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民营
icon
搜索文档
好医生药业集团董事长耿福能:民营药企的创新活力将进一步被激发
中国经济网· 2025-05-23 16:09
谈及企业发展,耿福能表示,对于好医生药业集团而言,将牢牢把握《民营经济促进法》带来的发展机 遇,坚持"做好人、制好药"的初心使命,持续推进高质量发展。 "当前,我国正处于医药产业结构调整向创新驱动转型的关键时期。我们深知,只有坚持科技创新,才 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耿福能补充,近年来,好医生药业集团加大了"中国原创"新药 的研发投入,不断拓展自主知识产权药物的研发管线,从源头上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着眼未来,耿福能表示,在法律保障与政策推动下,公司将锚定生物医药核心赛道,重点培育中药大品 种和"四新"药物,用现代科学的思维、现代科技装备、现代科技的逻辑和现代科技的技术手段破译传统 中医药为什么有效、如何有效;同时,深耕生物医药全产业链布局,以生物医药创新研发为技术引擎, 向大健康产品集群延伸拓展,在新药研发、临床研究、产业化转化等方面加快布局。此外,联合高校、 科研院所,深入推进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推动更多"中国原创"的好药走出实验室,走向市场,走进百姓 家庭。 "我们坚信,以科技创新为引擎,以制度保障为支撑,民营药企必将迎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耿福能 说,《民营经济促进法》特别强调构建"亲"" ...
以岭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吴相君:用法治保障民营经济创新发展
中国经济网· 2025-05-23 16:03
《民营经济促进法》实施影响 - 我国首部民营经济专门法律《民营经济促进法》于5月20日正式施行 标志着民营经济法治建设进入新阶段 [1] - 法律明确民营经济组织可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及公共服务资源 包括资金 技术 土地等 并享受国家支持政策 [1] - 提出优化民营经济投资融资支持与服务保障 旨在营造市场化 法治化 国际化营商环境 [1] 科技创新相关条款 - 法律单设"科技创新"章节 鼓励民营经济组织参与国家科技攻关 承担重大技术任务 开放国家科研设施 [1] - 强调保护民营经济组织原始创新 支持新技术应用 释放以法治保障创新发展的信号 [1] - 民营经济贡献70%以上技术创新成果 集中90%以上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1] 以岭药业发展实践 - 公司30余年坚持"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产业发展"路径 承担国家973 863等重点科研项目 [2] - 累计获6项国家重大科技成果奖 研发15个创新中药 覆盖心脑血管等8大疾病领域 [2] - 产品被纳入227项临床诊疗指南 计划借法律契机加强科研攻关 开发适配中国人基因特点的"中国药" [2]
光明乳业举办“循光成长 鲜启未来”领鲜升级发布会 引领中国乳业向“鲜”前行
证券日报网· 2025-05-23 14:56
品牌升级发布会 - 公司在上海世界会客厅举办"循光成长 鲜启未来"领鲜升级发布会,向全球展示中国乳业力量[1][3] - 发布会聚焦"循科研之光、焕生命营养、致领鲜未来"三大关键词,旨在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3] - 公司董事长强调将秉承匠心品质和创新精神,巩固品牌核心竞争力,成为人民健康守护者和行业引领者[3] 产品升级 - 知名演员吴磊出任光明优倍品牌代言人,发布三支新广告片[4] - 光明优倍5.0超鲜牛乳含5克优质乳蛋白(普通纯牛奶1.7倍),300mg/L活性免疫球蛋白,同时降低钠含量[4] - 公司推出4款体重管理新品:健能轻盈UFIT、优倍5.0蛋白0脂超鲜牛乳、莫斯利安低GI酸奶、如实高蛋白酸奶[7] - 光明随心订平台将上线"体重管理馆"专区,作为"五五购物节"重要内容[7] 科研合作 - 公司与江南大学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强化产学研合作[6] - 与上海市儿童医院、上海市生物医药技术研究院合作开展益生菌相关临床研究[6] - 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强调科技创新是提升乳业发展的核心动力[6] 产业链突破 - 公司种公牛"冠军侯"成为首头跻身国际百强的本土种公牛,实现奶牛育种领域突破[8] - 公司启动光明新鲜牧场项目,展示全产业链品质管理,包括犊牛喂养体验和科普教育[8] - 公司独创"千分牧场"标准,采用数字化精细管理确保奶源安全优质[8] - 智能工厂实现全程可追溯,严控生产工艺流程[8] 行业现状 - 中国奶业处于转型升级深水区,面临综合效益不稳定、供需结构不平衡等挑战[5] - 行业面临成本增加、价格波动、利润下滑等问题,处于爬坡过坎关键时期[5] - 公司的领鲜升级为行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宝贵经验[5]
各类适配性金融要素为企业蓄势赋能 利好“托底”支持企业“创”出新天地
央视网· 2025-05-23 12:34
民营经济促进法支持政策 - 国家鼓励民营经济组织在科技创新、新质生产力培育和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中发挥作用[1] - 2025年以来金融资源投入民营企业时产品设计更加适配[1] - 法律保障民营经济组织平等使用资金、技术、土地等生产要素和公共服务资源[14] 金融支持创新模式 - 生物科技企业选择AIC股权投资替代银行贷款 规模达上亿元[3][5] - AIC资金特点为无利息支付、投资周期长 金融机构以股东身份提供综合服务[5] - 工银AIC在全国18个试点城市签订1500亿元意向协议 2024年9月以来70%新项目投向民营企业[7] - 兴业银行、招商银行、中信银行相继发起设立金融资产投资公司[9] 保险业创新服务 - 共享工厂为130家中小企业提供非标产品定制 配套中试综合保险降低研发风险[11][12] - 保险机构推出重大科技攻关险等新产品 2025年一季度科技保险保障超2万亿元[13] 地方政府配套措施 - 浙江台州凿岩钻头企业通过优选优供政策半年内解决用地问题 新厂投产后年营收将从3.7亿元增至10亿元[14][16] - 浙江省2024年起每年安排1万亩专项指标 台州当年争取2415亩保障114个民企项目[16] - 江苏新版营商环境方案在10个重点领域推动改革 包括市场准入、基础设施服务等[17] 企业创新案例 - 豆腐乳装瓶机器人研发通过共享制造工厂实现成果转化[10] - 工业自动化控制系统企业获得多项研发政策支持[16]
收拾了司马南之后,民营经济促进法实施了
搜狐财经· 2025-05-23 10:23
2025年3月,司马南因隐匿收入、虚假申报偷税被追缴罚款近千万元,其"反美是工作,赴美是生活"的双重人设崩塌,引发公众对"表演式爱国"的激烈批 判。他曾以"反资本"姿态抨击民企,却利用流量生意收割财富,甚至通过"阴阳合同"逃税,暴露了部分意见领袖将民族主义情绪异化为牟利工具的乱象。 这种"嘴上主义,心里生意"的逻辑,不仅消解社会信任,更加剧了民营企业家的焦虑,在舆论场中,他们既要应对市场风险,又要承受道德绑架的压力。 司马南的倒台,恰似一面照妖镜,映照出民营经济面临的非市场性困境:一是"人设经济"对企业家声誉的威胁,二是公权力与舆论场的双重不确定性。而 《促进法》的出台,正是对这些痛点的精准回应。法律首次明确民营经济组织及其经营者的人格权保护,禁止利用网络侮辱、诽谤,并要求侵权者赔偿实 际损失。这种制度设计,既为企业家穿上了抵御谣言的"法律铠甲",也为"司马南式舆论暴力"划定了红线。 Note to the le y 2025年5月2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营经济促进法》(以下简称《促进法》)正式施行。这部法律的落地,不仅标志着中国民营经济法治化进程迈入新 阶段,更因与公众人物司马南逃税事件的舆论共振,成为一 ...
洞见 | 以法治之力保障民营经济公平竞争和创新
推推荐荐语语 《民营经济促进法》于5月20日起正式施行,这是我国第一部专门关于民营经济发展的基础性法律。 以法治之力保障民营经济公平竞争和创新 作者杨成长系申万宏源研究首席经济学家,全国政协委员;龚芳系申万宏源研究政策研究室主任,首席研究员;方思元系 申万宏源研究高级研究员;曾培春系申万宏源研究研究员 □民营经济促进法,以公平竞争作为制度的核心主线,将公平、公正、平等的市场原则贯穿 于各章节、各条款之中,系统构建了保障民营企业公平参与市场竞争的法律框架,清晰回应 了民营企业的普遍关切,为民营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更加坚实的法律基础 □民营经济促进法,不仅以法治手段打破制约民营经济发展的公平竞争障碍,还以"促进"为 核心导向,从投融资支持、科技创新引领等方面搭建起全方位的支持体系,全面释放了国家 坚定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强烈信号,为推动民营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有力的 法治保障 □民营经济促进法,除了聚焦公平竞争和企业发展,还将推动民营企业经营管理规范化、制 度化作为重要着力点,通过外部制度体系的建设引导企业内生机制优化,提升企业综合竞争 力 □民营经济促进法,为金融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提供重要指引,从三方面 ...
昆山农商银行三举措助力民企高质量发展
江南时报· 2025-05-23 07:56
昆山农商银行服务民营企业战略 - 核心战略定位为服务民营企业 通过网格走访 产品创新 行业研究三大举措完善金融服务体系 [1] - 截至3月末民营企业贷款余额638亿元 较年初净增21亿元 增速3 39% [1] 网格化走访机制 - 采用"网格化+数字化"模式 通过营销作战平台更新企业数据并绘制信贷地图 [2] - 成立小微企业融资协调专班 整合年底投放 旺季营销 流失客户挽回等工作形成常态化服务机制 [2] - 实施分层分类专项行动 对公条线定期走访 零售条线建联转化 普惠条线存量转介 [2] - 设置督导团队建立分片督导机制 通过案例复盘和经验复制强化执行质量 [2] 产品创新体系 - 整合多维度数据推出"宅捷贷""快捷贷"等抵押类产品和"信抵贷""共赢链"等信用类产品 [3] - 建立存量客户到期融资需求主动摸排机制 优先通过无还本续贷模式提供支持 [3] - 设立民营企业专属审批通道 实行"四个优先"政策 最快5个工作日内完成审批 [3] - 案例显示为金属加工企业通过"宅捷贷"5日内完成授信 满足千万元级订单需求 [3] 行业专案服务 - 推广整村授信模式 聚焦螃蟹养殖 民宿经济等特色业态开展批量授信 [4] - 实施"一行一圈一专案"策略 成立敏捷小组深入推进行业专案制订 [4] - 对接各类行业协会建立联动模式 设计推出惠农贷 羊绒专案等专项产品 [4]
良好法治环境力促民企做强做优
经济日报· 2025-05-23 05:58
这是一部发展促进法,也是一部权益保障法。贯彻民营经济促进法,以良法促进发展、保证善治,还需 要做好衔接、配套、监督等各项工作。例如,及时废止、修订被改革实践所证明的不合时宜、阻碍民营 经济发展的法规和政策,增强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时效性;推进政策措施配套,在破除障碍、治 理拖欠、依法保护合法权益、落实纾困政策、加强政企沟通等方面下功夫,协调推动各种支持保障措施 落实落细;强化行政执法监督,加大对行政执法违法行为查处力度,加强问题查纠整改、坚决纠治到 位,建立完善涉企行政执法监督长效机制。 近段时间,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商务部、市场监管总局发布《关于开展市场准入壁垒清理整治行动促进 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通知》,全面清理和整改违规设置市场准入壁垒的各类不合理规定和做法, 让"非禁即入"落地生根;八部门联合发文支持小微企业融资,明确要求提高支持精准性;中央网信办决 定,在全国范围内启动为期2个月的"清朗·优化营商网络环境—整治涉企网络'黑嘴'"专项行动……切实 把法律红利转化为发展民营经济的推动力,更多举措还在加快落地。 市场规则越清晰,企业信心越坚定。民营经济促进法为民营企业大显身手创造了良好法治环境,也鼓舞 ...
国家发展改革委举行“民营经济促进法面对面”活动 一场政企会面里的“三种期待”
人民日报· 2025-05-23 05:48
政策落地更高效 - 亿航智能设备自研无人驾驶航空器在3年内集齐型号合格证、生产许可证和标准适航证,为常态化商用奠定基础 [2] - 科技部支持民营企业参与国家重大技术攻关,项目指南编制吸收更多企业专家,推动企业主导的产学研融合 [2] - 金融监管总局对小微企业贷款风险资本权重给予八五折到七五折优惠,建立融资协调机制服务超6700万户小微企业,新发贷款超12万亿元 [2] 涉企执法更规范 - 民营经济促进法明确支持个体工商户自愿转型为企业,市场监管总局将出台政策明确"个转企"及经营权继承制度 [3] - 司法部开展规范涉企行政执法专项行动,重点整治乱收费、执法标准不一致等问题,目前进入自查自纠阶段 [4] 政企沟通更顺畅 - 民营经济促进法规定各级政府需建立政企沟通机制,国家发展改革委已开展700余次民营企业座谈,实行问题闭环管理 [5] - 全国工商联通过商会和会员企业常态化走访调研,收集企业诉求为政府优化执法提供参考 [5] 行业动态 - 低空经济在中国蓬勃发展,民营企业通过政策支持加速技术商业化进程 [2] - 个体工商户数字化升级和品牌化转型趋势明显,政策为其提供转型便利 [3]
规范涉企执法不是“雷阵雨”
广州日报· 2025-05-23 05:17
有企业家总结道:"求倾斜不如要公平,等扶持不如靠法律。"5月20日,民营经济促进法正式实施。作 为我国首部专为民营经济"量体裁衣"的基础性法律,它将长期以来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一系列政策、措 施以法律的方式固化下来,其中包括规范异地执法行为、禁止为经济利益等目的滥用职权实施异地执法 等内容。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要把法律善意最大化彰显出来,规制涉企行政执法行为,需要各地 区、各部门统筹推进各项配套规定尽早出台,协调推动各种支持保障措施落实落细,以法治之力切实激 发民营经济活力和创造力。 此外,强化监督至关重要。虽然我国已经建立起相对完善的监督机制,但在实际操作中,仍有部分制度 条款难以发挥有效作用,一些地方和部门对于违规执法行为的监督和问责力度不够。对此,司法行政部 门要建立涉企行政执法诉求沟通机制,组织开展行政执法检查,加强对行政执法活动的监督,及时纠正 不当行政执法行为;要创新监管方式,运用信息化手段提高监管效率和精准度,抑制地方政府违规执法 的冲动。面对当前复杂多变的经济环境,严格规范行政执法,确保执法权在法治的轨道内行使,无疑是 当下优化营商环境的"必修课"。 (文章来源:广州日报) 规范涉企执法,是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