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族信托
搜索文档
案例:濮阳惠成实控人家族信托落地,上市公司控制权纳入传承架构
搜狐财经· 2025-09-07 23:06
公司控制权结构调整 - 实际控制人王中锋通过设立家族信托将控股权置入传承架构 其与配偶杨瑞娜通过曲水奥城实业有限公司持有公司35.24%股份 王中锋个人直接持股0.49% [2] - 家族信托作为有限合伙人与家族公司曲水鸿儒共同设立西藏惠儒企业管理中心 后者通过增资取得曲水奥城62.15%股权 实现大比例股份置入信托 [3] - 本次权益变动属于实际控制人内部持股架构调整 不导致持股数量和比例变更 也不改变实际控制人地位 [3] 持股架构设计特点 - 采用"家族信托+有限合伙企业"结构 家族信托作为有限合伙人享有资产收益权(99.9%) 家族成员通过执行事务合伙人身份掌握控制权 [7][9] - 该架构实现资产所有权置入信托 具备风险隔离 定向传承 资产独立持有等功能 [9] - 交易属于实际控制人内部转让 不涉及市场减持 不触及要约收购 [9] 案例行业意义 - 成为A股市场首个将过半数(直接及间接)持股比例置入家族信托的案例 开创"家族信托+有限合伙"控制权延续模式先例 [11] - 信托底层资产为上市公司流通股票 属于可持续产生收益的优质资产 体现长期持股意愿和对公司未来信心 [10] - 为上市家族企业财富传承提供新范式 符合企业创始人年龄变化和二代成员成长的时代趋势 [11] 结构优化空间 - 未来可对信托及下层资产持有结构进行调整完善以满足更多需求 [10] - 通过选择合适股份置入方式(直接置入 股权转让 增资扩股等)有利于优化税务成本与资金流安排 [9]
半年新增15万高净值客户,私人银行成中收增长动力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03 19:01
私人银行业务规模增长 - 2025年上半年私人银行客户总数突破163万户 较年初新增近15万户 增幅超过10% [1] - 工商银行 农业银行 中国银行 建设银行四大行管理资产规模均超过3万亿元 其中农业银行达3.5万亿元 中国银行3.4万亿元 建设银行3.18万亿元 [1][2] - 兴业银行管理资产规模首次突破万亿元 达10532亿元 成为股份制银行中迈入私行"万亿俱乐部"的成员 [1][4] 银行个体表现差异 - 建设银行管理资产规模较上年末增长14.39% 客户数增长14.69% 增速领先大型银行 [2] - 平安银行管理资产规模19662亿元 较上年末微降0.47% 成为少数规模出现收缩的银行 [4] - 宁波银行管理资产规模增速高达17.62% 超行业平均水平 [5] 客户结构变化 - 招商银行私行客户数达18.27万户 半年新增13640位"千万级"客户 [4] - 民生银行上半年私行客户增量7971户 已超去年全年水平 [4] - 除农业银行和兴业银行外 其余统计银行户均资产较上年末出现不同程度下滑 [5] 业务转型与创新 - 行业从"跑马圈地"迈入"精耕细作"阶段 聚焦超高净值客户 发力家族信托 布局养老金融 [1] - 中信银行针对资产超5000万元客户推出"信亦享"专属服务品牌 实现超高净值客户同比多增40.96% [8] - 光大银行深耕"家庭 悦己女性 企业主"三大核心客群 聚焦代发高管 三方存管和安居场景 [8] 家族信托业务发展 - 光大银行家族信托规模比上年末增长56.12% 推广"大成传家"品牌 [9] - 中国银行财富管理服务信托及慈善信托客户数较上年末增长43.64% [9] - 建设银行家族信托顾问业务及保险金信托顾问业务管理规模和增量均稳居同业领先 [9] 养老金融与教育规划 - 农业银行创新打造养老金融财富管理中心 服务长辈客户新增1.2万户 管理资产达1.3万亿元 [9] - 邮储银行围绕"子女教育规划"需求推出"助成才 赢未来"品牌活动 [9] - 中信银行通过出国金融"少年行"高效满足客户子女教育需求 [9] 私行中心建设 - 建设银行已设立248家私行中心 客户保有率和人均管理资产规模持续提升 [10] - 中国银行在境内设立私行中心205家 [10] - 兴业银行已成立私行直营中心34家 直营中心客户降级流失率大幅低于全行平均水平 [10] 中收贡献提升 - 私人银行业务对中间业务收入的拉动作用持续凸显 北京银行私行代销产品销售规模同比增长16.89% 直接带动中收同比提升17.77% [10] - 光大银行实现代理产品销量1012.82亿元 代理管理资产规模3338.99亿元 较上年末增长7.65% [10] - 建设银行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652.18亿元 同比增长4.02% 财富管理等重点业务收入占手续费收入超过六成 [11]
新城控股实控人王振华之女收购上市公司
搜狐财经· 2025-08-18 15:11
收购交易核心信息 - 万疆资本以每股0.6189港元收购中国新零售供应链75%股权,总代价2.228亿港元,并提出强制性无条件现金要约收购剩余25%股份 [2] - 收购价比停牌前股价3.5港元折让82.32%,以不足3亿港元控制市值21亿港元的上市公司 [2] - 收购资金来自王凯莉作为"HuaSheng信托"受益人所获分配的权益,未使用外部融资 [3] 目标公司背景 - 公司前身为新加坡建筑公司S&THLDGS,从事建筑服务及物业投资业务,包括土木工程和物业租赁 [4] - 近三个财年总收益持续下滑,分别为6660万、5560万和5550万新加坡元,净亏损分别为150万、100万和80万新加坡元 [4] - 2024年7月原控股股东以1亿港元出售75%股权,每股0.2778港元较停牌前折让78.79%,2025年1月更名为中国新零售供应链 [4] 股价异常波动 - 收购停牌前股价连续3个交易日暴涨近75%,复牌后再度上涨近40% [2][3] - 两次控制权变更均伴随股价大幅波动,显示典型壳公司特征 [4] 收购方背景 - 收购方万疆资本唯一股东及董事为王凯莉,26岁,系新城控股实控人王振华之女、董事长王晓松之妹 [2] - 王凯莉2021年获北京大学文学学士,2023年获悉尼大学策略公共关系硕士,2024年获伦敦大学学院文学硕士 [5] - 2024年10月起担任AstrumApex投资公司董事,负责物色及评估投资机会 [6] 王氏家族资本运作 - 收购资金源自王振华设立的HuaSheng信托,该信托通过Standard Chartered Trust(新加坡)持有新城发展、新城悦服务等核心资产 [8] - 家族通过"境内实体运营+境外资本运作"双轨体系:王晓松掌控地产开发业务,王凯莉布局港股壳资源 [8] - 信托模式实现家族资产离岸配置,规避个人资金来源审查 [8] 关联业务动态 - 王凯莉2025年2月在上海注册成立"米塔集"潮玩公司,6月在常州吾悦广场开设首家潮玩门店 [6] - 新城系拥有三家上市公司:A股新城控股、港股新城发展和新城悦服务 [6]
26岁女儿买走一上市公司,王振华财富较巅峰缩水340多亿
金融界· 2025-08-14 23:12
交易概述 - 万疆资本以2.228亿港元收购中国新零售供应链75%股份(3.6亿股),每股价格0.6189港元 [1][2] - 收购价较停牌前收盘价3.5港元/股折让82.32% [2] - 万疆资本发起强制性现金要约收购剩余25%股份(1.2亿股),涉及资金7426.8万港元 [2] - 若全额收购完成,总耗资约2.97亿港元,相当于公司当前市值22.08亿港元的13.45% [3] 收购方背景 - 万疆资本由26岁王凯莉全资持有并担任唯一董事 [1] - 王凯莉系新城控股实际控制人王振华之女,现任董事长王晓松之妹 [1] - 收购资金来源于王凯莉作为"Hua Sheng信托"受益人所获分配权益,该信托由王振华为家族设立 [6] 目标公司状况 - 中国新零售供应链主要业务涵盖新加坡地区建筑服务(土木工程、楼宇建设)及物业投资(住宅/工业物业租赁) [3] - 2024财年营业收入5597.36万新加坡元,同比微降0.15% [4] - 归母净利润亏损78.42万新加坡元,连续第五年亏损(2020财年起) [5] - 注册地为开曼群岛,上市地位收购后将继续维持 [5] 历史交易对比 - 出售方Alpine Treasure Limited一年前以1亿港元收购相同75%股权,较当时停牌价折价78.79% [3] - 本次转让给万疆资本价格较其初始投资溢价约123% [4] 市场反应与推测 - 公告后股价从停牌前3.5港元/股最高涨至5.1港元/股,当前回落至4.6港元/股 [4] - 市场推测收购可能为买壳上市操作,后续或存在资本运作及资产注入计划 [1][5] - 可能涉及王振华家族资源整合与业务多元化拓展 [5] 关联方财富状况 - 王振华当前身家148.7亿元,较2020年巅峰期491.2亿元缩水342.5亿元(降幅69.7%) [1][7] - 其控制三家上市公司:A股新城控股(601155.SH)、港股新城发展(01030.HK)及新城悦服务(01755.HK) [6] - 新城控股2024年营业收入889.99亿元,同比下降25.32%;归母净利润7.52亿元,同比微增2.07% [8] - 公司总资产3071.93亿元,同比减少17.89%;现金及等价物余额65.96亿元,同比缩减48.5% [9]
2.2亿收购上市公司!26岁地产富二代“走到台前”
第一财经· 2025-08-14 21:01
收购交易核心信息 - 万疆资本以2.23亿港元现金收购中国新零售供应链集团75%股份(3.6亿股),每股作价0.6189港元 [1] - 收购方资金来源于内部资源,无外部融资,由王凯莉作为Hua Sheng信托受益人通过权益分配支付 [5] - 目标公司因业绩持续低迷导致原股东退出,近三个财年(截至2024年9月30日)总收益连续下滑(6660万/5560万/5550万新加坡元),净亏损逐年收窄(150万/100万/80万新加坡元) [8] 收购方背景 - 万疆资本注册于英属处女群岛,由26岁的王凯莉全资持有并担任唯一董事 [2] - 王凯莉系新城控股创始人王振华之女、现任董事长王晓松之妹,通过家族信托持有新城发展(01030.HK)和新城悦服务(01755.HK)关联权益 [2][3] - 王凯莉2024年获伦敦大学学院数码媒体硕士学位,现任Astrum Apex Investments Limited董事,负责投资评估 [7] 目标公司业务状况 - 中国新零售供应链集团(03928.HK)主营新加坡建筑工程服务及物业投资 [8] - 公司近三年收益持续下降,累计亏损330万新加坡元,促使原股东寻求退出 [8] 关联产业布局 - 王凯莉于2025年2月在上海成立米塔集文化公司,注册资本1000万人民币,首家潮玩门店设于新城控股旗下常州吾悦广场 [7][8] - 新城控股运营全国170余家吾悦广场购物中心,为关联业务提供渠道支持 [7]
进军潮玩、2.2亿收购上市公司 26岁地产富二代“走到台前”
第一财经· 2025-08-14 18:36
公司收购事件 - 中国新零售供应链集团有限公司复牌 万疆资本有限公司以223亿港元现金收购公司36亿股股份 相当于已发行股本总额的75% 每股约06189港元 [1] - 收购方万疆资本有限公司于2025年7月11日在英属处女群岛注册成立 由26岁的王凯莉全资拥有 [1] - 收购款项由万疆资本内部资源拨付 无外部融资支持 资金主要来自王凯莉作为Hua Sheng信托受益人所获分配的权益 [5] 收购方背景 - 王凯莉为新城控股创办人王振华的女儿 新城控股现任董事长王晓松的妹妹 [1] - 王凯莉于2021年取得北京大学文学学士学位 2023年取得悉尼大学策略公共关系硕士学位 2024年取得伦敦大学学院文学硕士学位 [7] - 2024年硕士毕业后担任Astrum Apex Investments Limited董事 负责物色和评估投资机会 [8] 目标公司经营状况 - 公司主要在新加坡从事建筑工程服务和物业投资业务 [10] - 截至2024年9月30日前三个财年总收益分别为6660万新加坡元 5560万新加坡元和5550万新加坡元 [10] - 三个年度净亏损分别为150万新加坡元 100万新加坡元和80万新加坡元 [10] 关联业务布局 - 王凯莉于2025年参与创办潮玩公司米塔集 首家门店位于新城控股旗下常州飞龙吾悦广场 [8] - 米塔集文化(上海)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本1000万人民币 注册地址与新城控股上海总部所在地一致 [8] - 新城控股旗下吾悦广场在全国共开设170余家购物中心 [8]
进军潮玩、2.2亿收购上市公司,26岁地产富二代“走到台前”
第一财经· 2025-08-14 18:13
收购交易 - 万疆资本有限公司以2.23亿港元现金收购中国新零售供应链公司3.6亿股股份,相当于已发行股本总额的75%,每股约0.6189港元 [2] - 收购款项由万疆资本有限公司的内部资源拨付,无外部融资支持,内部资源主要来自王凯莉作为"Hua Sheng信托"受益人所获分配的权益 [6] - 中国新零售供应链公司主业为传统建筑业,主要在新加坡从事建筑工程服务和物业投资业务,过去三个财年总收益分别为6660万、5560万和5550万新加坡元,净亏损分别为150万、100万和80万新加坡元 [10] 收购方背景 - 万疆资本有限公司于2025年7月11日在英属处女群岛注册成立,由26岁的王凯莉全资拥有,王凯莉是新城控股创办人王振华的女儿 [3] - 王凯莉于2021年取得北京大学文学学士学位,2023年取得悉尼大学策略公共关系硕士学位,2024年取得伦敦大学学院文学硕士学位 [8] - 2024年硕士毕业后,王凯莉开始担任Astrum Apex Investments Limited的董事,主要负责物色和评估投资机会 [8] 其他业务 - 王凯莉参与创办潮玩公司米塔集(Mitaki),首家门店于2025年6月在常州飞龙吾悦广场开业 [8] - 米塔集文化(上海)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于2025年2月19日,注册资本1000万人民币,注册地址为新城控股上海总部所在地 [9] - 吾悦广场是新城控股旗下的商业品牌,目前在全国共开设有170余家购物中心 [8]
“稀土大王”倒在了2亿债务上
搜狐财经· 2025-08-13 21:10
公司治理与财务事件 - 执行董事蒋泉龙欠债超2亿元人民币且自2024年11月起停止偿还 被要求立刻卸任董事职务 [2] - 公司自2024年6月18日下午1点45分起停牌至今未复牌 错过稀土板块上涨行情 [1][20] - 内部员工举报公司资产问题 子公司官司缠身且欠债 首席执行官离职 [22] 财务表现 - 2024年总收入7.57亿港元 同比增长10.29% 但归母净利润亏损1.05亿港元 [17] - 2023年亏损同比减少47.68% 但仍未实现盈利 [17] - 2019年通过降本增效实现净利润3889万港元 扭转此前连续7年亏损局面 [12] 股价表现与资本运作 - 2010年股价全年暴涨129% 最高达4.81港元/股 [9] - 2014年股价跌破1港元/股成为仙股 2018年跌至历史低点0.255港元/股 [14] - 2024年6月股价从0.4港元/股冲上0.91港元/股 但随后停牌 [19][20] 股权结构与资产安排 - 最大股东YY Holdings Limited持股30.20% 由新加坡家族信托持有 实际受益人为蒋泉龙妻子钱元英及儿子 [23][24] - 蒋泉龙自2008年起通过海外公司和家族信托持有资产 包括在澳大利亚、加拿大购置超10亿豪宅 [22][23] - 2亿元债务可能为金蝉脱壳策略 通过个人债务暴露实现与上市公司风险隔离 [25] 业务发展历程 - 1984年以3000元资金创办耐火材料厂起家 八十年代末进入稀土领域 [5][6][7] - 1994年个人资产突破10亿元 1999年成为首家在海外上市的中国私有稀土企业 [7] - 公司注册于开曼群岛 总部在江苏宜兴 与央企中国稀土集团无关联 [9]
岁月如歌,信以致远!中原信托四十年风华正茂再启航
搜狐财经· 2025-08-12 11:57
公司发展历程 - 公司前身中原开发信托投资总公司于1985年8月8日成立,与河南经济发展紧密相连 [1] - 早期采用市场化招聘,通过吸收存款、发行债券、境外借款等方式筹措资金,支持河南经济建设,并开展证券、期货等多元化业务 [3] - 2001-2002年《信托法》等法规颁布后,公司抓住机遇,推出"中原阳光理财信托"等创新产品,注册资本从5.92亿元增至36.5亿元,信托规模从8亿元跃升至2000亿元,净资产收益率曾达29.98% [4] - 2018年《资管新规》出台后,公司调整架构、优化业务,2023年完成最大规模现金增资,注册资本从40亿元提升至46.81亿元 [5][6] 业务转型与创新 - 公司以标品业务为主战场,提升主动管理能力,发展财富管理、家族信托、预付金信托等业务板块 [6] - 创新设立"龢账户"服务350位客户,规模突破40亿元,推出"豫付通"平台吸引超1400家商户入驻,解决预付资金监管难题 [6] - 累计管理信托财产超2万亿元,交付到期信托财产1.63万亿元,为投资者创造收益1600亿元,累计实现利润总额97亿元,上缴税金71亿元 [7] 行业背景与定位 - 信托业凭借灵活创新优势整合金融资源,服务实体经济和产业升级,但早期因法律制度不健全经历多次整顿 [2][3] - 《资管新规》推动行业回归本源,国家金融监管总局提出信托业高质量发展意见,行业进入新阶段 [5][7] - 公司定位为区域性特色信托公司,聚焦服务实体经济,践行金融"五篇大文章"战略 [7] 未来战略方向 - 公司将持续深化党建引领,恪守信托文化,坚守风控底线,提升综合实力 [7] - 重点服务先进制造、绿色低碳等战略领域,推进数字化建设,打造"金融+科技"复合型队伍 [6] - 目标成为区域性金融中坚力量,助力中原地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 [7]
第二代“赌王”吕志和家族的资产传承启示:分工不分家
经济观察报· 2025-08-05 20:06
吕志和家族传承模式 - 家族企业和财富传承采用"分工不分家"理念 在维护所有权完整前提下 依据成员专长划分管理职责 实现紧密协作 [1][2] - 2025年6月嘉华国际和银河娱乐公告股权变更 标志第一代向第二代顺利传承 未出现豪门恩怨 [2] - 传承经验对多子女或产业复杂家族具有借鉴意义 尤其在中国民营家族企业传承高峰时期 [2] 产业布局与股权结构 - 家族产业涵盖博彩 房地产 酒店 建材等领域 核心为嘉华国际(地产)和银河娱乐(博彩)两家上市公司 [4] - 嘉华国际股权结构:2024年前家族持股66.8% 吕志和个人占25.19% 2025年调整为家族持股61.47% 子女持股均增至18%左右 [5] - 银河娱乐股权结构:2024年前家族持股57.36% 吕志和占51.09% 2025年调整为家族持股56.85% 吕耀东持股增至30.88% [6] 分工安排与专业匹配 - 长子吕耀东(土木工程背景)主管澳门博彩业务 次子吕耀南负责美国酒店 幼子吕耀华(工业工程背景)执掌香港建筑 [4][10] - 长女邓吕慧瑜(商科背景)接管酒店业务 次女吕慧玲负责行政 子女专业背景与职责高度匹配 [4][10] - 传承后吕耀东任两家上市公司主席 邓吕慧瑜与吕耀华任嘉华联席董事总经理 分工框架保持稳定 [10] 传承机制保障 - 通过信托和家族控股公司集中持股 嘉华国际和银河娱乐家族控制权均超过56% [5][6][8] - 参考泰国黄子明家族案例 过半股权保障决策围绕家族意愿展开 [8] - 采用交叉任职机制 如吕耀东同时在两家公司担任要职 强化协同 [4] 家族凝聚力建设 - 子女自幼参与企业事务 采石场经历培养对家族事业的认同感 [11] - 吕志和设立"世界文明奖" 捐建122所希望学校 通过公益提升家族荣誉感 [12] - 持续赞助澳门青少年国情竞赛 专项基金培养年轻人家国情怀 强化价值传承 [12] 潜在风险与应对 - 需防范股权分配引发的矛盾 如远东皮革因30%/20%股权差异导致内斗 [14] - 建议引入信托机制 参考龙湖地产案例实现经营权与收益权分离 [15] - 职责划分需明确 单一业务家族更需注意权责边界 避免业务重叠引发冲突 [16] 对独生子女家族的启示 - 可借鉴信托持股模式 避免山西海鑫集团式直接继承风险 [19] - 需为非家族成员预留股份空间 通过职业经理人分工弥补独力不足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