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十四五规划
icon
搜索文档
数说“十四五”丨消费市场规模稳步扩大 多轮驱动激活内需新引擎
央广网· 2025-08-04 09:19
消费市场规模 - "十四五"期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5.5% 消费市场规模稳居全球第二[1] - 服务消费支出年均增长9.6% 增速快于商品消费[3] - 四年间7.4万亿元进口消费品进入中国市场[3] 消费结构升级 - "以旧换新"政策推动智能与绿色消费 案例显示空调更换后电费节省近50%[1] - 适老化智能家居需求提升 政策补贴助力银发族享受科技红利[1][2] - 新型消费场景涌现 商场融合博物馆/海洋馆功能形成一站式体验经济[3] 消费新业态与国际化 - 汉服/马面裙等新中式穿搭成为年轻人消费潮流 潮玩盲盒与谷子经济兴起[3] - 免签政策推动入境消费 上半年免签入境外国人1364万人次(同比+53.9%)[3] - 离境退税服务优化 国际游客将"中国游"转化为"中国购"[3] 政策导向 - "十四五"102项重大工程全面落地 内需激活政策成效显著[1] - 商务部拟将阶段性消费政策转化为常态长效措施 强化国内大循环[3]
保持战略定力 集中精力办好自己的事
中国证券报· 2025-08-04 05:12
经济发展与重大项目推进 - "十四五"规划102项重大工程之一的叶巴滩水电站引水发电系统工程主厂房6台机组完成发电机层混凝土浇筑,全面进入机电安装阶段,预计年底实现首批机组投产发电 [1] - 各方从完善投融资机制、强化工程运行管护等方面发力,抓紧推进102项重大工程建设,以实现年底前全部完成规划目标 [1] - 重大项目是经济发展的"压舱石",当前发展任务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 [1] 政策支持与消费提振 - 中国人民银行等六部门发布《关于金融支持提振和扩大消费的指导意见》,推出19条重点举措 [2] - 今年第三批消费品以旧换新资金已下达,计划10月下达第四批690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 [2] - 北京发放1000万元观影补贴,广西推出深夜食堂等特色活动,山西打造非遗国货"潮牌""潮品",各地因地制宜挖掘消费潜力 [2] 企业支持与就业保障 - 河北成立"企业服务团",上海选取企业需求迫切的十个事项进行攻坚突破,山东组织海外经贸洽谈活动,帮助企业应对挑战 [2] -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大稳就业政策支持力度的通知》,从支持企业稳定就业岗位、优化就业服务等7方面提出政策举措 [2] - 云南、四川等多地把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摆在突出位置,强化供需对接 [2] 科技创新与人工智能发展 - 上海黄浦江畔的"模速空间"人工智能创新高地吸引了阶跃星辰、无问芯穹等百余家企业落地 [3] - 湖北设立100亿元人形机器人产业投资母基金,浙江加大对人工智能产业项目奖补力度,广东成立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联盟 [3] - 摩根士丹利研究显示,到2030年中国有望打造价值1400亿美元的本土人工智能市场 [3] 产业升级与新质生产力 - 全球单机功率最大直驱型漂浮式风电机组下线,中国千比特超导量子计算测控系统完成交付,大型水陆两栖飞机AG600"鲲龙"获颁生产许可证 [4] - 河南提升超硬材料、现代农机装备集群产业规模,安徽加快布局新能源汽车、量子信息等新赛道,海南重点发展现代种业、航天产业 [5] - 中国人民银行将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规模从5000亿元扩大到8000亿元 [5] 金融支持与改革开放 - 科创板改革新进展:上海证券交易所发布《科创板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5号——科创成长层》,增强科创板制度包容性 [5] - 《跨电网经营区常态化电力交易机制方案》获批,明确今年实现跨电网经营区交易常态化开市 [6] - 中国持续扩大制度型开放,允许合格境外投资者参与ETF期权交易,探索在上海自贸试验区开展跨境银团贷款等业务 [7] 外资投资与市场信心 - GE医疗北京基地迎来第3.5万台探测器下线,未来将持续加码投资中国市场 [7] - 高盛、摩根士丹利等国际机构纷纷上调2025年中国经济增速预测 [7] - 汇丰集团贸易前景调查显示,中国依然是全球企业计划增加贸易往来、加码生产制造的主要市场 [7]
保持战略定力 集中精力办好自己的事——各地区各部门奋力打好“十四五”规划收官战
新华社· 2025-08-03 19:24
经济发展与政策支持 - 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部署下半年经济工作,要求努力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实现圆满收官[4] - 各地区各部门统筹国内经济工作和国际经贸斗争,着力稳就业、稳企业、稳市场、稳预期,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5] - 中国人民银行等六部门发布《关于金融支持提振和扩大消费的指导意见》,推出19条重点举措,第三批消费品以旧换新资金已下达,第四批690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将于10月下达[9] 重大项目与投资 - 叶巴滩水电站引水发电系统工程主厂房6台机组完成发电机层混凝土浇筑,全面进入机电安装阶段,预计年底实现首批机组投产发电[6][7] - 各方抓紧推进102项重大工程建设,完善投融资机制、强化工程运行管护,确保年底前全部完成规划目标[7] - 北京发放1000万元观影补贴,广西推出深夜食堂等特色活动,山西打造非遗国货"潮牌""潮品",各地因地制宜挖掘消费潜力[10] 企业经营与就业 - 超1.8亿户经营主体是中国经济的力量载体,各地积极行动帮助企业应对挑战,如河北成立"企业服务团",上海选取十个事项进行攻坚突破,山东组织海外经贸洽谈活动[11] -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大稳就业政策支持力度的通知》,从支持企业稳定就业岗位、优化就业服务等7方面提出政策举措[13] - 云南、四川等多地把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摆在突出位置,强化供需对接,做好服务指导[13] 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 - 上海"模速空间"吸引阶跃星辰、无问芯穹等百余家企业落地,金融机构研究基于知识产权、技术能力评估等要素提供特色科技金融服务[14] - 湖北设立100亿元人形机器人产业投资母基金,浙江加大对人工智能产业项目奖补力度,广东成立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联盟[16] - 摩根士丹利研究显示,到2030年中国有望打造价值1400亿美元的本土人工智能市场[16] 重点科技项目与产业突破 - 全球单机功率最大直驱型漂浮式风电机组下线,中国千比特超导量子计算测控系统完成交付,大型水陆两栖飞机AG600"鲲龙"获颁生产许可证[17] - 河南提升超硬材料、现代农机装备集群产业规模和技术水平,安徽加快布局新能源汽车、量子信息等新赛道,海南重点发展现代种业、航天产业[18] - 中国人民银行将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规模从5000亿元扩大到8000亿元,扩大再贷款支持领域并优化政策流程[20] 改革开放与市场活力 - 上海证券交易所发布《科创板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5号——科创成长层》等配套业务规则,增强科创板制度包容性、适应性[21][22] - 《跨电网经营区常态化电力交易机制方案》获批,明确今年将实现跨电网经营区交易常态化开市[23] - 中办、国办发布《关于深入推进深圳综合改革试点 深化改革创新扩大开放的意见》,进一步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23] 国际合作与外商投资 - 第三届链博会境外团组观展参会数量是上届2倍多,现场签署合作协议、达成合作意向超过6000项[24] - 允许合格境外投资者参与ETF期权交易,探索在上海自贸试验区开展跨境银团贷款等非居民贷款业务,支持国家级经开区开展境外驻点招商[25] - GE医疗北京基地迎来第3.5万台探测器下线,未来将持续加码投资中国市场,加速高端、绿色、智能产品创新[25]
决胜“十四五” 打好收官战·新华全媒头条|保持战略定力 集中精力办好自己的事——各地区各部门奋力打好“十四五”规划收官战
新华社· 2025-08-03 18:00
经济发展与政策支持 - 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要求努力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实现"十四五"圆满收官 [1] - 各地区各部门统筹国内经济工作和国际经贸斗争,着力稳就业、稳企业、稳市场、稳预期 [2] - 重大项目如叶巴滩水电站引水发电系统工程进展顺利,年底前将实现首批机组投产发电 [3] - 中国人民银行等六部门发布19条重点举措支持提振和扩大消费,第三批消费品以旧换新资金已下达 [5] - 各地积极挖掘消费潜力,如北京发放1000万元观影补贴,广西推出深夜食堂等特色活动 [5] 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 - 上海"模速空间"吸引百余家人工智能企业落地,金融机构研究提供特色科技金融服务 [7] - 湖北设立100亿元人形机器人产业投资母基金,浙江加大对人工智能产业项目奖补力度 [7] - 摩根士丹利预测到2030年中国本土人工智能市场规模将达1400亿美元 [7] - 全球单机功率最大直驱型漂浮式风电机组下线,中国千比特超导量子计算测控系统完成交付 [8] - 中国人民银行将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规模从5000亿元扩大到8000亿元 [8] 改革开放与市场活力 - 上交所发布科创板配套业务规则,增强制度包容性以支持优质未盈利科技型企业 [9] - 《跨电网经营区常态化电力交易机制方案》获批,实现跨电网经营区交易常态化开市 [11] - 第三届链博会签署合作协议超过6000项,境外团组观展参会数量为上届2倍多 [12] - 中国持续扩大制度型开放,如允许合格境外投资者参与ETF期权交易 [12] - GE医疗北京基地迎来第3.5万台探测器下线,未来将持续加码投资中国市场 [12] 国际机构与市场信心 - 高盛、摩根士丹利等国际机构上调2025年中国经济增速预测 [13] - 世界经济论坛总裁博尔格·布伦德对中国经济中长期前景表示乐观 [14]
省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对关于<br>辽宁省2025年上半年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及下半年工作安排的报告的审议意见
辽宁日报· 2025-08-02 08:12
辽宁省2025年上半年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 经济运行呈现总体平稳、稳中有进态势,产业韧性持续增强,有效需求持续释放,创新动能持续提升,新兴产业加速发展,民生福祉持续增进,财政收入稳定增长,就业形势保持稳定 [2] - 工业经济承压运行,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压力较大,市场活力未充分激发,财政收支矛盾比较突出 [2] 下半年工作部署 政策与投资 - 加快释放政策效应,精准把握国家政策取向、资金投向,加强政策预研储备,围绕"两重""两新"等重点领域提高项目成熟度 [3] - 持之以恒激发投资活力,精准开展招商引资,招引一批牵动力强的重大项目,推动签约项目加快前期工作、落地开工 [4] - 抓好重大项目建设,围绕"五大安全"、传统优势产业集群、新质生产力等方面积极拓展投资空间,抓紧谋划一批大项目好项目 [4] - 激发民间投资活力,落实落细国家促进民间投资的措施,设立民营资本参与国企改革引导基金 [4] 工业与科技 - 全力推动工业稳定运行,以4个万亿级产业基地和22个产业集群为抓手,推动传统优势产业"增特、增绿、扩优、赋智" [5] - 加强创新平台建设,强化辽宁实验室、国家实验室辽宁基地等重大平台科技创新策源功能 [6] - 加快培育新兴产业,加快发展集成电路装备、航空装备、新材料、生物医药、机器人、软件、海洋经济等新兴产业和领域 [6] 消费与服务业 - 多措并举提振消费,积极争取国家汽车流通消费改革试点,支持拓展汽车后市场消费 [7] - 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推动金融业健康发展,引导金融机构优化信贷结构、创新产品与服务 [8] - 提升交通运输业发展质效,稳定铁路大宗运量,加大旅游列车开行组织 [8] 对外开放与市场主体 - 进一步拓宽对外开放格局,着力稳外贸、拓内销,支持生产企业用好跨境电商平台 [9] - 更好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切实降低民营企业融资、能源、运营等成本 [10] - 加快落实助企惠企政策,积极帮助重点困难企业解决成本上升、订单减少等问题 [10] 就业与规划 - 加大力度稳住就业,促进重点群体就业,设立省大学生创业投资基金 [11] - 做好收官之年和开局之年的衔接工作,全面客观评估"十四五"规划实施情况 [11] 其他重点领域 - 持续壮大县域经济、加快发展海洋经济 [12] - 扎实推进生态保护修复,推进绿色低碳转型 [12] - 全力抓好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生产,加快发展智慧农业和特色产业 [12]
中央政治局会议定调新方向:下半年财政、货币政策双发力,服务消费将成促消费新抓手
华夏时报· 2025-08-01 20:26
经济形势与政策基调 - 上半年实际GDP同比增长5.3% 为实现全年5%目标奠定基础 [2] - 政治局会议提出坚持稳中求进基调 强调政策连续性稳定性与灵活性预见性 首次出现"灵活性预见性"表述 [2][3] - 政策目标延续"四稳"排序 即稳就业、稳企业、稳市场、稳预期 并新增稳住外资外贸等要求 [3] 经济增长动力与结构 - 上半年增长主要依赖以旧换新政策提振消费和抢出口效应 内生动能仍需加强 [4] - 新质生产力相关领域表现突出 高技术制造投资及产品产量指标良好 地方债风险收敛 [5] - 发展新质生产力被纳入深化改革框架 需与制度建设结合形成制度保障 [8] 财政政策动向 - 财政政策表述调整为"持续发力、适时加力" 显示宽松延续但紧迫性不强 [6] - 上半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同比增速3.4% 较去年同期快1.4个百分点 [6] - 地方政府新增专项债券发行2.16万亿元 同比增45% 专项债作资本金1917亿元同比增16% [7] - 2025年财政赤字率或首破4% 新增专项债规模或达4.4万亿元创新高 [7] 消费与内需策略 - 服务消费被定位为促消费新抓手 排序提至"两新"之前 [8] - 政策强调在保障改善民生中扩大消费 可能通过提高最低工资标准等措施实施 [8] - 扩大内需仍是重点 需深入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 培育服务消费增长点 [8] 中长期规划与挑战 - "十五五"时期需保持实际GDP增速4.8%以上以实现2035远景目标 [9] - 需缓解新旧动能转换阵痛 关注AI等技术对就业影响 警惕美国孤立主义政策冲击 [9]
“十四五”期间退役军人服务和保障各项工作达到预期 主要指标落实进展顺利
央广网· 2025-08-01 09:04
在扶持退役军人就业创业方面,退役军人事务部先后与69家央企、国企和大型民企签约,带动各级 退役军人事务部门与全国近2万家企业合作,引导企业落实优惠政策。 退役军人事务部部长裴金佳:我们组织推进了退役军人服务App,不断丰富完善服务功能,通过信 息化赋能服务流程,不断提高服务水平。 退役军人事务部就业创业司负责人盛保晨:共计22万家吸纳退役军人就业的企业享受了税费减免, 有效激发了企业招用退役军人的积极性。 央广网北京8月1日消息(记者王逸群)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国 务院新闻办公室7月31日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退役军人事务部相关负 责人表示,"十四五"期间,国家出台退役军人服务和保障规划,目前,主要指标落实进展顺利。 在加强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抚恤优待方面,连续第20年提高优抚对象定期抚恤补助标准,不断 完善"保险+救助+补助"的优抚医疗保障体系。 "十四五"期间,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站)建设取得进展,退役军人事务部进一步健全从国家到村 (社区)的6级服务中心(站),扩大服务体系覆盖面,现在有61万个服务机构,并且进一步细化服务 清单,不断便捷服务方 ...
省委常委会召开会议 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 研究防汛防台风、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等事项
大众日报· 2025-08-01 08:59
经济规划与政策 - 党中央决定10月召开二十届四中全会研究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建议 [2] - 需在评估"十四五"规划实施基础上科学谋划"十五五"目标任务和重大项目、重大平台、重大改革、重大政策 [2] - 上半年经济运行延续良好态势但仍面临困难挑战需奋战第三季度确保完成全年和"十四五"目标任务 [2] - 着力推动政策落实落地、扩大内需提振消费、全面深化改革、打造高水平对外开放新高地、防范化解风险、保障改善民生 [2] 新能源与电力市场改革 - 审议《山东省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实施方案》及2025年竞价安排 [3] - 强调稳妥有序推进电价市场化改革确保电价总体稳定 [3] - 需优化竞价工作流程避免无序竞争加快新型能源体系建设提高绿电接入比例 [3] - 要求建立健全风险防控机制保障电力市场平稳运行 [3]
“十四五”时期,税收改革发展取得积极效果——税费优惠政策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税收收入与减税降费规模 - "十四五"时期税务部门累计征收税费收入预计超过155万亿元 占全口径财政收入80%左右 [1] - 全国累计新增减税降费预计达到10.5万亿元 办理出口退税预计超过9万亿元 [1] - 2021年至今年上半年新增减税降费9.9万亿元 年均新增超2万亿元 [2] 制造业发展态势 - 制造业企业销售收入占比保持在29%左右 [3] - 装备制造业销售收入年均增长9.6% 今年上半年同比增长8.9% [3] - 高技术制造业销售收入年均增长10.4% 今年上半年同比增长11.9% [3] 科技创新税收支持 - 聚焦科技创新和先进制造业的优惠政策新增减税降费3.6万亿元 占比36.7% [2] - 2024年度企业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3.32万亿元 较2021年度增长25.5% [3] - 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享受户数61.5万户 较2021年度增长16.7% [3] 民营经济与中小企业 - 民营经济纳税人新增减税降费7.2万亿元 占比72.9% [2] - 中小微企业享受新增减税降费6.3万亿元 占比64% [2] - 民营经济销售收入占比从2020年68.9%提升至今年上半年71.7% [3] 新兴产业发展 - 工业机器人领域民营企业销售收入年均增长24.1% [3] - 新能源汽车领域民营企业销售收入年均增长50.1% [3] 绿色税制建设 - 环境保护税、资源税等绿色税种实现税收收入2.5万亿元 [4] - 推动绿色发展的税费优惠政策减税降费1.5万亿元 [4] 个人所得税改革 - 年收入前10%群体缴纳个税占比约九成 [5] - 综合所得年收入12万元以下个人基本无需缴税 [5] - 超过1亿人享受专项附加扣除 中青年群体占比超八成 [5] 个税优惠政策 - 延续实施全年一次性奖金单独计税等政策减免个税5800亿元 [6] - 居民换购住房退税政策退还个税111亿元 [6] - 个税汇算中1亿纳税人申请退税1300多亿元 700多万纳税人申报补税480余亿元 [6] 智慧税务建设 - 全国使用数电发票纳税人超过6100万户 [8] - 数电发票开票金额占比超过90% [8] - 通过发票数字化重构提高财务周转效率 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 [8]
【“十四五”高质量发展答卷】持续推动退役军人工作提质升级
央视网· 2025-07-31 19:57
退役军人工作改革和发展情况 - "十四五"期间退役军人工作改革和发展情况取得积极进展 [1] - 国家出台退役军人服务和保障规划 主要指标落实进展顺利 [3] - 退役军人安置率等约束性指标全部如期实现 [3] 退役军人安置和就业 - 完善多种退役军人安置办法 出台《退役军人安置条例》 [5] - 接收安置25万余名转业军官和安排工作的退役士兵 [5] - 与69家央企、国企和大型民企签署自主就业退役士兵就业合作协议 [5] - 累计举办招聘会5万多场次 140万余名退役军人达成就业意向 [5] 退役军人创业支持 - 出台金融信贷、场地支持等优惠政策支持退役军人创业创新 [7] - 指导各地挂牌设立1988个创业孵化基地 [7] - 组建14000多名创业导师队伍 [7] 烈士身份确认工作 - 组建国家烈士遗骸搜寻队 建立国家烈士遗骸DNA鉴定实验室 [9] - 累计为近7000名烈士确定安葬地或找到亲属 [9]