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数字金融
icon
搜索文档
邮储银行深入推进绿色金融建设 绿色贷款余额较上年末增长6.01%
财经网· 2025-04-29 16:59
绿色金融 - 公司绿色贷款余额达9,107.12亿元,较上年末增长6.01%,增速持续多年高于各项贷款平均水平[1] - 绿色金融建设是公司"五篇大文章"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1] 普惠金融 - 公司涉农贷款余额2.40万亿元,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1.67万亿元,占客户贷款总额比重居国有大行前列[2] - 落实小微企业融资协调机制,向推荐清单内小微企业授信超5,700亿元,累计放款超4,400亿元[3] 科技金融 - 公司服务科技型企业近10万户,融资余额突破6,000亿元[2] - 优化科技金融专业机构,完善科技型企业评价体系[2] 养老金融 - 个人养老金账户累计开户数超千万户[2] - 完善"523"综合营销服务体系(五个重点领域、两项策略、三种营销服务模式)[2] 数字金融 - 持续推进数字化精细运营能力建设,深化覆盖客户全生命周期的数字化运营体系[2] 乡村振兴 - 启动"服务强县富镇行动",加快涉农信贷业务模式创新[3] 个人金融 - 零售AUM规模达17.47万亿元,较上年末增加7,785.67亿元[3] - VIP客户5,795.09万户,较上年末增长3.85%;富嘉及以上客户626.65万户,较上年末增长7.33%[3] - 推进个人金融"五全"体系升级(全客户、全旅程、全产品、全渠道、全场景)[3]
广发银行发布2024年报:发挥优势深耕实体经济 全力服务发展大局
财经网· 2025-04-29 16:59
4月29日,广发银行发布2024年年度报告。2024年,在中国人寿集团党委坚强领导下,广发银行始终胸怀"国之大者", 坚持与趋势同行、与时代共进,牢牢把握"破与立"的辩证法、"稳与进"的方法论,交出了一份质量向好、结构向优、 动能向新的年度答卷。 截至2024年末,全行总资产达到3.64万亿元;实现营业收入692.4亿元、净利润152.8亿元;不良贷款余额、不良贷款率 连续两年"双降";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升至9.67%,达到历史新高;坚持服务实体经济的职责使命,全年累计投放对 公一般贷款7,895亿元,创"十四五"以来新高。 坚持服务大局 践行担当更有力 绿色金融绘就生态底色。打造"保险+银行+投资"绿色综合金融服务体系,"海洋碳汇+融资担保""可持续发展挂钩贷 款"等创新业务荣获广东金融学会"2024年度广东绿色金融改革创新推广案例""2024年度绿色金融高质量发展优秀案 例"奖项。截至2024年末,绿色信贷余额突破2,000亿元、同比增长42.30%。 普惠金融润泽万千小微。建立"总行标准化产品+分行特色专案"的全类型产品体系,实现"线上+线下""扶持+陪伴""融 资+融智"的立体化服务,积极为企业提供贯 ...
AI浪潮驱动,金融科技平台如何重塑传统金融?
第一财经· 2025-04-29 16:15
AI大模型对金融业的影响 - AI大模型成为金融业转型升级的关键驱动力,数字金融是助力其他金融领域的关键纽带与助推器,数据要素和数字技术是其核心驱动力 [1] - 金融科技平台对传统金融行业的五大影响:降低信息不对称、变革金融服务方式、创新服务模式、拓宽信贷供给渠道、服务普惠群体 [1] - 金融科技平台在AI前沿领域的积极探索为行业影响深化提供了核心动能 [1] 金融科技平台的挑战与机遇 - 金融科技平台面临挑战:金融供给过度可能诱发非理性行为、数据保护不足可能引发安全风险、头部平台过强可能造成市场竞争不足 [1] - 金融科技平台应专注于自身优势,加大创新赋能传统金融行业转型,拓宽合作领域,发挥乘数效应 [2] - 金融科技平台需提升行业效率和下沉服务能力,降低中小金融机构合作门槛,助力行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2] AI在金融业的应用前景 - 中国在AI的数据要素储备和人才密度方面优势显著,处于AI+银行探索的领先地位 [2] - 2025年被业内普遍认为是银行智能化元年,未来5至10年AI智能体与金融业务的深度融合将重构银行管理和运营模式 [2] - 信贷审批领域或将迎来深刻变革,AI大模型及其应用迎来爆发期 [2] 数字金融基础设施建设 - 应加强数字信用信息等基础设施建设,推动数据合规高效流通使用 [3] - 提升物联网、区块链、大数据等技术应用水平,增强数据治理能力 [3] - 金融机构需坚定不移推进自身数字化转型 [3]
【金融机构财报解读】桂林银行:经营指标稳步增长,深耕乡村金融赋能地方发展
新华财经· 2025-04-29 14:03
公司经营表现 - 2024年公司资产总额达5764.47亿元,同比增长6.23%,存款总额3917.78亿元,同比增长3.47%,贷款总额3602.80亿元,同比增长10.93% [2]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20.54亿元,同比增长4.88%,净利润23.20亿元,同比增长5.80% [2] - 2025年一季度公司资产总额5847.80亿元,较年初增长1.45%,存款总额4098.32亿元,较年初增长4.61%,贷款总额3690.03亿元,较年初增长2.42% [2] - 2025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1.54亿元,净利润10.32亿元,同比增幅1.52% [2] 监管指标与行业排名 - 截至2024年末公司资本充足率为11.67%,拨备覆盖率为131.94%,流动性比率为75.45%,不良贷款率为1.68% [2] - 公司在2024年全球银行1000强中位列第295位,2024中国服务业企业500强中位列第250位,2024广西企业100强中位列第22位 [3] 乡村金融发展 - 截至2024年末公司县域贷款余额1097.99亿元,涉农贷款余额833.79亿元,同比增长12.66%,设施农业贷款余额110.9亿元 [4] - 公司新型农业主体贷款余额139.26亿元,同比增长11.04%,在全区打造服务乡村振兴示范点600家 [4] - 公司金融服务覆盖广西三分之一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4] 社区金融布局 - 截至2024年末公司在广西累计设立社区/小微支行683家,社区网点数量位居全国城商行第一 [5] - 公司联合广西金融与经济研究院成立"社区金融与基层治理研究中心",加强产学研融合 [5] 金融五篇大文章 - 截至2024年末公司在金融五篇大文章领域各项贷款余额达1176.77亿元,全年累计投放995.29亿元 [6] - 科技金融领域贷款余额301.13亿元,同比增长32.72%,累计支持高科技产业企业953户 [7] - 绿色金融领域贷款余额416.08亿元,同比增长20.08%,排名广西地方法人金融机构第一 [7] - 普惠金融领域民营贷款余额1659.04亿元,普惠小微贷款余额426.30亿元,分别同比增长5.55%、13.07% [8] - 养老金融领域贷款余额1.06亿元 [8]
奇富科技助力金融智能体落地
中国经济网· 2025-04-29 13:38
人工智能与金融融合趋势 - 数字金融是助力金融其他领域发展的纽带和助推器 关键驱动力为数据要素和数字技术 当前我国数字金融正向数字化 智能化方向发展[1] - 金融领域大模型应用即将迎来爆发期 将加速AI在金融领域的渗透 需要长期投入解决行业核心问题[1] - 信贷审批领域未来5至10年或将迎来深刻变革 AI智能体与金融业务深度融合将重构银行管理和运营模式[2] 奇富科技AI金融布局 - 公司自建规模化技术团队 在数据 知识库 金融业务理解等方面积累丰富 将持续加大AI+金融赛道投入[1] - 已开发四款内部落地应用的金融智能体:AI营销助手 AI审批官 AI决策助手 AI合规助手 基于自研异构大模型平台和多智能体协同框架[2] - 智能体系统具备深度思考 主动探索与跨域决策能力 通过知识图谱建模和记忆协同机制实现金融语义理解与精细推理[2] 行业合作与落地场景 - 已与多家金融机构对接探索业务场景落地 包括广东华兴银行签订AI+金融战略合作[2] - 合作方向涵盖营销获客 风控审批 决策分析 增长运营 合规审查 多模态识别 远程银行及数字员工等8大领域[2]
桂林银行2024年报:业绩增速保持韧性 “五篇大文章”信贷投入近千亿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4-29 12:32
公司业绩表现 - 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109.38亿元,同比增长5.56%,净利润22.80亿元,同比增长10.21% [1] - 资产总额5415.30亿元,较上年末增长7.08%,贷款总额3311.58亿元,较年初增长12.60%,其中公司贷款余额2575.48亿元,同比增长17.62%,个人贷款余额736.10亿元 [1] - 资本充足率11.67%,拨备覆盖率131.94%,流动性比率75.45%,不良贷款率1.68%,主要监管指标符合要求 [1] 金融"五篇大文章"进展 - 在金融"五篇大文章"领域贷款余额1176.77亿元,年内累计投放995.29亿元 [2] - 科技金融贷款余额301.13亿元,同比增长32.72%,支持953户高科技企业 [2] - 绿色贷款余额416.08亿元,同比增长20.08%,设立49家绿色金融专营机构,碳减排贷款余额7.17亿元 [2] - 普惠金融领域投放"桂惠贷"269.10亿元,运用支小再贷款资金158亿元,民营贷款余额1659.04亿元,普惠小微贷款余额426.30亿元 [3] - 养老金融贷款余额1.06亿元,数字金融领域自主研发虚拟数字人服务超29.6万次,辐射客户超590万人 [3] 乡村振兴与县域金融 - 县域贷款余额1097.99亿元,涉农贷款余额833.79亿元,同比增长12.66%,设施农业贷款余额110.9亿元,新型农业主体贷款余额139.26亿元 [5] - 打造600家乡村振兴示范点,覆盖广西三分之一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5] - 社区/小微支行数量达683家,位居全国城商行第一,服务网络深度嵌入基层网格 [6] 战略布局与创新 - 制定《金融"五篇大文章"系列行动方案》,构建全生命周期业务模式 [2] - 数字金融开发"桂银查查""数字桂银"数据产品,搭建乡村AI应用场景 [3] - 社区金融发展十周年,推动"金融+非金融"服务下沉农村地区 [6]
服务“量体裁衣” 支持“真金白银” 福建宁德金融活水润泽闽东特色产业
金融时报· 2025-04-29 11:13
文章核心观点 中国人民银行宁德市分行立足宁德实际,做好金融五篇文章,聚焦重点产业链,引导金融资源集聚,为宁德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创造良好货币金融环境 [1] 科技金融赋能先进制造业 - 宁德布局重点产业链,四大主导产业撑起高质量发展四梁八柱,人行宁德市分行开展专项行动,发挥政策激励引导作用,指导金融机构提供针对性金融产品,截至2025年2月末累计发放科技创新与技术改造再贷款16.94亿元 [2] - 宁德某智能装备公司因行业竞争需资金投入,人行宁德市分行指导兴业银行宁德分行运用技术流评价体系考察企业,结合“科技贷”模式为其提供1000万元流动资金支持 [3] 绿色金融助力低碳环保 - 宁德提出“电动宁德”建设计划,人行宁德市分行融入“双碳”战略布局,印发方案,引导金融机构创设专营机构、推出服务模式、推动企业境外发行绿色债券,截至2024年末全市绿色贷款余额占比24.47%居全省第一 [4] - “电动宁德”应用场景丰富对绿色金融服务要求提高,人行宁德市分行联合多部门明确支持路径,引导加大信贷投放,截至2025年1月末累计发放信贷资金4.14亿元 [5] 普惠金融引领普惠金改试验区 - 宁德形成“8 + 1”特色产业,全产业链总产值达2500亿元,人行宁德市分行巩固普惠金融改革成果,推进试验区建设,创设“金融特派员”模式选派干部挂职,开展“百名行长进千企”活动,累计新增授信2378户、金额240.35亿元 [6] - 霞浦县海参产业发展好,人行宁德市分行推动“金融特派员”调研,引导信贷支持特色产业,某海参养殖户获“金融特派员”对接办理50万元“惠农e贷”解决资金难题 [7][8] 养老金融支撑银发经济 - 养老服务产业迎来机遇,人行宁德市分行落实意见,指导金融机构完善信贷管理机制、丰富产品、走访制定融资方案,兴业银行宁德分行创新模式为老年公寓项目发放2000万元贷款 [9] - 人行宁德市分行指导金融机构深化网点适老化改造,全市418个银行网点配备助老设施,1716台自助机具完成适老化升级 [9] 数字金融驱动产业升级 - 古田县食用菌产业发展需资金支持,人行宁德市分行推动搭建“古田食用菌全产业链数字服务平台”,古田农信社依托平台为农户办理“福菇数经贷”,截至2025年2月末累计发放5791笔、金额4.8亿元 [10] - 人行宁德市分行挖掘数字金融创新应用,推动建立特色服务平台,创新推出特色信贷产品助力经营主体转化资源 [11]
数字金融建设新风向:由“数字化”迈向“数智化”
上海证券报· 2025-04-29 04:33
◎记者 温婷 2024年是金融业做好"五篇大文章"的首个完整年度,金融机构深挖"数字金融"护城河,由"数字 化"向"数智化"转型。 数字金融建设,呈现出技术赋能由表及里、投资布局软硬结合、大模型应用全面开花的新局面。记者梳 理金融机构财报发现,2024年,各大金融机构继续加大科技投入和人才储备,数字金融建设转向更重视 投入产出比的"深水区"。在自上而下的统筹规划下,更多大型机构逐渐打破机制制约,搭建起了更符合 数字金融建设需求的组织架构。 更为可喜的是,数字金融建设的土壤正在持续激发机构的创新活力,使得不同机构得以选择更适合自身 发展的差异化、特色化的数字金融之路,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 科技投入更趋务实 各大银行都在2024年年报中"数说"了数字金融建设的最新进展。 年报显示,2024年国有六大行的金融科技投入共计1254.59亿元,较2023年增长2.15%。但从收入占比来 看,除交通银行外,其他五家均低于4%。且交通银行和建设银行科技投入双双出现同比微降的局面。 科技投入增幅最大的为邮储银行,2024年信息科技投入达到122.96亿元,同比增长9.03%,占营业收入 的3.53%。 将统计范围扩大至目前披 ...
平安健康险发布首份可持续发展报告
证券日报网· 2025-04-28 20:54
可持续发展报告发布 - 平安健康险发布2024年度可持续发展报告 首次系统性展现公司在可持续保险保障 负责任投资 社会公益 公司治理等方面的实践和成效 [1] - 2024年可持续保险原保费收入13039亿元 负责任投资规模超44亿元 公益捐赠支出超2636万元 [1] 五篇大文章实践 - 科技金融方面 引导金融资源流向高技术产业 战略性新兴产业及国家重大科技创新领域 开发团体医疗保险 团体疾病保险 团体意外伤害保险等产品 [2] - 绿色金融方面 负责任投资规模达4449亿元 绿色投资约781亿元 [2] - 普惠金融方面 持续丰富普惠金融产品供给 扩大保障范围 关注少儿 慢病等群体的健康保障需求 [2] - 养老金融方面 开发适老保险产品 配套建立各环节服务体系 提升养老金融服务质量 [2] - 数字金融方面 加快提升科技能力 推进数字化转型 提供更便捷 高效 安全的金融保险服务 [2] 健康中国战略实施 - 深化"健康保险+医健服务"战略 从传统保险的"事后补偿"向"事中事前"的健康管理服务延伸 [2] - 探索"医险融合"模式 推动保险从单一的疾病支出保障向"主动管理+健康服务+保险保障"模式跃迁 [3] 社会责任履行 - 依托健康保障及医疗健康服务资源优势 在医疗健康帮扶 乡村振兴及社会志愿服务等方面持续发力 [3]
贵阳银行2024年年报发布:规模、质量、效益协调发展,持续打造特色化经营优势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4-28 20:50
财务表现 - 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149.31亿元、归母净利润51.64亿元,年末资产总额达7,056.69亿元,较年初增加176.01亿元 [1] - 贷款总额3,391.42亿元、存款总额4,192.08亿元,分别同比增长4.66%、4.74% [1] - 不良贷款率1.58%,同比下降0.01个百分点;拨备覆盖率257.07%,同比上升12.57个百分点;拨贷比4.05%,同比上升0.15个百分点 [3] 战略定位与地方经济支持 - 贵阳贵安"强省会"领域贷款余额1,640.21亿元,较年初增加154.05亿元,"富矿精开"资源禀赋产业贷款增速超8% [2] - "四化"领域贷款余额1,608.48亿元,较年初增加47.09亿元 [2] - 全年支持企业发行短融、中票、PPN等产品融资70.3亿元,同比增长80.26%,累计落地ABS服务71.58亿元 [3] 零售业务发展 - 储蓄存款余额2,145.42亿元,同比增长13.14%,占存款总额比例51.18%,同比上升3.80个百分点 [4] - 管理零售客户总资产(AUM)余额2,719.61亿元,同比增长10.28%,个人全量客户数达1,275.19万户,同比增加21.31万户 [5] - 零售贷款(不含信用卡)余额436.14亿元,同比增加14.69亿元,"爽快贷"余额40.31亿元,较年初增长79% [5] 普惠与特色金融 - 普惠涉农贷款余额186.06亿元,较年初增长18.11%,支持超1万户农户 [5] - 小微企业贷款(含个人经营性贷款)余额2,082.28亿元,同比增长5.34%,普惠小微企业贷款余额396.32亿元,同比增长8.37% [7] - 绿色贷款余额330.95亿元,较年初增长5.60%,全年发放绿色贷款84.51亿元,发行绿色金融债30亿元 [6] 数字化转型与创新 - 信息科技直接费用投入3.34亿元,占营业收入比重2.5%,信息科技人员占比4.9% [8] - 手机银行交易额2,288亿元,线上支付业务累计交易笔数3.29亿笔 [8] - 养老客群AUM值增长201.34亿元,"爽爽银发课堂"累计开课463期,注册会员3万余名 [7] 行业地位与品牌影响 - 在英国《银行家》杂志"2024全球银行1000强排名"中名列第205位,中国银行业100强排名第37名 [1] - 构建"投行+商行+交易银行"转型模式,成为贵州省唯一具备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一般类主承销商资质的地方法人金融机构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