欺诈发行

搜索文档
A股欺诈发行,顶格处罚!
券商中国· 2025-06-13 14:42
欺诈发行处罚案例 - 东旭光电2017年通过欺诈发行股票募资75.65亿元 涉及申请文件和公告文件中引用虚假记载的2015-2016年报数据 [2][4][7] - 河北证监局对东旭光电处以3.78亿元罚款 占募资额5% 为2005年证券法规定的顶格处罚 [2][3][5][12][13] - 实际控制人李某廷及控股股东东旭集团因组织指使欺诈发行行为 分别被处以3.78亿元罚款 [6][7][8][10][12] 新旧证券法对比 - 2005年证券法对欺诈发行的罚款标准为募资额1%-5% 对控股股东/实控人按同标准处罚 [3][11] - 2019年修订后新证券法将罚款标准提升至募资额10%-100% 对控股股东/实控人增设没收违法所得条款 [3][14][15] - 本案适用旧法顶格处罚 若按新法标准罚款金额可能达7.565亿至75.65亿元 [3][13][15]
造假、欺诈⋯⋯东旭系相关主体合计被罚17亿元,光伏大佬李兆廷终身市场禁入
搜狐财经· 2025-06-06 22:55
6月6日,东旭蓝天(已退市)和东旭光电(已退市)发布公告称,收到行政处罚决定书。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监管部门对东旭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旭集团)处以约5.8亿元罚 款,对李兆廷处以约5.9亿元罚款,相关责任主体总计被罚约17亿元。 巅峰时曾掌握三家上市公司 李兆廷为东旭系掌门人,曾经的光伏业界大佬。 据此前东旭光电的公告,李兆廷出生于1965年。1986年,李兆廷被分配至石家庄市柴油机厂,先后担任 技术员、车间主任、总经理助理、副总经理。 从1996年开始,李兆廷任河北东旭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董事。2019年,李兆廷以235亿元财富在当年成为 石家庄首富。 巅峰时期,李兆廷手握东旭光电、东旭蓝天、嘉麟杰等三家上市公司实控权。 合计罚款金额达17亿元 6月6日,东旭蓝天称,其收到河北证监局和深圳证监局的行政处罚决定书。 回顾李兆廷的发家史,可以明显观察到李兆廷很擅长资本运作。 2011年,东旭集团接手宝石A,后宝石A更名为东旭光电。2015年,东旭集团成功成为宝安地产第一大 股东。随后,东旭集团将名下的光伏发电业务板块注入宝安地产,并更名为东旭蓝天。2016年,东旭集 团又通过股权受让的方式,控制了嘉麟 ...
IPO要闻汇 | 瑞尔竞达再冲北交所,本周2只新股申购
财经网· 2025-05-19 15:30
IPO审核与注册进展 - 酉立智能北交所上市过会,主营光伏支架零部件,2024年营收7.29亿元(+10.84%),净利润9004.78万元(+15.19%),但增速较2023年下滑(营收增速51.96%→10.84%,净利润增速85.27%→15.19%),客户集中度高,前五大客户占比超9成,第一大客户NEXTracker毛利占比82.58% [2] - 瑞尔竞达北交所IPO获受理,主营高炉耐火材料,2024年营收4.67亿元(+1.9%),净利润0.85亿元(-8.04%),拟募资3.35亿元用于碳捕集及新材料项目,曾于2023年12月受理后主动撤单 [3] - 华电新能IPO注册获批,拟募资180亿元用于1516.55万千瓦风光项目,总资产超3650亿元,2024年上半年营收172.53亿元 [4] - 朗泰通科技主动撤单终止创业板IPO,主营锂/镍氢电池,2023年营收11.59亿元,净利润0.89亿元,原计划募资7.02亿元 [5] 新股申购与上市动态 - 本周2只新股上市:威高血净(发行价26.5元/股,首日涨56.25%至41.41元/股,成交11.5亿元)主营血液净化产品,2024年营收36.04亿元,净利润4.49亿元,募资缩水2.61亿元至10.9亿元;太力科技(发行价17.05元/股,首日涨218.48%至54.3元/股,成交9.15亿元)主营家居收纳,2024年营收10.2亿元,净利润0.88亿元 [6][7] - 下周2只新股申购:古麒绒材(发行价12.08元/股)主营羽绒产品,2024年营收9.67亿元(+16.42%),净利润1.68亿元(+38.11%),前五大客户占比65%;中策橡胶拟募资48.5亿元用于轮胎产能扩建,2024年净利润37.87亿元(+43.57%) [8][9] 政策与监管动向 - 广州出台政策支持养老产业企业通过上市、发债等扩大融资,鼓励设立银发经济产业基金 [10][11] - 证监会修订《上市公司募集资金监管规则》,6月15日起实施,强化专款专用、资金安全及使用效率监管 [12] - 2024年证监会查处5起欺诈发行案件,包括对高德信罚款3270万元、华道生物罚款1150万元、恒大地产罚款41.75亿元并终身禁入实控人许某印 [13]
证监会出手!严打欺诈发行,2024年对87家拟上市企业开展现场检查或督导
财经网· 2025-05-15 18:51
执法力度与案件数量 - 2024年证监会查办证券期货违法案件739件,作出处罚决定592件,同比增长10% [1] - 处罚责任主体1327人(家)次,同比增长24%,市场禁入118人,同比增长15% [1] - 向公安机关移送涉嫌犯罪案件和线索178件,同比增长51% [1] 案件类型分布 - 信息披露案件249件,占比34%,位居首位 [2] - 中介机构未勤勉尽责案件95件,连续三年增加,占比13% [2] - 内幕交易案件178件,占比24%,操纵市场案件71件,占比10%,数量与往年基本持平 [2] 重点领域执法 - 在发行上市、信息披露、并购重组、退市等领域加大执法力度,重点打击欺诈发行、财务造假、操纵市场等行为 [5] - 全年对87家拟上市企业开展现场检查或督导,查办5起欺诈发行案件 [5] - 对高德信、华道生物报送虚假财务数据行为分别处以3270万元、1150万元罚款 [7] - 对恒大地产欺诈发行债券及信息披露违法处以41.75亿元罚款,对董事长许某印处以4700万元罚款并终身禁入证券市场 [7]
刚刚,证监会发布!去年市场禁入118人
券商中国· 2025-05-15 17:09
5月15日,证监会公布了2024年执法情况。2024年,证监会依法从严查办证券期货违法案件739件,作出处罚决定 592件、同比增长10%,处罚责任主体1327人(家)次、同比增长24%,市场禁入118人、同比增长15%;向公安 机关移送涉嫌犯罪案件和线索178件,同比增长51%。 证监会表示,下一步将紧扣"防风险、强监管、促高质量发展"工作主线,不断提升执法能力和办案质效,用好用足 法律法规赋予的执法手段,快、准、狠打击证券期货违法违规,切实维护投资者合法权益,为建设高质量资本市场 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打击欺诈发行等投资者最不能容忍的行为 券商中国记者了解到,过去一年,证监会突出强本强基、严监严管,聚焦"打大、打恶、打重点",坚持"惩防治"并 举,"行民刑"协同,坚决做到"长牙带刺"、有棱有角,全力提升执法效能,努力实现严而有力、严而有度、严而有 方、严而有效。 从查办的案件构成看,信息披露案件249件位居首位,占案件总数的34%;中介机构未勤勉尽责案件95件,连续三年 增加,占案件总数的13%;内幕交易案件178件、操纵市场案件71件,分别占比24%、10%,数量与往年基本持平。 在发行上市、信息披露、并 ...
最高人民法院、中国证监会:聚焦投资者保护,站稳人民立场。依法打击欺诈发行和财务信息披露造假,完善虚假陈述民事赔偿责任制度。常态化开展证券纠纷代表人诉讼,便利投资者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降低投资者维权成本。
快讯· 2025-05-15 16:23
投资者保护政策 - 最高人民法院和中国证监会聚焦投资者保护,强调站稳人民立场 [1] - 依法打击欺诈发行和财务信息披露造假行为 [1] - 完善虚假陈述民事赔偿责任制度 [1] - 常态化开展证券纠纷代表人诉讼 [1] - 便利投资者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1] - 降低投资者维权成本 [1]
深圳证监局执法长牙带刺,2024年度共罚没1.52亿元
券商中国· 2025-03-21 17:08
文章核心观点 深圳证监局2024年度稽查执法工作成果显著,在打击财务造假欺诈发行、严惩相关机构失职违法、保护投资者权益等方面取得多项突破,案件承办、办结及查实数量等均创新高,罚没款达1.52亿元 [1] 分组1:重击财务造假欺诈发行 - 2024年承办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违法违规案件21件,其中财务造假相关案件14件,占比66.67% [2] - 查办北交所欺诈发行第一案,查实某申报公司最高年份虚增收入达75% [2] - 2个工作日完成某上市公司涉嫌伪造函证事件核查及立案 [2] - 两个月完成某“累犯惯犯”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违法事项调查,该公司已退市摘牌 [2] - 对拒绝阻碍监督执法的3名涉案人员每人顶格罚款100万元 [2] - 承办案件涉上市公司信息披露问题连续2年超案件总数一半以上,本年度该类案件行政处罚罚没总金额近亿元 [3] 分组2:严惩相关机构失职违法 - 对14件财务造假案涉及的34家次中介机构开展核查,对5家次中介机构违法行为启动调查 [4] - 向上市及公众公司作出32单财务规范行政监管措施,向7家中介机构及18名从业人员作出10单行政监管措施 [4] - 某会计师事务所篡改审计底稿被罚没2700万元,暂停从事证券服务业务6个月 [4] - 查处证券从业人员违规交易类案件10件,同比增长20%,利用未公开信息交易类案件1件,私募机构违法违规类案件4件 [4] - 对37家私募机构及37名责任人采取行政监管措施,向公安部门通报9家私募机构涉刑线索 [5] - 查实辖区首单私募机构提供虚假材料案 [5] 分组3:切身保护投资者权益 - 突出“三位一体”强化责任追究,推动首单特别代表人诉讼案件、先行赔付案例落地 [7] - 向中小投资者服务中心提供2起特别代表人诉讼案件线索,探索“示范判决+专业调解+司法确认”新模式 [7] - 指导调解中心受理案件364宗,调解成功328宗并完成司法确认,帮助投资者挽回损失近3000万元 [7] - 承办7件异常交易类案件,拟对部分调查对象罚没金额超亿元 [7] - 移交利用内幕信息交易牟利人员涉嫌犯罪线索至公安机关 [7] - 2024年调查并移送8件证券期货违法犯罪案件至公安机关,同期14件被刑事起诉,8件被判处刑罚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