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全产业链发展
icon
搜索文档
禹王:从一颗大豆到百种产品的价值裂变
齐鲁晚报网· 2025-08-06 16:32
公司业务与规模 - 公司是全球最大的非转基因大豆蛋白及原料加工基地 [1] - 公司年加工非转基因大豆60万吨 生产大豆蛋白13万吨 植物蛋白肉2万吨 [2] - 公司产品出口欧盟 日本 美国等60多个国家和地区 [2] - 公司展厅展示四大系列100多种产品 包括大豆油 脱脂豆粉 即食零食 食品级活性清洗剂 蛋白固体饮料等 [2] 技术与研发创新 - 公司自主研发"禹王1号"豆种 蛋白质含量远超普通大豆 [1] - 公司首创低温脱溶技术 高凝胶性蛋白制备工艺 并自主研发低粕及蛋白加工设备 突破国产大豆深加工技术瓶颈 [2] - 公司突破大豆乳清蛋白提取纯化技术 从大豆乳清水中提取大豆β淀粉酶和SBTI(大豆胰蛋白酶抑制剂) [2][3] - 公司运用小分子提取技术从豆渣中提炼高活性成分 成功研发洗衣液 餐洗剂等日化新品 [3] - 公司拥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 农业部国家大豆精深加工重点实验室等8个省部级以上科研平台 [5] 产品高值化应用 - 从大豆子叶精华提取的子叶油 ω6和ω3多不饱和脂肪酸比例为6:1 符合联合国粮农组织推荐标准 [2] - 从大豆乳清水中提取的SBTI可作为口服胰岛素的关键辅料 实现从论吨卖到论克卖的增值 [3] - 公司建设2万吨植物蛋白肉系列食品透明工厂 研发并量产植物酱牛肉 植物牛肉干 手撕素肉等产品 [3] 产业链与战略布局 - 公司构建"大豆育种—种植基地—加工制造—终端销售"的全产业链发展模式 [5] - 公司承担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植物肉加工技术装备及其产品创制与产业化示范项目》 [4][5] - 公司倡导"少吃肉蛋白 多吃豆蛋白"的健康理念 积极布局大健康产业 [3][4] - 公司年产12万吨大豆蛋白相比于等量牛肉蛋白 可节约6617万亩耕地 减排二氧化碳1219万吨 [4] 行业地位与发展愿景 - 公司是国家大豆精深加工产业科技创新联盟理事长单位 中国食品土畜进出口商会大豆蛋白分会理事长单位 [4][5] - 公司获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 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等荣誉 [5] - 公司未来将继续推动大豆产业向高端化 智能化升级 为乡村振兴和农业现代化贡献力量 [5]
四川:内江天冬全产业链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新华财经· 2025-08-01 22:05
行业动态 - 天冬和麦冬被列入"药食同源"物质目录 推动产业发展[1] - 内江天冬成功注册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提升品牌价值[1] - 天冬产业采用粮药、林药套种模式 兼顾粮食产量和经济收益[2] 产品开发 - 已开发天冬膏、天冬粉、天冬饮品等40余个大健康产品[3] - 天冬系列产品包括洗护用品、蜜饯等 销售达3000多万元[3][5] - 四川天草润东生物科技公司目标2024年相关产品产值突破5000万元[3] 种植情况 - 东兴区天冬种植面积近5万亩 全产业链综合产值超10.3亿元[5] - 天冬栽种3年采收 亩产约8000斤 鲜货价格约3.5元/斤[1] - 建立54个生态种植基地保障品质 研发新品种"川冬1号"[2] 科研合作 - 与多家科研院校合作开展20余项研究 包括良种繁育和抗衰老研究[2] - 成立四川省中医药科学院内江产业技术分院等科研平台[2] - 开展天冬"药食同源"科研和精深加工实验[3] 发展战略 - 实施育苗、种植、加工、研发等"七位一体"全产业链发展[5] - 通过政策赋能和科技驱动促进产业升级[5] - 发挥产业引领作用 助力乡村振兴[5]
湾区市民有口福!“清远西牛麻竹笋一桌菜”在33家餐饮上新
南方农村报· 2025-07-28 22:36
行业动态 - 2025年第三届清远西牛麻竹笋尝鲜季暨产业招商推介活动在清远英德举行,发布"清远西牛麻竹笋一桌菜"并授牌33家餐饮店为体验店 [2][3][4] - 西牛麻竹笋是清远特色农特产品,为清远市五大百亿现代农业产业之一,截至2024年底种植面积达99.25万亩,从业人员超8.8万人,产量151.36万吨,全产业链产值109.65亿元 [15][16][17][18] 产品推广 - "清远西牛麻竹笋一桌菜"由广州酒家、清远市饮食服务行业商会研制,包含红油鱼笋伴牛展、梅菜笋丝、竹笙竹笋炖老鸡等十余道菜品 [7][8][9] - 首批33家体验店覆盖广州、清远、佛山、深圳、东莞等地,包括英德10家、清远12家、大湾区11家餐饮门店 [11][12][13][14] 产业链发展 - 清远、英德大力发展富民兴村产业,以全产业链理念推动西牛麻竹笋高质量发展,成为清远首个农业综合产值破百亿元的产业 [15][16][17][18] - 活动旨在构建笋食文化"体验空间",展示西牛麻竹笋百亿级现代农业产业发展成果 [14]
田野股份:以品质筑基,借政策东风,绘就全产业链发展蓝图
中国食品网· 2025-07-28 18:10
核心业务与产品 - 公司主要从事热带果蔬原料制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主要产品包括原料果汁、速冻果蔬、鲜果等[1] - 原料果汁产品包括浓缩果汁、NFC、调配果汁等多种形态和规格 掌握芒果、西番莲、荔枝等四十多种果蔬加工工艺[1] - 公司拥有省级企业技术中心 参与制定国家农业行业标准《非浓缩还原果蔬汁用原料》 在热带原料果汁细分行业拥有较高的市场占有率和知名度[1] 质量管理体系 - 公司建立了覆盖原料采购、生产加工、仓储物流的全流程质量管理体系[1] - 旗下四大生产基地均通过ISO 9001质量管理体系、HACCP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及BRCGS全球食品安全标准认证[1] - 从原料端严格把关 供应商需经实地考察、农残检测等多重审核 生产环节采用低温杀菌、无菌灌装等工艺确保产品风味与安全性[1] - 公司成为奈雪の茶、农夫山泉等企业的长期合作伙伴 在客户验厂审核中屡获高分评价[1] 政策支持与区域布局 - 作为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 公司深度融入乡村振兴战略 在广西、海南等主产区布局现代化工厂[2] - 海南自贸港政策带来显著利好 子公司海南达川利用加工增值超30%免税政策降低原料进口成本提升产品竞争力[2] - 西部大开发税收优惠与产业扶持政策助力攀枝花、荆门工厂快速投产完善全国产能网络[2] - 公司将"产地初加工+精深加工"模式与区域特色农业结合 在海南打造芒果产业集群 在四川开发金沙江干热河谷特色水果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2] 产业链协同与创新 - 公司精准卡位农业全产业链中游 向上游连接种植合作社通过订单农业保障原料稳定供应[3] - 向下游融入食品饮料与新茶饮企业供应链 提供定制化原料解决方案[3] - 建立快速响应机制 30天内即可完成从需求分析到量产的全流程 近年推出的刺梨汁、油柑汁等新品迅速打开市场[3] - 通过果皮果渣资源化利用、节能设备应用等举措实现绿色循环生产降低综合成本[3] - 这种"技术+资源+服务"的多维协同推动了热带果蔬加工行业的集约化与可持续发展[3]
仙池茶业董事长张国富:以大湾区为支点,推动油茶走向世界|三江·油茶面孔③
南方农村报· 2025-07-23 17:36
党员民营企业家 等荣誉,入 仙池茶业董事长 张国富:以大湾 区为支点,推动 油茶走向世界|三 江·油茶面孔③_ 南方+_南方plus 7月19日,在广 西三江侗族自治 县仙池茶业的总 部,张国富匆匆 忙忙地赶到采访 现场。在此之 前,他正在安排 公司园区油茶精 深加工新厂相关 工作,"每天都 围着油茶产业 转。"张国富笑 道。 张国富是广西三 江仙池茶业董事 长,粮油专业科 班出身的他,已 经深耕油茶、茶 叶行业30多年, 目前为三江县人 大代表、柳州市 茶业协会会长, 曾荣获柳州市优 秀共产党员、柳 州市优秀乡村振 兴人才、广西百 名表现突出中共 选"2024年度 《中国科学家年 鉴》封套人 物" 。 广西三江仙池茶业董事长张国富。 "山茶油是世界 上公认最好的食 用油,国际粮农 组织将其首推为 卫生保健植物食 用油,作为一名 土生土长的三江 人,更是从小就 深有体会。"缘 于对三江油茶品 质的绝对自信和 清晰的市场预 判,油茶产业一 直是张国富心中 不可动摇的支柱 产业。 如今,仙池公司 新增富硒油茶林 约1.8万亩已进 入丰产期,通过 自主研发的富硒 山茶油种植及精 深加工专利技 术,打造出"侗 美仙池 ...
清风为伴产业兴 | 监督沉下去 发展旺起来
蕲艾产业发展现状 - 蕲艾产业形成艾草种植、精深加工、艾灸养生、文旅康养于一体的全产业链 [1] - 蕲艾种植面积超过20万亩 登记注册相关经营主体4000余家 品牌价值达142.58亿元 [1] - 全产业链累计带动30万人就业创业 [1] 政府支持措施 - 纪委监委组建蕲艾产业护航小组 对种植、加工、销售、品牌推广等环节开展监督 [1] - 建立综合服务窗口和一网联办政务服务系统 实现行政审批"一门全办、一窗通办、一次办好" [2] - 农业农村局提供专用肥并安排技术指导 交通局实施蕲艾数智云仓项目补齐物流短板 [2][3] 企业扩张计划 - 湖北省茧艾健康科技有限公司计划新增2000亩土地扩大种植规模 [2] - 市场需求持续增长推动产业蓬勃发展 [2] 监督机制创新 - 政务服务系统设置纪委监委监督端口 重点关注证照办理和惠企政策落实 [2] - 对不担当不作为行为从严追责问责 保障企业合法权益 [2] - 采用跟进式、点穴式监督方式解决产业发展障碍 [4]
这只烤鸭为何只卖二十五元?(话说新农村)
人民日报· 2025-07-04 06:08
畜禽产品精深加工与产业链升级 - 街头烤鸭价格低廉的核心原因在于使用高性价比的樱桃谷白羽肉鸭品种,其养殖成本低且鸭身仅占肉鸭总体价值的25%,其余高价值部分(鸭翅、鸭胗、鸭毛)通过分开销售实现利润最大化 [1] - 行业通过"化整为零"的加工模式(从整只卖到分开卖)提升收益,关键在于完善的畜产品加工体系创造了新的价值增量空间 [2] - 中国肉类协会调查显示,目前80%以上的畜禽肉以初级产品形态消费,深加工领域存在巨大潜力 [3] 肉类消费趋势与市场动态 - 肉类消费场景呈现多元化发展,包括冷鲜肉、烧烤特定肉材、休闲食品、预制菜等细分赛道,需通过精深加工匹配差异化需求 [3] - 鸭鹅养殖规模曾因猪肉高价周期扩张,但随着猪肉供应恢复,其市场份额收缩导致副产品(如羽毛球原料鸭鹅刀翎)供应紧缺,2023年下半年羽毛球价格因此飙升 [2] 养殖业现代化与技术创新 - 行业通过数字技术(如黑龙江齐齐哈尔"数字牧场"系统)和育繁推一体化种业创新体系提升肉牛产业链附加值 [3] - 农业农村部推广精准配方低蛋白日粮技术,构建绿色低碳养殖生产体系以降低饲料成本 [3] - 未来需从品种培育、数智化应用到肉类分级标准完善等多环节发力,增强行业抗周期波动能力 [3] 供需结构与周期性特征 - 畜禽养殖因周期长、市场反应滞后及中小养殖场户较多,易出现阶段性供需错配,引发跨行业波动(如猪价影响鸭鹅替代效应) [2]
房山鲜食玉米开启采摘季,半天就能送上北京市民餐桌
新京报· 2025-07-03 15:51
行业分析 - 鲜食玉米产业采用全产业链发展模式 从种植生产到包装销售实现一体化运营 [1][4] - 行业采用"线上+线下"销售模式 通过小程序和电话预订覆盖京津冀及其他城市 [4][5] - 鲜食玉米采摘季持续20天左右 未来将进一步完善产业链条 [6] 公司运营 - 窦店村鲜食玉米种植面积达100亩 种植"农科糯336"等优质品种 其中"农科糯336"为全国十大优秀甜加糯玉米品种之一 [4] - 公司采用生物防治技术 施用发酵牛粪替代农业化肥 实现有机健康种植 [5] - 生产环节采用农机装备进行智能化管理 同时邀请专家指导种植 今年种植密度增加 预计产能比去年增加近500穗 [5] 产品特点 - 鲜食玉米皮薄无渣 颗粒饱满 甜粒与糯粒比例约为1:3 具有低脂营养、清香甜糯的特点 [4][5] - 产品采用独立包装 全程冷链锁鲜 从采摘到市民餐桌仅需半天时间 [4][5] - 品牌"鲜玉米窦"已获得消费者认可 线上线下均收获好评 销售额较往年翻一番 [5] 技术支撑 -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玉米研究所提供技术支持 "农科糯336"采用人工杂交选育技术从上万个杂交组合中选出 [5] - 推广研究员蔡万涛对点帮扶农场 更新种植方案并多次到田间指导生产 [5] - 公司回收玉米秸秆 实现资源循环利用 [5] 人力资源 - 采摘工人一半来自窦店村 坚持人工作业以确保品质 人工分选不同大小的优质玉米 [5] - 农户凌晨开始劳作 根据当日订单精准开展采摘工作 [4][5]
各地加速培育地方特色食品产业—— 发扬饮食文化 打通增值链条
经济日报· 2025-06-29 05:56
传统优势食品产区发展 - 传统优势食品产区和地方特色食品产业是食品工业重要发展载体和关键增长引擎 [1] - 各地因地制宜培育特色优势食品产区和产业,将小特产做成大产业,带动农民增收和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 [1] 特色食品产业发展格局 - 广西柳州螺蛳粉产业2024年全产业链销售收入达759.64亿元,同比增长13.4% [2] - 贵州刺梨产业年综合产值超百亿元,种植面积超过200万亩 [2] - 山西沁州黄小米种植面积达10万亩,年产量超过3万吨,带动3万多户农户 [3] 现代化产业集群建设 - 柳州螺蛳粉产业形成"生产+加工+科技+文旅"现代化产业集群,吸引100多家上下游企业入驻园区 [4] - 贵州刺梨产业推进"种植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强化产研结合,打造全产业链一体化平台 [4] - 山西沁州黄小米构建集种植、加工、仓储、物流、销售、服务于一体的全产业链绿色发展体系 [6] 科技创新与政策支持 - 柳州建成全国首家"螺蛳粉产业学院",深化与10多家科研院校技术合作 [4] - 贵州省完成44项刺梨研究课题,实施15个科技项目,提升刺梨功效成分利用和精深加工 [5] - 山西沁县近3年累计投入6731万元支持重点农业企业,推广"冬播谷子"技术 [6] 品牌建设与市场拓展 - 柳州螺蛳粉推动文旅融合,打造文化体验精品线路和"非遗"体验目的地 [7] - 贵州刺梨提升"贵州刺梨"公共品牌影响力,打造"刺柠吉"等拳头品牌 [7] - 山西沁州黄小米通过地理标志保护和有机认证提升品牌知名度,线上销售占比达30% [8]
赴外招商、开门迎商、竭诚惠商 三个视角 看黑龙江吸引外资(大数据观察·投资中国)
人民日报· 2025-06-24 05:43
黑龙江与沙特经贸合作 - 投资中国·黑龙江—沙特阿拉伯经贸合作交流会在利雅得举行,中沙企业签署7项协议,涉及冰雪经济、传统能源升级和农产品贸易等领域,金额上亿元 [1][2][3] - 哈尔滨思哲睿智能医疗设备公司与沙特精英医疗集团签署5年海合会区域独家代理分销协议,金额上亿元,首批手术机器人预计年内交付 [3][4] - 沙特塔吉·塔玛约兹承包公司计划与哈尔滨马迭尔文化旅游投资集团共同建设、运营利雅得"沙漠冰雪王国"冰雪主题旅游度假区 [4] 哈尔滨国际经济贸易洽谈会 - 俄罗斯蜂蜜厂通过哈洽会产销对接机制拿下119万元零售额,并与上海、安徽经销商达成合作协议,计划年内将蜂蜜饼干投向中国市场 [5][6] - 哈洽会设有线上线下跨境法律服务机制,帮助外商解决知识产权问题,如查处仿冒蜂蜜供应链并销毁假货 [6] - 加拿大品牌露露乐蒙在黑龙江业绩增长迅速,计划今年开设新店铺,与黑龙江冰雪全产业链发展目标契合 [7] 外资企业支持政策 - 哈尔滨市双城区政府接手维护雀巢自建电力专线,帮其省下每年10多万元的维护费用,并计划由政府出资升级改造该电力专线 [8][9] - 双城区"五包一"包联服务专班3年间为雀巢撬动超2500万元政策资金,新厂区项目审批时间缩短近四成 [9] - 双城区配套引进9家包装生产企业,降低雀巢本地供应链成本,雀巢30多年累计在黑龙江投资30亿元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