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资本市场改革
icon
搜索文档
非银行金融行业周报:25H1业绩改善趋势明确,券商再融资进一步放松-20250720
国金证券· 2025-07-20 19:39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证券板块业绩改善趋势明确,建议关注稳定币主题相关券商、业绩增速亮眼的多元金融以及科技赛道占优的四川双马等投资机会 [3][4] - 保险板块基本面过度悲观预期改善带来价值重估,后续关注季报表现较好、主动基金超低配及低估值、财险板块防御属性等标的 [6] 各目录总结 一、市场回顾 - 本周A股行情中沪深300指数+1.1%,非银金融(申万)-1.2%,跑输沪深300指数2.3pct,其中证券、保险、多元金融分别-1.1%、-1.4%、-2.4%,超额收益分别为-2.1pct、-2.4pct、-3.4pct [11] 二、数据追踪 - 券商方面,经纪业务本周A股日均成交额15463亿元,环比+3.3%,25年1 - 6月日均股基成交额16432亿元,同比+65.7%,25年1 - 6月新发权益类公募基金份额合计2401.2亿份,同比+117.8%;投行业务2025年6月IPO/再融资累计募资规模分别374/7243亿元,同比分别+15%/+416%,2025年6月债券累计承销规模73290亿元,同比+19.7%;资管业务截至25年5月末,公募非货公募19.3万亿元,较上月末+1.1%,权益类公募8.1万亿元,较上月末-0.1%,截至25年6月末,私募基金20.3万亿元,环比-0.1% [15] - 保险方面,本周10年期、30年期国债到期收益率分别-0.01bps、+1.44bps至1.67%、1.89%,7月分别+1.83bps、+2.74bps,与保险公司配置风格匹配的中证红利指数本周、7月分别-0.85%、+1.78%,恒生中国高股息率指数本周、7月分别+0.68%、+3.37%,7月16日大家人寿增持大唐环境H股,2024年至今保险资金举牌/增持共计39家公司,偏好红利风格尤其是H股红利 [35][38] 三、行业动态 - 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强化人身险公司数据报送工作,按“谁管业务,谁管数据”建立责任制 [41] - 国寿养老、平安资管等入围中证协网下专业机构投资者“白名单” [42] - 年内超9成保险资管产品净值实现增长,最高净值涨至30.22% [43] - 险资加速布局ABS、REITs等另类资产 [44] - 中保投资10亿元入股华电新能,成为最大IPO配售方 [45] - 年内已有超1200家保险公司分支机构被裁撤 [46] - 国寿寿险清仓杭州银行,四次减持或套现39亿元 [47] - 中国太保获批1.8亿元投资上海国智技术公司 [48] - 上交所发布实施进一步深化科创板改革配套业务规则 [49] - 东吴证券发布2025年度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预案,拟募资不超过60亿元 [50]
对话交大高金李楠:科创企业应“宽进严出”,期待加大市场化改革力度|科创资本论
第一财经· 2025-07-20 12:40
科创板发展成果 - 科创板开市六周年,支持589家高新技术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上市,总市值超7万亿元 [4] - IPO募集资金9257亿元,再融资1867亿元,合计超1.1万亿元 [4] - 包容性上市制度覆盖54家未盈利企业、8家特殊股权架构企业、7家红筹企业及20家第五套标准上市企业,其中22家未盈利企业实现盈利"摘U" [4] 制度优化方向 - 建议采用"宽进严出"模式,参考纳斯达克经验:上市条件放宽但严格执行退市规则 [4] - 证监会推出科创板"1+6"改革举措,包括设置科创成长层、扩大第五套标准适用范围、试点专业机构投资者制度及IPO预先审阅机制 [5] - 审核环节聚焦信息披露真实性,由专业投资者判断企业成长潜力,通过市场化机制筛选优质企业 [6] 市场生态建设 - 需完善一二级市场循环:一级市场需地方政府改善营商环境而非直接参与投资,二级市场需公平环境吸引长期资本 [8] - "1+N"政策体系释放改革信号,需减少行政干预,强化市场化调节机制 [8] - 政策应着力降低金融市场"摩擦",减少交易成本与壁垒,提升资金融通效率 [7] 科技创新现状 - 中国在超重型机械制造、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生物医疗、航空航天及低空经济领域具备技术落地优势 [7] - 高端芯片、光刻机等领域仍需长期技术突破 [7] 监管价值观 - 监管需明确"裁判者"角色,保持政策前瞻性与执行一致性,避免松紧不一 [3] - 通过严格执法打击违法违规行为,维护市场公平,增强长期投资者信心 [9]
证券ETF(512880)昨日净流入超5.6亿,机构称非银金融景气度延续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18 10:41
非银金融行业分析 - 非银金融行业受益于资本市场改革进度加快 无风险利率延续下行趋势 长期资金入市制度不断完善 股市成交额延续活跃水平 券商和保险中报业绩延续高增 [1] - 非银金融行业预喜率达83% 增速与预喜率均居前 [1] - 证券Ⅱ行业作为非银金融的重要子板块 受益于资本市场改善 叠加低基数效应 业绩增长显著 [1] - 当前市场环境下 非银金融板块景气度保持强势 未来随着货币政策进一步宽松及长期资金入市政策推进 行业业绩有望延续增长态势 [1] 证券ETF介绍 - 证券ETF跟踪的是证券公司指数 该指数由中证指数有限公司编制 从A股市场中选取业务范围涵盖证券经纪 投资银行 资产管理等领域的证券公司作为成分股 反映证券行业相关上市公司证券的整体表现 [1] - 该指数具有较高的行业集中度和代表性 能够较好地体现A股市场证券板块的运行态势 [1] - 没有股票账户的投资者可关注国泰中证全指证券公司ETF联接C(012363) 国泰中证全指证券公司ETF联接A(012362) [1]
沟通“面对面”,服务“零距离” 青岛证监局联合召开辖区拟上市后备企业高质量发展座谈会
搜狐财经· 2025-07-16 14:42
资本市场改革与科技创新 - 中国证监会主席吴清提出深化资本市场改革开放、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的工作思路[1] - 青岛证监局联合三大交易所召开座谈会传达最新改革政策并收集企业诉求[1] - 科创板"1+6"改革政策将提升制度包容性,未盈利企业过会案例已落地[3] 企业上市案例与经验 - 特锐德上市后形成现代化治理体系,智能电力设备和充电网业务获资金支持[2] - 雷神科技北交所上市后日均交易额2.6亿元,最高单日达9.99亿元,股价稳定在33.67元/股[3] - 两家企业强调上市提升品牌影响力、抗风险能力及业务拓展能力[2][3] 资本市场数据与动态 - 2025年1-6月A股新增51家上市公司募资373亿元,新增受理企业177家[4] - 沪深北交易所目前在审IPO企业312家(北交所186家、上交所67家、深交所59家)[4] - 青岛上半年新增4家辅导备案企业,21家企业正在辅导中[6] 地方政策与企业培育 - 青岛建立全国首个企业上市"十项工作机制"并发布白名单[5][6] - 青岛证监局实施"青苗"计划,走访40家拟上市企业并提供板块匹配指导[7] - 地方政府推动并购、REITs等工具应用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6]
20cm速递|创业板50ETF(159375)涨超2.0%,科技板块或带来新一轮的投资机遇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15 12:32
资本市场改革与科技成长企业 - 资本市场改革将进一步完善支持科技成长企业发展的机制 重点关注生物医药 人工智能 商业航天 低空经济等前沿科技领域的优质公司 [1] - 科创板和创业板的改革措施包括科创成长层的设立 未盈利企业上市标准的重启以及创业板第三套标准的启用 将显著提升市场对科技企业的支持力度 [1] AI与科技产业链投资机遇 - 下半年为AI预期的底部区域 AI算力产业链预期会不断复苏 带来新一轮投资机遇 [1] - AI算力产业链边际改善 卫星互联网+量子科技方兴未艾 具体子板块表现在运营商 光通信 卫星互联网及量子科技等方面 [1] 创业板50ETF与指数表现 - 创业板50ETF国泰跟踪创业板50指数 单日涨跌幅可达20% [1] - 创业板50指数由深圳证券交易所发布 选取创业板市场中市值较大 流动性较好的50只股票作为样本股 反映创业板市场上最具代表性和影响力的公司表现 [1] - 该指数覆盖多个行业 尤其侧重于科技创新型企业 包括信息技术 医疗保健等高成长性领域 [1]
资本市场改革显效 各路资金投下信任票丨2025年中经济观察
证券时报· 2025-07-14 08:26
资本市场改革进展 - A股市场总市值突破百万亿元,常态化稳市机制不断健全,服务实体经济效能明显提升 [1] - 深化科创板"1+6"改革、"并购六条"等政策落地,打造更具吸引力的市场体系和产品服务矩阵 [1] - 投资端改革发力中长期资金入市,推动养老金、保险资金扩大投资范围,建立长周期考核机制 [3] 科技创新与资本市场 - 市值超千亿元的A股上市公司中科技企业占比达27%,集成电路、生物医药、新能源领域形成集聚效应 [2] - 上半年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市公司披露资产重组超140单,是去年同期的2倍,产业并购积极性提高 [2] - 科创债市场规模已过万亿元,"债股联动"机制为科创企业拓宽融资来源 [2] 外资参与与对外开放 - 外资通过QFII、沪深股通持有A股流通市值稳定在3万亿元左右,外资机构密集调研A股上市公司 [4] - 中国科技行业突围、政策环境稳定和资本市场生态改善增强外资信心 [4] - 资本市场持续优化跨境投融资渠道,未来中国资产对外资吸引力将进一步提升 [4] 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 - 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促进要素向潜力领域高效集聚,支持科技创新型企业融资需求 [2] - 上市公司凭借技术创新和市场需求实现业绩高速增长 [2] - 资本市场改革推动市场从"规模导向"转向"价值导向",为高质量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3] 未来改革方向 - 以"两创板"改革为抓手推进全面深化资本市场改革,优化制度安排 [4] - 统筹推进投融资综合改革和投资者权益保护,支持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 [4] - 系统性、协同性改革将为实体经济输送更多养分,推动资本市场发展更强劲稳健 [5]
资本市场改革显效 各路资金投下信任票
证券时报· 2025-07-14 01:22
资本市场改革进展 - A股市场总市值突破百万亿元 常态化稳市机制不断健全 服务实体经济效能明显提升 对外开放持续扩大 [1] - 深化科创板"1+6"改革 "并购六条"等政策相继推出 着力打造更具吸引力的市场体系和产品服务矩阵 [1] - 投资端改革发力中长期资金入市 推动养老金 保险资金扩大投资范围 建立三年以上长周期考核机制 [3] 科技产业发展 - 市值超千亿元的A股上市公司中科技企业占比达27% 集成电路 生物医药 新能源等领域形成集聚效应 [2] - 上半年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市公司披露资产重组超140单 是去年同期的2倍 产业并购积极性显著提高 [2] - 科创债市场规模突破万亿元 "债股联动"机制拓宽科创企业融资来源 [2] 外资参与情况 - 外资通过QFII 沪深股通持有A股流通市值稳定在3万亿元左右 [4] - 上半年外资机构密集上调中国股票评级 广泛调研A股上市公司 [4] - 中国科技行业突围 政策环境稳定 资本市场生态改善是吸引外资的主要因素 [4] 市场运行特征 - A股市场日均成交量和成交额整体平稳 上市公司业绩实现高速增长 [2] - 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促进要素向潜力领域集聚 有效支持科技创新型企业融资需求 [2] - 险资 养老基金等中长期资金推动市场从"规模导向"转向"价值导向" [3]
上证指数刷新9个月新高 多因素支撑A股持续走强
证券日报网· 2025-07-12 12:11
A股市场表现 - 上证指数盘中攀升至3555.22点,刷新9个月及年内新高,收盘报3510.18点 [1] - 7月1日至11日,上证指数、深证成指和创业板指分别上涨1.91%、2.21%和2.51%,上证指数年初至今累计涨幅超1% [2] - A股市场呈现螺旋式上升曲线,韧性凸显,背后是政策发力、经济企稳及资金结构优化 [2] 宏观与政策支撑 - 5%的GDP增长目标明确,财政与货币政策协同发力,改善市场流动性及风险偏好 [1] - 财政政策持续加码,地方专项债发行规模同比大幅扩张,特别国债重启释放超预期流动性,央行降准及定向降息维持资金面宽松 [3] - 资本市场改革提速,包括优化新股发行、完善退市制度、拓宽中长期资金入市渠道、科创板做市商制度升级及科创债ETF等创新产品落地 [3] 行业与资金动向 - 银行股过去一个月涨幅超9%,源于经济复苏预期增强、高股息率吸引力及长期资金加仓推动 [2] - 北向资金持仓总市值达2.29万亿元,较一季度末增超2%,持股数量增超3%,加仓方向集中于有色金属、交通运输、公用事业、非银金融、建筑装饰、医药生物、通信等行业 [4] - 资金向盈利前景好、技术壁垒高、符合产业政策导向的企业集中,推动资源向高效领域集聚 [4] 实体经济与资源配置 - A股稳健上行为实体企业提供资本运作空间,上市公司可通过并购重组整合产业链资源,非上市企业吸引社会资本通过私募股权、风险投资流入实体经济 [5] - 2025年作为"十四五"收官与"十五五"谋划之年,市场关注政策指引方向,科技革命被视为推动经济发展的关键力量 [5] - 资金加速流入科技创新领域,如人工智能、量子计算、商业航天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助力技术突破与产业升级 [5]
河南省委书记刘宁、省长王凯会见吴清
券商中国· 2025-07-11 09:27
资本市场改革与合作 - 中国证监会将全面深化资本市场改革 完善制度和产品供给 充分发挥多层次市场功能 [1] - 中国证监会将与河南加强沟通合作 在助力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提高上市公司质量 防控金融风险等方面提供支持 [1] - 中国证监会将拓展期货市场服务广度深度 支持乡村振兴和对口帮扶 为河南落实国家战略和高质量发展提供金融支撑 [1]
河南省委书记刘宁、省长王凯会见中国证监会主席吴清
快讯· 2025-07-11 07:33
资本市场改革 - 中国证监会将全面深化资本市场改革,完善制度和产品供给 [1] - 证监会计划充分发挥多层次市场功能,助力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1] - 重点提高上市公司质量,防控金融风险 [1] 区域金融支持 - 证监会将与河南加强沟通合作,拓展期货市场服务广度深度 [1] - 支持乡村振兴和对口帮扶,为河南落实国家战略提供金融支撑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