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壳上市

搜索文档
26岁女儿买走一上市公司,王振华财富较巅峰缩水340多亿
金融界· 2025-08-14 23:12
8月10日,港股上市公司中国新零售供应链(3928.HK)发布公告称,万疆资本以 2.228 亿港元的价格收 购其 75%的股份。 市场普遍预期,中国新零售供应链接下来或将展开相应的资本运作或为上市公司注入新的资产。 值得一提的是,这桩看似普通的股权交易之所以备受瞩目,与收购方的特殊身份有关。 据悉, 收购方万疆资本由26岁的王凯莉全资持有,并担任唯一董事,而她正是新城控股实际控制人王 振华的女儿、新城控股现任董事长王晓松的妹妹。 身为王凯莉父亲的王振华,在商业领域曾是一位颇具影响力的人物。在不久前公布的《2025新财富杂志 500创富榜》上,王振华的身家高达148.7亿元,但与2020年的巅峰时期相比足足缩水342.5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坐拥超百亿身家的王振华,此前一度因猥亵9岁女童风波而锒铛入狱,并因此退出新城 控股的管理一线。 去年7月,王振华刑满释放,出狱后的王振华变得低调不少。如今,女儿王凯莉在资本市场的收购动 作,再一次让外界将目光聚焦到王振华及其家族的商业版图之上。 预计总耗资近3亿港元,万疆资本拿下一港股公司 8月10日,中国新零售供应链发布一则公告称,万疆资本作为收购方,已与该上市公司的控 ...
智元机器人从“买壳”到上市有多远
华尔街见闻· 2025-07-10 17:57
核心观点 - 智元机器人通过收购上纬新材至少63.62%股份,交易作价不低于19.96亿元,成为其控股股东,并可能将其作为未来上市平台[1][2][3] - 市场预期上纬新材可能成为A股"人形机器人第一股",尽管智元机器人明确12个月内无资产注入计划,但股价仍出现涨停反应[4][5][6] - 智元机器人估值达150亿元,是上纬新材市值的5倍,为二级市场提供想象空间[13][14] - 公司未来可能通过借壳上市、36个月后重组或分步装入资产三种路径实现曲线上市,但均面临不同挑战[9][16][23][28] 交易细节 - 收购分为两部分:智元恒岳和致远新创以7.78元/股收购29.99%股份,再通过要约收购37%股份,最终持股比例不低于63.62%[43][44][45] - 收购资金来源于自有资金和并购贷款,已取得银行意向函但未签订正式协议[50][51] - 交易完成后可通过股票质押等方式增强融资能力,并为后续一级市场融资预留空间[49][53] 潜在上市路径分析 借壳上市 - 优势:加快证券化速度[16] - 难点:科创板无先例,需满足最近一年营收不低于3亿元且三年现金流累计超1亿元等财务要求[18][19][21] 36个月后重组 - 优势:规避借壳认定[23] - 风险:机器人行业三年后景气度存在不确定性[27] 分步装入资产 - 优势:无需等待三年,避免借壳认定[28] - 难点:12个月内连续收购同一资产需累计计算,且需证明业务协同性[35][36][38] 行业影响 - 若成功可能开创"先买壳、后上市"的新资本运作范式,为早期科创公司提供参考[10][54][55] - 当前A股IPO审核趋严背景下,类似案例(如哈啰入主永安行)增多,但后续操作仍需观察[55]
智元机器人从“买壳”到上市有多远
华尔街见闻· 2025-07-10 00:00
交易概述 - 智元机器人通过智元恒岳和致远新创收购上纬新材至少63.62%股份,交易作价不低于19.96亿元 [1] - 交易完成后上纬新材控股股东和实控人将变更为智元恒岳和邓泰华 [1] - 上纬新材将成为科创板首家人形机器人企业旗下公司 [2] 市场预期与反应 - 市场期待上纬新材成为智元机器人未来的上市平台和"A股人形机器人第一股" [2] - 尽管智元机器人声明12个月内无资产注入计划,上纬新材当日开盘一字涨停 [2] - 智元机器人估值150亿元,是上纬新材市值(31亿元)的5倍,为二级市场提供想象空间 [5] 潜在上市路径分析 借壳上市 - 加快证券化速度但科创板尚无先例 [4] - 需满足最近一年营收不低于3亿元等财务要求 [4][7] - 审核标准比照IPO,成功案例稀少 [5][6] 36个月后重组上市 - 可规避借壳上市认定但需等待期 [9] - 面临机器人行业三年后景气度变化的风险 [13] - 类似案例如滨海能源收购旭阳集团仍在推进中 [11] 分步装入资产 - 通过"小额-渐进式"装入避免借壳认定 [14] - 无需等待36个月但需注意12个月内连续收购限制 [22] - 需解决上纬新材(新能源材料)与智元机器人(人形机器人)的行业协同性问题 [24] 交易结构与资金安排 - 收购分两部分:先以7.78元/股收购29.99%股份,再要约收购37%股份 [27][28] - 资金来源于自有资金和并购贷款,已取得银行意向函但未签正式协议 [35] - 交易完成后可通过股票质押等方式增强融资能力 [36] 行业影响 - 可能开创"先买壳、再上市"的新资本运作范式 [37] - 为暂不满足IPO条件的早期科创公司提供参考路径 [38] - 类似案例包括哈啰入主永安行、启明创投购买天迈科技控制权等 [38]
暴涨80%,姚劲波一次罕见出手
投中网· 2025-06-14 11:11
核心观点 - 互联网大佬姚劲波通过北京福好斥资6.62亿元收购易明医药23%股份,成为控股股东,交易后公司股价连续7个涨停,市值达42.81亿元,6月累计涨幅84.32%[1][15] - 并购市场热度高涨,产业方、GP机构和政府/国资成为上市公司控制权交易的三大主力买家,政策推动下交易持续升温[17][18][19][21] 易明医药交易分析 - 交易细节:转让价格15.1元/股,姚劲波通过北京福好(持股99%)完成收购,交易尚未完成已实现浮盈[1][2][14] - 公司基本面:主营糖尿病药物米格列醇片(营收占比70%),但2023-2024年营收连续下滑至6.52亿元(-2.27%),2025Q1净利润1879万元(-32.64%),核心产品瓜蒌皮注射液(营收占比12.92%)已终止合作[5][6] - 对赌协议:2025-2027年营收不低于6亿元/年,净利润不低于3000万元/年,2028年资产指标需为正,未达标则原实控人补偿[9][10] 姚劲波投资布局 - 投资历程:2010年起通过58同城直投猎聘网等垂直领域,2018年成立CVC神骐资本(管理6只基金,投资71起),此次系首次涉足上市公司控制权[12][13] - 交易动机:政策利好下获取财务收益,或为资产证券化铺垫,但未使用58同城主体而通过个人控股公司操作[13][14] 并购市场动态 - 产业方案例:世纪金源4.22亿元收购安奈儿13.03%股份,哈啰15亿元入主永安行(或为借壳上市)[18] - GP机构案例:启明创投4.52亿元收购天迈科技,梅花创投吴世春入股梦洁股份10.65%,新模式改为先收购再募资[19][20] - 政府/国资案例:2025年50家上市公司控制权变更中11家为国资收购,如无锡财政局21.18亿元收购通用股份,黄山国资委收购锐新科技[2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