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交通强国
icon
搜索文档
“十四五”成绩单|蓝图变通途 “流动的中国”活力澎湃
央视网· 2025-10-11 04:30
交通网络建设成就 - 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主骨架"6轴7廊8通道"建成率已超过90% [7] - 截至2024年底铁路营业里程达16.2万公里 较"十三五"末增加约1.6万公里 [7] - 截至2024年底公路总里程达549万公里 较"十三五"末增加约29万公里 [7] - 截至2024年底高等级航道通航里程达1.76万公里 增加1600公里 [7] - 截至2024年底颁证民航运输机场达263个 增加22个 [7] 交通效率提升与产业联动 - 赣州南康区通过中欧班列将木材进口时间从3个月缩短至14天 [5] - 京津冀 长三角 粤港澳大湾区 成渝城市群已形成"一小时生活圈" [5] - 湘西十八洞村通高铁后村民将吊脚楼改民宿 一年收入抵过去十年 [6] 发展规划与战略定位 - 2025年为"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 行业正加速建设交通强国 [1] - 规划目标为到2025年基本实现综合交通运输一体化融合发展 服务品质和运行效率显著提升 [3] - 行业发展方向为向世界一流水平迈进 构建"陆 海 天 网"四位一体的新时代国土空间格局 [3][7]
向行业创新要答案 | 交通与能源深度融合,施耐德电气护航“中国速度”
中国能源网· 2025-10-10 12:59
全球及中国高铁发展现状 - 全球高速铁路运营里程突破6万公里,中国高铁总里程占比超过70% [1] - 全球投入运营的高速列车超过6500列,其中一半以上在中国运行 [1] - 12306铁路票务系统是全球访问量最大、交易规模最庞大的在线票务平台 [1] 铁路行业发展趋势与挑战 - 行业从快速规模化向高效网络化转型,需求重点转向客运效率、能源管理、系统韧性 [2] - 行业当前聚焦五大发展方向:减少断电风险、提升数字化水平、扩大自动化适应性、减少碳排放、设备老旧更换 [2] - 构建符合安全可靠、智慧高效、低碳绿色要求的现代化铁路体系成为关键目标 [2] 公司技术解决方案与产品创新 - 公司以数字化与电气化创新为双引擎,从咨询引领、软件统管、硬件落地、服务投资多维度推动行业升级 [4] - 针对极端运行环境,公司推出铁路专用断路器、ComPacT NSX塑壳断路器、TeSys D S207C铁路专用接触器等产品,通过严苛实验保障安全 [4] - 公司NSX DCM通讯模块可无缝连接各类网关设备,支撑铁路系统通信升级 [5] - 通过低压预智盘柜组合EcoStruxure Facility Expert千里眼运维专家等模块,助力铁路行业迈向无人值守运维 [5] - 推出MasterPacT MTZ空气断路器和新一代中压产品数字化解决方案,应对新能源接入带来的变压器负载波动与能耗问题 [5] - 提供包含关键元器件适配、设备局部升级、配电系统扩容的标准化改造策略,通过EcoFit适配改造服务实现不停电改造 [6] 上海虹桥站智能化改造案例 - 上海虹桥站是亚洲乃至全球客运规模最大的铁路客运枢纽之一,高峰期可同时容纳万余人候车 [7] - 改造方案基于EcoStruxure架构与平台,涵盖配电系统咨询MPS和能源管理系统能效管控+,提供完整的中低压一体化智能配电解决方案 [7] - 方案覆盖暖通机房、信息机房、消防主泵房等7大关键区域与9类终端电源 [7] - 部署NSX塑壳断路器、PowerTag无线电能测量模块、智能网关等智能化产品,实现对关键负载的实时状态监测与数据采集 [7] - 依托EcoStruxure Power Operation电力监控系统实现运行数据本地化统一管理,支持预测性维护与科学决策 [8] - 项目在不影响车站正常运营前提下完成,成功将上海虹桥站打造为中国首座"智慧车站",显著提升运维效率并降低能耗 [8]
“十四五”规划纲要确定的102项重大工程涉交通项目全部开工
人民日报· 2025-10-10 06:02
交通强国建设进展 - 交通强国指数达到89.9点,较上年提升1.0个点,在全球主要国家中排名升至第五位 [1] - “十四五”规划纲要确定的102项重大工程涉交通项目已全部开工 [1] - 部分“十四五”交通规划指标进展较快,重点区域多路径连接比率、港口集装箱年吞吐量占比、享受1小时内快速交通服务的人口占比等目标已提前完成 [1]
国庆中秋假期市场观察:交通繁忙,绘出经济活力
搜狐财经· 2025-10-07 09:23
交通流量与基础设施 - 国庆中秋假期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预计达23.6亿人次 [3] - 全国铁路10月1日发送旅客2313.2万人次,创单日旅客发送量历史新高 [4] - 10月1日民航客运量达247.49万人次,同比增长3.2% [5] - 沈佳高铁沈白段假期日均发送旅客约3万人次 [7] - 九绵高速九寨沟收费站假期前两日最高车流量超1.5万辆次 [9] - 全国高铁里程近5万公里,构成综合立体交通网络支撑 [8] 交通服务与出行模式创新 - 北京南站假期预计发送旅客252.6万人次,通过开行夜间高铁、双侧进站等措施提升运力 [3] - 四川高速服务区升级服务质量,变身旅游景区 [3] - K7911次“胡杨列”提供重点旅客服务卡和银发服务等细致服务,提升出行体验 [13] - 假期租车需求预计大幅增长,租车公司推出首日免费充电等活动以消除里程焦虑 [15] - 邮轮旅行成为热门选择,深圳蛇口邮轮母港假期预计服务出入境旅客超1.7万人次 [16] - 全国水路旅客发送量预计达1250万人次,同比增长11.6% [16] 国际与跨境交通 - 假期日均出入境旅客预计突破200万人次,客流高峰在10月1日和6日 [18] - 南航新开通广州至利雅得、北京大兴至多哈、深圳至岘港等多条国际航线,并加密现有航线 [19] - 中国与多国互免签证范围扩大及国际航班数量增加,推动出境旅游市场增长 [19] - 国铁南昌局福州客运段在高铁列车上引入茉莉花茶制作、闽剧、寿山石雕等非遗文化体验,吸引外国旅客 [19]
国庆中秋假期市场观察:交通繁忙 绘出经济活力
环球网· 2025-10-07 07:39
交通基础设施与运力提升 - 国庆中秋假期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预计达23.6亿人次 [3] - 10月1日全国铁路发送旅客2313.2万人次创单日历史新高 [4] - 10月1日民航客运量达247.49万人次同比增长3.2% [5] - 沈佳高铁沈白段假期日均发送旅客约3万人次 [8] - 九绵高速九寨沟收费站假期前两日最高车流量超1.5万辆次 [10] - 目前中国高铁里程近5万公里 [9] 交通网络完善与服务创新 - 中国基本贯通"6轴7廊8通道"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主骨架连接超80%县级行政区服务90%经济和人口 [12] - 北京南站通过开行夜间高铁等措施预计假期发送旅客252.6万人次 [3] - 四川高速服务区升级服务质量变身旅游景区 [3] - 祥鹏航空新开通珠海至大理航线假期客座率预计超90%并开通30余条新航线 [12] - 国铁南昌局在列车上推出茉莉花茶制作非遗体验等活动 [19] 新兴出行方式与消费趋势 - 交通运输部预计假期租车需求将大幅增长 [16] - 深圳蛇口邮轮母港假期预计服务出入境旅客超1.7万人次 [17] - 全国水路旅客发送量预计达1250万人次同比增长11.6% [17] - 内蒙古K7911次"胡杨列"提供重点旅客服务卡及银发服务等细致服务 [14] - 国家电网充电站推出首日免费充电活动缓解里程焦虑 [16] 跨境旅游与国际联通 - 假期日均出入境旅客预计突破200万人次客流高峰在10月1日和6日 [18] - 南航新开通广州至利雅得北京大兴至多哈深圳至岘港等国际航线并加密广州至普吉等航线 [19] - 中国与其他国家互免签证范围扩大及国际航班数量增加推动出境旅游市场增长 [19]
交通繁忙 绘出经济活力
新华网· 2025-10-07 07:38
国庆、中秋假期,行走在中国大地,目之所及皆是蓬勃的生机。 新时代新征程,各地区各部门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交通强国的重要论述,持续完善综合 交通运输体系,"人享其行、物畅其流"正加快实现,流动的中国不断释放发展活力。 高速服务区变身"景区"。参观茶博物馆、逛"西红柿集市"、品手冲咖啡……四川一批高速服务区、 收费站提升服务质量,高速服务区变身旅游景区。 机场披上"中国红"。航站楼内布满国旗,主题景观成了热门打卡点,国庆、中秋嘉年华活动热闹非 凡……吉林长春机场"中国红"氛围浓厚。 交通运输部预测,国庆、中秋假期,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将达23.6亿人次。 高铁站通宵运营。开行夜间高铁、实行双侧进站、新增安检通道、提供夜间候乘服务……国庆、中 秋假期,北京南站预计发送旅客252.6万人次。 新线路,让出行更高效 刷新!10月1日,全国铁路发送旅客2313.2万人次,创单日旅客发送量历史新高。 攀升!同日,民航客运量为247.49万人次,同比增长3.2%。 数据的增长背后是综合立体运输网络提供的坚强支撑。 高铁触达更多地方,旅行"说走就走"。 "沈阳出发,不到2小时直达长白山。"9月28日,沈佳高铁沈白段正 ...
回看“十四五”点赞这五年丨交通强国建设开启加速度!每天1.8亿人次跨区域出行靠什么→
经济日报· 2025-10-03 09:29
回看十四五 5 游戏 FCE 治理体系更加完备 发布综合交通、安全应急、 智慧绿色等方面的标准超过1200项 全国大件运输许可发证时间 平均缩短了80% 交通强国 开启加速度 "十四五"以来,我国交通运输 事业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加快建设 交通强国实现良好开局。 设施网络更加完善 比"十三五"末 截至2024年底 铁路营业里程 增加 16.2万公里 约1.6万公里 公路总里程 增加 la 549万公里 e 约29万公里 颁证民航运输机场 增加 < 263个 22个 战略支撑更加有力 京津冀、长三角、 粤港澳大湾区、成渝地区等 已经建成全国领先的综合立体交通网络 轨道上的城市群、世界级港口群和 机场群基本建成 技术装备更加先进 CR450动车组发布 首艘国产大型邮轮正式运营 C919大型客机常态化商业运营 "十四五"以来,我国交通运输事业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加快建设交通强国实现良好开局,"人享其行、物畅其流"的美好愿景正在实现。过去一年,平均每 天约有1.8亿人次跨区域出行、运送1.6亿吨货物、揽收4.78亿件快递,这些是靠什么实现的?戳图。 策划/万政 编辑/赵心仪、朱泠子 设计/王墨晗 校对/张尤佳(见习) 责 ...
铸就“黑色黄金”王牌 助力交通强国建设
搜狐财经· 2025-09-30 16:57
陕西交控供应链管理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高贵轩作《深化央地合作、共谋沥青新篇》的交流发言。 中石油燃料油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代勇在致辞中盛赞克石化生产的沥青产品是中石油的"王牌产品"。 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专家严二虎对即将实施的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新规进行详细解读。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石油炼制专业委员会专家李剑新从行业角度深入分析了硬质沥青的价值与克石化的独特优势。 现场嘉宾认真聆听报告。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工程部主任杨伟才作水工沥青产品应用交流报告。 在国家全面推进重大基础设施、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和交通强国战略的背景下,沥青作为基础设施建设的"黑色黄金",其品质与技术创新至关重要。 9月24日,中石油克拉玛依石化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克石化")特色沥青产品推广交流会在四川成都成功举行。此次活动汇聚了产业链上下游的专家与 企业代表,共同见证了克石化在特色沥青领域取得的卓越成就与未来规划。与会嘉宾的发言充分印证,克石化凭借其独特的资源禀赋、深厚的技术积淀和持 续的产品创新,正将其沥青产品矩阵打造成为服务国家战略的"王牌"力量。 克石化创建于1959年,历经66载,已发展成为年加工原油600万吨的世界级 ...
答卷“十四五” 央企惠民生 | 筑路织网百业兴 央企锻造现代化交通体系新动脉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成就 - 和若铁路横贯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 全长535公里 穿越460公里无水无电无路无人烟无信号沙漠地段 彻底结束塔里木盆地周边五县不通火车历史[1] - 采用"以桥代路"方案建成5座总长近50公里过沙桥 大幅缩短运输里程1000多公里 日均最高架梁7片 铺轨2公里[2] - 天山胜利隧道作为世界最长高速公路隧道贯通 通车后驾车穿越天山仅需20分钟 采用"三洞+四竖井"施工法实现52个月打通天山[2][4] 重大工程项目投资数据 - 2021年至2024年央企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9万亿元 年均增速达6.3%[5] - 北京东六环隧道通车不到五个月累计通行车辆近300万辆 采用国产首台最大直径盾构机掘进[8] - 央企牵头或参与22个国家重大科技专项 承担制造业重点产业链60%标志性产品研发[13] 技术创新突破 - "京华号"盾构机最大开挖直径16.07米 创造单月进尺542米纪录 同步双液注浆技术填补超大直径泥水盾构技术空白[9] - 时速400公里高速车轮搭载CR450动车组 制动性能提升20% 牵引效率提升3% 实现运营时速350公里到400公里跨越[9][11] - 国机集团8万吨模锻压力机为C919锻造起落架 中国中化突破民用航空子午线轮胎技术 中国建研院研发国产BIM基础平台[11] 经济效益与社会影响 - 和若铁路开通后和田特产运输成本降低20%以上 "环塔之旅"旅游专列开行超50班[15] - 常泰长江大桥使两地通行时间从1小时20分钟缩短至20分钟 货运司机每月可节省油费2200多元[4][15] - 秘鲁钱凯港使中秘单程海运时间从33天缩短至25天 物流成本节约20%以上 促进牛油果等进口水果价格下降[15][17] 未来发展方向 - 央企投资将聚焦优化水陆空多元交通结构 推动智能化绿色化升级 融入低空经济与海洋经济等新兴领域[7] - 持续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提升原创性引领性技术供给能力 促进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13]
筑路织网百业兴 央企锻造现代化交通体系新动脉
中国证券报· 2025-09-23 04:15
● 本报记者 刘丽靓 李嫒嫒 近日,中国证券报记者来到地处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的新疆和田,站在和田站的月台上,恰逢一列从若 羌驶来的列车徐徐进站。三年前,沙丘连绵的塔克拉玛干沙漠还是一片人迹罕至的地方。如今,由中国 铁建参建的和若铁路横贯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为南疆大地注入蓬勃生机,让塔里木盆地周边五县彻底 告别不通火车的历史,成为沿线经济发展的新动脉。 "十四五"以来,纵横交错的路网不断加密,技术创新成果持续涌现,共同构筑起区域经济发展的坚实骨 架,描绘出百姓美好生活的崭新图景,也充分彰显了中央企业在重大工程建设过程中的硬核实力与责任 担当。业内人士认为,面向未来,随着交通网络持续完善、技术迭代加速推进,中国经济发展的"大动 脉"将更加通畅,迈向交通强国的步伐将更加坚定有力。 打造交通强国新标杆 "十四五"期间,作为交通建设主力军,央企攻坚克难,建成和若铁路等一系列超级工程,令天堑变通 途。 在流动的沙漠上修铁路,难度超乎想象。"这就像在面粉上盖房子。"中铁十四局和若铁路项目部高级工 程师姜大伟向记者说。中铁十四局承担和若铁路全线535公里的铺轨任务,线路穿越460公里无水、无 电、无路、无人烟、无信号的沙漠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