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十五五规划
icon
搜索文档
银河证券:后续A股大概率将延续震荡上行走势
证券时报网· 2025-09-08 08:22
融资资金流向变化 - 前期融资净买入规模靠前的电子、计算机、通信等行业在9月2日市场震荡行情以来融资资金出现转向 [1] - 电力设备、非银金融、汽车、交通运输、医药生物等行业融资余额维持净流入态势 [1] A股市场走势展望 - A股大概率将延续震荡上行的走势 [1] - 需关注短期波动风险并重点观察市场量能的边际变化 [1] 市场环境支撑因素 - 美国8月非农数据疲软强化美联储降息预期 [1] - "十五五"规划布局下政策预期进一步提升 [1] 资本市场改革进展 - 证监会9月5日修订发布《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销售费用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 [1] - 公募基金行业第三阶段费率改革落地意味着费率改革顺利收官 [1] - 资本市场改革持续深化为A股市场注入增量资金并提振市场信心 [1] - 改革有助于巩固市场回稳向好势头 [1]
如何打造特色与持久竞争力兼具的产业体系
上海证券报· 2025-09-08 02:30
■规划引领 破解地方同质化发展困局(三) □ 杨成长 龚 芳 曾培春 □ "十五五"时期,各地如何立足当地产业基础,打造有特色、有优势、有持久竞争力的产业体系,将成 为决定经济发展的关键所在。建议各地在"十五五"规划中,找准产业发展的着力点,从传统产业转型升 级、新兴产业加力扩围、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发展等方面入手,全面优化产业引导和招商引资政策,形 成区域有特色、全国一盘棋的产业发展新格局 □ 顺应产业趋势、找准产业新增长点是各地做好产业规划的重要前提。近年来随着新技术、新模式、新 业态不断涌现,传统产业组织形式和产业关系正面临深刻重塑,产业发展呈现四大新变化:数字经济催 生产业结构呈现"三段式"新特征;传统产业、新兴产业与未来产业可在不同时空上相互转换;终端需求 成为产业发展的重要牵引力;流量成为产业发展的关键变量 □ "十五五"期间,建议各地革新产业发展新理念,加速打造地方现代产业体系:一要破釜沉舟,蹚出传 统产业改造升级之路;二要有的放矢,把准新兴产业发展的方向盘;三要转变思路,把发展服务业放在 更重要位置;四要遏制"内卷式"无序竞争,以提升产业竞争力为导向开展招商引流;五要消除分歧,提 高企业在产业规 ...
“十五五”前瞻初探
2025-09-08 00:19
行业与公司 * 行业涉及宏观经济、科技创新、高端制造、新能源汽车、集成电路、人工智能、量子科技、数字经济、资本市场、国有企业、环境保护、民生消费等关键领域[1][9][10] * 公司层面虽未明确提及具体上市公司名称 但重点讨论了科创板企业整体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平均超过10% 显著高于上证主板的不足3%[13] 核心观点与论据 宏观经济表现与目标 * 中国经济总量预计2025年达140万亿元 最终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达56.2% 较十三五期间提升8.6个百分点[5][11] * 人均国民总收入接近高收入国家门槛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1.33万美元 略低于世界平均水平1.37万美元 距离发达国家平均水平仍有较大差距[5] * 十四五规划多数目标提前或基本达成 如常住人口城镇化率、GDP增长、研发投入等 但每千人拥有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单位GDP能耗、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等指标滞后[1][3] 科技创新与产业突破 * 研发经费投入占GDP比重达2.68% 规模增至3.6万亿元 稳居全球第二 集成电路产量比十三五末增长72.6% 增加约1900亿块[9] * 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比十三五末增加42% 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增长73.8% 占GDP比重达10.4%[9] * 在核电、高铁、船舶与海洋工程、人工智能、量子科技、载人航天、生物探测等领域实现多项全球首次和第一[9] * 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达15.3件 提前实现目标 企业发明专利化率从2020年44.9%提升至2024年53.3%[10] 资本市场发展 * 中国ETF总数达1300多个 总资产净值超过4万亿元 创历史新高[19][20] * 人身险和寿险资金入市比例显著反弹 目前均超过8% 显示险资入市积极性高[19][20] * 政策层面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 增强资本市场吸引力和包容性 提高商业保险资金、社保基金、基本养老金等入市力度[18] 民生消费与结构转型 * 人均可支配收入与GDP增长保持同步 过去四年年均增速为5.5% 中等收入群体规模达4亿人 占全国人口30%[6][7] * 预计人均GDP超过1万美元后 居民消费结构将从生存型消费向发展投资型和精神享受型消费转变 服务消费占比预计逐步超过商品消费[14] * 财政支出预计将从投资转向民生 大力支持教育、社会保障与医疗卫生等领域发展[13] 生态环境保护 * 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3140万辆 比十三五期间增加492万辆 实现超过5倍增长[8] * 当前主要矛盾是产业结构偏重且内生动力不足 基层力量薄弱与基础支撑不足是重要短板[8] 改革与市场建设 * 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纵深推进 营商环境持续优化[1][15] * 国有企业改革进入收官之年 未来重点在于优化结构、健全混合所有制、加强党的领导等[1][17] 其他重要内容 * 全球环境治理与绿色低碳竞争是国际博弈焦点[8] * 中国品牌价值达1.76万亿美元 在全球前5000个品牌中位居第二[10] * 全球18种主要船型中有14种新接订单居世界首位 海水产品产量连续多年保持全球第一[10] * 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已启动 处于建议编制阶段 预计2025年9月底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建议草案[12]
调研速递|湖北能源接受中信证券等11家机构调研 透露多项重要数据与规划要点
新浪证券· 2025-09-07 22:03
业绩说明会概况 - 湖北能源集团于2025年9月5日举办半年度网上业绩说明会 吸引11家机构及线上投资者参与 包括中信证券、国泰海通证券等[1] - 公司独立董事杨汉明、部分领导及相关部门负责人出席会议 就公司规划、业务毛利、发展措施等问题进行解答[1] 十五五规划与战略方向 - 公司于2025年一季度启动"十五五"规划编制 已完成重点业务及新业务专题研究、外部对标企业调研及未来发展定位研讨[1] - 未来坚持"立足湖北 点拓全国 辐射海外"战略 科学制定电力板块发展目标 探索检修检测、新型储能、氢能制储运销等新兴业务[1] 2025年上半年毛利表现 - 2025年1-6月公司整体毛利20.18亿元 其中水电业务毛利7.75亿元(同比减少6.44亿元) 火电业务毛利6.69亿元(同比增加0.48亿元) 新能源发电业务毛利4.48亿元(同比减少1.24亿元)[2] - 水电发电量同比下降34.10% 主要因年初起调水位偏低及流域来水偏枯[2] - 新能源业务毛利下降受市场化交易竞争加剧、上网电价同比下降及装机规模增加致固定成本增加影响[2] 提升收入与毛利率措施 - 加强市场营销 科学制定电力市场交易方案[3] - 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 提高设备可利用率和稳定性以增加发电量[3] - 严控成本支出 控制燃煤采购价格[3] - 发挥"水火互济 风光互补"优势 提升整体业绩水平[3] 装机投产与项目成本 - 预计2025年全年新增装机100万千瓦[4] - 主要在建项目包括三个抽水蓄能项目(罗田平坦原项目2028年投产、长阳项目2030年投产、南漳张家坪项目2030年投产)、江陵电厂二期火电项目(2026年投产)及宜城河东150MW风电项目(2025年12月投产)[4] - 在建新能源项目单位造价约5.5元/瓦特 2024年投产光伏项目单位造价约3.5元/瓦特[4] 水电站运营与水电收益稳定措施 - 截至8月31日 水布垭电站坝前水位390.11米(同比升高6.28米) 隔河岩电站195.49米(同比升高7.08米) 江坪河电站479.66米(同比升高1.66米)[5] - 清江流域全年来水预计偏少3成[5] - 通过优化水位控制提高水能利用率 加强梯级电站联合调度能力平滑季节性来水波动[5] 新能源补贴与电力市场交易 - 截至2025年6月末 公司尚未收回新能源补贴31.39亿元 2024年收回新能源补贴4.25亿元[6] - 7-8月光伏发电项目售电均价略高于二季度[6] - 年度交易电量占中长期交易总量70%及以上 建立"每日研判、每周统筹"工作机制优化交易成效[6][7] 融资与资本管理 - 截至2025年6月末 公司带息负债规模470亿元 综合融资成本率控制在3%以内[7] - 后续将择机推进债券发行 优化融资结构降低融资成本 推进高息贷款置换[7] - 正探索研究提升分红频次及比例的可行性[7] - 2025年4月16日定增事项经深交所审核通过 已向证监会提交注册申请材料[7]
湖北能源(000883) - 000883湖北能源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907
2025-09-07 21:02
战略规划与发展目标 - 公司已于2025年一季度启动"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完成重点业务及新业务专题研究、外部对标企业调研和未来发展定位与目标研讨 [2] - 战略目标为"立足湖北,点拓全国,辐射海外",致力于做精水电、做强火电、做大新能源、做优综合能源,形成多板块协同发展格局 [2][3] - 在新业务领域开展检修检测、新型储能技术开发与应用、氢能制储运销等新兴业务探索 [3] 2025年上半年经营业绩 - 公司总毛利20.18亿元,其中水电业务毛利7.75亿元(同比减少6.44亿元),火电业务毛利6.69亿元(同比增加0.48亿元),新能源发电业务毛利4.48亿元(同比减少1.24亿元) [4] - 境内水电发电量同比下降34.10%,主要受年初起调水位偏低及清江、汉江、溇水流域来水偏枯影响 [4] - 新能源业务毛利下降主要受市场化交易竞争加剧导致上网电价下降及装机规模增加导致固定成本上升影响 [4] 项目开发与建设进展 - 2025年预计新增装机100万千瓦 [6] - 主要在建项目包括三个抽水蓄能项目(罗田平坦原预计2028年投产、长阳预计2030年投产、南漳张家坪预计2030年投产)、江陵电厂二期火电项目(预计2026年投产)和宜城河东150MW风电项目(预计2025年12月投产) [6] - 在建风电项目单位造价约5.5元/瓦,2024年投产光伏项目单位造价约3.5元/瓦 [6] 水电运营情况 - 截至8月31日,水布垭电站水位390.11米(同比升高6.28米),隔河岩电站水位195.49米(同比升高7.08米),江坪河电站水位458.25米(同比降低2.97米) [7][8] - 清江流域全年来水预计偏少3成 [8] - 通过气象水文预报优化调度、梯级电站联合调度和水库联合蓄泄等措施平滑季节性来水波动 [8] 新能源补贴与电价 - 截至2025年6月末,公司尚未收回新能源补贴31.39亿元 [8] - 2024年收回新能源补贴4.25亿元 [8] - 7-8月光伏发电项目售电均价略高于二季度 [8] 电力市场与交易策略 - 湖北省电力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现货交易权重提高导致电价水平下降 [9][10] - 在鄂煤电及统调新能源项目全电量参与电力交易,水电项目未参与市场交易 [10] - 年度交易电量占中长期交易总量70%及以上 [10] - 建立"每日研判、每周统筹"工作机制,构建多能源品种协同分析模型,深化跨部门协作优化交易方案 [10] 财务与融资管理 - 截至2025年6月末,公司带息负债规模470亿元,综合融资成本率控制在3%以内 [10][11] - 通过推进债券发行、高息贷款置换等措施优化融资结构 [11] - 正积极探索研究提升分红频次和比例的可行性 [11] 资本运作进展 - 定增事项于2025年4月16日经深交所审核通过,已向中国证监会提交注册申请材料 [11]
国防军工行业周报(2025年第37周):周期向上且科技凸显,建议九月加大军工关注度-20250907
申万宏源证券· 2025-09-07 20:44
行业投资评级 - 报告对国防军工行业评级为"看好" [3] 核心观点 - 阅兵后军工基本调整到位 行业基本面将形成有利支撑 三季报逐渐开始得到关注且预计超预期 十五五规划预期打开军工空间上限 叠加军贸不断预期催化 预期行情将再次上行 [5] - 军工三季报有望超预期 2025年一季度起军工订单脉冲式增长且二季度起仍较去年维持高位 预计一季度高增长订单将在三季度兑现为业绩 预计三季度业绩环比和同比都会超预期增长 [5] - 后续进入十五五预期周期 我军有望在百年建军后顺利切入以"智能化+无人化"为特点的下一个军队建设期 十五五规划成为重要兑现周期 预计后续随着十五五规划逐渐预期推进 军工有望进入增长大周期 [5] - 军贸开启供需共振大格局 随着全球地缘政治不确定性增加 全球军贸需求不断扩大 而随着产品迭代加快且体系能力强化 我国产品性能和供给能力获得高度认可 预计我国军贸的需求与供给将会发生强烈共振 [5] - 建议加大军工关注度 关注弹性/主题品种 包括主机关注下一代装备 无人/反无武器 信息化/智能化 军贸体系化出口 [5] 市场表现回顾 - 上周申万国防军工指数下跌10.25% 中证军工龙头指数下跌11.4% 同期上证综指下跌1.18% 沪深300下跌0.81% 创业板指上涨2.35% [3][6] - 国防军工板块10.25%的跌幅在31个申万一级行业涨跌幅排名第31位 [3][6] - 中证民参军涨跌幅排名靠前 平均跌幅为7.84% [3][6] - 涨幅排名前五个股:春兴精工(22.91%) 应流股份(11.48%) 中国船舶(5.56%) 旋极信息(3.11%) 赛微电子(0.91%) [3][6][12] - 跌幅排名前五个股:内蒙一机(-23.76%) 成飞集成(-22.71%) 长城军工(-22.58%) 晨曦航空(-22.05%) 中天火箭(-21.28%) [3][6][13] 板块估值分析 - 军工板块PE估值目前处于历史上游区间 当前申万军工板块PE-TTM为84.59 位于2014年1月至今估值分位71.06% 位于2019年1月至今估值分位98.09% [13] - 细分板块中估值略有分化 航天及航空装备板块PE估值处于2020年以来相对上游位置 [13] 重点标的估值 - 高端战力组合包括中航沈飞 中航成飞 内蒙一机 菲利华 金天钛业 航天电器 天秦装备 航天南湖 国睿科技 楚江新材 光威复材 航发动力 中航西飞 中航重机 三角防务 西部超导 [5] - 新质战力组合包括紫光国微 成都华微 芯动联科 航天电子 华秦科技 西部材料 中科星图 海格通信 铖昌科技 臻镭科技 航天智装 莱斯信息 国博电子 [5] - 重点标的合计总市值14,174.8亿元 2024年归母净利润249.0亿元 2025年预测319.8亿元 2026年预测398.3亿元 2027年预测476.2亿元 [24] - 重点标的PE估值:2024年57倍 2025年预测44倍 2026年预测36倍 2027年预测30倍 [24]
“十五五”期间我市培育重点产业的主攻方向研究调研工作推进会召开
长沙晚报· 2025-09-07 09:52
产业规划背景 - 应对区域竞争并赢得发展主动的迫切要求 [1] - 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并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内在需要 [1] - 绘制产业蓝图并指引未来实践的坚实基础 [1] 调研工作重点 - 聚焦基础与约束以全面掌握产业家底和瓶颈 [1] - 聚焦趋势与机遇以把握发展大势和关键机会 [1] - 聚焦比较与竞争以强化优势领域和补齐短板 [1] - 聚焦路径与抓手以理清发展思路和落实措施 [1] 工作推进要求 - 相关部门需周密安排并扎实推进调研工作 [1] - 通过深入一线实地考察提升调研成果质量 [1] - 为全市"十五五"规划编制提供坚实支撑和有力依据 [1]
吴桂英开展“十五五”规划专题调研并慰问一线教师代表
长沙晚报· 2025-09-06 09:57
教育强市战略规划 - 长沙市委书记吴桂英围绕"教育强市"主题开展"十五五"规划专题调研 强调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 坚持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 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1][19] - 调研覆盖多类型教育机构 包括保利西海岸幼儿园 长沙市雷锋学校 长沙市珺琟高级中学 湖南湘江新区白箬铺镇光明小学 长沙卫生职业学院 长沙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长沙工业学院 长沙学院 [3][5][7][9][12][14][16][18] - 重点关注托育一体化 思政课改革创新 民办教育优质发展 乡村小规模学校特色发展 学科建设及产教融合 专业布局优化 大学生创新创业等领域 [10] 教育发展方向与重点 - 强调教育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中具有基础性 战略性地位 要求主动适应人口变化趋势 前瞻研判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对教育和人才的新要求 [19] - 提出深化教育综合改革 破解发展瓶颈 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 满足全市人民对更好教育的期盼 [19] - 明确将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 将教育公平理念贯穿改革各环节 深化产教融合 优化学科设置 推动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 [22] 教师队伍建设与保障 - 看望慰问一线教师代表 感谢其为长沙教育事业发展付出的辛劳和作出的贡献 [1][10] - 勉励教师保持对教育事业的热爱与坚守 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10] - 要求培养造就师德高尚 业务精湛 结构合理 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 为教师安心从教创造更好条件 营造尊师重教社会氛围 [22] 教育支撑体系构建 - 强调面向社会需求培育人才 做到科教融汇 协同育人 提升教育对长沙高质量发展的支撑力 贡献力 [10] - 要求完善教育评价体系 健全教育投入机制 [22] - 市级领导及市属高校负责同志参与相关活动 体现政策实施层面的支持 [23]
苏州市召开“十五五”规划网民代表座谈会
苏州日报· 2025-09-06 08:07
座谈会上,气氛活跃、讨论热烈。来自外卖平台、文旅直播、网络公益、自媒体、制造业企业等领 域的7位网民代表,结合工作和生活实际,围绕培育新兴产业、加强人才引育、开展协同创新、做好城 市推介、提升城市美感等提出意见建议。与会人员开展了交流讨论。 在认真听取发言后,刘小涛充分肯定了大家提出的意见建议,要求有关部门认真研究吸纳,精益求 精做好规划编制工作,让"十五五"规划更加契合苏州发展所需、顺应群众热切期盼。他指出,扎实做 好"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事关苏州未来发展全局,离不开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希望大家积极发扬城 市主人翁精神,提出更多"金点子",发出更多"好声音",努力为苏州改革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各 地各部门要切实把问计于民落到实处,坚持开门问策、集思广益,充分调动群众建言献策积极性,不断 创新建言渠道和互动方式,努力把群众建议、专家智慧、基层经验、社会期盼吸收到规划中,齐心协力 谋划好苏州"十五五"发展蓝图,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苏州新实践。 市领导顾海东、王飏,市政府秘书长徐本参加座谈会。 9月4日,我市召开"十五五"规划网民代表座谈会。苏州市委书记刘小涛主持座谈会并讲话,强调要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 ...
科安达(002972) - 2025年半年度业绩说明会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9-04 18:56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总收入1.6亿元,同比增长12.27% [3] - 净利润5169万元 [3] - 总资产14.55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0.04% [3] - 研发费用1717.18万元,占营收比重超10% [6]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同比下降,主因采购支出及税费增加 [3] 业务布局 - 核心产品为信号计轴系统、雷电防护系统和道岔融雪系统 [4][5] - 产品应用于国内50多个城市200多条轨道交通线路 [6] - 完成5000多个火车站场防雷工程项目 [6] - 智能监测诊断系统已完成研发并部署于多条线路 [6] - 正拓展智能运维、信息安全、电力自动化等新产品线 [5] 国际市场 - 产品通过"一带一路"项目进入东南亚及欧盟市场 [4] - 已取得欧盟NOBO认证和匈牙利DEBO认证 [4] - 持续扩大海外市场营销体系 [4][5] 战略规划 - "十五五"期间行业将向"质量效益"和"全球引领"转型 [2] - 坚持"1+3"核心产品战略,同步扩大新品研发 [4] - 通过研发创新和内控管理提升盈利能力 [4][5] - 建立辐射全国的营销网络及海外协同发展模式 [5] 订单与展望 - 公司在手订单充足 [4][6] - 未来将受益于城市轨道交通快速发展 [4][6] - 每年均有新增高铁及城轨线路项目验收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