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信用减值损失
icon
搜索文档
盛屯矿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关于担保进展的公告
担保进展公告 - 被担保人包括盛屯金属国际贸易有限公司和BROTHER MINING SASU,宏盛国际为盛屯金属国际与摩科瑞能源交易有限公司的预付款融资提供连带责任保证担保,最高额不超过6000万美元 [2] - 盛屯矿业及刚果盛屯资源有限责任公司为BMS在ECOBANK RDC SA申请的贷款提供无条件保证担保,最高本金限额800万美元 [2] - 本次担保有反担保,BMS其他股东兄弟金属(香港)有限公司和HERSHEY INTERNATIONAL TRADING FZE签署了《反担保函》 [4] - 截至公告披露日,公司为BMS提供担保的余额为16,330.35万元 [5] 2024年年度报告信息披露监管工作函回复 毛利率上涨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57.30亿元,同比增长5.21%,归母净利润20.05亿元,同比增加657.63%,主营业务毛利率19.15%,较去年同期增加8.21个百分点 [11] - 铜产品和钴产品营业收入大幅增长,毛利率分别达到43.55%、35.23% [11] - 2024年LME铜现货价均价约9,147.88美元/金属吨,同比增长7.83%,钴价格持续走低,全年均价较2023年下降约22.63% [13][14] - 公司铜产品毛利率为35.23%,毛利贡献率为76.97%,钴产品毛利率为43.55%,毛利贡献率为13.23% [16] - 钴产品毛利率增长33.19个百分点,主要由于单位成本下降幅度超过销售单价下降幅度 [17] 季度财务数据 - 公司2024年下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43.17亿元,同比增长28.52%,其中四季度收入80.73亿元,同比、环比分别增长32.43%、29.29% [26] - 2024年各季度铜均价分别为8,463.92美元/吨、10,800.81美元/吨、9,147.88美元/吨和8,463.92美元/吨,公司净利润波动与铜价走势一致 [29] - 2024年第四季度确认资产减值损失及信用减值损失37,706.52万元 [30] 境外资产与境外收入 - 2024年期末境外资产余额143.92亿元,占总资产38.35%,境外营业收入144.66亿元,占全部收入57.71% [35] - 境外刚果(金)项目收入增长51.19亿元,增长79.09%,主要由于BMS项目满产运行及铜价上涨 [38] - 境外前五大客户包括托克集团、嘉能可等国际大型金属能源贸易商 [39] - 2024年末境外应收款项4.83亿元,较上年减少8.23亿元 [37] 资金情况 - 公司货币资金及交易性金融资产期末合计57.17亿元,短期借款、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及长期借款合计116.89亿元 [52] - 受限资金28.24亿元,包括期货证券保证金2.79亿元、应付票据保证金19.34亿元等 [54]
山东金资2024年业绩爆冷:营收下降45% 净利下滑21%
中国经营报· 2025-05-12 18:43
公司业绩表现 - 2024年全年实现营业收入21.47亿元,同比下降45% [1] - 净利润16.97亿元,同比下滑21% [1] - 不良资产、综合金融服务、资产管理三大业务板块营业收入分别下滑34.76%、32.86%、52.93% [1] - 计提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由2023年的-5.45亿元变为2024年的-7.46亿元,多计提36.88% [1] 业务板块分析 - 不良资产板块收入下降主要因宏观经济影响导致处置难度加大、行业竞争加剧及处置收益率下降 [2] - 综合金融服务板块收入减少因业务规模收缩及国家利率下调影响项目收益率 [2] - 资产管理板块收入下滑因部分不良资产类基金、债权类基金收益率下降 [2] -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多计提因公司根据资产评估情况计提损失以压实资产质量 [2] 综合金融服务业务风险 - 综合金融服务业务前五大投资标的中4项为委托贷款、1项为信托计划,合计投资额度达20亿元 [2] - 2017年向粤泰控股发放的3亿元信托贷款已逾期,截至募集说明书签署日余额2.49亿元 [3] - 2016年认购的"中粮信托·勤上光电股票收益权投资集合资金信托计划"4亿元投资出现逾期,预期年化收益率12% [3] - 2021-2023年信用减值损失计提金额分别为-5921.14万元、-4770.64万元、-8.91亿元,2023年同比暴增1768% [3][4] 业务规模与行业背景 - 2021-2024年综合金融服务业务收入分别为5.77亿元、3.33亿元、2.83亿元、1.9亿元,持续下滑 [5] - 截至2024年3月末综合金融服务业务投资余额下降至47.65亿元,但盈利贡献仍较高 [4] - 公司成立于2014年12月,注册资本496亿元,是国内最大地方资产管理公司 [5] - 行业受宏观经济下行、房地产景气度不足及信用风险暴露影响 [4]
加大风险资产处理力度 华润银行2024年净利润暴跌近七成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09 20:18
财务表现 - 2024年营业收入71.38亿元,同比增长4.87%(增加3.31亿元)[1] - 净利润4.49亿元,同比下降67.97%(减少9.53亿元),连续两年负增长(2023年降幅30.02%)[1] - 平均净资产收益率1.14%,同比下降3.27个百分点[1] - 非息收入25.54亿元,同比增长27.12%(增加5.45亿元),占营收比重升至35.81%[1] - 利息净收入45.78亿元,同比下降4.87%(减少2.14亿元),占营收比重降至64.19%[1] 利润下滑原因 - 信用减值损失大幅计提42.92亿元,同比增长44.64%[3] - 发放贷款和垫款信用减值损失27.2亿元,同比减少1.5%[3] - 金融投资减值损失13.43亿元,同比激增497.58%[3] 资产负债与资产质量 - 资产规模4340.40亿元,同比增长11.61%,首次突破4000亿[3] - 贷款总额2411.04亿元,同比增长13.42%[3] - 存款总额2902.41亿元,同比增长16.30%[3] - 不良贷款率1.65%,同比下降0.08个百分点[3] - 拨备覆盖率172.70%,同比增加3.38个百分点[3] 经营策略 - 通过久期管理提升交易性金融资产估值浮盈,驱动非息收入增长[2] - 业务及管理费同比增长2.11%,实施费用精细化管控[2] - 坚持"科技驱动的特色产业银行"战略定位,强调质量与效益优先[4] 股东背景 - 主要股东包括华润集团、南方电网、中国电子及珠海/深圳国资控股企业[4]
申万宏源信用减值损失高居榜首 股质业务风险还没出清又“踩雷”信托计划|券商年报
新浪证券· 2025-05-09 18:07
行业整体信用减值情况 - 2024年42家纯证券业务A股上市券商信用减值损失合计31.56亿元,较2023年同比增加15.74% [1] - 申万宏源信用减值损失最高达4.74亿元,中信证券最低为-11.14亿元 [1] - 华泰证券信用减值损失同比增加金额最高(6.57亿元),中信证券减少金额最多(7.49亿元) [1] - 中金公司和中国银河信用减值损失增幅最大,均超12倍 [1][14] 申万宏源信用风险分析 - 2024年信用减值损失中3.79亿元来自债权投资减值,主要因信托计划踩雷导致 [4] - 信托计划初始成本23.52亿元,2024年末减值准备7.23亿元,账面价值仅剩16.47亿元 [5][6] - 2020-2024年信用减值损失累计达35.59亿元,股票质押业务频踩雷(如科瑞天诚涉案18亿元) [6][7] - 2024年新增信托计划风险敞口,累计计提信用减值损失超7亿元 [8] 华西证券风险暴露 - 2024年信用减值损失2.55亿元,占净利润比例达35.04% [9][10] - 2021-2024年累计信用减值损失8.79亿元,涉及股票质押和债券投资业务 [11] - 公司债投资亏损率高达74%(初始价值15.55亿元,账面价值仅3.99亿元) [12] 中国银河风险激增 - 2024年信用减值损失4.41亿元,同比激增1215.80% [14][15] - 买入返售金融资产信用减值损失从-0.6亿元增至1.48亿元 [15] - 债务工具账面余额4504.8亿元,减值准备20.23亿元被列为关键审计事项 [16] 其他重点券商情况 - 天风证券2024年信用减值损失2.83亿元,超过归母净利润(-0.30亿元) [10] - 华泰证券融出资金减值损失从-0.06亿元增至2.43亿元,推动信用减值增长 [13] - 国海证券信用减值损失占净利润比例达32% [9][10]
青农商行股价破发不良率居首 员工降薪董事长加薪
搜狐财经· 2025-05-08 15:04
业绩表现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10.33亿元同比增长6.85%归母净利润28.56亿元同比增长11.24%扣非归母净利润26.45亿元同比增长12.39% [5] - 营收净利双增在A股10家农商行中排名第四但与2019年相比归母净利润基本持平且低于2020-2021年水平 [6][7] - 第四季度归母净利润亏损3.47亿元信用减值损失达21.75亿元同比大幅增加已连续3年第四季度亏损 [10][11] 资产质量 - 2024年末不良率1.79%同比下降0.02个百分点但仍居A股农商行之首拨备覆盖率250.53%同比提升12.57个百分点 [4][12] - 全年核销不良贷款55.45亿元公司贷款不良率2.02%其中固定资产贷款不良率3.77%个人贷款不良率1.69% [12][13] - 涉诉案件涉及本金金额29.46亿元作为被告涉及金额3.2亿元曾因第三大股东"巴龙系"关联交易受影响 [14] 同业对比 - 总资产4950.32亿元但归母净利润仅为常熟银行的1/34无锡银行等总资产不足一半但净利润超20亿元 [8][10] - 沪农商行营收266.41亿元是公司的2.41倍净利润122.88亿元是公司的4.3倍常熟银行不良率0.77%显著优于公司 [10][14] 薪酬与分红 - 董事长王锡峰薪酬195.84万元居A股农商行首位董监高薪酬总额1392.05万元同比增长9.8% [17][18] - 普通员工平均薪酬36.12万元同比下降2156元现金分红率23.34%低于30%行业水平 [18][21] - 股价长期破发当前3.19元/股较发行价下跌19.4%较历史高点下跌71% [4][21]
净利润断崖下滑,这家银行业绩为何突然“变脸”?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08 13:40
柳州银行2024年年度及2025年一季度业绩分析 资产规模与业务增长 - 截至2024年末,公司并表资产总额达2426.63亿元,较年初增长7.45%;2025年一季度进一步增至2449.33亿元 [1] - 发放贷款及垫款余额1564.68亿元(同比+9.89%),存款余额1774.55亿元(同比+7.21%) [1] - 资产规模自2020年突破2000亿元后持续扩张,2025年上半年有望突破2500亿元 [1] 营收与利润表现 - 2024年营收同比增长5.47%至46.15亿元,扭转2023年下滑1.02%的趋势;但归母净利润大幅下滑22.28%至7.48亿元 [1] - 非利息收入从2023年0.84亿元激增至6.85亿元(+6.01亿元),利息净收入则从41.18亿元降至37.07亿元(-4.11亿元) [2] - 信用减值损失同比增加20.33%至16.70亿元(2023年为13.87亿元),是净利润下滑主因 [2] 资产质量与风险暴露 - 不良贷款率从2023年末1.68%降至2024年末1.64%,2023年处置风险资产22.73亿元,2024年通过核销、转让等方式强化管理 [4] - 贷款集中度高:批发零售业、制造业、城投及房地产相关行业占比大,前十大客户多为广西/柳州市国资委下属企业 [3] - 存在单一城投客户风险暴露超监管红线(超一级资本净额20%),且部分客户资产负债率高、盈利弱 [3] - 2023年末前十大不良贷款余额6.42亿元中,房地产相关占6笔(合计5.75亿元),抵押物包括写字楼、土地等 [4] 行业与区域特征 - 非标产品及债券底层资产多涉及广西城投企业,信贷资产与地方经济关联度高 [3] - 不良贷款主要分布在批发零售、房地产开发、住房按揭领域,处置方式包括重组、诉讼等 [4]
信用减值损失大增超六成 中山农商银行2024年净利润下降14.56%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4-30 19:13
财务表现 - 2024年营业收入39.20亿元,同比增加2.39% [1] - 净利润15.56亿元,同比减少14.56%,为近五年首次负增长 [1] - 利息净收入27.68亿元,同比下降3.11%,占营业收入比例从74.96%降至71.07% [1] - 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2.17亿元,同比增长24.78% [1] - 投资收益8.65亿元,同比增长61.51%,占营业收入22.21% [1] 利润下降原因 - 信用减值损失10.53亿元,同比增加66.79%,占营业支出42.9% [2] - 发放贷款和垫款的信用减值损失10.26亿元,同比增加56.40% [2] 资产负债情况 - 资产总额2118.52亿元,较年初增长3.34% [2] - 贷款余额1111.72亿元,占资产总额50.92%,较年初增加68.70亿元 [2] - 公司贷款余额601.55亿元,较年初增长6.67% [2] - 负债总额1944.77亿元,较年初增长3.08% [3] - 吸收存款占比74.99%,同业及其他金融机构存放款占比2.95% [3] 业务发展策略 - 加大对实体企业产业改造升级的支持 [2] - 持续业务创新,筛选优质产业园升级和招商引资项目 [2] - 加强金融"五篇大文章"重点支持领域的产品开发 [2] - 支持中小微企业业务发展 [2] 资产质量与监管指标 - 资本充足率15.03%,较上年减少0.30% [3] - 不良贷款率1.73%,较上年增加0.49%,连续三年上升 [3] - 拨备覆盖率178.81%,较上年减少96.74%,连续三年下降 [3] 公司背景与股东结构 - 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地方性商业银行 [3] - 存贷款市场份额稳居中山市金融机构前三 [3] - 前五大股东持股比例均超5%,包括中山投控资产经营有限公司等 [3]
利息收入缩水,净利10年首次负增长,厦门银行业绩“稳健”背后是投资收益
华夏时报· 2025-04-30 11:27
业绩表现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7.59亿元,同比增长2.79%,较2023年增加1.56亿元,但净利润27.06亿元,同比减少1.69%,较2023年减少0.46亿元,为近十年来首次增收不增利 [2][3] - 利息净收入40.05亿元,同比减少3.22亿元,降幅7.43%,主要受LPR利率下调和存量房贷利率调整影响,贷款平均收益率下降导致发放贷款及垫款利息收入减少3.19亿元 [4] - 非利息净收入17.54亿元,同比增长37.45%,其中投资收益10.26亿元,同比大增121.14%,增加5.62亿元,成为拉动营收增长的关键因素 [4][5] 业务结构 - 利息净收入占比下降至69.5%,非利息收入占比提升至30.5%,投资收益自2019年以来持续成为重要收入来源,营收占比一度接近20% [4][5] - 公司通过配置地方债、信用债等高收益资产优化投资组合,2024年债券市场操作策略为"靠前配置+灵活交易",预计2025年债券市场仍有配置和交易机会 [5] - 企业贷款集中在批发零售业(占比未披露)、制造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三类贷款余额合计758.72亿元 [6] 资产质量 - 不良贷款率0.74%,较2023年末下降0.02个百分点,连续三年稳中有降,房地产行业贷款风险有效化解 [7] - 关注类贷款金额62.36亿元,较2023年末增加32.32亿元,次级类、可疑类贷款迁移率大幅提升,系公司基于审慎原则主动调整风险分类所致 [7] - 信用减值损失7.01亿元,同比增加0.52亿元,其中贷款减值损失8.47亿元,同比增加7514万元,占减值损失总额的120.74%,部分与东方集团4.19亿元贷款纠纷相关 [6] 市场反应与公司举措 - 财报发布次日股价下跌4.05%至5.92元/股,董监高拟6个月内增持不低于96.4万元以提振信心 [8] - 新任董事长洪枇杷提出将公司打造为"厦门金融排头兵"和"福建金融主力军"的战略定位 [3] - 2024年公司完成多项高管调整,涉及行长助理、首席风险官、副行长等关键岗位 [3]
上海创兴资源开发股份有限公司 2025年第一季度报告
证券日报· 2025-04-30 08:02
文章核心观点 公司发布2025年第一季度报告,包含财务数据、股东信息、其他提醒事项及计提信用减值损失和资产减值损失情况,同时面临控股股东变更、退市风险警示、持续经营能力存疑和担保逾期等问题 [4][6][12] 主要财务数据 - 第一季度财务报表未经审计 [3] - 涉及主要会计数据、财务指标,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和金额,以及主要会计数据、财务指标变动情况及原因 [3][4] 股东信息 - 控股股东华侨实业所持6700万股(占其所持股份65.90%,占公司总股本15.75%)将于2025年5月27 - 28日司法拍卖,若成功且完成过户,其持股将变为34664147股,占比8.15% [4] - 华侨实业拟协议转让34664147股给辽宁璟铖,若司法拍卖和协议转让均完成过户,华侨实业将不再持股,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将变更 [4][5] 其他提醒事项 - 因2024年度营收8401.30万元,净利润 - 19338.49万元,扣非净利润 - 19323.68万元,公司股票将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 [6] - 中兴财光华指出公司连续两年亏损且亏损额增幅加大,2024年净亏损193384912.44元,2020 - 2024年经营现金流净额连续5年为负,2024年末现金及等价物仅3540940.37元,流动负债高于流动资产88725715.54元,持续经营能力存在重大不确定性 [8] - 报告期内,全资子公司交替科技未按期偿还银行借款,公司承担连带保证责任,截至报告披露日,担保余额4873万元,占2024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资产的47.05%,逾期担保1笔 [9] 季度财务报表 - 包含合并资产负债表(2025年3月31日)、合并利润表(2025年1 - 3月)、合并现金流量表(2025年1 - 3月),均未经审计 [10] 计提信用减值损失和资产减值损失 - 2025年第一季度坏账准备转回1310027.40元,依据《企业会计准则》和公司政策对各项资产进行减值测试后计提 [12] - 信用减值损失方面,对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合同资产按规定测试及确认损失准备,分单项和组合评估 [13] - 本次减值准备转回符合规定,能更公允反映公司资产状况,使资产价值会计信息更真实可靠 [15]
年报点评|金地集团:确保现金流为首要任务,择机进行投资拓展
克而瑞地产研究· 2025-04-01 17:31
核心观点 - 公司2024年合约销售金额685.1亿元,同比下降55.4%,经营性现金流净流入136亿元,主要得益于加强往来款收缴力度和减少税费支出 [3][6][7] - 公司投资谨慎,仅在2024年底恢复拿地,存货账面价值下降37%至838亿元,存货跌价损失达38亿元 [3][9][12] - 公司房地产开发业务毛利率14%,净利润亏损78.2亿元,主要受存货跌价损失、信用减值损失和投资亏损影响 [4][14][17][18][20] - 公司现金短债比0.71,净负债率49%,表外债务风险值得关注,包括802亿元其他应收款和为联营企业提供的56亿元担保 [4][5][22][25] 合约销售与现金流 - 2024年公司合约销售金额685.1亿元,同比下降55.4%,销售面积471.4万平方米,同比下降46.2%,销售均价14533元/平方米,同比下降17% [3][6][7] - 上海、东莞、北京等6个城市合约销售金额超20亿元,其中上海最高达36亿元 [7] - 经营性现金流净流入136亿元,同比增加114亿元,主要因往来款项净流入28亿元(去年同期净流出34.7亿元)和税费支出减少54亿元 [7] - 公司减少建设支出,新开工面积101万平方米,竣工面积992万平方米,2025年计划新开工127万平方米,竣工468万平方米 [8] 投资与存货 - 公司自2023年8月至2024年12月未拿地,仅在2024年底和2025年初于武汉、杭州、上海获取三块地,投资额较低 [9][11] - 总土地储备2916万平方米,同比下降29%,权益土地储备1245万平方米,同比下降31%,一、二线城市占比77% [12] - 存货账面余额914亿元,同比下降34%,存货跌价准备76亿元,账面价值838亿元,同比下降37% [3][12] - 房地产开发成本计提存货跌价准备27.8亿元,房地产开发产品计提12.8亿元 [12] 财务表现 - 2024年营业收入753亿元,同比下降23%,其中房地产开发收入600亿元,同比下降30%,占总营收80% [4][14][15] - 毛利润113亿元,同比下降34%,毛利率15%,同比下降2.5个百分点,房地产开发业务毛利率14%,同比下降2个百分点 [15] - 净利润亏损78.2亿元,主要因存货跌价损失38亿元、信用减值损失24亿元(其中其他应收款计提20亿元)和投资亏损27亿元 [4][17][18][20] - 其他应收款账面余额845亿元,坏账准备48亿元,其中天津金地风华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坏账准备11.09亿元,计提比例超50% [18][20] 债务与表外风险 - 2024年底现金227亿元,同比下降24%,短期有息负债320亿元,现金短债比0.71,净负债率49%,剔除预收后的资产负债率59.7% [4][23] - 总有息负债738亿元,同比下降20%,债务融资加权平均成本4.05%,同比下降31个BP [23] - 表外债务风险显著,其他应收款802亿元,其他应付款459亿元,长期股权投资534亿元 [5][25] - 为表外合联营企业提供担保合计56亿元,若项目公司无法偿还贷款,公司需承担连带还款责任 [5][25] 多元化业务 - 物业出租及其他营业收入42.8亿元,同比下降8%,毛利率54% [28][29] - 商业地产、产业地产、租赁住宅业务保持稳定,购物中心客流、销售坪效稳定,写字楼新租、续租面积超20万平方米 [29] - 代建业务布局全国超60座城市,累计签约管理面积3831万平方米 [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