76万公里,增加1600公里 [3] - 港口万吨级以上泊位2971个,增加379个 [3] - 颁证民航运输机场263个,增加22个 [3] 城市与区域交通 - 日均1亿人次乘轨道交通通勤,80多枢纽城市实现空铁联运 [5] - 京津冀市市通高铁,长三角每日开行动车组2400列,粤港澳大湾区高铁里程超3000公里 [5] - 成渝双城高铁每9分钟一班,日均跨城流动超百万人次 [5] 高铁与物流效率 - 2024年动车组旅客发送量32.72亿人次,占铁路旅客75.9% [6] - 京沪高铁、武广高铁单线发送量均突破2亿人次 [6] - 全社会物流成本节约超4000亿元,交通运输成本降低约2800亿元 [7] 国际合作与全球化 - 中欧班列通达欧洲229个城市、亚洲100多个城市 [8] - 航空货邮运输量898.2万吨,较2020年增长32.8% [8] - 快递业务量达1750.8亿件,五年年均增长超20% [8] 未来发展方向 - 智慧交通将成为"十五五"重点推进领域 [9] - 中吉乌铁路启动建设,新能源汽车等"新三样"通过中欧班列出口 [9] - 中老铁路发送货物1390万吨,品类超3000种 [9]
加快建设交通强国实现良好开局
交通运输建设成就 - "6轴7廊8通道"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主骨架建成率超过90% [2] - 铁路营业里程达16.2万公里(较"十三五"末增加1.6万公里),高铁增加1万公里 [3] - 公路总里程达549万公里(增加29万公里),高速公路增加3万公里 [3] - 高等级航道通航里程1.76万公里(增加1600公里),港口万吨级泊位2971个(增加379个) [3] - 颁证民航运输机场263个(增加22个) [3] 国际交通互联互通 - 中老铁路、中俄黑河公路桥、秘鲁钱凯港等重大项目投运,中吉乌铁路启动建设 [3] - 中欧班列累计开行超11万列,西部陆海新通道海铁联运班列年度开行近万列 [3] - 中欧跨里海直达快运开通 [3] 运输服务效率提升 - 日均跨区域出行1.8亿人次、货运1.6亿吨、快递揽收4.78亿件 [4] -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1.1万公里(全球首位),公交线路总长175万公里(较"十三五"末增48.5%和18.3%) [4] - 铁路/水路货物周转量分别增17.5%和33.6%,港口集装箱铁水联运量年均增速15% [4] - 2023年全社会物流成本节约超4000亿元(交通运输成本降2800亿元) [4] 技术装备创新 - 深中通道、平陆运河、小洋山北集装箱码头等工程突破多项世界纪录 [5] - CR450动车组发布,国产大型邮轮运营,C919客机常态化商业飞行 [5] - 超4000公里公路完成智能化改造,电子航道图发布9950公里 [5] - 自动驾驶、智能航运、智慧物流快速发展,无人机/车/船加速应用 [5] 农村交通建设 - 农村公路总投资超4.9万亿元,养护投入超1.2万亿元 [5] - 农村公路总里程464万公里,实现乡镇和建制村100%通硬化路 [5][6] - "四好农村路"推动乡村产业、旅游、资源开发,促进农民增收 [6] 未来发展规划 - 锚定交通强国目标,推进"十四五"收官和"十五五"规划编制 [6] - 加快交通运输一体化融合、安全化提升、智慧化升级、绿色化转型 [6]
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十四五”交通运输领域成绩单发布 “人享其行、物畅其流”美好愿景加快实现
新华社· 2025-07-21 20:14
交通运输设施网络完善 - 铁路营业里程达16.2万公里,比"十三五"末增加1.6万公里 [1] - 公路总里程达549万公里,增加29万公里 [1] - 高等级航道通航里程达1.76万公里,增加1600公里 [1] - 港口万吨级以上泊位2971个,增加379个 [1] - 颁证民航运输机场达263个,增加22个 [1] 区域交通网络建设 - 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地区建成全国领先的综合立体交通网络 [1] - 西部地区交通"留白"加快填补,东北地区交通网络效能提升 [1] - 中部地区大通道大枢纽加快建设,东部地区交通承载力增强 [1] - 农村和边境地区交通通达深度明显提升 [1] 运输服务数据 - 平均每天跨区域出行1.8亿人次,运送1.6亿吨货物,揽收4.78亿件快递 [2] -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约1.1万公里,比"十三五"末增加48.5% [2] - 城市公交运营线路总长度达175万公里,增加18.3% [2] - 铁路、水路货物周转量分别比"十三五"末增加17.5%和33.6% [2] - 港口集装箱铁水联运量年均增速约15% [2] 技术装备与工程成果 - 深中通道创造多项世界纪录,平陆运河、小洋山北集装箱码头等重大工程涌现 [2] - CR450动车组发布,首艘国产大型邮轮运营,C919大型客机常态化商业运营 [2] - 自动化码头建设规模、作业效率、技术水平居世界前列 [2] - 自动驾驶、智能航运、智慧物流蓬勃发展 [2] 开放合作与国际项目 - 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深入推进,海南自由贸易港航空航运政策创新突破 [3] - 中老铁路、中俄黑河公路桥、秘鲁钱凯港等重大项目建成投运 [3] - 中吉乌铁路启动建设 [3] - 中欧班列累计开行超过11万列,西部陆海新通道海铁联运班列年度开行近万列 [3] - 中欧跨里海直达快运正式开通 [3] 未来发展规划 - 锚定加快建设交通强国战略目标 [3] - 全力做好"十四五"规划收官和"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 [3] - 加快推进交通运输一体化融合、安全化提升、智慧化升级、绿色化转型 [3]
全球最大高速铁路网、高速公路网和邮政快递网建成……“十四五”交通建设成绩单出炉
证券时报网· 2025-07-21 18:46
交通基础设施发展 - 铁路营业里程达16.2万公里 较"十三五"末增加1.6万公里[1] - 高铁营业里程4.8万公里 占世界高铁总里程70%以上 覆盖全国97%的50万以上人口城市[2] -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约1.1万公里居世界首位 较"十三五"末增长48.5%[1] - 高速公路网络全球最大 33条国家高速公路主线基本贯通[2] - 港口规模能力多年保持世界第一 航空服务覆盖全国92.6%地级行政单元[2] 运输网络体系构建 - "6轴7廊8通道"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主骨架基本贯通 连接超80%县级行政区 服务90%经济人口总量[2] - "八纵八横"高铁网建成投产81.5%[2] - 综合交通枢纽系统持续完善 80%新建客运枢纽平均换乘距离不超过200米[2] - 国内快递服务时效性、服务质量、性价比处于世界领先水平[7] 客货运输量增长 - 2024年动车组发送旅客32.72亿人次 占铁路旅客发送量75.9% 京沪高铁和武广高铁发送量均超2亿人次[4] - 民航日均服务200万人次以上 40个机场年旅客吞吐量超1000万人次 其中5个超5000万人次[4] - 全国铁路"十四五"期间运输货物将超250亿吨 较"十三五"增加50亿吨[6] - 国际货邮运输量203.7万吨 同比增长23.4%[6] 运输结构调整成效 - 铁路货物周转量较"十三五"末增加17.5% 水路增加33.6%[6] - 港口集装箱铁水联运量年均增速约15%[6] - 高铁快运实现常态化运行 昆明鲜花和敦煌鲜果可一天内运达全国主要城市[6] 出行方式变革 - 日均约1.3亿人次选择自驾出行 占跨区域人员流动量七成以上[4] - 90%县级行政中心实现30分钟上高速[4] - 城市内每日约1亿人次乘轨道交通 1亿人次乘公交 1亿人次乘出租车和网约车[4] - 1.3万个公交站台完成适老化改造 5000余座地铁车站实现无障碍进出[5] 国际联通拓展 - 中欧班列通达欧洲229个城市和亚洲100多个城市[8] - "空中丝绸之路"通航境外83个国家213个城市[8] - 海运连接度连续19年保持世界第一[8] - 中老铁路开通后运输跨境货物超1300万吨[9] - 秘鲁钱凯港使南美至亚洲海运时间缩短10天[9]
“十四五”交通成绩单出炉 三个维度跑出“加速度”
中国新闻网· 2025-07-21 16:47
交通运输体系建设成就 - "6轴7廊8通道"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主骨架建成率超过90%,基本贯通并连接全国超80%县级行政区,服务全国90%经济与人口总量 [1][2] - 截至2024年底铁路营业里程达16.2万公里,公路总里程549万公里,高等级航道1.76万公里,万吨级港口泊位2971个,民航运输机场263个 [2] - 城市交通枢纽升级显著:80多枢纽城市实现空铁联运,枢纽机场轨道接入率81%,北京西站等客运枢纽实现铁路与地铁安检互认 [2] 城乡交通网络覆盖 - 建制村基本实现村村通客车,超半数通公交,乡村"最后一公里"通达性提升 [3] - 全国日均跨区域出行达1.8亿人次,其中动车组旅客发送量占比75.9%(32.72亿人次),京沪高铁、武广高铁年发送量均超2亿人次 [5] - 城市通勤日均3亿人次:1亿人次乘轨道交通,1亿人次乘公交,1亿人次使用出租车/网约车 [5] 出行服务优化 - 线上售票、电子支付、刷脸出行广泛应用,服务区充电桩覆盖率达98.4%,1.3万公交站台完成适老化改造,5000余座地铁站实现无障碍通行 [6] - 国际运输网络拓展:中欧班列通达欧洲229城、亚洲100多城,"空中丝绸之路"覆盖83国213城,中国海运连接度连续19年全球第一 [7][9] 国际交通合作 - 累计签署270多份双多边交通合作协议,涵盖铁路、海运、航空等领域 [9] - 标志性项目包括中老铁路(跨境货运超1300万吨)、秘鲁钱凯港(缩短南美至亚洲海运10天)、雅万高铁、瓜达尔新国际机场等 [7]
日均1.8亿人次跨区域出行、揽收4.78亿件快递交通运输部:运输服务更高效的同时,去年全社会物流成本节约超4000亿元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21 14:36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 "十四五"期间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主骨架建成率超过90%,"6轴7廊8通道"体系取得突破性进展[1] - 截至2024年底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达16.2万公里(较"十三五"末+1.6万公里),其中高铁增加1万公里[1] - 公路总里程达549万公里(+29万公里),高速公路增加3万公里,高等级航道通航里程达1.76万公里(+1600公里)[1] - 港口万吨级泊位达2971个(+379个),民航运输机场263个(+22个),前4年交通固定资产投资15.2万亿元(+23.3%)[1] 运输服务效能 - 日均跨区域出行1.8亿人次,货运量1.6亿吨,快递揽收4.78亿件[2] -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1.1万公里(全球第一),公交线路总长175万公里(较"十三五"末分别+48.5%、+18.3%)[2] - 2024年全社会物流成本节约超4000亿元,其中交通运输成本降低约2800亿元[3] 多元化出行体系 - 高铁动车组旅客发送量32.72亿人次(占铁路总量75.9%),京沪/武广高铁单线发送量均超2亿人次[4] - 民航日均服务200万人次,千万级吞吐量机场达40个(含5个五千万级机场)[4] - 日均自驾出行1.3亿人次(占跨区域流动量70%+),90%县级行政中心实现30分钟上高速[4] - 城市内日均轨道交通/公交/网约车各承载1亿人次,空铁联运覆盖80多城2000多条线路[5] 智慧与便民服务 - 枢纽机场轨道接入率81%,北京西站等实现铁路与地铁安检互认,建制村基本实现村村通客车[5] - 开通定制客运线路9000+条,完成1.3万公交站台适老化改造,5000+地铁站无障碍改造[5] - 高速公路充电桩覆盖率98.4%(累计建成6.2万个车位),新能源车占比提升至20%[6][7] - 节假日单日保障通行量7000万车次(达日常2倍),实施"一区一策""一段一策"疏堵措施[7] 邮政快递业发展 - 行业收入从2020年1.1万亿元增至2024年1.7万亿元(年均+11.3%),快递量从830亿件增至1750亿件(年均+20%)[8] - 最高日揽收量达7.29亿件,8家上市公司中2家入围全球500强[8][9] - 航空/铁路运能提升,无人机低空物流网络加强,冷链运输快速发展[9] - 累计打造1600+服务产业项目,2024年支撑网上零售额超13万亿元[9]
交通运输部:我国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实现突破性进展
第一财经· 2025-07-21 11:44
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进展 - "6轴7廊8通道"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主骨架建成率超过90% [1] - "十四五"规划17项指标中6项已提前完成(高速公路建成里程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 沿海港口铁路进港率 建制村快递通达率 北斗应用率 新能源公交占比) [1] - 剩余11项指标(高铁营业里程 枢纽机场轨道接入率等)预计2024年底全部完成 [1] 交通基础设施规模扩张 - 铁路营业里程达16.2万公里(较"十三五"末增1.6万公里) 其中高铁增1万公里 [2] - 公路总里程549万公里(增29万公里) 高速公路增3万公里 [2] - 高等级航道1.76万公里(增1600公里) 万吨级泊位2971个(增379个) [2] - 民航运输机场263个(增22个) "十四五"前4年交通固投15.2万亿元(同比+23.3%) [2] 运输服务能力提升 - 日均跨区域出行1.8亿人次 货运量1.6亿吨 快递4.78亿件 [3] -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1.1万公里(全球第一) 公交线路175万公里(较"十三五"末+48.5% +18.3%) [3] - 铁路/水路货物周转量较"十三五"末分别+17.5% +33.6% 港口铁水联运年均增速15% [3] - 2024年物流成本节约4000亿元(其中交通成本降2800亿元) [3] 重大工程与技术突破 - 深中通道 平陆运河 小洋山北码头等工程创新 [4] - CR450动车组发布 国产大型邮轮运营 C919客机常态化 [4] - 4000公里公路智能化改造 电子航道图9950公里 [4] - 自动驾驶 智能航运 智慧物流快速发展 [4] 国际交通网络建设 - 中老铁路 中俄黑河桥 秘鲁钱凯港建成 [4] - 中吉乌铁路启动 中欧班列累计11万列 [4] - 西部陆海新通道班列年开行近万列 [4] 交通网络覆盖情况 - "八纵八横"高铁网完成81.5% 高铁4.8万公里(占全球70%) 覆盖97%的50万+人口城市 [5] - 国家高速主线基本贯通 高速里程19.1万公里 覆盖99%的20万+人口城市 [5] - 高等级航道达标70.4% 航空覆盖92.6%地级单元 邮政网点50万+ [5] - 80%新建客运枢纽换乘距离≤200米 多式联运1小时换装率>85% [5] 未来发展重点 - 继续谋划重大工程 贯通综合运输大通道 [6] - 推动存量设施更新提质增效 [6]
跨市交通畅通区域发展血脉
经济日报· 2025-07-21 06:15
跨市地铁发展现状 - 深圳东莞正在推进两条跨市地铁对接 深圳或将告别没有跨市地铁的历史 [1] - 截至2024年底全国共有54个城市开通城市轨道交通 运营里程达1 09万公里 [1] - 广州佛山线15年前开通 2024年日均出行量达189 6万人次 跨城通勤人口达37 5万人 [1] - 西安地铁1号线三期开通后 西安咸阳双城生活人数大幅增加 [1] - 苏州地铁11号线与上海地铁11号线衔接后 累计客流超7595万人次 [1] 跨市交通的经济社会效益 - 促进经济要素高效流动 深化产业协同 带动人才技术资本原材料流动 [2] - 构建完备产业链 降低物流成本 提升供应链效率 [2] - 优化人口分布 扩大通勤范围 缓解经济压力和时间焦虑 [2] - 带动周边公共服务配套升级 激发城市群发展活力 [2] - 刺激旅游消费市场扩容 整合文旅资源 延伸消费场景 [2] 未来发展规划 - 《交通强国建设纲要》提出2035年基本建成交通强国 [2] - 形成"全国123出行交通圈":都市区1小时通勤 城市群2小时通达 全国主要城市3小时覆盖 [2] - 加强干线铁路 城际铁路 市域铁路 城市轨道交通"四网融合" [3] - 嘉兴市域铁路项目将加强嘉兴与上海苏州的轨道交通联系 [3] - 推行安检互认 月票年票等机制 降低跨城通勤管理成本 [3] - 提供定制公交 定制快巴等多样化出行选择 [3] - 建立城市间应急信息共享机制 提高信息传递和应急响应效率 [3]
宁波港20250425
2025-07-16 14:13
纪要涉及的公司 宁波港,作为浙江省沿海港口的运营主体,负责宁波舟山港、温州港、嘉兴港、泰州港以及伊乌鲁港的港口运营管理 [1]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公司核心竞争力 - **政策优势**:在“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交通强国、海洋强国等国家战略引领下,浙江共同富裕示范区、浙江自贸试验区、宁波舟山国家大宗商品储备基地等为公司拓宽中长期发展空间 [1] - **区域优势**:向内连接全国沿海港口,覆盖最具活力的长三角经济圈,面朝太平洋主航道,是中国沿海向各大洲港口运输的理想集散地;处于宁波舟山区域,自然条件优异,深水岸线资源丰富,是世界少有的深水良港 [2] - **港口功能与服务**:是全国最大的码头运输商之一,具备各主要货种全球最大船型的靠泊能力,拥有完备综合货物处理体系和配套设施,货物吞吐量和集装箱吞吐量持续保持全球港口前列,码头服务效率全球领先 [2] - **创新与智慧化**:“2+1”智慧码头实现自动化规模新突破,梅山码头实现无人化作业,堆场拓展及混线适配;依托区域和水陆综合运输条件,打造“一带一路”与长江经济带最佳结合点,发展多式联运和全程物流,港口服务能力提升,腹地向中西部延伸 [3] - **企业文化与管理团队**:以“服务创造价值,奋斗成就梦想”为核心价值观,秉持优秀企业精神,拥有先进服务理念和高效运营模式;经验丰富成熟且强有力的经营管理团队为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4] 2024年公司业绩情况 - **营收与利润**:实现营业收入287.02亿元,同比增长10.4%;规模净利润48.98亿元,同比增长4.91%;扣非后规模净利润39.15亿元,同比增长4.94%;总资产1129亿元 [4] - **营收构成**:集装箱相关业务占比34.78%,综合物流及其他业务占比34.05%,其他货物装卸相关业务占比10.62% [4] - **分红计划**:将2024年可分配利润35.05亿元的60%按持股比例向全体股东分配,预计每十股拟派发现金红利1.08元(含税),共需支付股利约21亿元;自2010年上市以来每年现金分红,累计分红总额183亿元 [5] 2024年公司经营亮点 - **港口生产**:货物吞吐量完成11.35亿吨,同比增长3.4%;集装箱吞吐量完成4764.2万标准箱,同比增长10.4%;南北两地港口协同发力,温州港、台州港、嘉兴港相关指标有不同程度增长;浙江西岸码头平均航线综合载舶效率提升8.1%,平均等舶时间下降6.7%;梅山港区集装箱吞吐量首次突破一千万标准箱,与穿山港区形成千万箱量泊位群;鼠浪湖矿石码头实现双四十万吨世界最大矿船同靠作业 [5][6] - **债务与融资**:优化债务结构,降低融资成本,加大资金归集力度;数电票商务平台发票量突破56万家,外部客户超800家 [7] - **投资管理**:完成加速港口股权合作等项目,境外投资在东南亚、中东等进一步扩大,增强物流辐射能力 [7] - **公司治理**:治理体系建设深入推进,合规管理体系进一步健全,推进“A+H”规范运作,提高信息披露透明度;连续两年获商交所信息披露工作A类企业称号,获新制生产力50强等多项荣誉 [7] - **工程与建设**:工程建设成果斐然,智慧建设加速升级,绿色港口建设成效明显 [7] - **安全与环保**:强化“三零”理念,网络化管理落地,妥善处置安全事故,安全生产总体平稳;环保管理持续升级,完善制度体系,闭环处理信访举报,环保工作取得新进展,经营风险明显遏制 [8] 2024年公司ESG工作情况 - **制度建设**:通过ESG委员会工作规则、ESG管理制度等系列文件强化统筹,召开专题会提升全员ESG意识,将ESG理念融入公司治理、运营和发展战略;参照准则和要求,结合行业特点和自身实际,编制发布ESG管理手册和第二份ESG报告 [9] - **实际履职亮点** - **治理举措**: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开展专题纪律党课和警示教育活动;合规建设全面升级,通过ISO37301合规管理体系认证的单位数量达2/2,实现并表范围内企业合规管理体系100%覆盖;开展廉洁自律教育和培训,反腐败培训覆盖4.3万人次 [10] - **环保行动**:构建标准化环保管理体系,达标完成“3+6”管控目标,环保投资超5.2亿元,主营业务综合能源单耗2.9吨标煤/万元,同比下降0.3%;开展生态补偿渔苗放流活动,保护生态环境与生物多样性;为煤炭矿石散货作业配备环保设备 [10][11] - **社会责任**:服务国家战略,开展公益活动,全年公益服务小时数达2.4万小时;推进新质生产力培育和智慧港口体系建设,开展安全演习和培训,达成年度安全管控目标;关怀员工,员工福利投入金额1132万元 [11][12] - **服务举措**:组建效率攻关小组,提升服务效率,打造精品航线品牌,推广准班保障计划,协同船公司推出精品航线,打造客服出口快速通道;斩获多项ESG殊荣 [12] 公司未来发展展望 - **发展趋势**:服务多元化,向全程物流、加工、供应链金融、LNG加注等物流服务延伸,打造综合性物流枢纽;强化与腹地产业联动和互联互通,通过多种联运方式为腹地企业提供出海通道;运营智慧化,应用先进技术实现智能化管理,提高运营效率、降低成本、提升服务质量、促进可持续发展 [13][14] - **发展战略**: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相关会议精神和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发挥宁波舟山港在国家战略中的硬核作用,围绕目标定位,打造国内大循环战略支点和国内国际双循环战略枢纽,加快建设世界一流强港 [15] - **2025年经营目标**:完成货物吞吐量11.8亿吨,完成集装箱吞吐量5130万标准箱,实现营业收入295亿,实现利润总额70亿 [16] - **实现目标举措**:坚持市场为先、服务为本、项目为基、创新为上、管理为要、党建为维,从六个方面强化和提升 [16]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2024年公司开展廉洁类教育主题和培训共计1566次,反腐败培训时长共计26280小时,覆盖4.3万人次 [10] - 2024年公司环保投资金额超过5.2亿元,主营业务综合能源单耗2.9吨标煤/万元,同比下降0.3% [10][11] - 2024年公司组织以“逾越长江生态修复”为主题的生态补偿渔苗放流活动 [11] - 2024年公司数电票商务平台发票量突破56万家,外部客户超800家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