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鲜果
icon
搜索文档
一场前所未有的跨界浪潮,啤酒巨头纷纷涉足饮料市场,饮料大佬也反向加码酒饮领域
搜狐财经· 2025-07-07 12:37
行业跨界现象 - 啤酒与饮料行业正经历双向跨界浪潮,传统边界逐渐模糊 [1] - 啤酒企业如重庆啤酒推出大理苍洱汽水、天山鲜果庄园汽水,燕京啤酒以低价策略抢占餐饮渠道 [1] - 饮料企业如东鹏饮料推出VIVI鸡尾酒,元气森林推出低度气泡酒"浪" [3] 市场潜力与增长 - 啤酒行业产量自2013年顶峰下降29.3%,2024年同比再降0.6% [7] - 饮料行业2024年总产量达18816.9万吨,同比增长7.5% [9] - 燕京啤酒茶饮料业务营收1.06亿元,同比增长48.43%,青岛啤酒旗下崂山产品销量增长74%和47% [11] 协同效应与渠道优势 - 啤酒企业利用现有渠道和工厂产能实现低成本跨界,如重庆啤酒在强势市场的分销优势 [12][13] - 啤酒与饮料在餐饮、商超渠道高度重合,可共享供应链和物流资源 [16] 消费趋势驱动 - Z世代追求健康与个性化,推动饮料企业跨界低度酒,如元气森林"0糖0脂"气泡酒 [15] - 消费偏好倒逼企业创新,通过低度酒构建与年轻消费者的情感连接 [18] 跨界挑战 - 饮料市场竞争激烈,国际巨头与新品牌并存,夏季销量同比暴跌30%-80% [20][22] - 啤酒消费场景占餐饮、夜场渠道超60%,饮料企业需重构产品设计和渠道策略 [22][24] 战略布局关键 - 跨界需精准洞察消费者需求,捕捉场景变迁,而非简单延伸产品线 [24]
香飘飘居然还在卷?
虎嗅APP· 2025-07-07 08:05
公司战略转型 - 公司正通过零食渠道、山姆会员店、便利店及快闪店等多渠道触达消费者,以应对市场分化[2] - 内部进行组织变革,将研发与渠道部门拉通,实现新品从研发到终端仅需2-3个月,对标快消品行业第一梯队速度[3] - 提出"奶茶行业Zara"战略,强调小单快反模式,打通产品研发到终端销售全链条[3] 产品线布局 - 聚焦冲泡与即饮两条产品线,冲泡类价格带从3.5元延伸至16元/杯,即饮类通过Meco和兰芳园覆盖学生与白领市场[6][8] - 即饮业务成为第二增长曲线,Meco果茶销售额5年内从3亿增长至近10亿[9] - 2024年计划推出20+新SKU,针对不同区域和渠道定制产品,如藏区特供款、学校专供款及电商专属款[11][15] 渠道创新与挑战 - 积极布局零食量贩店新渠道,通过定制化产品实现差异化并避免价格战[25][26] - 开设快闪店作为新品试验田,形成"快闪店-电商-线下重度市场-全渠道"的四步推广方法论[19][21] - 线下终端达40万+点位,超过新茶饮行业62万家门店总数,但面临长流通链条与历史包袱重的挑战[12] 生产与供应链优化 - 建设中试工厂应对小批量定制需求,解决传统规模化生产与柔性化需求矛盾,初期试产损耗率达20%[26][27] - 即饮产品物流成本高企,正探索优化方案以提升线上销售盈利能力[22] 行业竞争环境 - 新茶饮崛起挤压冲泡奶茶市场,蜜雪冰城等低价现制茶饮使价格带趋近,公司通过实体店探索增强品牌感知[16] - 即饮市场规模近万亿,远超冲泡饮品450亿规模,公司战略性投入该领域尽管竞争激烈[8] 管理层动态 - 创始人蒋建琪曾引入职业经理人但10个月后合作终止,现重新掌舵并推动渠道与产品变革[28][29] - 二代管理者蒋晓莹主导产品创新与渠道试验,强调"好喝健康便宜"三原则及品牌认知升级价值[15][16] 经销商体系 - 拥有1827家经销商,正处理历史价盘问题以保障渠道健康,强调与经销商生态共同成长[32][33] - 传统经销体系反馈周期长,新品试错成本高,需平衡大单品利益与创新风险[30][31]
香飘飘居然还在卷?
虎嗅· 2025-07-07 04:45
公司战略转型 - 公司正通过多渠道布局寻找消费者,包括零食渠道、山姆会员店、便利店及快闪店[1][2] - 进行内部组织变革,将研发与渠道部门打通,实现新品从研发到终端仅需2-3个月[3] - 提出"奶茶行业Zara"战略,强调小单快反模式,构建"冲泡+即饮"双产品线架构[3][6] 产品矩阵优化 - 冲泡类产品形成3.5-16元价格梯队,推出原叶轻乳茶等高端产品[9] - 即饮类产品Meco果茶年销售额从3亿增至近10亿,兰芳园聚焦白领市场[12][13] - 2024年计划推出20+新SKU,针对不同区域和渠道定制化开发[15][17] 渠道创新探索 - 布局零食量贩新渠道,采取定制化策略避免价格冲突[26][29] - 开设快闪店作为新品试验田,形成"快闪店-电商-线下重度市场"三级测试体系[23] - 尝试便利店冷链产品,基于冷风柜高购买率特性开发限定款[18] 行业竞争环境 - 冲泡奶茶市场规模仅百亿,即饮市场近万亿但竞争激烈[12] - 新茶饮品牌年推新品1677款,蜜雪冰城等低价品牌挤压冲泡奶茶市场[4][16] - 现制茶饮价格带下探至6-8元,与公司产品直接竞争[19] 供应链变革 - 建设中试工厂实现小批量柔性生产,试产损耗率曾达20%[30][31] - 面临规模化生产与定制化需求的矛盾,需重构供应链体系[30] - 1827家经销商网络构成转型包袱,需平衡新旧渠道利益[38][39] 管理层动态 - 创始人重新执掌公司,职业经理人合作10个月后离职[34][35] - 二代管理者推动电商改革,建立数字化产品测试方法论[23][24] - 处理历史遗留价盘问题,短期业绩承压但维护经销商利益[39]
绿色转型赋能乡村振兴 农产品流通可持续发展项目累计培训和赋能农户超万人
证券日报网· 2025-07-05 10:11
农产品流通可持续发展项目 - 项目由中国连锁经营协会、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瑞典环境科学研究院共同实施,即将迎来结项发布 [1] - 紧密围绕国家政策导向,聚焦农产品流通领域的绿色转型与可持续发展,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 [1] - 以流通端为切入点、产地协作为支撑,通过标准建设、能力培训、试点推广和基地评估等举措推动供应链绿色低碳转型 [1] 项目具体举措 - 面向产地端提升种植主体的绿色管理能力,推动消费端绿色理念普及 [1] - 连锁零售企业探索可持续供应链建设路径,强化"可持续农产品"概念的可视化展示 [1] - 牵头制定多项可持续果蔬供应链相关标准并推广应用,纳入部分地方政府的高素质农民培训内容 [2] 项目覆盖范围与成果 - 覆盖全国20余个省份,重点聚焦多个重点果蔬产区 [2] - 累计培训和赋能农户超过1万人、合作社超2000家 [2] - 带动数百家企业与果蔬基地开展可持续种植管理与标准化果蔬周转筐替代实践 [2]
五名海关系统代表与中外记者交流——筑牢国门安全屏障 提高监管效能和服务水平(权威发布)
人民日报· 2025-07-04 05:59
外贸发展 - 我国外贸实现规模增长和质量提升,货物贸易第一大国的地位进一步巩固[1] - 宁波舟山港2024年货物吞吐量突破13.5亿吨,位居世界第一[1] - 宁波海关所属北仑海关首创出口拼箱货物"先查验后装运"监管模式,满足中小微企业集拼出口需求[1] 通关效率提升 - 港珠澳大桥珠海公路口岸日均通行8万人次旅客、1.9万辆次客货车和6亿元货物[1] - 海关优化客货车"一站式"系统,验放时间不超过10秒[1] - 红其拉甫海关为进口樱桃每车节约通关时间6小时以上,节约成本1500元左右[2] 自贸港建设 - 洋浦经济开发区是我国首个享受保税区政策的国家级经开区,海南自贸港建设的先行区[2] - 海南自贸港封关在即,"零关税"交通工具及游艇等五个监管业务场景已上线运行[3] - 海口海关以智慧监管、分类监管、信用监管提升监管效能[3] 农产品出口 - 重庆潼南柠檬鲜果通过西部陆海新通道跨境公路班车出口越南,仅用48小时跨越1300公里[3] - 重庆海关实施出口农产品"绿色通道"和"云签发"动植物检疫证书等措施[3] - 重庆海关与西部陆海新通道沿线省(区、市)建立协作机制,开展外来有害生物监测[3]
月月有鲜果、全城可采摘,济南推出“泉果飘香”区域公用品牌
齐鲁晚报网· 2025-07-02 13:19
济南市"泉果飘香"区域公用品牌发布 - 济南市园林和林业绿化局推出"泉果飘香"区域公用品牌作为林果产业统一标识 [1] - 品牌整合11个区县130个优质采摘园区打造十大特色果品采摘季 [1] - 创新推出鲜果品鉴会、自然教育研学等十大"采摘+"特色项目 [1] 活动开展情况 - 已举办樱桃、桃、杏等采摘旅游季主题活动80余场次 [2] - 累计接待市民游客50万人次 [2] - 智慧林果服务系统接入"爱山东·泉城办"实现130个园区导航一键直达 [1] 未来工作计划 - 组织专业技术人员为采摘园区提供种植技术指导等服务 [2] - 陆续推出葡萄、苹果、猕猴桃等采摘季活动 [2] - 依托济南园·林市集平台举办"鲜果季"专场展销活动 [2] - 深化品牌打造推动农文旅深度融合 [1][2]
沪上阿姨(2589.HK):北方茶饮王者 多品牌齐发力
格隆汇· 2025-07-02 10:14
公司概况 - 沪上阿姨成立于2013年,最初售卖"五谷奶茶",2019年主攻鲜果茶赛道,逐步实现全国快速扩张 [1] - 公司是北方排名第一、中国排名第三的中价现制茶饮店品牌,专注高性价比健康现制饮品 [1] - 旗下拥有"沪上阿姨"、"沪咖"、"茶瀑布"三大品牌矩阵,截至2024年底全国共有门店9176家 [1] 市场定位与分布 - 北方市场门店占比略高于南方市场(北方4784家 vs 南方4391家),体现"北方茶饮王者"定位 [1] - 三线及以下城市门店占比达50.4%,二线城市21.4%,一线城市仅7.5%,采取"农村包围城市"战略 [1] 品牌矩阵与运营数据 - 主品牌沪上阿姨门店8683家,沪咖1700家,轻享版(含茶瀑布)492家 [2] - 主品牌日均单店GMV约4000元,每单均价25元;沪咖因店内店模式日均GMV仅116元 [2] - 轻享版定位5-10元价位带,日均GMV 1700-2000元,每单均价15元,符合性价比趋势 [2] 行业现状与格局 - 现制茶饮行业GMV从2018年1878亿元增长至2023年5175亿元,CAGR 22.5%,预计2028年达11634亿元 [3] - 现制茶饮CR5为46.9%,蜜雪市占率20.2%居首,沪上阿姨以5%排名第四 [3] - 大众现制茶饮CR5达59.9%,古茗(17.7%)、茶百道(15.6%)、沪上阿姨(9.7%)竞争激烈 [3] 增长潜力与战略 - 公司门店天花板预计2-4万家(悲观按蜜雪一半计2万家,乐观按蜜雪同等计4万家) [4] - 多品牌战略覆盖10-20元大众茶饮、咖啡及10元以下性价比市场,供应链能力是关键 [5] - 强势区域加密与弱势市场(如四川、浙江)开发并举,未来增长空间显著 [4]
新茶饮加速营养升级与健康化转型
中国经济网· 2025-07-01 22:35
行业趋势 - 国民健康意识显著增强,消费者对现制茶饮的需求从单纯追求"减糖"转向富含更多天然营养成分 [1] - 影响消费者选择现制茶饮的核心因素是口感和风味(占比63.0%),重要因素包括品质安全(44.5%)和原料健康度(35.3%) [1] - 女性职场人士等消费群体对现制茶饮的健康和功能属性需求日益突出 [1] - 国家政策《中国食物与营养发展纲要(2025至2030年)》强调将营养和健康需求贯穿食品全产业链,推动现制茶饮行业营养升级与健康化转型 [1] 公司动态 - 奈雪的茶联合多方发起鲜果茶"不加糖天然营养+"计划,每款产品选用至少3种绿色食材,确保补充3种以上关键营养元素 [2] - 该计划标志着新茶饮行业从"减糖控糖"迈入"天然营养+"的"5.0轻养低负担时代",推动行业向更高营养标准发展 [2] - 中国营养学会专家肯定奈雪的茶推动行业融入营养健康元素的多元化发展趋势 [2] 市场表现 - 奈雪的茶5月门店店均订单量同比增长35%,同店增长28% [2] - 6月店均订单量同比增幅达26%,显示健康战略获得消费市场积极回应 [2]
沪上阿姨(02589):北方茶饮王者,多品牌齐发力
中邮证券· 2025-07-01 14:3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沪上阿姨(2589.HK),给予“增持”评级 [5][1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沪上阿姨是北方排名第一、中国排名第三的中价现制茶饮店品牌,旗下有“沪上阿姨”“沪咖”“茶瀑布”三大品牌矩阵,全国门店达9176家,未来发展潜力大 [5] - 行业进入中速增长,现制茶饮集中度高但大众现制茶饮龙头未现,处于战国初期,挖掘潜力企业是二级投资黄金时期 [9][10] - 公司可通过强势区域加密、弱势市场开发和多品牌拓展实现发展,预计25 - 27年营收和归母净利润有不同程度增长 [11][12] 公司基本情况 定位与布局 - 定位为北方茶饮王者,采取农村包围城市战略,低线城市门店占比高,24年底北方与南方门店占比约1:1,北方4784家多于南方4391家 [6][7] 品牌情况 - 旗下有“沪上阿姨”“沪咖”“茶瀑布”三大品牌,24年底主品牌8683家、沪咖1700家、轻享版(含茶瀑布)492家 [5][8] 门店指标 - 近年来门店日均单店GMV约4000元,24年同店日均GMV略降,每单均价25元;沪咖日均GMV 116元、每单均价30元;轻享版日均GMV 1700 - 2000元、每单均价15元 [8] 行业分析 行业规模与增速 - 中国现制饮品市场发展迅速,18 - 23年现制饮品GMV从1878亿元增至5175亿元,CAGR为22.5%,23 - 28年预计增至11634亿,CAGR为17.6%,现制茶饮占比最高、现制咖啡增速最快 [9][10] 市场格局 - 现制茶饮行业集中度高,23年CR5为46.9%,大众现制茶饮23年GMV口径CR5为59.9%,除龙一外市占率差异不大,大众现制茶饮龙头未现 [10] 行业阶段 - 茶饮行业进入成长中后期,从春秋步入战国,后续将进入群雄争夺战,挖掘潜力企业并长期持有是投资黄金时期 [10] 公司逻辑 门店加密 - 全国门店9176家,区域分布不均,强势区域有加密空间,弱势市场如四川、浙江有进驻空间,门店天花板预计2 - 4万家 [11] 多品牌推进 - 旗下三个品牌定位不同,10 - 20元大众茶饮、咖啡、10元以下价位段均有机会,若供应链管理能力强、效率高有望脱颖而出 [11] 投资建议与盈利预测 - 预计公司25 - 27年营业收入增速为28%、19%、15%,归母净利润增速为46%、33%、17%,EPS分别为4.57元/股、6.07元/股、7.09元/股,当下股价对应PE分别为25x、19x、16x [12] 财务指标 盈利预测 | 年度 | 营业收入(百万元) | 增长率(%) | EBITDA(百万元) |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百万元) | 增长率(%) | EPS(元/股) | 市盈率(P/E) | 市净率(P/B) | EV/EBITDA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024A | 3,284.58 | -1.90 | 537.48 | 328.93 | -15.20 | 3.22 | 35.89 | 10.00 | 21.44 | | 2025E | 4,220.19 | 28.49 | 675.47 | 480.52 | 46.09 | 4.57 | 25.30 | 7.30 | 17.71 | | 2026E | 5,036.89 | 19.35 | 944.61 | 638.24 | 32.82 | 6.07 | 19.05 | 5.28 | 12.35 | | 2027E | 5,780.33 | 14.76 | 1,116.45 | 746.04 | 16.89 | 7.09 | 16.30 | 3.99 | 9.98 | [14] 财务报表与主要财务比率 - 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呈现公司24 - 27年资产、负债、收入、成本、现金流等情况及变化趋势 [17] - 主要财务比率包括成长能力、获利能力、偿债能力、营运能力等指标,如营业收入增长率、毛利率、资产负债率等 [17]
重庆啤酒20250627
2025-06-30 09:02
重庆啤酒 20250627 摘要 2025 年上半年啤酒行业销量持平,嘉士伯在中国传统优势区域表现稳 定,但受消费需求疲软影响,暂缓新区域扩张,侧重现有区域增长机会。 原材料及包材采购成本下降对毛利率有积极影响,但全年产销量是关键 变量,需关注整体消费情况及市场竞争表现。佛山工厂折旧增加导致固 定费用增加。 乐堡品牌持续增长成为第一大品牌,乌苏品牌销量面临挑战但积极进行 产品创新和结构升级,1,664 品牌受娱乐渠道未复苏影响承压。 乌苏啤酒全年销量约 80 万吨,疆内占比超 60%,疆外市场面临高端产 品价格压力,公司认为乌苏品牌将走向有序发展,维持基础体量。 现饮渠道收入占比下降至 44%以下,非现饮渠道占比超过 56%,即时 零售等新模式带来结构性变化,公司积极布局歪马送酒、酒小二等新型 渠道。 公司推出一升罐装精酿产品,并拓展非啤酒赛道,试水大理胖儿汽水、 天山鲜果庄园橙汁味汽水和电解质能量饮料,探索多元化发展机会。 公司 2025 年无新增产能扩张计划,资本开支预计大幅下降,股东回报 主要以现金分红为主,分红比例已达较高水平,未来或考虑产业链并购 整合或业务多元化。 佛山工厂折旧需要多少时间完全完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