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理财
搜索文档
存款利率全面进入“1%”时代,存款特种兵转战银行理财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08 17:42
存款利率下调与理财市场变化 - 1年期定存利率跌破1%,存款利率迎来2022年以来第七次下调 [1] - 大中型商业银行1年期、2年期、3年期、5年期整存整取定期存款近一年平均利率为1.52% [2] - 全市场固定收益类和现金管理类产品近一年平均年化收益率为2.51%,较存款平均利率高出近1个百分点 [2] 投资者行为转变 - 年轻投资者涌入银行理财市场,社交平台出现大量理财产品抢购教程和收益率对比讨论 [1] - 00后投资者将工资的一半转入理财,偏好收益率3%以上的产品 [1] - 非银存款单月增加近1.2万亿元,创近十年同期新高 [3] 银行理财市场表现 - 银行理财市场存续规模达31.22万亿元,创历史新高 [1] - 现金管理类理财与货基的利差收窄至5bp历史低位 [5] - 固收类理财收益率逐步修复,受关税政策和宽松政策影响 [6] 理财产品竞争与用户偏好 - 多家银行理财子公司开启费率优惠并上调个人客户持仓上限 [4] - 投资者关注收益率和抗跌表现,短期新发产品和榜单头部产品更受欢迎 [5] - 网商银行稳利宝近一年平均年化收益率2.73%,高于行业均值的2.51% [6] 稳利宝产品特点与用户数据 - 稳利宝主推产品正收益比例为100%,高于行业97.9%的水平 [6] - 稳利宝用户规模突破400万人,新用户复购率超过60% [6] - 一半以上用户来自三线及以下城市,电商和餐饮行业客户占多数 [9] 企业资金管理案例 - 运动品牌"音速猫"将2000万元流动资金放入稳利宝,年化收益超过2% [9] - 企业利用稳利宝实现资金稳健增值,同时保持灵活赎回能力 [9]
网商银行稳利宝二季报:用户超400万,六成用户复购额更高
南方都市报· 2025-07-08 10:52
公司表现 - 稳利宝用户规模超400万人 [2][4] - 新用户复购率持续提升 每3个新用户中有2人投资两笔以上 [2] - 超六成用户复购金额比第一笔高 [2][4] - 近一年平均年化收益率2.76% 高于行业均值2.51% [3] - 5月市场震荡期间主推产品正收益比例100% 高于行业97.9% [3] - 用户持有三个月以上100%实现正收益 [3] - 产品100%为R2、R1中低风险等级 底层资产配置存款、优质债券等固收类资产 [3] 行业趋势 - 银行理财市场存续规模31.22万亿元 较年初增加5.22% [5] - 低利率环境下更多用户将银行理财视为"避风港" [5] - 稳利宝成为低风险偏好用户投资首选 [5] 客户案例 - 音速猫将2000万元流动资金放在稳利宝 年化收益超2% [5] - 稳利宝因匹配经营周期特点 更受小微经营者欢迎 [4]
网商银行“稳利宝”二季度报告:用户超400万人,每3个新用户有2人投资2笔以上
中国证券报· 2025-07-08 07:37
用户规模与复购表现 - 截至6月末,"稳利宝"用户规模超400万人 [1][3] - 每3个新用户中就有2人投资两笔以上,超6成用户复购金额比第一笔高 [1][3][5] - 用户将银行理财视为"避风港",银行理财市场存续规模31.22万亿元,较年初增加5.22% [3] 收益表现 - "稳利宝"近一年平均年化收益率2.76%,高于2.51%的行业均值 [2][5][6] - 持有"稳利宝"三个月以上的用户100%实现正收益 [2][5] - 5月"稳利宝"主推产品正收益比例为100%,高于银行理财全行业的97.9% [2][5][6] 产品特点与用户偏好 - "稳利宝"所选产品100%为R2、R1等中低风险等级,底层资产主要配置存款、优质债券等固收类资产 [2] - 匹配经营周期的产品特点、稳健的收益表现更受小微经营者欢迎 [3] - 田径运动品牌"音速猫"将2000万元流动资金放在"稳利宝",年化收益率超过2% [3]
天津发展附属力生制药认购兴业银行理财产品
智通财经· 2025-06-11 19:05
理财协议概况 - 天津发展间接非全资附属公司力生制药在2025年3月31日至6月11日期间共订立8份兴业银行理财协议,总本金达人民币1.85亿元(约港币2.01亿元)[1][2] 具体理财协议明细 - **第一份协议(2025年3月31日)**:认购结构性存款,本金人民币2000万元(约港币2173.91万元)[2] - **第二份协议(2025年5月7日)**:与兴银理财及兴业银行合作,认购固定收益产品,本金人民币1000万元(约港币1086.96万元)[2] - **第三份协议(2025年5月7日)**:认购结构性存款,本金人民币1000万元(约港币1086.96万元)[2] - **第四份协议(2025年5月7日)**:认购结构性存款,本金人民币1000万元(约港币1086.96万元)[2] - **第五份协议(2025年5月29日)**:认购结构性存款,本金人民币3500万元(约港币3804.35万元)[2] - **第六份协议(2025年6月11日)**:认购结构性存款,本金人民币5000万元(约港币5434.78万元)[2] - **第七份协议(2025年6月11日)**:与兴银理财及兴业银行合作,认购固定收益产品,本金人民币1000万元(约港币1086.96万元)[2] - **第八份协议(2025年6月11日)**:与兴银理财及兴业银行合作,认购固定收益产品,本金人民币4000万元(约港币4347.83万元)[2] 投资产品类型分布 - **结构性存款**:共5笔,合计本金人民币1.25亿元(约港币1.36亿元),占比67.57%[2] - **固定收益产品**:共3笔,合计本金人民币6000万元(约港币6521.74万元),占比32.43%[2]
【银行理财】债市走势分化,银行理财产品收益回落——银行理财跟踪周报
华宝财富魔方· 2025-06-06 17:17
行业和监管动态 - 金融监管总局发布《银行保险机构资产管理产品信息披露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旨在统一规范银行理财等资管产品的信息披露标准 [4] - 华夏理财、农银理财、平安理财、中银理财、光大理财5家理财公司已加入保险资管业协会 [4] - 多家理财公司宣布下调旗下多款理财产品费率,涉及中国银行、兴业银行、招商银行、光大银行等旗下理财公司,包括固定管理费、销售服务费以及托管费等多个种类 [5][6] 同业创新动态 - 兴银理财发售人形机器人主题产品"睿利兴合华夏人形机器人6M持有1号A",采用人形机器人主题策略,在中证机器人指数基础上优化 [7] - 招银理财发售安泰ESG科技主题理财产品,响应"绿色金融"和"科技金融"政策导向 [7] - 浦银理财发行首款援藏主题理财产品"援藏专属-悦享利封闭式372号",5000万发行额度在募集期内迅速售罄 [7] 收益率表现 - 上周现金管理类产品近7日年化收益率录得1.44%,较前一周持平;同期货币型基金近7日年化收益率报1.36%,环比下行1BP [8] - 现金管理类产品与货币基金的收益差环比小幅回升1BP,但长期仍位于趋势性收敛区间 [8] - 上周各期限纯固收和固收+产品年化收益率均环比不同程度回落 [9] - 上周利率债收益率先上后下整体震荡,信用利差持续收敛 [9] 破净率跟踪 - 上周银行理财产品破净率为1.29%,环比回升0.29% [14] - 破净率与信用利差略有背离,但破净率仍处低位 [14]
降准降息下,银行理财有哪些变化?又暗藏哪些重要机遇?
搜狐财经· 2025-05-29 18:47
央行降准降息政策对银行理财市场的影响 - 央行实施降准0.5%、降息0.1%的政策组合拳,释放超万亿元长期资金 [2] - 降息导致债券收益率和同业存单利率走低,固收类理财产品收益缩水,加剧"资产荒" [2] - 银行存款利率下调滞后,银行净息差进一步压缩 [2] 银行理财市场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 核心挑战包括固收类产品收益下降、保守型投资者对收益率下行敏感 [2] - 潜在机遇包括低风险理财规模可能阶段性扩张,市场倒逼银行优化产品结构 [2] - 银行理财机构可能加快向"固收+"等多元化策略转型,增加权益、衍生品资产比例 [3] 行业竞争格局变化 - 头部理财子公司凭借投研能力、品牌效应和渠道优势更快适应低利率环境 [3] - 中小机构面临规模收缩压力,行业集中度或进一步提升 [3] 银行理财产品未来趋势 - 固收类产品收益率中枢持续走低,业绩比较基准下调或成趋势 [4] - 短期限产品占比提升以满足流动性需求 [4] - 产品类型将更加多元化,如低波动稳健型产品、特色主题产品 [4] 个人投资者策略建议 - 结合风险承受能力确定权益类资产配置比例 [5] - 构建现金、债券等防御性资产和权益类等成长性资产的多元化组合 [5] - 树立长期投资观念,通过长期持有熨平短期波动 [5]
不做“存款特种兵”了,去买银行理财短期产品
经济观察网· 2025-05-20 21:11
存款利率调整 - 2025年5月20日起人民币存款挂牌利率全面下调,活期存款年利率由0.10%降至0.05%,一年期及以下整存整取利率均降至1%以下,三年期和五年期分别降至1.25%和1.30%,均下调25个基点 [2] - 利率调整前出现客户集中转存到期产品现象,但新利率执行后投资者开始转向银行理财和保险产品咨询 [2] - 存款利率进入"1时代"促使部分原"存款特种兵"投资者转向银行理财市场 [3][4] 银行理财市场变化 - 2025年初银行理财收益率波动下行但4月开始回温,部分产品收益率达3.65% [6] - 银行理财存续规模从2013年10.21万亿元增长至2014年15万亿元,同比增幅46.9% [4] - 2018年资管新规实施后银行理财向净值化转型,2020年部分短期产品收益率跌破3% [4] - 2023年存在区域性利率差,部分中小银行5年期利率仍保持4%以上,与全国性银行2%形成利差 [5] 银行理财策略调整 - 多家银行及理财子公司采取降费率策略,如中银理财将销售服务费从0.30%降至0.10%,光大理财管理费从0.15%降至0.07% [9] - 机构密集推出短期高收益产品,招银理财部分R1-R2产品七日年化达3.4%,平安理财7天期产品近3个月年化5.04% [8] - 理财产品业绩比较基准普遍下调,部分产品调整幅度超100个基点,利率下限低于2% [9] 投资者行为转变 - 原"存款特种兵"投资者因利率差缩小和风险成本上升重新配置银行理财 [5][6] - 资深投资者采取"短期理财+长期稳健组合"策略,将资金按期限分类配置 [7] - 投资者更关注产品能否达到业绩比较基准(如3.60%-4.20%区间)以及费率优惠活动 [8]
降息后现金理财周均七日年化收益率降至1.51%,港股策略再迎新品丨机警理财周报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16 13:48
市场回顾 - 债市资金价格下行,短债表现优于长债,DR007加权均价为1.54%,10年期国债收益率收至1.64% [2] - A股宽基指数整体上涨,创业板指、深证成指、中证1000指数周涨幅分别为3.27%、2.29%和2.22% [2] - 国防军工、通信、电力设备板块周涨幅居前 [2] 破净情况 - 银行理财综合破净率收至0.67%,权益类、混合类理财破净率分别为55.26%和7.41%,固定收益类破净率仅为0.19% [3] - 3年以上期限固定收益类产品破净率稍高为0.57%,1个月以内产品破净率仅为0.02% [3] - 固定收益类破净产品主要为新发产品,因建仓期费用导致暂时破净 [3] 新发情况 - 30家理财公司上周合计发行359只理财产品,股份行理财公司发行量居前,华夏理财和兴银理财均发行28只 [4] - 新发产品以R2中低风险、封闭式净值型、固收类公募为主,混合类产品发行7只 [4] - 民生理财推出混合类产品"荣竹混合沪港深精选一年持有期1号",业绩比较基准2.6%~3.8%,不超过40%资产投向权益类 [4] 新发产品定价 - 新发固收类产品业绩比较基准均值为2.67%,不同期限产品定价均在3%以下 [5] - 3年以上期限产品仅1只,为中邮理财"悦鑫添利·鸿锦封闭式2025年第10期",业绩比较基准2.15%~2.95% [5] 收益情况 - 混合类理财和权益类理财周平均收益率分别为0.2119%和1.6682%,固定收益类理财周平均净值增长率为0.071% [6] - 固定收益类2~3年期限产品周收益率最高为0.0854%,1个月以内产品最低为0.0621% [6] - 人民币现金类理财七日年化收益率均值为1.509%,美元和澳元分别为3.945%和3.18% [7] 行业热点 - 银行理财规模大幅回升,14家理财公司4月末规模达23.58万亿元,较3月末增长1.89万亿元 [8] - 降准降息后招银理财、兴银理财等机构下调业绩比较基准,部分产品调整幅度超100个基点 [9]
银行理财月度跟踪(2025.04):4月末封闭式理财产品达基率上升
信达证券· 2025-05-13 15:45
行业投资评级 - 投资评级为看好 与上次评级一致 [2] 核心观点 - 封闭式理财产品达基率上升至83.17% 环比提升1.58个百分点 开放式产品达基率下降至54.80% [2][15][16] - 全市场理财产品破净率降至2.23% 环比下降0.27个百分点 [2][12] - 净值型产品存续数量环比下降1.85%至1.86万只 净值波动压力增加 4月最后一周净值下跌产品占比7.88% [3][22] - 3个月理财产品收益率上升2BP至2.36% 6个月和1年期收益率分别下降17BP和53BP [4] - 理财公司新发产品数量环比增加15只至5077只 北银理财和中邮理财新增显著 [5] 理财市场概览 - 破净产品数量916只 占全市场存续产品2.23% 较2022年峰值20.60%显著改善 [12] - 封闭式产品达基率提升1.58个百分点至83.17% 开放式产品达基率微降0.7个百分点至54.80% [15][16] - 宁银理财 工银理财和兴银理财的达基产品总数居前 广银理财等8家公司达基率达100% [20] 净值型产品跟踪 - 净值型产品存续数量1.86万只 环比下降1.85% [22] - 开放式净值型占比最高达50.98% R2风险等级产品占比77.58% [25] - 固收类产品占比91.91% 1年以上期限产品占比36.73% [27] - 4月最后一日净值负增长产品占比2.95% 中位数增长率为0.02% [31][32] 发行市场情况 - 4月全市场发行产品5990款 同比上升44.83% [39] - 非保本型产品占比100% 12-24个月期限产品占比最大达25.03% [42][45] - 封闭式净值型产品占比65.74% 兴银理财和平安理财发行量居前 [50][55] 到期市场情况 - 4月最后一周到期产品1735款 非保本型占比100% [60] - 3-6个月期限到期产品占比上升至33.49% 债券类和票据类占比提升 [62][63] 理财收益情况 - 全市场6个月期理财产品收益率2.69% 较一周前上升59BP [64] - 城商行1年期理财收益率2.87% 农商行2.75% 均较上周上升 [66] 理财公司动态 - 4月32家理财公司存续产品81638只 兴银理财占比9.59%居首 [5][76] - 最近12个月兴银理财 信银理财和平安理财发行量前三 [77] - 产品投资期限以12-24个月为主 运作模式以封闭式净值型为主 [78][79] 行业动态 - 2025年一季度新发理财产品7481款 理财子公司发行占比71.46% [80] - 开放式和封闭式产品平均业绩比较基准分别降至2.25%和2.69% [81] - 全市场存续规模29.14万亿元 环比减少8100亿元 理财公司占比88.33% [82][83]
银行理财2025年5月月报:负债增长与产品配置的背离-20250507
国信证券· 2025-05-07 13:10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优于大市 [1][3] 报告的核心观点 - 4月银行理财规模回到历史高位,规模加权平均年化收益率2.70%,较上月提升,规模回升到30.8万亿元,接近2022年下半年历史最高水平,增长驱动力包括股弱债强的“跷跷板”效应、部分定期存款到期搬家、银行理财加大二季度营销力度 [1] - 同期理财未同步于负债端增长做配置,4月加大存单、金融二永债配置,原因一是信用债票息缺乏吸引力,资产与负债倒挂明显,二是监管政策博弈,银行理财有意控制浮盈释放节奏 [2] - 后续理财行为要观察业务转型与监管政策博弈,若监管政策执行宽松,理财子大概率拉长信用债久期,加大金融二永债配置;若监管政策执行严格,理财子大概率拉长负债久期,缩短资产久期,预计下半年收益基准显著下降,行业规模存在一定下行压力 [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收益率:继续回升 - 2025年4月银行理财规模加权平均年化收益率2.70%,较上月继续回升,其中现金管理类产品年化收益率1.50%,纯债类产品年化收益率3.34%,“固收+”产品年化收益率3.01% [9] 存量:规模回升 - 4月存量规模回升,月末理财产品存量规模30.8万亿元,环比上月回升1.8万亿元,现金管理类和固收类产品是理财产品的绝对主力 [10] 新发:业绩比较基准继续回落 - 4月新发产品初始募集规模3524亿元,按募集规模统计,产品投资性质基本为固收类,运作模式大部分是封闭式产品 [16] - 4月新发产品业绩平均比较基准2.56%,再度回落 [16] 到期:大部分产品达到业绩比较基准 - 4月到期的封闭式银行理财产品共计2127只,大部分产品达到了业绩比较基准 [26] 附录:银行理财配置主要资产收益表现 - 银行理财产品基础资产包括债券、权益、非标资产等,报告展示了相关资产近一年及近一个月的表现情况 [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